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在很多时候,李元庆的确是将孙承宗的这句告诫,当做他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

但~~~,太多太多的事情,说起来很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却是无比艰难。

便是他李元庆,在很多时候,不可避免的,也要犯不少错误。

如果说寻常时候的一些小错误,无关大雅,看似是让人不以为意,但~~~,一旦等这些错误积累起来,形成了规模,那~~,却就可以变成致命伤害了……

好在,李元庆‘小错不断,大错却绝不犯’。

此时,虽然整个局面、整个大势,让李元庆都显得有些被动,但最关键的核心点,军队,他长生岛的基业,与陈忠的联盟,与毛文龙‘唇齿相依’的依靠,与辽西方面满桂等一众老兄弟们的联络,依然走在非常有力、非常健康的轨道上。

此行,李元庆身边的儿郎,加上陈忠部,只有两万人出头的规模,还有三万人,还暂时留在北地。

主要是段喜亮、孔有德、顺子他们,已经出征,无法联系上,加之辽地事务危机,李元庆便只能先行返回辽地,段喜亮他们的后续部队,则是在之后,分批次,陆续前往此行的中转点,济州岛。

北地诸多事务,还是由喜哈儿卫的王大毛和舒罗欢来负责,但其核心治地,李元庆却是令他们迁到了野木河卫,并在之后两三年内,密布据点,一直延伸到铁矿。

事实上,李元庆也曾考虑过,如果真的到了无法选择的境地,退往北地,未尝也不是一条出路。

但仔细思量之后,李元庆却是暂时压制住了这个想法。

最为关键的核心是,长生岛毕竟是他李元庆十年的基业,若是贸然就这么放弃了,屈服与朝廷的淫威,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啊。

再者,北地天气实在是太过恶劣了。尤其是此时的小冰河期,春夏秋三季,实在是太短了,庄稼一年一熟,都不能完全保证。

若想在北地生存,只能近似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以畜牧、养鱼为主。

这是李元庆一时很难接受的。

他必须要返回辽地,真正探查、感知清楚大势之后,在最冷静的状态下,做出选择。

还有五六天就要过年了,但此时,船队距离济州岛,还有近二十天的行程,就算过年,也只能是在船上了。

好在~,船上的物资还是相当充裕的,足够儿郎们吃好喝好,过个好年。

只是,此次原本构架庞大的北地之行,在此时,却是演变成了一场‘野外拉练’的训练活动……

不过,长生营军纪森严,加之有铁矿的事情和陈忠部的胜利,儿郎们的士气,还是极为高涨的。

而船上的生活虽然‘枯燥’,但李元庆却并非没有收获,至少,在他的辛勤耕耘下,黛丝的肚子里,终于有了种子。

在海上热热闹闹的过了年,又在海上艰苦的漂流了半个多月,大明崇祯二年正月十七,船队顺利抵达了济州岛。

此时,济州岛虽然风雪延绵,但儿郎们刚从北地回来,这点小风雪,那简直就跟毛毛雨一样了,完全让人感觉不出寒冷来。

有济州岛的县城为依托,这边的条件,自然比北地要好上不少。

在之前这两年间,李朝基本上将济州岛上的朝~鲜土著居民,迁移干净,李倧就生怕这些人跟李元庆产生什么纠结,成为了李元庆利用的筹码。

这也让儿郎们省心不少,可以放开手脚,按照军城港口的模式,在兴建济州岛口岸。

部队完全登陆驻扎,至少要三四天时间,李元庆也从船上,再次回到了久违的房子里,好好休息一下,并及时查阅,这些时日,从各地发往到这边的情报。

此时,整个辽地的局势,已经陷入了一个僵局。

他李元庆不回来,朝廷的政令便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和实施,崇祯皇帝、朝廷、袁督师,就算是着急,却也不敢轻易打破这个平衡。

而毛文龙,则是利用这个契机,稳坐钓鱼台,想要化解此时这个危局。

但毛文龙显然也没有想到,此时~,不只是李元庆,是他袁督师的‘盘中餐’,便是他毛文龙,也绝没有逃出袁督师的魔爪。

对于此,毛文龙也很是愤慨,接连对皇上和朝廷上书数封,可惜~,效果却并不好。

毛文龙对此也很无奈。

但此时,他也没有什么好的选择,一切,只待李元庆从北地回来,再做计较。

原本,按照李元庆的思虑,他是不想这么早,就过去见毛文龙的,因为这其中的关节,有些纠结。

李元庆生怕毛文龙,会以大势,强迫他李元庆依然附庸在朝廷之下,对朝廷做出大的妥协。

但此时,毛文龙其实也被逼到了墙角上。

此时,已经过了年了,但~,崇祯元年、东江部的粮饷,到现在也没有发下来。

李元庆也忽然想起来,此时,袁督师不仅督战辽西,登莱、天津,也皆是在他的治下。

这一来,从整个后勤上,袁督师已经掌控了东江、也包括长生岛,在官方层面上的命脉。

与陈忠商议过后,陈忠也表示,要在最短时间内,见到毛文龙,大家一起商议一下,就算想不出办法,至少,也要先通个气,让大家心里都有数。

李元庆思虑良久,最终同意了陈忠这个方案。

不过,李元庆却是告知陈忠,两人去皮岛可以,但~,两人每人都要携带五千精锐随行,确保在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能有抽身的余地。

陈忠虽然感觉这有些不妥,但仔细思量,也明白了李元庆的良苦用心,很快便同意了这个方案。

两人只在济州岛休整一晚,便直接乘船,前往皮岛。

…………

与北地相比,辽海虽也封冻,但这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辽海这边,封冻只有近海的一点点,至多不会超过一两里,但在北地,封冻个十里八里,甚至是完全封冻,都是正常。

此时,形势虽然危机,但再次看到辽海上最熟悉的风景,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好!~

这是大明的土地,也是他李元庆出生、成长、起家的地方!

就像是《人权宣言》的第一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他李元庆的基业,是他和他的弟兄们,拿性命换回来,不论是谁,想要轻易拿走,又哪有这么容易?

正月二十四一大早,船队顺利抵达了皮岛。

毛文龙已经提前得到了消息,一大早便过来在码头上等候。

李元庆携带五百亲兵,陈忠也同样携带五百亲兵,快步上了岸。

毛文龙一看这场面,不由一愣。

但李元庆却快步上前来,恭敬对毛文龙行了礼,又在毛文龙的耳边低声耳语几句。

片刻,毛文龙也回过神来,不由笑着重重点点头,低声道:“元庆,此事不错。某会记得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小心驶得万年船。”

李元庆笑着点点头,不再多言。

身后,陈忠忙也快步上前来,给毛文龙见礼。

毛文龙与陈忠见完礼,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深意,并没有邀请李元庆和陈忠前往他的官厅,而是迅速吩咐亲兵,在码头这边的一处闲置军营内,收拾一番,供三人交流。

看到毛文龙这么快就转变过来,陈忠不由有些无语啊。

他原本还想着,来见毛文龙,两人还带着这么多亲兵,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啊。

想不到,李元庆几句话的功夫,便转变了毛文龙的想法。

抽了个毛文龙在前方行路的空闲,陈忠忙低低道:“元庆,你,你刚才对大帅说了什么?”

**************************************************************

第982章 皮岛密议!

~~~~~~

李元庆一笑:“大哥,等安顿下再说。”

陈忠不由无言,虽然心里痒痒的紧,但此时显然不是说话的地方,忙快步跟在了李元庆身后。

这闲置军营的条件,显然无法与毛文龙的官厅相比,不过,有亲兵端过来火盆,又奉上了热茶,整个室内的空气很快就暖和起来。

毛文龙品了一口茶水,笑道:“元庆,此事,虽看似不近人情,但若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对大家都好。也能让咱们大家之间,彼此都拥有信任。”

李元庆忙恭敬拱手笑道:“大帅,这还是您的胸怀宽广,若是换成他人,可能绝接受不了卑职这个做法。”

毛文龙不由一笑:“元庆,你回来,我的心里踏实了许多。”

李元庆也极为感动,恭敬道:“大帅,长生岛本就出自东江一系,咱们唇齿相依。越是在这般困难的时候,咱们越是要稳住手脚。”

毛文龙点了点头,“元庆,实话实说,此时的形势,比想象的,还要困难一些啊。”

陈忠这时还有些一头雾水,好不容易抽到了说话的空隙,忙道:“大帅,元庆,你们,你们刚才在说什么?”

毛文龙和李元庆相视一眼,不由都是一笑。

片刻,毛文龙笑着解释道:“陈忠,你这脾气啊,还是这么大大咧咧。也就元庆才能降的住你啊。元庆所言,是卫队规模,以及我们彼此相处之事。为了确保事情的紧密性,也为了咱们彼此之间的安全和信任,之后,若有事情,咱们尽量选择更安全的场合,有什么事情,都提前与对方说好。”

陈忠这时才稍稍明白过来一些,看了看李元庆,又看了看毛文龙,忙道:“大帅,元庆,你们是说……”

毛文龙一笑:“下次咱们见面,务必要携带周全护卫,尽量挑选宽敞的安全地带。以随时应对各种突发之变。”

陈忠一时无言。

这种事情,若是放在其他各部,这,这简直是不敢想象之事啊。

尤其是他和李元庆,来面见毛文龙,居然还带着这么多亲兵和部队,这明显是不信任毛文龙啊……

但毛文龙竟然能接受李元庆这个提议,这,这真是……

李元庆笑道:“大哥。这事情,其实并不复杂。大帅如我们的再生父母,我们完全无条件的信任大帅。但~,很多事情,却并不能只依靠感情。在这般状态,我们已经不能再犯错。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着最高的谨慎,最高的克制。”

“事情,说出来、做出来,的确是不好看,也不好听。但~~,把话说开了,这也就没什么了。正如那句老话,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与大帅之间,包括与大哥你之间,都永远愿做君子之交!”

陈忠这时也完全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简直有些瞠目结舌……

但陈忠也不能否认,在此时这般大环境下,李元庆这个办法,的确是最优的选择。

话说开了,再会面,再密议,各人也都不用再过分担心各人的安危。

一旦交流多了,期间的误会和阴谋,自然就不攻而克了。

看着有些错愕的陈忠,又看了看一直挂着温和笑意的李元庆,毛文龙不由也有些感叹啊。

以前,他只感觉李元庆是个能干的将才,到后来,感觉李元庆又是个能干的帅才。

但此时,面对如此危机,毛文龙忽然又感觉,李元庆才是整个辽地的‘定海神针’那!

在面对这种大势的时候,完全依靠感情,那显然绝不是正常之道啊。

若万一谁有了分心,或是谁某个关节出现了意外,后果简直是不堪想象啊!

但此时~,李元庆这般开诚布公的把事情说出来,并先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却是在最大程度上,将这种几率,降到了最低。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把‘容错率’,提高到了最高。

开头之事,虽稍微有点现实,甚至是冷冰冰,有些不近人情~,但话说开了,大家心里都有了数,也都符合大家的利益,寒暄几句家常,三人之间的气氛很快便活络起来。

毛文龙喝了口茶水,也开始将话题引向了正题,“元庆,陈忠,此时的形势,你们两人也应该知道一些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袁督师上台之后,我东江部的粮饷,一分银子也没有发下来。你们辽南诸部,怕也差不了多少。这可不是个什么好兆头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

一直以来,皮岛的粮饷,走的是登莱一线,李元庆和长生岛、陈忠和广鹿岛部,则一直是走的天津一线。

这也是当年,李元庆为了刻意的避开与登莱之间的纠结,好不容易,才达成的线路。

但此时~,袁督师不仅督师辽西,也拥有督师登莱、天津的权利,整个辽南、辽东的粮饷大权,已经完全聚集到了袁督师一人手里。

这是完全卡住了辽南和辽东在官方层面上的命脉啊。

此时,李元庆和陈忠还没有回去各自治地,暂时不清楚这方面的动向。

但仅看皮岛的局势,那也是大差不离了。

陈忠忍不住狠狠啐道:“那袁蛮子,他怎么就敢呢?他到底想要干什么?他想逼反咱们么?这狗日的,其心可诛啊!”

毛文龙摇头道:“这袁督师也是个能人。这些年,他在辽西,有些事情,的确做得不错。不过,这些时日,我一直思量着,仅靠他袁督师一人,怕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做出这种事情。恐怕,根子还是在京师啊。皇上对咱们,不够信任啊。”

李元庆道:“大帅,此事,一时也说不好。但这绝不是一个积极的讯号。咱们必须要尽快想出应对的准备。”

断人粮饷,可绝不是袁督师的杀手锏,只不过是他的一个小手段而已。

历史上,袁督师与毛文龙和东江集团的矛盾,由来已久。

说到底,还是利益之争。

毛文龙为人处世,有些太跳,太跋扈了,关键是毛文龙还时时都能搞出些战功来。

而他袁督师,本就不是个善茬~,行为做事,极为乖张,他好不容易,耗费了十几年,才熬到了这个宝座上,毛文龙却又不听他招呼,抢他袁督师的肉吃,这让袁督师怎的还能忍?

在袁督师上台不久后,便彻底掐死了东江部的供给,到了崇祯二年末、三年初,因为老天爷作祟,辽东的庄稼收成非常不好,莫说是老百姓了,便是许多东江部的儿郎们,连草根子都吃不上了,一时间,简直饿殍满地。

后来,袁督师虽然做掉了毛文龙,又笼络了陈继盛,妄以为掌控了东江的大权。

却是不知,陈继盛委曲求全之举,根本就站不住脚,东江一时兵变不断。

在陈继盛死后,大量的东江余部,选择投靠了他们的死敌后金。

至于后来的黄龙,虽然也算是个汉子,但他却根本就不是东江部出身,又怎能掌控的了东江复杂的大局?

直到孔有德移驻登莱,完全引爆了这个火药桶,整个东江的大势,整个大明的大势,也完全被引爆了!

老话说,‘饱暖思淫~欲!’

人活在世上,第一件事,就是要先吃饱,从而~,才能再去考虑其他。

但袁督师只为一己私利,在这件事上,做的这么不厚道,又怎的可能,再笼络住东江这些桀骜的儿郎们?

不患寡而患不均啊。

包括陈继盛被杀,也是因果由来,早有迹象了。

只是,他们各自身在局中,还不自知而已……

但此时,因为有李元庆多年以来的辛苦布局,辛苦经营,就算是袁督师掐死了朝廷明面上的粮饷供给,但想要把辽南和东江的儿郎们都饿死,显然是痴人说梦。

辽南自不必说,就算完全没有了朝廷的粮饷,对李元庆而言,对儿郎们而言,几乎就没有太多影响。

对毛文龙和东江来说,此事虽有些影响,但有镇江周围的耕地,维持吃喝,还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但这终归不是一个好讯号啊……

毛文龙沉吟半晌道:“元庆,此事,你有什么好思量?”

李元庆掏出雪茄盒,先恭敬递给毛文龙一颗,又递给陈忠一颗,三人都点燃后,吞云吐雾片刻,李元庆这才道:“大帅,卑职此时也没有太好的思量。袁督师拥有朝廷和皇上的大义,他这般做,咱们也挑不出太多~毛病来。就算能挑出毛病来,怕也没有什么用……依照卑职的思虑,咱们还是要先做好自己。今年的天气不好,咱们必须要加大人力,做好今年的春耕。”

“后面,具体的形势,咱们再根据具体的发展,来做出选择吧。”

毛文龙缓缓点了点头,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也无怪乎,李元庆年纪轻轻,就能打下这么大的基业,甚至,在此时,连毛文龙也要依靠他李元庆的气势了。

寻常人遇到这种事情,怕早已经对朝廷和袁督师恨及,简直恨不得立刻就要造反,凸显自己的重要性,想要强迫朝廷,改变这个意愿。

却是不知,整个大势,由上而下,犹若泰山压顶,又岂是以人力能硬罡的?

此时~,李元庆这般冷静、沉稳,毛文龙也放下心来,片刻,又道:“元庆,我之前与你说的,换地方之事,你有何思量?”

***************************************************************

第983章 闯王的消息!

感谢xst@百度、沉默孤狼、zyc5868、huigeforever、sweetlan124等兄弟的捧场和月票。

感谢默難沉寂兄弟的多次捧场。小船多谢。

~~~~~~

毛文龙所说的‘换地方之事’,这段时间,李元庆在心里,也一直在仔细思量。

朝廷想把他李元庆调到延绥、或是辽地之外的九边其他地方,这是李元庆绝不可能接受的!

李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