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当时浙兵、白杆兵的援兵就在路上,只有几日的路程,但即便是这样,两天不到,沈阳便一败涂地,根本没有像样的反抗过程。

而辽阳,也不过只坚持了3、4天。

最关键的,新上任的兵部尚书、左副都御史熊廷弼,似乎与辽东巡抚王化贞之间,并不那么和睦。

如此形势之下,这让李元庆又怎的能安心?

“元庆,你是不是太过悲观了?我广宁军兵强马壮,即便后金鞑子骁勇,但想从我广宁军这边讨到便宜,那也是没那么容易。”

张盘见李元庆神色忧虑,笑着拍了拍李元庆的肩膀,“老陈,元庆,你们看。”

张盘指着地图,“辽南镶红旗主力已经尽数随老奴西征,我们三部,现在兵强马壮,可先图南关,再逼金州,等拿下金州,便可直掠辽南腹地,威逼复州城。根据我的情报,复州城城内现在鞑子不足千人,有多半都是汉军旗,我们大有可为啊。”

陈忠深以为意的点了点头,张盘的策略,十分稳当,稳扎稳打,进逼辽南腹地,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老张,这是最稳妥的办法。现在元庆也来了,事不宜迟,咱们明天便可对南关动手。区区弹丸之地,半天应该足够可以拿下了。”

陈忠志得意满,显然,对他麾下士兵的战力,十分有信心。

两人说完,不由相视一笑,仿似已经可以预料到明日的大胜。

但李元庆却一直没有说话,似乎在神游天外,并没有在意两人说的什么。

张盘对李元庆的尊重,只不过是面子上,毕竟,两人并没有什么深交。

李元庆虽然在毛文龙麾下立功也不少,但跟张盘,几乎是两个体系,这种报功的东西,很多时候,难免都会夸大其词,张盘只当李元庆有点本事,会打仗,但也仅此而已了。

毕竟,他比李元庆的资历可是要老上不少。

眼见此时李元庆一直不说话,张盘的脸上已经有了几分不悦。

但陈忠是李元庆的把兄弟,大哥,两人一路走来,对李元庆的能力,他可是有着切身的体会,此时,眼见李元庆这般,陈忠忙小声问道:“元庆,此事你怎么想?”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他当然看到了张盘的脸色,理了理心神,这才道:“两位哥哥说的不错,从南关再逼金州,确实是最稳妥的办法。只是,我担心,老奴那边,恐怕不会给咱们这么多的时间,能让咱们逼到复州城啊。”

眼见李元庆开了口,张盘的脸色也缓和了不少,不由一笑,“元庆,此事你尽可不必担忧。老奴区区六万多人,又没有翅膀,怎的可能突破广宁的密集防线?我估计,即便老奴要打到广宁城下,至少要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以上的时间,咱们在辽南,有充足的时间准备。”

李元庆看着张盘自信的模样,喉咙动了一下,片刻,笑道:“即是如此,那便如两位哥哥所言,明日,咱们兵指南关。”

…………

旅顺,在后世便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此时的生态环境还没有遭受到现代科技的污染,更充满了大自然最原始的风情。

从张盘的驻地出来,李元庆没有直接回营地,而是来到了海边。

远处的夜空清晰透亮,以肉眼,便可以看清一颗颗璀璨的星辰,北斗七星,狮子座,天蝎座……

不远处,冰层底下,波涛起伏,温柔的拍打着海岸,发出一阵阵有节奏的‘唰唰’声。

虽然天气有些湿冷,但这般环境,李元庆的心情,也稍稍明快了一些。

人有多大的胃,就吃多少饭量。

此时,虽然李元庆已经与张盘平级,但张盘毕竟资历老,在没有准确的前方情报传回来之前,李元庆也并不愿跟张盘发生冲突。

泱泱华夏,数千万人口,为何会被小小女真弄的这般狼狈?

在很大程度上,着实是大明内部的争斗,太过激烈了,耗费掉太多的元气。

朝堂上,大佬们谁也不服谁。

在辽地,将门们对李元庆这种泥腿子军官,更是看不上眼。

便是毛文龙,也是牢牢的站在王化贞这边,对熊廷弼阴奉阳违。

广宁军本部这边先不用说,便是新兴的毛文龙麾下,有人资历老,有人资历浅,这种说不出的东西,就像一道隐形的枷锁,着实是让人非常不爽。

坦白说,张盘的策略,并没有错。

但他是建立在一个重要的前提之上,广宁军本部主力,必须能抵抗后金军2个月或者更多。

但广宁军本部真的能做到么?

即便张盘逐步推进,打下了南关,打下了金州,甚至,攻克了复州城,但~~,一旦等到辽西战事结束,后金军主力回师辽南,以张盘这点实力,能敌得过后金主力么?

当然,李元庆也完全理解张盘的心思,旅顺毕竟是他的治地,逐步推进,稳扎稳扎,这复土的功绩,不只是他,便是毛文龙,也同样无法拒绝。

但他们似乎都忘了,镇江城,当日是怎么丢的……

长长吐出一口浊气,李元庆的眼神更加清明。

此时这种状态,没有前方第一手准确情报,为了维持大局,李元庆也只能是暂时忍耐了。

“元庆,怎么跑到这里来了?来,喝一口。”不知何时,陈忠笑眯眯来到了李元庆身边,递给李元庆一个小酒壶。

****************************************************************

第97章南关

~~~~~~~~

李元庆也不跟陈忠客气,接过酒壶,‘咕咚咕咚’灌了一大通,这才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陈忠笑着从李元庆手里接过酒壶,也喝了一口,“元庆,你别在意。张盘就是这脾气。咱们都是自己弟兄,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事,伤了和气。”

李元庆点点头,笑了笑,“大哥,放心吧。我还没有这么小肚鸡肠。对了,广宁那边,现在有新的消息么?”

陈忠抬头看了一眼夜空,“暂时还没有。元庆,你是不是不同意张盘的策略?”

陈忠说着,看向了李元庆的眼睛。

李元庆长长吐出一口浊气,“大哥,你对广宁方面的防守,有什么看法?说实话。”

陈忠一愣,“元庆,广宁是我们本部,拥有十三万大军,兵器粮草都很充裕,又有巡抚大人坐镇,我不知道,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李元庆点了点头。

陈忠说的不错,恐怕,天启小皇帝和朝中大佬们,也是这么认为。广宁周围的百姓们,同样是这么认为。

只是,王化贞是个什么人?

恐怕,他们早已经忘了。

王化贞能当上辽东巡抚,诚然,他有他的特长,又为官多载,深喑官场之道。

只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

王化贞毕竟不是于谦,这种只知纸上谈兵、没有丝毫实战经验的文臣,又能指望他做到哪样?

即便是他的死对头熊廷弼,恐怕也并没有真正率领一军作战的经验。

但就是这般,广宁军十三万将士,却要唯这两人马首是瞻,把自己的身家性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把数十万百姓的性命、家当,全都交由这两人手里……

昔年赵括纸上谈兵,长平一战,赵国数百年的基业,被白起一个坑埋的干净。

眼下这般,指望这两个书生,去跟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老奴相抗衡?

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李元庆笑了笑,道:“大哥,你还记得孙德功么?”

“孙德功?”

陈忠一愣,“元庆,你说的是广宁城里的那个地头蛇游击?”

李元庆点了点头。

“怎么?你跟他?”陈忠疑惑的看了李元庆一眼。

李元庆当然明白陈忠的意思,笑道:“大哥,我跟他没有任何矛盾。相反,若不是他的帮忙,我恐怕还真没有今天。”

陈忠与李元庆相处良久,自然很了解李元庆的性子,李元庆这种人,绝不会无的放矢。

“元庆,你是说,孙德功这人有问题?不会吧?他是巡抚大人的心腹爱将啊。估计广宁此战打完,这厮怎么也得捞个参将、副将吧?”

李元庆笑了笑。

孙德功怎样,历史书上写的明明白白,李元庆绝不会相信,因为自己穿越了,就能连带他也变成好人。

王化贞或许能给孙德功参将、副将,但他能给孙德功总兵么?

不要忘了,毛文龙现在都已经升任为广宁军副总兵啊。

孙德功的资历,比毛文龙又要老上多少?

“大哥,咱们先不说这个。明天的南关之战,你有什么想法?”李元庆笑着岔开了话题。

即便李元庆现在跑去广宁,告诉王化贞,孙德功这狗日的吃里扒外,是个早已经投降了老奴的二五仔,但王化贞肯信么?

别说王化贞不信,就算是现在的陈忠都不信,因为,他们找不到孙德功背叛大明、背叛王化贞的理由。

但很快,现实就会给他们一记狠狠的耳光,甚至,这一记沉重的耳光,连大明也扇弯了腰。

不过,大明再不好,也是李元庆的母国,朝廷做的决策不对,李元庆无法干涉,却绝不能冷眼旁观。

辽民们已经够苦了,即便是为了这些淳朴善良勤劳的百姓们,李元庆也只能强迫自己,放下心中的不满。

听闻李元庆说起南关,陈忠不由一笑,“元庆,南关这边,还有不到一千鞑子,多半都是汉军旗,咱们三部三千多人,怕他个球?你放心,明日,我来打先锋。必然要来个开门红。”

陈忠说着,刚毅的脸孔上闪过一丝狰狞,自镇江之败后,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李元庆点了点头。

之前,张盘是从刘爱塔的手中,取得的金州,当时,南关这些地方,都在张盘的控制之下,可惜,随着后来镶红旗主力的反击,张盘无奈之下,只得放弃这些地方,退守地势险要的旅顺。

此时,虽然镶红旗主力已经去辽西与老奴汇合,但莽古尔泰其实也担心张盘从背后给他捅刀子,便将南关做成了桥头堡,与金州连成一线,将张盘部牢牢的压制在旅顺口这小规模范围内。

若放在往常,张盘就算有心,但也很难突破南关和金州的两重压迫,但此时,有了陈忠和李元庆帮忙,这才给了张盘底气。

这也是张盘死盯着南关不放的一个很大原因。

此时,大明和后金双方力量的对比,看似大明强大,但事实上,在辽地,在军事层面上,大明几乎已经丧失了完全的主动权。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一幕,与当年红军在瑞金时,何其相似?

只不过,当年雄才伟略的太祖,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不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集中主力部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这天才般的设想,使得红军成功突出了国军层层的包围圈,顺利踏上长征之路,最终到达陕北,为革命留下了希望的火种。

张盘既然固执,那就让他去固执,李元庆也不能改变所有人的想法,他想贪图南关的一时之利,李元庆也不会阻止,更不会拒绝。

某种程度上,这确实也算反攻辽南,为广宁军主力争取时间。

此时,在长生岛的许黑子和黑岛的官沧海两部,都还没有赶来旅顺,许黑子明天早上能到,官沧海这边路途远一些,但明天傍晚也能到。

深深吸了一口气,李元庆道:“大哥,明天,我会帮助张盘攻打南关。咱们务必要在一天之内拿下。”

陈忠不由大喜,“元庆,你能想明白就好,只要能杀鞑子。咱们弟兄,又有什么是放不下的。”

李元庆却摇了摇头,“大哥,打下南关,我不准备再跟你们打金州了。”

陈忠一愣,“元庆,这,这是为何?”

李元庆想了一下,笑道:“大哥,我说不上为什么。或许是直觉吧。我总感觉广宁的战事,可能不会太顺利。我准备去广宁那边看看。”

陈忠不由大惊,“元庆,你疯了?去广宁?咱们没有骑兵,到了陆上,那不是任人宰割?这不智啊。”

李元庆一笑,“大哥,我当然不会直接去广宁。我是想去盖州和三岔河一线,打听广宁方向的动静。如果有机会,就做上一票,没有机会,就在海上等机会。我这边粮草还算充足,只要不贸然上岸,应该没有太大的危险。”

“这……”陈忠不由陷入了两难。

坦白说,他是愿意跟随张盘,一起攻打南关,再打金州,这也符合他的利益,但李元庆这般,却是给陈忠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

李元庆当然明白陈忠的思虑,不由一笑,“大哥,你我弟兄,不用这么为难。你留在这边就是。有消息,我们随时联系。都是杀鞑子,在哪里不是一样杀。”

眼见李元庆已经说得这么直白,陈忠只能点了点头,他深深叹了一口气道:“元庆,等明天打下南关,这件事,我去跟张盘说。”

…………

南关是个小堡,城池并不算大,这段时间,莽古尔泰的奴才们虽然又对堡墙和防御措施进行了加固,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南关的格局,其防御千人以下的小规模骚扰,还有些用途,但面对李元庆三部这三千多大军,堡内诸人,也不敢贸然出战了,只能凭借城池力守。

次日清晨开始,李元庆三部的先头部队,已经开始围困南关。

张盘为中军,陈忠为左翼,李元庆为右翼,三部呈倒‘品’字型阵势,将小小的南关包夹其中。

至于北面,三部直接选择了放弃,这也是所谓‘围三缺一’,给守军留条后路,给他们一丝希望,这样在攻城的时候,守军便不会真正的玩命。

太阳刚刚升起来,张盘的中军率先对南关发起了进攻。

张盘亲自率领二百名披甲士兵,在几百鸟铳和弓箭手的掩护下,逼近南关的堡墙。

与李元庆和陈忠不同,张盘接手的是刘爱塔的本部,各项装备、武器都很足,又背靠本土,士气很旺。

很快,张盘部便接近了堡墙,双方的远程火力展开了对射。

南关后金守军方面,远程火力主要以弓箭为主,明军张盘这边,是火器夹杂着弓箭。

一时间,天空中箭矢乱飞,鸟铳齐鸣,双方你来我往,谁也不肯相让。

不过,双方大概保持着百步的距离,不论是后金方面,还是张盘这边,这些盲目的火力覆盖,都不能真正的射杀到敌人。

火力大概持续了一刻钟,李元庆打眼望去,双方的损伤,恐怕都是个位数。

预计对方的弓箭手已经差不多开始疲惫了,张盘当即令一队刀盾兵,顶在前面,后面,披着各种铠甲的士兵扛着云梯,开始对堡墙发起了真正的冲击。

这时,才是刺刀真正见红之时。

张盘部出战的尽是精锐,速度很快,几分钟时间,已经冲到了堡墙之下,架起了五六架云梯,有骁勇的士兵,已经开始从云梯往上攀,冲上了南关的城头。

后金守军也不敢示弱,对明军发动了疯狂的反击。

滚木、石、金汁、石头,只要能对明军造成杀伤的,城头后金守军几乎一股脑的丢下来。

张盘部这边很快开始有了死伤。

滚木、石虽然不至于致命,但惯性的威力却不小,有些刚刚攀上云梯顶部的士兵,直接被惯性砸下来,狠狠摔在地上,痛呼不止。

石块也都很大,最小的也要有足球大小,被砸中头部,很可能会被一击毙命。

但这些还是运气好的,那些被金汁浇中的士兵们,才简直是生不如死。

李元庆亲眼看到,一个刚要攀上城头的明军士兵,被滚烫的金汁浇中,瞬间便变成了一个泥人,他痛的大呼不止,活生生从云梯上跳了下来,却正好摔在了一截滚木上,直接毙命。

****************************************************************

第98章西平堡的黄昏

~~~~~~~

城头后金守军的反扑虽然穷凶极恶,但这却并没有吓倒明军的汉子们。

眼见城头的滚木石之类消耗的差不多了,张盘一声怒吼,带领着十几个亲兵,亲自参与到了攻城之中。

明军眼见主将出战了,不由士气大振,他们又迅速聚集起来,对城头发动了新一轮的猛攻。

左翼,陈忠那边也开始有了动作,数百名士兵架着云梯,冲向了西部堡墙方向。

右翼,李元庆眯眼看着前方局势,这时,后金守军有威胁力的武器,基本上都抛了出来,也到时候了。

“传我军令,令段喜亮带三百士兵攻城。”

“是。”

很快,李元庆的军令便被传达下去,段喜亮带着三百名李元庆部战兵,扛着三架云梯,迅速冲向了南关堡墙东侧。

之所以让张盘部打先锋,今早,李元庆三人也是经过了仔细商议。

李元庆和陈忠虽然人数不少,但装备质量上,远远逊色于得到了刘爱塔主力的张盘。

攻城是纯粹的硬碰硬作战,哪怕己方实力强大过对手数倍。

南关后金守军拥有城池之利,如果李元庆和陈忠部去打先锋,只能拿人命来填,就算能打下来,却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三人此时的状态,谁也不能承受这种沉重。

而张盘部装备精良,又有本土之利,熟悉地形,他来打先锋,即便有损伤,也都在可控的范围内,也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本来,南关的后金守军面对张盘部,已经有些吃力,随着李元庆和陈忠两部相继参加战斗,他们瞬间压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