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5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信王居然在背地里骂了本宫十几天。若不是有魏忠贤的眼线揭发,到头来,本宫还要被他蒙在鼓里。可惜,皇上爱惜他这个弟弟,便是本宫,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想不到,在此时,他竟然成了这般气候!”

或许是太激动了,客氏不由自主的便用起了当年的称呼。

很明显,她并不承认崇祯皇帝的正统性。

但片刻,她也反应过来,不由哑然失笑:“元庆,你不会笑话我吧?”

李元庆一笑,笑着握住了客氏的小手:“我怎会笑话你?在我眼中,你永远是我的奉圣夫人。”

李元庆刻意加强了‘我的’两字的语调。

客氏一愣,大眼睛里已经蒙上了一层水雾,忙转过身去,小心擦了几把,低低啐道:“若不是你那花言巧语,本宫又怎会着了你的道儿?”

李元庆抓着客氏的小手,顺势将她拉近怀里,感受着她丰腴又柔软的娇躯,笑道:“此事,依你看,我该怎么办?”

客氏在李元庆的怀里选了个舒服的姿势,抬头看着李元庆的眼睛,“元庆,此事,很是棘手啊。你去,怕是正中了信王的下怀,要被请君入瓮。但你若是不去,他和朝廷,怕也就有了公然对付你的理由啊。信王这厮的手段,倒真是我们小瞧了他啊。”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客氏之前,在面对她的大局时,做出的选择的确是有些昏庸,甚至是昏聩,但关键原因,还是因为外面有魏忠贤的牵扯,加之,魏忠贤一直在不断的给客氏洗脑,很严重的影响着她的判断。

事实上,客氏虽然出身农家,小农意识很强,但她的政治觉悟,或者说叫政治天赋,还是非常强大的。

若是不然,她也不可能在宫中屹立不倒这么多年,在天启小皇帝登基之后,更是坐实了她‘皇太后’的身份。

再加之,吃一堑,长一智。

更不要提,是如此叠伏的生死大劫了。

此时,她片刻之间,便已经指出了事情的核心。

李元庆笑着点了点头,“这就是帝王的大势啊。他这么做,无可厚非。”

客氏道:“元庆,此事,依照我的思量,信王怕是未必就是要你此时便进京,恐怕~,这是一招试探的先招。”

李元庆眼睛微微眯起来。用力揉捏着客氏胸前、他早已经极为熟悉的丰满道:“何解?”

客氏娇嗔着白了李元庆一眼,却是稍稍抬起了胳膊,让李元庆的大手,能更顺畅的伸进她的衣服里面。

“元庆,依照我的思量,信王此计,试探用意是一,但恐怕~,他真正的目的,还是想搞臭你。元庆,你可以这么想。如果你此时去京师,信王怕是也没有好理由,将你拿下。至多,就是将你软禁,或是调离。他刚刚登基不久,屁股还没有坐稳当,必定是要爱惜羽毛的。”

“但他若是能借此时机,把你搞臭,不但可以成功转移朝廷的注意力,分担他的压力,将矛头对准你,更是可以给群臣,给朝廷,留有精明能干的印象。他是想解决辽事的。更是想解决九边有些冒头的军兵之患。”

李元庆的眼睛不由紧紧眯起来。

片刻,他用力的在客氏的红唇上亲了一下,道:“那依你之见,我当如何应对?”

客氏咯咯一笑:“元庆,此事,无论你怎么应对,其实你都已经落到了下乘。这些年,你的功绩实在是有些太甚了啊。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元庆,你鼎盛时,谁人又敢直面你的锋芒?但此时~,一旦你落魄,怕~,用不了多久,什么牛鬼蛇神,魑魅魍魉,都要冒出头来啊。”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年轻的时候,做事太冲动,各方面的后果考虑不全面。现在,隐患就暴露出来了啊。”

客氏却摇头笑道:“元庆,话也不能这么说。若当初,你没有这股闯劲儿,又何来今日的地位?这种事情,要全面来看,反而不能只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

李元庆直接抱着客氏,来到了里间的榻榻米上,直接将她压在了身下,准确找准了节奏,用力在她丰腴的娇臀上拍了一巴掌,有些不爽的道:“是不是还在怪我这些天没来看你?就是不说重点?”

客氏刚开始有些吃痛,但片刻,却已经缓过来,不由痴痴娇笑着白了李元庆一眼,“怎么?大老爷好不容易才来奴家这里一次?还不容许奴家耍些小性子?元庆,此事,想解决,其实也很简单……”

…………

次日,直到吃过了午饭,李元庆这才换乘马车,返回了官厅。

客氏对此时崇祯皇帝的应对很简单,那便是抱病,拖!

崇祯皇帝想诋毁、搞臭李元庆不假,但~,李元庆多年来的声望,威势,那可也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

崇祯皇帝一时想达这个到目标,也绝没有这么容易。

即是如此,便将这件事情继续拖下去。

但这始终还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关于治本,客氏也提出了她的想法,那便是‘服软’。或者叫‘示弱’。

主要是此时的大局,李元庆的锋芒实在是有些太甚了,甚至盖过了已经很是出跳的毛文龙。

如此,不被人当成靶子,又怎么可能呢?

但这个服软却并不是要李元庆让出长生岛的利益,而是去掉后面那些狗尿不臊的官职,比如~~,太子少师,银牌令箭之类……

总之,必须让崇祯皇帝感觉到他李元庆的不满。

但同时,又必须让天下人看见,是他崇祯皇帝先不仁在先,不给他李元庆留活路。

他李元庆只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天子的敬意,以及~~,不满……

回到了官厅,来到了内书房,李元庆让伺候的念儿关死了房门,躺在他舒适的虎皮沙发上,点燃了一颗雪茄。

仔细凝神思虑了大半个时辰,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客氏此计,虽看似有些小家子气,有些娘娘腔,但却的确是好计。

至少,还能为李元庆拖延一些时间,三五月,甚至大半年,都可用‘装病’来敷衍过去。

毕竟,他李元庆已经戎马快十年,南征北战,为大明立下了无数的赫赫战功,又怎的可能没有伤口呢?

此时这般状态,朝廷如此不仁,他李元庆‘积郁成疾’,老伤发作,这也完全是人之常情嘛。

再加之,一旦李元庆请辞掉朝廷的这些不中用的封号,只保留长生岛总兵官一职,他的威势,在辽地,就不那么刺眼了。

要知道,就算是赵率教、满桂、左辅、朱梅这些人,总兵后面的官职都一大串啊。

不过,虽然已经理清了思路,李元庆却并不这么着急,便给崇祯皇帝回复,他还是要再仔细冷静一下,仔细权衡一下得失利弊。

这时,天色已经黑下来,李元庆正准备收拾一下,陪老婆孩子吃饭,门外忽然有亲兵快步过来禀报:“禀大帅,辽西急报。”

“嗯?”

李元庆眉头一皱,辽西会有什么急报?

但片刻,李元庆也释然开来。

此时,距离他返回岛上,已经大半月,公开消息,也有小半个月了,辽西方面,收到他已经返回辽南的消息,倒也并不奇怪。

毕竟,对于岛上的整个情报架构,李元庆并没有一网打尽。

“拿进来吧。”

“是。”

门外值守亲兵忙小心将信件,递到了李元庆手中。

这些信件,在李元庆过手之前,都会先由值守亲兵筛查一遍,确定上面没毒,亦或是没有什么暗器,会危及到李元庆的安全,这才会给李元庆递上来。

李元庆并不用担心信件的安全问题。

值此时节,对于他本人的安全,李元庆可是半分也不敢怠慢啊。

打开信件,仔细扫视一遍,居然是朱梅的亲笔信。

朱梅在信中表示,这段时间,迫于袁督师的压力,他这边,经受着很大的考验。

但他朱梅,却绝没有半分想与他李元庆为敌的意思。

如果真的事情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朱梅要到金州来赴任,还请李元庆稍稍体贴他的苦衷。

朱梅并一再表示,就算他来到金州,他也绝不会破坏金州的半分原有秩序。

他希望李元庆,能给他划出一片土地,当做他的容身之地。尽可能避免双方之间的冲突。

朱梅在信中的言辞非常诚恳,甚至有些谦卑,很明显,他绝不想被李元庆划入‘敌对’的势力范畴。

对于朱梅此人,李元庆虽然与他接触不多,但还算是比较了解朱梅的性子的。

朱梅这厮,绝对是个老兵油子中的老兵油子,也是辽西本土势力中的强有力代表。

不过,与膨胀的赵率教、左辅、祖家之流相比,朱梅显然要更为……更为务实……

你可以说他没有太多的野心,但捞好处的事情,却绝少不了的他份。

这是个八面玲珑之人啊……

按照道理,依照朱梅的身份地位,他又怎么可能会被调离辽西呢……

袁督师这般,不是要自己拆掉自己的‘长城’么?

但片刻,李元庆已经抓到了其中的一丝儿……一丝儿猫腻,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这出大戏~,还真是越来越精彩了啊……

*************************************************************

第1003章 秦淮八艳

怒求订阅……

~~~~~~

依照朱梅的性子,他这种人,绝不可能会无的放矢!

而朱梅之所以给李元庆写这封信,其深意,怕~,还是要递给李元庆一个辽西的风向标啊。

众人拾柴火焰高。

锦上添花,又岂能如雪中送炭?

朱梅能在此时,做出这种举动,一方面,他的确是想结好李元庆这边的这个善缘,另一方面,也说明……

朱梅这厮,对袁督师这一套,并不看好啊……

不过,李元庆也明白,此时~,就算朱梅对袁督师的模式,非常不满,但此时,却根本不能拿袁督师奈何。

大明以文御武。

此时,文臣集团在大明的统治性地位虽已经有所飘摇,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梅不过辽西的地方性豪强,说白了,还是泥腿子出身。

他想要硬罡此时圣眷正浓的袁督师,那只能是以卵击石,不可能会有任何胜算,只能徒自称为袁督师杀鸡儆猴的那只猴儿啊。

而朱梅又怎的可能会做这种事儿?

想通了其中关节,李元庆的心情仿似被打开了一扇天窗、一下子畅快敞亮了不少。

天要使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

在此时这种事态,哪怕是他李元庆,硬罡他袁督师的威势,也是并不明智之事。

退一万步说,如果没有袁督师先打破这个规矩……那之后,李元庆又如何达成他的鸿途之路……

看来~,李元庆必须要抽时间,去辽西亲自跑一趟啊……

…………

陪一众老婆孩子吃过了晚饭,李元庆正要去杨娇~娘的院子休息,这时,有侍女急急来报,南洋的船队已经过了旅顺,估计最迟明日傍晚,将会抵达长生岛母港。

李元庆不由大喜,忙快速接过情报来查看。

片刻,李元庆嘴角边的笑意根本遮掩不住。

此行,南洋船队不仅为李元庆带回了超过二百万两的现银,还有李元庆急需的各种物资。

尤其是许黑子也同船队一起返回,郑家那边的事务,经过了他这两年多的艰辛努力,也被他收拾的差不多了。

此时~,虽是要稍稍分给郑家一部分利益,但~,长生岛通往南京、泉州、澳门、南洋的航线,却基本已经稳固下来。

各个点,都被串联成了线。

至此,这个贸大的海贸帝国,已经初步具备了雏形。

人逢喜事精神爽。

来到杨娇~娘的院子里,李元庆也是心情大悦,说不出的畅快。

此时,即便在对阵袁督师的正面战场,李元庆不能力敌,但在侧面战场,李元庆却已经完全立于了不败之地,并将掌握着压倒性的统治性优势。

杨娇~娘自然也看到了李元庆心情的爽利,不由娇笑道:“元庆,今天什么事情这么开心?最近一段时间,可是少有看到你这么开心了。”

“呵呵。”

李元庆一笑,“也没什么。就是之前诸多复杂的事务,终于被理出了一些头绪。总算不用再天天头大了。”

杨娇~娘咯咯娇笑:“对了,元庆,我这边,也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算不算是双喜临门呢?”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李元庆忙看向了笑的花枝乱颤的杨娇~娘。

杨娇~娘顺势靠在了李元庆的怀里,丰满的娇臀坐在了李元庆的大腿上,凑到李元庆耳边,低低娇笑道:“元庆,你还记不记得,之前,你一直让我留意秦淮河那边……”

“嗯?”

李元庆眉头一皱,片刻却舒展开来,用力揽着杨娇~娘丰腴却又窈窕的纤腰道:“娇~娘,有消息了?”

杨娇~娘咯咯娇笑道:“我也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将这事情牵上线。元庆,你记不记得,辽西原来有个文臣,叫茅元仪?”

“茅元仪?”

李元庆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思量片刻,才道:“有些印象。不过,这厮,应该只是区区无名小卒吧?他怎么了?”

杨娇~娘咯咯娇笑:“他的确是个无名小卒。在后来孙阁老致仕之后,也辞官去职,回了南方老家。不过,此时,他人现在却在辽西。而且,通过别的门路,找到了我。”

“娇~娘,此话怎讲?”

李元庆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他又怎的会把话直接说出来?

杨娇~娘笑道:“这茅元仪,是个风流之人。此时,他身边有两个娇媚侍妾。一人叫杨宛,一人叫王薇,皆是当年的顶级名妓。早在当年,我便对两人有心。可惜,那时咱们在南京势力微薄,有力气也使不上。想不到,这两个宝贝,却都便宜了油嘴滑舌的茅元仪这厮。元庆,此时,与我联系的,便是这王微……”

听着杨娇~娘的仔细解释,李元庆的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读书人嘛。

任你的名声再大,又在外人面前表现的如何清高,但到头来,不外乎还是这一条路!

所有之前的表现,不过只是为了之后的结果而做铺垫。

茅元仪此时,虽然情场得意,但仕途却是一片昏暗。

当年在辽西时,他虽与孙承宗交情不错,可惜,便是老孙,也带不起他来。

但这厮却并不甘寂寞,一直在寻找门路。

可惜啊。

南方豪强想入大明的主流阶层,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尤其是茅元仪这些南方豪强,自幼便有才名流传,前半生都非常顺风顺水,难免恃才放旷。

孙承宗失势之后,茅元仪也从翰林院侍诏的位子上被迫辞官。

但在崇祯元年,这厮仍然不死心,写了一本兵书,进献给新皇崇祯,想要剑走偏锋。

这兵书叫《武备志》。

其实,这书还是不错的。

茅元仪有在辽地积年的阅历,又有这么多年的才名流传,总不能全是花架子。

可惜啊。

茅元仪这厮,着实是不是做官的材料……在仕途上没有太多长进、黑锅背了不少不说,关键是他还得罪了不少人……

他这《武备志》刚刚进献给皇帝,便遭到了强势力量的坚决打击。

首当其冲的,便是当年的辽地经略、现任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王在晋。

王在晋之前虽在京师失势,被调往南京,但新皇上任后,他又被重新起复,担任要职。

面对茅元仪这种不知趣儿的小蚂蚁,王在晋怎的可能给他好脸色?

一番不是一个等量级的短暂纠结之后,茅元仪直接被发配京外。

但茅元仪还是不甘心,苦苦寻找门路,想要翻身。

但以他的这点小胳膊小腿儿,怎的可能是久在江湖、老谋深算的王在晋的对手?

谁人敢给他开这个门路?

而因为茅元仪的仕途不顺,他的心情自然也不可能好了,家庭生活,自然也不可能和谐了……

尤其是他与王微之间,产生了很大的裂痕。

随即,也不知道是王微自荐、还是茅元仪逼迫,他们便将门路,找到了杨娇~娘这边……也就是李元庆身上……

“元庆,这买卖还合算吧?你来替这茅元仪说句话。这两个小美人就归你了。”

杨娇~娘笑眯眯看着李元庆道。

李元庆的眉头不由微微皱起来,缓缓点燃了一颗雪茄。

这种事情,在后世,那其实根本就已经不算是事情了……

尤其是,后世时,因为特殊的制度关系,就算是送上了老婆、戴上了绿帽,还要给别人陪着笑。甚至还要去给别人望风……

为了前程,为了钱财,什么纲礼伦常,早就被丢到了下水道里。

此时,李元庆也没有想到,他竟然也会碰到这种事情。

说实话,提拔茅元仪,将他推到正确的轨道上,对李元庆而言,不过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李元庆与王在晋的交情虽然不深,但值此时节,李元庆发一句话,王在晋怕是也绝不敢怠慢。

此时,王在晋虽位于中枢,属于朝廷的骨干,但李元庆非常明白王在晋的政治倾向。

崇祯皇帝这般对辽地下手,他怕是绝不会同意的。

在之前,正是因为王在晋在辽地经略任上,提出了固守山海关的建议,从而遭到朝廷的抨击,被逼退往了南京兵部尚书的位子上。

而依照此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