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办法可行。我支持。”

“也算我一个。”

身边众将纷纷发表着自己的意见,又不约而同的将目光聚集到了李元庆的身上。

眼见时候差不多了,李元庆淡淡一笑:“三生这办法不错。不过,后金军今日刚刚抵至,又摆出了这严防死守的模样,防卫必定森严,哪怕是事成,恐怕~,也要得不偿失那。”

“……”

众将登时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这件事虽是可行,但难度还是极大的,此时虽是天干物燥,极易放火,却又是天高气爽,不出意外,晚上能见度必定也很高。

如此,即便是能把事情做成,那这代价~,怕也绝不小啊。

尤其是后金军外围哨探密集,这其实已经跟正面强攻没有多少区别了。

看众将一时陷入了沉默,李元庆一笑:“诸位,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咱们急,想必,皇太极比咱们更急。咱们今日已经放开了阵势,等他们来攻,他们却都不敢来。咱们又急什么?再者说,这是我大明的土地,还能跑的了他们?”

“大帅英明!”

众将纷纷跪倒一地。

李元庆摆了摆手,示意众将起身,“当下最紧要的,诸位务必要做好各部将士们的心理工作,控制好将士们的情绪。再者,要主动些,去协调与他部兄弟的关系……”

…………

给一众主将们开完了会,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拿起千里镜,仔细的观察起后金军的阵势。

时至此时,无论是长生营、还是陈忠部,也包括对面的后金军,在扎营布阵上,都有了非常完善的体系。

大贤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用‘齐头并进’这个词,来形容长生营与后金军的关系……似乎有些不太恰当,但事实却就是这么个现状……

作为大明、包括整个东亚地区,战事最频繁、等级最高、水平也最高的战事,不论是李元庆和陈忠的主力,还是后金军主力,在军力上,在经验上,在水平上,早已经拉开了周边的同僚们几个大档次。

这就好比是后世的体育联赛,李元庆和后金军主力,已经远远高于身边的小兄弟们,甚至已经具备了跟世界顶尖强队一较高下的资本。

但~,现实毕竟不是体育联赛,两边不论那边,若是先忍不住,有了动作,引发的后续影响,可都不是小事情啊……

李元庆非常明了,若不到最后一步,皇太极怕是绝不会选择、在这大明的土地上,与他李元庆来一场硬碰硬。

某种程度上,保持现状,不论是对皇太极还是李元庆,才是最有利的结果……

不过,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这场仗,想要从容的避过去,也远非那么简单那。

…………

第1249章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晚上,陪陈忠、张攀、陈~良策、徐敷奏他们,简单的吃了一顿晚饭,交流了一下各部今下午的成果,各人又继续前方各部一线,深入将士们之中,继续稳固军心。

与诸部将官一起吃饭,是李元庆的军旅生涯、多年传承下来的一个瑰宝,也是一个非常强力、却又非常不起眼的‘杀手锏’。

兵者,凶器也。

军队这种东西,远与其他事物不同。

稍有风吹草动,很可能就会引发无法估量的连锁反应。

老话说:‘劳心者为上!’

正如太祖言:“与人斗,其乐无穷。”

想要最好的掌控人的动向,吃饭,是一个最温润、也最简单的方式了。

人与人之间,只有常联系,才会最好的得知对方的动向,了解对方,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某种程度上,能与他李元庆一起吃饭,对张攀、陈~良策这样的将官,也是一件很有殊荣的事情了。

而以李元庆的老辣,他们若是有什么心思,即便隐藏的再好,却也很难逃过他李元庆的眼睛。

此时这段时期,就像是黎明前的黑暗、比赛前的紧张。

如果战事开打了,得知了对方的实力,就算是紧张,但很快也会被激烈的战事吸引,从而投入。

而这种有些冰冷的对战,对长生营、陈忠部的老兵们而言,自是没什么,但~,对张攀、陈~良策、包括徐敷奏这些没有太多心理优势的老兵,李元庆可绝不敢怠慢。

晚上的风比白天更大,呼啸着席卷而来,非常生猛。

但经过了这些时日的辛苦经营,明军的防御工事早已经非常稳固,将士们甚至可以直接在工事内休息过夜。

接连走了十几处壕沟营地,与李元庆的预料相差无几,长生营这边没有半分大碍,一切都在轨道上。

此时,已经临近子时,但李元庆却并未着急回城内休息,而是耐心的在前哨阵地、李三生部这边,喝起了功夫茶。

不出李元庆的预料,刚进入子时,前方哨探便传回来消息,他们得到了一封皇太极的亲笔信。

很快,信经过几道严密检查之后,被递到了李元庆手里。

李三生、杨磊诸人,又怎敢掺和这等机密?早就跑到了这土碉堡外聊天,把空间完全让给李元庆。

李元庆打开信,自信扫视一遍,嘴角边不由露出了一丝说不出的笑意。

与他预测的几乎无二。

皇太极先是温和的问候了李元庆,又问候了聪古伦的一些现状,随后,才进入了正题。

皇太极表示,只要李元庆这边可以保持克制,让后金军主力相安无事的过境,临了,皇太极对李元庆有所表示,丢下一些蒙古杂役,供李元庆向上交差,也不枉了李元庆兄弟般的交情。

李元庆思虑片刻,笑着飞速给皇太极回了一封信。

李元庆表示,放后金军主力离开,可以。但~,后金军必须放弃所有在大明掠获的奴隶和人口,另~~,需要赔偿李元庆本人,大明在此次战事中的损失,合计白银两千万两。

如此,李元庆也会送给皇太极一些小礼物,来自遥远的南洋和非洲的‘极品’美女。

信飞速发出之后,李元庆交代李三生几句,哈哈大笑着、说不出畅快的返回了城内。

李三生有些一头雾水,但又怎敢揣测李元庆的心思?忙继续小心监察着后金军这边的动向。

…………

后金军大营。

不多时,皇太极很快便收到了李元庆的亲笔信,但看完之后,他却并未发怒,而是笑嘻嘻的将李元庆这亲笔信,放到了一个精致的木匣内,小心保存了起来。

片刻,他来到帐外,看向夜空中寂寥的繁星,不由呵呵笑道:“李元庆,这一次,吾倒要看看,谁的耐心更好,谁能笑到最后!”

…………

既然事情没有谈拢,次日清晨一大早,后金军这边就展开了相当庞大的推进攻势。

差不多有万多汉人奴隶,在背后的几部鞑子驱赶下,徐徐~向前,修筑土墙,收集沙土袋,不急不慢的往前推进过来。

城头上,陈忠不由狠狠啐了一口:“这些狗日的,他娘的还是老套路。真是气人那。”

后金军这边展开了攻势,张攀这边反倒是放松了不少,笑道:“老陈,跟狗鞑子生什么气?他们又不是这么做一天两天了?只可恨那些……”

张攀顿了一顿,忙又笑道:“他们抢过去的人力,咱们再抢回来便是。”

陈~良策忙笑道:“这些汉人奴隶,对咱们可不是坏事儿。我老陈啥都不缺,就是缺人那。”

陈~良策明显比张攀圆滑不少,他的话,很快便引起了周围诸将善意的笑声。

李元庆笑道:“老陈,你这嘴皮子,是溜啊。不过,倒正是这么个道理。狗鞑子也算是帮了咱们的忙那。这种好事儿,可是不轻易遇到啊。”

李元庆亲自聚拢气氛,城头上的气氛很快便轻松了不少,冲淡了后金军推土攻势的压抑。

这时,杨磊却是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前,低声道:“大帅,西线阁老急报。”

“嗯?”

李元庆一愣,片刻,对杨磊伸出了手。

杨磊忙恭敬将情报递到了李元庆的手里。

随着李元庆展开信笺,城头上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李元庆的身上。

李元庆随手扫视了一遍信笺,嘴角边却是露出了淡淡的说不出的笑意,又将信笺递给了陈忠。

陈忠看完,脸上的表情一时有些古怪,片刻,他终究还是忍住了,笑道:“阁老对咱们的期望很大啊。希望咱们能多留下些鞑子主力。将来,在收复失土的时候,也能更顺利。”

众将登时一阵纷纷低声议论。

陈忠看了李元庆这边一眼,眼睛里,却满是无法言喻的无奈。

孙承宗竟然在信中说,要李元庆诸部,尽最大能力,留下鞑子主力,他和关宁主力,加之各部勤王军五万余人,马上就要赶至,届时,必定要给鞑子以重创。

若不是此时条件不允许,陈忠怕是要骂人那。

哪怕孙承宗对他有提携之恩,但这老爷子,也不能满嘴跑火车…………什么话都敢说啊。

难不成,他真是老糊涂了不成?

就凭现在明军这实力,吃下后金军主力……

李元庆这时笑道:“阁老对咱们寄予厚望啊。此事,既是压力,却也是动力。咱们必须要好好把握好这个机会。”

“元庆,放心吧。老哥哥我盼望此战,可是多时了。不把鞑子身上撕下几块肉来,这事情绝不算完。”

“不错。元庆,沉寂了这么久,我都有些亟不可待了!”

“………”

张攀和陈~良策纷纷表态。

徐敷奏和朱梅这边的游击也忙跟上。

李元庆笑道:“现在不过辰时中,咱们还是按照昨日的计划,继续聚拢军心,随时应对鞑子变动。”

打发完了张攀诸人,陈忠却并未离去,低声对李元庆道:“元庆,老爷子这可不是个好兆头啊。若是他,他万一在后面着急了,这事情,可就不太好收场了啊。关键是咱们这边,劝还不好劝……”

陈忠一时急的简直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陈忠这时是终于体会到了李元庆这话的深意。

但老爷子位高权重、并有恩与两人,加之他正值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和李元庆也不能真的就拂了他的面子,这真是……

李元庆一笑:“大哥,事情或许还没想的那么坏。阁老就算着急,但祖大寿、吴襄、满桂他们可不傻。他们不会乱来的。再者,还有咱们在这边牵制,皇太极也不敢太过轻举妄动的。”

陈忠倒吸了一口凉气,忙道:“元庆,话是这么说不假。不过,皇太极可远非常人啊。后续京师方面过来的部队,皆是精骑,他不可能坐以待毙啊。”

李元庆笑了笑,“大哥,昨晚,皇太极给我写了封信。”

说着,李元庆将皇太极的密信递给了陈忠。

“呃?”

陈忠忙接过来,仔细扫视一遍,片刻,有些艰难的咽了口唾沫道:“元庆,你,你怎的给他回的?”

李元庆一笑,低声在陈忠耳边耳语几句。

“这……”

陈忠的瞳孔猛然放大,却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深意,忙道:“元庆,那~,阁老这边……”

“大哥,别着急,我马上给阁老回信。”

…………

此时,平谷西南百多里外的旷野内,已经年过七旬的孙承宗,正亲自率领祖大寿祖家部、吴襄父子部、满桂部、候世禄部主力,三万余精骑,正快速朝平谷方向赶过来。

后续,还有九边几部精骑,山东、河南、陕西等诸部勤王军,因为人数少又分散,加之内地勤王军以步军居多,处在殿后压阵的位置,与主力保持着一天多的距离。

原本,孙承宗是希望他们关宁这些明军主力,紧随后金主力其后、咬死了他们的,到时,与李元庆完成合围,包围后金军主力。

但很快,现实就打破了他的计划。

明军这边刚收拾起来,后金军主力却已经走远了,想追也追不上了。

孙承宗只得听从了祖大寿、吴襄、满桂等诸将的共同建议,走后金军散勇相对较少的西南方向,先赶到平谷,与李元庆的主力汇合再说。

…………

第1250章 高下!

感谢兄弟们的批评指正。这段时间的确有点艰难。小船压力有点巨大。哎。。。

好在,困难总算是快过去了。小船会尽自己最大努力,不说尽善尽美吧,却也必须完完整整的有始有终。

有能力的童靴,给小船来点支持吧。历史作者,还是救亡流作者,个中体会,五味杂陈那。。。。

~~~~~~

风呼啸着掠过,卷起阵阵沙尘。

已经是二月末的天气,马上就要开春了,空气虽还是有些干燥、依然非常寒冷,但地面上,许多小草已经长出了幽幽嫩芽,干枯的老树上,小骨朵也偷偷露出了头。

河流小溪的中间、水流湍急的地方,大部分都已经开始化冻,许多调皮的小鱼儿,早就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欢快在水面下游来游去。

放眼望去,整个天地虽还是有些枯萎凋敝,但大部分的生灵,却是都已经感知到了春的气息。

奔腾的战马上,孙承宗的斗志也是极为高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之前,虽是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辽地的事态,但孙承宗其实也没想到,天子居然会在这种节骨眼儿上再次启用他,将这千斤重担交给他,对他这般信任。

天子都这般信任他,哪怕时局糜烂,他还有什么好推辞的呢?

最关键的是,此时大明的大局虽看似不利,但平谷一线,却还有李元庆这颗‘定海神针’!

这么多年,亲眼目睹、亲手提拔了李元庆的成长,孙承宗深深明白,这世上,如果还有谁,敢明目张胆、针尖对麦芒、在明面上与后金军硬罡,又还能不落下风的,也唯有李元庆一人了!

这几年,身虽未在朝堂,但孙承宗的心,却从未离开过,他自是也明了天子对李元庆的猜忌、李元庆这边遭受到的误解和委屈。

袁蛮子这人……

想起了袁督师,孙承宗不由摇头失笑。

原本,他以为锐意进取的袁督师,可以协调好辽西、辽南、东江各方面的关系,在他打下的底子上,更进一筹,将辽地的整体事务再上一个台阶。

届时,大明就算不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却至少可以在大势上,压过后金一头,占据整个战事的主动权。

但……

谁又能知道……那袁蛮子上台后,竟只是枉顾一己私利,非但没有什么开拓进取,反倒在私下里与后金军议和,不断打压其他诸部,甚至手刃了毛文龙,将本来好好的事情搞的一团糟……

好在~,李元庆并没有被牵扯到这里面太深,又抓住了平谷这颗此时最关键的棋子,一切还并非无法挽回。

尤其是对李元庆的人品,孙承宗是极为信任的!

他深信,只要他能与李元庆好好见个面,仔细交流一番,李元庆必定会站在朝廷百姓的大义之上!

此时,大军已经进入了平谷境内,距离主战场,不过七八十里了,周围的后金军哨探明显多了不少,像是恶狼一样,瞪着油绿的眼睛,盯死了他们。

“驾!驾!”

这时,祖大寿快马来到了孙承宗身边,拱手抱拳道:“阁老,已经到了后金军的覆盖范围,咱们必须得压着速度,小心前行了。”

孙承宗自是明白祖大寿的意思,小心放缓了些战马的速度,让两人说话能听的清楚,“祖军门,哨探们有没有后金主力的消息?”

祖大寿忙恭敬道:“阁老,周边二三十里范围内,只有压后的德格类一部散勇,不超过三千人,并未发现鞑子主力。想必,鞑子主力应该在平谷城战区。”

孙承宗闻言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是非常想即刻便赶到平谷城下的主战场的,但孙承宗也非常明白,疲军乃是兵家大忌。即便周围没有鞑子主力,但他们这般赶路,就算今夜赶到了平谷城下,也不可能对战局有太有利的帮助,反倒容易被鞑子盯上,成为了李元庆他们的累赘。

他孙承宗已经等待了这么多年,难道,还差这几天么?

强自稳了稳心神,孙承宗道:“傍晚之前,再进军四十里。另~,密切保持与平谷城的联系。”

祖大寿虽是对孙承宗这决议不爽,但这般时候,他又怎能反驳?忙恭敬称是,拔马离去。

看着祖大寿离去,孙承宗稍稍放松了一些。

他虽是老了,可还没糊涂。

他们这般急行军,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非常有利于后金军偷袭的,孙承宗对此也一直在小心防备,但后金军主力却仿似对他们没有什么兴趣,并未分兵关注他们,而是一直在平谷城盯着李元庆,这……

即便孙承宗不想承认,但……这其中的高下,还用分辨吗?

…………

时已至傍晚。

平谷城下,后金军的推土攻势已经推到了明军前哨阵地一里之外,一路上修建了不少的掩体土墙。

这么多年,他们可是清晰的知道长生营的火力的,在这方面,绝不敢有任何怠慢。

按照这般速度,明日中午,后金军已经可以开始对明军工事发动冲锋了。

李元庆其实也有些佩服皇太极的胆魄。

在这般时候,在大明的土地上,他竟然敢摆出要强势作战的意思来。

哪怕只是故弄玄虚呢,却也远非常人的胆魄可比。

随着夜色微微笼罩大地,这些后金军的辅兵杂役们,押运着汉人奴隶,就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