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后金的一众王公权贵们,杀人放火都是行家,可谁又能懂得这种精细活儿?

马光远之前倒是处理过抚顺、开源的几次水灾,有些经验,皇太极理顺了思路之后,第一个便想到的他。

马光远来时对此已经有了些准备,忙小心说出它精心准备的说辞:“大汗,依奴才思量,想要防疫,主要有几个环节。一是要将城内垃圾清除干净,以石灰粉消毒。二来,就是必须要将有疑似生病的勇士隔离,防止有可能发生的疫情扩大。其三,也是咱们大金从李元庆那边学到的办法,尽量不要喝生水,最好能喝些热乎乎的姜汤、肉汤。”

皇太极笑了笑,“马卿,你有心了。不过,此时……”

皇太极看了马光远一眼,“马卿,此时你也知道,咱们的条件,并不是很充裕啊。”

……………

第1344章 绸缪!

~~~~~~

当世对大环境消毒的最好手段,便是生石灰。

尤以生石灰粉为佳。

只可惜,海州近郊石灰石矿倒有几处,却都在南岸。

此时这般状态,明军严防死守,他们又怎敢与李元庆硬罡?只能退回小百十里外的鞍山堡南部,去取石灰粉来。

而烧石灰,包括运输这种活计,真奴主子哪会干?自然皆是汉军旗奴才们的荣幸了。

马光远虽是在正蓝旗麾下,但实则却是为皇太极效命,很大程度上,也是皇太极插在正蓝旗的一颗‘种子’。

有些东西,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

哪怕是亲兄弟,涉及到屁股底下这把宝座,该有的防备,那却是一分也不得少的。

此时,马光远虽是花费了大力气,解决了皇太极的麻烦,但这些跑腿的辛苦伙计,却是只能落在他身上了。

好在,皇太极对他并不是太过苛刻,两天时间,把石灰粉运来便可。

这个空隙,大军便先到城外去扎营。

只是,他们却不知道的是,疫情这种东西,别说拖一天两天了,哪怕是拖上几分钟、有人沾染上不干净的东西,那已经是魔鬼附体了。

…………

一晃,两天时间已经过去。

马光远拼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从鞍山堡南面的几个矿窑里,凑足了生石灰,并成功运回了海州城。

但此时,海州城的鞑子主力中,却是已经有百多人,出现了上吐下泻的尴尬症状。

这让皇太极简直如临大敌,急急将这些奴才们隔离起来,小心看管。

唯一让他庆幸的是,麾下真奴都严格遵守着他的命令,此次出现问题的人群中,只有五个女真勇士。

就在海州城拼命进行大扫除、铺洒生石灰的时候,此时,对岸李元庆的海州新城,所有的事务基本上已经处理完毕。

后世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这东西,大多数时候可能感觉其不是太真实,但此时,李元庆却是切实体会到了其中好处。

因为通晓事物的因果规律,有着后世科学的理论作为依据,麾下儿郎们在处理后续防疫工作的道路上,非常顺畅。

明军诸部儿郎中,虽是也出现了十几例疑似病例,但都是因为天气骤然冷热、从而引发的发烧感冒,包括也有几个儿郎,是因为劳累过度,体力不支,引发的头疼脑热,至于上吐下泻,一例都没有。

但保险起见,李元庆还是将这些儿郎们暂时隔离,让他们安心养病。

此时,明军的诸部阵地,除了在城头上值守巡哨的视野,其余的全都搬到了海州新城之外。

厕所,澡堂子,各种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尤其是李元庆之前还贮备了大量的辽南老窖,又适当的增加了儿郎们的分量,每人每天可喝三两。

疫病的阴云此时虽还未完全在明军的头顶上消除,但整个大气氛,整个大势,已经被李元庆牢牢控制在手里。

“元庆,这计策,我看可行。无毒不丈夫啊。跟这些狗鞑子,讲什么情谊呢?最好将他们全灭了,以绝后患!”

下午,李元庆的大帐内,陈忠,张攀,陈~良策,段喜亮,许黑子,孔有德,顺子,黄国山等十几名主要将领,齐聚一堂,商讨着下一步的军事动向。

此时,陈忠正拿着几张密密麻麻的文案,颇为阴郁又狠厉的摆在了李元庆面前。

周边众将也都是极为兴奋的看向了李元庆,等待着李元庆的决断。

这是诸部将领和参谋们共同合议数遍之后,挑选出的一个最不费力、也是最大效果的方案。

那便是………………对后金军大规模投~毒,扩大他们的疫情,用这种并不是很人道,又说不出残忍的手段,解决掉此时的祸患。

李元庆的眉头紧紧皱起来,却是沉默不语。

事实上,利用洪水过后的间隙,人为制造疫情,给皇太极找点乐子,李元庆早已经考虑了数遍。

尤其是此时,明军已经完全稳固下来,但后金军却是已经乱成了一团乱麻,时机非常合适。

但仔细思量,李元庆却是从内心深处,否定了这个方案。

沉吟半晌,李元庆长长的吐出一口浊气道:“后金女真虽是罪不容恕,但海州,却毕竟是我大明的国土。此事,就算能击溃鞑子,却也不利于咱们收复海州啊。”

“这……”

陈忠一时不由无言。

没想到李元庆居然要放弃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忙小心劝道:“元庆,哎。这种事情,管他娘的收复不收复呢。只要能把狗鞑子主力击溃,把海州晾上个一年半载,咱们再过去收复,不也是一样。”

周围诸将都是下意识点头,赞同陈忠的说法。

李元庆笑了笑:“大哥,我明白你的意思。诸位弟兄,我也明白你们的意思。不过,这事情,究竟是下乘啊。若此事传到朝廷耳中,皇上耳中,又该会如何看待此事?”

“这。。。。。。”

一听到李元庆提出了皇上和朝廷的大帽子,一众将领登时有些微微纷杂,环顾彼此。

李元庆笑了笑,“破敌之计,莫要急于一时。此时,我军虽是成功抵御住了鞑子的洪水,但城墙需要修缮,城内还需要稳固,包括咱们的粮草也是不足,船队至少要十天后,才能过来。你们诸位,不要走心那。战事,还是要尽力在正面战场上解决!”

“是。”

周围将领纷纷恭声一片。

散了会,陈忠、孔有德、顺子,被李元庆留了下来。

陈忠也知道李元庆有话说,分别给几人递了雪茄,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道:“元庆,此事,你,你是怎的思量的?就算是皇上和朝廷知晓,但只要咱们能击溃鞑子,他们又怎会管?”

李元庆笑了笑,看向顺子,“你先说。”

“呃。。。。。”

顺子一愣,片刻也反应过来,忙道:“大帅,您,您是想尽力保持海州城的规整?方便咱们的下一步接手?”

李元庆一笑,又看向了孔有德,“小孔,说说,你有何想法?”

孔有德此时已经抓到了什么,但还不是太明显,小心道:“大帅,您是可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规整之后的形势?”

“呵呵。”

李元庆笑着踱了几步,负手而立,又转身看向几人,“大哥,小孔,顺子,你们所言,其实都是,但却也都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嘛,是夏天不适宜用这投~毒手段。”

说着,李元庆仔细解释道:“夏天天气热,蚊虫繁多,疫病蔓延极快。此时,皇太极虽是取来了生石灰,但~~,我估计,此时,怕是已经晚了啊。”

“大帅,您,您是说……”

孔有德转瞬便明白过来,用力一拍脑门子。

陈忠和顺子稍稍有些迟钝,却也已经抓到了什么。

李元庆笑了笑道:“咱们此时,最需要做的是防守,而非进攻!只要咱们能稳住阵脚,何时进攻,便一直稳固在咱们手里。但~,一旦咱们的儿郎们也牵扯到了疫病中,那~~,可就不是闹着玩的了!”

李元庆说到最后,语气极为冷厉。

陈忠忙道:“元庆,这事情,倒是我们考虑不曾周详那。不过,鞑子的疫情,大概什么时候能爆发?”

李元庆一笑:“大哥,耐心些。我猜测,三五日,最多七八日,事情必定会见得分晓。”

…………

送走了陈忠、孔有德、顺子三人,李元庆有些疲惫的靠在了他的虎皮宝座上,闭目养神。

疫病这种东西,的确是个杀手锏,某种程度上,简直就是这个时代的‘核武器’。

但这就是一柄双刃剑。

想用它,或者说,想把它用好,可绝没有这么容易。

稍有不慎,很可能会遭到恐怖的反噬。

尤其是此时正值盛夏,李元庆对这手段,没有太多的把握。

最关键的是,李元庆此时所有的老婆本儿,全都压在了海州,他已经过去了需要拼上性命,才能博取富贵的年纪。

如果事情都用更稳妥的方式解决,为何又要去冒这般毁灭自己的风险呢。

更不要提,皇太极此时这般谨慎,即便真的要投~毒,也只能选择水源,并不明智啊。

历史上,李自成之所以能短短两三天时间,便顺利攻克了大明的第一雄城京师,可并不是因为农民军真的就骁勇无敌。

政治方面的倾颓可以算是主因,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在潼关被克之后,京师城内局势已经产生了大规模混乱,人心惶惶,整个治安局势也发生了不可控的局面,城内垃圾堆积如山,污秽遍地,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

混乱恶劣的条件,加之已经失态的人心,使得京师中疫病流行,骨髓都被抽干净了,又如何能抵抗?

李元庆倒是也很想来个一锤子买卖,将皇太极和后金军主力一票灭了,但这显然不现实。

这时,布木布泰端着一杯香茗,小心翼翼的走进来,恭敬递到了李元庆身边,“李帅,您喝些茶解解渴吧。”

说着,布木布泰却是有些犹豫、又鼓起勇气看向了李元庆。

自从那日布木布泰委婉的对李元庆‘表白’、搬到城外之后,布木布泰和苏茉儿便直接住在了李元庆的辅帐中,服侍李元庆的起居。

当然,涉及李元庆的饮食方面,杨磊是必定要检查一遍的。

“呵呵。怎么了?有心事?”

李元庆笑着品了一口杯中香茗,示意布木布泰坐到他的身侧。

布木布泰像是只柔软的小鸟一般,乖巧的坐在了李元庆身边,却是微微叹息一声:“李帅,奴婢,奴婢听说,海州此时已经开始流行疫病。奴婢,奴婢虽已经是您的人,可,可海州还有奴婢不少的族人……”

海州城的疫病并不是什么秘密,李元庆也在令麾下儿郎们大肆传播宣扬,用鞑子的例子,来让己方更小心,加强己方的安全。

李元庆缓缓点了点头,“大妃,此事,我恐怕帮不了你。不过,我对蒙古人,一直未曾有什么恶感。”

“呃。。。。。”

布木布泰不由一愣,今日之事,她已经鼓足了极大的勇气,本以为李元庆会暴怒,甚至直接将她赐死,但她的族人们,她不可能不管,进帐之前,她甚至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却是不曾想,李元庆的态度,竟然这般柔和……

…………

第1345章 李元庆的创业史!

求红票、订阅。小船多谢。

~~~~~~

“李帅,您……”

布木布泰大眼睛里泪花都翻涌出来,很想说些什么,可精巧的红唇动了动,却并未说出口。

李元庆一笑,用力握住了她柔软的小手,“大妃,你我之间,不必过于拘谨。有些事情,不必过分憋在心里。你我毕竟已是同气连枝,若是元庆能力范围之内,必将尽力帮大妃解决。倘若超脱了元庆的能力范围,咱们也可商议一下,一起想想办法。”

“李帅。。。。。。”

虽是早就知道,李元庆在寻常很多时候,还是比较温和的,但此时,布木布泰却是未曾想到,李元庆竟然。。。。。竟然会这般柔和。

尤其是李元庆言语中对她的这种尊敬,让布木布泰芳心中一时涌上来万千种说不出的滋味。

被人尊重的感觉她有过很多。

作为皇太极的妃子,在后金,她也是几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谁又敢不给她这个大汗的女人面子?

在科尔沁,她是高高在上的草原之花,被无数人围拢的中心,她早已经习惯了这种明星般的感觉。

但此时,这里毕竟是明军大营,她只不过是李元庆的女奴而已,但李元庆对她的尊敬,显然不是因为她的身份。

更关键的是,李元庆这言语的意思。。。。。仿似,仿似两人是平等的。甚至,两人是朋友,就好像是朋友之间聊聊天……

布木布泰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饶是她有着远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但此时,她毕竟只有十七岁。

放在后世,她这个年纪,还是靠在父母怀中享受撒娇宠爱的小孩子。。。

一时间,布木布泰的眼泪,简直就像是断了帘的珠线,止不住的往外翻涌滑落,我见犹怜。

“呵呵。怎么哭起来了?这可不是我认识的大妃啊。”

李元庆笑着伸出手,仔细帮她擦掉了往外翻涌着的眼泪,笑着看着布木布泰的眼睛。

布木布泰俏脸登时更红,却是更加委屈,片刻,她一下子扑到李元庆的怀里,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李元庆其实很害怕女人的眼泪,尤其是~,此时他怀中的这个少女,可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孝庄皇太后……

不过,事情总要解决。

李元庆一边轻轻拍打着布木布泰的后背,用肢体语言安抚着她的情绪,一边凑在她耳边,低声说着小段子,调解着她的心情。

可布木布泰此时心中的委屈,简直就像是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足足哭了五六分钟,她有些哭累了,疲倦了,这才意识到,她现在是在李元庆怀里。

一时间,俏脸上简直红的要滴出水来,“李帅,奴婢,奴婢……”

李元庆一笑,轻轻捏了捏她的脸颊,“心里舒服些了吧?”

“嗯……”

布木布泰羞涩的颔首,有些不敢看李元庆,却又止不住的偷偷看李元庆。

李元庆笑着在她的红唇上轻轻亲了一下,“人,谁都不是圣人。哭鼻子也没有什么好羞的。我也未尝没有哭过鼻子。放松些。生活还是很美好的。”

“呃。。。。”

布木布泰登时一怔,有些不敢相信的看向李元庆,“李帅,您,您也会有哭鼻子的时候?”

李元庆一笑:“怎么?不可能么?我李元庆也是人,又不是神仙,从石头里蹦出来。哭鼻子不是很正常么?”

“………”

布木布泰一时有些无言,片刻才反应过来,眨着晶亮的大眼睛忙道:“李帅,那,那奴婢能问一下,您,您是在什么时候哭鼻子么?”

“呵呵。这个有很多。比如,当年在镇江时,我抛弃了我的弟兄们,我就流泪了……”

时至此时,无论情场还是战场,李元庆早已经皆是身经百战。

他此时就是一个最好的倾听者,也是一个最好的叙述者,用他最温柔、充满了磁性的声音,简要而又详细的对布木布泰叙述起了当年、他在镇江起家时候的故事。

那位知名女作家言:“想要征服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征服她的身体。”

但李元庆此时却早已经过了这个阶段。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以李元庆此时的身家名望,养一个女人,哪怕是金枝玉叶呢,却不过就像是养一只金丝雀一般稀松寻常。

但李元庆却更明了,倘若无法彻底穿透一个女人的心,那~~,便永远也别想感受到最深厚的温存。

再加之大环境的优势,李元庆此时自是并不介意,对布木布泰‘一箭穿心’。

李元庆虽是笑着、非常柔和的讲述着当年镇江之战,为了保存希望的火种,其实就是为了自己逃命,从而抛弃他的近千弟兄们,打地道逃离了镇江城,但正因为李元庆说的有些飘忽,布木布泰却是更清晰的感受到了其中的力度。

女人的想象力永远是无限的。

更不要提,是布木布泰这种堪称龙凤的娇女呢。

“李帅,您,您……”

布木布泰的眼泪又止不住的翻涌出来,“李帅,奴婢能理解您的那种痛苦。就像是奴婢小时候,看到族里的勇士们战死,孤儿寡母徒自哭泣,可奴婢却帮不上半点忙。真的,真的是……”

李元庆笑了笑:“大妃,其实,你们的族人,还是幸运的。至少,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字,逢年过节,也会有人为他们烧上一注清香。可~,可元庆的那些儿郎们,只有短短的几月相处时间,除了当时元庆的亲卫,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家乡,他们的喜好,元庆却一无所知。”

李元庆说着,忙别过了头,仿似不想让布木布泰看到自己流泪。

但李元庆越是这般,布木布泰却是越投入,她已经完全跟着李元庆的思绪在走。

“李帅,您,您不是已经在长生岛设立了忠义祠嘛。这些弟兄们,他们的香火一直不断,他们就算是在九泉之下,也绝不会怪罪您的。”

“呵呵。”

李元庆笑了笑:“大妃,其实,事情就是这样。哪怕是天崩地裂,山盟海誓,可生活还是会继续,依然会平淡无味,依然是波折起伏。所以,有太多的事情,我们要记得,要在乎,但也有很多的事情,我们不必记得,更不必在乎。”

布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