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7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晃,七八天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八月中旬。

此时,明军各部主力基本上都已经离去,大家都是走陆路,赶到三岔河,沿河而下,到三岔河口等待船队到来。

八月十三上午,李元庆和陈忠也准备离开。

两人此时的分工已经非常明确,陈忠将走‘大路’,也就是三岔河口,返回广鹿岛休整,李元庆却是走陆路,沿盖州南下,顺便视察下辽南外围的风土民情。

而陈忠,也成为了李元庆的‘替身’,摆在了明面上的‘靶子’。

“大哥,一路保重!”

海洲新城码头,李元庆重重握了握陈忠的大手。

陈忠嘿嘿一笑:“元庆,放心吧。哥哥保证把火力都吸引过来。不过,元庆,你也一定要小心。这些狗鞑子的哨探也不是吃素的,一定要多加防范。”

李元庆笑着拍了拍陈忠的肩膀,“大哥,我这边,也就比你慢半月吧。最多一月。十月中旬,咱们长生岛再见。等将事情都收拾利索,来年开春,争取把事情都了结!”

陈忠哈哈大笑:“好!元庆。咱们十月中再见!”

送走了陈忠,杨磊这边也收拾立整,三千多匹战马,百多辆拉人载物的马车,加之黄国山本部三千精骑护卫,一行人先行前往盖州。

只不过,李元庆的行程只有李元庆自己掌握,便是陈忠,也猜不到其中详细。

…………

八月中的天气,已经有些清凉了。

这些年的战事,海州通向其他三卫的官道,虽已经破败,但周围皆很平坦,李元庆一行人并未走官道,加之轻车简从,每天行三五十里地,并无大碍。

所谓南四卫,海州,盖州,复州,金州,在之前,一直被分割割裂,此时,终于完全汇总到了李元庆的手中。

相比复州金州,海州和盖州这两城,虽然还不能完全大规模的当做本土来建设,但李元庆却已经拥有了地利之实,消化,只剩下时间问题。

有着彩子、布木布泰、苏茉儿等娇妻美妾的陪伴,一路之上,李元庆倒也不寂寞。

只可惜,处处肥沃的良田,此时却皆荒无人烟,着实是让人可惜不已。

八月二十一,李元庆一行人顺利抵达盖州。

此时的盖州也是完全的军城,有一个半千总队规模的兵力驻守。

之前,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充当据点,收集情报,维护码头,而此时,随着海州被克复,盖州已经相当于辽南腹地,军事意义便一下子被拉低了不少。

这边的军务很简单,也没有老百姓,李元庆在这边象征性的视察了两天,很快,便又‘消失无踪’。

但~,通过发达的信鸽技术,辽地,包括大明的风吹草动,却是皆逃不过李元庆的眼睛。

九月十五,队伍顺利抵达了羊官堡。

不过,李元庆却是轻车简从,身边只有百多便装亲兵护卫,黄国山部精锐,早已经不见了踪影。

这时,京里关于此次海州之役的消息,也传到了这边。

李元庆在羊官堡并未住官厅,而是住在了他自己的一座秘密大宅中。

书房内,燃着柔和的熏香,李元庆正在飞速的给三号仓库写着一封密信。

崇祯皇帝最终没有抛出五军都督府这个重磅炸弹,他其实也非常明白,这个帽子给李元庆容易,拿下来,可就远没有这么容易了。

稍有不慎,辽地此时的大好局面,很可能灰飞烟灭。

功赏方面,崇祯皇帝也是煞费苦心,虽然没有直接言,要封李元庆为辽南伯,但京师里已经放出了这个动向。

包括物质方面,各种消息也是满天飞,但朝廷此时却没有着急下定论,任由消息扩散飞舞。

李元庆也不得不佩服,时至今日,崇祯皇帝的政治手腕,的确是比从前成熟了不少,也更老辣了不少。

只不过,短时间内,李元庆是绝不会轻易露面了,更不会接这个招。

他就仿似从人间蒸发了一般,静静的观看着风吹草动。

…………

羊官堡此时已经发展成了一座远超其级别的大城。

地处辽南腹地,又背靠长生岛,虽然其堡墙的影子还在,但整个城池,更像是后世的城市,而非是以堡墙为中心的城池。

某种程度上,堡墙内反倒成了老城,兴旺发达的好玩之地,都在周围的新城区内。

晚上,李元庆和他的家眷们,乘坐三辆马车,来到了南面新城一座有名的大酒楼内吃饭。

彩子她们都是欢声笑语,但布木布泰的俏脸上,却一直挂着说不出的担忧。

终于,她找到了李元庆出来上厕所的机会,小心的表达了她的担忧,“李郎,这,这羊官堡的宅子不错。若,若是不然,我,我和苏茉儿,就住在这边吧……你什么时候想我们了,就过来看看。”

此时,布木布泰已经喝了不少酒,小脸儿上红扑扑的,但大眼睛中,却是充满了说不出的哀怜。

李元庆当然明白布木布泰的心思,笑着握着她的小手道:“怎么会这么想?一起回府中不好么?”

布木布泰紧紧咬着红唇,低低道:“李郎,这件事,我,我……算我求你了好么?”

李元庆忽然发现,大名鼎鼎的布木布泰,其实远非历史上,他所知晓的那般坚强。

毕竟,此时她才是一个十七岁的小女孩。

纵然她天资聪慧,有远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但在此时这种状态,她对未来有所担忧,充满惶恐,也是人之常情。

这酒楼,主体构架虽是木质,但受到李元庆的影响,加之西洋文化的传播,整个风格装饰,已经更像是后世的酒店。

这厕所也在顶楼包间不远的过道内,更像是后世的卫生间。

李元庆忽然一笑,用力在布木布泰的红唇上亲了一口,很快,又刻意的加强了力道。

布木布泰本想跟李元庆说话来着,却哪曾想,李元庆竟然在这种地方,突然转变了风格……

她很想阻止李元庆,却忽然听到李元庆在她耳边道:“老实听话。”

直到一场颇为激烈的战斗结束,布木布泰这才回过神来,说不出羞涩、又满是惊恐的看向李元庆:“李郎,你,你欺负我……”

李元庆笑着捏了捏她的俏脸,“不要担心。这种地方你都不怕了,还害怕回家么?我会把事情都处理妥帖。”

“李郎……”

布木布泰也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片刻,用力‘嗯’一声,眼泪却是止不住的涌出来。

李元庆一笑:“咱们快些回去。要不然,她们可要起疑心了。”

布木布泰这才反应过来,小手用力掐了李元庆的大手一把,低低啐道:“都怪你。被她们发现了,我以后还怎么做人……”

一顿晚宴,非常和美。

不过,回到大宅,李元庆却是并未着急去哪个宠妾的房内休息,而是径自来到了书房,这里,商老六和马管家竟已经等候多时了。

………………

第1360章 隔岸而观火!

~~~~~~

就在李元庆通过商老六、马管家,遥控掌握整个长生岛和辽南局势的同时,京师养心殿,王承恩也拿着他最近辛苦收集起来的情报,面见崇祯皇帝。

夜色已经深了。

不过,夜风非常柔和,就仿若少女软若无骨的小手,轻抚着整个天地,也将外面的树叶,吹的低低哗啦啦作响。

崇祯皇帝非常喜欢这天气,他这几日的心情也是非常的不错。

李元庆并没有应下孙承宗,反倒是与孙承宗搞了个灰头土脸,这让崇祯皇帝心底里长舒了一口气。

否则,若是孙承宗亲自来开这个口,要重开五军都督府,把李元庆顶上来,他这天子也真不好拒绝。

尤其是孙承宗此计,着实是幼稚的可笑,崇祯皇帝心中对其已经是非常不满,只是耐着大局,暂时稍微隐忍。

不过,消息却也并非皆是好消息。

李元庆‘失踪了’,这让崇祯皇帝心中有了些不是太妙的预感。

“奴婢见过皇上。”

王承恩规规整整的在崇祯皇帝面前行礼。

哪怕他是崇祯皇帝的大伴,但王承恩却是知道,天子对这方面看的很重,他也不敢有一丝儿怠慢。

“大伴,不必多礼,起来吧。怎么样?有那人的消息了么?”

崇祯皇帝回身坐到了御座上,又摆手让小太监给王承恩搬来了小圆墩。

王承恩小心翼翼的坐下,忙恭敬道:“皇上,暂时还没有。李元庆自从在盖州露了一次面之后,好像是失踪了一般。奴婢猜测,他或许是打仗有些疲惫了,正躲在某处休养。”

“疲惫?”

崇祯皇帝不由微微冷笑,“海州此役,他并未出死力,又何来疲惫?恐怕,是心里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吧?”

“………”

王承恩有些无语,但他怎敢接天子这话茬?赶忙小心闭住了嘴巴。

看王承恩小心翼翼的模样,崇祯皇帝也知道他过于急色了,忙稳了稳心神,笑道:“大伴,现在来看,李元庆是很害怕~,这个大帽子,落到他头上啊。或许,他对我大明,真的忠心,也说不定那。”

王承恩心中暗道:“若是再这般下去,李元庆就算忠心,怕是也快要被玩死了啊。”

忙道:“皇上,依照奴婢思量,李元庆此举,恐怕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流言这把刀子,有时杀人不见血啊。”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是非曲直,朕还是能分清楚的。大伴,先不谈这,说说吧。这几天可有什么好消息?”

王承恩忙恭敬道:“皇上,根据各方面情报的汇总,奴婢大致已经将当日孙承宗与李元庆的纠结,整理清楚。请皇上查阅。”

说着,王承恩忙小心将一份细致的密报,恭敬递到了崇祯皇帝手中。

老话说:“纸里包不住火。”

孙承宗的身边人,可以被关宁的将门们收买,同样,也可以被王承恩这边收买。

崇祯皇帝仔细查阅一遍,眉头紧紧皱起来,低声道;“大伴,你是说,孙承宗临走时,还给李元庆回了一封信?”

王承恩忙恭敬道:“皇上,的确是这样。但这封信很私密,孙承宗隐藏的很好,奴婢一时也无法查证。”

崇祯皇帝缓缓点了点头,忽然道:“大伴,你说,你说有没有这可能?孙承宗与李元庆串通一气,共同做出了这个局?”

王承恩下意识倒吸了一口凉气,片刻,却是下意识摇头道:“皇上,这,这不能够吧。孙阁老虽是有些老迈,但这种事情,他还是能分得清轻重吧?再者,孙阁老的重心还在关宁这边……”

“呵……”

崇祯皇帝冷笑一声,“孙承宗何止老迈,简直是老糊涂了!关宁这帮废物,还不如李元庆这白眼狼呢!白白吃了朕这么多的粮饷!”

王承恩怎敢接着话茬?忙小心闭住了嘴巴。

片刻,崇祯皇帝又道:“大伴,李元庆始终不露面,这也不是个事情。你可有什么好办法?”

王承恩眉头不由紧紧皱起来。

他虽在李元庆身边安插了人手,但山高皇帝远,加之李元庆的府内森严,他的消息渠道也不通畅。

“皇上,若,若是不然,奴婢亲自去长生岛跑一趟?”

崇祯皇帝刚要拒绝,这必定扫了他的脸面。

他这天子,何时需要对李元庆这种泥腿子低头示好了?

不过,转念一想,依照朝廷此时的状态,想解决李元庆的事情,那还不知道要猴年马月,如果王承恩秘密前往长生岛,别人也不知晓,李元庆又怎能不给他这个面子?

半晌,崇祯皇帝缓缓点了点头,“大伴,此事,倒是可行。不过,大伴,你准备如何应对李元庆?难不成,朕真的要给李元庆这辽南伯么?”

…………

在羊官堡休整一日,李元庆并未急于返回长生岛,而是在当晚,乘船秘密返回岛上。

正如古人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李元庆之所以刻意隐藏身形,也是想从更深的角度,纵观长生岛,纵观整个辽南,清除一些不是太稳固的因素。

彩子、布木布泰、苏茉儿众女,并未同李元庆同行,她们返回长生岛的时间,李元庆还在考虑之中。到了此时,也不急于这一时。

李元庆回到官厅,已经是下半夜。

甚至,除了张芸娘、渠敏秋、杨娇~娘、张宝珠这几个李元庆的大老婆,他的其余侍妾,都不知道这个消息。

而李元庆不在岛上时,他的内外书房都是封闭的,便是张芸娘几女也不得进入。

此时,内书房内,张芸娘四女已经为李元庆准备了丰盛的酒宴,李元庆的神色虽未有变化,但李元庆刻意营造出来的这般紧张气氛,却是让四女都非常紧张。

小心伺候着李元庆吃了些饭菜,先垫垫肚子,张芸娘忍不住小声道:“哥哥,这,这到底是怎的回事?怎的打了胜仗还要……”

说着,张芸娘这些时日惊恐担心又委屈的眼泪,止不住的翻涌出来。

便是高傲的渠敏秋也开始掉眼泪。

很快,杨娇~娘和张宝珠也被‘传染’,眼泪汪汪一片。

李元庆忙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儿。你们不必这般紧张。这么多年,爷我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你们不必担忧。相信,不出一月,事情应该会得到解决。”

四女虽是有说不完的话,想对李元庆讲,但摄于场合,她们显然无法一一说出口。

李元庆当然明白四女的心思,哈哈大笑道:“都不要哭鼻子了。爷最近几日,先把你们陪好了,再谈其他。今晚芸娘先来,以此轮过去,如何?要是你们不介意,一起来也行啊。”

“去。。。。”

几女几乎同时娇嗔。

虽说之前被李元庆抓到机会,她们不是没有在一起陪着李元庆荒唐过,但此时,岁月的沉淀,她们又怎还由着李元庆来?

李元庆哈哈大笑:“要不,一晚两个也成。”

却只迎来几女一阵白眼。

吃过了晚饭,渠敏秋、杨娇~娘、张宝珠依依不舍的离去,张芸娘则是留下来,陪伴李元庆。

虽说在此时,李元庆早已经身经百战、千战,但面对眼前这个最熟悉的美少妇,却永远是李元庆最放松的时候。

如丝绸般润滑的一番恩爱之后,李元庆笑着把玩着张芸娘的小手:“芸娘,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张芸娘俏脸上的余韵还未散去,却是挣扎着坐起来,看向李元庆的眼睛道:“哥哥,奴知道,这些大事情,奴也帮不上你。可,可奴真的很担心你……”

说着,一下子扑到李元庆怀里,低低哭泣起来。

感受着怀中颤抖的张芸娘,李元庆的心里也有些不是滋味。

正如那句老话,“要想人前显贵,先得学会背后受罪。”

天下间,人人都知道他李元庆风光无限,可谁又知道,在这背后,他李元庆究竟付出了多少呢?

但一时,李元庆竟不知道如何安慰张芸娘。

良久,等张芸娘哭累了,李元庆低声笑道:“都多大人了,还跟小孩子一样哭鼻子。要是定北看到了,要不笑话你?芸娘,这些时日,岛上的事情,还顺心吧?”

…………

一晃,七八日已经过去,时间已经来到了九月下旬。

这时,李元庆已经忙完了他在府内的工作,暂时栖身与蟹子巷附近的一座小宅中。

李元庆的刻意隐匿,终究是收到了不少的成果。

他越是不露面,心中有鬼之人,便越是慌张。

尤其是岛上的豪商们,已经有三家,被李元庆掌握到了切实的证据,他们不仅与朝廷有所勾连,与后金方面也有牵扯。

甚至,其中一家,还曾经一度被李元庆依为左膀右臂,哪怕是此时,他们家族中依然有人在政事署内担任高官。

不过,李元庆却不着急动手。

反过来想想,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

家族的规模大了,手里的银子多了,银子推着人走,总是不可避免的想货比几家,想屹立不倒,几面讨好,千秋万世。

但世间好事儿,岂能让他们都给占全了?

与此同时,折腾了这么久,山海关总兵的宝座,也终于尘埃落定。

有孙承宗的力挺,马世龙不负众望,再吃回头草,重新又回到了他最熟悉的山海关总兵宝座上。

满桂这边也是得偿所愿,成功调往蓟镇。

这一来,李元庆虽看似失去了山海关,但却是将整个辽地串联起来,将辽西牢牢的夹在了当中。

九月末的天已经很凉了,这小院子中的几颗老树,叶子已经开始发黄。

李元庆却非常惬意,穿着一件有些丑陋、却是异常舒坦的老羊皮袄,躺在一颗银杏树下的躺椅上,慵懒的享受着午后还算温暖的阳光。

一旁不远的厢房内,渠敏秋正亲自盯着十几名账房,噼里啪啦的算着总账。

时至此时,整个长生岛,已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经济体。

整个长生岛,包括整个辽南、长生营现在的占有地,虽都可算是李元庆的私人财产。包括所有的百姓、豪商们,也都可算做李元庆的死人财产。

但私有化之后,很多东西,都有了一定的**。

各项账目虽是有很清晰的报表,但账目太过庞大了,想要查清其中的某一个节点,却也需要不少人手和时间。

就在渠敏秋看着舒适的李元庆,有些微微咬牙切齿的时候,这时,一个上了年纪、极有经验的老账房,也是渠敏秋的心腹,忽然低声道:“二夫人,老朽找到了一处猫腻。”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