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贼-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尤其是在辽南,三面环海,怎的能让他们舒服了?

想着,李元庆道:“时候也差不多了。马上就要到正午,传令让儿郎们先歇一歇吧。先吃饭,等会儿太阳小点了,再去干活。”

“是。”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

…………

羊官堡方面。

穆真已经在城头上站了一个多时辰,此时,他已经满头大汗,脑后的老鼠辫子,也被汗水湿透了。

但他不动,身边的这些奴才们也不敢动,只得陪着他在这么毒的太阳底下站着。

穆真已经五十出头,在女真人当中,算是很大的年纪了。

由于连年的征战,加之自幼生活条件的恶劣,女真战士的平均寿命其实很短,五十岁,基本就是一个大坎儿。

就算是穆真这种小贵族,能活过五十,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此时,看着堡下的明军终于暂时停止了动作,穆真终于稍稍松了一口气。

他现在终于体会到,当年,被他们围在城中的明军,看着他们在城外耀武扬威,究竟是什么感受了。

但此时这种状态,除了坐以待毙,等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被发现的救援,他根本别无选择。

这时,身边一个奴才小心道:“主子爷,这太阳太毒了,明狗子也撤了,咱们先下去休息一会儿吧。”

穆真扫视周围一眼,点了点头,“派人随时警戒,一旦发现明军有攻城迹象,立刻禀报。”

“是。”

穆真很快在几个奴才的服侍下,离开了城头,到堡墙下面的阴凉地里凉快去了,但这些汉军旗的士兵、杂役,却还要留守在城头上,防备明军可能的攻城。

王三娃这时脸上已经被晒爆了一层皮,又热又痒,还火辣辣的疼。

他今年只有十七岁,正是躁动、而又最耐不住性子的年纪,原本,穆真在他的心里,就是一座大山,一座不可能被逾越的大山,但此时,面对明军并没有太大动作的围城,可穆真竟然没有丝毫办法,这让王三娃的心里,忽然被打碎了什么东西。

他忽然发现,穆真这条老狗,不过也就如此嘛。

尤其是自家的麦子已经被明军收割掉,这简直断了王三娃心里最后的念想。

狗日的,还跟着这些鸟鞑子,有个鸟用,还不如去投明军。怎么说,大明才是天下正统啊。

但这个念头只是在心中一闪而过,王三娃赶忙偷偷瞟过四周,仿似这个念头会跳出来,生怕别人注意到。

但周围各人都在想着各自的心事,并没有人注意到王三娃的举动。

王三娃稍稍松了一口气,赶忙小心靠在了后面不远的堡墙上。

穆真这老狗都下去凉快了,他怎的能不偷点懒?那不是傻么?

这时,堡下几面方向,明军的阵营中,已经开始有炊烟升起来,隐隐还可以听到他们欢快的大笑声。

王三娃心道,也不知这些明狗子今天中午吃什么?难不成,要吃肉么?能高兴成这样?

话说,他也已经很久没吃过肉了。

他主子穆真倒是天天有肉,顿顿有肉,王三娃曾经亲眼见过几次,可惜,他是主子,王三娃就算眼馋的要命,也没有丝毫办法。

“这他娘的,这叫什么事儿?”王三娃心里忽然狠狠啐了一口。

他忽然想起了穆真的第五房小妾,那个窈窕的身影。

她跟王三娃同龄,本是羊官堡军户里的一枝花,是所有少年郎做梦都想着对象,有几个家庭好的军户子弟,都曾去她家提过亲,有一户,都快要成了,但鞑子却打了过来,鲜花便插到了牛粪上。

那个提亲的小伙子,也被穆真亲手撕了,喂了狗。

王三娃越想越气,稚嫩的拳头都开始攥的咯吱作响。

这狗日的。

这羊官堡明明就是大明的土地,凭什么,让穆真这种狗鞑子来做主子?耀武扬威,作威作福,他凭什么?凭什么呀?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悄来到了王三娃身边,王三娃一愣,“柱子哥,你干啥去?主子爷可就在下面呢?”

这身影嘿嘿一笑,露出了一口白牙,“不干啥,三娃。我去那边方便一下。”

王三娃‘哦’了一声,不再理会他,继续看向城下明军方向。

他现在倒盼着明军快些攻城了,只要明军一上来,他立刻就会反水,拿穆真这条老狗的狗头,去明军里换个前程。

这时,却又有几个熟悉的身影,从王三娃身边经过,似乎也要到旁边放水。

王三娃不由有些纳闷。

他在城头上的日子也不短了,这地方,啥地方不能放水?

即便有主子在,离主子远两步就是了,还用的着跑这么远,要去底下的阴凉地里放水么?

这时,那柱子哥又回来了,但他却并没有往城墙那边走,而是在王三娃身边停了下来。

王三娃看着柱子哥脸上的笑意,心中莫名一紧,忙低声道:“柱子哥,你们,你们干啥啊?搞的神神叨叨的?”

柱子哥一笑,“三娃子,你家麦子都被明军收了,你今年打算怎么办?”

王三娃一愣,“怎么办?柱子哥,粮食都没了,还能怎么办?争取多挖点野菜吧。总也得混个饱。”

王三娃虽然年纪小,但遗传了他老爹的机灵,即便知道这柱子哥话里有深意,但还是故作不懂。

柱子哥看了王三娃一眼,低声道:“明军都到了城下了?难道你还想给鞑子做奴才?我们有十几人,已经商量好了。等下,下去打开城门,迎明军入城。咱们去明军那里,混个前程。”

“啊?”王三娃一惊,柱子哥赶忙捂住了他的嘴,“你小声点。”

王三娃赶忙点了点头。

柱子哥低声道:“三娃子,你也是个带把的汉子。怎么样?你敢不敢干?”

王三娃脑子飞速旋转,片刻,便已经想明白过来,低声道:“柱子哥,傻子才不干。我看,这些狗鞑子,是秋后的蚂蚱,蹦不了几天了。柱子哥,算我一个。咱们什么时候动手?”

**************************************************************

第160章随时来取

~~~~~~~

长生营这边的午饭很是丰盛。

绝对的主动权,也给了长生营这边更多的时间,附近水源也很充沛,士兵们喝着热乎乎的热水,吃着热乎乎的干饼,就着咸鱼和野菜汤,在此时这般环境下,绝对是五星级享受了。

李元庆的饭食也跟普通士兵无二,在平时,为了保持权威,李元庆自然要与士兵们拉开一些距离,但战时,却又是亲近士兵们的最好机会。

而越是在夏天,饮食的安全便愈发重要。

冬天的时候,喝生水还没什么,因为寒冷的天气,会把水中大部分病菌都冻死,但在夏天,李元庆已经下了严令,即便是渴死,任何人,绝对不能喝生水。

否则,一旦发生疫病,流行起来,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事实上,在军事史上,不论是远征还是奇袭,非战斗减员,都要占据半数甚至更多以上,这里面,百分之九十,都是因为不科学的饮食方式造成。

而随着长生营各项事务,逐渐开始迈向正轨,李元庆也开始有了更多精力,利用后世的经验,结合长生营的实际情况,来逐步改变、改良士兵们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吃过了午饭,一上午辛勤劳作的疲劳也减轻了不少,士兵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有说有笑。

李元庆扫视四周。

不可否认,明军的鸳鸯战袄,在美学的角度上来讲,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即便是后世米军、法军的制服,也远远达不到这种鲜艳的震撼人心的效果。

但有利就有弊。

这种鲜红的配色,在规模作战中,更容易使主将看清形势,但反之,在小规模的类似特种作战中,这些鲜艳的配色,却着实太过扎眼。

比如,在此时,羊官堡方向,想看不到己方这边的动作,那都很难。

李元庆也在仔细考虑,下一步,在斥候队方面,必须要加大工作力度,甚至,可以搞些类似后世迷彩服一类的装备。

只有保持情报方面的优势主动,才会在今后的大局中,立于领先之地。

午饭后,正是太阳最毒的时候,士兵们都躲在阴凉地休息,李元庆也得以静下心来,考虑下一步的动向。

照这般形势发展下去,拿下羊官堡,并没有太大难度。

不过,羊官堡方面,比李元庆料想的耐心还要好上一些,他们并没有派出精兵求救,这就意味着,短时期内,复州方面,很难发现这边的动向,想把他们勾引出堡城来,难度很大。

若想拿下羊官堡,便只能强攻。

长生营的远程火力,都是鸟铳之类的轻型火力,若要强攻,只能拿人命来填,并不明智。

李元庆便不打算在羊官堡逗留太久,等下午收完了麦子,便转移阵地,另寻他处,继续搜刮油水。

对李元庆而言,其他人很看重的功绩,他却并不是很在意。

毕竟,李元庆刚刚升了游击,即便再立下大功,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升官,只会让他名声太甚。

人怕出名猪怕壮。

在东江本部中,李元庆虽然为人很谦和,但已经算是有些出跳了。

加之毛文龙给李元庆的命令,就是骚扰、拖住后金主力,对羊官堡这种小堡城,李元庆并没有太多兴趣,在他的概念中,凡事,还是要以实际的好处为准。

只有长生营本部实力愈发强大,在未来面对的任何变动中,李元庆才会有更大的资本,更有底气的话语权。

但正准备眯一会儿,养养神,这时,羊官堡南门方向,突然传来了一阵躁动。

片刻,城门被人打开,有人在朝着长生营这边拼命挥手大叫。

而城门楼子上,已经飘起了阵阵浓烟,很明显,是有人放了火。

李元庆面色一变,显然也没有预料到这种情况。

片刻,段喜亮、官沧海、许黑子几人,已经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边。

段喜亮急道:“将军,羊官堡好像发生了内乱,有人给咱们开了城门。咱们必须赶快过去施救啊。”

官沧海道:“将军,此时形势未明,或许是鞑子的诡计,咱们不可贸然。”

李元庆这时却已经冷静下来,淡淡笑道:“即便是鞑子的诡计,咱们也要接下来。羊官堡鞑子不多,即便有诡计又能奈我何?但不能寒了百姓们的心。传我军令,第一千总队向前推进。两部鸟铳兵,两侧掩护。”

“是。”

…………

羊官堡方向,柱子和张三娃他们,已经控制了城门,拼命朝着长生营这边呼喊,眼见长生营这边有了动作,迅速朝他们汇合过来,他们忍不住兴奋的大呼。

此时,刚刚回到宅子里休息的穆真,也得到了城门叛乱的消息,不由大惊,赶忙带着心腹奴才,冲杀出来。

但随着长生营这边率先做出回应,堡墙上这些汉军旗士兵已经开始发生骚~动。

谁都不傻啊。

眼下,城门已经被打开,明军已经占据了据对的主动权,谁更有前途,这还用问么?

不多时,城头上汉军旗士兵、杂役纷纷反水,依靠城头的有利地形,拼命阻截着穆真这边的奴才冲锋。

谁都想在新主子明军将领面前好好表现一下。

而穆真这边的十几个真奴老弱,本就陷入了被动,这时,更加被动,根本无法突破这些叛贼的城门防线。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退回官厅,准备凭借官厅的地势,做最后的防守。

很快,随着第一千总队的先头部队赶到了城门下,整个羊官堡,瞬间便落入了长生营的控制之下。

四面路口都有长生营的阻截点,就算突围,穆真也没有办法了。

关门打狗,接下来的事情便简单了许多。

李元庆在半个时辰之后,进入了羊官堡堡城,这时,穆真已经被绑成了粽子,浑身是血,而他麾下的十几个真奴奴才,已经被人砍成了肉酱。

看着穆真恶狠狠的目光,李元庆不由一笑,对旁边的段喜亮道:“功绩都统计出来了么?”

段喜亮忙道:“将军,都统计好了。我身边这两位兄弟,是此战首功。”

说着,他指了指身边的柱子和王三娃。

王三娃浑身是血,身上不知道有几处伤口,但此时,他根本感觉不到疼,眼前这明军将领,居然是游击,这可不小了啊。他这卖命的一赌,果然没有白费。

他早就听人说过,辽南三部明军的主将,都是游击。

这就意味着,他碰到了辽南三部中某一部的主将。

“小的梁柱、王三娃,拜见将军。”柱子和王三娃赶忙对李元庆磕头见礼。

李元庆一笑,亲手将他们扶起来,“两位兄弟辛苦了。此战,你二人当是首功。本将自会禀报朝廷,表彰两位军功。”

两人不由大喜,梁柱忙道:“将军,这老狗穆真的家眷,都在里面。可惜,他的两个儿子都出征了,没有抓到。”

王三娃也是又喜又急。

李元庆的话,已经明确了两人必定会有得到官身封赏,可王三娃还惦记着穆真的那位五姨太,他很想跟李元庆开口,要李元庆把这五姨太赏给他,可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只能干着急。

李元庆此时自然不可能了解王三娃的心思,羊官堡内汉军旗士兵的叛变,也让李元庆更清楚的意识到,后金军在辽南扎根时间不长,其统治,远远没有像表面那么安定。

辽地苦寒,民风彪悍,只要运作的好,长生营在辽南大有可为。

此次叛变投明的汉军旗士兵大概七八十人,几乎占据了城内汉军旗士兵的八成以上。

李元庆亲自安抚了他们,暂时任命梁柱和张三娃作为他们的统领,又令人扑灭了城门大火,维持住堡内的正常秩序。

这时,此战的结果也被统计出来。

由于有内鬼帮忙,长生营此战0伤亡,各项物资却缴获不少,除了堡城内预留的粮草、兵器贮备,还有穆真和这些真奴的家产。

穆真是镶红旗的牛录章京,他这一牛录的封地便在羊官堡,那些牛录中的青壮,都跟老奴出征了,但家产,却都留在这,仅是现银,长生营这边,便已经抄到了一万多两,还有诸多猪马羊肉的干货,以及大量女眷,怕是得上千人。

军官和士兵们都是喜笑颜开,他们实在无法想象,打仗居然可以这么好打,这些狗鞑子,也就这样嘛。

谁说他们三头六臂来着?

但在羊官堡官厅内,李元庆却保持着足够的冷静。

事先的封锁,的确为长生营提供了不少先机,但复州城方面,也绝不是傻子,他们应该很快就会察觉到这边的异动。

辽南后金主力虽然不多,但汇聚起来,长生营却依然不是对手。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已经占足了便宜,李元庆又怎会在这里跟后金主力死磕?

全军在羊官堡休整了半个时辰,将所有真奴和顽固不化的汉军旗士兵全部剿首,只留首级,大队人马,迅速朝着西面临时营地撤退而去。

看着不远处高耸的堡墙,官沧海道:“将军,要不要将这堡子烧掉?后金便失去了在此地的据点。”

李元庆却一笑,“没有必要这么浪费。这是我大明的堡子,耗费了不少人力、财力才建成。鞑子要用,就先留给他们么。我们什么时候需要,过来取就行了。”

官沧海瞬间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不由也一笑,“大人英明。”

**********************************************************

第161章秀肌肉

~~~~~~~

来时轻车简从,返回时却是粮草、兵械堆积,还有一万多两现银和近千号女眷俘虏,即便是在白天,队伍的速度依然提不起来。

但士兵们士气高涨,逢山开道,遇水搭桥,加之周围并没有鞑子追兵,复州那边,如果没有永宁的骑兵支持,也绝不敢贸然追击长生营的主力,短时间内,长生营主力,还处在安全状态。

而只要赶到海边,就算老奴亲自领军前来,李元庆也丝毫不虚了。

不过,李元庆并没有放火烧掉羊官堡附近还没有来得及收割的麦田。

破坏永远比创造简单一万倍。

此时暂时离开,只不过是因为形势需要,整个收获时节,李元庆绝不会让辽南的鞑子们好受了。

次日傍晚,长生营主力顺利返回了海边的临时驻地。

这时,临时码头已经搭建完毕,想走,随时都可以走。

不过,士兵们已经一连辛苦几天,身后又没有追兵,李元庆也需要给儿郎们留出一些休息时间。

因为从羊官堡缴获了不少各类干肉,李元庆也毫不吝啬,晚饭相当丰盛,士兵们直吃的满嘴流油。

梁柱和张三娃这些新依附的汉军旗士兵,李元庆也没有怠慢,给了他们相同的晚饭待遇,也让他们感激不已。

吃过晚饭,刘达斗兴冲冲的来到李元庆身边,有些扭捏,却又有些期待的道:“将军,这么多女人,将军是不是可以让弟兄们放松一下?”

“放松一下?”

李元庆一愣,片刻才明白了刘达斗的意思,不动声色道:“达斗,之前在罗帅麾下,你们是怎么做的?”

刘达斗有些尴尬,忙解释道:“将军,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么大的收获了。不过,在早年,我们击败了这些部落,罗帅都会赏赐军心。”

李元庆点了点头,看着刘达斗道:“弟兄们都是这么想的么?”

刘达斗这时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