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蓬纵横-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四章 郑武公上山

感谢书友颓废的道人、未燃的打赏

等到黑白无常离开之后,君策笑着对郑伯姬友说道:“郑伯,天马上就要亮了。你现在还是魂魄之身,想要却是受不得日晒之苦。被太阳晒到,恐怕会有魂飞魄散的危险,还是先到贫道的法宝之中躲藏。

等到贫道让你托梦给令世子的时候,贫道自然会唤你出来。

郑伯这时候也没有什么意见,点了点头,说道:“就依上仙所言。”

君策一拍腰间的紫金红葫芦,将郑伯的魂魄收进紫金红葫芦之中,转身离开,回到自己随意搭建的草庐之中,等着事态接下来的变化。

和君策所知道的历史一样,申侯很快就后悔了,派人通知卫、晋、秦三国前来救援。加上得知自己父亲死讯,赶过来的世子掘突,总共四国兵马。

在申侯的配合下,犬戎大军很轻松的就给赶走了。

随后众人迎来宜臼,继位为王,正式迁都洛邑。

而继承了郑伯爵位的掘突,也被封为了上卿,与被封为司徒的卫侯、太宰周公,共同辅佐平王处理政事。

平王迁都,君策也随之而去。前往嵩山,在嵩山修建一座小小的院落暂居。

如此三年,等到郑武公灭了东虢与郐两国。再十年,卫武公过世,郑武公成为唯一的上卿,真正开始主持朝政。

这十三年时间,君策一边习练道术,一边帮助嵩山周围的普通百姓,为自己扬名。十三年的时间,嵩山周围的所有百姓,都知道了嵩山上住着一位神仙,有大神通。

呆在紫金红葫芦中的郑伯姬友,这十三年来不停习练君策所传授的凝体之术,此时也已经与常人无异。就算是处在烈日之下,也没有一点问题。

“郑伯,你随贫道到达这里,已经有十三年了吧。”

正在舞剑的姬友忙收剑躬身说道:“回仙师,弟子随同仙师来到嵩山,已然整整十三年。”

君策点点头说道:“时间差不多了,你也该去给令公子托梦了。”说完用袖里乾坤之术将姬友装起来,前往郑国都城荥阳。

当夜,君策就带着郑桓公姬友前去给郑武公托梦,告诉郑武公,说嵩山上有仙人居住,可以前去求助,能够壮大郑国的实力。

郑武公第二天梦醒之后,很是疑惑。派人秘密将公子成请来,不等公子成行礼,便直接问道:“爱卿,寡人昨夜梦到先父,先父言嵩山上有仙人,能助我郑国强盛。寡人思之不解,先父已然过世十有三年,怎的今日前来托梦?”

公子成微微一皱眉,说道:“主上,鬼神之事不可全信,却也不可不信。且待臣占卜一番,看看此事是凶是吉。”

郑武公也早就知道公子成卜算之术很是灵验,忙点头答应。

隐身站在一边的君策,微微一笑,手指一点,一道清光从指尖冲出,落在公子成身上的算筹上。

有君策在一边,这卜算的结果,自然是上上大吉。

公子成忙拱手说道:“主上,接连三卦,都是上上大吉,那就绝对没有问题了。一次还有可能是下臣算错了,三次都错,这是万万没有的道理。”

郑武公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问道:“那寡人应当如何做才是?”

公子成想了想,说道:“主上,当年我大周文王,梦到有飞熊入怀,终在渭河畔遇到了太公。这才有了我大周江山。

如今主上梦到先司徒相告,或许我郑国大兴,就在此时啊。主上不应怠慢,应该立刻派人前去打探。

如果嵩山上真的有仙人居住,当亲自前往相请。”

郑武公点头说道:“爱卿所言不差,寡人这就派人前去打探。”

君策听到这一番对话之后,嘴角微微露出一丝笑容,闪身离开了。

回到嵩山之后,君策将紫金红葫芦中的郑桓公姬友放出,说道:“郑伯,如今你答应贫道的事已经做完了,该是贫道完成对你承诺的时候了。

贫道最后再问你一次,你是不是准备前往大赤天。”

姬友躬身说道:“弟子愿前往大赤天,以期能够得成仙道。”

君策听到姬友的话,也不再多说,带着姬友来到草庐正中的太上道祖塑像前。叩首道:“师祖在上,弟子君策曾答应姬友,若是他帮助弟子传道,弟子则送他前去大赤天侍奉师祖。如今姬友依然完成允诺之事。”

君策相信,自己所供奉的这一尊太上道祖的塑像,绝对是能够通到太上道祖身边的。自己说的话,太上道祖也是能听到的。

果不出君策所想,他的话刚刚说完,就见半空中落下一道彩光,将姬友笼罩在其中,眨眼间就消失不见了。

“现在的这个,应该是郑庄公他老子吧。唔,我也不着急马上就前去荥阳,还是暂时在这里隐居,说不定还能遇到几个资质好一点的,能够收为徒弟的。

等到郑庄公上位的时候,再开始借助郑国的力量传教。现在的郑国还稍微有点弱啊。唔……不过还是应该给郑武公一些好处,让郑国的国力能增强一些。”

君策在嵩山周围,救助了不少人,紫阳真人的名号,在嵩山周围也是相当的响亮。郑武公派来打听的人,听到的自然都是赞誉之词。

再说了,郑武公派来的人,所见到的,都是君策想让他见的,不可能会有说君策坏话的。

郑武公听到消息之后,忙命人套车,亲自前往嵩山,准备请这位仙人辅助自己。

郑庄公的车架刚到嵩山脚下,就有君策派来的道童前来引路。这十三年来,君策也从太清宫之中带来了几个童子,用来做一些杂事。

当然这几个童子都是已经结成金丹的,太清宫中最优秀的道童。这种能够亲自接近自己师祖、太师祖、祖师的机会,这些个童子都是相当珍惜的。

不过他们也确实美欧白来,君策偶尔也会为他们讲解一些东西,让他们的心境、修为都有了不小的进展。

“仙师竟然知道寡人要来?”郑武公看着面前两个清秀之极,透着一丝丝灵气的道童,有些惊讶的问道。

太清宫弟子辈分按照,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排列。一清子、大方上人、大元上人、殷茂四人,也早就已经改称道清、道方、道元、道通。

此时被君策派来迎接郑武公的,乃是阳字辈的徒孙,玄玉、玄真两个小道童。

在这两个小道童心目中,祖师紫阳真人自然已经是最顶尖的仙人。听到郑武公的话,有些不高兴的说道:“祖师神通广大,法力无边。这世上又有什么事能瞒得过他老人家。”说话的时候,一脸的傲气,鼻孔都快朝天了。

郑武公也不是浅薄之人,自然不会去和两个小道童计较。微笑道:“是寡人说错了,还请两位仙童见谅,不知祖师住在何处?寡人何时能见到祖师?”

玄玉稽首道:“祖师道号紫阳真人,郑伯却是不必称呼祖师,称呼紫阳真人便可。祖师这个称呼也不是随便谁都能称呼的。”

郑武公微微一愣,说道:“哦,原来是紫阳真人,两位仙童是紫阳真人的弟子么?”

玄真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说道:“我二人乃是祖师第四代徒孙。祖师云游四方,我二人有幸随侍在侧而已。”

郑武公听到是地四代徒孙,愣了一下,问道:“不知紫阳真人现在有多大年纪?”

玄玉一愣,说道:“这个……我却是不知道,不过大太师祖已经有千年高龄,祖师至少也应该有一千岁了吧。”

郑武公又是一惊,不过很快就认为是这个两个小道童在吹牛。刚准备再问些什么,就听自己耳边有人说道:“玄玉、玄真,还不快将客人带上来,何故在山下嘴碎。”

听到声音在自己耳边响起,却没有看到人影,郑武公微微一惊。知道这位多少还是有些本事的,不算是欺世盗名之徒。

玄玉吐了一下舌头,瞪了郑武公一眼,说道:“都是你,害得我师兄弟二人被祖师斥责。快走吧,随我们上山。莫要让祖师久等。”

郑庄公笑着说道:“两位仙童请上车,我们一起赶路比较快一点。”

玄玉毕竟还是小孩,有些本事那是藏不住的,总想在人前显露,让别人知道自己有多能耐。听到郑庄公的话,微微一摆手,说道:“不必了,你坐车也未必能追得上我二人。”说完转身就走。

郑庄公也回到车上,向着山上行去。

一路上,郑庄公不管让御者赶车赶多块,都追不上在前面缓缓行走的玄玉、玄真,心里的吃惊也就更多了一些。

等来到山间的茅庐,看到君策的时候,顿时愣住了。

在郑武公的心中,神仙就应该是皓首银须,慈眉善目,或者是威风凛凛,顾盼生威。可是自己面前的这个身穿富贵装的青年男子,怎么都不像是一位神仙。心中难免有一点点的失望,觉得自己可能是上当了。

  第六十五章 无所不能,一无所求

郑武公看到君策的时候,微微愣了一下,不过很快就调整过来了。但还是被君策给发现了,心中一乐,笑道:“郑伯请坐吧。”

郑武公拱手一礼,学着君策坐在旁边的蒲团上。

坐在那里之后,郑武公却是不说话,仅仅是静静的坐在那里。

见郑武公不说话,君策也不去管,闭上眼睛盘膝坐在那里。

一刻钟、两刻钟、半个时辰、一个时辰。

眨眼间,一个半时辰的时间就过去了,郑武公有些坐不住了。

能够为郑庄公打下基础,使得郑庄公成为春秋五霸之前的唯一一个小霸,郑武公自然不是简单货色,城府极深。

可是他要和君策,这号一打坐就是数十上百年的人比忍耐力……却差的太远了。

终于,郑武公还是忍不住了,睁眼笑着说道:“寡人自从执掌郑国以来,日日操劳,没有一天轻松过。在上仙这里,却是难得清净了一天。”

君策缓缓睁开眼睛,笑道:“若是郑伯喜欢,自然可以常来。”

轻叹一口气,说道:“寡人也想常来,可惜身为郑国国君,又是大王的上卿,需要忙碌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君策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郑武公只好接着说道:“寡人闻听上仙隐居在此,乃是大贤大德之人,故寡人轻车前来拜访,希望能得到上仙的指点。”

“不知郑伯想要知道什么呢?”

郑武公却也不直接回答,而是问道:“不知上仙能教寡人什么?”

君策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说道:“天上地下,贫道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脸上的神色极为的平淡,语气却是铿锵有力,一股强大的自信扑面而来。

“对于你这样的凡人来说,我可以称得上是无所不知,不所不能吧。就算是有我做不到的,咱还有师祖嘛。”

说出这番话之后,君策在心里默默想道。

君策的话,显然是将郑武公给吓住了,这句话实在是太狂妄了一点。笑了一下,问道:“哦,既然上仙无所不能,那上仙能不能告诉寡人,到底是怎么个无所不能法?”回过神来的郑武公,显然是不相信的。

君策笑道:“贫道能让死人原地复活,贫道能让人死后升入天界,贫道能让人永生不死!”

郑武公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果仙师所说的无所不能是这样的话,那寡人却是一无所求。”

“哦?既然郑伯一无所求,那不知你前来嵩山有何事?”君策却也不着急。

郑伯想了想,说道:“寡人想让我郑国百姓衣食无忧,寡人想让我郑国百姓健康快乐,寡人想让我郑国国力强盛。”

一番话没有一个字提到大周的,说的全部都是郑国。

君策点了点头说道:“郑伯果然是仁德之君,想到的不是国家,就是百姓。却没有想过自己,百姓还是放在最前面。”

郑武公摆手说道:“寡人身为一国之君,享受百姓的供奉,自然要多为百姓着想。”

这一句话,说的君策直想吐,自从三皇五帝之后,这世上就从来没有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国君,也永远不会有。他们之所以为百姓着想,实际上不过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而已。心里恶心至极,面上却是带着笑容,还不停的点头,表示赞赏。

郑武公又接着说道:“不知上仙可有办法让寡人达成目标?”

“民富则国强,民富则衣食无忧,民富自然就会快乐。”君策笑言道。

“那不知如何才能让民富?”郑武公紧接着问道。

君策却不直接回答,而是问道:“郑伯可知道当年商汤是如何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的么?”

郑伯眼睛微微一眯,说道:“夏桀无道,横征暴敛、鱼肉百姓,商汤仁义,最终取代夏桀,成为天下共主。”

君策呵呵笑道:“郑伯所言差矣,夏桀无道固然是大夏失国的原因。但商汤仁义,却不是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

“哦?那依上仙所见,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郑伯好整以暇的问道。

“实力!强大的实力才是商汤取得天下的原因。如果商汤没有强大的实力,就算是夏桀残暴不仁,商汤也不可能取代大夏成为天下共主。

而商汤强大的根本就在商业!!!正是商业的积累,让商汤有了足够的财富去打造一支无敌的军队,从而推翻夏桀的暴政。

所以,郑伯想要让郑国国力增强,大力发展商业,是必不可少的。商人世代以经商为生,对于经商有着比其他人更充足的经验。

若是郑伯能赦免境内的商人,让他们为郑伯所用,定然能为郑国带来大量的财富。有了大量的财富,郑伯就可以用来打造一支强大的军队。”

郑伯眼前一亮,点头说道:“上仙所言甚是,寡人回去之后,马上就和诸位大臣商议,赦免商人的罪人身份,恢复他们平民的地位。”

君策点头说道:“郑伯此举大善。不过商业毕竟是手段,而不是根本。”

刚才关于商人的话,已经让郑伯觉得此次不虚此行,闻言忙问道:“那不知仙师所言的根本又是指什么?”

“商业是手段,农业才是根本。只有让老百姓吃饱了,才能考虑其他的事。所以,发达的农业也是必不可少的。”

郑伯点头道:“仙师所言极是,可郑国境内,能用于耕种的土地,基本上已经全部都用于耕种粮食。再想要扩大耕种面积,却是不容易。”

君策呵呵一笑,说道:“既然没有办法扩大耕种面积,那就让粮食的产量上升,贫道这里有一些增加粮食产量的方法,郑伯若是愿意,可以去试试。”

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张纸,让玄玉交给郑武公。

上面所写的一些东西,在郑武公看来是莫名其妙的。不过郑武公还是慎重的收起来,准备回去试一试,如果可行的话,就在全国推广。

等郑武公将东西收起来之后,君策又接着说道:“农业是根本,但是根本的根本是人!只有有了人,一切才都会有发展的余地。

所以郑伯想要让郑国强大,还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口。这个问题却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一方面可以在国内鼓励生育,慢慢的增长国内的人口。另外一方面可以吸引他国百姓来投,不过这一点也用不着着急。当他国百姓知道郑国百姓的日子衣食无忧的时候,自然就会扶老携幼而来。”

郑伯连连点头说道:“仙师所言极是。不过人口多了,难免也会有疾病,不知仙师可有办法减少疾病?”

君策笑道:“这个问题暂且不着急,明年这个时候,郑伯再来贫道这里。”

郑伯点点头说道:“好,明年这个时候,贫道会再来找仙师讨教。今天打扰仙师了。”说完转身离开,君策也没有挽留。

“你还会回来的,只要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你迟早就会回来的。呵呵。”看着郑武公的背影消失在茅庐,君策低声说道。

随意从身边的案几上拿来一张纸,在纸上写了几句话,折成一只仙鹤,放飞出去。

这只折纸鹤飞出君策的手掌之后,很快就向着天边飞去。眨眼间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见了。

大荒,太清宫中。

已经将道号改为道清的一清子,正端坐在蒲团上,为下面的一干二三代弟子讲解剑道。

太清宫在君策的授意下,有了气、剑两宗。不过修炼的时候却并不分气、剑,只不过是侧重点不同。道清、道方、道元三人不定期开讲,所有的弟子都会去听。

就是道清、道方、道元三人,也会在对方开讲的时候去听,或许就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今天刚好轮到道清开讲,太清宫除道号道通的殷茂之外,所有的弟子都在受道院听讲。

道清正讲到兴奋处,下面的弟子也都听得眉飞色舞的时候,天边突然传来了一阵鹤鸣,一只闪烁着清光的折纸鹤从天际飞来,落到了道清手上。道清讲法自然也就被打断了。

对于突然出现的这只折纸鹤,受道院中正在听讲的一干弟子,自然是相当不满的。

道清将手中的折纸鹤打开,看完之后,转头对身边的道方、道元说道:“两位师弟,师尊传来消息,让我等挑选一批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送去神州,他有大用。”

道方皱眉说道:“师兄,我太清宫中,精于医药、丹术的弟子,好像并不多……。”

道清想了想道:“唔……这个,我剑宗好像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6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