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明年的策论题目,乃是如何疏通大运河!”

王平安哦了声,心想:“如果真的是这个题目,这消息得多重要,我不苦苦哀求你,你都不带告诉我的,可想而知,明年必不会出这个策论!”

他又惊又喜地道:“竟然会是与大运河有关,如果殿下不说,平安还真的猜想不到。殿下,你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第二百五十一章 宰相们心中的试题

李恪忽地一笑,道:“无病。说心里话。自打我第一眼看见你,就感觉咱们挺投缘,也说不出为什么,我就是瞧着你亲切,当你是我弟弟,或是侄儿一般。你说怪不怪呢!”

王平安想了想,一本正经地道:“可能是前世,殿下和平安曾在街上擦肩五百次,这才换来今生,殿下对平安的一眼投缘啊!”

李恪略微一愣,忽地哈哈大笑,道:“难道只是象陌生人那样,在街上擦肩而过么?说不定,我们曾是同船渡河的伙伴呢!”

王平安却不接他的话茬儿,做冥思苦索状,自言自语地道:“难不成会是夫妻?哎呀,这个可真得找个算命先生,好好算一算了!”

忽然,他大声地道:“殿下,要不您将生辰八字告诉平安,平安替你去庙里求上一签。您看如何?”

李恪笑声稍歇,见王平安装傻,假装不理解他的话,他却也没办法。类似的话,他也曾向别的看起来会是“大有前途”的人讲过,那些人听后,要么是受宠若惊,要么是饱受震惊,反正不管如何,都是被惊住了,都没有不慌成一团的!

可王平安偏偏什么惊吓也没受到,反而很正经地,非要研究一下,他们前世到底是因为的啥,才能有了今世的眼缘儿!

李恪爽朗的笑容,被无可奈何地收了起来,换做了眉头皱起。他心想:“这小子行啊,脑瓜儿不白给,看来前途不止是个太医令啊!”

他不回答王平安的话,却道:“这里离宫门不远了,我这便就要进宫了。无病,你也早些回太医署吧,虽只是代理,但新官上任,烧不起三把火,你烧两把,总还是可以的吧!”说着。双镫一磕,加快马速,向前面一座小广场驰去!

王平安在马上抱拳,大声道:“恭送殿下,殿下慢走!”吴王府的侍卫从他身边纵马驰过,扬起一片尘土。

挥了挥手,驱散飞尘,王平安心想:“他拉拢我,这个好理解。可好端端的,他说明年的科考题目干嘛呢?莫非现在朝堂上正议论着这件事?”

站在街上,想了半晌。甩了甩头,算了,该我知道的,不猜也能知道,不该我知道的,想破了脑袋,我也猜不出来。何必浪费这脑筋,实在是没必要。

打马转上大道,这次他决定,还是老实点儿,去长孙无忌的府上算了。等就等吧,自己一个小人物,去见当朝第一权臣,难不成还想不用等,让长孙家的人直接就请自己进去吗?

甘露殿。

李世民坐在案后,用手指敲了敲龙书案,笑道:“突厥的事儿,先就这么决定,咱们这方面倒是不用多么着急。朕估计这个消息,一旦传到草原上,那群突厥的大小可汗,自己就得先乱了阵脚!”

“那倒省了咱们不少的麻烦!”长孙无忌笑道。

殿内坐着十几名大臣,有文有武,长孙无忌坐在第一位。

大唐的君臣们早就商量出了一条计策,和以往对突厥的国策,并无本质上的变化。突厥有内乱是好事,但这场内乱,需当按着他们的意思发展才行,不能由着突厥人自己去折腾。

阿史那奇钵儿,在李世民的眼中,是一条失了牧场的丧家之犬,但只要给了他小可汗的名份,给了他各种物资,那他就是最好的扶持对象了。可以这么说,让他咬谁,他就会去咬谁!

如果以后阿史那奇钵儿的势力,不可抑制的强大起来,会不听大唐主人的话,那也没关系。不还有突厥可汗送来的质子吗,把他放回去,给他支持,让他也去咬……

房玄龄笑道:“咱们大唐要正式出兵草原,至少要等到明年春暖花开之时,可看那个小王子着急得不行,皇上竟答允让他回去,还资助他大批的物资,虽然看似行险,让他脱离了掌控,但其实却是一步好棋!”

长孙无忌摸着胡子,笑道:“那是自然,先让他回去建一支军队,然后搅和得草原一冬天都别想安生,虽然估计他一定打不过达颜部,但也会让达颜部受到重大损失!”

褚遂良拍着大腿,摇头晃脑地道:“等那小王子吃了败仗,就又跑回来求咱们了,而那时正好春天到来,咱们的大军也集结好了,由他指引道路,就算是草原再大,那达颜部也难逃覆灭。我朝大军必可一击而灭之!”

李世民也很得意地道:“最关键的事是,草原上的其它突厥部落,不会因我大军进入,而联手反抗,说不定还会跑来相助,顺便跟着捞点好处呢!”

“他们想得倒美!”殿中君臣一起放声大笑起来。

忽然,史忠臣进了大殿,道:“启禀皇上,吴王请求面圣,现在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哦了声,道:“让他等会儿吧!”

长孙无忌却皱眉道:“皇上。召他来做什么?”

李世民道:“是这么回事,昨天不是在诗文会上,让士子们做诗和做策论嘛。恪儿由此想到了明年科考题目,说是可以考虑下,如何疏通大运河。这孩子想法不错,与朕不谋而合,但昨天只是稍微一提,所以今天朕要他来,详细地说一说,你们也可以听一听呀,这孩子还是挺有见识的!”

皇帝一夸李恪,长孙无忌立即就把眼睛眯起来了。虽然李治和李恪,都是皇帝妹夫的儿子,但李治是他亲外甥,而李恪却和他一点关系没有。所以皇帝妹夫,越夸李恪好,他听着就越不痛快!

长孙无忌道:“皇上,科考题目岂是儿戏,而且考大运河的疏通,会让人联想起,我大唐是否还会再向高句丽用兵,明年本就要对突厥用兵,科考又以大运河为题目,会让天下百姓,说皇上你穷兵黩武,说不定还会将您与隋炀帝,相提并论的!”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这话也就是长孙无忌说,要是换了别人,把他和隋炀帝做比较,他非得立即暴怒不可。

他道:“朕不是想把该办的事,都替治儿办了,让他能安安稳稳地做个守成之君嘛。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啊,朕能为他做的,趁着现在还能做,都一起做了吧!”

长孙无忌却道:“但也不必非得把明年的考题。定为是有关大运河的,有关天下百姓生计的事情很多,为何非要选这一题目!”

其他的大臣们一起把头低下,心中都想:“你不是讨厌这个题目,而是讨厌李恪这个人,只要是他提出来的,你全得反对!”

大家心里跟明镜儿似的,但谁也不敢说出来,得罪不起长孙无忌啊!

李世民摇了摇头,道:“那,那你说该考什么啊?”你说这个不好,那你就说个好的出来吧!

长孙无忌却说不出来更好的,他看向周围的同僚,却发现大家全把头低下了,谁也不吱声。他哼了声,道:“仓促之间,臣一时还想不到,不如臣回家后好好想想,过几日再回禀皇上。”

李世民笑道:“成啊,那你就好好想想。”

长孙无忌见皇帝妥协,心里又有些不好意思,这也就是皇帝妹夫,处处给自己留面子,要是换了前隋的皇帝,那怕就是先帝李渊,自己这种态度和皇帝说话,那也非得被训斥一顿不可,万不会还对自己笑呵呵的!

话题又转回到突厥的问题上,李世民命小宦官将一张巨大的地图挂了起来,开始讨论起该在哪里集结大军!

李恪在殿外等着,一直等了好半天,这才见殿里的大臣们走出来,他心想:“终于是谈完了,该我进去了!”他整了整衣衫,做好准备。

为了在父皇面前表现出自己英武的一面,李恪特地穿了猎装前来,如果父皇要问,就说是自己要出城去打猎,顺便练练骑射,大唐马上得天下,他自然要延续父祖辈的威风,父皇是很喜欢自己这个样子的!

长孙无忌当先出殿,大臣们在后面跟随。李恪见他出来了,忙上前行礼,叫了声:“舅舅!”

谁知,长孙无忌黑着脸,看了他一眼,道:“进宫奏事,为何不着王服?竟然穿着猎装,莫不是又想出去打猎玩耍?”

李恪心想:“我穿不穿猎装,你都不会看得上我,都会黑着脸训一顿的!”他硬着头皮,道:“回舅舅的话,我是正在试穿新做出来的衣服,听闻父皇见召,匆忙赶来,没来得及换下,并非要去打猎!”

长孙无忌哼了一声,没理会他的解释,仍旧斥责道:“玩物丧志!”

褚遂良在后面一捅长孙无忌,笑着打圆场,道:“无忌公,皇上让你想明年的科考题目,你怎地竟还在这里磨蹭,还不赶紧回衙去,好好想想!”

长孙无忌一甩袖子,大步走出了甘露殿。李恪望着他的背景,咬牙切齿了一番,可终又无可奈何,只好低着头,进了大殿,去见父皇。

长孙无忌走出皇宫,与房玄龄和褚遂良等人,步行走向尚书省,今天散朝早了些,他打算再去衙门里坐会儿,然后回家。

长孙无忌道:“你们说明年的进士科,该出什么题目才好?”

房玄龄笑道:“吴王是从昨天诗文会上得到的启发,觉得疏通大运河,能讨到皇上的欢心。可却没有想到,并没有讨到你这个当舅舅的欢心。其实,我从诗文会上也得到个启示,想好了一个题目,是有关王平安的!”

他看向两位老友,道:“记不记得,徐州刺史送上过一本奏章,里面有关赈灾新法的?”

第二百五十二章 无忌公府上

长孙无忌眼睛一亮。拍手笑道:“哎呀,房谋杜断,果然名不虚传啊!我刚刚在殿里一边议事,心里就一边琢磨着,该出个什么样的题目,可终也是没想到个好的出来。想到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和时事扯不上边儿。可没想到这刚一出宫,房兄只一句话,就提醒了我,这个题目好啊,属于全新的题目,半点都让那些士子们猜不到!”

褚遂良却道:“房兄,你怎么想起这件事来了,可是被那王平安给刺激到了?”

房玄龄嘿然道:“小小一个士子,还刺激不到老夫,只是他在诗文会上,表现得太过亮眼,所以回家后,我特地查了一下他,结果发现那个赈灾新法。竟是他提出来的!说来惭愧,以前我竟没有怎么留意!”

长孙无忌也道:“以前我也没怎么在意。不过这个新法,确实是挺好,而且经过徐州一地的证明,是完全可用的!”

褚遂良嗯了声,道:“这便是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了。大唐宰相,果然肚子里面,是能够撑船的!”

房玄龄被他说的哭笑不得,气道:“又来打趣,一个少年人,能和我结下什么仇怨,真是岂有此理!”

三人又向前走,长孙无忌忽道:“光一个题目不行啊,得有备选题目才成。房兄,你快快再想一个出来,咱们今天就将这件事敲定,免得夜长梦多,那李恪再出什么馊主意,万一被皇上采纳,那改起来可就困难了!”

一提李恪,房玄龄顿时就没声了,褚遂良也默然不语,谁也不愿意再出主意。皇家的事,父子关系,舅甥关系,都和他们没关系。可是犯不着去得罪其中的谁!

一直走到尚书省门口,三人都没再想出备选题目来,长孙无忌颇感失望,道:“那咱们再想想吧,这事着急也不成,越着急,越想不出来!”

三人进了衙门,各忙各的去了。

王平安骑着白龙马,溜溜达达,来到了兴道坊,打马进了坊门,心中便喝了声采,就见这兴道坊,街道宽敞,两边房屋高大宏伟,尽是富豪人家的住宅,比新昌坊不知漂亮整齐了多少倍,一看就知道是有钱人聚集的里坊!

走出二十来丈远,他竟然连一个行人都没碰上,由于街道两旁尽是高墙大院,并无店铺。也无沿街叫卖的小贩,竟是空空荡荡,除了他自己之外,再无旁人!

王平安心想:“这和现代的高级别墅区差不多啊,闹市之中,硬生生的开辟出一个幽静之所,这里的房价定是高得离谱儿!”

又走了片刻,待拐过一个街角,他顿时笑了,不用找谁打听,长孙无忌的国公府必定就在这里!

只不过拐了个弯,眼前景象便大大的不同,就见一座大宅之前,满满地排了好几溜的车马,足足有三百来人等在门口,而这三百来号人,有的靠在马车上,有的满地乱溜,干什么的都有,就是没有大声说话的。门口人虽多,却并不吵闹!

王平安远远地下了白龙马,牵着马来到队前,抬头看了看,就见门上有匾额,红底金字写的乃是齐国公府。这就对了,这就是长孙无忌的府第。

他将白龙马栓在了马桩之上,走上台阶,见大门开着,大门两边。各坐着四个家丁,他上前问道:“各位管家,下官想求见长孙大人……是不是得排队啊?”

一个家丁站起身来,态度倒是很不错,陪笑脸道:“敢问这位大人,你是有私事找,还是公事?”

王平安忙道:“是公事!”

这家丁又道:“公事不用在门外排,请进院里等候。这位大人,您可带了名帖?”说着,将手伸了过来。

王平安一皱眉,摇头道:“来得匆忙,忘记带名帖了……”

话还没说完,这家丁脸上的笑容顿时就消失了,道:“那还是私事啊,请您到后面排队去吧!”说着,又坐回到了马扎上。

王平安大感尴尬,心想:“真是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我堂堂代太医令,竟然还要看你一个下人的脸色!”

宰相家中七品官,而他自己是几品,到现在还没定呢,再说也犯不着和这家丁一般见识。他笑了笑,转身就要下台阶,等就等呗,大不了这回事情解决,他以后再不登门,来找这没趣了!

这台阶还没下去呢,就听里面有人喝道:“陶老倌儿,你好大的胆子啊,竟然敢和我家夫人,说这等不吉利的话!身为太医丞,看不好小公子的病。你还当什么太医,赶紧告老还乡,回家抱孩子去吧!”

王平安一愣,太医丞陶老倌儿,可是陶巨东,他怎么跑到长孙无忌家里来了?回头顺着大门,向里面一看,就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仆妇,站在正堂的台阶上,双腿分开,一手叉腰,一手抬起,标准的茶壶式,正用手指比比划划地指点着一人,高声斥喝着。

而被指点的人不是别个,竟然便是陶巨东,不光有他,台阶下还站着好几个白胡子老头儿,都是太医署的太医,他们的样子相当狼狈,好象是刚刚被人从屋里推出来的样子!

陶巨东满头是汗,道:“管家婆婆,你这是说得哪里话来,刚才夫人问下官,下官只是实话实说罢了,哪有说不吉利的话……”

王平安站在门外,叫道:“陶大人,你怎么也来这里了?”

陶巨东听到他的喊声,连忙回头,一见他站在门口,叫道:“平安大人,你怎么才来啊?”连跑带颠地跑了过来。

他一出来,门口的家丁一起站起身来,虽然他们都看到管家婆,在斥责陶巨东了,但他们的态度依旧恭敬,一起躬身叫了声陶大人。刚才和王平安说话的那个家丁道:“怎么,陶大人你认识这位大人?”他指了指王平安。

陶巨东道:“当然认识,这位便是我们太医署新上任的太医令,王平安,王大人啊!”一边说,一边将王平安拉到一边,小声道:“平安大人,你怎么才来啊,我们都以为你早来了呢!”

王平安道:“半路上有点事,耽搁了一会儿。你们怎么也来了,可是府里有病人?”

陶巨东叹了口气,向左右看了看,这才道:“是长孙家的小公子有了点意外,也说不上是有病,还是中了邪,反正就是不肯穿衣服,还碰不得,一碰就哇哇哭……”他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有个小儿子,这个儿子并非是长孙夫人所生。有一次长孙无忌也不知是喝多了,还是怎么着,反正就让家里的一个婢女怀上孩子了,为尊者讳,这事谁也不敢乱说,但这孩子确定就是长孙无忌的没错。婢女生完孩子后,就消失了,也不知是死了,还是怎么给打发走了,反正孩子生下来就没了亲娘,由长孙夫人亲自抚养,对外就说是她生的。为了防止外人说闲话,长孙夫人对他是非常的溺爱,超乎对其亲生的子女。

这孩子今年只有四岁,平常很是顽劣,喜欢到花园里玩。三天前,这孩子在花园里的荷花池边,睡了个午觉,天气热,他就穿了个短裤,小孩子穿这个倒也无所谓。可他醒来后就哭闹不止,不肯穿衣服,一个劲地说身上疼,还不躺下,只能站着!

宰相府里人口众多,本就有家医,家医给小公子看了看,说没病,什么病也没有。长孙无忌也没当回事,他整天忙得要命,哪有心情去管小孩子的哭闹,单纯地以为他是不听话。小孩子乱哭乱闹的,不是很正常么,所以长孙夫人也没当回事,孩子一哭,一巴掌拍过去,就能让他老实一会儿!

可两天时间过去了,这孩子仍旧哭闹,不肯穿衣服,硬给他穿上,一巴掌拍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