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平安忙道:“臣左思右想,却找不出预防天花的方法,只好厚颜跟着米内侍来到长安,当面向太子殿下请教。太子殿下不嫌臣当时是草民的身份,热情相待,并带臣去了长安城外的乡村。”

李世民哦了声,道:“太子曾带你去了乡村,是去做什么?”

李治则心想:“我啥时候带你去过乡村,我连东宫都很少出的!”

王平安道:“太子殿下关心百姓生活,关心农桑,经常去乡村观看农人耕种的。当时太子殿下带着臣去看牧童放牛,曾指着耕牛,问臣可知牛痘也是天花的一种。”

李治的脸色红上加红,他人偶尔去城外乡村,可却从没关心过农人耕地,更对耕牛没兴趣,最多不过是看到牧童短笛,诗兴大发,做出首见不得人的歪诗罢了。牛痘,那是什么东西,和天花有什么关系?

大臣们却齐齐地哎呀起来,都道:“太子殿下关心农桑,关心百姓,真是仁爱之人啊。还有竟能从耕牛得的牛痘,得出也是天花恶疾的一种,这更是了不得了,太子英明,太子睿智!”

李世民又转过头,看向李治,道:“好,治儿你做得好,吾儿日后必是明君!”

李治这一辈子,听到的夸奖,合到一块,都没今天的多,他知道这一切都与自己无关,都是王平安的功劳,但王平安却将功劳,一股脑儿的全都送给了自己,使父皇对自己大加赞赏,使自己的太子之位更加巩固。

什么是心腹,这就是心腹,就如同舅舅长孙无忌那样,是父皇的心腹,一切事情都为父皇考虑,王平安也是如此,事事都为自己着想!

李治心想:“我得好好感谢一下王平安,可我该怎么感谢他呢?”

王平安又道:“太子殿下一语惊醒梦中人,臣终于找到了预防天花的方法,并和太子殿下说后,太子殿下便示意长孙大人,让长孙大人处理此事,臣便又和长孙大人说了这件事,得到了长孙大人全力的支持……”

长孙无忌点头道:“不错,正是太子殿下授意给老臣,老臣详细去问的王平安,事情的前因,便如无病说的一般无二,此后事宜,老臣对皇上和诸君都说明了。”

李世民点头道:“原来如此,朕实没想到,原来事情的起因竟是这样的!”他摸了摸胡子,对李治道:“治儿,以后这样的事情,你要多做些才好,为父皇分忧。嗯,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身子!”

大臣们立刻又开始歌功颂德起来,大拍皇帝和太子,这爷俩的龙屁,顺带着也给自己表表功。可从头到尾,不管是皇帝太子,还是群臣,谁也没有夸王平安一句,连半句都没有,甚至连要夸的意思都没有,就如同王平安是个局外人一般,他所说的事情,和他自己,完全没有关系一样!

但是,就如同史忠臣和王平安说过的一样,你要是独占功劳,有可能只得三分的奖赏,但如你的功劳分出去,那有可能得十分的,而且肯定没有人拖你后腿,都会说你该得!

李治忽然站起身,道:“父皇,虽然王平安在整件事里,并没有什么功劳可言,但他办事勤恳,能将所有人交待下去的事办好,没有功劳,但却有苦劳。儿臣以为,这样的臣工,当好生嘉奖,为天下的臣子们做出个榜样,只要肯卖力做事,朝廷,父皇,以及诸君就不会亏待他!”

李世民笑道:“好啊,治儿你说,该怎么奖赏无病?”

李治道:“关于赈灾新法,利国利民,儿臣以为……应当封侯!”

长孙无忌顿时就急了,心想:“太子,王平安对你够意思,可你比他更够意思。赈灾新法直接就封侯,那他预防住了天花恶疾,该封什么,封公爵?开什么玩笑,没见过血的人,怎能以公爵许之!”

他站起身道:“太子所言甚为有理,不过老臣以为……”他看了看李治,这个面子不能驳得太很,又看了看王平安,这孩子确实不错。算了,退一步吧!

长孙无忌道:“老臣以为,王平安年纪尚幼,虽有些苦劳,做事卖力,却难以服众,不如先封他个伯爵吧,待他日后又立新功,可再行封赏!”

李治说的,直接给王平安封侯,确实有点太过火了。大唐定爵九等,王、郡王,这两个王平安就暂时不用想了,要么他是李姓皇族,这点他不是,所以不用想;要么就是掌有巨大权力,可以动摇朝廷的军阀,李世民统治时期,王平安想当军阀,那是休想,除非是强势李世民驾崩,糊涂李治上台,这才有可能。

国公、郡公、县公这三个等级,需有军功,要见过血的人才能得封,李世民统治时期,还没有例外,王平安也不用想。

剩下的侯、伯、子、男,是可以封给王平安的。但是,一个无爵之人,又尚无巨大的功劳,直接就跳过伯、子、男三等,直接封侯,却是极难的,要是因为赈灾新法封了侯爵,那天花一事,就没法再往上封了!

在封建社会,有个习惯,当臣子的功劳,大到无可再封的地步时,那么下一步,往往便是杀掉这个功臣。赏不了你,那就不赏了!

所以说,李治直接要给王平安封侯,是好心,但好心不一定会办出好事儿来,他当皇帝后,想怎么封就怎么封,别人没法管,可他不还没当皇帝呢嘛,封谁当侯爵,岂能是由他说了算的,那不等于直接把王平安架到柴堆上去了。而长孙无忌出言反驳,却是为了王平安好,把他从柴堆上拉了下来!

其实两个人都是好心!

别的大臣们却都沉默了,心中都想:“封伯爵,也有点大了,先封个男爵还差不多!”

李世民看了眼李治,又看了眼长孙无忌,再后看了眼王平安。见王平安额头上的汗水滑下,捧着茶杯的手都哆嗦了。他心想:“有畏惧之心,便是好事!”

李世民道:“王平安确实没有什么功劳,但苦劳确是有些,既然太子为他讨赏,那朕便赏之。”他顿了顿,又道:“封王平安为伯爵,封地折柳县,食邑七百户,良田千亩!”

王平安呆住了,自己成了伯爵了?有了一个县的封地?自己提出了赈灾新法,有功劳,但没被封,被别人忘了,自己献出消炎药水的方子,让大唐府军全部受益,有功劳,可别人干脆就想不起来这回事,没有被封,自己提出天花预防的方法,全是别人的英明,别人的睿智,和自己一点关系没有……

好吧,我承认,和我一点关系没有,不封就不封吧,大不了我回家种地去,功劳全都给你们!

大家都说他没功劳,功劳全是大伙的,而他顶多出点汗,有那么一点苦劳……结果呢?

王平安心想:“我成伯爵了,真的假的?”

就听史忠臣道:“王平安,还不上前谢恩?”

第二百七十四章 选人,选地方

王平安啊地一声。回过神来,要我谢恩,那是真的了!他连忙将茶杯放下,从椅上站起,来到大殿的中央,撩起衣襟,给李世民跪下!

“臣,臣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他实在想不出该怎么谢恩,只好学着现代影视剧里的桥段,叫出了谢主隆恩!

李世民莞尔一笑,心想:“他一定不知道谢恩的方式,更是没有人教过他。很好,这说明一切都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事先没人告诉过他,受到的嘉奖,竟然是获得封爵!”

李治也笑了,谢主隆恩?怎么想起这么一句!

大臣们也都笑了,这是谁教给他的话,谢主隆恩?他连谢恩的规矩都不懂吗?

史忠臣咧了咧嘴,心里有点后悔。当时在车上,应该教他这套谢恩的规矩的,一时没有想得周全,竟然闹出这么大的笑话来!

皇帝要封赏臣子,臣子不能直接说谢谢,要先推辞,说自己不行,自己不配得到这样高的奖赏,如果泪腺发达,还可以掉下几滴眼泪,然后皇帝一再要封,这才能接受,而且就算要接受,也要一个劲地说自己不行,再然后表忠心,指天划地地发一通感慨,愿为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才对。皇帝一说有封赏,直接就谢主隆恩了,这也太猴急了吧!

可李世民还偏偏就喜欢王平安这样的,他什么样虚套的礼数没见过?什么样的他都见过了,可唯独直接就说谢谢的,他是头一回见到!

李世民点了点头,道:“王爱卿免礼,你下去后,要好生做事。不要辜负了……”唉了声,叹气摇头,表忠心的话,该你对我说才是啊!

史忠臣忙接过话茬儿,道:“王大人,皇上让你起来。你下去以后,要先去吏部报备,然后再找个地方,建牙开府,去户部报备。你是县伯,为武职世袭,但只是食禄,无实际差遣。因你同时又是代太医令,所以如能转正,你便是正四品上的武职世袭爵位,走文职从六品下的差遣。”

说到这儿,他看向李世民,见皇帝微微点头,他这才又道:“下去后,好生为皇上效力,为朝廷办事。莫要辜负了皇上对你的一片苦心栽培,可听明否?”

王平安这时才知道,原来太医令是从六品下的实职,这官好象小了一点儿!他连忙道:“臣敢不从命,一定尽心竭力,报效皇上,报效朝廷!”

李世民呵呵笑了两声,转头对李治道:“这个王平安,是治儿你发现的,而且一直由你一手栽培,以后仍归你管,你有什么话要嘱咐他的吗?”

他的这话很明显,王平安这个人,父皇我是不打算用的,留给你用,他今天所受封赏都是因你之故,你要收他做心腹,有什么话,现在就对他说吧,让他感激你一辈子!

李治呃了一声,想不起来应该对王平安说什么,只好道:“预防天花恶疾的事,就交给你办了,孤信得过你,相信你一定办得好!”

说到这里,他没话了,可又感觉说得太少,便用眼睛去看舅舅。长孙无忌忙冲他打了个眼色,李治这才道:“时时向孤汇报。让孤随时知道预防天花恶疾的进展。”

王平安忙道:“臣一定每日写奏章,呈给殿下,让殿下知道事情的进展!”

李世民用手一指李绩,道:“辨证如何预防天花恶疾之事,全权交给茂公主持,无病以后你听茂公的差遣便是!”

王平安一愣,怎么此事并非是我来主持吗,竟是交给李绩来主持?啊,明白了,我的肩膀不够宽,如果事情办砸了,这个黑锅我背不动,而皇帝又舍不得处罚我,所以找个肩膀宽的,替我背这个黑锅,李绩肩膀够宽,就算黑锅再大,他也背得动!

心里忽然感到一阵温暖,看来皇帝对我着实不错啊,竟然在事先就替我把退路想好了!

他深吸一口气,真心实意地给李世民叩了个头,道:“皇上对臣的关爱,臣感激不尽。就算是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万一!”

他又冲李治行礼,道:“太子殿下,臣对您的感激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向所有在座的大臣们挨个行礼:“感谢各位大人的支持,平安无以为报,只能记在心中,这里只能向你们行礼了!”

他实在想不出词儿了,只好这么说出来,反正意思到了就行呗!

殿上君臣哈哈大笑,这小家伙真有意思。竟然还冒出句滔滔江水来,这些话都是谁教给他的啊!

笑了笑,李绩咳嗽了几声,往座旁的痰盂里,大大地吐了一口痰,这才对王平安道:“辨证如何预防天花,需要找人参予才行,这就等于是要人家的命了。照老夫看,一来可以从牢中提取死囚,但我大唐国泰民安,近来被判秋后处斩的死囚数量不够,那么不足的人数该当如何凑出来,你有何主意?”

殿上君臣立时不再出声,静悄悄地看向王平安,等着他的回答。

王平安想了想,道:“臣闻皇上三日后,将于承天门告天,将此事昭告天下,百姓得知,必会人人支持,消灭此害人瘟疫。臣以为,当从民间征集志愿者,男女老幼皆可。”

大臣们一起皱起眉头来,心想:“你说的轻巧,天花恶疾,躲都来不及,谁肯往前凑,这要付出的可是性命!如果你说派出一支精锐部队,去高句丽,或者别的地方,劫回一批番邦蛮子,拿他们来做辨证,这还象点儿话,可从民间征集,这就纯属是扯淡了!”

李世民眉头也皱了起来,道:“自愿者?怎么能让他们自愿呢?这是性命攸关的大事,谁能愿意参予呢?”

王平安道:“可从牢中提取死囚。但死囚多为成年人,即便是数量够,也只能是代表一部份人,还需要有老幼才成。臣认为可以先从奴隶中征集,只要愿意参予辨证者,可以脱去奴籍,改成良家子,如果这人不幸死去,他的家人可以改为良家子,从此再不做奴隶!”

“好,这个法子可行!”大臣们一起点头,以一人之命,换全家脱离奴籍,从此不再做奴隶,这点一定有很多人愿意,人数一下子就可以凑齐。

可程知节却忽然说话了,他道:“奴隶和死囚都是贱命,在他们身上就算是辨证好了,可也不见得平常百姓,也能从辨证中得到益处啊!”

封建社会的人,和现代人想法不一样,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人分三六九等,就算是患了同样一种疾病,因为贫富不同,身份高低有别,那么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这是社会局限性,这个社会就有这个社会的特点,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在座的人,不管是皇帝还是大臣,几乎没有出身贫困的,俱是豪门贵胄的出身,象长孙无忌,乃是鲜卑皇室后裔,李绩家中豪富,房玄龄家中豪富,褚遂良家中豪富,就算是王平安,都是家中豪富。殿上各人,非富即贵!

王平安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儿,真是阶级社会啊,人跟人不一样都到这种程度了!他道:“如果要让良家百姓参予进来,那最好是普通良家子可以得到土地,如果士子们主动参予,那就请礼部记档,科考时只要不是太差,就录取了吧!世上人人都有需求,按他们所需求的事,进行满足,以便让他们参加辨证!”

褚遂良道:“那明科可要录取很多人了,万一出现了上百的进士,那可怎么办?”

李世民摆手,道:“这个无所谓,他们能为国分忧,理应得到奖赏,他们舍得出命,难道朕就舍不得进士名额吗!”

房玄龄呵呵笑了几声,道:“那士子们可要大大地感谢王平安了!”

王平安忙道:“是感谢皇上和太子殿下,还有各位大人,小臣有什么地方值得感谢的。”

房玄龄摸了摸胡子,心想:“挺会做人,你以后肯定官越做越大,今天只是个伯爵,可封国公的日子一定不远!”

李世民道:“好,就这么办,那地方呢,选在何处?”

李绩道:“离长安百里之外,有个石坑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路可以进出,可以将村中百姓全部迁出来,咱们去村里辨证就好,封锁道路,如果辨证失败,放火烧村,把山也一把火烧了,便可保无忧。”

李世民道:“好,就这么办。”对王平安摆了摆手。

王平安这才站起身来,退到绣龙墩上坐好,腿都麻了,下次再进宫奏事,看来得准备两个护膝,免得再跪得膝盖生疼。

君臣们又说了好一阵子的具体事宜,这才散了。

一出宫,尉迟恭便拉住王平安,笑道:“有没有想老夫啊,无病小子,这回你可风光了,你得请老夫喝酒!”

王平安却道:“尉迟大人,你还欠我一套宅子呢,我一直都没管你要,现在给我吧,我要建伯爵府了。对了,我的封地折柳县,到底在哪里啊?”

第二百七十五章 封地在玉门关外

尉迟恭笑道:“你还记着这事儿哪!老夫刚刚从外地回来。还没来及去找你,而你又不去老夫家索要,自己非要去住和尚庙,有好房子不住,这能怪得谁来?”

王平安咦了声,道:“你怎么知道我住在和尚庙里?”

“你的事,老夫都知道!”尉迟恭得意洋洋地道。他看到李绩正在宫门口上马,小声道:“以后一段时间,你就要跟着李老头儿混饭吃了,还不赶紧去拍他的马屁。正好,等会咱们去喝酒,带上他,套套近乎,以后办事,他也好不会为难你!”

王平安看向李绩,道:“他很喜欢难为别人吗?”

尉迟恭摇头道:“不喜欢,他为人一向随和,但世上的事难说得紧,万一你马屁没有拍到位,他难为你一下两下的,你就得吃不了兜着走了!”

王平安立时快步上前。来到李绩的跟前,道:“李大人,下官……学生今日与你相见,深为你的风采所折服,所以想请李大人吃酒玩耍……”

李绩刚刚坐到马背上,没等王平安说完,马屁尚未拍完整,他便哼哼两声,道:“不必了,老夫喝不得酒,更不喜玩耍。你和尉迟老头儿去就成了,他这辈子最喜欢三样事,一是在背后叫人老头儿,二是喝酒,三是抱女人,你们味道相近,相投亦是正常!”说罢,打马便走,根本就不理会王平安的邀请。

王平安心中好笑,说得真准,三样事儿他一样没说错,尉迟恭可不正是如此!他跟在马后小跑,道:“关于如何预防天花恶疾,学生尚有些疑问,还想请教李大人,是有关如何调理身体,服食药膳的。正好学生开了一家药膳坊,想请李大人实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