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仆听这话语气不善,吓了一跳,再回头仔细看王平安,忽地想起来了,手中灯笼一晃,差点掉到地上!

邱亭轩瞪了老仆一眼,心想:“原来人家早就来过,你挡着不让进门,如果当时你能进来和我说一声,让我先认得他,岂能今天被修理得惨兮兮,看我以后怎么找你算帐!”

几人穿过书院,来到邱问普居住的小院,来到屋前,邱亭轩敲了敲门,问道:“父亲大人,你休息了吗?”

屋外的邱才道:“老爷今天一直昏昏沉沉的。轩哥儿,你怎么带了外人来?”他看了眼王平安和那两个小丫环,心中不解,这里是邱问普的居所,莫说不相识的人,就是学院里的学生,不得允许,也是不能来的。

邱亭轩正想回答,忽听里面父亲让他进去,他忙做了个请的手势,请王平安和成济生一起进去,两个小丫环留在外面。

一进屋子,王平安心中大赞,好多书啊,比自己家里的可多得太多了,而且料想这些书不全是摆样子的,而是本本有用。这么多的书光翻一遍估计就得用一个月,何况是全都看过,心中肃然起敬。

邱问普面向里躺着,王平安看不清他的相貌,只听一个嘶哑的声音响起:“轩儿,你带了谁来?”

邱亭轩呃地一声,这才想起来,他请王平安来给父亲看病,是没有经过父亲允许的,现在人来了,自己该如何介绍,父亲不会因此生气吧?

王平安深深吸气,慢慢吐出,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道:“邱老先生,晚辈王平安,因有一至交好友得了风寒,晚辈不知该如何诊治,想向邱老先生请教,请您指点一二,好让我那至交好友早日病愈,还望邱老先生垂怜!”

成济生在旁听着,心中暗赞,这孩子真会说话,好生为别人着想,他这么一说既等于承认邱问普精通医术,又以请教为名,能为他诊治,既不落人面子,又能办好实事!

邱亭轩看了一眼王平安,心想:“这是我这辈子听过最厉害的马屁,又奉承了我父亲,又抬高了你自己!你小子什么时候成了父亲大人的至交好友了?”

---------

附:平安感谢书友oldcatxMarco慷慨大方打赏,感谢书友黑羽恨長風和书友柠檬§雪糕慷慨打赏,感谢书友我是小小蛇连续热情打赏,感谢书友081116111218133,书友幸福就好;°,书友狂恋江山,书友n27e0b1d87fiGYcb,书友免费书架,书友hfua热情打赏,你们对于这本书的支持,平安在这里多谢了,谢谢!

慢性咽炎食疗方-肾阴亏损型

玄参乌梅粥

配方:玄参、乌梅各15克,糯米30克。

制法:先将玄参、乌梅加水适量煎煮,去渣取汁;糯米加水煮成稀粥,等粥成时兑入药汁、冰糖,稍煮即可。

功效:滋阴清热,生津润喉。

用法:随意服食。

第五十一章 又是桂枝汤

邱问普哦了一声,慢慢转过身来,向床前看去,见儿子还有成济生都在,他俩的中间,还站着一名小小少年,看年纪不过十六七岁。

邱亭轩忙上前,扶父亲坐好。小声道:“他是五里村人,名叫王平安,略懂一些医术,在村里经常给人看病,不收汤药费,人品医德都好。只因他有一个好朋友得了风寒,他下不准药,所以托人求到儿子这里,儿子本不想管这事,但他苦苦相求,拗不过他,只好答应下来,带他来见父亲,父亲要是有时间,不妨指点他一下,算是做善事了!”

说完之后,他看向王平安,心想:“平安小神医,王大少爷,拜托你就担待些吧,我总不能说自己在你家院里站着,等你睡觉醒来后,这才请得你来!”

王平安拱起双手,深施一礼,道:“多谢邱公子相助,平安这才能够见到邱老先生,还望你给晚辈解惑,晚辈这厢有礼了!”态度恭谨,非常给邱亭轩面子。

邱亭轩大是感激,对王平安的好感巨增,先前那些不愉快再不放在心上!成济生却忽然想起那晚哈米提到济生堂门口大哭的事,曾有围观百姓问小神医是不是自己的私养儿子……唉,如果他真是自己儿子,那可实在是太好了,可惜没这福气啊!

邱问普是谁,他不仅仅是学识过人的大名士,年轻时更是游遍天下,什么事没见过,什么人没见过?眼前之事,他都不需去用心猜,就能明白怎么回事!

哈哈一笑,咳嗽两声,邱问普摇头道:“老夫是那种器量狭窄之人吗?难道说一个小小少年会医术,而且还有可能比老夫好,那老夫就能嫉妒啦?就不许他给老夫治病啦?老夫要真是如此,那早在前隋时就被气死过无数回了,还能活到大唐来!”

他冲王平安招了招手,道:“少年人,到近前来!”

“是。”王平安答应一声,走到床榻前,跪坐在邱问普的跟前。离得近了,他看清楚邱问普的相貌,心想:“看他的模样,当是很懂养生之术,按道理来讲,懂养生的,自必懂得医术,即使不会治疑难杂症,但风寒这种小病应该没问题吧?”

在家中时,他装睡了一会,便从书房里出来,和父母在后园里玩耍,王有财曾把成济生的话复述给他听,所以对于邱问普的病,他还算是心中有数,只待实际确诊。

邱问普道:“你这少年人不错,老夫在你这年纪时,就不如你这般懂事!嗯,你的医术是谁教的?”

虽然徐州城“曾经”的第一名医成济生就在眼前,但他也知这少年必不是成济生的弟子,否则成济生早就主动介绍了,什么事都一手包办,哪会让这少年轻易开口。

王平安道:“晚辈久病成医,家中又有不少医书,闲暇无事,翻翻看看的,倒也明白了一些医理。附近乡邻有看不起病的,晚辈便帮他们看看,不收钱的,乡亲也爱找我,一来二去的,便积累了些经验。”

同样是考查王平安的医术水平,邱亭轩就不成,不但没考较成功,反而被狠狠地修理了一顿,换了邱问普就不同,就象聊家常似的,三言两语就问明白了。

邱问普心中有数了,这少年医术不见得有多高,但他却和游方医生差不多,治不好大病,见的病例却多,属于大病靠边走,小病最拿手。自己的风寒给他看,应该是可以的!

他伸出手来,道:“正巧老夫也得了风寒,你来号号脉,看看和你那至交好友是否症状相同!”说这话时,面带微笑。

王平安又道了声是,三指扣腕,给邱问普号起脉来。不多时,他便问:“从脉相上看,浮大而缓,确是风寒。”

邱问普和成济生一起点头,不过这也不能说明王平安医术高超,必竟风寒乃是小疾,要是号脉连这个都号不出,那还能号出什么?

王平安又看了邱问普的舌苔,问了些病症,他发现虽然屋中温暖,可邱问普却盖了三床厚被,头上又有汗珠,但他却不肯将被子拿开!

他道:“可以确诊,邱老先生患的只是风寒,而非貌似风寒的其它疾病,邱老先生不必担心!”

邱问普和成济生又一起点头,邱亭轩问道:“那应该是用成方医治,还是另开新方?”

王平安微微一沉吟,道:“无需新方,只需桂枝汤即可!”

“嗨,又是桂枝汤!”邱亭轩大失所望,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请来个小神医,本来期望满高,结果弄了半天,还是开桂枝汤,什么小神医,小庸医而已!

他是这样想,可却听邱问普和成济生齐声问道:“桂枝汤该如何使用?”

邱亭轩一愣,怎么回事,父亲大人和成先生怎么同时问出这话来了,桂枝汤不是不好使吗,服了后会让父亲大人流鼻血的!

成济生也走到跟前,坐到王平安的身边,问道:“是否是加减使用,要去掉哪味药,加上哪味?”

邱问普也看着王平安,想知道答案。

王平安摇头道:“确是要加减使用,但并非是加减药物,而是加大一味药的剂量。”正要解说,忽见邱问普一摆手,他止住了话头。

邱问普道:“老夫在服了两剂药无效之后,曾再开一方,和平安你一样,也是加重了一味药的剂量!”他对邱亭轩道:“桌下有团纸,你捡起来。”

邱亭轩果见桌下有一团被揉成一堆的纸团,忙捡起来交给父亲。邱问普却不急着展开,反而冲王平安道:“不如平安你先写那味药该如何使用,咱们来印证一下,可好?”

王平安道:“好啊,那晚辈就写了!”他心中明白,邱问普不再称呼他为少年人,而改叫了名字,说明他的想法,和邱问普的差不多,否则人家可不会对他这么客气,平安二字不仅代表亲切,也代表了认可。

成济生忽道:“算上老夫一个。实不相瞒,我回药铺之后,左思右想,也感是桂枝汤中的一味药,剂量上出了问题,不适用邱山主的病症,所以也写了一个方子,也是桂枝汤!”他从袖子里掏出一团纸,正是他见到邱亭轩之后,藏起来的药方,那时他没有敢拿出来。

成济生笑道:“咱们三人一同印证一番,看看到底是哪味药要加剂量,又该加多少?”

邱问普点头道:“正该如此!”

王平安提笔写字,写出药名,又写剂量。在场的另三人看后,一起抽了口凉气!

----

附:感谢书友100506130542085慷慨打赏,感谢书友星月飘萍,书友江陈氏热情打赏,平安在这里拱手相谢,多谢多谢!

樟茶鸭子

配方:肥鸭1只(约1500克),樟木屑100克,茶叶50克,川贝母10克。

制法:将盐、花椒、川贝母研粉,遍搽鸭子内外,腌渍2小时,将大铁锅置旺火上,葱平铺锅底,再将樟木屑、茶叶混合铺上,将鸭子放置木架上,离樟木屑茶叶末混合物寸许,加盖,熏10分钟,将鸭子翻身再熏,呈黄色时取出,上蒸笼,加姜块,蒸至八成熟,取出沥干水分,再放人植物油内煎炸,至黄褐色时,捞出,切块装盘,撒上花椒粉、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化痰,宽胸理气。

用法:佐餐食用。

第五十二章 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邱亭轩大吃一惊,顾不得父亲在场,叫道:“桂枝九钱?”

邱问普瞪了他一眼,当着外人面不好斥责儿子,只是使个眼色,注意风度,读书人不可如此浮躁,就算是见到泰山崩塌,也要面不改色,何况一味药物!

成济生又摸起了胡子,这回不是想偷笑,而是震惊的。他行医多年,每开药方都是慎重而又慎重,最讲究循序渐进,宁可让病患多服几剂汤药,也不会在一剂之中加大某种药物的剂量,更不要说几倍几倍的加量!

邱亭轩被父亲瞪了一眼,可心里还是惊讶,这关系到父亲的病情了,就算他想保持风度,也没法真的稳住心神。他又道:“王……贤弟,愚兄比你痴长几岁,便托大叫你一声贤弟。敢问你这如此使用桂枝,是确定治的风寒吗?”

他再想不出客气词儿了,只好这么问。虽然他不知多少药方,更没什么医术,但桂枝汤这种名方,还算是了解的。这个方子不但能治风寒,还能治别的病,药物剂量加减有别,该用多少,可不是拿笔随便写写这么简单。

王平安道:“用药因人而宜嘛,以邱老先生的症状看,加重桂枝的份量,是应该可以的!”

成济生和邱问普互看一眼,一起微微点头,成济生忽地笑道:“桂枝汤讲究的是桂芍等量,用多少桂枝,就需用多少芍药。对于这等传世名方,我是很少改动的,就算加减使用,也是小心之上再加小心!”

他将自己的纸团慢慢打开,铺在桌上,道:“其实老夫也是将这味药的剂量加重了,但以前从来没有这么开过方子,心中打颤,所以邱公子当时来找我,我竟没有将方拿出来,反而藏入袖中。这真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啊!”自嘲一句,纸团已然铺展开来,露出上面的字迹!

邱亭轩啊地一声,见纸上面写着桂枝六钱,虽比王平安的九钱少了许多,但对于治父亲的风寒来讲,也是大剂量了!

王平安看了成济生的方子一眼,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他俩都发现了同一个问题,只因医圣的方子太过有名,成济生不敢大剂量的加减使用,所以一开始没敢拿出来给邱亭轩,直到现在三人印证,这才取出。

邱问普按了按头,长叹一声,道:“成先生说年纪越大,胆子越小。这里老夫年纪最大,印证下来,看来还真是胆子最小的那个!”他坐直身子,将面前自己的纸团展开。

王平安哦了声,见纸上写着桂枝五钱,果然是三人中所用剂量最小的。他道:“晚辈不才,竟和两位老先生想到一块去了,原来咱们都发现,要治邱老先生的风寒,竟然是桂枝汤里的桂枝出了差错!”

成济生也点了点头,道:“不错,但还是有些小小分歧。”

邱问普是这里最见多识广的,他最后说话,却只说了四个字:“如何辨证?”

成济生冲王平安做了个请的手势,王平安是这里开剂量最大的,虽然年纪最小,但辨证药理,是不分年纪大小的,分的只是手段的高低!

王平安清了清嗓子,道:“仲景之方,千锤百炼,经过无数的辨证,那是不会错的,所以我们辨证无需从药理上说,而需从医生自身来讲。”

他看向邱问普,道:“邱老先生精通医术,风寒小疾可自行开方,这时的心态是平和的。但先用桂枝汤后,却出现不良反应,再用成先生的方后,也出现不良反应,这时再开方,心态就无论如何不会再平和了!”

邱问普慢慢的点了点头,确是如此,否则他也就不会改了药方后,却不敢再使用了。

王平安道:“邱老先生最开始,想的仅仅是如何治好病,而现在想的不光是治好病,还有如何能让自身不再受到伤害,所以你开方谨慎,所加剂量也是最小。这和医术高低无关,只是犯了自家人不给自家人看病的忌讳,不敢下手罢了,晚辈说得可对?”

邱问普叹了口气,道:“平安所说,犹如亲眼所见!”

王平安又转头对成济生道:“成先生开方,恐怕想的就更多了。邱老先生只想两点,治好病,身体不受损,而你比邱老先生还要多想一点!”

成济生唉了声,又想摇头,又想点头,实在忍不住,只好又唉了声。邱亭轩却问道:“多想了哪一点?“

王平安笑道:“我要是说出来,就是得罪人了,咱们三人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成济生一摆手,道:“老夫自己来说吧。老夫多想的那点,便是开方之后,如何让我这个医生自己不受伤害!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他想起当初自己在长安时犯的那个小差错来了。

王平安轻声安慰他道:“人之常情,难免如此,成先生不必烦恼。”

邱问普也道:“成先生莫要自责,这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啊!”他又对王平安道:“成先生医术高于老夫,所加剂量也高于老夫,平安你开的剂量最大,想必是医术更高于成先生了?”

这话要换别人来说,成济生非得蹦起来不可,他可以自己承认医术不行,但这种话别人是说不得的。可说这话的是邱问普,他听着却感到有些道理,眼望王平安,想听他的解释!

王平安一个劲儿地摆手,连声说道:“不不不,晚辈的医术绝非有多高明,只是……只是想的更多一点儿罢了!”

邱亭轩在旁插嘴道:“多想一点,就多加点剂量,那你又是多想了什么呢?”

王平安笑道:“晚辈多想的是,我如何开方能治好那位至交好友的病,借此机会又能见上仰慕已久的邱山主一面,想的最多,加的剂量也便最多!”

成济生莞尔一笑,邱问普却是哈哈大笑,他二人明知事儿不是这么个事儿,可话听起来却当真顺耳,这少年好生会做人!

邱问普笑过之后,紧接着便咳嗽,邱亭轩忙上前伺候。片刻之后,邱问普这才道:“平安,回去告诉你那至交好友,这方子老夫看过了,完全可用,让他安心服药便是。”顿了顿,又道:“你那至交好友,定会感谢你的。”

王平安笑着起身,拱手道:“承邱老先生吉言。”

见邱问普有些累了,王平安和成济生告辞出来,邱亭轩亲自送出。到了门外,邱亭轩这才道:“不知服了药后,多久会见效果?”

王平安道:“如果现在服,明早就会见效,一剂即可!”

邱亭轩又道:“那可否麻烦两位迟些走,这方子虽好,但我这做儿子的却还是担心,得罪莫怪,还望体谅!”他现在对王平安真是服了,好感一增,态度便和气许多。

王平安忙道:“成,当然成。我留下便是,成先生先回去吧!”

成济生却摇头道:“老夫也不走了,反正今晚也别想再睡,正好和平安聊聊天。”

邱亭轩告声怠慢,去让家中仆人煎药去了,桂枝汤的用药他家就有,不必再去现抓。

王平安本来带了两个小丫头来,就是想让她们煎药,见人家不需要,也便做罢,和成济生溜溜达达的出了小院,去了前面书院。

----

附:平安感谢书友空晨的慷慨仗义的打赏,多谢多谢,感谢书友阿文2006慷慨大方打赏,感谢书友我是小小蛇,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