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话一出口,他就有点后悔了。他自然知道武媚娘是父皇的前才人,虽然被贬了,但终究属于后宫人物,而他是东宫的太子,出言夸奖“小妈”,似乎有些不妥!

李治呃了一声,有点发愣,不知该怎么圆好这句话,他的脑子毕竟不是那么太灵活。

如换了别的女子,被太子无意中这么一夸,就算是心中窃喜,表面上也得现出一副正经模样,即使不敢当面说太子无礼,也得赶紧把头低下,假装羞涩一番。

可武媚娘不这样,她反而咯地一笑,上前拉住李治的袖子,笑道:“殿下说奴婢好看吗?是头发好看,还是甩的好看?奴婢的头发刚刚洗过,现在还没干呢,不太能甩得起来!”

这么一说。这么一拉,尴尬自然而然的就化解开了!

李治和她相处日久,他为人又挺随和的,早就和武媚娘熟了,见武媚娘没有“生气”,他便瞬间就忘了刚才的“无礼”,也笑着说道:“是甩头的动作好看,孤很少见有人这个样子的!”

武媚娘哦了声,见李治手里捧着个陶罐,问道:“这不是装无敌大将军的罐子么,殿下把它带来了?”说着话,她低下头,作势去听陶罐,嘴里还说着:“无敌大将军,叫一声来听听!”

武媚娘的头就横在李治的胸前,稍稍还有点儿湿的头发,发出阵阵幽香,这股香味闻得李治心跳加速,全身竟然有些僵硬,不知所措起来。

李治心里纳闷儿,我又不是小孩子了。而这武媚娘更非少女,怎地我竟有点喜欢她的感觉呢?

武媚娘听了一下,侧过脸问道:“殿下,无敌大将军怎么不叫呢?”

李治摇头道:“它不会再叫了,它呀死了,不知怎么就死了,着实令人心痛!”说着,他打开了陶罐,让武媚娘看那蟋蟀。

武媚娘脸上现出悲伤的神情,道:“它,它真是没有福气啊,不能继续伺候殿下了!”

李治叹气道:“是啊,孤来找你,就是想和你一起把它葬了,就葬在牡丹树下吧!”

武媚娘却道:“殿下不必叹气,虽然无敌大将军离您而去了,但它却和自己的同伴重逢了呀!咱们当初得到了两只蟋蟀,只剩下它一个,它可有多孤单。现在好了,它去了天上,和自己的同伴见面去了,以后就不会再孤单了呀!”

说着,她还伸出手指,向天上指了指。

李治啊了一声,道:“你这么一说,孤的心情就好多了。是啊,它是去天上找自己的同伴去了!”他顺着武媚娘的手指,向天上看去,没见到蓝天白云。只看到了丽夏殿的房梁。

武媚娘拉着李治,道:“殿下,咱们这就去将它葬了吧,就葬在最大的那棵牡丹树下。它感念殿下的恩德,便会在天上保祐,明年那棵牡丹树必会开出最鲜艳的花朵来!”

“对,咱们这就去将它葬了!”李治和武媚娘手拉手,出了殿堂,去花园了。

李治感到武媚娘的手暖暖的,心中一荡,却又感到有些粗糙,拿起她的手看去,道:“咦,媚娘,你的手上有茧子呀,好几个呢!”

武媚娘嗯了声,道:“奴婢这些日子照料花木,活儿干多了,手上就有茧子了,刚开始时可疼呢!”

两人到了花园,小宫女送来小铲子,武媚娘蹲在牡丹树下挖土,李治也蹲了下来。拿过另一只小铲子,跟着她挖。李治从没干过这种活儿,倒是颇感兴趣。

挖好小坑,将陶罐放入坑中,这便开始填土。

就在这时,小门那边跑来一人,却是史爱国。史爱国颠颠的小跑,叫道:“殿下,殿下,尚书省有奏章抄本送来,是折柳县送来的。”

李治大喜。转头道:“是无病写的奏章吗?快快拿来给孤瞧瞧!”

武媚娘也转过头,心中欢喜,难不成是王平安在折柳的事情处理得差不多了,所以快回来了?

史爱国跑到他俩的跟前,见两人都拿着小铲子,心想:“有没有搞错,你俩加一块都多大岁数了,竟然还玩泥巴!”

他将手中的奏章抄本呈了过去,陪笑道:“殿下,听说王平安打了一场大胜仗,现在朝野全都知道了,正议论着呢,您先看看奏章,估计不用多久,皇上就会召开大朝会,你得去参加呀!”

李治欢喜之极,道:“无病打了大胜仗,折柳那里开战了吗,怎地没听人说起过!”他扔掉小铲子,拿过奏章抄本,打开观看起来。

武媚娘道:“舅舅在奏章上说了什么?”她伸过头,也跟着看了起来。

史爱国一皱眉头,心想:“这小女子好不懂礼数,奏章关乎朝廷大事,就连我都不敢去看,她竟然敢看!要不要我斥责她一下……嗯,还是算了,殿下看样子根本不在乎,还把奏章往她那边凑过去了,我还是别找不自在了我!”

李治指着奏章,道:“哎呀,无病说他和孤讨论过营啸的事,这营啸是什么来着,孤有点儿不记得了……还说曹操,这个……什么时候的事儿来着?”

他脑袋一时有点转不过弯,虽然知道王平安是把功劳往自己脑袋上按,可一时半会儿的想不起这两件事的关联来。

武媚娘却道:“您要不要先去查查这两件事的记载。等到朝会时,皇上要是问起,您好回答啊!”

李治忙不迭声地道:“对对,得去查一查,这个一定要好好查一查,营啸到底是咋回事儿,还有曹操,他不是个大奸臣吗?”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看奏章。

武媚娘抬头看了眼史爱国,见史爱国满脸的不快,她心里一突突,这位东宫大总管为什么不开心,难道他看不得王平安好?不会,听说他拿了王平安无数的好处,王平安越好,他才越有机会发财,宦官不是最喜欢黄白之物的吗?啊,明白了,他不痛快,不是因为王平安,而是因为我!

武媚娘何等聪明,只稍一想,便明白了其中的关键,自己一个小小的宫女,还是傍着史大总管,也就是他哥哥的势力,才能住在这里的,自己比他更受太子宠,他心里要是能痛快得起来,那才有鬼呢!

武媚娘道:“殿下,这多亏了史总管啊,他提前把奏章抄本给您送来,让您能有机会做准备,可辛苦他了!”

李治嗯了声,抬头说了句:“爱国,有你这么个贴心人在孤的身边,可省了孤不少的麻烦呢!”

史爱国得了这句贴心话,脸上的不快之色,刷地就飞上了天,转而换上了一副笑模样,自己没白跑过来,有太子这么一句话,啥辛苦都值了!

他笑着看向武媚娘,冲她点了点头,对武媚娘的印象大为改观,这个小女子……嗯,不错,挺会做人,听说她是王平安的外甥女,果然有乃舅之风,有啥好处都不忘了别人,值得一交!

武媚娘回了他一笑,又低头去看奏章抄本,她道:“以五千人大破达颜兵二十万?那,那奴婢的舅舅会不会受伤?”

李治摇头道:“肯定是没受伤,这上面没写,那就是没有呗。媚娘你不知道,在夸功时,如果受了伤,必定足尺加三,这样才能显示出劳苦功高,如果没写,那就定然是没有。”

武媚娘嗷了声,笑道:“奴婢的舅舅这次立的功劳应该不小吧?”

李治看得差不多了,他站起身,道:“岂止是不小,简直就是泼天大功啊!我大唐开国以来,虽对突厥发动过几次战争,但一次就俘虏二十万敌兵的事情,这还是头一回!无病这回可以称得上是……哎呀,他绝对可以被叫做是无敌大将军啊!”

武媚娘跟着他站起来,拍手道:“定是无敌大将军的在天之灵保祐,让奴婢的舅舅立此大功!阿弥陀佛,感谢上苍!”

李治收起奏章,笑道:“对,就是无敌大将军保祐的无病,这回他也成了无敌大将军了!”他一高兴,转身就往丽正殿跑,打算补习一下知识,什么营啸啊,曹操啥的,得赶紧看看。

史爱国眨巴眨巴眼睛,看向地上那个还没填好的土坑,心想:“他俩是在埋那只蟋蟀吧?那只蟋蟀叫无敌大将军?一只死掉的蟋蟀保祐了王平安,打败了突厥兵,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这……未免太神奇了吧!”

冲武媚娘点了点头,史爱国跟着李治的后面,往丽正殿跑,在后面喊道:“殿下,要不要去崇贤馆,那里的书多……”

第四百八十一章 朝野震惊

看着跑远的李治。武媚娘欢喜得在地上转了一个圈子。她的头发一直没有梳理,依然披散着,这么一转圈子,头发飞扬,又划起了弧线!

她殿里的小宫女见太子走了,忙都跑了出来,拍手道:“武姐姐,你甩头发的样子当真好看呀!”说着,她们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武媚娘脸上一红,啐道:“不许乱说!快,咱们回殿里去,我的头发还没干透,天这么冷,在外面待了这一会儿,可把我冻坏了!”

小宫女们又打趣道:“冻不坏的,天气虽冷,可得了太子殿下的赞美,武姐姐的心里,定然暖着呢!”

武媚娘叫道:“还敢胡说,看我不打你们!”她从地上抓起一团雪,向小宫女们扔去。

这时的她。还没有上位者的威严,和小宫女们情同姐妹,互相扶持,小宫女们也不怕她,见她打雪仗,竟然也都从地上抓起雪来,向武媚娘扔了过来!

顷刻之间,丽夏殿里的大花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尽是宫女们的欢笑之声!

李治跑回了丽正殿,这才回过神来,冲后面的史爱国笑道:“看把孤给乐得,都昏了头了,这里哪有图书,得去崇贤馆才对!”

史爱国也道:“对对,老奴这就陪着殿下去崇贤馆,去查查曹操去。不过,殿下为啥要查曹操,他不是大奸臣吗,用他来比王平安,似乎不太妥当,王平安可是忠臣啊!”

他很懂规矩,自然不会去看奏章,也就不明白为啥要查曹操了。

李治边往殿外走,边笑着叫道:“不是用曹操去比无病,而是去比阿史那喜,就是那个达颜部的汗王。这个汗王蠢如鹿豕。是个大大的傻蛋,和曹操一样!”

史爱国跟着他往外跑,心想:“曹操是个傻蛋?不会吧,我记得曹操一点都不笨的,否则岂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两人跑到了崇贤馆,去查资料,曹操的资料相当好查,这种历史名人,关于他的资料岂能在少数,至于说到营啸,那就更好查了,不用前朝的,就在唐朝自己编写的军中纪要等书册当中,就有详细描述,属于基础的必备常识!

两人在崇贤馆查资料不提,却说此时的大唐三省,三省宰相齐齐聚到了马周的西台,他们对着折柳奏章的原本,大发感慨,都说简直不可能,太夸张了。把战功夸到了这种地步,未免有失体统。

经历过瓜州刺史尤修洁那道奏章之后,宰相们再也不敢把奏章直接送呈给李世民了,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得他们先过一遍手,确定不会刺激到皇帝,这才敢送进甘露殿,甚至于会先把抄本送给李治看,也不敢先给皇帝看了。

长孙无忌指着桌子上的奏章,道:“以五千归顺了的突厥兵,大破达颜部二十万精兵,这个事情未免太过神奇,不尽不实啊!”

马周道:“谁说不是呢,达颜部虽然是草原上的强大部落,可却也不见得拥有二十万精兵吧,估计说的是控弦,把青年女子也算进去了。”

褚遂良摸了摸胡子,他是一向最支持王平安的,但现在也不太敢无理由的支持了。他道:“就算是算上了女子,似乎也太夸张了些。二十万达颜兵,如果扎下营盘,不得十几二十来里长么,五千人去劫营,即使冲了进去,怕是也激不起什么水花吧!”

马周道:“难。就算是冲了进去,那么大的军营,进去猛冲就行了,可出来呢?再怎么猛冲,也不见得能冲得出来。突厥兵的骑射厉害之极,王平安的马术……实不敢恭维啊!”

褚遂良奇道:“马大人见过王平安的马术?”

马周摇头道:“没有见过,但他在长安时,出行多半坐车,由此便可知道,他的马术不会好到哪里去,就算好过常人,却岂能好过突厥兵去?”

褚遂良嗯了声,点头道:“也对,你们看那些突厥兵,腿都有些罗圈儿,那就是骑马骑的啊,他们骑马比走路都熟悉,坐在马上都能睡觉,王平安在马上睡觉……不见得呀!”

长孙无忌拿起奏章,反复观看,道:“可这道奏章的确是房兄所写,他的字迹老夫再熟悉不过,看字迹就是他的,绝非伪造。以房兄之把细,断然无可能胡编乱造。”

“这么说达颜部真的被铲平了?”马周和褚遂良同时问道。

长孙无忌点头道:“有可能。听那信使说,他因为着急赶路,所以先行一步。后面还有信使,而且是押着阿史那喜进京的。达颜汗王一进京,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便一目了然了!”

褚遂良皱起眉头,道:“阿史那喜被押进京来,这就等于是献俘了,取得如此大的胜利,皇上自要在承天门告天,向百姓昭示我大唐煌煌天威,万一是假消息,岂不要出大丑?这个刺激皇上怕是承受不了吧!”

长孙无忌道:“是啊。怕是承受不起,皇上的病情一直不见起色,唉。要不然咱们老哥几个辛苦一趟,先出京迎迎他们去,先认出阿史那喜是真是假,然后再将此事跟皇上奏明吧!”

“也只能如此了!”马周和褚遂良一起点头。

他们把京中事情全都交给门下省的宰相,让他代为处理。三人带了亲随,即刻出京,向北面迎了出去。

王平安和房玄龄派出的信使足有上千人之多,不但押着阿史那喜,还把达颜部里的一批将领也都押着,另有一些折柳大盗,还有曲智茂的人头,都一同押着进京。

虽然人数众多,但行程并不慢,只比先跑进长安送奏章的人晚了两天而已。领头的信使明白,这是报功请赏,是大好事,又不是去打仗送死,当然是能跑多快,就有多快了!

长孙无忌他们出了长安,往北赶了一天的时间,便遇到了大队的折柳兵,这些折柳兵大多是突厥兵,只有领兵的将军是汉人,王平安手底下没有汉人将军,都是古蓝田从玉门关调来支援的,领着突厥兵押送俘虏进京。

玉门关的将领见长孙无忌亲来,差点儿没乐晕过去,他们在整场战斗中,什么功劳都没有立,可王平安相当大方,直接分了两成的功劳给古蓝田,而古蓝田又把功劳分到人头,谁平常最能拍马屁,谁就多分了些!

而此次押俘虏进京,目地就是要请赏。乃是大大的美差,派来的将领更是马屁功夫高超,乃是玉门关拍马屁界中的精英人物,他们一见长孙无忌等人到来,岂肯保留,自是大拍特拍,拍到手疼为止!

长孙无忌的亲随提先到来,把宰相们要来的事说明,玉门关的将领们顿时忙了起来。他们下令,将俘虏们的上衣全部扒了下来,让他们光着膀子在雪地里走,用麻绳绑成一串,每个俘虏的背后还绑上树枝,做成负荆请罪的样子,走在大路上,引起百姓们的围观!

待长孙无忌他们纵马来到时,离得老远,就听见前面大路上有人高呼:“天可汗万岁,大唐万岁!”

长孙无忌和马周他们面面相觑,这是怎么回事,前面的不是俘虏么,他们怎么叫起这种口号来了!

到了近前,三人一看俘虏们的模样,都是吃惊不小。有这么糟蹋俘虏的么,大唐乃是天朝上国,向来优待降人,这样才好把曾经的敌人,变成自己人,使得曾经的敌人给大唐卖命。如此当众侮辱,倒是很解心头之气,可以后谁还敢投降?为了免受侮辱,岂不要作战到底,那大唐得多损失多少兵马,才能取得胜利啊!

看着光膀子背树枝,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俘虏,还有旁边得意洋洋的折柳兵,长孙无忌气道:“真真是鼠目寸光,我大唐的敌人还没到死光的地步,就这么侮辱起俘虏来了,以后谁还敢投降!”

马周也摇头道:“突厥未灭,高句丽未平,西域还有无数的强敌啊,现在就这般张狂,以后可怎么办!”

褚遂良却笑道:“倒是挺解恨的,谁让他们敢和大唐为敌,不修理他们,修理谁去!”顿了顿,又觉得这不是一个重臣该说的意气之话,又道:“不过他们做得也确实是过份了些,大冬天的,不能把俘虏都冻死啊!”

三人嘴上说得仁义,却没谁当真让俘虏穿上衣服,反正脱都脱了,不如就多光一会儿,让百姓们也都开开心!

叫过领兵的将军,长孙无忌问道:“你们押了阿史那喜来?哪个是他?”

领兵的将军早知他有这一句,忙道:“就在后面的爬犁里,我们怕路上耽误时间,所以没用木笼囚车,是用爬犁带着他赶路的,这样快些!”把手一招,命人将阿史那喜带上来。

阿史那喜被装在一个大皮囊里,折柳兵把他连人带皮囊一起拎了过来,放在长孙无忌等人的马前。

将军喝道:“把他扯出来!”

折柳兵齐声答应,就要把阿史那喜从皮囊里扯出来。可阿史那喜却不肯出来,叫道:“别别,有话好说,饶了本王吧!”

长孙无忌一愣,道:“这人就是阿史那喜?怎么回事,做了俘虏,竟还这般有力气?”

褚遂良笑道:“可不是嘛,这精神头儿足的,声间宏亮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