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2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知皇帝病情加重,可太医们为了各自的身家性命,竟然谁也不说,只是放挺,等着王平安回京。

李世民把奏章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忽道:“把这道奏章拿去给治儿看看。让他回忆一下,当初是怎么和王平安讨论营啸和曹操的事情的,别到了朝堂上,说起这事时,他想不起来。”

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关键,立时替儿子着想起来,把奏章塞给史忠臣。

史忠臣心想:“抄本早就送去了。”他可不敢说太子先于皇帝看过奏章了,含笑答应,接过奏章,亲自给李治送去了。

李世民心满意足,只感今天实在是开心,他闭上眼睛,躺在龙床上,心想:“西北大患清除,十年之内,只能是我大唐去打突厥,而突厥没有力气来骚扰我大唐的边界了!嗯,那个王平安可以让他回来了,不过,怕是他的尾巴得翘上天去了!”

史忠臣拿着奏章一路小跑,到了东宫。小宦官们见大总管来到,赶紧迎上来拍马屁,将他引到崇贤馆,李治正在里面看书查资料呢。

进了崇贤馆,史忠臣一眼便看到了他弟弟史爱国。高高的书架旁,史爱国正踩在梯子上,正在找着什么,而李治扬着脖子,看他在找。

史爱国道:“殿下,这里只有一本关于曹操的野史啊,里面写的是他想抢小乔的事,这个有用吗?”他手里捧着本书。

李治在下面问道:“小乔?就是在赤壁之战里的那个吧?嗯,应该能用上,赤壁之战是以少胜多,这次王平安不也是以少胜多吗!”

史忠臣一听他俩的对话就明白了,这是在分析曹操的性格啊!奏章之上虽然提了曹操之名,但是王平安自然不能把话说得太过直白。只能是提一句而已,结果就把太子给难住了,竟然连野史都翻上了。这里是崇贤馆,那可能有太多关于曹操的野史呢,成何体统!

在后面咳嗽一声,史忠臣道:“老奴见过殿下!”

李治回过头来,道:“呀,忠臣啊,你来了。快快过来,孤给你看一道奏章的抄本,是王平安送来的,上面说起曹操的事,孤没怎么弄明白,到底是要说曹操的什么呀!”

自从看了奏章抄本之后,李治这段时间就啥也不干了,除了吃饭睡觉外,就找曹操的资料来看,但分析了一通之后,却只得出曹操多疑的性格,不太吃得准,只好让史爱国去找野史,多找些书来分析。

史忠臣笑道:“曹操多疑,而阿史那喜同样如此,多疑的人想事情多,往往会想岔,以至于想得多,错的多,王平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殿下不必去找野史。”

他拿出那道奏章,递给李治,又道:“不用看抄本了,原本老奴都带来了,是皇上命老奴送来的,让殿下你过目。”

李治接过奏章,看了一眼,道:“和抄本是一模一样的,连字迹都一样。呀,这么说奏章是可以伪造的呀!”他有点惊讶地道,深怕又是假消息。

史忠臣冲史爱国招了招手,示意他下来。又对李治道:“字迹是可以模仿的,但神韵却模仿不得,只要是熟悉房大人笔迹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伪造不得。”

李治走到桌边,将原本和抄笔对比着看,心想:“一模一样啊,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同!”他嘴上却道:“嗯,果然是大大的不同,这一比可不就比出来了嘛!”

史忠臣走到他的近前,小声道:“殿下,那营啸的可怕之处,您必是已然回忆起来了吧?”

李治忙道:“想起来了,孤确实和无病谈过这件事。不过关于曹操的,说得太多,不记得都说过哪些了。”

史忠臣笑了笑,道:“殿下您忘了,你和王平安说过的,曹操多疑,别人越告诉他某件事不能做,他偏要去做,凡事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而阿史那喜同样如此。”

“结果没行好,所以反倒被抓,这就叫攻心为上,对吧!”李治道。

史忠臣连连点头,道:“对对,就是这么回事!”

李治笑得合不拢嘴,小声道:“其实呢,孤也分析出这点了,只是不太保准儿。对了,父皇有没有要孤去见他?”

“这倒没有,这个消息虽然确定无疑,但现在贺喜却还太早。听说长孙大人出京接俘虏去了,等他们回来,您再带着头儿去恭喜皇上也不迟啊!”史忠臣道。

李治却道:“孤觉得还是提前恭喜一下才好吧!”他还想着替王平安请功呢。

史忠臣心里叹气,皇上把奏章送来为的啥,不就是让你好好看看嘛,你着急去,就代表你没好好看呀,皇上反而会不高兴的。他摇头道:“不如殿下去承天门布置一下,安排好献俘的各项事宜,为皇上多做些事,不是更好嘛!”耍嘴皮子有什么用,说得多,不如做的多,做儿子的难道还不了解父亲的脾气嘛!

李治听了,感觉很有道理,笑道:“对对,反正孤现在都准备好了,不如去替父皇准备一下,那咱们现在就去吧!”心里一高兴,就想马上走。

史忠臣道:“殿下带着爱国去就成了,老奴还要去回禀皇上。”他冲弟弟点了点头,史爱国连忙答应,他这才出了东宫,回甘露殿了。

李治正想着出门,忽然又道:“爱国,你在这里等孤一下,孤去去就回!”说着,他出了崇贤馆,转了个弯,冲丽正殿跑去。

史爱国在后面着急了,这肯定去见武媚娘啊!我的太子殿下呀,你有点出息成不成,大事当前,你却跑去和个女子说话,这成何体统啊!

他在后面跟着跑了出来,叫道:“殿下,丽夏殿还是少去为妙啊,那里太荒凉……”

李治才不听他的呢,小跑着到了院墙,穿过小门进入丽夏殿。一进院子,他就高声叫道:“媚娘,媚娘,你在哪里?”

武媚娘此时正在殿中,听到他的叫喊,忙从殿里跑了出来,叫道:“殿下,奴婢在这儿!”她一边招手,一边跑了过来。

望着跑过来的武媚娘,李治笑道:“媚娘,孤是来告诉你的,已经确定无病是真的打了胜仗了,孤这便就去承天门,去安排献俘的事宜。嗯,就这事,没别的了!”说完,他转身又顺着小门跑回了东宫。

武媚娘愣在当地,怎么特地跑过来,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吗?

小宫女们在殿那边探头探脑的,见李治突然来,又突然走了,她们这才敢跑过来,拉住武媚娘道:“武姐姐,殿下很看重你啊,有点啥事儿,都跑来跟你说。”

武媚娘的心头砰砰狂跳,好半晌才回过神来,啐道:“不许胡说,太子殿下……他,他怎么可能把我一个小小的奴婢放在心上呢!”

小宫女们你瞧瞧我,我看看你,都嘻嘻哈哈地笑了起来。

史爱国气喘吁吁地跟了过来,见李治跑进去,又跑了出来,他叫道:“您这是干什么呀?”

李治笑道:“什么也不干,就是开心,你不开心吗?”又是一路小跑,赶去承天门。

史爱国在后面叫道:“殿下,您可别跑了,老奴上了年纪,腿脚使不上劲儿,跟不上您了,叫步辇吧……”

李治叫了步辇,抬着他去了承天门。一到承天门,好么,下面已然是人山人海了,长安城岂有秘密,本来朝中的官员就已经知道消息了,再加上马周派回来的人一宣传,消息象长了翅膀似的,眨眼功夫,长安城的百姓就全都知道了!

大唐帝国的对外战争,有段时间没取得这么大的胜利了,老百姓早就憋得够呛了,现如今听到唐军在关外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那有不欢喜之理,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跑到了承天门!

李治登上了城楼,眼望着下面成千上万的臣民,激动之下,向下面挥了挥手!

顿时,下面的欢呼声,顷刻间便响了起来!

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治的光辉

接受百姓的欢呼。李治已经很有经验了,自从他认识王平安后,便总能得到欢呼,以至于他都养成了习惯,如果一段时间得不到欢呼,他就浑身不自在,难受之极!

王平安离京这些日子,他便再也没得到过欢呼,甚至于连夸奖都没怎么得到过,心理落差巨大。可现在他又站在了承天门上,而百姓们又在冲他欢呼,心里的那份舒坦就甭提了!

还是无病好啊,只有他才能让我得到欢呼,别人都只会训我……嗯,那个武媚娘也挺好,只是照着无病差得远了些,李治心中这么想着,手挥得更起劲儿了!

史爱国跑了上来,站到了李治后面,看着下面激动的百姓,他道:“殿下。现在似乎不必这样吧,献俘仪式还没开始呢,您可不能抢了……呃,不能这么直接跟百姓们见面啊!”

他有心想说,您可别抢了皇帝的风头,就算是父子,这么做也失了先后之别,会惹得皇帝不高兴的!

李治自然知道,他笑道:“孤一时兴起,失态了!”他转身离开城楼,不敢再接受百姓的欢呼。

此时的城楼里,大小官员来了一群,他们得知折柳大胜的消息后,自动自觉地就跑到了承天门,估计着皇帝可能要召开大朝会,他们等不及便提前来了。见到李治登楼,纷纷上前,马屁乱飞,奉承太子!

有大臣上前,冲李治行礼,道:“太子殿下,听说王平安是在得到您的授意之后,运用计谋,打败的突厥人,殿下可否将计谋和臣等说说,让臣等也学习一下兵法韬略?”

李治心头得意,那些资料真没白看啊。不等父皇相询,现在就能用上了。他摆了摆手,道:“雕虫小计,何足道哉。”

大臣们都乐了,呀喝,太子也“意气风发”起来了,打出这么大的一场胜仗,竟然还说所用的计谋何足道哉,那要是能值得一道,得多大的胜仗啊!

大臣们立时满脸焦急,急于知道真相,齐声叫道:“殿下,是何小计,还请您说来听听啊!”

有的武将干脆叫道:“殿下,您就说说吧,最好是能写成兵书,让臣等观看,以后再打仗时,也好依计行事!”

李治哈哈一笑,道:“要说打赢了这场对突厥人的战争嘛,要从几百年前的赤壁之战说起……”

大臣们心中都想:“太能扯了吧。还赤壁之战呢!”他们非常配合地一起点头,齐声道:“怪不得折柳战役我大唐赢得如此轻松,原来起因竟是赤壁之战,那可是经典之战啊!”

李治更加得意,道:“那孙权的妻子,名叫小乔……”

大臣们咝地抽了口凉气,集体抽气,声音奇大。不会吧,连小乔是谁的老婆都能记错,还打什么赤壁之战啊!

史爱国大急,忙拉了拉李治的衣袖,小声道:“殿下,得意不快心,失意不快口。您现在有些……”他想说失态,李治现在有些得意忘形了,可说太子失态,终究不妥,他只好道:“献俘仪式的诸般事宜太多,不如殿下现在就着手布置吧,免得误了皇上的大事!”

一提皇上,李治头脑猛地清醒过来。对啊,他有事要做,和这帮大臣们胡吹个什么劲儿呀,言多必失,还是少说为妙。

他终究是受过良好的教育,一时失态而已,随即便控制住了,脸上笑容顿收,正容道:“诸君。无忌公已带人去接俘虏了,很快便要进京,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各位还是帮下孤的忙,我们早些把献俘事宜准备妥了,等俘虏一进京,这才好让皇上主持庆典啊!”

说实话,大臣们也不敢再怎么问了,谁知道李治再记错什么,万一失言弄出了笑话,他们这帮当大臣的,非得吃不了兜着走不可,谁让你们乱问了,吃饱了撑的不是,马屁拍得过火,非得挨踹不可!

大臣们忙道:“对对,还是先安排献俘事宜吧,别的慢慢再说不迟。”

上面的大臣们不敢再议论了,可下面的百姓却还兴奋着呢,他们只知道俘虏了二十万突厥兵,可怎么个俘虏法的,却没有人知道详情,议论纷纷。胡乱猜测,有的好事之徒甚至骑马跑出长安,去迎接长孙无忌他们,耐不住性子,想提前知道点具体过程!

要说献俘的具体事宜,其实李治也不明白啥的,他并没有安排这种事的经验,自然无从下手,幸好有底下的人帮忙,也用不着他操什么心。

李治在承天门忙乎,百姓欢呼。甘露殿里的李世民竟然听到了。

李世民身子日渐虚弱,兴奋片刻之后,便感劳累,躺在龙床上休养精神。忽然,他听到宫外隐隐传来欢呼声,睁开眼睛问道:“外面何事喧哗,是不是百姓们也知道折柳大胜的事了?”

史忠臣这时已经回到甘露殿了,听皇帝发问,忙道:“回皇上的话,那信使进京时,曾在街上大喊捷报,百姓们已然知晓,所以估计他们是到了承天门,在欢庆胜利。”

李世民嘿嘿笑了笑,道:“如是百姓自发,那怎会有如此巨大的呼声,定是有人去了承天门,这才引起了百姓的欢呼吧!”

史忠臣陪起小心,道:“要不老奴派人去看看?”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道:“有什么好去看的,定是治儿去了那里。嗯,这孩子懂事了,竟然提前去安排献俘的事,甚好。这样吧,你去陪陪他,再和他说一声,替朕出城迎接得胜还朝的勇士,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再有,他早点有些经验,将事情处理得好些,以后也好替朕分忧。”

史忠臣忙答应一声,倒退出殿。他心里稍有酸楚,迎接得胜还朝的勇士,这种事情应该是皇帝亲去才成,可现在却派了太子去,难不成皇帝的病情又重了,以致于开始加重力气培养太子?

史忠臣出了甘露殿。忽然间下了个决心,这次无论如何,也得把王平安弄回来,他不在长安,无法就近照顾皇帝,而皇帝现在的身子又这般虚弱,着实令人放心不下,所以必须得把王平安弄回来,想尽一切办法,也一定要办成这事。

他来到了承天门,见到了李治,把皇帝要他出迎的事说了。

李治大喜,可只欢喜得片刻,便发现有点不对头,他问道:“忠臣,父皇怎么了,出这种大事,不是应该父皇亲自去办的么,怎地要孤代他去?”

史忠臣心中微微一宽,还好,太子总算是看出蹊跷了,他道:“皇上是期望殿下,能早早熟悉朝政,为他分忧啊!”

李治啊了声,沉默半晌,道:“孤也想为父皇分忧,只可惜无病不在身边,要是他在京里就好了。”

史忠臣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治,想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看得李治直发毛。

李治皱眉道:“忠臣,你怎么啦,怎么这种表情?”

史忠臣压低声音,凑到李治的耳边,小声说道:“如果殿下想让王平安能够回京,再不出什么意外,那您就不能再说他的好话,要说他办事不利,说他无能,这样他才能回到京里来。”

李治大吃一惊,道:“为什么,无病没有犯错,为何要说他办事不利,无能二字,更是从何谈起?”

史忠臣心中叹气,真是个毛头小子啊,连这种小招术都不会用,以后可怎么当皇帝呀!他仍旧小声说道:“只有说王平安无能,才能把他调回京里啊。殿下请想,王平安去了封地,又打了胜仗,要是皇上留他在那里一年半载的,是在情理之中的啊,因为王平安有本事。可殿下请想,如果你说他无能,那么边关乃是要紧之地,怎么可以派一个无能的人去镇守呢?”

李治这才恍然大悟,道:“这,这是先抑后扬,欲擒故纵之法啊!”他只恍然了一下,就又犯难的说道:“可无病没有过失啊!再说就算找过失,也只能找那些不伤筋动骨的小错,可既是小错,又怎么能证明他无能呢?”

史忠臣嗨了声,官场上的事,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在鸡蛋里挑骨头,就算没有挑到什么骨头,可在挑之前,不也得先将鸡蛋打碎么!这种事情好办之极,也需发愁?

他道:“现成的过失啊!王平安这次出关,不是为了支援许敬宗的么,可许敬宗他别说支援了,连找都没找到啊,说不定许敬宗此时已然命丧草原了!”

李治啊了一声,笑道:“对啊,这个理由既能证明无病是个没有用的人,又不会伤筋动骨,功过相抵,让他回京闲置,孤不就能再见到他了吗!”

史忠臣一笑,道:“殿下,那就这么说定了?”

李治嗯了声,道:“就这么说定了。只是为了孤的原故,又让无病不能封公,孤这心里头,实在是过意不去啊!”

史忠臣道:“以后日子长着呢,殿下再找机会,加倍补偿王平安便是!”

李治咧嘴道:“加倍补偿?难不成要封他为王?”

史忠臣拉着他,离了承天门,从玄武门出城,去迎接长孙无忌他们了。

第四百八十五章 阿史那喜反咬一口

长孙无忌他们押着俘虏。一路向长安进发,速度相当之快。走到半路时,便碰到了李治派出的禁卫。得知李治出城相迎,长孙无忌立即命令队伍停了下来。

长孙无忌对马周和褚遂良道:“怎么会是太子前来迎接?这不合规矩啊!”

马周脸色难看,他前些日子是吐过血的,身子同样没有好转,也虚着呢,道:“怕是皇上有意要栽培太子吧!”

褚遂良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儿去,他道:“此次我军大胜,但领兵作战的将领却并未返京,要说按规矩,皇上自不能亲自出迎犒赏三军,所以派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