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3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媚娘看了眼楼门,小声道:“我舅舅现在是县公吧,能不能让他再升一级。变成郡公?”

李治立时摇头,道:“不可能了,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宠了,要想升郡公一两年之内想都不要想。”

“那,官职呢?我记得有个叫许敬宗的人,他是中书侍郎吧?我隐隐地听说,他失宠了!”武媚娘道。朝中的事她本不晓得,可许敬宗的事闹得太大了,而且他又是在宫中西台办公的,所以宫里便有些他的传闻,多多少少地她听到一些。

李治点头道:“失宠了,完蛋了,以后也不会再得到重用了。”想了想,他道:“你是想让无病任中书侍郎?那就等于明摆着,让他当马师傅的左右手了,要接替中书令的位置,那可是宰相之位啊!”

武媚娘道:“就是要让他接替宰相之位啊!别人都说他能当宰相,可也只是说说,殿下何不做出来呢?”

“这个有点难,但也不是做不到,父皇那里……只要舅舅答应了,那父皇也能答应。”李治道,朝中大事只要长孙无忌说行,一般来讲李世民都会答应的。

武媚娘又道:“那就让我舅舅当中书侍郎好了。还有,你以后对狄仁杰好些,尤其是当着史爱国的面,更要对他好些。”

李治唉了声,道:“这是为何,难道还嫌误会的不够么,已经让爱国胡思乱想了,如果让别人也乱想,岂不更糟糕了。”

武媚娘推了他一把,道:“你真糊涂,你对狄仁杰好,别人怎么可能乱想,就算乱想也是羡慕他,不会想你……那个他的,只有史爱国会这么乱想的啊!那何不让他接着乱想?乱想狄仁杰就够他忙乎的了,哪还有多余的心思,想咱们俩的事呢!”

“哦,对对,正该如此!”李治忙道。

不管怎么说,李治还是心地善良的,他从没有想过要灭谁的口,就算史爱国胡思乱想,他也没有想着杀人,更没想过灭王平安的口。

武媚娘没胆量灭了王平安,她还指望着王平安以后给她当靠山呢,但她却有灭了史爱国的心思,却不好意思说出来,不敢在李治面前,表露出她手段狠辣的一面。

二人正说话间,就听王平安在门外道:“殿下,雹子停了,咱们可以走了。”

李治哦了声,看向武媚娘,武媚娘小声道:“你和我舅舅一起回去,等会儿再走,我先回去,咱们分开回寺。”

李治默默地点了点头,有心想说些什么,却终是没有说出口。武媚娘拉起他的手,轻轻地握了握,也没再说什么,打开门,走了出去。

王平安听到门响,回过头来,道:“你先回去?”

武媚娘点了点头,心想:“他不会听到我们在里面说什么了吧?”

王平安一指自己的白龙马,道:“你骑它回去吧,就说我拉你出来和你说了事情。”

武媚娘答应一声,她拉过白龙马,翻身而上,打马往寺里赶回。

王平安回头看向屋里,道:“殿下,咱们慢慢走回去吧,就是地上水太多,有些难走。”

李治从屋里走出来,看向外面,道:“也没多少水,冰雹没化。”

王平安笑道:“是啊,天气还冷,倒是没化多少,等一会儿还得冻上。古人踏雪寻梅,咱们君臣这算是踏雹寻寺了,堪称一绝。”

李治背着手,望向远处的武媚娘,稍停片刻,这才慢慢向感业寺方向走去。王平安在后面跟着,他也不出声,而李治也不出声,只是不住地回头看他。

走进树林时,李治再也忍耐不住了,道:“无病,这里只有咱俩,你到底咋跑来的,说来听听吧!”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其实臣根本也没打算跑来的,是史爱国一个劲地催臣来,臣只好来了。”

李治皱起眉头,问道:“真是糊涂了,到底爱国为什么非要你来呢?”

王平安道:“史爱国说,有一天早上,他发现殿下的内室里藏着个人……”他把史爱国和他说的话,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半点没加料。

李治听罢,气道:“他竟然以为孤是个不爱江山,爱小宦官的,真是岂有此理,还以为孤喜爱那个狄仁杰,更加的岂有此理了!”

王平安可不打算说实话,说他怎么看出武媚娘和李治这个啥那个啥的,那理由得多难编呢,还不如用现成的,把责任都推到史爱国的头上去,糊涂宦官想出来的糊涂事,和他没什么关系。

王平安道:“所以他就让我赶来了,别的倒也没啥。”他不提武媚娘的事,刻意回避。

李治当然也不会主动提起,两人继续向前走。忽然,李治道:“呀,对了,孤还让小狄做策论呢,不知他做得如何?”

这种时候,王平安很清楚,得给对方一个空间,冷静的思考一下,刚才有武媚娘在,现在她走了,而又换成了自己在,李治一直得不到安静,也该让他自己想想事情了。

他道:“要不,殿下在此稍等,臣去叫小狄来,咱们一同回寺?”

李治慢慢地点了下头,没有说话,他现在也确是心事重重,想要安静一会儿。

王平安不再说什么,大步去了小庄园。小庄园的门还倒在地上,没人收拾,他直接去了正房,房门打开着,狄仁杰在房里来回踱步,嘴里嘟嘟囔囔地,不知在说些什么。

王平安叫道:“兄弟,那策论做得如何了?”

狄仁杰猛地抬头,见是王平安,他疾步上前,道:“大哥,刚才到底怎么了,你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脾气?”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没事,是我一时激动,错怪了你。”顿了顿,又道:“有些事情,你不知道最好。”

狄仁杰很懂事地点头道:“小弟也是这么想的,是非越少越好,尤其是有关太子的是非。”

王平安嘿嘿一笑,心想:“到底还是猜到了和太子有关,真是个聪明娃。”他笑道:“兄弟,大哥刚才替你探了探口风,太子很是赏识你,今科取士,你必是状头无疑!”

第五百五十六章 回宫

狄仁杰大喜,虽然刚才受了一通惊吓。可一听到自己能中状头,什么惊吓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他脸现惊喜之色,问道:“大哥,何以见得?以小弟的才学,倒也不是自吹,中个进士应该没问题,可中状头……这个就有点困难了!”

王平安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困难?不见得,只要太子喜欢你,中状头又有何难,只要我露出口风去,你还怕主考官不点你吗?”说罢,哈哈大笑。他拉着狄仁杰的手,带他出了小庄园,去寻李治。

他二人出了小庄园,走不多远,便看到李治在林边踱步,狄仁杰有点紧张,问王平安道:“大哥,何以见得太子殿下喜欢小弟呢?小弟和殿下并不熟识,更没有做什么能让他欢喜的事啊!”

王平安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深沉地说道:“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

狄仁杰哦了声,脸上现出茫然之色,不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喜欢一个人,怎么会没有理由呢?他是从君主对待臣子方面想的,而王平安是从人和人之间的好感讲的,两个不是一码事,他自然是想不明白。

王平安也不多做解释,又道:“太子喜欢你的事,连东宫的总管都知道了,而且据我所知,殿下喜欢你的程度,竟远远超过喜欢史爱国的程度,所以那史爱国以后怕是会难为你。不过,你倒也不必担心,那史爱国越难为你,说明太子殿下越喜欢你。”

狄仁杰挠了挠头,奇道:“我和史总管交往就更少了,他干嘛要为难我?难不成从史总管难为我的程度,竟能看出太子殿下喜欢我的程度来?”

“能,当然能!”王平安一本正经地道。心中好笑,你可不知道,史爱国现在防你,跟防贼一样,而如我所料不错,太子一定会加倍的“重视”你。以转移别人的注意力,你就等着受宠吧你。

那史爱国的注意力有没有被转移,尚不可知,但狄仁杰的注意力却被成功转移了,虽心中尚有许多不解之处,但他也不再问了,不再想着王平安今天的行为,为何会如此反常,只是一心地想起自己的事来,想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毫无理由”地,讨到了太子殿下的喜欢。

两人到了林边,李治回过头来,一个人独处了半晌,他的情绪已然恢复了稳定,见王平安带着狄仁杰来到,他笑着冲狄仁杰招手,道:“小狄,你的策论做得如何,可是写好了?”

狄仁杰啊了声,这才想起,他的策论还没做完呢。他上前冲李治抱拳。道:“回殿下的话,学生的策论尚未完成,实在惭愧。”

听他说策论没有做出,李治却仍旧一脸的欣赏,说道:“民间工匠有句话说得好,慢工出细活。你策论做得慢,说明必是做得好,孤很是期待。对了,那么你认为是人之初,性本善对呢,还是性本恶对?”

狄仁杰忙道:“学生以为,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

李治嗯了声,道:“不错,人之初,性本善,当然是对的。小狄,你学识不错啊!”

王平安小小地嘿了声,道:“不见得吧,人之初,性本恶,才是对的。如果性本善,那么为何大家还要读书,反正都已经善了,还为什么要做个好人?”

性本善或是性本恶,是大题目,就算三个人坐下来论证,也不见得能论出什么结果来。而且这年头的读书人都非常的执拗,坚持自己的观点绝不让步,搞不好因为观点不同而翻脸,所谓道不同则不相为谋。

李治和狄仁杰同时转过头,看向王平安,一起说道:“不见得吧!”

王平安两手一摊,笑道:“为什么不见得?难道你们都没听说过,‘你一定要做个好人啊’,这种话么?如果人之初,性本善是对的,那么为何别人要说这句话?都已经是善的了呀,一出生就是好人了,何必还要学着做个好人?既然要学着做个好人,要学,就代表学之前不是,那不就证明人之初,性本恶了吗?”

李治和狄仁杰一起摇头,李治读书不精,让他张嘴就说大道理,他是说不出来的,可狄仁杰却道:“如果照着大哥的说法,那也常有人说,你可一定不要学坏啊。如此不就证明,坏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后天学成的吗?以大哥的论证方法,同样可以证明人之初,性本善啊!”

人之初,性本善。这不仅是初唐士子们认为正确的话,而且以后的士子大多也如此认为,甚至被写进了《三字经》里,成为启蒙读物,开篇第一句就是这句话。

王平安要想对李治辩论赢,那难度不大。可要想把狄仁杰辩论赢,难度就大得很了,除非他有唐玄奘的本事,上来一通大道理加典故,把狄仁杰侃晕,从而获胜,那还差不多!

拿这么个大题目当话题,很容易让人注意力转移,都不再想今天发生的事,边向感业寺走,边比比划划的辩论,谁也不服谁!

待走到寺门口时,李治大感不耐烦,什么性本善,性本恶的,有何关系?是善是恶,还不是一样,都得吃饭穿衣,还能因为性子善恶的关系,就能不食人间烟火,从此当神仙了不成?

他摆手道:“好了,好了,不要再争论了。无病,不是孤说你,你刚刚说的话,都是谬论,还是小狄说得对,吾本良善,难不成还象你说的那样,吾本邪恶?”

王平安叹道:“好吧,既然殿下说了,那就当臣说错了吧,大家都是善良的,都是好人。”

李治笑道:“本就如此嘛,什么算不算的。”他竟然伸手,就象王平安刚才拍狄仁杰那样,也拍了拍狄仁杰的肩膀。笑道:“小狄,你很好,孤很看好你。今科你好好应试,孤等着看你中状头,跨马游街呢!”

狄仁杰心头一震,心想:“呀,真的提到状头的事来了!”

寺里都是宫中之人,李治心里明白,只要他对狄仁杰稍稍露出好感,对他亲热一些,那必会传遍皇宫,进入到史爱国的耳中,让他再胡思乱想一通!为了把注意力都转移到狄仁杰身上去,也顾不得他多无辜了,李治拉起狄仁杰的手,道:“来,随孤一同进去。”

狄仁杰侧过头,看向王平安,王平安则冲他一伸舌头,做了个鬼脸,那意思是:怎么样,我没说错吧,太子殿下是很喜欢你地!

受宠若惊中,狄仁杰和李治一起进入了感业寺,王平安跟在后面,错开数步之遥,把风头让给狄仁杰。

王平安心中还是很想让狄仁杰出出风头的,人不得意枉少年嘛!而且能误会狄仁杰是怎么被李治个“特殊喜欢”法的,只有史爱国一人,别人可不会如此误解,他们只会把狄仁杰想成是一颗耀眼的新星!

三人进了感业寺,此时娘娘们已经念完了经,后殿开出素斋,她们正在用饭,等用完饭后,再休息一会儿,就要返回皇宫了。

李治一直拉着狄仁杰的手,来到后殿,他有些不合礼仪地站在殿外,和狄仁杰说笑了几句,这才让狄仁杰等候在外面,他自己则进了后殿,狄仁杰是草民,而且是男子,不能去见娘娘和公主,再怎么要宠爱他,也不能让他进去。

王平安虽没这个忌讳,但他也没跟进去,而是站在殿外,和禁卫们待在一块,他一言不发,脸上全无表情。

这一番做作,殿里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过娘娘们都不认得狄仁杰,只是感觉这个少年人挺受太子重视的,她们并不会多问什么。

但不少人却有种感觉,王平安是不是失宠啦,要不然太子为什么不拉他的手,却反而拉别人的?平常可是不会这样的,王平安简直就是第一心腹啊,只要他在太子跟前,别人都得靠边站,今天却反常了!

小公主李伊人坐在靠近殿边的一桌,身后侍立着武媚娘,李伊人按着王平安的嘱咐,果真一个字都没问武媚娘的。她都不问,别人更没兴趣问了,所以武媚娘安全得很,一点都不用费力解释。

武媚娘心里还纳闷儿呢,怎么自己偷跑出去,又骑了王平安的马回来,竟无人相询,谁都没有“关心”她一下,未免太……瞧不起自己了吧,不受重视到了这种地步?

别的娘娘且不提,杨妃看在眼里,心中却想:“看来王平安确实失宠了,怕是传言不假,他极有可能是得罪了长孙无忌,该让恪儿和他结交一下了。”

李治上了桌子,简单吃了点素斋,又和感业寺主持老尼说了几句话,便请各位娘娘起驾回宫。

各宫娘娘也不再多待,纷纷起身出寺,上车回宫。路上也没有什么偶遇的事发生,李治甚至让狄仁杰上了他的车驾,而王平安只能骑马伴在车侧。

一路无话,到了玄武门,王平安和狄仁杰告辞走人。

此后数日之间,朝中宫中,安然无事。李治和武媚娘消停得很,他们都默默等着皇帝去骊山,就如同武媚娘所说,日子长着呢,先静静也好,培养一下感情,等皇帝出京后,他俩再激情燃烧,也不迟啊!

第五百五十七章 关于许敬宗的安排

王平安和狄仁杰回了灵感寺。王平安只字不提今天发生的事情,而狄仁杰也并不询问他为何发脾气,而是一再追问为什么太子会突然喜欢上他,到底为了什么,他也没做啥出采的事情啊!

喜欢一个人,是不需要理由的,真的不需要吗?

王平安被他追问得无法,只好编个理由出来,说那日太子来到灵感寺,没看到别人,只看到狄仁杰在这里听唐玄奘讲经,所以便注意上了他,而狄仁杰又是个翩翩美少年,和长孙无忌年轻时,有几分相似,所以太子才会特别的喜欢他!

狄仁杰心中仍旧不解,长孙无忌看样子倒挺周整的,年轻时应该也不能算太差,可自己为人算是谦和,而长孙无忌却越老越弥辣,嚣张跋扈。自己似乎和他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啊,太子怎么会因为这个,喜欢上自己?想不通归想不通,他倒也没再追问什么。

数日之后,便是上元节,上元节即元宵节,从汉朝开始,就是重要节日了,民间有燃灯的习俗,唐代燃灯时间为三天。一旦上元节过完,那么新年的各种庆祝活动,便即告一段落,各地官府恢复办公,而百姓则要开始忙活一年的生计,士农工商各忙各的。

今年的上元节和往年差不多,李世民仍旧要在承天门大宴群臣,观赏彩灯,与民同乐,庆典将从掌灯时分开始。

这日白天,王平安跟着群臣,进甘露殿议事,他没有什么好议的事,宰相们发言,他就在一旁听着。议事告一段落之后,李治从他站立的台阶上下来,有事要向皇帝禀告。

李治先看了眼大臣班中的王平安,这才转身。对李世民说道:“父皇,儿臣以为中书省最近事情太过繁多,而许敬宗年老多病,无法再胜任中书侍郎一职,儿臣请求父皇恩准,让许敬宗回家养老,安享晚年。”

李世民嗯了声,心想:“许敬宗的事情,马周和我说起过,这人确是不能再用了,可如果就此让他回家养老,似乎不妥,总得找个能拿得出手的借口,可一旦找借口,怕是得翻出一堆的破事出来,反倒不好了。”

许敬宗并不在殿中,他是有资格上殿议事的,可马周最近看他不顺眼,便压下众多的公务让他办,不许他再上殿面君。李治突然发难,许敬宗又不在场。无法说自己不够老,他被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