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3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终也有所滞涩,要是能被外派为官,执掌一洲兵马,那前途可就光明无限了!”

侍卫首领心想:“谁说不是呢,我也想外派啊,在吴王府里我被呼来喝去的,说得好听是家将,说得不好听,不就是个看家护院的么。可外派执掌兵马,哪会那么容易啊,吴王又不保举我,出头之日更是遥遥无期。”

王平安很体贴地道:“要不要我为将军运作一下,我大唐州郡众多,经常有缺,只要将军开口,我替你去求求太子,十有八九可让将军满意!”

侍卫首领心里明白,这是在拉拢他呢,可又想想,自己跟着吴王确是没什么前途,而且吴王脾气古怪,时间长了,怕是早晚得被咔嚓了,自己知道的太多了,灭口是早晚的事!

那天李恪让他灭幕僚和能人异士的口时,他就有了弃暗投明的念头,现在有了机会,他把心一横,道:“要是王公方便,还请代末将运作,打通关节,末将感激不尽,终生不忘王公大恩!”

王平安笑了!

第六百七十一章 非要住在一起不可

侍卫首领这话,摆明了就是投诚,从吴王李恪的那队,想要跳到太子李治的这队当中!

大人物之间的战斗,向来是以小人物当棋子的,大人物们斗得再凶,互相之间见了面,照样是满脸春风,嘘寒问暖,都是在背后使劲,暗地里下绊子。可对于小人物来讲就不一样了,那真得拿命去拼前程啊,站对了队,那是一切好说,飞黄腾达,可要是站错了队,那可不是自己倒霉,事败之后,是一家人满门倒霉!

放在以前,李恪在京里好歹还能受到皇帝的宠爱,可现如今宠爱与日俱减,而离了长安之后,还没到地头儿呢,李恪就被撂倒到了,而刚到地头儿,就又被好一通修理,只能躲在床上发脾气,拿手底下的泄愤。

这种情况下,人心思变,侍卫首领是个正常人,家有老小,哪肯接着陪李恪玩下去,以前是没机会,现在有了机会,当然要换队站了。他又不傻,身为朝廷命官,效忠的是朝廷,吴王不是朝廷,而太子却有可能成为朝廷!

小人物的心理,王平安再清楚不过,他也是从小人物一步步爬到这个位置的。见侍卫首领开口求官,他道:“这个好说,只要将军一心为太子效力,太子自不会亏待你的,太子为人谦和,向来照顾臣子,不用说别人,将军看看我就成了!”

侍卫首领忙道:“王公的话大是在理,末将一心想为太子效力,却苦无机会。”

王平安问道:“将军,要是我没记错的话,你汉名叫做安山大,我可有记错?”

侍卫首领顿时露出喜色,他可从没指望过王平安知道自己的名字,而且王平安刚才一直只叫他为将军,却并不提姓名,所以他便以为王平安不知道自己这种小人物叫啥名字呢,不成想一提及前途,人家立即就叫出名字来了。这可比李恪强多了,李恪是记不住假装记,而王平安是记住了,假装记不住,两厢一比较,高下立分!

侍卫首领道:“末将正是叫安山大,不瞒王公说,小人的出身不太好,先祖是胡人,由于战乱的关系,末将的父亲出生时,祖父已经去世,所以姓氏上就有点糊里糊涂,又说姓康,又说姓安,也搞不清楚姓啥,后来因为希望能过上平安的日子,便姓了安。”

王平安笑道:“胡人多了,现在不都是咱们大唐人么,英雄不论出身,只看现在,无须比爹!”顿了顿,他又道:“有不少胡人叫亚历山大的,将军叫山大,倒有些类似。”

侍卫首领啊了声,道:“是吧,这个末将倒是不太清楚。”

事实上,他说的比较婉转,说自己的父亲没见过祖父,其实他父亲连祖父是谁都不知道,只是看中原人姓啥的多,就跟着姓了,偏巧那时所在之地姓安的多,于是就跟着姓了安。

王平安压低声音,道:“要是将军不喜在长安为官,那不如去西域,这也算是衣锦还乡,那时威风八面,可不比现在强多了。”

安山大又惊又喜,听王平安的意思,是要派自己去西域了,这可是大好事,山高皇帝远的,执掌兵权的将军,生活奢华,可比在长安当家将,强上不知多少倍。

安山大清楚得很,自己投靠了太子,就等于是背叛了吴王,如果还在长安任职,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吴王报复,太子又不能保他一世平安,利用完了,一脚踢开,是很正常的事。可要是外派到西域或者其它边关去,那就没问题了,吴王势力再大,也报复不到边关。王公果然善解人意,自己还没给他办事呢,就为自己想好了日后的道路!

他感激万分,连声向王平安保证,自己一定效忠太子,不管谁敢和太子作对,他都将抗争到底,誓死保卫太子!

王平安笑了笑,道:“不过我有一事,却要将军做个保证!”

安山大二话不说,拍胸脯保证,啥事都行,王公尽管开口,只不过最好别出人命就行。他嘴上保证,心里也突突,万一王平安让他下毒整死李恪,那他是万万不敢答应的!

王平安道:“不是啥难事,只是要将军和你的儿孙,以后万不可娶胡人为妻,更不可娶有了儿子的胡人女子为妻,象巫婆啥的,这个规矩要定为你安家的家规,谁要是违背了,合族击之!”

安山大啊了声,万不成想王平安会提出这个要求,他可不知道以后会出个安禄山,只是感觉这个要求很容易达到,没什么了不起的,娶巫婆?开什么玩笑!

他立即点头,道:“末将向王公起誓,不管我安山大一族如何开枝散叶,绝不娶胡人女子为妻,更不会娶巫婆,如有违誓言,天诛地灭。”

想了想,天诛地灭有些太笼统了,不够真诚,反正这种事情自己和儿孙们都不去做就成了,也不怕报应。他又改口道:“如有违誓言,满门死绝。”

王平安笑道:“这誓发得太过严重了,不必如此。不过巫婆这种人,还是越少越好,如你有幸执掌兵权,干脆下令,不许她们婚配也就是了。”

这种小事,安山大当然答应,满口子的应允,什么巫婆不巫婆的,不就是跳大神的么,只要一昔权在手,想怎么修理她们,就怎么修理,以讨王公的欢心!

刺史府离别院不远,可两人却走了好半天才到。王平安进了别院,李恪立即叫进,让王平安给他看病。

李恪得的病,从表症上看,王平安当然知道怎么治疗,可李恪却非说他没有服过巴豆,所以王平安只好给他开出比较缓和的药剂,不敢按巴豆之症来治,如此一来,好的可就慢了,李恪还得多受些日子的罪,当然这就不能怪王平安了。

开好了方子之后,李恪为表示感谢,请王平安吃饭,王平安无法拒绝,王爷请吃饭,自己不留,那就是当面打脸,太不给面子了。

安山大猛地想起,这顿饭是要试探王平安爱不爱吃狗肉的,自己只顾着高兴,竟把这事给忘了,可李恪一直在和王平安说话,他无法提醒,只能干着急。

花厅设宴,酒菜摆上。李恪道:“无病,本王身体不适,饮食方面还需……这个节制,你随意,莫要看本王吃的少,你就不敢放怀吃喝。”

王平安笑道:“那下官就不客气了,王爷盛情款待,如果下官扭扭捏捏地,岂不是说王爷的酒菜不好嘛!”

李恪哈哈大笑,冲侍卫首领打了个眼色,这桌上尽是酒肉,可哪碗是狗肉,他却是没分辨出来,他是从来不吃这种食物的。

安山大早就无间道了,李恪尚不知晓,竟还在暗示安山大给王平安吃狗肉。安大山站在一旁,陪着笑脸,道:“王公,厨房特地给您做了碗狗肉,这可是好东西,很补的,您不多吃点儿?”说着话,他指了指一碗肉。

李恪心里有些不满,暗骂了声废物,你不告诉王平安这是狗肉,他挨个菜吃过去,感觉这肉好吃,自会多吃,并且赞美几句,那不就试出来了嘛。可你一说,他就算不爱吃,也会说爱吃了!

果然,王平安道:“狗肉?这可是好东西,大补之物啊!”

他心里明白过味儿来了,看来昨晚的事李恪已然全部知晓,这是要试自己爱不爱吃狗肉,如果自己露出不爱吃的表情,那他就会联想了,会不会是李治爱吃?李治为什么爱吃,和谁一起吃的?

王平安挟起一块狗肉,吹了吹,放在嘴里大嚼,吃得满嘴流油,点头道:“以前下官并不爱吃这种东西,总觉得狗肉上不得席面,可是在工地上时,见百姓拿这种东西解馋,便跟着尝了尝,却发现这东西当真是香啊,完全可以称为是香肉,便爱上了这种东西,甚爱,大爱之!”

说着,他很恭敬地给李恪也挟了一块,道:“王爷,您也尝尝,这狗肉做得相当不错。”

李恪嗯了声,不好推却,挟起狗肉吃了,却摇头道:“有些太腻,本王不是太吃得惯,无病多吃些吧!”

王平安答应一声,风卷残云般,将一大碗狗肉全给吃了。见王平安如此的爱吃狗肉,李恪心里又烦了起来,如果真的是王平安爱吃,那就跟李治没关系了,也就用不着查李治为什么要吃狗肉了。

李恪想了想,觉得应该敲山震虎,不管怎么说,王平安在水车模型上摆了自己一道,这个场子得找回来才成。

李恪道:“无病啊,你以前说过要当本王的门下走狗,这话还记得否?”

王平安眨巴眨巴眼睛,道:“下官说过么,下官倒是不记得了!”他才不承认有这回事呢,有本事你拿信告我去啊!

李恪脸上肌肉抽了抽,却也无可奈何,确实拿王平安没法,他道:“无病,你将水车的功劳让给本王,本王还未曾感谢于你,你说吧,要本王怎么谢你?”

他嘴上说着感谢,可心里恨不得把王平安当成狗肉,一口吃了。要不是王平安拿水车的功劳给他下套,他现在能在庆州这里么,受这份罪!

王平安却道:“这是应该的嘛,下官一向和王爷投缘,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只要能为王爷效力,那下官定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王爷,您要是有事,只管开口,我王平安定然为您两肋插刀,要是牙蹦半个不字儿,从此以后王字倒着写!”

李恪气得鼻子差点没歪了,王字倒着写,不还是王么,难道就会变成刘了!他道:“不如把王平安三个字倒过来写,那还有些诚意!”

王平安点头道:“王爷责备的是,单倒写一个王字,诚意不够。只要是王爷吩咐下官去办事,下官要是牙蹦半个不字儿,从此以后王平安三个字倒着写!”

半个不字是没法往外蹦的,要蹦也只能是一个一个的蹦,而且就算是将王平安三个字倒着写,又能如何?大不了写的时候,把纸也倒过来,那不就得了,有啥大不了的!

李恪见拿王平安没招儿,只好出狠招了,他咬牙道:“无病,本王的病情很是严重,得你亲自照看才行啊,本王使唤得动你吧?”不等王平安牙里往外蹦不字,他又道:“不如本王也搬进你的刺史府里吧,和你一起住,你看如何?”

王平安呃了声,干嘛,想玩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么?你要是搬进刺史府里,那太子就得搬出来了,你俩住一块,还不得出大麻烦么!

他只稍稍一愣神的功劳,就听李恪道:“很好,无病你答应就好。来人啊,去准备,今天本王就搬进刺史府里。无病,你就把本王安排到太子的隔壁就成了,我们兄弟要住在一块,要是我们兄弟不能住到一块,本王唯你是问。”

李恪把眼睛一瞪,要是李治看我搬去了,他就搬走,我就找你算帐,说你挑拨我们兄弟之间的感情,有离间之罪!

王平安大吃一惊,这比玩山还要严重,竟是直入虎穴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很好,你有种!不过,你不晓得一件事,那就是你的侍卫首领,已经叛变了!

李恪站起身,道:“事不宜迟,无病你这就回去准备一下吧,让我的侍卫跟着你去,帮你收拾!”说着,他冲安山大一使眼色,示意安山大去监视王平安,可别在他的住处弄出什么古怪机关来,让他中了暗算!

安山大满脸的忠诚,重重地点了一下头,表示明白。

王平安只好起身,道:“那下官就告退了,这就回去准备。”和安山大一起出了别院。

他们一走,李恪的怒火就爆发出来了,拍桌子怒吼,怒气攻心之下,竟然连桌子都掀了!

王平安和安山大回了刺史府,他让安山大前面等候,自己则跑去见李治。

李治到现在都没起床呢,每当他要起来穿衣服,武媚娘就冲他发嗲,弄得李治舍不得起床,就这么一直在床上翻来滚去的。

李治在床上道:“媚娘啊,我感觉饿,你不饿呀?”

武媚娘道:“我也饿了,要不然咱们起来吧,好象天都亮了!”

李治推开窗子,向外望了眼,道:“不是天亮了,而是下午了。”

他刚推开窗子,就听王平安的声音在院外传来,说有急事求见。

第六百七十二章 垂帘听政提前开始

李治听到王平安在外面说话,他回头冲武媚娘道:“无病来了,让他再送些饭菜来吧,然后打发他走,咱们去院子里活动活动,我想出去晒晒太阳。”

武媚娘懒洋洋地嗯了声,道:“我也想晒晒太阳呢,在屋里憋着,着实有些气闷。”

李治道:“无病,你先去弄些饭菜来,这回要清淡爽口些的,不要再弄荤腻的了。”

王平安推开院门,探头向里看,见李治打开了窗子,光着膀子,就坐在窗边,他忙道:“殿下,饭菜慢慢说来得及,可臣有紧急事情,要和你说,方不方便现在进来?”

李治打了个哈欠,道:“紧急事情?这偏僻地方,能有什么紧急事情,你等会儿,孤这就出来。”

王平安答应一声,把院门关上,站在外面静静地等着。

李治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捡起衣服穿上,问道:“媚娘,想吃点儿什么,我一会让无病做去。”

武媚娘披散着头发坐起身,想了下,这才道:“炝个白菜丝吧,我现在不想吃太油的东西。”

李治嗯了声,道:“我让无病去弄,还要别的不?”

武媚娘道:“再炒个鸡蛋吧,清炒,少放盐。”

李恪把衣服穿好,坐在床边穿鞋袜,武媚娘在他身后,给他梳理头发,两个人就象是多年的老夫老妻一样,很有恩爱的味道。

李治拾掇好了,开门出来,转身将房门关好,来到院里的石桌旁坐下,道:“无病,进来。”

王平安应了声,推门进来,回身便把院门上了闩。他快步走到李治的跟前,还没等说话,却听李治道:“你记下,炝个白菜丝儿,然后清炒个鸡蛋,再来点米饭,米饭松软些……”

王平安不等他把话说完,急忙打断,道:“殿下,出大事了,那李恪想要搬进刺史府里居住,而且非要住在您的隔壁不可!”

李治啊了声,道:“什么?什么意思?他要搬到孤的隔壁住,他想干嘛?”

王平安没有压低声音说话,屋里的武媚娘也听见了,挪到窗边,趴着窗棱,偷偷往外面看。

王平安唉了声,道:“李恪相当地能折腾,昨天晚上派人在府外转悠,竟然还找厨师的麻烦,也不知他哪来的闲心。今天又把我叫到了他住的别院里,请我吃狗肉,还非要搬到这里来住,还说如果不能住到您的隔壁,就要唯我是问,臣无法阻止,全无办法啊!”

李治脸上阴晴不定,全然没了主意,他想了想,道:“他会如何拿你撒气?”

王平安苦起了脸,摇头道:“我哪儿知道,肯定是下绊子呗,没事找事,鸡蛋里挑骨头,总之非得让我难受不可!”

李治哦了声,沉默半晌,实在想不出办法来,只好按着老规矩,问道:“无病啊,这事你看,该怎么办呢?”

王平安心中叹气,又是这句,就不能来点别的嘛!他道:“要不然臣放挺,就让他唯我是问?反正他也不能真的把臣怎么样了,咱们不怕他翻脸,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

李治也挺为难,王平安都感觉棘手的事,他更没主意了,只好道:“要不然孤不许他搬进来,直接下命令,你看怎么样?”

王平安摇头道:“那更加不可以了,要是殿下您不许他搬进来,可就中了他的圈套了。您想啊,他现在在病中,需要照顾,而他又是您的亲哥哥,您这个做兄弟的,该不该照顾?”

李治脸色难看,道:“道理上是这些,可他又不是没有侍从,孤一天到晚的这么忙,哪有闲功夫管他啊!”

王平安叹了口气,道:“只要道理上说得通,实际上通不通是无所谓的。只要您不让他住到隔壁,他就有话说了,会很委屈的,而且会逢人便说,说你不顾兄弟之情,如何如何的,而这又算不上是造谣,他说的是事实啊,您再怎么辩解也是没用的,要是一旦传进了宫去……嗨,别的地方传不到,但宫里一定传得到,那时皇上会怎么想您?”

李治半晌无语,道:“这倒也是。要照你这么一说,不但孤得让他住到隔壁,甚至连孤都不能搬走了,要不然就得被说成不顾手足之情啊!”

王平安道:“只好小心点儿了呗!”他看了眼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