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4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想到当初的前太子李承乾,天真到认为有了侯君集的帮助,发动一场宫廷政变,就能提前登基,结果被皇帝和自己,轻而易举地就给收拾了。换了魏王李泰,也是如此,以为吓唬吓唬李治,就能稳稳当当地做了太子,结果把李治吓得半死,向皇帝哭述,反倒让李泰聪明反被聪明误

而现在这个李恪,又是如此,以为能出了关去,又得高句丽的帮助,就能和自己对抗,真是天真。高句丽人给他出的主意,都是从高句丽方面考虑的,他能得到的所谓的好处,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又想到了李治,所有外甥里,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孩子,因为这个孩子啥主意没有,都得听自己这个舅舅的,这样就好,这样自己还可掌权数十年,所以这个外甥是一定要保住的,保住了他,就等于保住了自己

长孙无忌在桌上拿起火石,打着了火,将书信烧掉,心想:“好吧,李恪好孩子,你想要,那舅舅就给你”将信烧掉后,他出了书房,去了尚书省。

来到尚书省,长孙无忌叫来书吏,吩咐道:“凡是高句丽那边的奏章,都要最先交给老夫看,不管多晚,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先交给老夫,由老夫送进宫去,不可直接送进宫,明白吗?”

书吏自然答应,可心里却纳闷儿,长孙大人为何有这种吩咐,难不成高句丽那边又有动静了?可长孙大人是怎么知道的?

姜是老的辣,长孙无忌何等人物,他清楚得很,李恪要想去营州那里,光靠向自己玩阳谋,是没什么太好效果的,要想让他的阳谋成功,那必须得还有点由头,至于由头从何处由来,那也只能是高句丽了。

见天色尚早,长孙无忌整了整衣服,从各地的奏章里,挑出几份有关庆州的来,手里拿着,进宫去了。他打算和皇帝说说,说李恪在庆州的功绩,夸一夸李恪,517Ζ说李恪是多么的能干,而且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心态也平稳了,想当一名好臣子,辅佐太子弟弟,只有如此地夸,才能在高句丽那边送来由头后,他才能把李恪派去啊,要不然突然说要改封李恪,皇帝是不可能答应的。

庆州。正月十五已经过了,官员们开始忙起春耕的事宜来,城里城外,依旧热火朝天的忙乎,无论是官员还是百姓,个个都干劲十足,把心思全放在今年的年景上了。

这天,王平安起床后,先来到父母的房里,他这些日子天天都来,一是给父母请安,二是来看小太平。

小太平健康得很,每天喝着新找来的乳母的奶,一点毛病不生,哭闹也少,非常的讨人喜欢

王平安从摇篮里抱出小太平,放在臂弯里,摇了摇,笑道:“小太平,昨天晚上尿了几回?你是大姑娘啦,都快满月啦,不能再尿床啦”

小太平呀呀儿语,一只小手从襁褓里伸出来,两只圆溜溜的眼睛看着王平安,格格笑了起来

王平安笑道:“这个孩子真爱笑,以后肯定是个好性子的姑娘,可不象她娘似的,那么阴沉”

王有财嘿了声,道:“提那个女人干嘛,以后少在孩子面前提她。等孩子长大了,懂事儿时,就告诉她,她娘早就死了,免得孩子难过,有那样的母亲,想不难过都不成”

杨氏早就不把武媚娘当回事儿了,她深信好人有好报,恶人自有恶人磨,那武媚娘早晚得遭报应

她站在王平安的身边,笑道:“这孩子可喜欢别人抱她呢,一抱就笑,要是身边没人,她就呀呀地叫,咱们要是不吱声,过一会儿她就哭了,可怕别人不理她呢”

王平安抱着小太平,道:“我们都理你,我们都理你”低头去亲小太平的小脸蛋儿,啪的亲了个带响的。小太平格格笑得更欢,用那只伸出襁褓外的小手,去抓王平安的鼻子。

王平安啊地一声,道:“这孩子的小手,还挺有劲的呢”他的鼻子没被抓着,但脸被抓了一下,小手柔嫩,自不会让他破相,可却能感觉出小太平力道不小。

杨氏笑道:“可不是嘛,这孩子有劲着呢,力道可大呢。你把手伸到她嘴里,让她咬咬你”

王平安呵呵笑道:“她都没牙呢,怎么咬我啊”他伸出小拇指,放进小太平的嘴里。小太平以为是奶嘴一类的东西,立即咬住,使劲吮了起来

王平安惊讶地道:“呀,可不是嘛,这孩子的劲可真大啊,小嘴巴可有力呢”

小太平吸了几下,没有吸出什么来,张嘴丢开王平安的小手指,呀呀几声,小嘴一扁,看样子是要哭欺负人家年纪小啊,拿手指唬弄人家,你唬弄人家,人家就哭给你看

杨氏见状,忙道:“喂喂,你可别逗她了,小心把孩子给逗哭了”她赶紧从王平安的怀里抱过小太平,哄了起来,道:“小乖乖,不要哭,祖母疼你”不停地悠起孩子。

王平安笑道:“这孩子,竟然跟她爹我闹小脾气,太不象话了,以后定要好好管教”他对小太平喜爱到了极点。

可小太平不甘心被白唬弄了,哇哇几声,大哭起来,不管杨氏怎么悠她,她都不停下来

王平安吓了一跳,道:“好好好,不管教,不管教。要是儿子得严着点儿,是女儿那就得宠着来了,都是爹爹的错,小心肝儿莫要哭了”

王有财站起身来,道:“平安啊,你赶紧走吧,前面那么多事儿呢,在这里干嘛,还把我的宝贝孙女给弄哭了”

王平安一咧嘴,笑道:“哟,她成宝贝儿了,我不是了哎呀,真是有了孙女,儿子就丢过墙啊”他又伸手刮了刮小太平的脸蛋儿,这才出了房间。

刚走到门口,就听小太平不再哭了,又呀呀儿语起来,杨氏和王有财一起笑着。他回过头,心想:“这小丫头,竟然哭得快,笑得也快嗯,我去把三字经给写出来,等她会说话了,就让她背三字经,还有百家姓……”

对于小太平,他是越来越喜欢的,竟然当成是亲生女儿一般看待,还打算好好的教养她长大。

来到前堂,王平安正打算处理公务,欧阳利却来了,说长安太子给他回信了。王平安拿出信来,看了一眼,皱眉道:“这不是太子亲笔,而是史爱国写的。这是怎么回事儿,太子问过什么了吗?”

欧阳利摇头道:“回来的兄弟说了,他没有看到太子,是史爱国问的他,但也没问什么太多,似乎他并不关心那位春花大婶的生活,只是拿了信,让他带回来”

王平安看着信上的那句话,思索片刻,道:“会不会太子不知道这件事啊?由史爱国直接就给办了,没有告诉太子?”

欧阳利想了想,道:“不会,因为史爱国一开始没问什么,是隔了好久,才出来问了几句,然后又隔了好久,这才拿信出来的。”

“那就说明还是给太子看了,史爱国没有私自拆信。如此说来,这信是太子授意写的”王平安皱着眉头道,这事儿不对头啊

欧阳利探头看了眼信,见信上只有一句话,他便道:“这个……属下以为,这事儿不难猜。定是太子要接春花大婶回长安,而史爱国不想惹出更大的麻烦,所以把太子的回信给毁了,他自己写了这封信。”

王平安嗯了声,关于这层,他也想到了。其实,如果他是这个时代的人,那么在遇到武媚娘和太子的这种事,说不定他也会采取同样的手段,和史爱国的做法一样。不管怎么说,史爱国是忠心李治的,他为了保护李治,就算牺牲掉武媚娘,那也是不会皱一皱眉头的,这时候的武媚娘一文不值,死就死了,除了王平安之外,谁能把她当回事儿啊

王平安道:“估计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说明史爱国是想处理掉春花大婶了,我估计着他定是要在春花大婶回长安的途中动手。”

欧阳利点头道:“那是肯定的,接春花大婶的事儿,只能由他去办,咱们的人一离开,他还不是想把武媚娘怎么着,就给怎么着了,反正米已成炊,太子就算伤心也没办法。”

王平安将信揣入怀中,道:“史爱国一定会找出个好理由的,不肯说是他除掉的春花大婶,说不定反而会推到我们的身上,说我们保护不利。反正人嘴两张皮,咋说咋有理,我又不在长安,你们又见不着太子,到底如何,还不是凭他一张嘴巴说么”

欧阳利道:“那怎么办,看信的意思,就是要送春花大婶回长安啊,总不能我们不送她回去。估计她自己也不愿意再留在庆州的,要是我们不送她回去,反而会怪我们办事不力了”

王平安起身前往后宅,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所以打算和她挑明。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她自己的事,让她自己拿主意去吧”

到了武媚娘的小院外,他推门进去,这段时间他以太忙为借口,并不常来,尤其是过完年后,只来过一次,再就躲着不见武媚娘了,烦她一见面就问,问太子有没有回信。

院门一开,就见黄小丫在院子里扫雪,手里拿着把扫帚,正卖力地扫院子。

王平安道:“看样子过几天有可能还要下雪,你春花大婶又不出屋,这雪扫不扫的,倒也没关系。”

黄小丫见他来了,扔下扫帚,连忙上前行礼,道:“春花大婶说了,我要是不在屋里待着,出来干活,就给我钱,这院子里也没啥可干的,我就扫雪了,还能堆个雪人玩”

王平安嘿嘿笑了笑,道:“不用扫了,你去找丫环们玩吧,春花大婶这里,倒是不用你一直伺候着。”他从怀里掏出一颗金瓜子,给了黄小丫。

黄小丫拿过金瓜子,放在阳光底下看,笑着叫道:“这是金子啊,能买一头牛”欢呼着跑了。

王平安笑了笑,这小丫头性格倒是不错,很容易满足,所以整天开心,可不象屋里那们位,人心不足蛇吞象,成天想得那么多,也不怕头疼

到了门口,他敲了敲门,道:“春花,我能进来吗?你有信到了”

王平安在外面说话,里面的武媚娘已经听到了。这段时间她在坐月子,不能见风,更加不能出屋,连澡都不能喜,以防落下病根,在屋里憋得够呛。忽听王平安到来,又说有信到了,她猛地从床上坐起,心头砰砰狂跳起来。

她道:“少爷进来无妨,史是屋里气味不太好,您得忍着点儿”

王平安在外面干笑两声,道:“没所谓的事了。”推门进去,看向床上的武媚娘。

就见武媚娘头上缠着条白色的手巾,坐直了身子,正满眼紧张地看着自己。

第七百一十四章 去当尼姑吧

王平安回身关上房门,皱了皱鼻子,这屋里的味道果然有点冲,满是汗味儿。他道:“媚娘,这几天身体恢复得如何?”

武媚娘坐床上下来,拖上鞋,她已经紧张得快哆嗦了,哪有心思和王平安客套,她道:“舅舅,太子有信来了,你可看过了?”

王平安嗯了声,道:“太子回信了,不过……媚娘看看吧,看过后我们再说。”他从怀里掏出信来,交给武媚娘。

武媚娘接过信后,并不着急打开,而是看向王平安,见王平安的脸上表情如常,看不出喜怒哀乐来。看到这表情,她便知道,太子回的信,上面不见得是什么好消息。

如果是好消息,王平安肯定会恭喜她,替她欢喜一番,但如果是坏消息,那他就只能故作镇定了。现在的王平安,可不正是在故作镇定么。

武媚娘打开信纸,见上面只有一句话,她的脸色顿时就变了,拿着信纸的手颤抖起来,抬头看向王平安,道:“舅舅,这信不是太子亲笔,是……是谁写的?”

王平安慢慢坐到了桌边,道:“是史爱国写的,我派去的信使,没有看到太子,是史爱国接见的,而且他并没有问起你太多的事,只是把这封信交给信使,让他带回来给我。”

武媚娘脸色煞白,她忽然向前扑倒,给王平安跪下,膝行而前,到了王平安的近前,伸手抱住王平安的大腿,叫道:“舅舅,救救媚娘,媚娘不想死”

王平安叹道:“媚娘,你看明白信了?”

武媚娘泪水顺着面颊滑下,重重地点了点头,她当然看明白了这封信所透露出来的信息,哪可能不慌张

李治是个糊涂人,对于世事不够清楚,史爱国要替他写信,他也就同意了;而史爱国哪会管那么多,他还以为王平安也有打算,想要摆脱武媚娘这个大麻烦呢,所以没有顾及太多。

可王平安和武媚娘两个人,却谁也不糊涂,一看这信上面只写了一句话,而且又不是李治亲笔写的,就都明白是咋回事了

这是史爱国要解决掉武媚娘啊,很有可能史忠臣也知道了

武媚娘哭道:“史总管定是怕媚娘给太子带来麻烦,所以便想暗中除掉媚娘,他要做这等恶事,舅舅定要阻止,不要让史总管的阴谋得逞,害了媚娘的性命”

王平安要将她扶起来,可武媚娘死活不肯起来。王平安又是叹气,又是摇头,只好随她这么跪着,过了一会儿,这才道:“也许,这件事,太子殿下是知道的,只不过他……没有明示,其实万一要是他自己不好说什么,暗示了一下史总管,然后由史总管出手……”

他的意思很明显,武媚娘现在确实是个麻烦了,说不定李治也想要解决掉这个麻烦,但他自己不好说出来,以免被骂成是薄情寡义,就算别人不说,他的良心上怕也得会过意不去。

可要是李治一个劲地表示武媚娘很重要,说什么宁愿他自己受苦,也要和武媚娘团聚,那么其实这种说法,表示上听起来是有情有义,实际上却是一种暗示,暗示他的手下人,去解决掉这个大麻烦,而象史爱国这种忠于他的大宦官,一定会“自作主张”地去替他解决掉麻烦的,等麻烦解决之后,李治再嚎啕大哭,说史爱国竟然背着自己,做出了这样的恶事,然后史爱国再大哭一场,说他都是为了太子着想,好一通表忠心,最终得到了李治的原谅

说得直白些,这就是假仁假义的最直接表现

王平安看的书多,当然知道这种手段,而武媚娘天生的就对阴谋诡计敏感,所以两人都明白这种事,并且都认为真实情况就是这样

但是,武媚娘却是决不会承认的,因为只要一承认这是事实,不用等史爱国了,王平安就有可能解决掉她

武媚娘摇头道:“不可能的,太子殿下对媚娘的心意,媚娘是最清楚的,那真的是情真意切,便犹如《上邪》所写的那样,太子和媚娘永远都不会分开……我二人的心,永远都不会分开”

她和李治现在就分开着呢,所以只好改口,说心永远不会分开了。

王平安轻声道:“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媚娘,你确定太子真的不知此事?”

武媚娘斩钉截铁地道:“太子定是不知此事,只要媚娘再见到他,一切事情就会明白,都是那史爱国只手遮天,胡作乱为,想要害死媚娘”一着急,她再不称史爱国为总管,而是直呼其名了。

王平安听了这话,微顿片刻,重重地点头道:“我也认为,太子不知此事”

武媚娘哽咽地道:“多谢舅舅,这世上,除了舅舅和太子之外,再无人是对媚娘真心的好,媚娘现在无依无靠,只能指望着舅舅做主了”

王平安叹了口气,又道:“媚娘,可你要知道,那史爱国是史忠臣的弟弟,他要办的这件事,肯定是经过史忠臣大总管同意的。如果史大总管要想对你不利,那么你回到长安后,就算是见到了太子也没用的,太子能顾得了你一时,却不可能时时护着你,总不能把你接进宫去,只能安置在宫外住,而在宫外……史大总管总是会找到机会的啊”

武媚娘咬着嘴唇,不言不语,其中道理,她岂有不知之理。可就算是知道了,又能怎么办呢,强弱相差得太过悬殊,在史忠臣这种超级实力面前,她根本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王平安又问道:“那你说,你是回长安呢,还是继续留在庆州?”

好半晌,武媚娘才道:“既然史大总管认为媚娘是个麻烦了,那媚娘就算留在庆州,他们也会派人来害了媚娘的。”

王平安叹了口气,心想:“你明白就好。史忠臣可不是好相与的,他当年既然能在玄武门之变时,充当皇宫里的内应,那他就不是心慈手软之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就算武媚娘留在庆州,处于自己的保护之下,史忠臣仍会派人来解决掉麻烦的,而且一旦破脸,自己再想保护好武媚娘,那可是困难太大了”

看着始终不肯起来的武媚娘,王平安只好道:“你在庆州确实危险,而且容易让史大总管和我翻脸,事情只要挑明了干,就少了回旋的余地,我再就不好保护你了。可你回到长安之后,不管住在哪里,史大总管总会找到你的,长安城里城外,哪有他不去的地方?只要他派人去找你,你藏在哪里,都会被找到的”

武媚娘现在也是心慌意乱,头痛欲裂,打击来得太突然,她有些失了方寸,急切之间,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王平安用力扶她起来,道:“媚娘,你在屋里好好想想,我到院子里去等着,你一个人静下心来,想必就能想出好办法了,到时只要叫我一声就成”

武媚娘坐到了床上,很是憔悴,仿佛一下子老了十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