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治伸出手来,对王平安道:“王侍中,你与朕共乘一骑,一起回城吧”

和皇帝共乘一骑,王平安乐得差点晕过去。李世民在世时,为了表示对大臣的信任,常常让大臣和他共乘一车,没想到李治更进一步,竟然要和他共乘一骑

王平安伸出手去,嘴上却道:“这这,这不妥吧”拉着李治的手,借力翻身上马,坐在李治的身后。

李治笑道:“有何不妥,朕说妥,那就一切都妥”拍了拍御马,顺着大道,向承天门驰去

长孙无忌见状,心里有些酸酸的,可王平安就算是再受宠,总也是自己的人,他不好这时说别的啥,只能顺着皇帝的意来。他心中暗道:“这个王平安啊,真是晕了头了,我不是让他凡事都先推辞一下么,他竟然只是嘴上说说,可屁股却老实不客气,真的坐上马去了”

无可奈何,长孙无忌叫道:“王侍中有大功于国,理应受皇上礼遇,皇上万岁”

大臣们只好跟着叫起来,可人人心中都想:“王公爷变成王侍中了,这王平安终于登上朝臣的顶峰了”

门下省最高长官不是叫门下令,而是叫侍中,侍中既是宰相之一。王平安做了侍中,即表示他成为大唐国事的决策者之一。

大唐开国以来,年不满二十为相者,仅王平安一人,非世袭而为相者,虽非前无古人,可却也后无来者了

第七百五十六章 辽国公

李治和王平安两人一骑,向明德门跑去,他俩一离开刚才踩旗的地方,附近看热闹的老百一拥而上,去抢那杆大旗。哄抢之下,把大旗扯得四分五裂,连旗杆都被折成了好几段,被百姓给分了

随着王平安进京耀武的那两千兵将,看到此情此景,无不惊讶。有的士兵小声道:“乖乖的,老百姓这么喜欢抢高句丽的大旗啊,这破旗有什么好的?”

有脑筋灵活的士兵便道:“可能是拿回去炫耀吧。对了,不少人家都有征辽的子弟,如果在辽东那里阵亡了,他们的家人抢了高句丽的战旗,拿去祭奠家中子弟,岂不正可告慰亲人的在天之灵嘛”

兵将们一起点头,确实是这么回事。上坟时,告慰在高句丽阵亡的家人,有什么比从敌国缴获的战旗更有意义的呢,这可是绝佳的上坟贡品啊

兵将中脑筋非常灵活的士兵小声道:“这种大旗咱们可还有不少呢,如果把这些大旗给卖了,估计能大发一笔啊,不愁卖不出去,更加不愁价低了”

大家一听,全都点起头来,不少人心中后悔,当初在高句丽时,这种破烂战旗要多少有多少,多到大家都当擦靴布。谁能知道在高句丽一文不值的破烂儿,到了长安,竟然能成了抢手的香饽饽呢?白白的少了一次发财的机会

然而,有脑筋灵活的,就会有脑筋超级灵活的,有一些兵将眼光发亮,心想:“这个大简单了,等进了城之后,找家裁缝店,让裁缝偷偷做几面高句丽的大旗来,然后我拿着去卖,反正不愁卖,财是一定会发的,顶多给那裁缝多点工钱呗,把裁缝的嘴一堵,谁能知道我卖的是假旗”

兵将们心中都打着小算盘,想要在长安大捞一笔,而领兵的薛仁毅却在马上连拍大腿,对身旁的苏定方道:“苏将军,刚才那位就是皇上万岁爷啊?万岁爷咋没过来呢,俺本来打算晕一下的,好讨皇上的欢心”

军队前进,苏定方在马上端坐,一手执缰,一手挥动,向百姓们颇颇致意。听到薛仁毅的话,他转过头,奇怪地道:“我没听错吧,你要用晕一下来讨皇上的欢心?这话是怎么说的?”

薛仁毅道:“王公可说了,在皇上万岁爷心里,尊敬的最高程度就是晕过去,万岁爷一见俺尊敬他都尊敬到晕过去了,必会龙颜大悦,说不定能顺手就封俺个卫府将军的官当当呢”

苏定方哈地一声,笑了出来,道:“你要想进入卫府,倒是不必非得给皇上晕过去,你只要求求王公不就得了。没听皇上刚才怎么叫他吗,叫王公为王侍中,知道侍中是干嘛的不?”

薛仁毅想了想,道:“王公要当宰相啦?走他的门路那是没问题的,王公还能不提拔俺么,多谢苏将军提醒”

苏定方嘿嘿笑道:“你要想当大官,那光拍王公的马屁是不够的,还得拍米大人的马屁。不过米大人的马屁好拍得很,只要用金子银子还有铜钱,就可以了”

薛仁毅道:“双管齐下,好办法。”米小苗和王平安都和他挺熟的,看来他这卫府的将军,当定了呀

李治带着王平安穿过大臣们组成的欢迎队伍,足足奔出五里地,这才停下。李治侧过头,道:“无病啊,咱们骑一匹马太别扭了,你下去骑你自己的马吧,朕已经全身是汗了”

王平安忙道:“是,臣也早就想说呢,就怕打扰到皇上的兴头,其实臣也一身是汗了。”他跳下御马,正想管禁卫们要一匹马,却见自己的白龙马颠颠地跟了过来。

白龙马打着响鼻,跑到王平安的跟前,歪着头看着主人。王平安拍了拍它的脖子,低声笑道:“纳闷儿哪?以为我咋不骑你了,非要跟别人挤一匹马?其实我也挺难受的,热啊,都一身汗了”

翻身上马,跟在李治的马侧,落后半个马身,一起再往明德门赶。

李治道:“无病,朕决定让你当门下省的侍中,你可满意?”

王平安装出一副受宠若惊的表情,道:“皇上,这不妥吧那侍中可是宰相啊,臣年纪太小,怕是难以服众。就怕臣当了宰相,别人会说闲话的,说臣如何也就罢了,可要是说皇上的闲话,那可就不好了”

李治很是惊讶,道:“说朕的闲话?这从何说起啊,朕登基未久,连年号还没改呢,就算是要犯过失,也没来得及犯啊,百姓为什么要说朕的闲话?”

王平安道:“百姓们会说皇上任人唯亲,只是提拔心腹弄臣,全然不顾国家,哪有让一个不满二十岁的人当宰相的,臣又不是甘罗”

李治嗨了声,一挥手,道:“谁要是不服你,就让他当众说出来,看看谁配当这个侍中,比功劳呗,现在满朝文武,要论功劳,谁又能比过你去”

顿了顿,他又笑道:“你连高句丽国王都收了做干儿子,谁当干爹要是能比你当的还牛,那朕就让谁当侍中无病,你行啊,给朕收了个干大侄子”说完,他哈哈大笑。

王平安道:“不过是一碗粥,几根咸菜的事而已”跟别人需当吹着聊,可跟李治就用不着了,他把怎么饿着宝藏王,用一碗粥就迫使宝藏叫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李治听了,笑得更加大声,天底下竟然能有这种事,一碗粥几根咸菜,就能让一个国家的国王叫爹,以后有机会他也试试

三十里的路,骑着马走,倒也并不需要多久,中午过后,大队人马便进了明德门,上了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上的百姓更多,而且城中百姓更加热情,不少百姓端了酒水果品出来劳军,更有许多年轻的少女,拿了手帕往兵将们的头上扔去,并且还娇声叫着,想方设法地引起兵将们的注意

要和长安比起来,青州就是小地方,青州兵哪见过这种架势,见少女们冲他们娇呼,不少兵将脸红脖子粗,相当地不好意思。甚至有些年轻的兵将,还把扔过来的手帕攥在手心里,不时地闻一闻,陶醉之极

有一条手帕扔到了薛仁毅的脸上,他顺手就抓住,闻了一口,笑道:“长安的女子就是好啊,这帕子可真香啊”

苏定方笑道:“怪不得你总想留在长安呢,原来是想在这里成家立业,娶个京城的小媳妇儿啊”

薛仁毅呵呵傻笑,道:“想,咋不想呢,你不想啊?”

“我早娶老婆了,孩子都好几个了”苏定方笑道。

王平安在队伍的前头回过身来,冲兵将们叫道:“弟兄们,都精神些,举高战旗,打起得胜鼓,喊起号子来”

战鼓是早就准备好的,兵将们进京的任务就是耀武,这种事情早就排演好了。百余面小鼓咚咚地敲响,兵将们齐声高呼:“我大唐王师,威武”

整齐的口号声一响,百姓们更加兴奋,追着兵将们就跑,使足了劲地跟着叫喊,有些胆大的百姓,甚至跑到近前,去拉兵将身上盔甲的甲叶,想拿回家去做个纪念

朱雀大街上,比过年还要热闹。

穿过朱雀大街,来到了皇宫的正门承天门,李治和王平安,以及一众大臣,下马进入皇宫,登上宫墙,而两千名兵将则排成数个整整齐齐的方队,等着耀武

李治拿过鼓槌,亲自击响一面大鼓,底下的兵将随着鼓声,挥舞手中的兵器,嘴里哈哈叫着,演练了一套刀法

百姓们兴奋到了极点,欢声大叫,不少人跟着兵将比比划划地练习起来,没有刀就拿棍子,找不着棍子就拿扇子……反正能用来比划的东西,百姓们都能拿起来比划

好半天,演练才结束,李治放下鼓槌,拿出褚遂良写好的告天文书,大声朗读,上告天地,下示黎民,高句丽投降了,前人们没有做到的事,他这个刚刚登基的皇帝却做到了

在万岁的山呼声中,耀武庆典结束,李治拉着王平安的手,大开皇宫正殿,摆设国宴,为凯旋的战士们洗尘

宴会上,李治亲自加封王平安为辽国公,入职门下省

王平安终于当上了国公,在爵位上和长孙无忌他们平起平坐了,而且还当上了侍中,成为众宰相之一

大宴之后,群臣各自回家,李治则带着王平安去了甘露殿,当晚留王平安在殿内过夜,君臣二人促膝长谈,一直谈到天明时分,李治这才让王平安离开。

王平安回了自己的府第,进门时抬头一看,门上的匾额已经换好了,红底金字,辽国公府,是褚遂良亲笔提写的,褚遂良是大书法家,一字千金,轻易不给别人写字的

按着规矩,凯旋的兵将有三天假期,所以王平安可以三天后,才去门下省接印。他两夜未睡,疲倦得很,上床睡了,一直睡到天色将黑,这才醒了过来。

穿好衣服,王平安心想:“不知武媚娘怎么样了,她当尼姑,这些日子应该过得很辛苦吧,我回到了长安,应该第一时间去看她,这样才能显得我关心她,只是不知她住在感业寺的哪个院子里,容不容易见着。”

第七百五十七章 武媚娘半夜挑水

看了眼外面的天色,王平安心想:“正好天黑了,我就去一趟感业寺,见见武媚娘吧,能见着最好,如果见不着,以后我也有话说,不是我没有去看她,而是没见着,寺里的规矩太严,这便怪不得我了”

他出了屋子,叫来欧阳利,道:“上次你送武媚娘进感业寺,她过得可好,这段时间有没有联系?”

欧阳利听到王平安提起武媚娘,一张脸立即苦了起来,道:“那位春花大婶,要说好伺候,那她可比一般人好伺候多了,啥也不挑,可属下却真是这辈子都不想再见着她了,凡事只要一牵扯到她,事情就难办得很”

王平安摆手道:“不要抱怨,抱怨是没有用的,什么问题都不是靠抱怨就能解决得了的。我问你,这段时间有没有她的消息,一直保持联系吗?我太忙了,忘了去关注她的事情。”

欧阳利摇头道:“没什么联系,属下送她进了感业寺,之后就回庆州了,又跟着主人远征,哪还有功夫去联系她。主人,依着属下的意思,咱们还是睁一眼闭一眼算了,以后就不要再联系她了,就让她当一辈子尼姑得了呗,何必还去招惹”

王平安哼声,道:“送佛送到西,送人家当了尼姑,不也得管到底么,再说小太平就养在咱家,如果孩子大了,问起亲娘在哪里,怎么回答?她要是非想去看看亲娘,那咱们该怎么办?这不是能阻止得了的事,晚解决不如早解决,就算看在小太平的份上,也得帮帮春花大婶啊”说到春花大婶四个字,他忍不住笑了起来。

欧阳利也笑了,道:“既然主人都不怕麻烦,那属下自当跟随。主人,你是想去看看春花大婶,今晚就去?”他跟随王平安日久,既然主人这么问了,那就表示现在就要去看。

王平安点头道:“当然,等我去门下省接了印,以后再想出门,必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不如趁现在那些拍马屁的还没来得及在门口排队堵着,咱们先去一趟感业寺吧”

欧阳利嗯了声,就想转身出屋,道:“属下给主人拿些饭食,吃饱了再去吧,主人一天没吃东西了。”

王平安忙道:“不必,我不在家里吃。你多带些可口的肉食,再带上瓶好酒,我去感业寺见武媚娘,和她一起吃,这才能显得出交情深厚来。”

欧阳利答应一声,去厨房准备了,可心里却想:“武媚娘,虽然得了皇上的宠幸,可现在却是尼姑一个,还指望着她能再进宫受宠么,和她有没有交情,又厚不厚的,有何必要?”

准备好酒菜,欧阳兄弟尽数来到,陪着王平安从后门出了国公府,赶去城外。

此时天色已黑,要按着长安平时的规矩,城门早就关了,可由于要庆祝王平安打得高句丽投降,朝廷特地下旨,三日内城门早晚不关,百姓可自由出入,举国欢庆。

王平安穿着便服,走在街上用袖子捂住脸,虽然街上灯火辉煌,人来人往,但好在没有被人认出来,顺利出了城门。

欧阳利笑道:“主人,咱们这么顺利地出来,还多亏了您啊其实咱们大唐四海升平,番邦臣服,并无战乱,这城门关不关的没啥太大作用,还不如这么开着呢,有了夜市,还更繁华热闹些,百姓也能更多些生计。”

王平安点头道:“不错。如果我大唐京城不关城门,一来可以向天下昭示,我大唐国力强盛,二来也有海纳百川之意,三来又可以让街市繁华,百姓多些生计,日子过得更加富裕。你这个建议提得好,等我去了门下省上任后,就向皇上提这个,算是我的第一件政务吧”

欧阳利大喜,自己竟能给主人提建议了,看来自己除了打打杀杀之外,还有别的本事啊心里一高兴,精神头就足了。他道:“主人,您和兄弟们慢慢走,属下先去感业寺探探,看看武媚娘住在哪里,要是能把她提前叫出来,也省着您等了”

王平安自然答应,欧阳利打马疾驰,先行向感业寺赶去。

感业寺离长安城倒是不远,只是地方偏僻,周围又多树林,所以行出几里之后,路上便再见不着行人,除了月光之外,更无其它光亮。

摸黑赶路,没有多久,王平安便也到了感业寺外,他翻身下马,让两名欧阳兄弟在林外看着马匹,他则带着剩下的欧阳兄弟,提着食盒,绕去了后山门,躲在小溪旁,等着欧阳利。

欧阳利提前到了感业寺,他自然不可能走前门,同王平安一样,也是把马放在林外,从后山门翻了进去。此时天还不算太晚,感业寺里的大小尼姑并没有上床入睡,合寺比丘尼都在前殿做晚课。

欧阳利从房顶来到前殿,掀开瓦片向下看去,就见灯光映照之下,一殿的光头。现在的天气很是暖和,尼姑们在殿内并不戴僧帽,都光着头,从上往下看,竟然分不出谁是谁来,只能看到她们的脑瓜顶

欧阳利无法,只好放回瓦片,从殿顶跳下,躲在黑暗之中,向殿内探视,可他只能看到背影,却看不到正脸,他和武媚娘又不是很熟,从背影上自然分不出来,只好硬着头皮等着,等尼姑们念完经做完晚课。

等了好久,尼姑们念过一种经,接着就再念第二种,一直念了足足一个多时辰,这才算是念完。

欧阳利在外面等得脚都麻了,心中佩服,那些尼姑的坐功当真了得,我的脚都麻了,不知她们的屁股麻不麻,看来当尼姑还真是个辛苦活儿,天天要练铁屁股功

好不容易,尼姑们才站起身出殿。欧阳利睁大眼睛看着,果然看到武媚娘就在人群当中

武媚娘站起身来,有些摇摇晃晃,看样子是腿脚都麻了,别的尼姑也是如此。可尼姑们只稍稍站着喘过一口气,便一起急急忙地往外走,武媚娘走的也不慢。

欧阳利心中奇怪,这些尼姑是要干什么去,怎么都向一个方向去的,难不成她们整个寺里的尼姑都住在一起,住的是大通铺?那可糟糕了,想把武媚娘叫出来,困难成度成倍增加

他不敢立即出来,只好继续躲在暗处,等尼姑们一窝蜂似的都出了大殿,他才敢溜着墙边,跟了上去,一直跟到后面的院子里,他见合寺的尼姑们排成两队,都低着头不出声,不知在干什么

欧阳利硬着头皮,冒着被发现的危险,又往前凑了凑,看到武媚娘也站在队中,闭着眼睛,身子微微发颤,不知在想什么

欧阳利轻轻地叹了口气,没有发出声音,心想:“这些尼姑当真古怪,她们下了晚课,都跑到这里来排队……啊,原来是上茅房啊”一口气叹出,再吸气时,他忽然闻到一股臭味,这里竟然是感业寺的茅房所在地,尼姑们做晚课时间久了,不但腿脚俱麻,而且内急,所以大家这是跑来排队上茅房的

欧阳利哭笑不得,等了半天,竟然等的是尼姑们上茅房,这叫啥事啊无可奈何,他只好接着等,当然,就算是有所奈何,他也只能在这里等着。

好一会儿,才轮到武媚娘上茅房,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