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4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哼一声,武媚娘把诗收好,心想:“这事先放着,等以后找到机会的,这就是我和长孙无忌抗衡的法宝,不到关键时刻,不能用它”

王平安写了首诗,却被武媚娘当成是证据,留起来打算对付长孙无忌,长孙无忌要是知道这件事,非得气晕过去不可,太冤了,实在是六月飞雪,冤到不能再冤,主持老尼是谁啊?

武媚娘继续收拾石室,当晚便在石室中休息,有小尼姑给她送来晚饭,还有茶水,伺候她,比伺候主持老尼还要尽心尽力,吃喝方面合寺上下谁也比不过她,把她当成少奶奶一样,就差供起来了。

皇宫。

王平安在感业寺里,吓唬完了尼姑,便去了皇宫找李治。他当上了门下省的侍中,却全无当宰相的自觉,什么公都不办,却专门围着皇帝打转。

要是放在别的时期,比如说李世民的统治时期,堂堂侍中大人,如果敢在上任的第一天,不在衙门里办公,而往尼姑庵跑……那还得了,弹劾王平安的奏章,得象雪片似的往甘露殿里飞,大骂王平安是个小丑弄臣,只知拍皇帝马屁,却忘了做为一个大臣,应该保有的本份。

可现在不是别的时期,而是李治当了皇帝的时期。王平安不理政事,只围着皇上转,表现得极为“不顾大局”,可这么一来,不但没有大臣去弹劾他,反而大家集体松了口气,不管是政敌,还是自己人,都把心给放下了。

王平安的一举一动,宫里朝中,无数双眼睛在盯着呢。大家都等着看他如何进行新官上任三把火,别说大臣们了,就连李治都是这么认为的

可王平安偏偏什么火都不放,连东台都只去了一趟,点完了名就拉倒。如此一来,和长孙无忌不对付的那些大臣,自然松了口气,王平安没有作为就好,没有作为就代表着他不能为长孙无忌出力,是个白吃饭不干活的家伙。

而长孙无忌不但松了口气,反而对王平安大加赞赏,认为王平安很懂得做人,是个好亲戚,值得扶持。他才不需要王平安多能干呢,要想找能干活的人,一抓一大把,底下的人挤破了脑袋,想引起他的注意,这种官员一多,他也不放在心上了。可王平安占了东台,却不干活,这代表着什么,这代表着活儿都要留给长孙舅父去干啊

长孙无忌最喜欢干活了,活越多,权力越大,他越喜欢。现在不但尚书省由他说了算,连门下省也是他说了算,他当然开心了,要是能让中书省也归他管,让马周滚蛋回家养老,他就会更开心了

王平安去甘露殿找李治,正好碰上几个大臣从里面出来,虽然不是在宰相一级的人物,可也是四品的大员,各部都有。这些官员见到王平安,赶紧上来行礼,把王平安好一顿奉承,马屁拍得山响,差点把王平安给拍晕过去。

敷衍完了这些官员,王平安进了大殿,见李治坐在龙书案的后面,正按着脑袋,不停地叹气呢。而宫中大总管史忠臣,则一脸疲态地坐在柱下,不知在想什么。

王平安快步到了史忠臣的跟前,见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史大总管,已然老得不成样子,头发全白了,看来老皇帝的死,对他打击巨大,虽然权力未失,可精气神却全失了,一副啥也不关心的样子。

王平安小声道:“史叔父,你近来可好?小侄见你精神不如从前了。”

史忠臣哦了声,抬起头,道:“是无病啊,你来了?什么时候来的啊?”叹了口气,他又道:“是啊,精神比不得从前了。老了,不服老不行啊。你去见皇上吧,不用陪着咱家。”他摆了摆手,看样子不太想说话。

王平安道:“待小侄给史叔父开几副补气的药来,史叔父服了,精神就好了。”拱了拱手,向龙书案那边走去。

李治听见说话声,抬起头,很疲倦地道:“无病啊,你来了,你今天干什么去了?”他一忙乎政务,就把派王平安去感业寺的事给忘了。

王平安忙道:“臣去了感业寺,去探望先帝的嫔妃。她们的日子不太好过,臣多安慰了她们一会儿,这才回来晚了”

李治唉了声,道:“也够难为她们的了。”可也只说了这么一句,便又道:“无病,高句丽的事,你打算怎么办?刚才各部的人都来了,兵部礼部还有户部的,最可气的是连光禄寺也来人了,你说高句丽的事,跟光禄寺有什么关系,他们跟着起什么哄啊”

李治拍了拍桌上几份奏章,示意让王平安观看。

王平安道:“因为攻灭高句丽,是要大宴群臣的,而且还要进行郊祀,所以他们才来问皇上的吧”说着话,绕到了龙书案的侧边,坐了下来,打开奏章观看。

李治道:“是啊,他们也是这么说的,可这种小事,还用得着问朕吗?难道就不能交给舅舅去办?舅舅也真是的,往常父皇在时,他往宫里跑得多勤,可朕一登基,他来得反倒少了,有啥事想和他商量,都找不到人。”

王平安心想:“这是长孙无忌在暗示你,你是少不了他的,凡事还都得他拿主意,一旦少了他,你就玩不转。”他道:“长孙大人事多,可能抽不出来身吧,皇上要是有事,派人去尚书省找他便是。”

李治又叹了口气,道:“也不好总找他,朕不怎么想听他啰嗦。”

他既怪长孙无忌不主动来,可要让他派人去找,他又不愿意。这种做法完全符合他的性格,他的性格用二两个字来概况,那就是“纠结”,要想解决纠结,只能靠别人来打开他的结,所以他这一辈子都得靠别人,啥事自己做不了主。

王平安低头看奏章,见最上面的一份,是将李恪的罪名昭示天下,称其为叛逆,大唐要派军队去营州,对李恪进行讨伐。这是早在预料中的事情,他倒也没说什么,说了也是白说,现在整个朝廷里,没有一个人会向着李恪的。

再往下看,奏章主要是围绕着大军远征的事,兵员、粮草、以及理由等等,一大堆的问题。

王平安大略翻了一遍,这才道:“皇上,这些事情都是要在大朝会上讨论的,不应该直接向您禀奏啊,如果是提前请您过目,拿出个章程来,也得附加三省的建议,这么直接就让您批复,似乎不太妥当。”

李治一听这话,立即拍大腿,道:“对啊,朕被他们给绕迷糊了,多亏无病你提醒。这种大朝会上才能说的事,干嘛要朕提前批复?如果事事都让朕来决定,那朝廷养那么多大臣干嘛,俸禄多的没地方发么”

一旦发现工作是可以推给别人的,王平安给他找到了不必干活的理由,李治的精神头儿立即就足了,说话的声音也大了起来。

王平安道:“可是,既然奏章已经送来了,如果皇上不批复,怕是会落得个惰政的名声,那就更不好了。现在离大朝会还有两天,只要能拖过这两天,那就没问题了,大朝会上让大家们讨论去呗,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

李治连声道:“对对,就得拖,还得拖得理所应当。可是,怎么拖呢?可有好的理由?”

王平安想了想,道:“皇上思念先帝,又关心先帝的那些嫔妃,她们出家当了尼姑,正是需要关心的时候,皇上不如去关心一下?这种理由,没谁能够反对吧,孝为百善之首,那些嫔妃可都是皇上的长辈呢”

他心里补了一句,武媚娘除外

李治笑道:“对啊,就用这个理由,咱们明天就去感业寺转转,现在天气正好,朕也想出宫去走走呢”

第七百六十八章 大家一起去

那边,一直坐在柱子底下的史忠臣说话了,他慢慢地从墩子上站起来,道:“皇上,要依着老奴,要去散心,哪里不成啊,何必去尼姑庵呢?在御花园里不是很好吗,现在天气还有点凉儿,就别往远了走吧”

李治皱起眉头,看了眼王平安,冲他努努嘴,压低声音,道:“他现在老糊涂了,有时候坐着坐着,就能睡过去的。”

王平安轻轻点了点头,其实现在的天气是不冷不热,刚刚好。可史忠臣却说天气还有点冷,显见是身体开始虚弱了。

史忠臣慢腾腾地走了过来,道:“皇上,你说老奴老糊涂啦?其实老奴只是气血不足了,可心里却明镜似儿的呢,啥都不糊涂”

李治啊了声,奇怪地道:“忠臣,你听见刚才朕说的话啦?朕说话的声音挺小的啊,是不是啊,无病?”

王平安忙点头道:“是了,皇上的声音不大,连臣差点都没听见。史叔父老当益壮,精神矍铄,竟然能听到则才皇上说的话,倒比小侄还要强了。”

史忠臣走到跟前,摇头道:“老奴哪里听到皇上刚才说的话了,只是见皇上和无病低低说了句话,老奴就猜到了,定是说老奴老糊涂了”

王平安和李治一起笑了。这史忠臣当年也是叱诧风云的一个人物,与长孙无忌等人的区别就在于,他是宫内的宦官,而长孙无忌等人是朝臣。史忠臣老狐狸一只,老得连毛都白了,他只要一看别人的表情,就能知道别人心里想的是什么,十猜九中。

李治笑道:“忠臣,朕是要和无病去感业寺,去看看先帝的那些嫔妃,她们都当了尼姑了,怪可怜的,所以朕去慰问一下,也算尽尽孝道呗,她们再怎么说也是朕的长辈。”

史忠臣看了眼李治,又看了眼王平安,他想起武媚娘的事来了,只不过在他的心里,一直认为武媚娘已经死了,大患已除。

史忠臣道:“尽孝道应尽,可是别在那里耽搁太久,让外人说闲话,那就犯不着了。皇上登基未久,朝中大臣人心未附,万事还当小心为上。”

李治嘿了声,笑道:“哪有外人,能有啥事儿,怎么可能有人说闲话呢”

史忠臣摆手道:“皇上,您忘了李恪的事了,关于征讨他的奏章,还在案子上放着呢,您怎么就把他给忘了呢?朝中哪些大臣是暗地里和他勾勾搭搭的,会不会借着这个事儿,造谣出来污蔑皇上,这可都是没准儿的事啊”

李治看向王平安,道:“忠臣说的对啊,无病你看呢?要是你,你会怎么个造谣法?”

王平安赶紧摇头,道:“臣为人忠厚老实,而且还是率性豪爽之人,家乡父老称臣为王耿直。说到造谣,臣根本不会,不知从何而造啊皇上还是问史大总管吧”

史忠臣笑道:“无病的意思,咱家就特别会造谣了?”他想了想,没再阻止,而是道:“皇上,明天你去城外,不过是要躲避朝政罢了,这个没有必要。对了,老奴似乎听人说过,感业寺的附近有座养马庄,不知那养马庄还在不在?”

他一提起养马庄,李治和王平安两个人面面相觑。这要是换了别人,王平安立时就要大声斥喝,而李治也非得翻脸不可。然而,现在说话的史忠臣,当年玄武门之变时,宫里的大内应。没有史忠臣,李世民能不能当上皇帝还在两说之间,而李治这个新皇帝,更加是没准儿的事,这么一个大功臣又是看着李治长大的长辈,王平安不敢斥责,而李治也是不好意思翻脸

李治默不作声,有王平安在,让王平安去处理吧,不管以前当太子也好,还是现在当皇帝也罢,反正有啥难办的事,难说的话,统统交给王平安去办去说,准没有错。

王平安硬着头皮,道:“养马庄?那是什么地方,没听说过啊,感业寺是出家人修行的地方,附近要是有养马庄,那味得多难闻啊,再说也吵啊”

史忠臣呵呵干笑两声,道:“那是咱家记错了吧人老了,糊涂了,记性也差了,啥事总容易搞混”刚才李治说他老糊涂了,他还不高兴呢,可现在却主动说起自己糊涂了。

王平安看着史忠臣,心想:“你老是老了,可糊涂却不见得”他道:“史叔父不必烦恼,小侄这就给你开剂补气的药出来,你一吃,身体就好了,保你健步如飞”

说着,他提笔写了个方子,交给史忠臣。史忠臣拿过药方,揣入怀中,道:“多谢无病了,还是你惦记着咱家啊”又冲李治道:“皇上,老奴告个假,煎药喝去”

李治忙道:“好好,忠臣你快去吧,要是身体不舒服,你歇息就是了,让爱国来当值也成啊”

史忠臣行了个礼,转身出去了。可他一边往外走,一边想:“我老了,没精力主持内宫的事了,可爱国他却是可以的。以后大总管这个之职位,爱国定能继承。可我当大总管时,有爱国呼应,那爱国当了大总管后,谁来呼应他呢?嗯,米小苗那个家伙不错,可以考验一下,看看他适合不适合。”

见史忠臣走了,李治便道:“唉,朕真是烦恼啊忠臣虽然忠心,而且办事妥帖,可毕竟年纪大了,朕想让他在宫里养老,以后就不要来当值了,可却不好意思开这个口。无病啊,以后你找个机会,旁敲侧击一下吧,暗示暗示,忠臣会懂的。”

王平安点了点头,李世民的时代过去了,一朝天子一朝臣,内宫的大总管也该换人了,这是正常的人事调动,倒并非是要把史忠臣怎么样了,毕竟随着李世民的驾崩,内宫属于史忠臣的时代,同样也过去了。

李治道:“无病,那你明天啥时候来找朕?是过了早朝后,咱们就走?可要是明天还上早朝的话,朕怕那些人又来问,烦都烦死了。”

王平安道:“那,明天臣早点来?要不然这样吧,臣去玄武门那里等着,皇上起床后,不用吃早餐了,直接就去玄武门那里,咱们一起出去,到城外吃早餐如何?不过皇上您最好穿便装,就当微服私访吧”

李治笑道:“微服私访好啊,朕很久没有微服私访过了。那就这么说定了,咱们明天玄武门见。”

两个人约好了时间地点,王平安便就告退,回自己的国公府了。他回到国公府时,天色已经擦黑,欧阳利等人已经回来。他们把白天的事跟王平安说了。

王平安听到武媚娘搬到了后山门旁边的那座石室里,心中大感惊奇,难不成冥冥之中,当真有天意不成?事情竟然巧到这般,武媚娘住到了石室里面,那以后可李治私会,可方便得紧了

王平安把李治明天要去感业寺探访的事,告诉了欧阳利,让他提前做准备,别弄出个刺客啥的蹦出来,那就没趣得紧了

吃罢晚饭之后,王平安在书房里给庆州的王氏夫妇写信,告诉父母,他已经接了门下省的大印,成为宰相之一,事情已经办成,他们可以择日进京了。宰相辽国公之父之母,这个名头,足够老两口吹嘘一阵了

一夜无话,次日拂晓。

王平安早早地就起床,洗漱完毕之后,穿上一身轻便的立领胡服,骑上白龙马,带着一众侍卫,赶往玄武门。

不多时来到芳林门外,正好赶上开城门,他们出了芳林门,绕到了玄武门。

一边走,王平安回头道:“事情太忙,我竟然把不要关长安城门的事给忘了,没有向皇上提及,我这个门下省的侍中,当得可真不合格。”

欧阳利道:“主人忙乎武媚娘的事都要忙不过来了,哪还能顾得上城门的事。再说这事又不急,今天和皇上说也来得及啊”

王平安道:“这倒也是。”边说边行,不多时来到了玄武门外。

玄武门是皇宫的后大门,最紧要的地方,闲杂人等不许靠近。王平安穿的是便服,他就没往门口凑,想省想麻烦,远远的等着就好。

可他刚到玄武门这里,就见吊桥放下,里面出来一名骑马的将军,这将军离得老远,就笑道:“王相爷,末将薛仁贵,咱们许久不见了,您一向可好?”

王平安啊了声,赶紧下马,快步迎上,道:“原来是薛大将军,失礼失礼。”其实他以前是见过薛仁贵的,可是没人介绍,也没人提起过,所以见是见过,他还真的没对上号,不知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薛仁贵。

他俩刚打了个招呼,就见里面又驰出一人,竟然是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叫道:“无病,你这混帐小子,害得老夫起早,还连早饭都没吃”

王平安大吃一惊,怎么长孙无忌也来了?竟然还穿着便装

后面又出来两人,一个是房玄龄,一个是褚遂良。这两个人也都骑着马,一身便装。

又是一阵马蹄声,玄武门里又出来几个人,当先一个正是皇帝李治,而他的后面则跟着米小苗,还有蒙大恬和蒙小恬兄弟两个

第七百六十九章 相逢却不敢相识

王平安顿时呆住,这是怎么个情况,怎么皇帝要微服私访,没先访到百姓,或者是尼姑呢,却访出一帮宰相和将军来?

长孙无忌最先到达,他也不下马,对着王平安吹胡子瞪眼道:“小混蛋,你没事吃饱了撑的……”

王平安忙道:“回舅父大人的话,外甥还没吃饭呢”

褚遂良也到了跟前,笑道:“无忌公,这是何必,无病也是老大不小的人了,都做了国公宰相,你怎么还对他骂骂咧咧的,太不给无病好孩儿面子了”

房玄龄笑笑不语,他和王平安算不上怎么亲近,虽然王平安对他曾有过恩惠,但他也是心里感激,嘴上不肯说的。

李治最后才到,他冲王平安道:“无病,说好就咱俩去感业寺探望的,可偏偏舅舅他们早早地就进宫了,非要跟着一起去不可,所以只好咱们大家一起上路了”

王平安硬起头皮,拍手道:“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