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好医生-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爷说不用感谢,就是不用感谢!”尉迟恭一指城外那成千上万,正在仰头看着城墙的百姓道:“他们不是正忙着呢嘛,要是过来感谢,岂不是太麻烦了!”

“不麻烦,不麻烦!神仙对他们的大恩大德,说声谢谢,难道有谁还要嫌麻烦不成!”牛正宏忙转身对官员们道:“快快派人下去,让百姓们聚过来,感谢神仙!”

他退后几步,拉过常庆丰,低声道:“让百姓们谢得大声些,事完之后,按人头,每人赏铜钱一枚,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都有,让他们卖点力气喊!”

常庆丰忙道:“好好,卑职这就去办!”叫过手下,赶紧去布置!

尉迟恭站在太阳底下,等了好一阵子,百姓们终于都聚了过来,站在城下,叫道:“多谢神仙大恩!”

开始只是百余人叫喊,后来叫喊的人越来越多,最终成千上万的百姓齐声叫道:“多谢仙长!”

声震四野,城里城外听得清清楚楚!

尉迟恭跳上城垛,双手展开,抬头挺胸地接受百姓们的呼声!官员们看得目瞪口呆,钦差大人这是怎么啦,看他的样子……莫非是午饭吃多了?

王平安心中则想:“要是他身后再站一人,搂住他的腰,可不就成了泰坦尼克号的大唐版了嘛!”

过了好一会儿,百姓们的呼声这才停止,尉迟恭心满意足地跳下城垛,来到王平安的跟前,笑道:“平安孩儿,小仙翁说的还真对,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我就感到肚中有气升成,全身热乎乎的,看来感激之力当真有效啊!”

王平安心中暗道:“你肚子里有气,是因为忙乎了一晚上,再加一上午,饿的!你全身热乎乎的,大太阳底下站了这么半天,能不热嘛,我这都一脑门子汗了!”

他笑道:“如果再得到别的州府百姓的感激之力,估计仙长你的内丹便会有小成了!”

尉迟恭忙道:“对对,你说的太对了!要不再让百姓们感谢我一次,两次的效果会更好吧?”

王平安忙摇头道:“不妥,已经感谢过一次,再感谢难免有虚套之嫌,对内丹的结成有害无利!”

“说的也对,那我得换个地方!”尉迟恭招手叫过牛正宏,道:“徐州以后的事就交给你了,附近州府的百姓们需要道爷,我必须去帮助他们,这就走。你以后要好好办事,如遇到麻烦,可以先问平安孩儿,然后让平安孩儿给我送信,一切由我给你们做主!”

牛正宏一愣,心中狂喜,可脸上却依依不舍,道:“神仙,你这就要走?可徐州的百姓舍不得你走啊,我们也舍不得你走!”

尉迟恭摆手道:“徐州的赈灾事宜,你们做的很好,不过其它州府却都不行,我得去监督他们,让他们好好为百姓办事,不能让百姓们寒心啊,这大灾之年,他们除了朝廷,除了我,还能去依靠谁呢?”

这话说得充满悲天怜人的味道,徐州官员们一起点头,心中对尉迟恭的印象大为好转,看来这位国公爷,也不是个啥事儿都不管的人物,心地竟是如此的善良!

尉迟恭拍了拍牛正宏的肩膀,道:“小牛,你好好做,不要辜负了朝廷对你的期望,本官对你的栽培啊!”

牛正宏连忙跪倒,心中充满感激,道:“下官敢不一心为民,敢不尽心办事,如果辜负了朝廷,辜负了大人,那必遭天谴,死无葬身之地!”

“用心做事就好,本官这就走了!诸君,你们好自为之,办好差事,本官定会为你们在皇上面前请赏!”尉迟恭大声道。

官员们一起跪下,齐声道:“谢钦差大人!”

尉迟恭拍了拍小腹,脸上露出笑容,冲王平安眨眨眼睛,随后大步下了城墙,上马出了徐州。他的随从自后跟随,队后还拉着两辆大车,一车载着那两个新收的女弟子,一车装着炼丹炉,尘头扬起处,渐渐去得远了!

牛正宏从地上爬起来,趴到城垛上,目送尉迟恭远去。

忽然,他转过身来,快步到了王平安的身前,将王平安拉到一边,问道:“好侄儿,我早上和你说的,想让钦差大人离开,这才下午,你就让他走了。我本来还怕他生气,大发雷霆,本都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可万不成想,他竟然走的兴高采烈,好象我们赶他走……不不,是我们请他走,是一件多开心的事似的,你是怎么做到的?”

王平安笑了笑,道:“我和他说了说做人的道理……”

“这孩子,别跟你姑夫开玩笑,你跟他讲大道理,他不揍你才怪!”

王平安又道:“我话没说完呢,我和他说做人的道理,那是肯定说不通地,所以我跟他说说了做神仙的道理!”他一指远处,笑道:“他听了,所以走了!”

牛正宏脸上露出茫然之色,喃喃地道:“做神仙的道理,那是什么道理?”

王平安走到垛口,向外面望去,只见新的护城河已然挖得差不多了,百姓们把挖出来的土,一部份填了老河,另一部份运到一起,高高地堆起一座土山!

王平安心中欢喜,他一指城外,回头大声道:“日后将小山种上树,山顶修上一座小亭,亭中立碑,纪念此事,若干年后,必会成为徐州一景!各位大人,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

牛正宏回过神来,走上前,拉着他的手道:“那亭子不如就取名为平安亭吧,此山亦名为平安山!”

第一百二十六章 太子有请

王平安听牛正宏要将小山命名为平安山。心中欢喜,以他的本性,这种大出风头的事情,能免则免,他从来都是低调作人。

可转念又一想,做人低调虽好,但有时却也并不十分妥当。比如说这次徐州的赈灾新法,如果换成是别的大有名气的人来提出,那么说不定其它州府便会照着学,会让更多的灾民免受饥寒,而且也可以使城池等公共设施得到修缮,这是大好事。可就因为他的名气不够,所以其它州府并不照着学,直到现在还处于观望状态中!

深吸一口气,王平安决定这次就别谦虚了,谦虚虽好,但不适合眼前的形势!他转身后退一步,冲牛正宏行了一礼,大声道:“多谢姑夫……不,是多谢刺史大人,草民王平安日后定当尽心竭力。施展平生所学,在刺史大人的指导下,在徐州各位大人的督促下,为徐州百姓谋福求祉,绝不懈怠!”

牛正宏心里也挺高兴,平安这孩子就是会说话,就算这是他的功劳,也不忘了分给别人一份!他点头笑道:“好,你有这份心意便好!”

徐州的官员们听了王平安的话,也都心情舒畅,虽然赈灾新法是王平安提出的,可具体执行者却是他们,但王平安并不独揽大功,而是人人有份,这种处世的态度,可是大大的讨人喜欢,不象有些人,功劳全是自己的,过失全是别人的,非常的讨人厌!

官员们纷纷走了过来,一边望着那座土山,一边夸奖王平安,王平安大方,他们自然也就不能小气,花花轿子,人抬人嘛。何况现在并非是无中生有,胡乱吹捧。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功劳,大家你捧捧我,我夸夸你,正是理所应当之事!

一场大灾,徐州安然渡过,没有出现前隋那样的大不忍言之事,灾民们也没有卖儿卖女的事情发生,更无易子而食的悲剧出现,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工程顺利,赈灾得法!

又过得几日,新护城河正式完工,牛正宏带领全体徐州大小官员,发动民众,引水灌入河中,新护城河正式担负起了护卫徐州的任务!其时,徐州万人空巷,无论灾民还是本地百姓,无不拥到城外,看着工程完工,人人拍手称赞!

大灾之年。官府赈灾往往都会焦头烂额,更别提完成这么大的工程了,就算是在丰收之年,也要攒上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家底,在做好应付一切意外情况的准备后,才敢征发民夫,来挖掘新的护城河!

不想在受了洪水之灾的年份,官府不但妥善安排了灾民的生活,还圆满功成地完了新护城河的挖掘,这实在是值得称颂的一件事,不管放在哪里,都是泼天大功!

工程结束后,再不需要大批的人手,而收尾工作也不是非常的重,只要由本地百姓去做即可。牛正宏命人结算工钱,发给灾民,并且拨出一部份粮食,让灾民带上,以便路上食用,虽然发的粮食数量不多,但却可以解灾民之急,这又是善举一件!

徐州官府大仁,百官亲民,赈灾总管聪颖,小神医王平安大善,这种说法随着灾民们的陆续返乡,犹如长了翅膀相仿,传遍四方州府。一时之间。无论其它州府的官员,还是百姓,无不交口称赞!

日子总归是要过下去的,忙碌过后,生活又恢复平静!

灾民们离开了,城外再不是草棚遍地,而王平安也不在城里城外的忙活,他又开始了书院生活。每天清早起来,进城去咸同书院上课,而晚上回来,又抽出一段时间,为穷苦百姓治病!

他的名气现在太大,登门求医的人太多,如果再免费义诊,送汤送药,一来王平安精力和财力都有限,二来也会引起城中其他医生的不满,毕竟悬壶济世虽好,但医生也要吃饭的!

王平安和城中各大药铺打好招呼,他只管开方,如果病人需要用药,那么他会让病人进城抓药,除非特殊情况。他不会再送药。

病人自然理解这种做法,并无怨言!而城中医生们也都感激他,不管怎么说,王平安开了方子,方子他们会看到,事实上这就是变相的学艺啊,严格论起来,徐州大大小小的医生,包括成济生在内,王平安对他们都有半师之实。既是半师,又怎么能再去为难王平安呢。那岂非失了良心!

又过了一段时间,春去夏来,天气越来越热了!

大唐建国,疆土广阔,长安更是当时的世界中心,人口百万,黄金之城,梦幻之都,是这个时代人人都梦想到达的天堂之所!

对于本就生活在长安的男人来讲,最喜欢的季节,莫过于夏天了!

夏天一到,女子便褪去厚实的衣裳,换上薄薄的裙子。长安胡风盛行,女子们行为开放,衣裙越穿越薄,抹胸肚兜儿越穿越低,胸脯越露越多,甚至有些大胆的女子,竟然穿上镂空的胡服,上面袒胸,下面露脐!如换在别处,就连风尘女子都不敢如此穿戴,而在长安,这样的衣着随处可见!

女子们穿着这样的衣服离家,心情荡漾,而男子瞪着眼睛出门,眼花缭乱!

可并非人人都喜欢瞪着眼睛,坐在大街旁看美女,有的人偏偏就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比如说米小苗!

米小苗长了一张娃娃脸,很是青春,如果有人问他多大了,他便会回答,说自己今年刚好十五岁,如果这话是去年问的,那么他的回答仍是十五岁,如果这话放在明年问。那么回答仍旧是十五岁!

米公公年年十五岁,皇宫之中人人皆知!

永春门外花红柳绿,这是东宫的一座宫门,平日里东宫宦官都从此门出入,而米小苗更是最喜欢这座宫门,永春永春,永保青春之意,可不正合了他年年十五岁的说法!

米小苗在宫门之外慢慢踱步,心里想着事情,他刚刚从太子那里出来,得到了一个差事,要出趟远门,是要去徐州,这件事情不是太好办,他正在想着对策,怎么能办得妥善,讨得太子的欢心!

米小苗看上去十五岁,可实际年龄却不小,当初他净身入宫之时,当今皇帝才刚刚登基,他被分到皇后寝宫伺候,那时长孙皇后还在,对他甚是亲善!

米小苗原本没有名字,因他特别爱吃鱼,而且年纪幼小之时,每当吃鱼便会兴高采烈,还总学着小猫的叫声,喵喵叫上几声。长孙皇后看着他有趣,便唤他做小喵,叫着叫着,便成为了他的正式名字!

待到后来,米小苗认了宫中内常侍,也就是俗称的大总管为干爹,从此青云直上,有了品阶,在宦官里面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了,他便向内侍省报了名字,以便记档,改喵为苗,自称米小苗!

米小苗为人乖巧,擅长钻营,他现在是东宫里的一名管事,深得太子李治的欢心,大事小情的总派他去办,今天更是交给了他一件事情,让他去徐州请一个人!

原来,前些日子,尉迟恭从徐州送回来一封书信,信里夹了个药方,名为藿香正气散。这封信连着药方,直接呈给了皇帝,皇帝看过之后,不置可否,却将药方交给了太医院,让他们评价这个方子。

结果,太医看到了这个方子,无不大惊,人人都说这方子奇佳,足可传世,能开出这方子之人,当世之中只有一人,那就是老神仙孙思邈!但是,尉迟恭的奏章里把话说得非常清楚,开这方子的人名叫王平安,徐州人氏,人称小神医,绝非老神仙孙思邈!

难道大唐又出了一位神医,医术直追孙思邈?关于这点,却又实难让人信服!不管尉迟恭把这个名叫王平安的少年,吹得有多天花乱坠,但王平安的年纪在那儿摆着呢,光从经验上讲,他就不可能是个什么医术大家。医生,越老才越值钱!

太子李治无意之中得知了这件事,心里也是将信将疑,从道理上讲,王平安应该开不出这么好的方子,可尉迟恭也不是个会胡说八道的人,而且更加不会在奏章里胡说八道!

这件事李治也没放在心上,他对医术不感兴趣,可这事儿的热乎劲儿还没过去呢,尉迟恭又来信了,这回信中称王平安是小仙翁葛洪的梦传弟子,并还附了一套升仙术来,并直言建议太子也应练练!

这回李治就上心了,他是太子之尊,以后的皇帝,以他的身份,做过关内侯的葛洪并不放在他的眼里,至于什么梦传弟子,那就更别说了。可这套升仙术拿来,他照着练了练,感觉大好,每天清晨,练过几遍之后,通体是汗,感觉很是舒服,相当地不错!

李治就忍不住了,便去问王平安到底是谁?可惜没人能够回答他,王平安在徐州有名,但在长安,这种名气却算不上啥。京中才俊比比皆是,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谁又能将千里之外的一个小小少年当回事呢,所以没人能够回答他的问题!

李治一练升仙术不要紧,上行下效,东宫里的人都开始练习起来,不要说嫔妃和有品阶的宦官了,就连厨房里的烧火宫女,没火可烧时,也要站在院子里,比比划划一番,梦想着成为仙姑!

太子喜欢做的事,大家岂有不跟风之理,如果做的好了,便会得到太子的注意,那可是好处多多,人人乐意为之!

事情就是这样,太子一做,下面的人跟着做,等到太子发现,咦,怎么人人都做这事呢?嗯,看来我的眼光不错嘛,竟然发现了升仙术的玄妙之处,大家都练,岂不是正好证明了我的眼光好么!

这么一来,李治就有种感觉,王平安定是个很了不起的……很了不起的人多了,我是太子,我本身就很了不起,但王平安却也能算是个比较出众的人物,这种人物,我应该见见才行!

于是乎,李治便把这个差事,交给了米小苗,让他去办!

第一百二十七章 怎么个考验法呢

太子要见谁,这个和平常人想见谁。大大不同。

首先,这个人需当是良家子,不是随便是个人就能见太子的,要出身清白;其次,这个人需当有真材实学,如果只是吹牛吹得响,结果一见面,是个绣花枕头,那就麻烦了,传出去岂不成了太子没有眼光?

唐朝的史学家还特别的诚实,敢和皇室对着干,什么事儿都敢往史书上记,还不肯改!

如果王平安是个草包,太子千里迢迢地派人请他来,大家研究一下草包是如何炼成的,那岂不是丢人丢大发了,非得成笑话,就算正史里不记上一笔,野史里也肯定满天飞,无数笔的满篇记!

所以,别看太子想见个人。是小事儿一桩,可关联着的大事,那可整整一筐呢!

李治要见王平安,那王平安是必须要来的,可李治却并非是个不讲理的人,也从来不耍横,他并没有说什么:“君有招,尔即来,不来斩!”他是说让王平安来参加个聚会。

九九重阳佳节,长安人喜欢登高,金秋九月,天高气爽,爬到山顶上,登高远望,可以心旷神怡,然后大家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对于皇室来讲,这是一个与民同乐的时候!

李治也算是替王平安着想了,现在离九月还有一段时间,王平安尽可做好准备,从容进京,不用手忙脚乱的跑来!

然而,李治的思维和普通人不一样,他是太子,对于底下人怎么办事,他并不是十分的清楚,也不需要去清楚。他只要会下命令就成了!

他不需要想王平安是个什么样的人,可米小苗必须得想呀!

米小苗一边在宫门口转着圈子,脑海中一边出现个场景:

他米公公忙活一通,大老远的折腾一番,从徐州把王平安带到长安!

重阳节,王公贵胄们一起跑到山顶上吹风,东南西北风,正被吹得兴高采烈之时,忽然太子说:“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位才俊,他是我特地从徐州请来的,和大家见个面!”

王平安上前:“嗨,大家好,我叫王平安,其实我不是才俊,我就是个草包,你们要问问题,挑简单的问,难的我回答不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