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步步生莲-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继业有些不安地道:“圣上,臣在汉国时深知辽人习气,辽人一向骄横,纵然奉诏赴援汉国,也是颐指气使,不可一世,如果他们偶有寻衅滋事之举,却未必就是有心惹是生非,犬子年轻气盛,圣上给他这道旨意,万一真与辽人交恶……”杨浩魄了他一眼,问道:“怎样?”

    杨继业犹豫了一下,低声道:“如今虽将宋人赶回横山以东,但是以宋国之强横实力,却不算伤了元气,欲遥宋人贪婪之心,圣上还须借助辽人之势,正所谓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此时实不宜与辽人多生事端。”

    杨浩徽做一笑,信步走去,漫声道:“借势嘛,有明借暗借,阴借阳借,直借曲借,强借软借……,有些人是属驴子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非常人就得用非常法儿,对耶律休驴嘛,不用太客气。”

    杨继业站在那儿苦笑不已,杨延训皱着眉头很认真地想了想,然后对杨继业道:“爹,圣上在说什么?”

    杨继业叹道:“莫测高深,爹也不懂。”

    杨延训讪笑道:“那爹笑甚么,儿还以为爹听明白了。”

    杨继业徼窘:“爹之所以发笑,是因为发现圣上最近忽然添了个毛病。

    “什么毛病?”“给人起绰号……”

    成都失陷,赵光义可不能等闲视之了,然而派何人去西川平叛,这主将人选却煞费心思,最可意的自然是他一手提擢起来的罗克敌「不过自从他感觉到潘美、党进、曹彬等这些前朝老臣似有结党之势后「哪里还敢把罗克敌派出去。

    何继筠、李继勋、赵赞、王全斌……,这都是名将,可惜,这两年这些老将跟赛跑似的,一个个都去了西天。党进?这老货倒是能打,不过……潘美现在领兵在外,再给党进一支大军把他也打发出去?关中紧捱着巴蜀,老三赵光美如今正在长安府呢,万一这些老臣们……,不行,绝对不行!

    赵光义思来想去,觉得崔彦进也不错,可这主意刚想出来,逆没亭拿到金殿上议一议,就先被宋琪、程羽等一干心腹给否决了,想当年兵进西川的首功之臣就是王全斌和崔彦进,迳两个人不但能打,而且可算上最熟悉蜀国山川形态势。

    然而巴蜀百姓之所以如此仇视宋人,屡屡造反,最直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巴蜀赋税过高,要知道那些苛捐杂税早在还是蜀国的时候就是这么多,宋国占领巴蜀后只是故意装糊涂,没有把宋国其他地方并不存在的这些苛捐杂税给取消罢了,蜀人之所以再三造反,这根儿就在王全斌身上。

    王全斌入蜀后烧杀抢掠,又坑杀降俘逾千过万,从此和蜀人结下了深仇大恨,这才是蜀人屡屡造反的直接反应,如今王全斌死了,崔彦进可是他当年的副将,如果把崔彦进派去西川,那不是变相地把蜀人往造反的童羽身边推么?

    赵光义一想也是道理,最后只好选了大将郝崇信为主帅,王政忠为先锋,又命程羽为监军,领禁军五万,并持节节制西川各路地方兵马,一刻不停杀奔西川去了。西川战事骤急,可不只是两面用兵那么简单,辽国在宋夏战事正酣的时候突然增兵大同,到底意图何在,赵光义一时还有点搞不清楚,横山之战恐怕得搁置下来了,然而宋国刚刚在夏国手上吃了一个大败仗,若是就此偃旗息鼓,如何向天下交待?更不免要让四邻诸国看轻了,就算硬着头皮也是要打一打的。

    曹彬在朝堂上的态度引起了赵光义的警觉,阵前换将本是大忌,何况如今潘美领兵在外,大权在撂?赵光义打消了原来的念头,下旨严厉斥责了王继恩一番,罢其监军之职,仍运河北任观察使,另遣宋琪任监军,他本想调郭进赴麟府,奈何雁门关军情紧急,只得派出老将定国节度使宋假赶赴麟府,只象征性地带了十万五千人马,其实是要他节制西北六路边军,以分潘美之势。

    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北战局如何进展已可想而知,不管如何,至少麟府两州已经落入赵光义的囊中,总算是颇有斩获,要不是在黑蛇岭丢了六万大军,遭致一场惨败,迄今为止,这场战争还是非常风光的。

    北人凶悍,远较南人难敌,当年太祖皇帝亲征北汉,北汉数万兵马,几座破城,都能让他无功而返,赵光义自问此番对西北用兵,还是功大于过的,如今所虑,只是如何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罢了,若论国家实力,他不信区区一个新立贫瘠之地的复国,能耗得过他的大宋。

    崇孝庵的香火很旺盛。

    崇孝庵本就是一座极有名气的寺庙,再加土地处西郊,不是汴梁中心繁华所在,所以殿宇庞大,占地很广,虽说这里是尼姑庵,僧众不及大相国寺那种极富盛名的男性出家人所在僧侣众多,但是汴梁有百万人口,基数庞大,因此这最出名的尼姑庵里僧俗弟子也就不少了。

    这里本有持戒修行的女尼和俗家弟子一百五十多人,自从永庆公主在此出家修行,朝廷下了大力气修缮翻盖,重修庙宇,再塑金身,这里的香火更加旺盛,来此剃度修行的女尼也日斯增多,如令人数已有二百八十多人了。此S1,正有一位崇孝庵的大施主又来进香了。

    庵外爆竹声声,新年的气氛仍然十分浓郁,庵中,庵主定如大师,也就是永庆公主亲自接见了前来进香的这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是高员外和高夫人,夫妻俩都是佛门信徒,不管走到哪儿,老夫妻手中一串紫檀念珠总是少不了的,平素里修桥补路,赈济乡里,走出了名的善人。

    高员外夫妇俩本来是大相国寺的护法施主,自打公主到了崇孝庵,那可是金枝玉叶啊,这层身份可比把佛祖塑得金光闪闪更具号召力,从此老夫妇就把这崇孝庵当作了平素礼佛参拜的佛门圣地,每一回来,老夫妇出手就是一千贯的香油钱,出手如此豪绰的信众自然是佛门弟子最为青睐的人物,就算永庆是公主身份,如今成了崇孝庵主,高员外夫妇对本庵贡献如此巨大,那也是要十分礼遇的。

    此S1,定如小师太就在住持禅房里,亲自接见款待这对老夫妇。永庆身边只有一个原来在宫中时就侍候她起食饮居的宫女林儿,此刻也被打发了出去。永庆刚到崇孝庵的时候,赵光义还让皇城司暗中注意崇孝庵的动静,但是真正的原因皇城司自然不合知道,他们只道是官家关心皇侄女的安全,对这个命令不敢不上心。

    然而他们只能派些人在崇孝庵四下活动,注意庵由来往香客的动静,无法更进一步,准确掌握永庆的一举一动。两三年下来,棠孝庵从无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永庆本就是一个女儿家,赵光义对她忌惮有限,便也放松了管制,现在皇城司已很少派人来崇孝庵附近占卯了。

    永庆一身缁衣,秋水湛湛,颇有些佛门得道高人的气派,高员外夫妇是一对慈眉善目的老人,气度雍容,和颜悦色,也是一对长年吃素的在家居士,这样的人相逢于佛门,说的理应是经义教理才是,不过如果有人现在听到他们三人的谈话,却一定会大吃一惊。“高员外,我舰存愿意按受你的援奎。”

    白发苍苍的高员外喜形于色:“公主同意了?那就好,那就好,草民马上一一r一一一”“且慢,我还要你答应为我做一件事。”

    高员外的神色一下子冷静下来,公主要他帮忙去做的事,又岂是容易办到的?高员外未敢一口答应,只是问道:“不知公主所托何事?

    永庆缓缓地道:“我弟德芳已年满十六岁,我要你发动你们的力量,造出声势,迫官家封王。”

    高员外诧异地道:“封王?公主既已答允了草民的安排,又何必在意今上所封的一个王爵?这个……”“本宫所图,你不必管。这是我唯一的条件,只要你们办到了,我就播你说的去做。”

    高员外与夫人对视了一眼,一狠狠地捻着胡须沉吟起来,永庆亮晶晶的双眸微微向他一瞟,端起茶来缓缓喝了一口,气定神闲,从容不迫。

    高员外脸上阴晴不定,半晌方重重一点头道:“好,草民答应了。不过……是否封王,决定于今上,草民不敢保证……”

    永庆双眼微微一眯,淡淡地笑道:“你放心,那个人一生最大的志愿就是做李世民第二,不但在文治武功上以李世民为目标,而且希望自己也能像李世民一样彰功扬过,让后人只记得他的好,不记得他的过。如果你们真如你自己所说,拥有如此庞大的力量,那么只要你们发动士绅公卿,造出声势来,他就算心里头再不愿意,这个名声他也是要顾的。“好!”高员外白眉一耸,说道:“我们尽力而为,但愿一切尽如公主所料。”

    起身送了高员外夫妇出去,永庆站在廊下,双手合什望着高员外夫妇离去的方向,半晌,眼帘徽垂,看向院中正在扫雪的一个女人,她穿着一件灰色的袍子,可僧帽下后颈处隐隐露出的一绺秀发,显示着她的身份:这是一个皈依三宝,但尚未持戒的俗家弟子。永庆静静地凝视她一阵,开口唤道:“丁玉,把贫尼禅房的茶水撤了。

    那正埋头扫雪的清秀女子闻声抬头,向她微微一笑,轻轻放下扫帚,便步履轻盈地踏雪走来……

    Ps:求月票推荐票~未完待续,!

    是国内唯一一个致力于收集最热门的全本小说阅读网站。

第055章 人人都在算计

    那个叫丁玉的俗家弟子进了庵堂,永庆随之而入,顺手掩上了房

    丁玉似也知道她唤自己进来并不是要让她收拾茶水的,十进房,便转身望向她,面上带着没浅的微笑:“殿下可是已同意了在下的计划么?永庆微微颔首:“不错!”丁玉欣然道:“好,那我马上去为殿下安排。”“且慢”…永庆唤住她道:“不止我和皇弟要是,我的母后也要一起离

    丁玉吃了一惊说道=“皇后娘娘:}这恐怕■■■■■■深宫大内要把皇后娘娘带出来,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永庆道:“如果我的母后到了这崇孝庵呢?”

    丁玉沉吟道:“那样的话,自然比宫中要容易一些,可是……尽管皇后娘娘如今不是统率六宫、母仪天下的当今皇后,一旦出宫,必然也是鸾驾隆重,而我们就算能把娘娘劫出来,甚至出了汴梁城,此去河西,山高路远,想要在官兵手中脱身也是大不易。如果施计悄然带了公主和德芳皇子走,只要抢出一两天的时间来,成功的希望就大多了

    说到这里,丁玉对永庆道:“我主j!已自立称帝,实是迫于无奈,其实他一直没有忘记先帝的恩典,没有忘记娘娘和公主对他的呵护关爱,我主安排我们潜伏于京师,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公主和德芳皇子救出去,以报先帝娘娘和殿下的关心厚爱。

    当今圣上心胸狭隘,猜忌心重,前朝皇子柴氏、蜀国废帝孟氏、南唐废帝李氏,乃至先帝和公主的皇兄德昭,个个死得蹊跷,背后都有当今圣上令人生疑的举动,如今皇子德芳渐渐长大,恐怕当今的圣上猜忌又起,早晚还要对他下手,可是要想救得一个皇子离开已是难如登天,何况殿下还想要娘娘同行呢。为安全计,还是请公主打消这个主意吧,当今圣上爱惜羽毛,容不得人说三道四,不会悍然不利于娘娘。何况娘娘一介女流,与之无害……”

    永庆打断她的话,断然道:“如果母后不能离开,永庆和皇弟也不会走!如果丁姑娘办不到这件事,那么你我之间也没有什么好谈的了,你请离开吧。”“公主……”

    永庆转身就是,丁玉把银牙一咬,连忙喊住了她,犹豫片刻,顿足道:“罢了,我答应你就是,只是这一来一路上少不得一番腥风血雨,原来的计划要全盘推翻,公主还要容我等仔细思量,详细准备一番。

    永庆转过身来,缓和了颜色道:“那是自然,我想在不引起仑上猜疑的情况下把娘娘和皇弟齐聚于崇孝庵,也需先做许多准备,你们自管去仔细计议一番,想个万全之策出来。”

    丁玉苦笑道:“万全之策么?唉,在下尽力而为。”说完便匆匆走了出去。

    丁玉,是新近刚刚皈依三宝,但尚未持戒的一个俗家弟子,据说她是一个孀居的妇人,本在东十字大街上开了一家酒坊营生庋日,谁知道却被禁军中一个太尉垂涎于她的姿色,常来骚扰,未几,那太尉家中又找上门来,她一个寻常百姓人家,如何能与那官宦人家对抗,只得匆匆结束了生意,走投无路之下,这才出家修行。

    这只是对外公开的说法,至于真实身份如何,便不足为外人道了,至少永庆公主知道她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民妇,而是河西杨浩派来京城的人,只是这身份,永庆也是绝不会对人透露的。

    看着丁玉出去,永庆轻轻叹了口气,缓缓走到内间,内室香案上,供奉的观音大士像下,是大宋太祖皇帝赵匡胤的熹位,永庆拈起香来,在烛火上点燃,轻轻煽去香火,插在香炉中,默默合什行礼。

    后面,悄然走进了侍候她起食饮居的心腹女尼林儿,站在她身后,也向观音像和太祖灵位合什行礼已毕,这才对永庆道:“公主,您……答应了他们?”

    永庆慢慢转过身来,低沉地道:“父皇驾崩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只得任人摆布了。当今官家厚待我们,只是做给天下人看的,其实,不过是利用我们达到他欺瞒天下人心的作用罢了。高员外也好,这个丁玉也罢,他们背后的势力,也都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在利用我们。他们能利用我们,我为什么不能利用他们?”林儿讶然道:“利用他们?”

    永庆淡淡一笑,一双粉拳慢慢攥了起来:“不错,今上在位渐渐久了,我们一家人的作用也渐渐消失了。室弟德芳慢慢长大了,长大了也就成了当今圣上的眼中钉,早晚会被其所害的。我这个做姐姐的,总该为他好好打算打算,在这些自以为可以操纵我一家人命运的人眼中,我这个崇孝庵主,始终都是那个少不更事的小公主,可是……我也会长大的!”

    崇孝庵最后一处院落的一间偏殿,一个女尼正在井边打着水,井台上洒的水都结了冰,一不小心就会摔个大跟头,要是运气不好,一跃跌进井里,又没有人看到的话,那就连命都没有了,阶级比较高的出家人是不会亲自来做这种力气活的。

    这个女尼刚来不久,而且是个哑巴,她来庵中挂单,却连话也不会说,只能比比划划,本来知客僧是要把她赶走的,还是住持定如师太看她可怜,大发善心,把她留了下来。这处偏殿住的都是寒冬季节衣食无着流落街头的老妪丐妇一类的人物,主持师太收容了她们,平时只住在这处倨殿,不得随意走动,庵中派了几个小尼来照料,这个哑巴女尼也是其中之一。

    一桶水提上来,摘下挂钩,双手提着桶正要小心地走下石阶「那哑巴女尼忽然站住了,后面不知何时已站了一个女尼,正是庵主定如大师,大宋太祖赵匡胤的亲生女儿永庆公主。

    四下没有旁人,永庆静静地凝视着这个哑巴女尼,忽然问道:“你的伤……已经好了么?”

    哑巴女尼轻轻点了点头,严冬季节,双手暴露在凛冽的寒风中,一会儿功夫就会冻得通红,尤其是沾了水,可是她的手有点例外。永庆的眼神落在她的手上,她的手和她清秀的容颜颇不般配,那双手比起普通女人的手足足打了两号,皮肤有些粗糙,但是那双手的肤色一点都没有变,沾过手的地方正在冒着腾腾的热气,好象那手就是一对填了燃烧正炽的炭火的怀炉一般

    永庆满意地点了点头,轻声道:“那么,你就在这里耐心地待着吧,事情已经有些眉目了。”

    那个哑巴女尼一双天生的桃花眼立即变得神光湛湛,凌厉的…兖然让人有些不敢逼视:“什么时候,什么地点?”

    哑巴女尼竟然开口说话了,声音粗哑,有些像男人的声音。

    永庆道:“也许一个月,也许半年,我现在还说不准具体的时间,地点么,就在这崇孝庵!”

    哑巴女尼目光闪烁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低下头去,双手提起水桶,好象费了很大的力气,娇弱不胜地从井台上椰了下来……**********lL******************

    潘美向官家递上奏表的时候,就预料自己会受到严惩,已打好包裹准备发配岭南终老此生了,不想官家的圣旨下来,倒把王继恩训斥了个狗血喷头,免了他的监军之职,打发回河北专心为雁门关的郭进和麟府大军筹措粮草去了。

    对他这个损卡折将大败而归的三军统帅,不但未予责罚,反而充分肯定了他的战略战术,令其稳住阵脚,打几个胜仗还夏军以颜色。

    潘美大感意外,不久便得知金殿上曹彬为他仗义执言的行为,潘美感激于心,于是重整旗鼓,誓要打几场漂亮仗,报黑蛇岭一箭之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