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阻力就越大;以义军联盟的实力;能否坚持到最后?

    “韩总管;你对孟总管之建议;有何见解?”李风云转而征询韩进洛的意见。

    韩进洛暗自冷笑;你已经表态了;却在大庭广众之下如此问我;你让我如何回答?与你针锋相对吗?

    “目下河南灾情严重;个别地方甚至爆发了瘟疫;大河以南的灾民纷纷南下;以致于济、菏一线人满为患;赈济难度非常大。”韩进洛叹了口气;“如今我们来不及后退了;唯有迎头而上;但库房里的粮食十分有限;开仓放粮对目下严重灾情来说仅仅是杯水车薪;无助于缓解灾情;相反;一旦我们开仓放粮的消息传出去;更多的灾民蜂拥而至;灾情会进一步恶化;局势会对我们愈发不利。”

    李风云频频点头;同意韩进洛所说;“韩总管可有对策?”

    韩进洛的脸色有些难看了。李风云步步紧逼;显然是因为自己刚才极力反对萧逸招致了他的不满;如果现在自己改口;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前边是如狼似虎的官军;后边是饥肠辘辘的灾民;我们腹背受敌;深陷困境。”韩进洛摇头苦笑;“以联盟现在的实力;并不具备一往无前直杀中原的条件。某之所以建议立足济阴暂作休整;原因就在如此。”

    &n

    bsp;李风云微笑点头;目视众人;“若依韩总管的建议;我们暂留济阴;是否能缓解灾情;逆转危局?”

    没有人说话;韩进洛也不敢随便给出答案。

    李风云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冲着众人招招手;“依照惯例;我们来沙盘推演。若韩总管的建议能帮助联盟摆脱困境;我们就暂留济阴;反之;我们就不得不齐心协力继续西进;与官军决一死战;即便粉身碎骨;亦义无反顾。

    。。。

第一百八十一章 乌云压顶

    济阴郡太守韦保峦退守济阳城;全力戍卫冤句、济阴一线;同时十万火急向东都;向周边的荥阳、东郡和梁郡三郡告急求援。

    冤句和济阳都在济水河北岸;都是济阴郡的西部重镇;其中冤句距离济阴城仅有几十里;根本抵挡不住义军联盟的攻击;而济阳距离济阴城有一百余里;这么长的距离可以起到有效缓冲作用;但济阴郡目前仅有一个团的鹰扬卫;还有几十个从济、菏一线大小城镇里撤出来的乡团宗团;林林总总加在一起也只有一千多人;即便全部放在济阳也抵挡不住义军联盟的攻击。

    然而;济阳一旦失陷;京畿形势就严峻了;大河和通济渠的安全更是受到了严重威胁。

    由济阳向西十几里便进入了东郡和梁郡的境内;这两郡的边界线便是济水河;尔后沿着这条边界线再向西百余里就进入了荥阳境内;一旦进入荥阳境内;首先遇到的就是环绕大京畿的天堑防线;而沿着这条防线北上不足百里就是大河;南下数十里便是通济渠。

    韦保峦直接退守济阳;就是挟京畿和水道之安全威胁荥阳、东郡和梁郡;迫使他们出兵求援。如果义军始终在济阴郡境内烧杀掳掠;这三郡当然可以袖手旁观;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嘛;只是;义军一旦攻陷了济阳;沿着济水河直杀天堑防线;则势必把战火同时烧进三郡;而那时三郡就被动了;最后即便他们有惊无险地击败了义军;但皇帝和中枢岂肯轻易放过他们?“罪魁祸首”韦保峦固然难逃罪责;三郡长官亦难以独善其身。

    韦保峦算计得很好;然而;局势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料。他刚刚在济阳喘口气;便接到了一个最新消息;白发贼攻占济阴城后;第一时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济阴库房里有多少粮食;韦保峦非常清楚。去年受洪灾影响;粮食严重欠收;根本满足不了东征所需;无奈只有调用库存;但这是以放弃救灾为代价;而放弃救灾直接导致灾民大量死亡;田地荒芜;官民矛盾激化;叛贼四起;由此导致今年夏粮再次严重欠收;然而东征所需依旧需要保障;为此不得不倾库房之所有;所以就目前库房存粮来说;如果只供数万贼军食用;倒是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但如果拿来赈济灾民;便是杯水车薪;瞬间就没了。

    灾民现在就像饥饿的狼;毫无理智;你紧闭城门;拒不赈济;断了他们的希望;置他们于死地;反而能保住自己;反之;你开了城门;出手赈济了;给了他们希望;但随之因为粮食没了又不赈济;又把他们置于绝望之地;必然会激起他们的滔天怒火;其结果是灾难性的。

    白发贼疯了;贼人都疯了;太愚蠢了;作茧自缚;自取灭亡。韦保峦听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幸灾乐祸。不论贼人开仓放粮的目的是什么;怜悯同情也好;博取仁义之名也好;收揽人心也好;都是极度不明智的举措;根本就是不自量力。

    白发贼为何在形势大好的情况下;行此下策?同情心泛滥?抑或头脑发热忘乎所以?或者;另有图谋?韦保峦在幸灾乐祸之后;不禁要深思一下;而这一深思;他突然意识到问题严重了。狗急了还要跳墙;更不要说那些穷凶极恶的叛贼;一旦粮食没了;陷入了绝境;他们当然要继续攻击;继续烧杀掳掠;而那些完全了失去理智且又被叛贼们激起滔天怒火的灾民们;必然追随其后;如此一来;济水河两岸将在一夜间涌现出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疯狂之徒;他们就如决堤洪水;掀起惊天波澜;淹没一切;吞噬一切;摧毁一切。

    魔鬼;白发贼是个冲出地狱的魔鬼;在他的操纵下;中原将迎来一场可怕的血雨腥风;而无数生灵将在这场风雨中灰飞烟灭。

    济阳守不住了。韦保峦陷入绝望和恐怖之中;再一次向东都;向周边三郡求援。白发贼开仓放粮了;他站在了道义的巅峰上;赢得了所有灾民的信任和期待;他用有限的粮食换来了无限的军队;中原形势正在急转直下。

    韦保峦对局势的估计已经很悲观了;但形势恶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了他的预计。仅仅过了一夜;恶讯传来;冤句失陷;叛军裹挟着不计其数的灾民如咆哮洪水一般冲向了济阳。

    同时接到这一消息的还有翟让和瓦岗诸雄。

    在距离济阳城北大约几十里外便是黄河故道之地;这里有一片庄园;而庄园的主人便是济阳豪望王要汉、王伯当兄弟。

    自李风云指挥鲁西南义军联盟西进中原之后;翟让和瓦岗诸雄便意识到河南局势会急骤恶化;东都军队极有可能出京戡乱;而官军对通济渠和大河的戍卫也会非常森严;瓦岗军的生存环境会越来越恶劣;于是果断撤离通济渠一线;秘密集结于东郡和济阴郡之间的黄河故道中;活跃于瓦岗、匡城和济阳一带;以便随时应对局势的突变。

    对于鲁西南义军攻打中原之举;瓦岗人非常愤怒;不仅仅是因为齐人的手太长;捞过界了;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还把战火烧到了河南;给河南人尤其那些挣扎在生死线上的无辜灾民带来了一场可怕的大劫难。

    东征必然胜利;这是瓦岗人的共识;而由此共识去推衍未来局势;不难看到一旦远征军归来戡乱剿贼;瓦岗人做为直接影响到京畿安全的河南贼;必定是官军重点剿杀对象;所以翟让始终不敢公开举旗造反;即便灾情蔓延;饿殍遍野之后;他也是咬牙坚持;以劫掠通济渠来救济灾民;虽然这无助于缓解灾情;亦无力去拯救几十万乃至上百万灾民;但却可以赢得官府和地方势力的“好感”;建立一定程度的“默契”;而这种“默契”正是翟让和瓦岗人在远征军归来进行大规模戡乱时;可以挣扎生存下去的最基本条件。

    然而;翟让和瓦岗诸雄对未来的设想;被李风云和鲁西南义军联盟一拳打了个粉碎;这让他们怒不可遏;尤其当他们接到李风云在济阴开仓放粮的消息后;更是睚眦欲裂;恨不能把李风云大卸八块。

    从官府的立场来说;李风云是贼;李风云抢走的所有东西都是赃物;而任何一个分享赃物者;也都是贼。灾民本是良民;但只要接受了李风云的赈济;就等同于分享了赃物;他们的身份也就迅速从一个良民变成了贼;而且还是十恶不赦的叛贼。几十万灾民就此变成了几十万叛贼;那么东都绝不会再给予赈济;地方官府也不会再给予任何同情;官军会举起手中的武器肆无忌惮的杀戮;而且杀得心安理得;杀得理直气壮;因为他们杀的都是人人得而诛之的贼。

    李风云的开仓放粮;从道义上来说;从灾民的立场来说;他是做好事;是赈灾救人;但从官府的立场来看;从律法上来追究;他就是犯罪;他不但杀人越货;破坏社会的稳定;还把无数善良无知的灾民拖下了水;置不计其数的无辜者于死地;罪大恶极;罪无可恕。

    瓦岗人有理由认定;李风云此举是故意的;他太狠毒了;有意利用无辜灾民为他冲锋陷阵;做毫无意义的牺牲。

    济阴库房里的粮食十分有限;甚至难以维持义军军队的战斗所需;也就是说;李风云事实上根本不具备开仓放粮的条件;但他为了继续进攻中原;为了无限制地扩张军队;便以开仓放粮来赢得河南灾民的民心;然后欺骗几十万灾民与他一起造反;一起烧杀掳掠;而最终结果必然是;李风云以河南人的累累白骨来换取他的生存。

    翟让出离愤怒;但事实已经存在;愤怒没有任何意义;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当下最为急迫的便是寻找对策;竭尽全力逆转局势;尽一切可能去拯救更多的无辜生灵。

    “明公;如今唯有举旗;别无他途。”邴元真神情严肃;口气更是不容置疑;“以明公在河南之声名;只要举旗;登高一呼;必应者云集。唯有如此;明公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最多的河南人聚集到瓦岗旗下;才能最大程度地保全河南人;否则;不要说那些灾民了;即便是我们这些瓦岗人;也将被李风云掀起的这场狂风暴雨所吞没。”

    “举旗能解决什么问题?”王儒信摇头苦叹;“卫府军东征结束返回中原之后;我们怎么办?退一步说;就算我们与李风云结盟了;与齐人并肩作战;并且坚持下来了;但因为战火席卷河南;再加上天灾肆虐;以致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到那时我们外有强敌;内无粮草;如何捱过冬天?到了明年;我们又去哪里寻找粮食?”

    王儒信的观点非常现实;就目前河南局势而言;若想拯救苍生;唯有依靠东都的支援;而东都虽然有借助天灾打击河南地方势力的意图;但绝不会任由灾情恶化;以致生灵涂炭;在道义上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所以河南人始终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东都;寄托于官府。

    “李风云来了;战火已经烧到河南;再寄希望于东都纯粹是自欺欺人。”单雄信面带怒色;厉声说道;“李风云此举;就是逼我们造反;而未来局势很明显;不论我们是不是公开举旗造反;都是东都首要诛杀目标。既然反正都是死;那还犹豫什么?举旗;与李风云并肩作战;直杀东都。”

    。。。

第一百八十二章 瓦岗困境

    王要汉、王伯当兄弟;还有外黄人王当仁都明确支持邴元真和单雄信;马上举旗造反;与李风云结盟。虽然未来的前景非常黯淡;但正如单雄信所说;反正大家都是东都所认定的河南贼;是东都首要诛杀之目标;不造反也是死;造反也是死;那还不如造反一条道走到黑了。

    徐世鼽自始至终没有发表意见。离狐徐氏是河南巨贾;家大业大;其背后牵扯到众多豪门世家和地方豪望的利益;而作为徐氏未来的家主;徐世鼽首要考虑的不是个人意愿;也不是家族利益;而是其所依附的豪门世家的利益;所以他现在根本就没有条件造反。如果他不计代价地造反;离狐徐氏第一个灰飞烟灭;其次与离狐徐氏利益纠葛甚深的豪门世家必受牵连;比如山东崔氏在大河南北的布局就会因此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山东人的整体利益十分不利。

    离狐徐氏在当前中土大局中;在当前山东乱局中;肯定有他的应对策略;这一策略首先要确保自身利益;然后在此基础上最大程度地维护他所依附的豪门世家的利益;由此不难推断出;离狐徐氏要发展壮大自己的护卫力量;竭尽所能保护自己的财富;这是生存的根本;毋庸置疑。离狐徐氏的财富保全了;对山东人有利;尤其对以翟让为首的瓦岗人来说;更是一个强有力的后盾。

    徐世鼽未雨绸缪;囤积了不少粮食;但这些粮食只能“行善”;救不了灾;而离狐徐氏的目的也仅仅是借助“行善”来获得声名;以声名来招揽人丁;然后不声不响地把自家的护卫力量扩充起来。离狐徐氏要钱有钱;要人有人;要人脉有人脉;所以徐世鼽在瓦岗属于一个特殊的**势力;如果撇开他与翟让、单雄信等人的兄弟关系;双方说白了就是互相利用。徐世鼽利用瓦岗这股黑道势力为离狐徐氏“保驾护航”;而翟让等瓦岗诸雄则借助离狐徐氏的力量生存发展。

    值此河南局势风雨飘零;瓦岗人进退维谷之际;徐世鼽的意见非常关键;甚至直接关系到了瓦岗人的存亡;而从离狐徐氏的立场来说;公开举旗造反对自身很不利;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所以很多瓦岗人并不认为生存的路径唯有举旗造反。

    雍丘的李公逸就提出了“退守瓦岗、静观其变、伺机而动”的建议。

    雍丘就在通济渠畔;是梁郡西北部的重镇。瓦岗人劫掠通济渠;主要在雍丘、陈留和浚仪一线;也就是荥阳和梁郡交界的地方;京畿天堑关防的外围。李风云率鲁西南义军联盟杀进中原;最终目标实际上就在这里。以东都的重要性和京畿戍卫力量;鲁西南义军联盟绝无可能突破京畿天堑防线;双方肯定要在这里进行一番厮杀;而首当其冲遭到破坏的就是通济渠。

    官军和鲁西南义军大打出手;通济渠中断;瓦岗人也就不可能再去劫掠运河了;但瓦岗人要生存;要发展壮大;这劫掠的事不能停;停下就没吃没喝了;所以只能把目标转向大河。既然瓦岗人把劫掠目标转向大河;当然就要退守瓦岗;如此一来也就离开了这场由李风云掀起的惊天风暴的中心;可以躲在大河一线看热闹了。而东郡不但是翟让的地盘;也是离狐徐氏的根基;在河南陷入狂风暴雨无处不充满杀戮之刻;这块地方反倒可以给瓦岗人以保护。

    始终一言不发的徐世鼽说话了;他支持李公逸的建议;以瓦岗人现在的微薄实力;根本经不起风浪;无论是公开举旗造反还是与李风云结盟共抗官军;结果都很悲惨。与其不自量力;自取败亡;倒不如避难大河;蓄积实力;等待时机。

    徐世鼽话中的意思;瓦岗人都懂。河南局势大乱;离狐徐氏岌岌可危;不但财产严重受损;还无法完成东征军需的运输任务;一旦离狐徐氏惨遭重创;实力薄弱的瓦岗人必受其害;所以徐世鼽希望得到瓦岗人的帮助;希望瓦岗人把全部力量放在大河一线;承担起护卫离狐徐氏的重任。只待离狐徐氏度过了难关;摆脱了困境;那么当远征军归来河南局势一边倒的时候;瓦岗人就能受庇于离狐徐氏;从而逃过死亡劫难。

    然而;这里面有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离狐徐氏也只是个商贾;同样经不起风浪;而伴随河南局势大乱的还有东都政治斗争的激化;一旦离狐徐氏背后的庇护力量在政治斗争中棋差一着;被对手抓住机会;给了离狐徐氏以致命一击;那大家就一起完蛋了。另外翟让等大部分瓦岗人都是贵族官僚出身;即便现在落难了;但与生俱来的那种心理优势依旧顽固存在;对地位卑微的商贾依旧抱着歧视态度;如今要他们放下自尊受庇于离狐徐氏;心中的抵触情绪当然非常严重。

    翟让犹豫不决;难做决断。贵族的骄傲不容亵渎;贵族的尊严更不容羞辱;宁愿做贼;宁愿死亡;也不愿受庇于一个商贾;只是;现实很残酷;就目前形势而言;瓦岗人的生存环境的确太过恶劣。

    翟弘也不能接受。徐世鼽和李公逸的计策太保守;太被动;除了性命什么都不要了;既然什么都不要了;那还要性命于什么?人所处位置不同;想法也不一样;翟氏一夜间从天堂到地狱;心中痛苦和不甘可想而知;他们最大的愿望便是重回天堂;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你出济阳之前;韦使君可有嘱托?”翟弘主动询问一直沉默不语的房献伯。

    这话一出;瓦岗众人顿时便猜到了翟弘的心思;虽然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房献伯;但眼神各异;显然各有想法。

    从崔氏的立场来说;若想重新回到贵族行列;就必须寻到机会将功折罪;而眼前就有这样一个机会;那便是帮助官府击败李风云;从河南贼摇身一变为河南官军。但这还远远不够;当前中土政治中;关陇和山东两大贵族集团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根深蒂固;而关陇贵族集团始终占据了上风。这次翟氏的噩运便源自这一矛盾;所以翟氏若想重新崛起;政治上的站队至关重要;而最佳捷径莫过于改换门庭;投靠关陇豪门。

    关中韦氏在关陇贵族集团中地位尊崇;权势庞大;翟氏若能投到韦氏门下;重新崛起不过是时间问题。巧合的是;现任济阴郡郡守韦保峦就来自关中韦氏;他现在深处危机之中;而他的危机又影响到了关中韦氏整体利益;所以这时候韦保峦非常需要河南人的帮助;而翟氏若能给韦保峦以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