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1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走;败兵败如山倒;后果不堪设想。”

    “你希望某阻止齐王偷袭历城?”李子雄问道。

    李风云点了点头;“最起码;你要延缓齐王偷袭历城;给某赢得足够的围杀张须陀的时间。”

    李子雄摇了摇头;一脸难色;“你是否知道;你的老对手董纯正从彭城驰援而来?齐王有了董纯的辅佐;再加上李善衡;他还会在兵事上依赖老夫?”

    李风云凝神沉思。

    “你为何一定要击败张须陀?”李子雄有些奇怪;“这一仗就算你打赢了;你也要马上退出齐鲁;转战河南;并相机向京畿迂回;而反过来;这一仗即便张须陀打赢了;他也不会尾随追杀你;所以你们之间没有利益冲突;你为何一定要击败他?”

    “这是某对齐鲁兄弟的承诺。”李风云正色说道;“张须陀不死;齐鲁义军迟早都是他的刀下亡魂;虽然张须陀在大灾之际开仓放粮;但他救了多少人?而他在剿贼战场上;又杀死了多少人?又有多少无辜因为他的血腥杀戮而死于非命?两者有没有可比性?到底是他的官声重要;是他的功勋重要;还是齐鲁千千万万平民百姓的性命重要?”

    李子雄嗤之以鼻;懒得反驳。李平原做贼做久了;陷进去了;这番话显然是从做贼的立场来说的;但反过来;从朝廷和官府的立场来说;灾民要救;但灾民一旦变成暴民;那就要杀;这是法度;不讲情理。

    “某的建议是;最好还是把你对东都兵变的推演稍稍透露一些;让齐王有个准备;让他不至于在未来三个月内对我们只有怀疑而没有信任。”李子雄说道;“还有;你我两人在这里密议良久;出去见到韦福嗣后;总要给个说法;拿出一套说辞;否则如何取信于人?”

    李风云苦笑;“你这是公然诱惑齐王犯罪;假如齐王过度迷恋储君之位;主动与越国公接触;或者越国公主动派人来说服;那事态必然失控;你我两人深陷其中;必有全军覆没之危。”

    “某已经来了。”李子雄嘲讽道;“如果越国公再派人来;齐王能否抵挡诱惑?”

    李风云哑然无语;他有不好预感;这个李子雄老奸巨滑;决非易与之辈;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没有利用到他;反被他算计了。

    。。。

第三百三十九章 猛虎恶狼

    韦福嗣重回营帐;有些忐忑;有些疑虑;他所面对的是一头恶狼;一头猛虎;而且都在千方百计的算计齐王;这让他有一种“与虎谋皮”的惊惧感;尤其在看到两张笑脸后;他突然后悔了;不该答应李风云的要求;不该让两头虎狼私下独处;只是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唯有迎难而上。

    李子雄一张嘴就透露了两个天大的机密;第一;白发贼原名李平原;是安平公李德林之子;是渤海公高颍和闻喜公裴世矩培养和信任的秘兵;其二;东都兵变的主谋是谁;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兵变主谋者的目的是以暴力手段更迭皇统;而所选择的皇统继承对象;正是在新一轮皇统之争中基本上失去继承人资格的齐王杨喃;所以这场兵变要高举齐王杨喃的大旗;利用齐王杨喃的号召力拉起一支队伍;然后攻陷东都;与圣主分庭抗礼。

    李子雄透露的第一个机密;等于拱手送给齐王杨喃一个卡住李风云咽喉的“法宝”;你若不听话;某就置安平公李德林一脉于死地;置赵郡李氏于死地。但李子雄透露的第二个机密;却直接把齐王杨喃送上了断头台;不论你是不是想造反;只要你与造反扯上边了;你就死定了。

    韦福嗣如遭重创;呆若木鸡;几欲窒息。

    果然;两头虎狼凑到一起立即“风云突变”;直接把齐王送上了断头台。见过无耻的;没见过如此无耻的;现在可以肯定;李子雄是东都兵变的主谋者之一;而李风云过去就知道;但他之所以不说;正是估猜到兵变者要利用齐王杨喃;于是就想方设法接近齐王杨喃;然后利用某个机会加入到这场兵变;而这个机会;偏偏是由韦福嗣亲手相送。

    韦福嗣欲哭无泪;完了;这下彻底完了;被人算计了;连翻身机会都没了。但瞬息之间;韦福嗣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绝处尚能逢生;何况现在还没有身处绝境?再说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机遇;谁敢说这就不是一个问鼎的机遇?

    很快;在李风云和李子雄的注目之下;韦福嗣就主动开口了。

    “你曾预言;这场兵变将以失败而告终。”韦福嗣望着李风云;平静地问道。

    李风云点头。

    “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参加这场兵变?”

    “某如果不参加这场兵变;齐王就要被人送上断头台。”李风云毫不犹豫;直接把难题扔给了李子雄。

    “这是否会改变兵变的结果?”韦福嗣追问道。

    李风云摇头;“某的实力有限;再说你也知道某很快就要北上了;是否参加这场兵变都改变不了某北上之决策;所以某即使参加兵变;也是出工不出力;改变不了兵变失败的结果。”

    韦福嗣心领神会;已渐渐窥探到了“虎狼”密谋的真相;但尚需李子雄的证词。

    韦福嗣转目望向李子雄;“既然李平原已经告诉你兵变必将以失败而告终;既然你知道李平原是闻喜公(裴世矩)的亲信;那你为何还要继续坚持?”

    “某的力量十分有限;即便某有心改变一些事;但有心无力;只能顺势而为。”

    “但那是一条不归路。”

    李子雄摇头;“现在的关键是;某早已行走在不归路上。”

    韦福嗣明白了;这次虎狼密议;不是虎制服了狼;而是狼说服了虎;双方合作;但李子雄的加入;影响到了李风云与齐王的约定;为此三方必须重拟盟约;而三方盟约需要信任基础;迫不得已;三方只能互相钳制;互相卡住对方的咽喉;以彼此的性命来共建盟约。

    “齐王没有选择。”韦福嗣稍加思索后;断然说道;“但你们必须立誓;在兵变中不要把齐王卷进去;不要置齐王于死地。”

    李风云和李子雄四目相顾;眼里不约而同的掠过一丝笑意。

    “接下来;你们必须告诉某;兵变失败之后怎么办?”韦福嗣问道;“你们必须告诉某;你们的全盘谋划。”

    “某早已说过;我们唯有北上;唯有在南北大战中抵挡住北虏入侵的脚步;才能在北疆立足;才能在代燕发展。”李风云再一次向韦福嗣阐述了自己的未来设想;但相比以前所说;则更为详细更为透彻;而且还加上了利用这次兵变转战河北的具体细节。

    “建昌公决意与李平原北上代燕?”

    韦福嗣之前对李风云的这些话将信将疑;毕竟他对南北战争即将来临的危机认识不足;一则近些年中土国力强盛;二则大漠北虏曾在十几年前;内有分裂自相残杀;外有中土连续打击;一蹶不振;此后虽然依附中土休养生息;但若想在十几年时间内就恢复元气;并再一次入侵中土发动南北战争;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李子雄不一样;李子雄是卫府名将;军方元老级统帅;参与了中土统一后对北虏的所有征伐;对大漠北虏和南北战争的认识非常深刻;如果李子雄接受了李风云对南北战争的预言;并决意与李风云一起北上代燕;那足以说明李风云的未来设想是可信且可行的。当然;其中风险也非常可怕;一旦中土输掉了南北战争;北虏越过长城;攻占了代燕一带;则这一设想就连实施的基础都没了。

    然而;李子雄的答复让李风云和韦福嗣极为不舒服。

    “若兵变胜算渺茫;老夫亦别无选择;一世英名已付之流水;天下虽大却无老夫立锥之地;也唯有与白发小贼为伍;苟且偷生了。”

    李风云忍不住暗自腹谤;老匹夫;说到底还是寄希望于兵变;除非山穷水尽走投无路;否则这个老匹夫绝无可能罢手;只是如此一来;到底是我利用了他;还是他利用了我?

    韦福嗣也是暗中怒骂;看样子李子雄是一条道走到黑了;不到穷途末路不会收手;只是如今三方“捆”在一起;一损俱损;未来不确定的因素太多;风险更是难以估算。

    三月初七;张须陀指挥主力大军;攻陷巨合城。

    三月初八;秦琼率军攻陷平陵;并火速赶赴章丘城。

    三月初八;王薄率军渡过漯水河;攻陷临济。稍事修整后;率军急速南下;直杀章丘城。

    三月初九;王薄渡过济水河;与秦琼相遇于章丘城下;双方随即展开激战

    同日;孟让、左氏兄弟率军坚守博陵;与张须陀、张元备父子激烈厮杀;而郭方预和秦君弘则兵出乐盘山;向张须陀的侧翼展开攻击。贾闰甫、唐万仁坚守侧翼战阵;以两千人马顽强顶住了郭方预和秦君弘上万义军将士的攻击。

    博陵就在长白山脚下;距离章丘城不足百里。当夜王薄的信使就找到孟让和左氏兄弟;请求他们务必坚守博陵;牢牢牵制住张须陀的主力;为河北义军南渡济水赢得足够时间。

    同一时间;张须陀也接到了秦琼书信。秦琼急报;斥候在济水北岸;还有漯水两岸;均发现了大量河北义军;人数很可能超过了十万;一旦这些叛军全部渡过济水河;则官军无力抵御;唯有退守历城;而这必然导致官军与水师南北夹击反贼之计失败。

    张须陀没想到有十万以上的河北反贼军南下而来;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虽然这些反贼真正能上战场打仗的很可能只有十之二三;但折算下来也是两三万人;再加上长白山反贼和北海反贼也有两万左右的青壮;张须陀不得不面对五万以上叛军的前后夹击;这使得官军的处境十分恶劣。

    “明公;不要忘记中川水方向还有白发贼的几万人马。”杨潜看到张须陀踌躇不定;急忙提醒道;“不要对齐王抱有太大期望;目前形势下;齐王为保存实力;肯定要冷眼旁观;坐山观虎斗;以坐收渔人之利。某可以断言;明公若被反贼包围于章丘;岌岌可危;齐王必定会以支援为借口;首先进入历城;而历城一旦易手;形势就对明公极度不利了。”

    然而;全线后撤坚守历城;虽然可保历城不失;但近十万反贼进入齐郡腹地;烧杀掳掠;就算守住了历城又如何?齐郡形势彻底失控;直接威胁到了水师渡海远征;迫使水师不得不把主力投到戡乱战场;这样一来即便剿贼成功;张须陀也逃不掉失职之罪;而更严重的是;水师经此一战后;是否还能确保在预定时间内渡海远征?

    张须陀权衡再三后;毅然决定执行原定之策;与水师夹击反贼;在章丘与反贼决一死战;宁愿打个玉石俱焚;也决不让反贼肆虐齐郡;荼毒无辜;也决不能影响到东征大计;也唯有如此;才能力保自己的官帽子。

    “传某命令;放弃平陵、巨合;放弃攻打博陵;所有主力连夜北上章丘;不惜代价将河北贼阻御于济水北岸。”

    能否把河北贼阻挡在济水北岸;是官军夹击之策的关键;但张须陀也就此陷入了河北义军和齐鲁义军的夹击之中;可以说是置之死地;而能否绝处逢生;就要看水师支援的速度够不够快了。

    张须陀豪赌了;把赌注全部押在了周法尚身上;置齐王杨喃和李风云的威胁于不顾;决意殊死一搏。

    。。。

第三百四十章 齐聚章 丘

    三月初十日上午;王薄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秦琼退守城池;但城池坚固又如何?它既阻挡不了河北义军强渡济水的脚步;亦无法把河北义军拖在城下;毕竟河北人的目标是齐郡;是张须陀和他的主力大军;而不是一座小小的无足轻重的章丘城。

    就在秦琼绝望之际;张须陀带着主力大军飞奔而来;打了王薄一个措手不及;而正在渡河的河北豪帅刘霸道;因为缺少了王薄在对岸的掩护;面对官军密集箭阵的压制;不得以只好停止渡河。

    王薄势单力薄;又连续作战精疲力竭;看到河北义军被阻挡于济水北岸无法给他以支援;而张须陀又倾力而来;杀气盎然;无奈之下一口气后撤三十里;撤到了章丘西南方向的台城。

    王薄急遣信使求助孟让和左氏兄弟;详告章丘战况;请他们火速增援;赶赴章丘战场;与河北义军夹击张须陀。

    又遣使赶赴中川水战场向李风云求助;希望李风云能分兵增援;如此则三路义军夹击张须陀;必能一战而定。

    当日下午;张须陀以章丘城为“后盾”;沿济水南岸摆下了阻击战阵;清晰地告诉河北贼;我拼死也不让你渡河。

    就在张须陀依托章丘城和济水河部署大军阻击河北义军渡河之际;孟让和左氏兄弟带着长白山大军尾随而来;陈兵于章丘城东南方向二十里外的高唐城

    黄昏时分;北海豪帅郭方预和秦君弘也率军进入章丘战场;屯兵于章丘城以东三十五里的小梁城。此城距离齐郡和北海界线的泷水只有几十里;一旦形势不对北海义军就可以急速撤回自己的地盘;可谓进退无忧。

    当夜;张须陀召集帐下军官;部署攻防之策;誓死一战。

    各路义军的信使也在黑夜中往返狂奔。孟让、左氏兄弟等长白山义军首领在明面上还是很尊重王薄;主动询问攻击之策;而郭方预、秦君弘则摆出了一副与长白山义军共进退的姿态;甘愿附翼于后;等待王薄拿出决策。

    此刻王薄焦虑不安;正在等待信使从济水北岸返回。

    从战局上看;河北义军和齐鲁义军已成功包围张须陀;占据了战场主动权;但实际上义军已陷入被动;两路义军被济水河这道天然险阻分成了两部分;而任何一部分的兵力都无法对张须陀形成致命威胁;只能说对峙有余;攻击不足;这等于给张须陀拖住了;而张须陀之所以敢于以身为饵;置之死地;肯定不是抱着破釜沉舟、玉石俱焚的目的;而是另有倚仗。这个倚仗就是援军;而距离张须陀最近的援军就是三百余里外中川水战场上的齐王杨喃。

    王薄很清楚;目下章丘战场基本上陷入僵局;指望各路豪帅倾尽全力拼死攻击太不现实了。

    河北豪帅们的目标可不是张须陀;而是掳掠齐郡;发展壮大;所以保存实力是第一要务;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河北豪帅们绝无可能不计代价的渡河攻击。齐鲁豪帅们当然想诛杀张须陀;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最后的结果是两败俱伤甚至玉石俱焚;岂不一无所有了?岂不白白便宜了白发贼和河北人?所以齐鲁豪帅们也不会不惜代价的展开攻击。

    大家都不愿损失自己;都不愿倾尽全力攻打张须陀;张须陀的目的就达到了;官军占据了主动;而义军则岌岌可危;随时都有覆灭之危。

    因此现在唯一可以指望的就是李风云;如果李风云信守承诺;分兵增援章丘战场;让义军在兵力上取得优势;则必能打破当前僵局;但由此带来了另一个重大隐忧;李风云分兵了;他留在中川水的军队是否还能抵挡住齐王杨喃的攻击?如果抵达不住;齐王杨喃长驱直入;直杀章丘战场;则义军必败。

    十一日凌晨;河北义军回复王薄;两个对策;其一;为避免渡河时伤亡过大;另行选择渡河地点;但风险是;官军一旦获悉河北义军另找地方渡河;必然对齐鲁义军发动攻击;力争在河北义军渡河而来之前;先重创齐鲁义军;然后再打河北义军;如此两路义军必被各个击破;其二;齐鲁义军不惜代价攻打张须陀;迫使张须陀不得不从沿河一线撤下主力;如此河北义军可乘势渡河;乘势掩杀。

    王薄既愤懑又无奈。河北人要保存实力;无论如何都不愿牺牲自己成全齐鲁人;这也是人之常情;怨不得河北人;人家能渡河南下帮你打张须陀已经很仗义了;只要你先牺牲自己;他就紧随其后舍身赴死;你还让人家怎么样?总不能让人家冲锋陷阵;你跟在后面摇旗呐喊吧?

    王薄以最快速度把河北义军的两个对策告之孟让和左氏兄弟;结果如他所料;孟让和左氏兄弟虽然在明面上尊重他;信誓旦旦地说唯他马首是瞻;但事关自身利益;真实面目就暴露了。

    孟让和左氏兄弟以自身力量孱弱为由;婉言拒绝了。事实也的确如此;王薄本身力量就小;而长白山义军在张须陀的围剿下能够坚持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虽然人数是不少;但困守长白山;要啥没啥;太过窘迫;缺钱粮缺武器;战斗力低;与官军正面对战肯定是死。至于北海义军;刚刚举旗不久;看着人山人海;实际上中看不中用;战斗力远远不如长白山义军;基本上就等同于一群乌合之众。

    齐鲁义军实力弱小;如此劣势下;还兵分三路攻击;三头土狗去围攻一头猛虎;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河北人的两个对策都不可用;王薄无奈;回复河北人和孟让等齐鲁豪帅;暂时维持对峙之局;等待白发帅李风云的回应;若李风云分兵增援;三路义军夹击张须陀;则大事可为。

    然而;让王薄没有想到的是;此刻李风云正在率军急速增援章丘。

    李风云的斥候早在初八日看到王薄渡过漯水就把消息送了回去;初十日李风云接到消息;断定章丘大战即将爆发;当即下令;调内府三个军;外府第一到第五军;孟海公帐下的第六军;单雄信的第十七军;约三万七千将士;连夜起程;日夜兼程赶赴章丘。

    孟海公奉命留守中川水战场;继续与齐王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