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你所说;只要我们活着;一切皆有可能。”李密郑重说道;“那么这场兵变依旧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兵变有成功的可能;而你为了北上发展的目标;为了帮助齐王建立功勋;故意摧毁兵变成功的机会;岂不是置我们于死地?既然如此;我凭什么对你惟命是从?凭什么与你合作?

    “的确有成功的可能。”李道;“它取决于两个条件;首先你们高举代王大旗;奉代王为新皇帝;把代王和关陇人逼上绝路;其次是在最短时间内拿下东都;并把东都完整无缺地送给关陇人;这样就能把关陇人彻底拉过来;而有了关陇人的合作和支持;你们进退无忧;至少有五成以上的胜算。”

    李密哑然无语。辛辛苦苦为关陇人做了嫁衣;最后还要给占尽便宜的关陇人砍脑袋;世上哪有这种事?然而;现实就是如此残酷;若不能正视现实;死里求生;就只有死路一条。

    。。。

第三百九十八章 兵逼伊阙口

    “现在关陇人把你们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兵变;不得不死里求生;但你们如果心存侥幸;不愿意把未来利益的大部分送给关陇人;那么你们必败。”李风云继续说道;“某从齐鲁杀来;是来帮助你们从必败死局中寻找到一线生机;而生机便是;以最快速度拿下东都;据城坚守;等到局势明朗了;你们就向关陇人妥协;与关陇人联手抗衡圣主。当然;如此一来;你们未来的利益会损失更大;但相比兵变失败后你们灰飞烟灭的结果;这些损失就不算什么了;完全可以承受。”

    李密目光呆滞地望着李风云;张口结舌。

    的确;李风云的推演是正确的;到了生死关头;杨玄感和兵变核心成员若想维持本政治集团的生存;唯有向关陇人“投降”;但是;他们是否会“投降”?而关陇人是否会接受他们的“投降”?

    “现在;你对我们的合作是否还有疑虑?”李风云问道。

    李密意识到自己不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越过李风云这道障碍;于是决定暂时蛰伏;“你要信守自己的承诺。”

    “某可以向你承诺;只要杨玄感不败;只要他愿意让某留在东都战场;某就不渡河北上。”李风云郑重说道;“但是;将来杨玄感如果要某离开东都战场;或者命令某渡河北上;在河内或者河北方向阻御官军;就不能说某违背承诺了。”

    李密一口答应;双方就此展开合作;而李风云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在联盟高层中公开李密的真实身份。李密身份尊贵;公开后;可以直接影响到联盟军队的士气;增加联盟高层对东都兵变的信心;而更重要的是;这同样也有助于李密向联盟高层施加他的影响力;有助于增加双方在合作中的信任。

    李密稍加权衡后也就答应了;汝水一战结束后;他就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两次化名刘智远“混迹”于联盟高层;与李风云身边的联盟核心成员都认识;实际上大家对他的身份都有所猜测;只不过彼此“心照不宣”谁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而已;现在因为形势需要李密自己必须捅破这层窗户纸;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这次合作;影响到李风云在东都战场上的通盘谋划。

    汝水一战远比李密想像的来得快;仅仅两个多时辰后;前方斥候就传来消息;他们在前方四十多里外的两郡交界处的郏城方向发现了襄城郡的官军;从官军所建营寨的规模来看;大约有两三千人;至于营中具体有多少鹰扬卫;有多少乡团宗团地方武装;还待进一步探查。

    李风云没有丝毫犹豫;即刻命令走在最前面的虎贲军、骠骑军以及联盟第一军;马上放下所有辎重;放腿狂奔;务必抢在天亮之前进入战场;乘敌不备;向敌军发动突袭。又命令风云军和联盟第四军紧随选锋军团之后;乘势掩杀;力争全歼官军。李风云希望这一战打得于净利落;最好能封锁消息;给大军接下来北上攻城拔寨赢得先机。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联盟在兵力上占据了绝对优势;又有心算无心;出敌不意;在黎明到来之际;在官军尚在酣睡之刻;攻敌不备;打了襄城郡官军一个措手不及。相比汴水一战;这一仗联盟军队赢得更为轻松;因为李珉所率的鲁军一度在齐鲁战场上与联盟军队打得“热火朝天”;有一定的战斗力;而襄城郡的官军已经很多年没有上过战场;没有经历过生死锤炼了;甚至连一年一次的冬季军训语搏j了事;可想而知当它碰到一群咆哮的虎狼会有何等悲惨的结局。

    兵贵神速;联盟军队在李风云的敦促下;在李密的配合下;如狂飙一般厉啸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挡者披靡。

    襄城郡首府承休惊慌失措;十万火急报警东都;但来不及了;联盟军队先是横扫了南汝原;接着攻陷了东汝原;完成了对承休的包围;然后马不停蹄;继续北上;主力大军于一日后抵达伊水东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了湮阳;攻克了当阶;越过了天堑防线;距离东都南部关隘伊阙口;只剩下百余里了。

    伊阙口距离东都多少路?百余里。

    由此可知;当打着韩相国旗号的联盟军队猛攻伊阙口之时;必将对东都造成巨大震动;对东都政局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而对登基之后便力排众议强行迁都的圣主和支持迁都决策的改革派们更是一个沉重打击。京师遭到反贼的攻击;中土权力中枢陷入生存危机;这不但充分证明了劳民伤财的环京畿地区的天堑关防根本无法保证东都的安全;更证明了把京师从关中迁到中原是个巨大的决策错误;由此也证明了圣主和改革派所坚持的激进式中央集权改革思路同样不正确;如果接下来保守势力再在东都发动兵变;二次东征再无功而返;那么圣主和改革派们在此起彼伏、接踵而至的政治打击下;必将陷入前所未有的权威和信任危机;其后果之严重完全可以预见。

    京畿门户近在咫尺;联盟军队飞奔的脚步停了下来。

    前方两山夹一川;路途艰险;有垂亭;有高都城;然后才是伊阙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攻击难度非常大;联盟将士一口气冲了数百里;必须停下来暂作休整;一边养精蓄锐一边进行攻坚准备;而联盟高层则要马上拿出一个切实有效的攻坚方案。这个方案既要避免自身伤亡过大;又要吸引和牵制更多东都卫戍军;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在最短时间内冲过伊阙口这道天险;兵临东都;所以难度非常大;需要联盟高层们统一认识;群策群力。

    联盟统帅部设在最前线;位于伊水河畔的当阶城外。此刻正值盛夏;天气炎热;为避暑纳凉;李风云和联盟高层把军议会场搬到了河堤树荫下;大家席地而坐;畅所欲言。

    李风云隆重介绍了蒲山公李密;并围绕着李密以及以越国公杨玄感为首的兵变同盟;选择性地透漏了一些重要机密。

    军议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正如李风云所料;李密的显赫身份起到了振奋军心的作用。李密出身赵郡李氏辽东房;虽然从其曾祖父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开始便在关陇打“天下”;但中土一统后;在关陇“事业有成”的山东豪门子弟纷纷回归“光宗耀祖”;李弼一脉也不例外;即便因为复杂的政治原因;使得这一支并未与本宗赵郡李氏建立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却依旧不能否认李密是“根正苗红”的山东人;这让他在身份公开的同时;理所当然地赢得了联盟高层的认可;豪帅们也毫无例外地接受了这位特殊“高参”的存在。

    李密在军议上侃侃而谈;向大家具体解说和分析了当前形势对兵变有利的地方;蓄意隐瞒了东都政局的最新变化和黎阳方面因此而陷入的困境。没办法;为确保士气;只能报喜不报忧;而事实也的确喜多忧少;毕竟圣主和远征军正在辽东鏖战;西京和关陇方面的注意力都在西疆危机上;河北的官军正在永济渠上戡乱;当前对义军构成威胁的只有东都卫戍军;而东都卫戍军既要保护通济渠的安全;与联盟军队正面作战于河南;又要在京畿南面的伊阙口方向阻御来自豫州的韩相国;同时还要确保东都和京畿关防各道要隘的安全;兵力一分为三;在任何一个战场上没有绝对优势。由此可以推断;义军在伊阙口即便会遭遇到官军的顽强阻击;但只要杨玄感在黎阳举兵;并迅速渡河杀进京畿;直逼东都;则东都在自身安全难保的情况下;必定收缩防守;如此伊阙可下。

    李密据此拿出了攻击之策。

    联盟主力以最快速度;乘着东都还没有做出反应之前;攻陷垂亭和高都城;兵临伊阙口;然后展开猛烈攻击;以便把更多的东都卫戍军吸引和牵制到伊阙口上。

    韩相国洗劫了颍川之后;马上率部北上进入东汝原和南汝原战场;在包围颍川首府承休的同时;以最快速度扫荡汝水和伊水一带;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京畿南线的外围城镇“一扫而光”;建立一个稳固的“后方”;给主力突破京畿关防杀进东都创造出最好条件。

    密令留在河南和通济渠一线的联盟大总管府及前后左右四路总管府;在继续劫掠通济渠的同时;主动突破京畿防线向荥阳发动攻击;想方设法迫使东都调兵支援荥阳。

    如此一来;整个中原形势是;义军联盟和韩相国的部队在通济渠的东南两个方向;向京畿展开了钳形攻势;导致东都卫戍军陷入两线作战的窘境。李密坚信;东都在这种危局下;必然分兵阻御;必然两线作战;东都防守力量会因此而削弱;这就给黎阳的杨玄感渡河突袭东都创造了机会。

    。。。

第三百九十九章 又上当了

    这次军议;在李风云的蓄意安排下;李密这位来自“上面”的特使;理所当然的成为目前这支义军的核心决策者之一。

    李风云信守承诺;非常慷慨地送给了李密一个展示才华的“舞台”。我们携手合作了;合作目标也明确了;那当然要各司其职;各负所责了。韩相国这杆“大旗”顶在最前面;是名义上的义军最高统帅;但他做不了主;李密虽然是义军核心决策者之一;但他所做出的决策必须符合李风云的利益;李风云藏在幕后;负责“掌舵”;确保义军这艘“船”行驶在既定“航道”上。

    李密的部署看似很完美;很合理;但在联盟高层的眼里却是纸上谈兵;纯属闭门造车;几乎没有实施的可能性。

    吕明星率先质疑;“你说黎阳要举兵;请问黎阳到底何时举兵?有没有具体时间?如果有具体时间;你为何蓄意隐瞒?如果没有具体时间;举兵之期还要视具体形势而定;那么我们联盟大军从通济渠东西两岸向东都发动钳形攻势;岂不等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李密大为不满;“举兵之期;机密之事;岂能随意泄露?”

    吕明星也不满了;“蒲山公既然不信任我们;我们又如何信任蒲山公?”

    李密脸色顿时阴沉;“某若说了;你能否拿人头担保;机密不会泄露出去?”

    吕明星嗤之以鼻;“若黎阳举兵;最佳时间是七月;距离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联盟若依照你的计策;两路夹击东都;与强大的东都卫戍军正面作战;你认为我们有多少胜算?你是否以为;此刻留在通济渠东线的联盟各路总管;也会像我们一样不知死活的攻打东都?假若他们阳奉阴违;在通济渠东线消极怠战;甚至在官军主动出击后;逃之夭夭;导致我们孤军深入;则后果不堪设想。”

    李密听出弦外之音了;不是联盟豪帅们不想或者不敢打东都;而是因为自身利益得不到保障;没有攻击的积极性

    李密所拟的钳形攻势;目的是吸引和牵制东都卫戍军;换句话说就是把联盟军队当“诱饵”;想方设法把东都卫戍军诱出来。此计若被东都看穿了;不为所动;联盟倒没有太大损失;反之;若东都卫戍军当真杀了出来;联盟军队就惨了;双方不是一个等级;没办法打;尤其留在通济渠东线的联盟军队;一盘散沙而已;根本不是东都卫戍军的对手;结果可想而知。

    之前联盟军队一分为二的主要目的是在通济渠两岸烧杀掳掠;至于参加东都兵变的事;在豪帅们看来不过就是顺势而为、趁火打劫、捡点便宜、捞一把就走而已。联盟实力有限;混吃等死的闲杂人等太多;跑到东都去参加兵变;在胜负难料的情况下;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而以李风云的狡诈奸猾;他怎么可能做这种赔本的买卖?所以豪帅们的心思很简单;就算我狂妄自大;也还没有狂妄自大到失去理智;以为自己是绝世枭雄;都可以打东都了;那纯粹是笑话。兵变九死一生;我没有实力;能不掺合就不掺合;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走人;没有哪个豪帅会愚蠢到跑去打东都。

    李密看了一眼坐在旁边不动声色的李风云;忍不住暗自腹谤;老奸巨滑的恶贼;又上你当了;怪不得关键时刻你把我推在前面;自己躲在后面去了;原来如此;原来这事你搞不定;于是就虚晃一招;把我和杨玄感的大旗竖起来;指望倚仗我们豪门的权威;依靠低等贵族对高等贵族强悍实力的敬畏和尊崇;连哄带骗;强行把这帮豪帅们拖进东都战场。

    李密意识到此事很严重;无法敷衍过去;但急切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一筹莫展。

    在豪帅们的心里;越国公杨玄感实力强悍;以杨玄感为首的政治集团的实力就更加可怕;现在杨玄感及其政治盟友们要兵变;理所当然做好了一切准备;钱粮充足;军队很多;地方势力支持;只待大旗一举;必定挡者披靡;势如破竹;而像李风云、韩相国这些义军首领;他们现在的任务是混乱地方局势;吸引东都注意力;兵变爆发后则跟在大部队后面摇旗呐喊捡便宜。豪帅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事实远比他们想像得残酷;依照目前的形势发展下去;兵变爆发后冲在最前面的不是杨玄感;而是李风云和韩相国;是他们这些豪帅。

    这事没办法解释;所以李密想来想去;只有蓄意欺骗;只有先把豪帅们骗进东都战场;然后他们骑虎难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只是如此一来;日后这些豪帅们就要恨他入骨;这可是生死大仇;根本就没有一笑相泯的可能;而躲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李风云却“安然无恙”;依旧被豪帅们所拥戴;若兵变失败后他再带着联盟大军杀出重围;那么他在豪帅们的心目中就更加高大上了。

    李密又气又恨;但面对李风云那双杀气腾腾的眼睛;他只能忍了;只能在“陷阱”里拼命挣扎。这能怪谁?是他自己急吼吼地跑来;急吼吼地跳进这个陷阱;怨得了谁?

    李密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唯有一赌;赌李风云预测准确;赌杨玄感在六月举兵;而举兵的具体时间大约在六月上;也就是十几天之后。

    如果黎阳在十几天之后举兵;联盟军队在通济渠东西两线发动钳形攻势就很有必要了;豪帅们根本不必担心东都大军会对他们造成伤害;相反;他们倒是希望东都出兵剿杀;这样就能实现“以东西夹攻来诱敌出击”的目的;给杨玄感攻陷东都创造最好条件;而东都一旦陷落;兵变的胜算就大了;豪帅们的利益就有保障了;最起码在圣主没有返回之前;联盟军队肯定能趁火打劫赚个盆满盂满;如此好事岂能放弃?

    就在豪帅们激动兴奋之刻;甄宝车又向李密提出了一个疑问;此次兵变;有多少卫府军将士会支持越国公?

    这个问题很关键;兵变需要军队;军队越多胜算越大;如果支持越国公兵变的卫府军数量有限;拿不下东都;战事陷入僵持;联盟军队就必然要投入战场;而东都防御之坚固可想而知;以联盟这等实力的军队去攻坚东都;无异于拿鸡蛋碰石头;有去无回。

    李密豁出去了;为了能把这些豪帅们拖进东都战场;要用尽所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骗吧;反正这场兵变的胜算已经不大了;而兵变一旦失败;这支联盟军队也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退一步说;就算李风云带着他们杀出了重围;最后还能剩下多少?死里逃生的豪帅们奄奄一息;又能拿自己怎么样?

    不过李密还算克制;没有骗得天花乱坠;还是比较含蓄;真真假假;模棱两可;至于怎么理解;那就是豪帅们自己的事了。

    军议结束;豪帅们各归本部;准备于第二天沿伊水而上;攻击前进。

    李密很平静;在豪帅们离开后并没有向李风云发难;事已至此;再冲着李风云咆哮毫无意义;只能让自己显得更幼稚更无能。

    “联盟在通济渠东线的军队;是否会发动攻击?”李密最为关心的还是“钳形攻势”能否顺利实施;这关系到杨玄感能否在黎阳安全顺利地发动兵变。

    “某在离开通济渠之前;已经召集各路总管府的豪帅们做了详细部署。”李风云笑道;“这一仗对于他们来说并不难;只要他们保持通济渠的畅通;京畿天堑防线的卫戍军就不会主动出击;而荥阳郡的地方军亦不会有戡乱动力;唯一陷入恐慌的就是河南诸郡。河南乱了;必然威胁到黎阳仓的安全;这便给了越国公乘机征召军队的借口;而越国公应该考虑到形势突变后;我联盟军队在此次兵变中的重要性已大大增加;为此他可能会利用这个机会;给我联盟军队以一定数量的粮草支援。”

    李密望着李风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