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大超级豪门的这种保守而谨慎的立场无可厚非,投资有风险,若想把风险降到最低,就必须小心再小心,而所有敢于冒险的豪门世家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化作历史尘埃了。

    只是,当谨慎的超级豪门碰到一个锋芒毕露、桀骜不驯而又屡创奇迹的超级叛贼时,就难免手忙脚乱、措手不及了。

    李风云的联盟大军早早就来了,近二十万军民,一股庞大的足以危及到地方稳定和两大超级豪门切身利益的力量,而更严重的是,李风云不在,这股力量处于失控边缘,但实际上就算李风云还牢牢控制着联盟,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意外,因为粮食、地盘等所有关系到生存和发展的要素,无论对联盟、地方豪门世家、地方官府还是对地区平民来说,都是紧缺而宝贵的,尤其连续两年来朝廷为进行东征,本着就近征缴的原则把河北的人力物力财力搜刮得一干二净,给了河北前所未有的重创,如今河北南部因为连续受灾且得不到赈济,灾民走投无路揭竿而起,铤而走险,而河北北部虽然没有受灾,但所有府兵、乡兵、青壮都被征调去了东征战场,两三年没回家,死活不知,留下的老弱妇孺根本承担不了农耕和徭役,导致大量田地荒芜,谷物产量锐减,现在不要说上缴田赋了,就连养活自己都非常困难

    河北北部地区在这种危机重重的状况下,突然进来一支大约由二十万饥肠辘辘、穷凶极恶的流寇组成的、以烧杀掳掠维持生存的叛乱大军,会出现什么结果,可想而知。

    两大超级豪门因此措手不及,形势的发展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料。

    之前依照他们的预估,东都兵变要持续很长时间,齐王和李风云虽然能够利用这场兵变牟取到不错的利益,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李风云“与虎谋皮”,在强大对手的前后夹击下必然损失惨重,最后即便渡河北上了,也是实力大减,不但威胁不到两大超级豪门,反而会被两大超级豪门所控制。齐王的处境太过艰难,即便逃过了圣主的“围杀”,自我流放北上戍边,短期内也难有做为,只能耐心等待机会。总而言之,两大超级豪门自始至终就没把齐王和李风云这两股势力放在眼里,更没有把他们当作同等对手,虽然“北上谋划”中的三方是合作关系,但两大超级豪门理所当然地把自己放在了控制者的位置上,把齐王放在了可以任意控制的“傀儡”位置上,而李风云就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听话就给他一个鹰犬位置,不听话就直接抹杀。

    然而,他们最瞧不起、最无视的李风云,却给了他们一个莫大“惊喜”,当东都的“惊涛骇浪”还在“咆哮”之际,近二十万联盟军民却悄无声息地进入了赵郡,完成了北上转战,其实力不但没有在北上过程中有所损失,反而因为劫掠了黎阳仓而有所增加。如此一来,两大超级豪门不但无法如愿以偿地控制联盟,反而被实力强大的联盟所威胁,幸运的是,李风云陷身东都下落不明,联盟高层一盘散沙,这给了两大超级豪门离间豪,分裂和控制联盟的最佳机会。

    赵郡李氏有六大房系,其中东祖房、西祖房和南祖房都在赵郡,这三大房系中又以东祖房最为强大,权势最为显赫,而西祖房和南祖房都在没落之中,其中南祖房中甚至有子弟为了生计不得不涉足****,与盗寇为伍。

    要求联盟暂时屯驻封龙山,对联盟势在必得者,便是赵郡李氏东祖房的宗主。

    =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

第五百七十七章 趁火打劫

    对于联盟来说,赵郡李氏的要求无可厚非,毕竟联盟“恶名昭彰”,自芒砀山举旗以来大杀四方,就连通济渠都掳掠了两次,如今更是兵强马壮、人多势众,实力强悍,就像一头吃人猛虎,走到哪都是一个可怕威胁。如今这头猛虎突然冲到赵郡李氏的地盘上,赵郡李氏当然?力戒备以防不测,而联盟同样小心防范,虽然双方高层之间保持着一定程度的默契,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尤其关系到双方切身利益的时候,这种默契根本无法维持,所以形势十分紧张。

    形势过于紧张难免出问题,一旦做出误判,拔刀相向,大打出手,形势就有可能失控,这对双方都不利。强龙不压地头蛇,相比级大豪门,联盟这条“过江龙”的优势还是十分有限,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无论是从短期目标还是从长远利益出,联盟都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必须想方设法赢得级大豪门的支持和合作,退一步说,即便无法赢得支持,也不要结下仇怨,与级大豪门结仇,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为此,联盟对赵郡李氏非常恭敬和尊重。

    同样的,面对联盟这条“过江龙”,赵郡李氏先想到的是如何保住自身利益,如何利用这条“过江龙”来为自己谋取更多利益,如何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而不是想着与联盟撕破脸,与联盟结仇,这没意义,损人不利己,甚至两败俱伤,这种蠢事无论如何不能做。赵郡李氏的对策便是控制联盟,为己所用,为此,赵郡李氏积极“试探”,主动向联盟提出了要求,暂时屯驻封龙山。

    联盟为了向赵郡李氏表达自己的“善意”,一口答应。联盟迫切需要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休整,并利用休整的时间拿出具体的“立足”之策,而封龙山正合联盟之意。

    封龙山位于太行山东南麓,距离赵郡元氏城近在咫尺,而元氏城正是赵郡李氏东祖房诸支的重要居住地,河北大儒李孝端、李孝基、李孝俊、李太冲、李宾王等人都在此地,或贻养天年,或纵情山水,或开馆授学,门生弟子往来奔走,正好可以给联盟以最好掩护。

    封龙山位于赵郡和恒山郡的交界处,向西百余里便是太行八陉中的井陉要隘,越过井陉就是太原郡,而向北百余里则是滹沱河,越过滹沱河可直奔恒山,深入太行腹地,因而封龙山的地理位置非常好,可确保联盟进退无忧。

    李子雄、陈瑞、韩曜带着大总管府在骁骑军的护卫下,紧随选锋军之后抵达封龙山,对赵郡李氏为联盟军民所指定的屯驻地认真仔细的巡查了一遍,在确保安全之后立即下达了各军府驻扎之地,以封龙山为中心部署了一个攻守兼备的大战阵。

    此刻主力军府尚在行进途中,联盟所属的工匠、民夫、将士们的亲眷以及之前追随河北义军艰难求生的难民,还有全部的粮草辎重,距离封龙山还有一两百里,即便昼伏夜出,也无法隐藏行踪了。沿途地方官府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拖延不报,但如此一支庞大的叛乱队伍经过他们的辖区,就算秋毫无犯,相安无事,各人可以自扫门前雪,只是纸包不住火,叛军迟早要烧杀掳掠,要祸害一方,到时追究下来必受连累,所以地方官府肯定要报奏圣主和中枢,不过是时间早晚而已。

    这对联盟来说是迫在眉捷的危机,虽然东都风暴还在肆虐,圣主和中枢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东都平叛上,但还有一部分精力是放在南北关系上,而若想确保长城安全,先要确保北疆稳定,若北疆乱了,比如联盟在太行南北两麓烧杀掳掠,严重影响到了代晋幽燕冀等地区的形势,则必然影响到长城镇戍,进一步加剧南北关系的恶化,因此可以肯定,当圣主和中枢接到有大量叛贼活跃在河北太行一线的消息,必定调兵围剿以绝后患,必定要抢在形势尚未失控之前把所有不稳定因素铲除在萌芽之中。现在中土是内忧外患,圣主和中枢是顾此失彼,东都叛乱尚未平定,河北又有逆贼为祸,考虑到河北贼背后可能有北虏的影子,为防事态失控影响北疆安全,圣主和中枢当然要以雷霆之势扫平北贼,以最小代价赢得北方的安稳。

    对这一危机联盟有所预料,毕竟北虏在长城外虎视耽耽,如果长城内再有叛乱,长城腹背受敌,对北疆来说就是雪上加霜,圣主和中枢当然要倾力剿内贼。攘外必先安内,东都叛乱要平定,北疆局势更要稳定,不容有任何差池,一旦影响到国防影响到边疆镇戍,岂不是自毁长城?长城一倒,生灵涂炭,中土受难,圣主和中枢不要说坚持改革了,恐怕连国祚都难以保全。所以联盟的立足之路非常艰难,狂风暴雨即将铺天盖地呼啸而来,联盟没有退路,只能迎难而上,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现在李风云下落不明生死未卜,联盟没有统帅,没有主心骨,即便对危机有所预料,有所对策,但没了“定海神针”,豪帅们各怀心思、各有其利、各谋出路,初期或许还能维持合作,时间长了,危机大了,形势严峻了,利益损失不可遏止了,必然各奔东西,一哄而散,分崩离析。因此现在联盟更需要两大级豪门的帮助,利用两大级豪门的威望来稳定军心提振士气,来缓和内部矛盾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赵郡李氏的老宗主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动了趁火打劫控制这股力量的念头,毕竟李风云是赵郡李氏子弟,联盟是李风云一手打造,凝聚了他全部心血,现在李风云不在,赵郡李氏于情于理都有义务和责任接手联盟,维持联盟稳定,同时也是确保地方安全,保障自身利益的需要。日后若李风云回来了,当然会感激宗族的临危相助,会给宗族以回报,而宗族也利用这个机会成功地把“手”伸进了联盟,可以利用这些“手”影响甚至控制联盟决策,反之,直接通过这些“手”掌控联盟,为己所用,为自身谋取利益,空手套白狼,占尽便宜。

    赵郡李氏伸手联盟的“手”,一个是西祖房的落魄子弟,仗剑行侠的李思行,一个是南祖房的叛逆子弟,为了生计不得不行走****与盗贼为伍的李孟尝。

    李思行二十多岁,文武兼备,以侠义闻名于燕赵绿林,混迹于黑白两道,但他谨守底线,不敢逾越最后一步,是以在宗族中反而倍受重视,屡屡临危受命,为宗族奔走于丘壑之间,成为一颗有价值的“棋子”。

    李孟尝二十岁不到,智勇双全,是宗族年轻一代的佼佼者,但他在宗族中的地位与李思行截然相反,李孟尝是宗族的“毒瘤”,是祸害,自甘堕落让祖宗蒙羞,杀人越货让宗族受累,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贼寇。

    然而,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关键是你能否现他的价值,并人尽其用。对于赵郡李氏来说,铲除李孟尝这个“毒瘤”很简单,但李孟尝有存在的价值,赵郡李氏有足够的智慧和耐心“榨取”这个价值。杀人实际上不是体力活,而是智力考较,赵郡李氏就用自已的智慧和耐心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关键时刻,李孟尝“上场”了,“毒瘤”的作用开始挥,人尽其用。

    李思行早已与联盟同行,但他与联盟始终保持着安全距离;李孟尝则在封龙山恭候,竭尽全力帮助联盟,与联盟展开全方位合作,第一时间融入联盟。

    当夜,联盟部分高层在封龙山封龙寺军议,李孟尝做为赵郡李氏的“代言人”,理所当然地参加了军议,并理所当然地拥有了相当份量的话语权。

    军议的前半程主要是休整期间的安排,因为有赵郡李氏运用官方“资源”进行掩护,短期内安全无忧,所以无争议,但紧接着气氛就紧张了。军议的后半程是议定“立足”之策,而“立足”之策的重点是:联盟的“立足”点在哪,地盘在哪,往哪个方向攻击才能确保联盟的生存。

    依照预定方案,联盟的落脚点是以恒山为中心的太行南北两麓,位于代晋幽燕冀五大区域的交汇点。这个说法很笼统,实际上就是恒山、博陵、上谷、雁门、太原五郡交界处。此处崇山峻岭,山峦叠嶂,地形复杂,易于潜藏,但渺无人烟,荒凉贫瘠,生存艰难,所以联盟上山后,还必须占领一块富裕之地以维持生存,就像之前在蒙山,泗、菏一线的广袤平原始终是联盟的攻击对象。

    问题就复杂在这里。恒山四周的五个郡,北边的雁门、上谷于边疆郡,太穷,没油水;东南方向的博陵和恒山两郡,是两大级豪门的势力范围,也算是联盟的大后方,若联盟下山掳掠,岂不与两大级豪门为敌,自寻死路?于是就剩下了一个太原郡。

    然而,太原郡的位置太重要了,它是代北的大后方,是北疆防御最后一道防线,同时也是两京的门户,扼守中原的第一道防线,其战略位置之重要可想而知,若联盟掳掠太原,恶化晋中形势,岂不等于帮助北虏自毁长城?

    争论的焦点就在这里。

    =……9157+d8z1w+2016213……》

    。。。

第五百七十八章 疑虑

    这个问题李风云和联盟高层曾有预案,联盟落脚恒山后,北上拓展,深入雁门和上谷,靠近长城,远望六镇,积极抗虏,迅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北疆卫戍力量,然后利用南北战争的阴云,缓和与官方的关系,并借助两大超级豪门的帮助,以河北为大后方,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完成立足北疆,开始倾力准备大战。

    但是,这个预案有个前提,那就是联盟必须成功劫掠黎阳仓,拥有充足粮食,足以支撑联盟在北疆立足,反之,则困难重重。

    现在,联盟没有完成这个目标,虽然劫掠了黎阳仓,但因为形势突变,联盟未能按照计划大肆洗劫黎阳仓,未能抢到足够粮食,于是之前所定的预案也就失去了实施基础,只能放弃,只能重新拟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而,切实可行的方案只有一个,攻打太原郡,从晋中地区掳掠粮食,如此战火就在太原燃烧,河北的两大超级豪门则可隔岸观火,确保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李子雄立场鲜明,断然否决,坚决反对攻打太原。

    “现在南北关系濒临破裂,南北大战一触即发,而代北历来是北虏南下入侵的主战场,南北大战一旦爆发,代北必定狼烟四起。”李子雄保持着极大的克制,耐心解释,“代北能否守住,实际上直接决定了南北大战的胜负,而若想守住代北,首先就要确保代北大后方太原的稳定。唯有太原稳定,两京以及各地援军,还有通过水陆两道运送而来的粮草辎重,才能迅速、及时、安全地抵达太原,再由太原源源不断地输送代北前线。”

    “虽然我们谁都不知道南北大战何时爆发,是否爆发,但我们不能因此心存侥幸,不能自欺欺人假想边疆不会陷入战火,相反,作为中土人,我们要对北虏始终保持高度戒备,始终做好南北大战的准备,任何时候都不能对北虏抱有幻想。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历史早已用斑斑血泪和累累白骨告诉我们,中土若想安居乐业,繁荣昌盛,就必须击败北虏。长城只能救急,只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能被动防御,它不能保证中土的安全,而保证中土安全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自身的强大,当中土强大到足以横扫天下之刻,谁敢猖獗?但今日的中土显然还没有强大到那种地步,而连续两年的东征失利,更是把土的外强中干表露得淋漓尽致,这种恶劣局面下,谁敢说北虏不会南下入侵?谁敢保证南北大战不会爆发?谁敢在这种危急时刻祸乱太原,伤害代北的大后方?谁敢自毁长城,自取灭亡?”

    “太原有众多豪门世家,太原王氏是中土五大豪门之一,太原郭氏、温氏、唐氏等九大世家也是声名显赫,太原安稳与否直接关系到了这些豪门世家的切身利益。”李子雄不得不郑重提醒河北两大超级豪门,损人利己的事不是不能做,但做之前,必须看看利益受损一方是什么来头,不要惹了不该惹的人,结果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代北与太原利益相连,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太原一旦遭到攻击,太原豪门世家的利益一旦受损,代北感同身受,而代北庞大的武人集团,实力非常强横,众多以军功崛起的汉虏两姓贵族,一旦联手支援太原,谁能承受得起代北武人的冲天怒火?”

    联盟高层骇然心惊,李思行、李孟尝兄弟也是相视无语,争论的声音亦在这一刻悄然消失。

    如果说李子雄前一个理由被大家选择性地忽视了,那么后一个理由则是给了众人“当头一棒”。

    太原当真是一只绵羊,可以随意杀戮?痴人说梦,太原是什么地方?龙兴之地,历史上很多君主和王朝都是起自太原,而中土能够在分裂近四百年之后走向统一,也是开始于太原,正是北周武帝宇文邕攻克了太原,中土才走上了统一之路。

    龙兴之地当然人杰地灵,汾水两岸孕育了无数英豪,他们在四百余年的分裂和战乱的锤炼下,最终形成了以中土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