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3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思行和李孟尝相顾失色,这是要撕破脸的前奏啊,李风云到底想干什么?他以为他是神,无所不能?这可不是头脑发热能干的事,如果南北走私容易解决,圣主和中枢还会容忍到现在?借刀杀人更是笑话,即便圣主和中枢借了李风云这把“刀”,但李风云是否有实力杀“人”?是否能够断绝南北走私?南北走私利益之大,影响之大,牵扯到的方方面面的势力之多,又岂是一把锋利的“刀”就能解决的?

    屋内气氛陡然变得“热闹”起来,联盟官员们、豪帅们,还有贵胄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议论声四起。

    李风云站起来,伸手虚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既然你们都猜到了,某就具体说说。”接着李风云把“攻打高阳镇,直杀燕北”的“立足”之策做了一番具体的解说,把实施这一策略的前因后果做了详尽的分析和推演。

    攻打高阳镇的目的不仅是劫掠粮食,还要展现联盟的实力,一方面给齐王一个屡剿不平的理由,另一方面则是引起圣主和中枢的重视。

    直杀燕北的目的就是打下一块立足之地,但燕北是南北走私的“重灾区”,捅开了隐藏在南北关系背后的一个巨大的“马蜂窝”。

    这个“马蜂窝”捅开之后,首先燕北地区各方势力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北会陷入混乱,而燕北的混乱会直接影响到燕北长城和塞外重镇的卫戍安全,严重危及到北疆安全;其次南北走私的“利益链”被打断了,这条“利益链”上有豪门世家、北疆武人、地方官府、卫府军、大漠北虏、东北诸虏、黑白道上的行会帮派、商贾、盗贼,等等,后果可想而知,联盟打掉了这些势力的“饭碗”,这些势力当然要找联盟拼命,双方大打出手,血流成河,结果要么是联盟覆灭,要么双方两败俱伤,玉石俱焚,白白便宜了圣主和中枢。

    “这是唯一的一条路。”李风云最后说道,“只有在南北大战上,我们和圣主才有共同的利益诉求,所以我们最终的出路就在南北大战上,南北大战赢了,我们就有‘重生’的希望。为此,从此刻开始,我们所有的决策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创造赢得南北大战的机会。”

    =

    。。。

第五百九十四章 振聋发聩

    于是,最关键的问题出现了,是不是有南北大战?如果李风的预测是错误的,那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决策都是错误的。如果的确有南北大战,那大战何时爆发?是不是像李风云预测的那样在两年内爆发?如果南北大战未能在两年内爆发,又会出现什么结果?联盟未来的命运是什么?

    还有,李风云预测南北大战即将爆发,那圣主和中枢是否有同样的预测?燕北乃至整个北疆各方势力是否有同样的预测?如果圣主和中枢对南北关系持乐观态度,如果燕北乃至整个北疆各方势力对南北关系的解读是积极的,那李风云所做的决策就是一厢情愿,结果可想而知,必然碰得头破血流。

    争论就此展开,且渐渐激烈,归究起原因,还是源自很多人对中土实力抱有强大自信,对北虏不屑一顾,对南北关系的看法乐观且积极,虽然历史证明南北大战是事实存在的且每隔一段时间便会爆发,但就目前中外大势而言,中土拥有一定的优势,南北大战未必会马上爆发。联盟高层中抱有这种自信和侥幸者还是大有人在。

    之前大家之所以能够接受李风云的“北上发展”之策,主要原因还是对杨玄感发动的兵变抱有很大期望,对“据北疆而称霸”抱有很大幻想,至于南北关系恶化和南北大战无论在空间上还是时间上距离大家都很遥远,所以也就选择性地忽略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杨玄感在东都战场上已处于劣势,“北上发展”之策的关键人物齐王也岌岌可危,而联盟距离长城越近对生存危机的感受也越是强烈,种种不利因素摧毁了大家的期望,破坏了大家的幻想,面对南北关系恶化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大家也就理所当然产生了畏惧和退缩心理,于是不约而同地开始质疑李风云对未来形势的分析和推演,质疑李风云的决策实际上就是逃避怯战,不敢迎难而上,不想殊死一搏,宁愿做个山贼苟延残喘,也不想灰飞烟灭一无所有。

    关键时刻,李子雄说话了。李子雄戎马一生功勋无数,豪帅们可以不接受他的领导,却不能否认他在军事上的权威。

    “南北关系恶化是事实,大漠北虏重新崛起是事实,中土连续东征失败也是事实,这些不容置辩的事实叠加到一起就有引发南北大战的可能,但正如你们所说,可能并不意味着必然。”李子雄冷笑道,“南北大战可能爆发,也有可能不爆发,但我们需要南北大战的爆发,既然如此,我们就要把可能变成必然,我们就要想方设法引爆南北大战。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有没有南北大战的问题,你们提出这个质疑等于否定自己,因为我们北上就是为了引爆南北大战,就是要利用南北大战来赢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霎那间,屋内一片死寂,气氛陡然凝滞起来,所有人都被李子雄这番话“打倒”了,震惊了,醒悟了。

    “你们质疑南北大战是否可能在两年内爆发。”李子雄嗤之以鼻,“某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们,两年内南北大战一定会爆发,原因很简单,我们必将在两年内越过长城,杀进大漠,南北大战必将因此而爆发。”

    “谁说南北大战的爆发就一定是因为北虏南下入侵?难道中土的大军就不能北上征伐?”李子雄大手一挥,气势如虎,“我们虽然实力不济,但我们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可以引发这场南北大战,可以影响南北双方的命运,我们可以创造未来,可以创造奇迹,可以创造历史。”

    此言一出,振聋发聩,豪帅们情难自禁,热血沸腾,屋内气氛骤然高涨。

    没有南北大战,我们创造南北大战,没有奇迹,我们创造奇迹,没有上天的眷顾,我们就主宰自己的命运。我们不能沦落为别人手中的棋子,我们要始终掌握主动,牵着别人的鼻子走。

    李风云目光阴沉,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他已经预料到“立足”燕北的难度,这个难度不仅有联盟外部的,也有联盟内部的,毕竟燕北太穷了,位置太敏感了,前有狼后有虎危机太大,“立足”已经十分艰难,发展就更不要提了,豪帅们有各种各样!担心和顾虑实属正常,但正如他自己所说,联盟已经走到这一步,已经没有退路了,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而燕北是唯一的选择,豪帅们即便对这一决策提出质疑,最终也只能接受。

    现在联盟还能去哪?滞留河北必遭围剿,西进太原死路一条,东进涿郡更是自寻死路,唯有北上,唯有进入北疆求生,而北疆的代北地区不但同样贫瘠,且直接面对强悍的突厥人,地形又一马平川,一旦爆发大战根本无处可藏,立足更为艰难,所以相比起来,燕北的崇山峻岭是个天然优势,燕北在南北大战中始终是侧翼战场,再加上燕北长城外的突厥、奚、霫、契丹等诸种部落又是一盘散沙,因此燕北镇戍压力相对较小,镇戍军数量相对较少,这些都是有利于联盟“立足”燕北的有利条件。

    李风云胸有成竹,他不怕摆事实讲道理,就怕豪帅们缺乏勇气和信心,至于是否会爆发南北大战,南北大战是否在两年内爆发,他根本就不担心。事实证明无论他如何努力,如何发展壮大联盟,到目前为止,他依旧不能改变历史的固有进程,甚至他在东都战场上倾尽全部力量也未能改变杨玄感的命运,这让他沮丧不已,倍感无力。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去改变齐王的命运,以逆转齐王的命运去逆转南北大战的结果。如果南北大战打赢了,或许还能挽救圣主和中枢的权威,还能帮助改革派控制东都政局,还能让风雨飘零的国祚赢得一线生机,继而拯救中土的统一大业,拯救千千万万无辜的中土生灵。

    然而,李子雄包藏祸心,关键时刻以大义为名,激起了豪帅们对北虏的仇恨,点燃了他们身体内的滚滚热血。没有南北战争就引爆战争,这句话看似疯狂,实则居心叵测,有蓄意把联盟推向战争第一线的企图,而这与李风云的谋划背道而驰,对联盟的立足发展十分不利。

    联盟实力弱小,只能被动接受战争,只能在战争中竭尽所能,尤其李风云对天道之威十分敬畏,担心自己依旧改变不了战争结果,如此一来他就必须着眼于未来,必须在战争中保存一部分联盟,为统一大业崩溃后割据北疆逐鹿天下做准备。所以李风云的目标始终是生存,是发展,立足燕北就是为了生存,而南北大战是联盟生存道路上一道必须逾越的“坎”,是联盟的生死考验,度过去了,联盟就能涅磐重生,就能迎来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

    李子雄在干什么?他在反其道而行之。这位卫府老将在南北关系上显然持强硬立场,在国防战略上非常激进,是一位坚定的主战派。他个人的政治生命已经终止,但李风云的北上谋划,联盟的北上转战,却给了他延续自己军事生命的机会,他要为中土奉献自己最后的力量,让自己在战斗中带着荣耀死去,所以他要战斗,要杀戮北虏,更需要南北大战,而联盟正是实现他这一愿望的最好工具。

    李子雄的话实际上也没有错。联盟北上燕北,断绝南北走私,不但会得罪长城里面的人,也会得罪长城外面的北虏诸种,那么接下来联盟与其在长城内与“自家人”自相残杀,白白便宜北虏,倒不如越过长城杀戮北虏,引爆南北战争,把整个北疆都拖进南北大战,如此一来中土不得不倾尽国力进行这场战场,圣主、中枢和卫府军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围剿联盟?如此便给联盟赢得了生存发展的机会。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个计策是不错,但关键是联盟这个执行者太弱,根本就做不了“渔翁”,联盟必然会被卷进战争,甚至有灰飞烟灭之祸。

    但是,目前李风云迫切需要统一豪帅们的意见,在联盟内部形成统一决策,以促成联盟迅速杀进燕北,在冬天来临前抢占一块存身之地,所以他明知李子雄包藏祸心,有意把联盟推向“不归路”,他也不能质疑和反驳,只能默认。

    随着李子雄振聋发聩的一声“断喝”之后,联盟高层的商讨方向迅速发生变化,不再是“如果没有南北大战我如何生存下去”而是“如果我引发了南北大战可以从中牟取多少利益”。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任何时候谈民族利益、国家利益都是虚的,远远不及谈切身利益来得实在。南北大战爆发,南北双方大打出手,燕北做为侧翼战场,可以有效帮助联盟减少因为战争而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联盟做为侧翼战场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完全可以在关键时刻高举“大义”之旗,要挟和讹诈东都以获得丰厚利益。

    另外豪帅们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的想法,但迫于李风云、李子雄等人坚决“杀虏”的立场,大家都不敢说出口,那就是一旦东都坚决拒绝了联盟的“讹诈”,把联盟逼上了绝路,联盟就只能与北虏“合作”,挟北虏之威来胁迫东都,利用北虏对中土的野心来为联盟赢得据北疆而称霸的机会。你不给我生存的机会,不给我利益,那我只能自力更生,无所不用其极,为了生存也只能把民族大义国家利益抛之脑后。

    总之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换一个思路来重新考虑李风云“立足”燕北的决策,豪帅们不禁豁然大悟,如此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

    =

    。。。

第五百九十五章 飞狐陉

    李思行和李孟尝的脸色都很难看,但他们无力控制事态的发展,只能做个旁观者,听之任之。

    李氏宗主显然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低估了李风云对联盟的控制力,结果当李服了豪帅们,决意进入燕北立足发展后,李思行和李孟尝束手无策,此刻即便他们有心站出来,代表赵郡李氏发出不同的声音,也改变不了既定事实,自取其辱而已。

    李孟尝毕竟年轻,易于冲动,考虑到他个人和一帮朋友们在燕北的走私之利必将因为李风云的决策而受到严重损害,赵郡李氏也将因为联盟杀进燕北而成为整个北方各大势力的众矢之的,李孟尝按捺不住,打算出言反对。

    就在他准备开口的时候,李思行眼明手快,用力拍了一下他的胳膊,阻止了他的冲动。李孟尝目露疑问之色。李思行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崔家十二娘子就在邯郸,必定与白发有过接触,探询过白发的立足之策,而白发为了赢得崔家的支持,也会百般游说,所以……”

    李孟尝心领神会。李风云执意进入燕北,可见他不但决心与赵郡李氏撕破脸,也决心断绝与博陵崔氏、范阳卢氏、中山刘氏等北方豪门世家之间的回旋余地,但李风云有这么蠢吗?传闻齐王、崔家和白发之间之所以有合作,就是源自崔家十二娘子的斡旋奔走,由此可以推断,此时此刻,不论李风云如何桀骜不驯,也不会与崔家十二娘子反目成仇,所以李风云进入燕北之策,肯定得到了崔家十二娘子的默许。也就是说,崔家在这件事上或许另有想法、另有图谋,李思行和李孟尝完全没必要自作聪明、横生枝节,自寻麻烦,只要静观其变、如实汇报即可,即便有什么棘手之处,那也是老宗主头痛的事。

    然而,在联盟豪帅们的眼里,李思行和李孟尝兄弟“异乎寻常”的沉默,却代表着赵郡李氏对李风云的支持。既然赵郡李氏都不再坚持“西进太原”,都纵容和默许李风云杀进燕北,那么从中可以解读的内容就多了,或许赵郡李氏就有心通过李风云来控制燕北,继而从燕走私之利中攫取到最大的份额。

    联盟立足之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达成了一致。

    李风云“乘热打铁”,根本不给豪帅们“喘息”的时间,也不给李思行和李孟尝兄弟禀报宗门的时间,马上开始北上部署。

    徐十三带着两名亲卫,把一副早就准备好的巨幅地图悬挂在了屋内。这幅地图上的内容在烛光照耀下非常清晰,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围了上去,一边仔细查看一边忍不住热烈探讨起来。

    地图上最显眼的就是一个黑色圆圈,很显然这是联盟进入燕北后的立足点。这个黑色圆圈位于太行山的西北麓,恒山的东麓和桑干水的南线,正处在雁门、上谷和涿郡三郡交汇之处,山川相间,层峦叠嶂,地势十分险要,但人眼亦很稀少。

    李风云站在地图前,开始详细解说。

    “这就是我们在燕北的立足之地,方圆两百余里的崇山峻岭。”李风云指着地图上的黑圈说道,“这一片有三个城池,西边是灵丘城,位于雁门郡内的恒山东麓;东边是飞狐城,位于上谷郡内太行北麓;北边是蔚城,位于雁门郡和涿郡的边界处,恒山和桑干水的交汇之地。”

    “为什么选择这里做为我们在燕北的立足地?首先就是地形好,易守难攻,便于生存。”

    李风云手指地图上的灵丘城,“这是灵丘道的重要隘口。灵丘道起自代北云内,到雁门,经灵丘翻越太行常山关,南下到河北中山,也就是今天的博陵郡治府鲜虞城。我们只要扼守了灵丘城,就能阻挡来自雁门方向的攻击;只要控制了常山关,就能阻御来自河北方向的攻击。反之,我们出灵丘,就能攻打雁门,就能上代北,下太原;我们出常山关,沿滱水而下,就能攻打河北。”

    李风云又指向地图上的飞狐城。

    “飞狐城向西一百余里就是灵丘,向东一百余里就是太行八陉之一的蒲阴陉。蒲阴陉上有关,出关向东南百余里就是上谷郡治府易城,而向东北方向五百里则是涿郡首府蓟城,所以我们只要扼守了飞狐城,控制了蒲阴陉,就能阻挡来自河北和幽州两个方向的攻击。反之,我们出了蒲阴陉,便能打河北,也能打幽州。”

    “但飞狐城最重要的价值不是它的地形优势,而是飞狐盆地。飞狐城位于群山之间,是拒马河、涞水和易水的发源地,还有方圆百里的盆地,而有水源有盆地就意味着耕种,意味着粮食,虽然粮食产量肯定有限,但最起码可以养活我们,这就给了联盟生存下去的希望。”

    李风云又指向地图上的蔚城。

    “我们被大山所包围,向西的出口是灵丘,南下和东进的出口是飞狐,那么北上的出口在哪?就在蔚(玉)城。”

    “我们如何去蔚城?”

    “灵丘和飞狐位于恒山和太行山交汇处,蔚城则位于恒山和桑干水的交汇处,这三座城池在地理位置上正好形成了一个箭矢状,蔚城就是箭头,而若想从灵丘或者飞狐抵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