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全力围杀敌军。”

    阿史那思摩面无表情,不知道是因为轰鸣声太大没有听到乌苏承宗的叫喊,还是置若罔闻,根本就没有理睬乌苏承宗。

    乌苏承宗怒不可遏,几乎要失去理智了,“特勒,我要反击,我要带着军队杀回去!”

    阿史那思摩转头看了他一眼,目光森冷,微微摇头,突然抡起马鞭,凌空抽向乌苏承宗,“违令者,斩!”

    “咻……”马鞭抽在乌苏承宗的背上,剧烈痛疼霎时袭遍他的全身,同时也熄灭了他心中的怒火。

    为什么?乌苏承宗趴伏在马背上,异常憋屈,恨不得仰天咆哮。此刻不反击,不打中土人,而是本末倒置,为了保护牙旗的安全而任由中土人渡河东去,那么接下来就算阿史那咄捺和史蜀胡悉带着主力大军支援而来,双方合兵一处渡河追杀,时间上也延误了,而这一延误,中土人就抢占了先机,安州极有可能失陷,到那时突厥人怎么办?难道为了帮助奚人夺回安州,直接与中土撕破脸,双方大打出手?

    这是不可能的,最起码目前局面下,南北双方迫于各自利益需要,都不得不尽力维持南北和平。

    乌苏承宗猛然醒悟,上当了,上了阿史那思摩的当。不久前阿史那思摩还信誓旦旦地说,要跟在中土人的后面尾随追杀,要乘机进入安州,拿下安州,以此来彻底断绝中土人对安州的念想。这实际上是谎话,是欺骗部落首领,是让部落首领们给他做一个证明,不是他不作为,不是他不想破坏中土人的阴谋,而是对手太强大,他对付不了,失败情有可原。

    事实上,阿史那思摩根本就没有拿下安州的想法,相反,他故意纵容中土人夺取安州,混乱东北局面,逆转中土在南北对峙中的劣势,如此南北和平就能维持更长时间,南北大战的爆发就必然推迟,大漠就能赢得更多发展壮大的时间,而这一天下大势则有利于牙帐保守派对激进派的反击,甚至,有助于牙帐保守派在最高决策层赢得更多话语权。

    当然,安州失陷,东北混乱,对碛东南牙旗不利,对大漠牙帐的整体利益也会造成一定损失。只是,凡事都有利弊,东北局势大乱,东北三族遭到中土人的打击和遏制,为了生存他们就必然向突厥人“低头”,必然向直接援助者阿史那咄捺妥协,如此阿史那咄捺不但可以控制东北三族,纳为己用,还能以东北存亡来要挟牙帐,迫使牙帐不得不给予他更大权力和更多支持,如此则阿史那咄捺和碛东南牙旗的实力都能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迅速发展壮大,这对牙帐保守派来说就是好事了。

    但是,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咄捺不能把自己难看的“吃相”摆在桌面上,要隐藏起来,要做得无懈可击滴水不漏,不能留下把柄,不能给政敌们攻击的借口,于是关键时刻,有必要自戕一臂,牺牲一点自身利益,以创造更大的回旋余地,为实现自身目的打造更好的政治环境。

    乌苏承宗是阿史那咄捺的忠实支持者,知道不少高层机密,也知道此刻阿史那咄捺与史蜀胡悉之间的矛盾非常激烈,而阿史那思摩做为阿史那咄捺的政治盟友,理所当然站在阿史那咄捺这一边,阿史那思摩不会落井下石陷害阿史那咄捺,所以此刻乌苏承宗不能因为军队的损失而与阿史那思摩发生正面冲突,相反,他必须相信阿史那思摩,无条件支持阿史那思摩。

    这时有更多部落首领向阿史那思摩传递讯息,强烈要求停止撤离,立即展开反击。

    阿史那思摩看了乌苏承宗一眼,做了个手势。

    乌苏承宗心领神会,此时此刻,他这个威望颇高的部落首领,必须站出来了。

    =

    。。。

    。。。

第七百五十九章 都是兄弟

    九月十五,平地松林。

    李风云率选锋军、雷马军以及平地松林的马贼联军顺利渡河,安全进入平地松林。至此,联盟大军总算有惊无险地越过了闪电河,突破了突厥人的阻截,踏进了奚人的地盘,开始了收复安州之战。

    当夜,联盟诸军总管齐聚望月泉,共议收复安州之策。因为前一阶段作战顺利,导致后一阶段胜利在望,让大家对未来的预期非常乐观,未来利益似乎唾手可得,因此将帅们的情绪很高昂,不论是出身豪门的尊者还是出身卑微的贼寇,此刻都暂时忘却了身份的悬殊,忽视了阶层的距离,搁置了对立和矛盾,罕见地坐在一起欢声笑语,气氛非常热烈。

    此次出塞作战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就连李风云自己都没有预料到会如此顺利,之前他做好了打恶战的准备,甚至做好了可能损失一半兵力的准备,但结果却是一个奇迹。他个人认为这是上苍的眷顾,虽然自己预留了不少“后手”,而且都发生了作用,但这不是关键性因素,关键是齐王杀伐果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不惜以挑起南北战争和牺牲政治生命为代价,率军出塞,有力牵制了突厥人,否则断然不会有这样的奇迹。

    这一点李子雄、韩世谔、周仲、杨恭道、来渊等权贵也看得一清二楚,此次联盟大军能够顺利越过闪电河,李风云东进谋划的第一阶段能够顺利完成,居功至伟者还是齐王,没有齐王的默契配合,不可能取得如此战果,但对于出身卑微、眼界不高的联盟将帅们来说,这就是李风云的奇迹,这都要归功于李风云的谋略,他们看不到齐王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此刻李风云非常关心齐王、关心牙旗那边的消息,看到联盟第一军总管钟信和马贼首领斛律霸有说有笑地走进帅帐,当即站起来挥手相召,急切问道,“突厥人那边可有动静?”

    联盟大军进入平地松林后,闪电河就成了联盟大军阻击突厥人东进追杀、阻止突厥人东进安州支援奚人的第一道屏障,为此李风云把联盟第一军和斛律霸的队伍都部署在了闪电河东岸,以承担防御重任。

    钟信躬身回复,“明公,今日午时前后突厥人再次追杀而来,但并未渡河攻击。”

    李风云转目望向斛律霸,“可有星星原上的消息?”斛律霸和他的马贼兄弟们活跃在闪电原上,消息渠道多,而目前联盟若想了解闪电河两岸突厥人的最新动向,只有通过他。

    斛律霸摇摇头,“我下午得到的最新消息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其他军队支援牙旗而来,所以以牙旗现有控弦数量,再加上昨天下午他们遭到我军两次伏击,被我军斩首一千两百余级,损失惨重,士气低迷,短期内已无渡河追杀之可能。”

    李风云略略皱眉。斛律霸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关心的是星星原上的齐王是否撤离,而不是突厥人是否渡河追杀。迟疑少许,李风云追问道,“如此说来,你没有星星原上的最新消息?”

    斛律霸摇摇头,不以为然。联盟大军已经进入平地松林,已经从突厥人的眼皮底下杀进奚人地盘,星星原早已被抛在后面,星星原上的形势如何,已经影响不到联盟攻打安州,无须关心了。

    李子雄就坐在李风云的身边,他第一次看到斛律霸,惊讶于斛律霸雄壮伟岸的身躯和勇武彪悍的霸气,对这位出身鲜卑望族的锐士颇为欣赏,同时他对斛律霸所带来的消息也有了一个猜测。李子雄轻轻拍了李风云一下,说道,“齐王应该没有提前撤,他或许还在星星原上,帮助我们牵制突厥人。”

    李风云微微颔首,同意李子雄的推测,“从时间上来推算,如果齐王接到了我们的密信,昨天就应该撤回怀荒,然后星星原上的突厥人火速支援牙旗,今天应该赶到牙旗,即便有所迟缓,也不过拖延太久,毕竟我们东进安州的意图已经暴露,突厥人肯定要阻截,不会置若罔闻,任由我们攻打安州。”

    李子雄点点头,“密切关注牙旗,抓紧一切时间固松林防御。从牙旗到奚王府只有平地松林这条路,我们控制了平地松林,就等于控扼了碛东南与奚地的咽喉,突厥人过不来,只能望林兴叹,徒呼奈何。”

    斛律霸望着发须皆白、气度不凡的李子雄,意识到这位老将军应该是一位身份显赫的大权贵,只是这样一位大人物怎么会出现在叛军队伍里?之前李风云并没有说其与中土官方有直接合作啊?就在他猜疑之际,就看到李子雄抬手指向他,并冲着他微微一笑,询问李风云道,“这是你的兄弟?”

    “这是我的兄弟之一。”李风云笑道,“我在塞外的兄弟正陆续赶来,今天这里就有好几位,我马上给建昌公,给大家一一介绍。”

    李风云举起双手虚按几下,兴高采烈的将军们马上停止交谈,帐内迅速安静下来。

    李风云把斛律霸拉到身边,又手指米庸、呼延翦、井疆六斤蜚、尔朱天啸、阿史德俞祁、高虎、地骆拔巢、赤小豆铁衣等人,示意他们都站到自己身边,先把李子雄、韩世谔、周仲、吕明星、郭明等联盟将帅详细介绍,然后再把他们介绍给联盟诸将,这就算彼此认识了。

    雷霆军一直都由李风云亲手打造,联盟任何人都插不上手,想帮忙都不知道怎么帮,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去帮。之前局面太险恶,突厥人的刀就悬在头上,自己生死都顾不过来,哪里还有心思关注马军建设?所以大多数联盟诸将对雷霆军知之甚少,甚至连呼延翦、井疆六斤蜚等雷霆军的第一批统军都不认识,更不要说认识阿史德俞祁和米庸这些新面孔了。

    在塞外作战马军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以后大家在一个锅里吃饭,同甘共苦、同生共死,当然要搞好关系,只是汉虏之间那种与生俱来的隔阂依旧存在。虽然虏姓汉化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一百多年在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瞬,实在是太短,即便今天中土汉人已经认同和接受了过去南下的虏姓,却依旧敌视和鄙夷长城外的诸种北虏,而已经汉化的虏姓,已经把自己当作中土汉人的虏姓,也同样敌视和鄙夷长城外的诸种北虏。

    所以,当李风云介绍他们的时候,联盟诸将表现得很热情,很重视,但内心里却没有认同感,甚至很鄙视,很不屑,毕竟马贼盗寇就已经很卑微了,还是虏姓的马贼盗寇,那就更没有地位了。现在联盟需要马军,需要他们冲锋陷阵,彼此有共同利益诉求,联盟诸将还可以接受他们,但绝无信任可言,更不会把自己的后背托付给他们。而这就是隐患,在险恶环境中,这个隐患一旦爆发足以致命。

    李风云已经看到了这个隐患,但没有办法解决,只能寄希望于战场上的并肩作战和生死与共,唯有以鲜血和生命建立起来的信任,才是最长久的最牢固的信任,而现在他只能凭借自身的威望,凭借马军在联盟的重要作用,凭借塞外虏姓将领对谋取未来利益的不可或缺性,给出身卑微的虏姓统军们赢得一个相对较好的生存环境。

    为此,李风云一视同仁,不论是米庸、呼延翦等生死兄弟,还是阿史德俞祁这样的陌生投奔者,都一概视之为兄弟,都给予其最大的信任,委以重任,把他们统统聚拢到自己身边,抱成一团,继而在联盟中形成一股新的力量,以便在未来利益的分配中争取到最大份额,而不至于被兔死狗烹,被欺辱牺牲。

    相反,这番隆重的介绍,对刚刚加入联盟的马军将领们来说,却是一个震撼,一次强烈的冲击。

    李子雄是中土的功勋元老级权贵,杨恭道是皇族最为显赫的旁支嫡子,韩世谔、周仲、来渊都是中土功勋名将的后代,而联盟有了这些大权贵的存在,其实力之大、未来利益之大可想而知。真相大白,联盟名义上是中土叛军,联盟这些将帅名义上都是中土叛贼,实际上这支大军就是中土砍向塞外北虏的刀,日后只要达到了杀伤北虏的目的,就能建立功勋,就能用这些功勋换取荣华富贵。谁能拒绝荣华富贵的诱惑?身份尊贵者不行,身份卑微者就更不行了。

    当然,米庸、呼延翦、斛律霸、井疆六斤蜚这四个昔日的中土秘兵,因为知道内幕,对李子雄等人的存在就不以为然了。联盟现在之所以飞速壮大,关键是它已经成为不同人谋取不同利益的工具,李子雄等权贵需要重返贵族阶层,吕明星、郭明等人需要鱼跃龙门,而米庸他们却是为了报仇雪恨,只是,当李风云带着如此强悍的实力回到塞外,他们的报仇雪恨就已经不是单纯的杀几个人发泄怒火了,而是有了更大的目标。

    介绍结束后,进入正题。袁安和萧逸掀开了遮掩巨幅地图的黑布,“安州”出现在众将的眼前。

    李风云走到地图前,抬手指向了“安州”,“我们距离目标,近在咫尺。”

    =手机用户请访问m。

    。。。

    。。。

第七百六十章 局面对我有利

    安州四面临山,东面是马盂山,西面是坝上高原,南面是绵延千里的燕山,北面则是平地松林和松山,而进出安州只有四条要道,其中东南方向是经马盂山到辽西,东北方向是经松山到弱洛水,西北方向是经平地松林到大漠,南下越过燕山的古北口长城就是幽州,地形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安州境内河流较多,大多数发源于西面的坝上高原,东南而下奔腾入海,唯有索头水出自平地松林,南下贯穿安州平原与濡水汇合,而安州人的主要聚居地就在索头水一线,安州重要城池都在索头水两岸,安州境内唯一的一条交通要道也与索头水齐头并进。这条南北向的交通要道是安州的生命线,它在贯穿安州的同时,也把进出安州的四条要道串联了起来。

    现在联盟大军就在平地松林,就在进出安州的西北要道上,接下来联盟大军的任务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索头水上游重镇鬼方,然后沿着索头水呼啸南下四百余里,一路过关斩将攻城拔寨,直至燕山古北口长城。

    “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杀到古北口,打通安州与幽州之间的联系,从幽州获得粮草武器的支援,以确保大军的持久攻击力。”李到这里看看帐内诸将,神情严肃,“古北口对我们的重要性无须赘述,所以某的要求只有一个,此次选锋军南下攻击,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必须克服一切困难,更不要争一城一地之得失,只求速度。我们的速度越快,到达古北口的时间就越早,粮草武器的补充就越及时,我们攻占安州的把握就越大,反之,我们极有可能功败垂成,一败涂地。”

    联盟诸将表情凝重,都知道能否及时到达古北口的确关系到了大军存亡,但粮草武器的持续供应,并不代表联盟就能如愿以偿攻占安州,这一仗难度很大,远比想像得要大。

    “为了确保我们能以最快速度杀到古北口,选锋军的兵力配备要做重大调整。”李风云继续说道,“在做出这一调整之前,我们首先要对雷霆马军进行新一轮整编。”

    之前雷霆马军下设前后左右四个军,大约四千骑,现在平地松林的马贼队伍也要加入雷霆军,雷霆军要扩编到六千骑,编制肯定要做调整。而在马军建设上,李风云大包大揽,一言九鼎,没人可以插手,他也不允许其他人插手。

    李风云对雷霆军进行了新的改造。成立雷霆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和第四军,每军下辖两府,每府下辖五个团。雷霆第一军总管呼延翦,总管地骆拔巢和总管安北海副之,各领一府,两千骑。雷霆第二军总管米庸,总管高虎和总管赤小豆铁衣,各领一府,两千骑。雷霆第三军总管斛律霸,总管阿史德俞祁副之,暂时下辖一府,一千骑。雷霆第四军总管井疆六斤蜚,总管尔朱天啸副之,暂时下辖一府,一千骑。

    依照这一整编方案,把战斗力参差不齐的六千骑合并扩编为四个军,貌似很彪悍,实际上是把有限的优势转化为了劣势,不但未能把马军里的精锐控弦的战斗力发挥出来,反而让马军的整体战斗力下降了。

    值此关键时刻,马军的整编应该是把精锐控弦全部集中到一起,以便最大程度地发挥马军的战斗力,然而李风云却反其道而行之,虽然李风云的目的可能是利用这种办法以老带新,以战代练,力争在最短时间内让马军的战斗力有明显提升,但风险太大,搞得不好就是好心办坏事,功亏一篑。

    只是没有人当面质疑,毕竟联盟大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基本上毫发无伤地进入平地松林,完成了收复安州大计的第一步,可以说是奇迹,而这个奇迹的诞生显然与李风云的谋略有直接关系,尤其全程参与此策的李子雄、韩世谔、周仲、来渊等贵族的感受最为深刻。之前他们对李风云的不信任,对此策的怀疑,都已经随着大军安全进入安州而烟消云散,此刻他们为了成功收复安州,已经决心遵从李风云的命令,对李风云言听计从,即便对李风云的决定有所质疑,也只会放在心里,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