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4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虞柔、裴爽、李珉等贵族却改变了立场,选择了下策。

    虞柔的父亲是内史侍郎虞世基,裴爽的父亲是御史大夫裴蕴,李珉的父亲是李子雄,还有其他一些贵族子弟的父亲都在中枢或者中央府署任职,他们虽然被官方宣布为叛逆,不敢擅自与家族联系,但家族如果要联系他们,还是有各种渠道。近期他们的家族就通过各种秘密渠道,与他们暗中联系,目的只有一个,请他们发挥自己在飞狐叛军的影响力,想方设法说服各路豪帅,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把飞狐叛军全部撤进安州。

    赦免需要功劳,而这就是功劳,所以虞柔等贵族很果断、很坚决地放弃了齐王,而他们的理由是,齐王懦弱,优柔寡断,志大才疏,一旦圣主诱之以利,齐王必定上当中计,而安州局势看似不好,强敌环伺,但考虑到安州乃至东北在南北对峙大局里的重要作用,圣主和中枢必定全力以赴,支持联盟征战塞外,未来南北战争爆发,中土打赢了这场战争,论功行赏,联盟居功至伟,则所获利益之大,难以想像。

    这些贵族子弟突然改变立场,不论甄宝车等联盟高层,还有河北籍豪帅,都能理解。这些人家世显赫,关键时刻胳膊肘向外,利用联盟之力牟取个人私利,乃在情理之中,只是让他们吃惊的是,以王薄、郭方预和左氏兄弟为首的齐鲁籍豪帅,竟然也选择了下策,强烈要求出关,而且还是尽快出关,以免夜长梦多。

    郝孝德疑惑不解,不知道齐鲁豪帅们为何强烈要求出关,忍不住质问王薄,“你知道我们出关的后果吗?两路大军会合,加上随军人员,大约二十万,这么多人到了塞外,既要打仗,又要吃喝,势必完全依赖于长城内的支援,这等于把自己的性命交给官方,任其宰割。正因为如此,大总管才要我们坚守飞狐,要我们控制燕北,以便反制官方。如此浅显道理,难道你不知道?视而不见?”

    王薄微微一笑,问道,“大约两百年前,群雄争霸年代,由辽西冯氏所建的燕国,你知道吗?”

    郝孝德愣了一下,迟疑着点点头,若有所思。

    大堂上的众人听到王薄答非所问,竟然说起两百年前辽西冯氏所建的燕国,均感觉扯得太远,与此刻所议之事风马牛不相及,但王薄学识不凡,文武兼备,心思慎密,不可能无的放矢,乱说一气,应该有他的缘由,于是有一些人用心思考,诸如陈瑞、韩曜、虞柔这些饱读诗书之士,立即反应过来,马上知道王薄用意何在,而出身卑微的草莽之徒,甚至不知道辽西冯氏所建的燕国,当然无从揣测。

    王薄站起来,走到悬挂大堂一侧的地图前,抬手指向地图上的渔阳郡,然后迅速上移,越过北平郡,长城外的安州,托纥臣水的上游,辽西,辽东,一直划到辽水,“这就是当年由辽西冯氏所建燕国的疆域。冯氏燕国承继于慕容氏燕国,如果追溯到慕容氏燕国,其疆域东南扩张到河北,东北则拓展至鸭绿水。也就是说,鸭绿水以西,都是中土的疆域,就像安州一样,都是被塞外诸虏抢夺而去。”

    王薄的大手越过地图上的辽水,停在了辽东半岛的位置上。

    堂上众人,恍然大悟,气氛骤然热烈。

    甄宝车、陈瑞、韩曜等联盟高层面面相觑,心中的坚持顿时摇摆虞柔、裴爽、李珉等贵族相视而笑,对出关大为乐观郝孝德、刘黑闼、徐师仁等有识豪雄神情专注,沉思不语韩寿、霍小汉、裴长子等草莽之徒,则是欢呼雀跃,立场瞬间改变。

    兄弟们举旗造反图个什么?逐鹿称霸那是少数人的宏图大业,大部分人就图个安身立命,若能搏个荣华富贵、荫泽子孙就心满意足了,然而就目前中土一统、天下太平、国力昌盛的现状来说,除非出现奇迹,否则举旗造反的后果都是灭亡,试想以汉王杨谅、越国公杨玄感那等强大实力举兵谋反都失败了,一群七拼八凑的乌合之众还能翻了天?

    郝孝德、刘黑闼等河北籍豪帅当初之所以渡河南下齐鲁,王薄、郭方预、左氏兄弟等齐鲁籍豪帅之所以加入联盟追随李风云,而这些人最后之所以接受李风云的决策,毅然北上,千里转战,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谋个出路,为了心中那仅存的一线希望。

    如今希望有了,求人不如求己。李风云出塞打下了安州,击败了奚族,现在又乘胜北上横扫弱洛水,攻打契丹等东胡诸种,而之前中土东征又重创了高句丽,昔日的远东霸主奄奄一息,未来南北大战爆发,中土全部力量都放在代晋和幽燕,根本顾及不到辽西、辽东,所有这些都是联盟的优势,联盟只要充分利用好这些优势,必然可以打下一块大大疆土,据东北疆而称霸。

    割据称霸一旦变成现实,兄弟们生存无忧有了,荣华富贵也有了,如果运气好,王霸大业长久不衰,子孙尚能享受祖辈荫泽。

    反之,若霸业失败,辽东半岛距离齐鲁太近,走海路只有两百余里,只要准备充分,不论是河北籍豪帅还是齐鲁籍豪帅,都有极大可能返回故土,卧薪尝胆,等待时机卷土重来。

    王薄所表达的意思,所谋求的利益,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实际上大堂上所有人都清楚,且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可谓深谙人心,皆大欢喜。

    只是,在李风云的密件中,飞狐留守军团出关,联盟立足东北谋求王霸之业,是下策,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这与大堂上众人对当前形势的理解和对未来走向的判断,有较大出入,所以王薄虽然积极要求出关,但在解释其理由的时候,很含蓄,不敢做“出头鸟”,以免给自己和齐鲁兄弟们带来不可预料的麻烦。

    飞狐留守军团四大势力中,有两大势力选择了下策,强烈要求出关,而王薄所“描绘”的王霸大业,因为联盟具备了一定优势,有成功希望,又严重影响了一些豪帅的立场,导致议事方向迅速产生变化,不再两两对峙,而是有一边倒的趋势。

    经过商议,联盟高层做出决策,立即派人赶赴怀荒,如果齐王态度模糊、立场摇摆,联盟攻打燕北的风险无限扩大,则果断出关同时派人日夜兼程赶赴安州,当面征求李风云的意见。

    李风云虽然已经给出了下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允许飞狐留守军团撤进安州,但现在飞狐形势还没有恶化到极致,而李风云明显倾向于坚守飞狐,所以有必要进行沟通解释,以确保出关安全和联盟的整体利益。

    。。。

第八百八十三章 松漠牙旗

    十一月初十,弱洛水北岸,松漠牙旗,饶乐城。

    遥辇巴林日夜兼程赶到牙旗,向步利设阿史那咄尔求救。

    阿史那咄尔闻讯,非常吃惊,完全出乎预料。安州大乱,阿会正和奚族五部联盟自顾不暇、自身难保,哪里还有能力攻打契丹?退一步说,就算安州没有乱,但之前奚族和契丹已经打得两败俱伤,阿会正损兵折将,物资耗尽,短期内根本无力再度攻打契丹。

    当然,可能性还是有的,如果奚族得到了有力支持,比如中土,给它大量粮草武器,阿会正极有可能行险一搏,如此中土便可借刀杀人,以夷制夷,一方面挑起东胡诸种之间的厮杀,一方面打击和削弱突厥汗国对东北的控制,一箭双雕,一举多得。

    想到这里,阿史那咄尔顿时有了不祥预感。

    自安州突变,松山要隘封闭之后,松漠牙旗与牙帐、与碛东南牙旗的联系就中断了。霫族西南部是平地松林,西北部则是连绵大山(大兴安岭),直接隔断了东北与大漠之间的联系,所以由闪电原到鬼方,再出松山,这条道路是两个牙旗之间的唯一通道。联系断绝后,阿史那咄尔当然着急,只是冬天到了,大雪纷飞,他也没有更好办法,只能依靠暗中部署在安州的密探艰难中转,因此在过去近一个月的时间内,阿史那咄尔只接到了哥哥阿史那咄捺的两封密件。

    叱吉设在第一封密件中告诉自己的弟弟,中土叛军杀进了安州,但因为不知道中土真正目的,担心贸然出兵安州,会引发南北大战,所以夹毕特勒阿史那思摩和俟利发史蜀胡悉联袂出使中土,打探具体情况去了,而碛东南牙旗这边非常谨慎,仅仅维持一定攻势,以保持对安州的威胁,为此他特意警告自己的弟弟,高度警惕,并做好夹击安州的准备。

    不久前叱吉设的第二封密件送到,牙帐对安州变局做出决策,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向中土做出妥协,甚至可以放弃奚族,拱手让出安州,但东北大局要维持稳定,契丹和霫族两个别部不容有失。叱吉设为了确保弱洛水两岸的安全,决定出兵安州,攻占鬼方,控扼松山,以阻止中土进一步混乱东北局势。为此叱吉设向自己的弟弟提出建议,利用契丹实力亏损的有利时机,威逼利诱,巩固和加强突厥人对契丹的控制。

    步利设由此估计,在其看到叱吉设第二封密件的时候,碛东南牙旗的大军应该已经杀进安州,并且攻占了鬼方,完成了预期目标,因此他派人赶赴松山打探消息,但只到今天为止,他也没有得到回音,反而等来了遥辇部的坏消息。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奚族再次北上攻打契丹,并且杀到了少郎河,包围了乌丹城,打了遥辇部一个措手不及,这说明什么?说明距离松山最近的遥来部可能已经败亡,落马城可能已经失陷,奚族转而集中力量攻打遥辇部,势在必得。

    由此推及,安州战局应已尘埃落定,叱吉设和碛东南牙旗大军要么没有杀进安州,要么在安州打了败仗,总之叱吉设如果已经完成了出兵安州的预期目标,他就不可能支持或者纵容奚族再次攻打契丹,所以奚族再次攻打契丹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土人已经完全占据安州,并乘胜北上攻击,而投降中土的阿会正和奚族五部便成了中土横扫弱洛水两岸的急先锋。

    当步利设把这一推断说出来后,牙旗决策层的另外两个重要官员,吐屯阿史那扎兰和达干阿史德特古尔,均是神情严峻,倍感棘手。

    步利设的推断是否成立?如果成立,松漠牙旗如何应对?

    松漠牙旗建立时间较短,其建立缘由说起来还与中土有一定关系。十几年前,突厥汗国分裂衰落,大漠牙帐对东胡诸种的控制力迅速下降,尤其契丹,因为与高句丽结盟,日益壮大,与奚族、霫族形成鼎立之势,狂妄自大,野心勃勃,不但频繁侵掠中土辽西,对衰落中的宗主突厥汗国亦是不屑一顾。圣主登基之初,汉王杨谅叛乱,北疆混乱,契丹与高句丽联手侵掠辽西,韦云起奉巡边,目标瞄准契丹,于是跑到突厥借兵。此刻突厥人正好要巩固和加强对东胡诸种的控制,而中土要稳定边陲,双方各取所需,随即一拍即合。突厥人出动两万余控弦,与韦云起默契配合,以假道伐虢之计,打了契丹一个措手不及,重创契丹。

    两强联手,杀鸡儆猴,东胡诸种当然害怕,畏之如虎,于是突厥人轻而易举就加强了对东胡别部的控制,而尤其重要的是,突厥人乘机建立了松漠牙旗,把自己的军队派驻到东北。此举意义重大,在东北之地建立牙旗,派驻军队,不仅加强了对东胡别部的控制,更在政治军事上宣示了自己的主权,这等于告诉其他王国尤其是中土,东北是突厥汗国的疆土,东胡三族是突厥汗国的别部,都是有主之物,就不要再起觊觎之心了。

    所以九年前对契丹的那次打击,看上去中土达到了目的,韦云起也大出风头,建下了功勋,但实际上便宜都给突厥人占了,实打实的好处都让突厥人不动声色地收入囊中。中土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圣主当时的政治处境非常不好,内忧大于外患,韦云起能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利益,巧妙利用以夷制夷来缓解外患,稳定边陲形势,实属不易,即便让突厥人乘机大占便宜,也是无可奈何。

    松漠牙旗建立之初,有上万驻军,耗费很大,虽然粮草辎重由东胡别部负责解决一部分,但关键是突厥控弦常年戍边在外,远离家园和部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东北局势逐渐稳定之后,牙旗驻军人数也就迅速下降,最少甚至只剩下三千余控弦,也就起一个威慑作用。启民可汗辞世,始毕可汗继位,牙帐权力斗争随之激烈,激进主战派占居上风,这种局面下,持保守主和立场的阿史那咄捺和阿史那咄尔,就被哥哥始毕可汗“打发”到了远离权力中枢的碛东南牙旗和松漠牙旗,而随着这两位权贵及他们支持者的到来,两个牙旗的军事力量也迅速得到加强,尤其松漠牙旗,突厥控弦的人数翻了一倍多,达到了六千余骑的规模,只是在牙帐所属的众多牙旗中,松漠牙旗却是实力最弱的一个。

    牙旗驻军多了,东胡别部的负担就重了,就要定期上缴一定数量的牲畜草料等军需物资,于是牙旗与别部之间的矛盾冲突随之激烈。此刻奚族阿会正已经崛起,奚族五部联盟背靠中土,实力强悍;同时契丹大贺咄罗也崛起了,契丹八部联盟与高句丽携手,实力亦很强劲。这两大别部都要发展壮大,都雄心勃勃,都想掌控自己的命运,当然与牙旗愈行愈远。恰好中土发动东征攻打高句丽,做为高句丽的盟友,契丹亦遭打击,陷入孤立无援之窘境,这给了松漠牙旗和奚族出手打击契丹之机会,一个要杀鸡儆猴,加强对东胡别部的控制,一个要打击和削弱契丹,壮大自己,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一个暗中支持,拉偏架,一个则倾尽全力攻打契丹。

    松漠牙旗如愿以偿,两虎相争两败俱伤,眼看控扼“两虎”的目的就达到了,谁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土人突然杀出,一口吃掉了奚族,如今又北出松山,乘胜出击,要吃掉契丹,直接把松漠牙旗推到了无路可退的绝境。

    “我们已无路可退。”吐屯阿史那扎兰叹道,“如果我们消极防御,坚守弱洛水北岸,任由中土联合奚族重创契丹,不予救援,不兑现承诺,则契丹即便不亡,其残余力量亦不会为我们所用。而弱洛水南岸广袤土地一旦被中土所控制,大兵压境,我们就被动了,牙旗实力有限,霫族诸部恐慌之下必然动摇,如若倒戈,则大事去矣,牙旗将失陷,牙帐将失去对东北别部的控制,大汗国的利益将遭受严重损失。”

    步利设阿史那咄尔二十多岁,正是热血沸腾、血脉贲张的年纪,突如其来的重压不但没有让他紧张和畏怯,反而鼓起了他无穷斗志。

    “我们为什么要退?敌人已经杀到弱洛水,已经危及到牙旗安全,我们的别部已陷入覆灭之危,骤然恶化的东北局势已严重损害到我大汗国利益,我们怎么能退?敌人气势汹汹、咄咄逼人,要把我们赶出东北,要从我们手里夺走东北,我们又能往哪退?我们唯有一战,我们唯有击败敌人,才能守住东北,才能在大漠援军到来后,转守为攻,夺回安州,重建奚族别部。”

    此言一出,牙旗决策也就形成了,吐屯阿史那扎兰和达干阿史德特古尔都表示支持,但现在知己不知彼,不知道安州局势的最新发展,不知道奚族控弦后面是否有大量中土军队,也不知道契丹遥来部的生死存亡,还有托纥臣水东部的出伏部和迭剌部是否对突变的局势做出了应对,等等,总之牙旗虽然决心主动迎敌,但也不能仓促出战,尚需做一些准备,打探一些消息,争取对当前局势有个全面的正确判断,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我们的推断是对的,叱吉设在安州战场上打了败仗,碛东南牙旗短期内已无法对安州形成威胁,安州已无腹背受敌之危,那么中土就可以集中力量北上攻伐,中土和奚族联合出兵攻打契丹就难以阻挡。”

    达干阿史德特古尔做为牙旗的军事参谋,马上以现有讯息为基础,对安州及弱洛水两岸的局势进行了一番详尽的分析和推演,最后得出结论,“中土若想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攻击目标,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最快速度击败我们。牙旗大败,甚至全军覆没,必将给契丹和霫族以巨大震慑,诸种部落股战而栗,纷纷投降,东北易主,中土随即以最小代价完成征服。”

    步利设面如寒霜,杀机毕露。

    。。。

第八百八十四章 你瞎了吗?

    十一月初十,红水河,长汉城。

    奈曼青川、奈曼督畔率遥来部残军,日夜疾行赶到红水河,向契丹八部联盟盟主、出伏部酋帅大贺咄罗求援。

    出伏部栖居于红水河两岸,自大贺咄罗崛起后,历经数年征伐兼并,如今已有十几万族众,上万余控弦,不但在契丹是第一大部落,即便在弱洛水两岸的诸种部落里亦是首屈一指。

    两天前大贺咄罗就已经接到了奈曼青川的求救,当时他非常吃惊,形势的突变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之前遥来部曾有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