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隋-第5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攻,其主力则风驰电挚狂飙突进,仅仅半个多月后就已兵临鸭绿水。依照这样的攻击度,他们很快就会攻打鸭绿水防线,而姜大将军若想守住鸭绿水防线,坚守到雨季来临,坚守一个半月甚至更长时间,就必须得到平壤的有力支持。而平壤的粮草武器若想源源不断运到鸭绿水防线,就必须确保平壤与鸭绿水之间的通道畅通无阻,这就是青川的重任。而青川若想完成这一重任,先就要确保自身安全,就要确保青川不会陷入敌人的四面包围,一旦青川被围,则平壤与鸭绿水之间的通道必然中断,如此一来鸭绿水防线失去支援,必然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乙支文德负手站在地图前,思考良久,说道,“中土以偏师取间道长途奔袭,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粮草武器,所以东进路上只能烧杀掳掠,只能以战养战,但到了这里”乙支文德手指地图上的大定河和萨水,手指在两河下游划了个圈,“这里距离平壤已近在咫尺,防守力量很强,他们已难以逾越,亦不敢孤军深入,只能止步于此,力攻打青川,与他们在鸭绿水西岸的主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一旦他们攻陷了青川,断绝了平壤与鸭绿水之通道,则鸭绿水防线必失,平壤危矣,所以青川不能失,只是我们若想守住青川,积极防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必须以最小代价赢得最大胜利,千万不要大意轻敌,一失足成千古恨。”

    乙支文德还是不支持主动出击,但他认同积极防御,这让师辛和泉百草精神大振。只要有战机,只要己方能抓住战机,乙支文德亦会倾力一战,就如前年的萨水大战,乙支文德正是抓住了那一线战机,才创造了以弱胜强、以寡敌众的神话。

    “大将军,敌人的长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一点他们已经做到了。”泉百草有心求战,极力游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尚不能确定敌人就在大定河北岸,这导致我们无法看透战局,更无法做出准确应对,十分被动,但正如大将军所说,敌人的短处也很明显,因为取间道长途奔袭,敌人受制于粮草武器的严重短缺,军队数量必定有限,即便都是精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行军厮杀,亦已精疲力竭,难以为继。至于靺鞨人,不过是一群落井下石的无耻之徒,看到肉就抢,看到强敌就跑,关键时刻绝无可能为中土人前赴后继、舍身赴死,所以靺鞨人正是敌人的最大短处。”

    乙支文德微微颔,似乎意有所动。

    泉百草与师辛交换了一下眼神,师辛随即开口说道,“从少室将军所言可以看到,今日战场上靺鞨人主动后退,足见我们对靺鞨人的推测有一定道理。靺鞨人的要目标是生存,是保存实力,不会为了讨好中土而与我们打个两败俱伤,所以我们真正的对手只有一个,并且短处十分明显,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得不藏匿在靺鞨人的旗下寻找战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计就计,拱手送给对手一个战机?”

    乙支文德心领神会,知道师辛的将计就计是何计,但此计所依据的都是己方推测,目前并无事实根据,所以能否实施,实施后风险有多大,尚需仔细评估。

    乙支文德正在权衡时,泉百草又说话了。

    “今日靺鞨人主动撤到大定河北岸,看似做出半渡而击之态,实则有探查虚实之意。如果我们无惧危险,大举进攻,甚至青川还派出更多军队予以支援,则足以证明青川防守力量雄厚,否则在当前局势下,我们绝无可能主动出击,积极反攻,于是战局会出现两种变化。如果来犯之敌仅仅是靺鞨人,在摸清我们的虚实后,必定不敢与我决战,其主力必定后退至江南山北麓,等待攻击机会;反之,如果入侵主力是中土军队,靺鞨人打头阵不过是诱惑我们上当中计的一个诱饵,那么就不会有半渡而击,敌人将诱使我们渡河,并把我们包围在大定河北岸,然后就可以围而歼之,甚至可以做一个更大诱饵,诱骗青川更多军队北上救援,继而给青川防御以致命一击,最终达到轻而易举攻陷青川之目的。”

    这就是风险所在,一旦对手是中土人,靺鞨人是诱饵,大定河北岸是陷阱,少室麟只要渡河,必定陷入包围,而中土人一旦再以少室麟为诱饵,诱惑青川出兵救援,青川怎么办?救还是不救?

    “这就给了我们将计就计的机会。”泉百草信心百倍地说道,“我们的长处正是敌人的短处,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必能一战而胜,或许我们就能籍此击败中土的第三次入侵。”

    中土军队即便数量有限,两万精锐还是有的,否则靺鞨诸部不可能迫于生死威胁不得不倾巢而出,跟随中土军队一起攻打高句丽,而靺鞨控弦应该有数千乃至近万之众,这从国内城和隆林城传出的消息中亦可得到证实,所以单纯从兵力对比来说,少室麟和他的一万援军处于劣势,而这支军队的覆灭亦将对青川防线造成沉重打击,因此肯定要救援,而且还是全力救援,达到将计就计之目的,反过来把入侵敌人包围住,以己方兵力多粮食足兼具地利人和之优势,将其歼灭或者是给予毁灭性打击,彻底摧毁敌人前后两路夹击之图谋。

    师辛和泉百草对这一计策持乐观态度,认为风险在可承受范围内,毕竟青川现有五万大军,而坐镇青川的又是“战神”乙支文德,这一仗就算打得很艰苦,损失惨重,但确保了鸭绿水防线在雨季来临前的安全,可以换回来两个多月的宝贵防守时间,而这个时间直接决定了高句丽的生死存亡,所以很划算,很值得,不能有丝毫犹豫。

    乙支文德权衡良久,终于心动。

    己方的优势是肯定的,而敌方的短处也是显而易见,先靺鞨人靠不住,其次长途奔袭将士劳累,粮草武器又严重短缺,急于求战,这种情形下,若己方固守青川,据城不出,坚决不给对手机会,那么对手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只能主动暴露踪迹,纵兵掳掠。几万大军在青川周边烧杀掳掠,甚至渡过萨水深入平壤周边烧杀掳掠,高句丽腹地饱受荼毒,其所造成的后果之恶劣、对人心士气打击之严重可想而知,搞得不好就是全盘崩溃,亡国灭种。

    就算损失惨重,也要把敌人拖在青川城下,不给敌人混乱高句丽腹地之机会,竭尽所能把亡国灭种之风险降到最低,所以权衡利弊得失的结果就是,青川战场必须服从高句丽整个战局,为此哪怕青川战场打得很惨,哪怕防守计策不正确,也要坚决实施,不惜代价去执行。

    “命令少室麟,今日上午开始渡河攻击。”

    乙支文德断然下令,接着看看师辛和泉百草,稍作沉吟后,手指泉百草,“你去支援少室麟,黎明前出,轻车简从,快马加鞭,务必于午时后赶至大定河。”

    乙支文德的命令让师辛和泉百草有些惊讶,有些疑惑。

    迟疑少许,泉百草说道,“大将军,战局如何变化,尚需等待少室将军渡河之后才有结果,而我们的支援度如果过快,必然适得其反,将对战局产生无法预料之影响,可能不利于我们将计就计。”

    乙支文德笑笑,不以为然地说道,“敌人既然要打,既然要战决,那就遂了他们的心愿,大家摆开战阵,各凭实力,一较高低,一决雌雄。”

    此言一出,师辛和泉百草顿时热血上涌,血脉贲张。杀!杀他个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本章完)

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这就是战机

    五月初一,上午,大定河南岸。

    高句丽军队在少室麟的指挥下,开始渡河作战,一时间鼓号喧天,旌旗飞扬,百舸齐,突击壮勇士气如虹,一往无前。

    北岸上的靺鞨人有些惊慌,有些犹疑。

    虽然高句丽人渡河攻击亦在预料之中,但就目前战局来说,高句丽人渡河之后势必要与靺鞨人激烈厮杀,损失肯定很大甚至两败俱伤,这显然对高句丽人不利,毕竟高句丽的主要对手是中土,而不是乘火打劫的靺鞨人,所以很多靺鞨酋帅都想当然地认为,高句丽人应该隔河对峙,不惜代价不顾一切渡河攻击的可能性并不大。然而眼前事实给了他们迎头一棒,一夜过后,高句丽人开始渡河作战了。

    这个就麻烦了,虽然靺鞨控弦多达近万之众,但这是粟末靺鞨的根本所在,从族群生存角度来说,保存实力至关重要,从诸部酋帅的个人立场来说,他们也不愿赔上自己的老本,所以靺鞨控弦惊慌了,犹疑了,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了。

    铁骊一边下令阻击,一边急报李风云,战局突变,高句丽人开始渡河攻击,怎么办?

    李风云很惊讶,出乎预料,当即决定亲赴前线查看军情,同时命令尔朱天啸、赤小豆铁衣立即率雷霆军,辱纥王孟坝、莫贺屯河、元俟折立即率奚族左军,火大定河北岸河谷,从左右两个方向支援靺鞨人。

    又命令耶律铁力、大贺摩会、奈曼督畔立即率契丹左军赶至战场附近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战场。

    李风云赶到河边时,双方已激战一轮,靺鞨控弦以密集箭阵射退了敌军突击队伍。

    “狼帅,形势很明朗,敌人要渡河,要不惜代价渡河,今日战斗肯定非常激烈。”铁骊紧张的心情因为李风云和援军的到来而大为舒缓,虽然他的神情依旧严峻,但说话语气显得很轻松,很自信。

    李风云第一时间把雷霆军、奚族左军调到了战场,同时契丹左军也正在急赶来,并没有让靺鞨人独自承担阻击任务,更没有借刀杀人故意打击和削弱靺鞨人的意图,这让铁骊和靺鞨酋帅们真切感受到了李风云的非凡气度和结盟诚意,对他的观感也随即有所改变,但对他依旧充满了高度戒备,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李风云脸色阴沉,眉头紧锁,远眺对岸,一言不。

    “狼帅,形势的展与我们之前的预测有所出入。”铁骊继续说道,“之前我们预测敌人将会做出试探性攻击,一旦攻击受阻则裹足不前等待援兵,或者主动后撤固守青川,但现在敌人主动出击,还不顾死活地渡河作战,摆出一副决战态势,其目的何在?到底是为了击退我们救援惠城,还是为了打探我们的虚实?”

    “当然是打探我们的虚实。”李道,“站在敌人的立场看你们靺鞨人,落井下石乘火打劫是肯定的,但孤军深入直杀平壤却绝无可能,所以敌人对今日危局的推测,十有**认定你们靺鞨人的背后隐藏着我们中土偏师。”

    铁骊犹豫片刻,叹道,“终究还是暴露了?”

    “这是我的疏忽,过于自信,考虑得不够周全。”李风云点点头,手指青川方向,“不出意外的话,平壤已经增兵青川,甚至乙支德都已亲临青川。“接着他遥指对岸敌军,继续说道,“敌兵不顾后果渡河攻击足以证明青川防守稳固,否则绝无可能行此下策殊死一搏。”

    铁骊想了一下,说道,“或许,这还是试探性攻击?”

    李风云略略皱眉,问道,“你留在对岸的斥候可有消息送回?”

    铁骊摇摇头,“若还活着,就会有消息送回,但不要抱太大希望。”

    李风云的眉头皱得更深了,“如果乙支德坐镇青川,我们就麻烦了。”

    乙支德威名太盛,铁骊非常忌惮,听到李风云的话,急忙问道,“狼帅担心什么?”

    李风云没有直接回答,“我们的要害在哪?”

    铁骊一听就明白了,脸色顿时难看。安东军长途奔袭,优点是出敌不意攻敌不备,致命短处则是粮草武器严重短缺,虽然以战养战可以解决问题,但前提是必须战决,一旦战事胶着久拖不决,粮草武器断绝,安东军就完了。

    昨天夜里,李风云已经在军议上做出了横渡萨水、直杀平壤的决策,其目的正是要在平壤周边地区烧杀掳掠,而留在大定河一线牵制和吸引青川敌军的任务,则由正日夜兼程而来的步军团主力承担。

    然而天亮后战局突变,敌人并没有如预想的那般隔河对峙,而是不惜代价渡河攻击,如此形势就复杂了,一旦李风云的估猜变成现实,乙支德到了青川并看破了己方计谋,倾尽全力动攻击,不惜代价拖住己方,以敌之长攻己之短,则就算步军团主力赶到了,击败了高句丽军队,迫使高句丽军队龟缩于青川,但最后结果却对安东军十分不利,先就是损失惨重,而损失惨重必然导致安东军难以深入到平壤周边地区烧杀掳掠了,这就引了粮草危机,而危机一旦演变成灾难,安东军就有覆灭之祸。

    靺鞨人参加这一战的目的是烧杀掳掠,是缴获战利品,是踩着高句丽的尸体壮大自己,当然,肯定要付出一定代价,但如果代价是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靺鞨人肯定不愿意,肯定要逃之夭夭。

    铁骊惊惶不安,稍作踌躇,问道,“狼帅,如何应对?”

    “继续观察。”李道,“如果对岸敌军持续攻击,而你留在对岸的斥候又送来青川敌军再度增援而来的消息,那么足以证明我们推测正确,平壤不但识破了我们的计谋,看到了我们的要害,而且毫不迟疑地向我们的要害动了攻击,试图给我们致命一击。”

    “如果当真如此,我们如何应对?”铁骊急切问道,“是不是投入全部力量,与敌人决一死战?”

    李风云看了他一眼,忍不住揶揄道,“难道莫弗有意与敌人决一死战?”

    铁骊急忙摇手,“决一死战就是上当中计,但敌人疯狂扑来,我们不打又不行,只是一打就被敌人缠住了,就没办法东渡萨水杀到平壤城下烧杀掳掠了,之后粮草武器必然断绝,后果不堪设想。”

    李风云点点头,“这一仗不打不行,我们没有退路,唯有一战。”

    铁骊苦笑,“我们没有充足的粮草武器,要打就要战决,但在主力没有抵达之前,仅靠我们马军之力,战决的难度太大,即便达到了这一目标,我们的损失也难以估量。”

    李风云不假思索地说道,“那就凭借河川之险,半渡而击,竭尽全力阻击敌军,等待主力大军的到来。”

    这一仗肯定要打,躲无可躲,好在李风云把雷霆军、奚族左军和契丹左军都投入了战场,除了阿史那咄尔带着突厥控弦去萨水寻找渡河地点外,所有马军都在这里,如此一来靺鞨人即便有损失,损失也有限,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不过,铁骊旋即想到了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乙支德坐镇青川,亲自指挥,他会不会给我们战决的机会?”

    “他当然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李道,“但没有战机,我们可以创造战机。”

    铁骊好奇了,当即问道,“请狼帅指教。”

    “我们长途奔袭而来,粮草短缺显而易见,但由此也带来了另一个显而易见的要害。”李风云笑道,“这就是战机。”

    铁骊豁然顿悟,“狼帅高明。”

    长途奔袭,粮草短缺,军队数量就少,否则还没赶到目的地人就饿死了,但安东军是个例外。当时铁骊也不相信,认为大贺咄罗和耶律铁力蓄意欺骗,夸大其词,直到他亲眼看到安东主力浩浩荡荡杀进晦川,他才不得不信。

    现在平壤和乙支德是否知道安东巨变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很肯定,平壤和乙支德不知道安东有十几万大军,更不知道这十几万大军由晦川方向杀进了高句丽腹地,而这恰恰就是安东军的战机。

    “将计就计。”铁骊说道,“敌人要打,要拖住我们,要与我们两败俱伤,那就遂了他们的心愿,摆开架势,与他们决一死战。”

    就在这时,对岸鼓声如雷,大角齐鸣,又一轮攻击开始了。

    少室麟有了乙支德的支持,有了强有力的后援,信心百倍,亲临前线,督军猛攻。

    李风云看到敌军不惧伤亡,攻势如潮,愈肯定自己的猜测。

    下午,铁骊留在对岸的斥候终于有了回音。正如铁骊猜测,斥候十不存一,只有两人侥幸逃到河边,泅水而回,带来一个惊人消息,青川再援军,并且是上万人的援军。

    李风云急召诸军总管,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对敌半渡而击,想方设法迟滞和消耗敌军,给步军团主力抵达战场赢得充足时间。

    又急阿史那咄尔,战局突变,敌军蜂拥而至,安东军要在大定河北岸打一仗,能否战决尚未可知,所以马军主力不得不放弃原定之东进计划,但考虑到粮草危机日益严重,还请阿史那咄尔行险一搏,率军孤军深入,东渡萨水烧杀掳掠,以解大军眉之急。

    又急韩世谔,大战已拉开序幕,请其加快行军度,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战场。

    又急李子雄,南下,迟恐有变。

    (本章完)

第1033章 蜂拥而至

    五月初一,下午,大定河南岸。

    少室麟攻得越猛,遇到的阻力就越大,这让他愈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