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嗽芄赜谂杀髁鹾偷奶嵋椤

    袁绍又派女婿高干的堂弟高柔从河西郡方向前往长安密会吕布。唆使吕布参与对付刘和的行动。

    高柔先向吕布献上许多的金银财宝,这让一向贪财的吕布非常高兴 ,吕布于是让人设下酒宴,为高柔接风洗尘。

    酒酣耳热之际。高柔装出喝醉的样子,然后说道:“以前呢,天下人提到将军您的名字。都会称赞您是天下第一;提到并州骑兵,也会称赞是天下第一。然而,如今天下有不少人说刘世仁麾下猛将赵子龙才是天下第一,赵子龙麾下的幽州骑兵才是天下第一!”

    吕布闻言,顿时脸色变的很难看,他狠狠地丢下手中酒杯,气呼呼的说:“来日休教我遇见那赵子龙,否则必定让天下人见识我手中长戟的厉害!幽州骑兵连公孙瓒的白马义从都打不过,又岂敢自称天下第一?来日且看本侯亲率并州铁骑灭了幽州骑兵的威风!”

    高柔见吕布已经入毂,于是慢悠悠地说道:“若是将军有意,其实不用再等来日,如今便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可以让天下人醒悟,谁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哦,还有这样的机会?还请高先生快快道来!”

    高柔于是告诉吕布,让他在某年某月率领骑兵东出潼关,埋伏在弘农附近,若是刘和率军从陕县附近北上河东,便诈称刘和意欲率军攻打长安,挟持天子,然后趁机将刘和一举歼灭,顺手也将赵云和幽州骑兵彻底埋葬在黄河南岸。

    吕布于是答应下来,当着高柔的面将手下几个心腹喊了进来,然后秘密的布置了一番。

    吕布虽然多喝了几杯,其实也不是被人随便忽悠几句就会热血上头的蠢货,他之所以如此痛快的答应了高柔的建议,是因为吕布已经察觉到了刘和在洛阳的存在严重威胁到了自己的地位。

    如今小皇帝尚留长安,所以吕布还能跟王允联合起来控制朝局,若是有一天皇帝长大了,执意要迁回洛阳,到时候刘和已经将洛阳经营的铁桶一般,还有他吕布什么事情?(未完待续。。)

第二一一章 精密的布局

    第二一一章 精密的布局

    一场阴谋从策划到最终实施,总是需要时间的,而越是庞大可怕的阴谋,准备的时间也就越长。

    而由此产生的问题就是,可能获知内情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不过,有的阴谋一旦运作起来,就算被针对的当事人察觉到了一些蛛丝马迹,想要阻止恐怕也来不及了。

    比如这次,一群各怀鬼胎的军阀针对刘和父子的这场阴谋。

    袁绍针对刘和父子,是想消除腹背受压的局面,然后独霸冀州,进而控制河北诸州,将刘虞取而代之。

    公孙瓒针对刘和父子,是想重返幽州,彻底占据幽州全境,进而在冀州与袁绍展开争霸,同样打得是控制河北诸州的主意。

    公孙度针对刘和父子,是因为他担心刘虞将来会清算他在辽东坐地称王的种种僭越行为,同时也是为了找回上次被鲜于银和韩珩狠狠一耳光抽掉的面子。

    曹操针对刘和父子,是因为他看到了刘和的长远意图,不想世上再多出一个真正能与自己争夺天下的对手。

    刘表针对刘和父子,是想搭个顺风船,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南阳的地盘,进而将刘和遗留在丹水一带的隐患彻底剪除。

    吕布针对刘和父子,是因为他感觉到了自己对于朝廷的影响力正在渐渐下降,有了一种危机感,所以先下手为强。

    这些人都有不同的理由,但归根结底,还是受利益驱使,因为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真正为国家安稳和百姓死活而考虑,其实都是个人权力**膨胀导致的后果。

    大概是在许攸见过曹操的半个月后,刘和忽然接到了一个奇怪的示警,要他小心提防幽州方面的动静,无论发生任何情况。千万不要返回幽州。

    前来示警的是一名死士,除了这些话之外,没向刘和多说一个字。

    刘和没有为难这位向他报讯的死士,而是趁着夜深人静之时,派人将他悄悄的送出了洛阳。从始至终,刘和也不问这人从何而来,是奉了谁的命令,以及派他前来的人向自己示警出于怎样的目的。

    送走示警的人之后,刘和立即让府中近卫将郭嘉和李严喊醒,然后将这个有些突兀的消息转告两人。让他们帮着一起参详。

    郭嘉思索片刻,皱眉说道:“公子有没有觉得最近几个月黄河两岸各州有些过于安静了?”

    “确实有些安静的不合常理。”刘和点头说道。

    郭嘉继续说道:“现在虽然不知道前来示警的那人属于哪个阵营,也不知道他是受谁的指使,但从此人带来的消息来看,肯定有一场针对幽州方面的大行动已经展开,而幕后操纵这个阴谋的人,真正的目的却是为了逼迫你返回幽州,甚至是准备在你返回幽州的途中围攻你。”

    李严和刘和同时点头,同意郭嘉的分析。

    郭嘉非常果断的建议说道:“当务之急。一是立即派得力之人返回幽州,通知幽州方面抓紧做好应变重大危机的准备;二是立即整顿洛阳兵马,做好回援幽州的准备;三是物色合适人选留守洛阳,避免洛阳的成果落到他人之手!”

    李严有些质疑的说道:“既然明知返回幽州危险重重。为何还要下定决心返回幽州?”

    郭嘉解释说:“世间任何事都是危险越大,收获就越多。洛阳实非争霸之地,公子必须返回幽州,才能真正走上争霸之路。既然别人已经率先动手。那就更加不能在洛阳久留。”

    “若是决心返回幽州,为何又要物色忠诚可靠的人留守洛阳,这样岂不是分散了力量?”李严再问。

    郭嘉回答:“洛阳虽非争霸之地。但却位于天下中心,不仅可以提供许多有用的情报,还能吸引众多势力的注意,最适合作为诱饵,因此在能不舍弃时,尽量不要舍弃。”

    “有个情况,我觉得奉孝有必要掌握。”刘和于是将田畴和鲜于银当初从塞外和漠北前往长安的事情告诉了郭嘉。

    郭嘉听后,眼前一亮,一脸诡异地说道:“世仁刚才所说的这条消息十分重要,能不能出奇制胜,就靠它了!”

    郭嘉于是将自己的设想对刘和、李严说了一遍,两人听完之后都是一脸佩服地看着郭嘉,似乎对郭嘉的这个提议非常支持。

    当夜密谋之后,刘和立即派人前往丹水将田畴紧急召回洛阳,又派身边侍卫丁况连夜离开了洛阳。

    幽州方面如今增加了徐荣和李儒二人,虽然看着并不突出,但从鲜于银和徐邈等人反馈给刘和的情报来看,两人都是能力出众的人才,足堪大用,所以刘和不是太担心老爹在面对突然针对幽州的危机时,连第一波的攻击都支撑不住。

    刘和这边动作起来不久,长安方面便忽然传来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

    原来李傕和郭汜等人因为跟长安吕布闹了什么矛盾,居然再度出兵聚向长安,似乎有二次兵围长安的迹象。

    刘和接到这个消息不久,关东各州也极为迅速地知道了这个情况,并且一改上回个个装聋作哑的操行,众多势力纷纷派出使者前往幽州,请求太傅刘虞担当盟主,组织大家一起出兵长安,彻底解决李傕和郭汜等作乱的军阀,将天子迎回洛阳。

    上次解决了长安之危的刘和如今明明就在洛阳,关东众多势力却舍近求远地前往幽州向刘虞请命,这件事情怎么看都有些反常。

    不过这些使者也有托词,他们言称刘虞才是真正主持大局的人,而且刘和上次虽然尽了力,但却并未将天子迎回洛阳,因此不足以承担起统率关东各路联军讨伐李傕、郭汜的重任。

    刘虞身边如今有谋士李儒做参谋,他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不妥,于是力劝刘虞不可答应此事,应将难题推到洛阳刘和的头上。刘虞此前已经接到了刘和的示警,于是出语婉拒了各路使者的请求。将麻烦踢到洛阳那边,让大家前往洛阳联络自己儿子刘和,而且还可以推选德高望重的人担任盟主,刘和肯定会全力参加就是。

    各路使者也不为难刘虞,纷纷赶往邺城求见袁绍,请他再度出山,担任营救天子东归洛阳的盟主。袁绍客气地推辞一番,然后表示如果洛阳刘和同意归他调遣,那就出面担任这个盟主。

    众使者于是从邺城前往洛阳,逼着刘和答应拥立袁绍担任盟主。

    刘和当然不能答应袁绍的这个阴险要求。

    到了这个地步。刘和已经大概看出来是谁想对付自己了,如果此时他同意拥立袁绍为盟主,那么接下来袁绍肯定会委任他为先锋,让他率军去跟李傕和郭汜等军阀拼命,而袁绍等军阀则会顺手占了洛阳,然后彻底切断刘和的退路,坐视刘和被关中的一群军阀围殴致死。

    刘和不同意拥立袁绍为盟主,众势力又逼着他让出洛阳,好为联军腾出一块前进基地出来。结果刘和再次拒绝。

    这一下,关东诸侯不干了,他们纷纷指责刘虞父子居心叵测,一个窃据幽州不思营救天子。一个占据洛阳却妄图自立,将各种污水都朝着刘虞父子的头上泼。

    没过多久,冀州袁绍、青州公孙瓒、平州公孙度、北海孔融、徐州陶谦、扬州袁术、荆州刘表向天下宣布结成同盟,一起讨伐妄图篡权自立的刘虞父子。

    孔融和袁术怎么也搅和进来了?当初袁绍派人联络的时候。貌似并没有跟他们联系啊?

    原来孔融是被公孙瓒威胁所迫,而袁术则是出于当初刘和在丹水阴过自己的缘故,这两方都是口头声援。实际并不派兵参与战争。

    就算如此,整个形势立即就有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感觉,似乎刘虞父子已经天怒人怨,为天下所不容。

    初平五年三月,袁绍麾下大将颜良和文丑率领五万大军从并州雁门郡的平城突袭了紧邻的代郡高柳,幸好高柳守军准备充分,刘虞不知何时将高柳守将换成了徐荣,这才死死顶住了袁绍军的进攻。

    与此同时,辽东公孙度派出的两万骑兵忽然出现在右北平境内,与公孙瓒部将田楷和公孙越所率领的三万兵马汇合,然后直逼渔阳潞县,将守将鲜于银围在了城中。

    冀州方面,袁绍出兵逼近廮陶,使得卢植无法将麾下部队派往北方支援刘虞,而公孙瓒则将屯驻在青州的兵力集中在黄河下游乐安国靠近海边的蓼城,然后乘坐公孙度提供的运兵船,从渤海湾北上沽水河口,在雍奴下游登陆上岸,绕开了冀州卢植的阻扰,直接出兵幽州。

    如此一来,幽州方面再度面临三路大军进犯。

    上一次,刘虞父子为了对付公孙瓒手下三路大军的围攻,已是绞尽脑汁,忙于应付。而这一次,刘虞父子相隔千里之遥,刘虞却要面对公孙度、公孙瓒和袁绍三方势力的围攻,面临的凶险和压力可想而知。

    不过好在这三路兵马进攻的速度似乎并不快,也没有用尽全力,所以刘虞在李儒的建议之下,一番调兵遣将,倒也撑住了最初的攻击。

    洛阳方面,刘和在得知三路大军围攻老爹的消息之后,黑着脸对郭嘉说:“奉孝,如今通往幽州的路上仅剩曹黑子没有发表讨伐吾父子的声明,你说他这是在弄啥?”

    郭嘉知道刘和这是在明知故问,于是没好气的回答:“曹孟德肯定已经在兖州做好了各种准备,只等你率兵路过时,要送给你一个天大的惊喜!”(未完待续。。)

    ps:  感谢书友“好书的小狗”、“camel0205”、“19730915 ”三位投出的宝贵月票!南道明天下午的火车去外地,赶在凌晨先发一章,到中午离开上海之前再发一章。

第二一二章 较量开始

    洛阳往东过了开封便是兖州,而兖州如今为曹操所掌控。当各路诸侯对刘虞父子口诛笔伐时,惟独紧邻洛阳的兖州曹操默不作声,似乎和从前一样,与刘和保持着互不侵犯的关系。

    但是,有句话叫做“咬人的狗不叫”,刘和可从来都没有把曹黑子当成是什么善男信女,在墙倒众人推的形势下,曹操越是表现的安静,刘和就越是觉得可疑。

    上次李严从幽州押运大批粮草物资从东郡和陈留郡通过时,虽然未曾遭遇任何袭击,可袁术忽然派出孙坚闯入陈留境拦路的做法,却让刘和觉得有些蹊跷。事后经过郭嘉分析,认为袁术忽然派孙坚攻击陈留的行为,与兖州方面的挑动有关,而兖州为何要在李严经过时忽然挑动袁术,却是一件值得深究和玩味的事情。

    除了兖州方面的表现有些反常,王越暗中从长安送来的消息也令刘和觉得诡异的很。

    王越告诉刘和,这次李傕和郭汜提兵逼近长安的动作格外迟缓,而吕布手下将领似乎并不是特别紧张,有几人甚至还经常混迹于妓院和酒肆之间,一点整军备战的味道都没有。

    上一次,李傕和郭汜兵围长安的时候,若非赵云及时增援,从外围牵制了干扰了叛军,就算吕布手下猛将如云,也无法阻挡西凉兵的连续猛攻。因此,吕布麾下将领在闻听李傕和郭汜再度兵逼长安后,正常的反应绝对不会表现的如此轻松懈怠。

    刘和将各路诸侯近几月以来的动作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再与长安方面李傕、郭汜以及吕布的反应进行比较,然后得出了一个令他蛋疼的结论:在过去的数月内,关东各路诸侯跟长安方面实际上联手演了一出“双簧”,目的就是给他和老爹头顶扣下一个屎盆子,然后冠冕堂皇的出兵攻打他们父子二人!

    郭嘉和李严完全同意刘和的这个推测,而且还更进一步的提醒刘和。长安方面之所以与关东各路诸侯遥相呼应,根子就是刘和在洛阳没收有主荒地分给流民耕种的行为,已经严重触动了朝中大臣和世家豪门的根本利益,所以大家现在宁愿跟李傕和郭汜合作,也要想办法将他弄死。

    曾经拯救过长安城内数百名朝臣和数万百姓的大功臣刘和,忽然之间居然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这种巨大的反差,一时之间还真是令刘和无法接受。

    李严看出了刘和心中的憋屈与苦闷,安慰他说道:“公子,从古至今。凡成大事者,皆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这次虽然危机四伏,但未尝不是你一飞冲天的机会!”

    郭嘉在此时也安慰刘和说道:“形势虽然比我们预想的还要严峻,但太傅大人在幽州的反制却也比我们预料的更顽强,现在较量才刚刚开始,只要你坚定一个信念,这次无论前面是刀山火海,我都随你闯上一场!”

    在此危急关头。郭嘉终于正式向刘和表态愿意追随于他,这让刘和感觉自己一年多来的努力付出没有白费,总算有人理解和支持自己。

    刘和对李严说:“经过慎重考虑,我觉得由你和审配、张逸三人留守洛阳最为合适。我走之后。一万五千申息军、五千龙虎卫皆交予你统率,政事方面以审配为主,你只需督促各县继续坚持将互助社的制度推行下去即可。若是洛阳守不住,你便带着队伍暂时躲进弘农郡境内的熊耳山中。日后我一定带着大军前来迎接你们出山!”

    李严似乎也料到刘和可能会让他留守洛阳主持大局,因此并不显得特别惊慌,而是一脸平静地说:“公子放心。只要我在洛阳一天,就绝对不会让别人染指洛阳半分!”

    次日上午,刘和在太傅府中召集洛阳城中大小官吏议事。

    刘和对议事厅内近百官吏说道:“诸位,近日来有关吾父和本人的各种传闻甚嚣尘上。有人污蔑吾父窃据幽州,不思营救天子;有人中伤我霸占洛阳,意图自立;对于这些谣言,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去评判和称量。”

    刘和说到这里时,人群中有个消瘦青年忽然起身,大声说道:“贾某只知公子率军进驻洛阳一年多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更是拯救黎民百姓无数。如今洛阳上至耄耋老者,下到垂髫孩童,人人皆盼公子莫要舍他们而去,已从各县涌来洛阳,堵住了洛阳的十二道城门!谁想前来洛阳将公子取而代之,贾某第一个不答应!”

    说话的这个青年,便是太傅府中的令史贾逵。这几个月来,他经常得到刘和的单独召见和教导,也曾有幸陪刘和一起前往洛阳各县视察民情,所以最能理解体会刘和的所作所为。

    贾逵说完之后,又有陈逸、杜畿、郑浑、徐岳等人站起来表态,坚决支持刘和留守洛阳。

    “誓死不答应!”

    “绝不可让奸人得逞!”

    一时之间,厅中群情汹涌,多数官吏选择站在刘和的这一边。

    剩下没有表态的官吏,以年长者居多,他们虽然不像贾逵这样的年轻官吏义愤填膺,但也没有出言反对,而是保持了缄默。

    刘和伸出双手向下虚压,示意大家保持安静,厅中顿时鸦雀无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