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日之血祭山河-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汉会战之血债血(1)

    第二百八十八章武汉会战之血债血

    野鹤千秋大尉知道自己绝对不会象旭合敏船次郎少佐那家伙一样的倒霉,因为配属第一零六师团的野战重炮兵大队已经没有了炮弹,空投补充的多是九二步兵炮与三八式七十五毫米野炮的炮弹,不过空投的数量极为有限,无法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让自己指挥部队反击无名高地上的中**高炮阵地,野鹤千秋大尉可谓义无反顾,因为此刻的第一零六师团就有如一头为了生存而拼命的困兽一般在做最后的死斗!实际上野鹤千秋大尉也不清楚为何中**要盯着第一零六师团穷追猛打?

    南京保卫战中,日军第六师团与第十六师团在下关屠杀中国伤兵一万七千余人,以及近三万平民,从那日起,日军第六师团与第十六师团就成为所谓南京突围的中**人眼中的宿敌,高飞在下关保留了近四百艘驳船以及在燕子矶的坚守,让南京突围的近九万官兵得以生还,眼睁睁的望着自己的同袍被日本人用刺刀一个一个刺杀丢进江中,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袍泽胜似兄弟!一种仇恨始终在煎熬着每一名从南京突围的中**人。

    所以一开始冈村宁次选择第六师团作为穿插部队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第六师团已经成为了中**人心中的一个难以解开的纠结,谷寿夫是不是第六师团的师团长对于中**人来说无关紧要,如同第六师团的现任师团长松浦淳六郎是个战术专家,松浦淳六郎也曾经检讨过自己穿插分割,侧翼出击包抄中国最为奏效的战术,但是却在中**队面前意外的失灵了?

    对此冈村宁次也仔细的研究过松浦淳六郎的战术,明明针对的都是中**队的软肋?但是每每却都是碰得头破血流?

    冈村宁次与松浦淳六郎都没有料想到,自从南京下关大屠杀发生之后,几乎所有的中**队在遭遇日军第六师团都会爆发出决死一战的悍勇,比如在马前镇阻击第六师团的中**第六十军,一支只有二个师的乙种军,连番激战后全军只有一万七千余人,除了少量迫击炮外再无任何重火力的一支杂牌军,在遭遇第六师团之前,军长李震命令全军各部队将全部的伙食费吃光,将全部的弹药补充进部队,并且把留守处都补充进了部队,全体官兵从背包中拿出了舍不得穿的新军服和内衣,行军过程中丢弃烧毁全部行李辎重,这就意味着残破的第六十军官兵要与日军第六师团死磕到底。

    武汉会战中**进行的是阵地防御战,所以防御部队只有时间限制,而无任何援兵,第六十军所部接到的命令是固守几乎无险可守马前镇三十六小时,在日军炙热的地空火力之下,第六十军的官兵依然冒着日军的炮火频频阵前出击,一时间马前镇成为一片废墟,镇前中日两军横尸遍野。

第二百八十八章 武汉会战之血债血(2)

    李震利用日军骄横的弱点,在侧翼埋伏部队与日军进行肉搏战,使日军的炮火杀伤威力降到了最低。

    整个镇子在日军的地空火力之下变成了一片废墟,幸存的第六十军官兵依然在一片片废墟中坚持作战,与日军反复争夺每一片废墟,军长李震身中五弹依然高呼民族万岁!第六十军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足足坚守了五昼夜,第六十军的牺牲也让第六师团付出了三千七百余人阵亡,总计六千余人的伤亡,在己方掌握了绝对地空火力优势的条件下,竟然还能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冈村宁次想不明白,松浦淳六郎也是一头雾水?为何每支中**一旦碰到自己的第六师团就如同换了一支部队一样?猛冲猛打,誓死不退,很多野战医院的中国伤兵为了不扯部队突围撤退的后腿,伤员纷纷以手榴弹互炸殉国,其场面惨烈到了让松浦淳六郎直打冷战的地步。

    对于日军第六师团的仇恨情节已经超出了这场战争的范围!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在一场国与国的战争中,一支敌军部队的仇恨竟然会接近对敌国的仇恨。

    而稻叶四郎指挥的第一零六师团是第六师团不折不扣的亲戚,所以敢于穿插的第一零六师团就享受到了之前第六师团无缘享受的合围大餐。

    随着,四管二十毫米福博斯高炮的猛烈射击,大量的日军军官在空中就变成了一具具的死尸,而在野鹤千秋大尉指挥下的二千余名日军从张古山主阵地径直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当日军冲击进展到一半的时候,日军的攻击队形尚未展开之时,第五十一师补充团的一千八百余名官兵也呐喊着挺着寒光闪闪的刺刀与日军卷在了一起。

    一时间,热血在流淌,生命在消失,两个不同的民族,操着不同的语言在相互的咒骂,刺刀、工兵铲、钢盔、石头、木棒、牙齿、拳头一切可以当成武器的东西都被利用了起来。

    稻叶四郎望着出击部队遭到阻拦,而密集的高炮还在非常有效的杀伤空降的军官,稻叶四郎一时陷入了极度的绝望之中,或许万家岭就是第一零六师团与他稻叶四郎最后的葬身之地?

    高飞望着漫天空投的日军军官变成一具具的尸体摔向地面,心中有一种无比畅快的感觉!

    高飞知道,历史上的明天就将是决定日军第一零六师团最终命运的时刻,因为当晚薛岳很可能就要收到蒋介石的电报,高飞所指挥的先遣部队在实施了对日军空投军官以及运输机的狙击之后,立即进行了撤退,因为日军的炮兵可不是吃素的!从高飞指挥的高炮开火伊始,稻叶四郎就下令七十五毫米野炮联队转移阵地,用仅存的半个基数弹药轰击无名高地,但是在遍布山岭的万家岭地区,炮兵的阵地转移岂是件容易事?

    而且,返航的日军战机也发现了中**突然出现的高炮阵地,但是油料与弹药都有限的日军战机只能无奈的被迫返航。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1)

    第二百八十九章武汉会战之万家岭

    果然!当日下午十四时,薛岳就收到了蒋介石的命令,命其务必在十月九日二十四时前全歼该敌,结束战斗,作为给“□□”的献礼,于是十五时,薛岳命令各部队选拔勇壮士二百至五百人组成奋勇队,担任先头突击,同时各部长官一律靠前指挥,薛岳自己也亲临一线督战。

    当晚十八时,经过中**队的炮火准备,十九时整,十路奋勇队全面出击,各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向箭炉苏、万家岭、田步苏、雷鸣鼓刘、杨家山等地全线攻击。

    望着挺身而出的奋勇队官兵的慷慨赴死的壮举,高飞的主动请缨被薛岳直接拒绝了,还派遣了兵团警卫团监视其先遣部队的动向,薛岳绝对不能让高飞这支尚未正式成军的先遣队在自己中手出问题。

    薛岳下令从各师中选派的精兵强将组成奋勇队,于当日晚十九时从敌后偷袭敌军,抢占制高点,两面进攻,十路奋勇队的总队长就是张灵甫,张古山的地势险要,对在山上凭险据守的日军极为有利,在这样的山势前,靠仰攻拿下山头是要付出极大伤亡代价。

    由谁来担任主攻?王耀武再此之前曾在师部召集旅团长们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已是第五十一师所部第一五三旅少将旅长张灵甫主动请缨,讨论作战方案的时候,众人认为张古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张灵甫拍案而起,大喝道众人称诸位看过《三国演义》,魏国大将邓艾为攻取成都,出蜀将之不意,带精兵暗渡阴平,飞越摩天岭,一举攻克了江油、涪城和成都!我军当可仿此战例,大军从正面进攻的同时,再挑选一批精兵强将,从人迹罕至的张古山背面进行偷袭,以收两面夹攻之效。

    于是,张灵甫亲率一支突击队效法邓艾轻装出发,他们沿着后山绝壁攀木挂树,在黑暗中披荆斩棘,穿过艰险的深山峡谷,老林恶水,从日军疏于防范的张古山后山绝壁上进攻,飞夺张古山。

    十路奋勇队中的九队在突击作战开始的十五分钟就全军覆没,要知道这九支奋勇队全部是由军官、士官与有经验的老兵组成的,王耀武为了掩护张灵甫的奇袭,也只能拼了血本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张古山正面阵地上,进攻中的中**队几乎是在踏着堆积如山的尸体在一寸一寸的前进。

    少将旅长亲率敢死队进行决死突击,这在**之中也是不多见的,正所谓一将拼命,万兵赴死!在张灵甫的激励下,奋勇队的队员争先恐后猛冲猛打,一举复克张古山。

    而后,不甘失败的稻叶四郎为了最后的生机,直接越过冈村宁次请求畑俊六出动全部能够出动的作战飞机,并用炮弹最后所存无几的重炮狂轰滥炸,几乎将张古山夷为平地。

    张灵甫则率部浴血死战,与日寇鏖战五天五夜,阵地得而复失、失而复得,反复拉锯,张灵甫亲抵前线操起机枪向日军射击,身中七块弹片,,鲜血直流染红军服依旧誓死不退下火线。

第二百八十九章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2)

    张古山的攻取封死了日军第一零六师团的最后退路,可以说张灵甫的死守为最终全歼该师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张灵甫抱着战至最后一兵一弹的决心,与日军反复冲杀,最终守住了张古山主阵地,突围的日军残部全部被堵在了张古山下,稻叶四郎可谓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各部队悍勇无畏,前赴后继,踏尸猛冲!一夜血战,日军第一零六师团的防御阵地彻底崩溃。

    激战至十日清晨,第六十六军收复万家岭、田步苏,第四军收复大金山西南高地和箭炉苏以东高地,第七十四军收复张古山,第九十一师收复杨家山东北无名村,第一四二师收复杨家山北端高地。

    战斗中,第四军前卫突击队突至万家岭第一零六师团司令部附近,自身也伤亡非常之重,但是全体官兵亦发扬有我无敌的作战精神,猛冲猛打,日军第一零六师团中将师团长稻叶四郎死于混战之中。

    据战役结束后一名日俘供认:“中国曾经几次攻至师团部附近,司令部勤务人员,都全部出动参加战斗,稻叶四郎师团长也持枪参加战斗,最后一支突如其来的中**队突击队的出现,彻底的击垮了师团部最后的抵抗,战至中午第一零六师团残部千退守雷鸣鼓刘、石马坑刘、桶汉傅、松树熊等不到五平方公里的地区内固守待援。冈村宁次严令各部不惜代价,增援万家岭,天空中日军战机犹如飞蝗。

    鉴于已经全歼日军第一零六师团主力,并且击毙其师团长稻叶四郎中将、第一零六师团参谋长秋山义隆大佐、步兵第一一一旅团旅团长山地恒少将、步兵第一三六旅团旅团长青木成一少将、步兵第一一三联队联队长田中圣道大佐、步兵第一二三联队联队长饭野贤大佐、步兵第一四五联队联队长长市川大佐等一百二十余名官佐被击毙于万家岭一役。

    鉴于此次战役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而各部队伤亡均极惨重,于是薛岳命令各部撤出战斗,全军退守永丰桥、郭背山、柘林一线。随后,薛岳电禀武汉军委会,此次敌穿插迂回作战之企图虽遭挫折,但我集中围攻,将敌突入之部队全面给予歼灭,开创成建制歼灭日军师团之先例。

    历史上根据日本俘虏后来交代,当时只要**再推进一百公尺,日军第一零六师团的松浦淳六郎师团长就只得剖腹了。

    这差点成为八年抗战中唯一一次全歼日军一个师团的战例,但是差一点终归是差一点,而且现在指挥第一零六师团的并不是历史上的松浦淳六郎,而是骄横一时的稻叶四郎,而且高飞还干掉了畑俊六亲自组织的军官团空投支援。

    在这样的结果之下,稻叶四郎所指挥的第一零六师团自然是在劫难逃!稻叶四郎本人身中数弹,日军第一零六师团遭到全歼,急匆匆赶来的日第二十七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六师团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替第一零六师团的侵略者们收尸!

第二百九十章 武汉会战之大捷之后(1)

    第二百九十章武汉会战之大捷之后

    高飞对于薛岳取得万家岭大捷一点不感到意外,不过阻击日军空投非但无功,反而遭到了蒋介石的来电训斥,并且严令中央特种作战集群在全面完成组建整训之前,不得擅自行动,对于蒋介石的担忧,高飞也显得非常的无奈,因为他随建议组建的中央特种部队作战集群,已经被蒋介石看做了是教导总队的再生,自然不允许高飞的肆意妄为。

    有人立下赫赫功劳兴高采烈,有人却以为擅自行动受到了训斥!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得知**在万家岭取得大捷之后,著名作曲家记者田汉受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郭沫若的委派,采访张灵甫等人,将其身负九处伤依然不下火线的张灵甫的事迹刊登《中央日报》,并编写的话剧《德安大捷》,张灵甫以真名真姓在剧中出现,从此名震天下!德安战役之后,张灵甫荣获甲等一级干城、四等宝鼎勋章。

    相比高飞所获得的勋章,张灵甫的似乎有些不值一提,但是其率部死守张古山,的惨烈丝毫不比高飞在燕子矶的大血战,高飞在全世界面前给国府争光,给国人增颜!无疑高飞的幸运的,多人官兵有如张灵甫一般死战、血战,战功赫赫也无法得到越级晋升,高飞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从中尉晋升到了上校,其的速度丝毫不亚于坐上了火箭!

    但是万家岭大捷全歼日军第一零六师团的战果并不能扭转整个会战的最后结果,中日两国就好比两个不同级别的拳手在同一擂台上竞技一般,一个是工业发达拥有世界水面舰艇总吨位第一的联合舰队,一个是连尖头毛瑟子弹都尚且不能制造,军政大权尚未统一,地方军阀势力割据的农业国家。

    在惨烈到了极点的武汉会战中,参战的中国广大官兵总体上是非常英勇顽强的,曾大量杀伤日军,并给日军以重大打击。但由于最高决策者及有些高级将领作战指导上欠妥,以致在消耗敌人的同时过多地消耗了自己的有生力量,在面对固守的日军只能以人海战术一次次的反复冲击,用生命去消化敌军的弹药,迫使敌军与其进行白刃战,高飞知道后世很多自以为是之人总是在空谈什么战术?

    有美国人强大的工业实力和军事武器实力,在绝对的火力之下根本就没有战术可言,没有制空权、没有炮火支援,不用人命去填用什么去填?前仆后继的用生命去做最后的拼杀,如果在抗美援朝战场之上,美国士兵也拥有日军一样顽强的精神,那才是恐怖的噩梦!武汉战役总体失利的最主要原因是战役上单纯地进行阵地防御战,**的机动部队的机动速度远不如控制了铁路和公路的日军快,所以机动作战只能是一句空话,唯一可行的就是与日军拼消耗。

第二百九十章 武汉会战之大捷之后(2)

    但是,中国幅员广大,日军可以选择回避我军的阵地设施,而日军的惯用战法就是迂回包围,即使从阵地防御的角度来看,我军在作战指导上也有不足与失误,比如导致其兵力分散,以连绵不断的一线式阵地进行防御战斗,而且逐次使用兵力,缺乏有力的战略预备兵团,会战过程中,经常处于被动地位,处处追随在敌人行动之后,不少措施类似“挖肉补疮”。

    在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指挥体系上,受人事关系影响过大,许多兵力调配不是以作战需要为依据,而是按派系及资历任官,职务与所属兵力不适应,造成“屋下架屋,□□叠床”的弊病,命令、报告的转达,自最高军事委员会至基本战略单位的师,要经过战区、兵团、集团军、军团、军五个层次才能到达,难免贻误战机。

    但是在高飞看来,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中**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四十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近二十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由于中**队的坚持的顽强浴血抗击,以至于日本动用了当时能够集结的最大兵力,仅仅用于进攻的战斗部队编制人员约二十五万余人,会战期间日军曾补充五次人员,投入的总兵力当在三十万人左右,日军全面的发挥了陆、海、空装备上的绝对优势,苦战四个半月,不但没有歼灭中**队的野战主力部队,更没有使中**队的抗战意志和战斗力有所减退,反而使日军的有生力量遭到了严重的打击。

    在中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发表战报之后,日军也很快发表的统计资料,冈村宁次第十一军伤亡二万一千余人,第二军伤亡九千六百余人,连同海军及陆海航空兵的伤亡人数,总计超过了三万五千余人。

    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根据各部队战斗详报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