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珠玉在仙-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氏送礼送的咬牙切齿,杜如津对和妻子回娘家也不情不愿,但当着孩子,当着郭家人,两人还得像平常一样,做对恩爱夫妻并孝顺的女儿女婿。

    郭氏回娘家,当然娘家人不会像是何氏家里那样早早就等候在门口,但郭家人今天可比往年要热情,她爹郭老太爷和她大哥郭老爷专门请了杜如津到书房聊天,她嫡母周老太太和她大嫂吕氏把她和两个孩子让进了内宅,不但叫了自家孩子出来陪“五姑母家的表姐表弟玩” ,还特别叫李太姨娘也进来“见见五姑娘”,老太太还赏了李太姨娘一个坐位

    这根本不对啊?哪年老太太不是等看过她的礼单,才会开恩般让她“去李太姨娘屋里坐一会儿吧” ,而她那个大哥的填房嫂子,据说是个让老太太都头疼的人物,更别提对她这个庶出的小姑露个笑模样了,今天怎么都变了?

    好在周老太太和吕氏心里还是看不起郭氏,真要她们说一大堆巴结的话她们还觉得委屈呢,所以只是问了问郭氏孩子好不好,她好不好,就提起了郭老爷的前程。

    郭氏这大哥当然是周老太太亲生的,他是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老太太接着也又生了三个孩子,可惜全是女孩,对这个儿子自然是当成心头肉了。

    郭老爷是外放了三年的知县,在年前任期满了才回家的,三年不见老太太要想坏了,这回来说什么也不让他再走了,就计划在京里补个缺,又听说礼部有个实缺,而郭氏的大嫂何氏,她不是和礼部侍郎的夫人关系不错吗?自家亲戚的,当然要帮忙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六章郭家(下)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六章郭家(下)

    (感谢abbyzhang615的pk票。)

    一听说郭家想走何氏的门路,郭氏拿着茶杯的手一抖,她和何氏平常的关系就处得不好,让她去求何氏,那不是打她脸吗?

    “母亲和嫂嫂是听谁说的?我那大嫂也是小户人家出身,她哪能让那些达官贵人的夫人放在眼里,这也就是上庙烧香时碰上了,她厚着脸皮上去说话,人家不好不理她吧。”郭氏贬低何氏向来很顺嘴。

    只是她娘家的嫡母和大嫂向来不把她的话当一回事,这回也不例外,吕氏就笑道:“我可听说你那大嫂祖上也是皇商,她出嫁时嫁妆更不比官宦人家的差,这样也能算小户人家,五姑娘可是太谦虚了。”

    想不到吕氏了解了这么多,她娘家不是外地的吗?郭氏有点意外,不过她说何氏的坏话已经习惯成自然,这时候也能顺当接下去:“嫁的风光又如何,这商人妇又如何比得了大嫂,杜家现在可是没有功名在身的,得了皇商也是商家,见官就得拜。”

    何氏的嫁妆凡是听说的女子没有不羡慕的,吕氏当时也一样,现在想想自己是官太太而她是商人妇,对郭氏的这句话还是认同的,不过只有丈夫的地位更进一步,自己的官眷地位才能更保险,吕氏笑得更亲切了:“听五姑娘这样说,我这个娘家大嫂可对你那夫家的大嫂更好奇了,这样,明天我去你们杜家见见那位何夫人。”

    吕氏这不是在征求郭氏意见,她是定了下来,她娘家在外地,好容易嫁进京城也只是给人家当填房,一直被婆婆打压着,幸好丈夫外放了,这三年没婆婆盯着她才抓牢了丈夫的心,再回来她则要在官眷中也混出个样。

    听说何氏认识许多贵****,吕氏就想一个商人妇都能这样,何况她正经的官眷,吕氏只不过是想借着何氏的熟门熟路,让何氏当她的踏脚石,甚至郭氏,那不过是她认识踏脚石的一块敲门砖罢了。

    周老太太的注意力几乎全在吕氏这儿,这个填房越来越不安份了,她要去杜家能有几份是为了她的夫君?老太太真恨不能自己去找何氏,但何氏论起来是晚辈,哪有当长辈的上门去给晚辈拜年?

    “老太太好,母亲好,太姨娘好…这位可是五姑姑?”一个十一、二岁左右的红衣女孩笑嘻嘻的进来了,步伐轻盈的笑着上前问候。

    李太姨娘忙起身:“大小姐…”

    老太太也半抬起身,伸出双手:“心肝宝贝儿,快过奶奶这儿,你身子才刚好,怎么就出来了?”

    那女孩对李太姨娘点点头,然后依进老太太怀里,搂住撒娇的笑道:“玉儿一醒来却找不到老太太,听说老太太惦记着爹爹的事,玉儿哪里还躺得住?”

    周老太太拍拍那女孩,感慨道:“还是你有孝心,你那爹爹,也就咱们祖孙真心惦记他了”

    这话的意思…吕氏只能当没听见,而郭氏听着又再想了想,才记起那女孩是谁,应该是她大哥和前面大嫂唯一的女儿郭明玉了,可老太太不总嫌是个孙女,那女孩一直不受宠啊?怎么现在却搂着喊心肝宝贝了?

    估计是为了打压她的新大嫂吧?看吕氏对一边的祖孙亲热视而不见,郭氏在心里推荐了结论,就也笑着开口:“是玉儿啊,真是越长越漂亮,姑姑差点儿认不出来了。”

    郭氏本来说的是场面话,可越看郭明玉她就觉得招人喜欢,小姑娘撒娇说心疼奶奶关心父亲,又听说杜家的女孩年纪和她差不多,想也是拜会一下,周老太太一口就答应了,郭氏不知怎的也点头同意了。

    可能看郭氏答应的还算干脆,老太太终于开恩了:“我也累了,就和玉儿回屋了,你们也下去吧,五姑娘就去李太姨娘屋里歇一会儿,开饭时我让人叫你。”

    ……

    郭氏终于有了和亲娘独处的时间,李太姨娘拉着她,强忍着眼泪开口:“五姑娘…都是太姨娘没用…害你…”女儿不是顾虑自己,哪用答应那么难办的事,这想当官哪是那么容易,男人的事为什么要为难她的女儿?

    “太姨娘不用担心这个…”郭氏伸手摸李太姨娘的棉衣,“我年前给太姨娘的那几斤丝棉,没被别人拿走吧?”

    “没有,知道姑娘在意我,这家里没谁敢欺负我了。”李太姨娘这才笑得欣慰,幸亏她当年保住了自己的女儿。

    “你也别总想着我,侍候好姑爷,照顾好小姐和少爷才重要…”李太姨娘自有了这个女儿,一切的重心便在郭氏这儿了。

    “知道了。”对生母的这话郭氏不以为然,李太姨娘在没有孩子时,也是以丈夫为天的,可她那个“天”,现在还记得她长什么样吗?倒是周老太太,对丈夫撒泼撒野,郭老太爷还不是任由她卖了这个小妾打了那个通房。

    对男人百依百顺是没用的,郭氏从小耳濡目染的比较,还是她嫡母的行事不吃亏。

    所以在确定李太姨娘的衣服料子不怎么样,但摸上去柔软暖和是真用了好棉花,她手也是暖暖的,郭氏放心了,看来她亲娘还有点心眼,知道把好东西藏起来。于是便叫外屋的杜若怡和杜长安进来说话。

    两个孩子也知道这才是他们的亲外婆,比起皮笑肉不笑的老太太,这个常给他们好吃的女人才真心疼他们,所以一听母亲叫,忙进来甜甜的喊“太姨娘”。

    李太姨娘果然忘了什么相夫教子的话题,忙拉着两个孩子嘘寒问暖,并解下身上的钥匙开柜子,把托人买来的点心糖果拿出来,看两个孩子欢欢喜喜的吃着,还不忘往他们口袋里塞得满满的。

    郭氏在旁也笑看着,她其实早有心将李太姨娘接回自己家,那时候孩子们也可以大大方方的喊“外婆”了,可惜老太爷和老太太都在,没有让太姨娘这时候就和女儿走的,不过李太姨娘可比老太太小了十几岁,应该能熬出头。

    ……

    快吃午饭的时候,杜如津也来了李太姨娘的小院,对这老实到近乎懦弱的真正岳母,杜如津也没有摆高人一等的架子,他向来是持半子礼的。

    可李太姨娘从不敢受他的礼,那是杜家的二老爷,她不过是个下人,只要杜如津对郭氏好,她心甘情愿去拜他。

    杜如津当然也不会受岳母的礼,正因为彼此都太小心了,相处还有点不自然,杜如津是找借口让郭氏出来,说了郭家老太爷和老爷找他的事。

    其实这和老太太、吕氏说的是一回事,郭老太爷和郭老爷也是想让杜如津走他大哥大嫂的门路,为郭家效劳。

    郭氏对她父兄有些咬牙切齿,郭老太爷说是官宦人家,但因为在户部任职时算错了一笔账目,被降了职,从此便没心思上朝,后来赋闲在家,郭老爷连考许多年才中了,得了个小知县但业绩平平,这样不争气的还盼升官?还好意思求女儿的婆家?

    “那你答应了?”自己娘家理亏,郭氏声音很低。

    “不答应行吗?终究是自家人,不过我也说了,我大哥平常是从不进沈侍郎的门的,我大嫂是和侍郎夫人认识,但女人间的交情管不管用,沈侍郎又会不会愿意,而且礼部主事的主要还是苗尚书,这个职位安排究竟归谁管,我可不敢保证一定能帮上忙。”杜如津说的的确是实话,他们杜家都没有求过沈侍郎,谁知道郭家就一定能成功?

    郭氏心里明白,杜如津同意这麻烦事也是因为她生母,要不是怕李太姨娘受委屈,那所谓的大哥的前程关他们夫妻什么事?

    “难为你了…”郭氏不由得低声道。

    难得听见妻子如此的善解人意、软语温柔,杜如津昨晚的火气一下子全没了,他也不由得柔声道:“自家夫妻,客气什么。”只要妻子能一直这么贤惠、温柔、体贴,他心甘情愿为她遮风挡雨。

    ……

    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别的嫡的庶的兄弟姐妹也都来了,郭氏发现,今年这风头还在郭明玉那边,小姑娘着实人见人爱,哄得老太太合不拢嘴,相比之下,吕氏生的那个女儿和她大哥的两个庶子毫不起眼。

    杜如津和郭氏是男女分席的,他的坐席今天难得和郭老爷紧邻着,本来这座位应该是郭老爷嫡亲妹夫的。

    知道这是因为有求于他,杜如津也没客气,他怎么也是生意人,自然知道如何不让好象是自己承了郭家的情,他坐这儿不推辞,为了可是郭老爷呢。

    杜如津低声再和郭老爷详谈,谈他在任期上有哪些得意的成绩,还有什么同窗目前在高位的,当年的主考恩师是不是还在,他是不是非要去礼部,如果别的地方有更好更清楚的职位,他愿不愿意另谋高就?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郭老爷恍然,他年前一回来就被老太太说要好好歇歇,拜访朋友都匆匆的,后来老太太又塞给他两通房丫头,吕氏又缠着他要生个儿子,他还有好多师友都没登门呢,其中说不定有更好的职位等着他

    之前没和这个庶妹夫细谈过,这一说话郭老爷发现这商人的见识就不一般,他那三个嫡亲的妹夫也是个小官,可什么有用的见解也没给他这大舅子提过。(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十七章明玉(上)

    收费章节(12点)

    第五十七章明玉(上)

    (感谢百里青玄的评价票。)

    郭老爷难得和杜如津细谈,一谈便觉得相见恨晚,就是吃了饭也还说个没完,让杜如津帮他参谋这过年的几天应该先去拜访哪位恩师哪位同窗,甚至连带什么礼物也请教杜如津,这妹夫是皇商,对礼物的价值应该比他在行。

    杜如津也是头回与这位大舅子近距离接触,他也觉得郭老爷人还行,比老太爷和老太太强,知道自己虽然是官但分量不足,不摆官架子,只是人平庸了些,书读得太多脑袋有些不会转弯,更可惜这学问还不如他侄子杜长宁呢。

    杜如津让郭老爷先去找他的恩师和同窗,也是有祸水东引的意思,不过他也认真的在帮郭老爷推敲拜访的顺序,郭老爷也不是想一出是一出的小孩子,自己说了去杜家拜访,结果又发现别人更能帮忙,这要因此不去杜家了,那不成势利小人了?

    听郭老爷一再坚持,杜如津只能把见他大哥的时间排在大年初四,理由也正当,杜如海与郭老爷算远房亲戚,哪能摆在恩师的前面见,而大年初五杜家店铺开门,之后白天杜如海几乎都不在家。

    郭老爷对此也没意见,不过就是明天见改成后天见了,何况明天他要拜访的人可不少呢。

    为了表示对杜如津的重视,郭老爷在郭氏夫妻走的时候还亲自送到门口,惹得郭府里许多人侧目。

    对这点,郭氏也不高兴,她坐上马车就开始埋怨丈夫,怨他对她大哥的事也太热心了,意思意思不就行了?

    杜如津也不高兴了,他最烦郭氏对他的主意指手画脚,男主外女主内是天经地义的,他和郭老爷这也是寻常的客套,分寸上他能不懂?再说他不拒绝郭家人去烦他大哥大嫂,为的又是谁?

    想起午饭前郭氏才柔声说难为他,这刚离开郭家又报怨他的不是,杜如津极失望,妻子还是那个妻子,仍不是他希望的那个贤妻。

    正是在这种心理了,杜如津磨蹭到大年初三的傍晚才去通知杜如海,见了杜如海他更不好意思,还没劝说郭氏慎言,他又为郭氏娘家人的事来烦大哥大嫂了。

    ……

    杜如海看出弟弟对办这事本来就挺尴尬,当然不会再说什么伤兄弟感情的话,可礼部侍郎的门槛真不是杜家轻易能进的,送走了杜如津,他还得回去找妻子商量。

    郭老爷官再小也是官,兼着亲戚的身份,杜家真不能不让人上门,但通过杜家找上沈侍郎——这事杜家自己都不敢干,凭什么为郭家厚着脸皮求人?

    何氏可一点也不怕得罪郭家,但考虑到杜如海和杜如津兄弟关系不错,她只能表达自己的为难:“沈家原本是皇亲,因为皇后娘娘不曾生育才一直没得势,那时候我见了尤夫人,也是拐弯抹角甚至送礼物才套上了关系,现在有了太子,沈家门口尽是当官的在排队求见,我们这时候去求沈家,能不能见上还不知道呢?”

    “求什么,二弟说了,郭家他那大舅子才干平庸,真要让他升官才是害人害己的,你只要说可以帮忙,但沈侍郎这些天家门口等着见的人太多了,你递了拜贴排着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轮上就行了。”杜如海连主意都想好了。

    何氏忍不住笑了:“郭家能信…我们这样说?”

    “不信让他们去沈侍郎的府邸门口看看,今天如津可是亲眼看到了。”杜如海才不怕,这点小事要是也能让人抓住把柄,他们兄弟真不用当皇商了。

    沈侍郎那儿还真的…何氏不由得一怔,她开始还以为是戏言,这样看来,她去给尤夫人拜年真进不去门了?

    何氏这才有点着急:“每年我都给尤夫人拜年的,今年要是去不了,尤夫人会不会认为失礼啊?”她这不是为郭氏,而是为了杜家。

    之前就没和尤夫人冷落着,难道反而在沈侍郎起来后断了联系?杜家当然不会干这样的傻事,杜如海认真想了想:“这样吧,我们也派人去沈府门口守着,先把礼物送进去,过了初五该上朝了,那时候应该人少了,你再去就应该能见到,到时再补上一份礼物,相信尤夫人能体谅的。”

    何氏想想也行,毕竟她又没有急事,只是日常联络感情而已,以后去上庙还有机会和尤夫人详谈的。

    ……

    夫妻商定了,初四就不出门,在家里等郭家的人来。

    何氏特别去了杜若香的绣楼,这宫绸做的衣服一个孩子只分到了一件,穿了三天拜年也有点不新了,今天见客是不能再穿,但宫花还可以戴的。

    何氏过来是特地帮女儿选衣服,她相信郭氏不知道在郭家人面前说了多少贬低她的话,虽然她不想帮郭家的忙,但也不能让人看轻了。

    “香儿穿这件吧。”何氏拿了件火红缎子的棉衣,周边还镶了圈狐皮。

    “可我想穿那件…”杜若香指向另一件鲜红的。

    “这个薄了点,今天雪化了,比昨天要凉。”何氏还是觉得镶狐皮的更暖和。

    问题是她对狐皮有阴影了,杜若香扑进何氏怀里撒娇:“那件有绣小鸟的,我喜欢那件嘛,娘亲…”

    “好好,就绣小鸟的…”女儿一撒娇,何氏就只有“投降” 了,“不过你得再加件斗篷,就那貂皮的。”

    不是狐皮的杜若香就能接受,她乖乖让乳娘帮她换衣服,同时也好奇:“娘亲我们今天要去哪儿,穿这么好?”

    “哪也不去,是你二婶娘家大哥一家要过来,我们在家见亲戚。”何氏帮女儿挑配衣服的镯子。

    她二婶娘家大哥一家……那不是她大嫂吗?杜若香一怔,这时间又不对啊,她明明记得应该是四年后,两家要议婚了,她大嫂一家才与杜家正式认识的。

    “娘亲,二婶娘家怎么想着来咱家拜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