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话三国-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匈奴人主要的经济来源有三个:一是自己放牧、耕种,一是汉廷每年赏赐的一亿九千万钱,另外一个就是从征所得的战利品和赏赐。前两个是固定的,基本能满足匈奴人的日常生活,而最后一项则被很多匈奴人视为意外之财,是那些不甘于贫困的匈奴人,特别是武艺高强的勇士期盼的意外之财。

    如果刘辨不要他们出征,哪来的战利品和赏赐?没有这一项收入,他们也能活,可是一旦匈奴人不打仗了,他们就会由劫掠者变成被劫掠者,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到了那时候,你就是想安份守己,安贫乐道也做不到。你会成为别人的奴隶,过着猪狗不如的日子。

    这就是匈奴人的困境。出征太多,人口损失太大,他们承受不住,因此甚至不惜杀掉单于羌渠,以示反抗。不让他们出征,他们又受不了没有战利品的穷日子,还有沦为被打劫对象的可能。

    对于扶罗本人而言,他还有一个更大的麻烦。如果没有武力,他拿什么来和汉人谈判,凭什么每年拿一亿九千万?没有武力。他这个大单于又怎么可能做得稳?

    原本于扶罗是有底气的,不相信刘辩不向他妥协,现在反过来,他必须向刘辩妥协,才能争取到出征的机会,才能坐稳大单于的位置。

    “陛下,臣于扶罗拜见陛下,愿陛下威行漠北,德布天下。”

    看关匍匐在面前的于扶罗,刘辩暗自冷笑。他知道于扶罗只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的服软。不过。他有办法让于扶罗真正的服软,只是时候不到而已。

    “大单于,起来吧。”刘辩摆了摆手,示意赐座。于扶罗坐下。却依然低着头。保持着恭敬的态度。

    “陛下。鲜卑乃是我匈奴人的世仇,陛下出征漠北,臣愿率匈奴勇士从陛下出征。恳请陛下开恩。”

    “你们和鲜卑人有仇。朕也略知一二。不过,朕这次出兵,是为了惩戒他们历年来入侵我边塞,与你们匈奴人没什么关系。”

    于扶罗脸色通红。刘辩提到鲜卑人的历次入侵,其实是在说匈奴人无能、不忠,匈奴人为汉人守边,结果让鲜卑人长驱直入,不是无力阻挡,就是与鲜卑人勾结,至少是不作为。现在刘辩御驾亲征,当然要抛开匈奴人,自力更生。

    “陛下有所不知。”于扶罗躬身道:“光和元年(178),我匈奴随大军出征漠北,为檀石槐所败,损失惨重,一直未能恢复元气。这些年,部众一直有怨气,是以攻战不力,让陛下的子民受了委屈,臣也是痛在心里。这次陛下亲征漠北,希望陛下能给臣一个将功赎罪的机会。”

    刘辩不紧不慢的说道:“你刚从河内回来,也知道朕的国家不宁,说实在的,粮草并不是很充裕,只够供应朕的大军,所以嘛,就不劳烦你们了。”

    于扶罗气得要吐血,刘辩说这话,是不想给他供应粮草,还要他供应粮草的意思了。

    “陛下,臣知道大汉目前有些困难,也有心为陛下分忧,奈何当时兵力微寡,未能及时赶至嵩高山,如今有机会随陛下出征,臣岂敢再落人后?”于扶罗一脸恳切的说道:“陛下,臣愿意集结部落中的勇士随陛下征战,还要收集所有的粮草供应陛下的大军,望陛下肯允,给臣一个效力的机会。”

    刘辩笑了,话说到这个份上,于扶罗也算是知道后果严重了。不过,于扶罗这只是迫于形势,并不是真正的服气,接下来就是看张绣等人的本事了。

    “既然大单于一片至诚,朕也不能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吧,区区鲜卑,朕不愿意兴师动众,人不要太多,免得连累老弱埋骨异乡。”他派人叫来了张绣:“子章,你和大单于配合,挑选一些能用的勇士,成全大单于的忠心。”

    张绣躬身领命:“大单于,请!”

    ……

    深绿色的草地上,龙骑督张绣横枪立马,左右司马,六名都尉,共八名勇士端坐在马背上,在张绣背后一字排开。他们盔明甲亮,神色肃穆,气度森严,一看就知道是百里挑一的勇士。

    事实上,他们是龙骑的核心骨架,是在龙渊一战中明悟命格的勇士,每个人都有着过人的武艺。从龙骑组建之前开始,他们就每天练习导引术,明悟命格后,更是苦练不缀,一日千里。他们每一个人的武艺都堪堪和明悟之前的张绣相提并论,说他们百里挑一绝对不准确,千里挑一勉强符合事实。

    到目前为止,龙骑还没有真正发挥过威力。湳水一战,本当是龙骑的出场秀,不料被徐晃抢去了风头。徐晃在阵前突破,护体真气成型,可谓是威风八面,人人皆知斧头将军和他的斧头帮,可是对于龙骑来说,这却是一场悲剧,就像心爱的玩具被人抢走,偏偏还不能哭出声来一样的委屈。

    现在,天子将挑选匈奴勇士的任务交给了他们,虽然不是正式的战斗,他们也铆足了劲,要在众人面前抖抖威风,证明一下龙骑并非浪得虚名。

    张绣轻踢战马,走到于扶罗面前,微微一笑:“大单于,这八人的武艺在我军还算过得去,就由他们来担任考官。大单于麾下的勇士可以任选一个为对手,步骑皆可,只要能在他们面前走上一两合,就算入选,如何?”

    于扶罗点了点头,不以为然的看了那八人一眼。他要随军出征,是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并不是真想为刘辩卖命。真正的勇士,他是不可能送给刘辨的。他转过头,对弟弟右贤王呼厨泉使了个眼色。呼厨泉会意,勾了勾手指,身后一名骑士纵马出列,举起手中的长矛,指着对面的八人喝道:“我们匈奴人尚左,就选左侧第一人吧,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张绣笑了笑,也不说话,挥手示意。

    排在左侧第一的古弼出阵,远远的看了张绣一眼。张绣伸手在脖子旁比划了一下,古弼会意,转过身去,嘴角挑起一抹冷酷的笑容。

    两人相隔两百步,三声号角过后,两人同时纵马奔驰,迅速将速度提到了极致。两匹战马急速靠近,马背上的两人都伏下了身子,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围观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汉军将士知道古弼的武艺,但是不知道这个匈奴勇士的武艺,生怕古弼失手,丢了龙骑的脸面。匈奴人知道这个匈奴勇士的武艺,却不知道古弼究竟是什么样的水平,生怕折了匈奴人的面子。这一战,不仅关系到这个匈奴勇士能不能入选,更关系到匈奴人的脸色。

    就在众人的紧张的注视中,矛戟相交,古弼将护体真气灌注在长戟中,轻轻一拨,就磕开了匈奴勇士的长矛,一戟刺穿了他的脖颈。

    两匹战马一错而过,古弼缓缓勒住战马,持戟而立。

    在他身后,匈奴勇士翻身落马,一命呜呼,泉涌的鲜血染红了草地。

    于扶罗大吃一惊。他知道自己这个部下的武艺,虽然算不是顶尖的,却也不至于被人一击毙命。他刚才看得清楚,这个部下并没有任何失误,可以说是全力以赴,对方也没使什么巧妙的招术,按他估计,应该是不分胜负才对,怎么就死了?

    张绣沉下了脸,将古弼招到面前,当着于扶罗的面厉声喝道:“蠢物,这不是战场,只是比试而已,所有的匈奴勇士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袍泽,你怎么这么不小心?”

    古弼一本正经的躬身道:“将军恕罪,大单于恕罪。某见他是大单于身边的近卫,不敢大意,所以用了七分力,没曾想……”

    于扶罗的脸上火辣辣的,这个耳光可打得有点响。他咳嗽了一声,拦住了正准备再骂的张绣:“将军,比武较技,难免有所损伤,这也怨不得他。我们再来过。”

    张绣不好意思的说道:“是某安排不周,还请大单于恕罪。这样吧,我们去掉枪头再试,如何?”

    于扶罗连连答应,让人准备了几杆去掉枪头的矛柄、戟柄,派人再试。

    一个接一个匈奴勇士上阵,轮番挑战龙骑的八名勇士,一个上午下来,于扶罗的脸都快被打肿了,三百多人上阵,居然只有二十三人通过了考核——在对手面前走过了一招,没有落马。

    龙骑将士并没有欢呼,只是平静的看着这一切。匈奴人却沉默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汉军有这样的实力。如果只是一人两人,他们相信这只是运气不好,可是对方站出来的八人个个如此骁勇善战,这就不是运气问题了。

    张绣看看于扶罗,笑了笑:“大单于,还有么?如果没有,那我就将这二十三位通过考核的勇士带走了。”

    于扶罗的脸红一阵白一阵,哑口无言。

    。(未完待续。。)

    ps:  400票加更,求更多的月票。

月末了,求几张月票!

周一,求推荐票!

    月末了,求几张月票,这两天月票有点疲软,又落到总榜50名以外了,求月票,求上榜!

    ——

    ps:今天还有。(未完待续。。)

第189章 登高望远(第四更,求月票!)

    刘辩放下了手中的竹简,看着一脸愧色的于扶罗,不解其意:“大单于,你这是……”

    “陛下……”于扶罗撩起衣摆,跪倒在刘辩面前。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傲气,有些自信的资本,经过这半天的较量,他是彻底服气了。

    有这三千龙骑在手,刘辩的确不需要他助阵啊。

    听完了于扶罗的请求,刘辩沉默了片刻,有些为难:“千里征伐,当然要用最精锐的战士,如果连一个回合都挡不住,那跟着去也没什么用啊。”

    “陛下,龙骑骁勇,臣自惭不如。可是,行军作战不仅仅要有最骁勇的战士,还要有熟悉地形的向导。臣的部下也许不能做为冲锋陷阵的主力,可是他们熟悉地形,为陛下打探消息还是可以的。希望陛下给臣这个机会,臣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刘辩笑了。堂堂的大单于居然以斥候自居,看来于扶罗是真的服软了。

    “大单于如此恳切,朕非常欣慰,这样吧,朕授权你组建一千匈奴精骑,组建一个胡骑营,你兼任胡骑校尉,如何,不会觉得委屈吧?”

    于扶罗愣了一下,以大单于的身份兼任胡骑校尉,这可就是真成了刘辩的臣子了。可是,不担任又如何?这一千胡骑是有机会随刘辩出征的匈奴人,也是最精锐的匈奴骑兵,他不愿意做这个胡骑校尉,有的是人愿意做。

    “臣……愿意。”

    “那好,你去准备吧。从你的部众里挑三百,剩下的七百人,你斟酌着办。”刘辩重新拿起了书简:“朕会安排人调拨甲胄、武器给你们,你可要用心些。秋天快到了,鲜卑人也快做好准备了,朕很快就要出发,希望你动作快点。”

    于扶罗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一千人的装备,总算没有两手空空。

    于扶罗出去不久,张绣走了进来。将刚才的情况汇报了一下。脸上全是得意的笑容:“陛下,这二十三个人就是龙骑的人了。”

    “不,不能这么简单。”刘辩笑笑:“最多收五个,多了。于扶罗会心疼。龙骑也会掉价。你去摸摸底。看看这里面有没有汉人,或者和汉人有血缘关系的。此外,在流落至此的汉人中多挑一些机灵的。或者能识文断字的,武艺不行,也可以当侍从嘛。”

    张绣一愣,随即大声应诺,转身刚要走,刘辩叫住了他。

    “太尉有什么反应?”

    “太尉没来,不过,他的孙女董白一直在旁边看着。”

    “很好。”

    ……

    董卓坐在大帐里,两眼无神。

    董白伏在他的身边,托着腮,看着他,一动不动。她知道董卓心里难受,却想不出怎么安慰他。她很后悔,早知道会有这一天,她一定多读一点书,学学怎么安慰人。

    自从见过天子,知道唯一的恩赐就是可以死得风光一点之后,董卓的心情依然不好。他虽然已经年过六旬,却不想死,可是,他又想不出其他的办法。

    他曾经想过在战场上击杀刘辩,用刘辩的首级做大礼,向袁家、马家求和。或者掌握这支大军,杀回关中,割据一方,与袁绍等人抗衡。对他来说,这么做并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只有是否可行。

    他曾经一度认为可行,至少有机会。可是现在看来,他根本没有机会。

    龙骑中至少有八个明悟命格的猛将,再加上张绣、徐晃,刘辩手下至少有十人明悟命格,这样的实力放眼天下也是首屈一指的,他拿什么和刘辩较量?

    恐怕只要他露出一点苗头,就会被人斩于马下。

    也许刘辩就在等他出手。刘辨那双眼睛可能看透一切,自己的心思肯定瞒不过他。

    董卓又想到了黄河边的那一幕,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自己就失去了所有的机会。

    “唉——”董卓长叹一声,心灰意冷。人,不能和真龙斗啊,哪怕自己明悟了天命也不行。

    “阿白,你想干什么?”董卓看了董白一眼,心中升起一阵暖意,最后一点暴戾也化为乌有。他不能冒这个险,一旦失手,死的不仅仅是他,还有九十岁的老母,乖巧的孙女,还有陇西董家上百口人。

    “大父,我……我想……我想……”

    见董白吱吱唔唔的样子,董卓明白了:“你想进龙骑?”

    “嗯哪。”董白用力的点了点头。

    “可是,你的武艺不够,根本进不了龙骑。”董卓抚着董白的头,亲昵的说道:“大父没几天啦,你还是安心的等在大父身边,送大父最后一程吧。”

    董白低下了头,眼圈红了。

    ……

    沿边诸郡的匈奴部落首领先后赶到了美稷,互相拜访之后,一个让他们非常意外的消息在匈奴人内部流传开来:这一次,大汉的皇帝陛下出征,不打算征调匈奴人助阵。

    听到这个消息,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

    有的人如释重负。常年的征战让他们厌倦了战争,他们想过安生的日子,不想再在刀口上舐血了。刘辩不要求他们从征,他们求之不得。这个沉重的负担终于可能放下了。

    这部分人当然以普通的匈奴将士为主。

    有的人在欢喜之余又有些惋惜,不作战,没有战死的危险,也就没了意外之财。从此,他们要过贫苦的生活,这可怎么熬啊。

    这是很多好勇斗狠的匈奴人的想法,特别以年轻将士为主。

    还有一小部分人和于扶罗一样,在短暂的高兴之后感到的是危机。刘辩不带他们出征,不仅没有了意外之财,而且长年不征战,只是放放羊,匈奴人还是匈奴人吗?他们岂不是和汉人一样成了两脚羊?不是你想做两脚羊,与世无争,就能做到的,因为你身边还有狼。要想和狼斗,就必须把自己变成狼。如果成了羊,那就成了狼的猎物。

    这样的人当然都是各部落的头领,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部众的愿望。不可否认,他们的眼光也比普通的部众更远。

    不约而同的,他们开始活动起来,有的人去请见刘辩,有的人刚去找于扶罗。见刘辩的人大多没有如愿,最后,他们都集中到了于扶罗的面前。直到这个时候,于扶罗才知道自己的那个决定实在是在英明了。

    他如果不接受这个胡骑校尉的头衔,会有很多人争着要。

    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但凡有点历史常识的匈奴人都会唏嘘不已,什么时候狼的子孙,横行大漠的匈奴人要像狗一样乞求汉人的施舍了。

    明知道屈辱,可是迫于现实的压力,匈奴人还是忍气吞声,为多要几个胡骑营的名额吵得不可开交。

    一个胡骑营的名额,就意味着一套汉人的装备,而且是最好的装备。据小道消息说,那些能进入龙骑营的人还可以得以修炼的秘笈,有机会成为万人敌。哪个部落有了这样的勇士,安全就等于多了一重保障,谁能漠视?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刘辩叹了一口气:“我希望大汉能象孝武皇帝时一样威镇天下,不希望像匈奴人一样没落。”他看了荀攸等人一眼:“这需要每一个人努力,从我本人开始。孟子说得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希望每一个将士都能建立起忧患意识,把目光放得长远一点,不要纠结于眼前的这点利益。”

    “臣等谨听陛下教诲。”皇甫郦等人齐声答应。

    “作为天子,我会努力让你们每一个的付出都得到应有的回报。一家兴亡,在主;一国兴亡,在君。”刘辩看了一眼坐在一旁,若有所思的荀攸:“有功者赏,有过者罚;有德者崇,有罪者诛。微功必赏,纤过必罚,这是朕努力的方向,希望诸位监督,时时提醒。”

    “敢不从命。”皇甫郦等人再次应喏。

    “好了,天快凉气,匈奴人快到齐了,鲜卑人也应该准备得差不多了,我们也该出发了。”刘辩咳嗽了一声:“公达,你准备好了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