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忆和我的记忆又能完全一样吗?
我不知道我应该仅仅留下那些故事,淡然地叙述,筛去彼时心情,还是应该保留既然已经保留下来的一切。我不知道应该将它们留给自己看,让自己记住曾经走过那样一段路,那么温馨那么动感情,还是应该说给别人听,告诉别人现在我早已不疼了,不在乎了。
最后我决定尊重历史,将逝去的那一段复原。所以现在的有关英达的文字大部分仍是出自10年前的我之手。
当然,在我们各自度过了又一个10年后回头看,37岁还是太年轻,那时的心境极端而热烈,红太红,黑太黑。于是只有到了一切都已平静的今天再去回首那段往事,冷静地,客观地,泰然地,看到的才是它本来的面目没有是非对错,没有其他可能,海可枯石可烂,抑或新人笑旧人哭,其实不过是一个〃缘〃字。
第5节:每一次爱都是惊心动魄的(图)
必须坦白地承认:我每一次爱都是“真正”的和“惊心动魄”的。
【连载4】每一次爱都是惊心动魄的
我和英达的相爱是在1987年,那年1月他母亲去世,他从美国回来奔丧。正好剧院要排一个新戏《纵火犯》,由林兆华导演,英达任副导演算作实习,也为将来能留在剧院做准备。我在里面演一个戏份很少的黑人小女仆。演出时我给自己梳了一脑袋小辫儿,满脸满手的黑油彩和一个大而厚的嘴唇,用尖而快的怯生生的声音讲话,可笑极了。那出戏演的场次不多,在我的艺术道路上没留下什么痕迹,但它却改变了我的生活。
建组的那天,在会议室讨论剧本,大家围坐在大桌子四周,我和英达挨着。我排戏从来不带水,因为我觉得无论坐下来谈什么都先倒上一杯茶那是老年人的习惯。英达的面前放着一个保温杯,满满的香喷喷的茶水。导演正在谈剧本构想,我渴得要命又不好讲话,就在纸上写了句:〃我能喝你的水吗?我没病。〃他笑了一下,在下面写:〃当然能。但我有,AIDS(爱滋)。〃
他就是这样一个机敏幽默的人,不认识他的人与他的第一次谈话都会很难忘。他的聪明,他的博学,他的狂放和不可一世,让喜欢他的人一见钟情,让讨厌他的人不能容忍。
〃有什么了不起!〃常常有人会这么说,〃不就是英若诚的儿子嘛,不就是去过美国嘛。〃
我们的关系有进展是在排戏后大概两星期。有一天早晨他进排练厅直接走近我,手握成一个拳头放在我的手上,松开是一个被他的手捂热了的煮鸡蛋。我笑着把鸡蛋磕开,连蛋清儿都还是水。
〃你的手根本没把它焐熟!〃我大笑起来。
然后是我请他在一个叫〃白桦林〃的小西餐厅吃饭。
然后是我接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满了:〃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我一定要娶你!我一定会娶你的!〃
〃咱们得好好谈谈。〃我说。因为我发现问题有点儿严重。
〃好啊!我有套单元房,在水碓子13号楼,你来吧!〃他的表情特别真诚。
约好下午5点见面,差5分钟5点我就到了。刚上楼梯我就听见有人在鼓掌,爬上来看见他换上了干净的白衬衫。
〃我妈说女孩子跟人约会应该迟到。可我在大街上耗了半天还是早了5分钟。真够露怯的!〃我说。
他笑起来。我说什么他都笑,他好像特别爱听我说话。
我们相爱了,像两个18岁的少年。每天在剧院见面我们都大喘着气。中午休息时我们跑到新侨饭店吃饭,整顿饭他都在教我唱英文歌。我那会儿一句英文都不会,靠死记硬背我的发音居然还特别准。4年后我第一次去美国时给美国人唱过那些歌,有个美国人无论如何不相信我根本不明白歌词是什么意思,他简直不能想象我那时不会说英文。
我不是那种把爱情一点儿一点儿给出去的人,我不在乎也不考虑是否自己像个傻瓜,我完全缺少女孩子的疑虑和谨慎。一旦爱上了就全心全意。爱会使我的理智消失,智商为〃零〃。人们常说:〃真正的爱只有一次〃。我必须坦白地承认:我每一次爱都是〃真正〃的和〃惊心动魄〃的。
热恋时记得有一次我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英达在看报纸。电视里演的是〃世界名模大赛〃。每一个模特走出来我都惊呼一声,然后我说:〃快看呀英达,太漂亮了!这些女人真是'上帝的宠儿'!〃英达漫不经心地抬了一下眼皮,嘟囔了一句:〃比你还差得远啦!〃
能想象我的智商吗?不撒谎,当时体重近130斤的我差一点儿就相信了他的话!
他还告诉我,我是他见过的最聪明的女孩儿。〃大学里的那些女孩子可能会读书,但她们绝大多数都没你'聪明','聪明'不一定会读书,就像有文化不一定灵魂高贵一样,你经常会看到一个文化人有一个小市民的灵魂,而你是既聪明又灵魂高贵。〃
这些话我听了心里可太舒服了!我深深地把它记了10年。
后来他回美国继续读他的学分去了。我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他的信。他还给我写了好多特棒的〃情诗〃。他说他写的诗老在〃韵〃上,他不会不押韵,而在〃韵〃上就不能算好诗。我自视为文学青年,同样以诗回赠给他,同样地每一句收尾都在〃韵〃上,这很糟糕:
第6节:嫁给英达(图)
刚生下儿子,我是个人见人笑的大胖子。
穿一件雪白的毛线衣,
拿一张正方的小纸躲在角落里,
用诉不尽的思念折一只纸鸟寄给远方的你。
我把纸鸟放在唇边装进无数的吻,
又轻轻搂在怀里装进我心中的秘密,
带着我的嘱托,
带着我潮湿的梦,
带着那一段无声的乐曲……
飞吧,飞吧,
但千万不要歌唱,
记住啊,
做我和他的使者,
你要默默地,
默默地。
【连载5】嫁给英达
英达以最快的速度在美国读满了学分。1989年7月13日,我们终于在东城区街道办事处登记结婚了。
我真正走进了那个家,卷起衣袖开始做〃家庭主妇〃。我首先打开壁橱,将英达的母亲生前存放多年的〃宝贝〃都翻了出来:大捆的布匹、大叠的口罩,以及许多永远不会再用的,每一个经历过〃困难时期〃的母亲都会保留下来的生活用品。我把它们分送给邻居和亲戚。
然后,我作出一个更为惊人的举动:我铺开了那张虽已购买多年却依然如新的仿古地毯。那是一张漂亮的地毯,是英达的父亲托朋友买的。它常年卷在沙发根处。从前只有来了重要客人他母亲才会把它打开,然后命令所有的人光脚。
我打开它的时候,英达的父亲还在看报纸。他吃惊地看着我,愣了半晌才问:〃天天都铺着啦?〃
〃啊!〃我坚定地,头都没抬。
〃脏了怎么办?〃他小声地说。
〃洗!〃我说。
〃坏了怎么办?〃他声音渐高。
〃再买一个!〃我动作麻利地收拾着。
〃倒也是!〃他嘟囔了一句,再没说话。
我把家里一个最大的黑衣柜里所有的东西清理出来,然后从街上叫来了收购旧家具的小贩。
〃能卖多少钱?〃我问。
他敲了敲木头,摇了摇头:〃不要。〃
〃5块钱你拿走。〃我着急地说。
他还是摇头:〃都是三合板,卖不出价。〃
〃不要钱。〃我狠狠心,〃送给你了!你拉下去吧。〃
他还是不要,他走了。这个衣柜根本没有后挡板,多年来它直接靠在墙上,里面的衣服都会蹭上白灰。我把它抬下楼,扔在了垃圾箱旁边。
8月底,我正准备接一部由滕文骥导演的电影《黄河谣》。我演女主角,英达当时还没有工作,就跟我一起去了西安,准备做那部戏的副导演。我们在西安为剧本的丰富出了一些主意。修改剧本的时候,我们回到了北京,就在那时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要这个孩子吗?〃我问英达。
〃要吧!〃英达坚定地说,〃反正早晚得要。〃
〃戏怎么办呢?挺好的机会,我应该再演几年。〃
〃也是,〃英达说,〃那就别要了。〃
〃为什么你不想要我们的孩子?〃我盯着他,〃为什么你想杀了它?〃我开始无理取闹,开始有了做母亲的恐慌,开始撒娇和找理由哭。英达哄了我很久,我们决定生,并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滕文骥。
我非常兴奋地准备做母亲。八九月份北京还很热,我穿上宽松的孕妇服,每天都在毫无顾忌地大吃。终于可以不担心发胖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在长肉,并且十分得意地每天下午在楼下晒太阳。
〃丹丹怀孕啦?〃楼里的邻居见我穿着孕妇服都在问。
〃当然!〃我自豪地回答。
〃多久了?〃人家看我挺着肚子。
〃1个多月了!〃我努力控制着幸福的表情。每一个听见我回答的人都放声大笑,因为此时孩子大约只有一颗黄豆那么大,而我的肚子已经不小了。
就这样,我在家里准备做母亲,英达在陕西拍《黄河谣》继续做他的副导演。戏还没有拍完,英达就回来了,说滕导让他先回来写下一个戏的剧本。英达果真在写了,而且非常认真,然后很快发现人家只是找了个借口把他撤了。从来没人要用他写的东西。我想他第一次进摄制组,一定工作特别〃认真〃,一定显得特别〃聪明〃,一定给不少人提了不少意见,一定有滕导老班底的人问:〃哪儿来个不知深浅的,跑这儿来指手划脚。他不走,我们走!〃一定是滕导没招了,怕戏拍不下去,就想了个不伤英达自尊心的办法,把他先发配回来了。尽管情理上是这样,我还是像一个孩子被人欺负了的母亲一样被激怒了。我对后来到我家来给英达送稿费的制片主任说:〃请你转告滕文骥,宋丹丹说他是个虚伪的小人……〃
第7节:聪明绝顶的〃觉皇〃(1)(图)
991年,我和英达在《爱你没商量》
我不知道那个制片主任是怎样转告滕导的,没过多久我们收到了一封滕文骥的来信,字迹很工整,两页纸,印象最深的一句是〃君子分手不带脏字儿〃。
那时候英达刚从美国回来不久。从中学、大学到出去留学他都没有走出过校门,没有接触过社会。他常常会喋喋不休地显示他的记忆力和他那些〃无用的知识〃。如果一群人在谈论一个观点,他一定会找出一个人来争论。我永远为他捏把汗,因为最终他的观点常常是正确的,而对方会很下不来台。如果一大桌人围坐在一起吃饭,我常常会踩他的脚或掐他的腿。
〃你为什么不能闭上嘴呢?〃回家的路上我总在抱怨,〃为什么你就不允许别人'聪明'一次?〃
〃我不行!〃他说,〃我不能眼看着那个人企图踩着梯子和我一边高。〃
当我深知自己不可能去改变他的时候,我就改变了策略:〃英达没有社会经验,他不大会为人处世,但他人特别好。〃我常常会告诉第一次见他的人。
不过几年以后,他经历了许多事,自然成熟了许多。他在离婚前还经常对我说:〃我成熟了吧?现在你不替我捏把汗了吧?〃
1990年3月20日上午,我被推进了手术室,剖腹产下7斤1两重的儿子。那时候我以为孩子得有个八九斤重,因为我的体重已经180多斤,我胖得谁见了都哈哈大笑。当医生把孩子剖出来,我听见儿子的哭声的时候,我想我的肚子还开着大口子。我用虚弱的声音,忍着疼痛让医生帮我数数孩子的脚趾够不够10个。生一个健全的和别的孩子一样的小人儿是那么不可思议!听我妈说在手术室门口当英达听说果真是儿子的时候,他用拳头重重地砸了一下墙。
【连载6】聪明绝顶的〃觉皇〃
孩子七八个月大的时候,我们搬进了一个四合院,院子里有一棵很大的枣树和一座两层小楼。我从未想过不要孩子和生孩子可能会影响我的工作。在怀他6个月的时候,我演了小品《超生游击队》,一下子大红起来。生下孩子34天,我开始四处奔波忙于演出挣钱,五六天回来一次,每一次孩子都大一圈儿。我把挣来的钱用来装修我们的新家。看着我那样辛苦忙碌,英达曾对我说:〃丹丹,我今天花你1分,将来还你1万。〃
话虽是这样讲的,但他却依旧整天在家里睡觉,自称〃觉(教)皇〃。每天睡到中午12点起来吃午饭,吃完午饭说:〃天那!太困了,我必须去睡一会儿了!〃
眼看着他一天天胖起来,我十分严肃而气愤地跟他谈了一次话:〃我不在乎你是否成名,也不在乎你是否挣钱,但你现在已经做了父亲,你得做事,人不能不工作、不劳动,人不能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他画画儿很好,写东西也不错,我开始逼他写东西。〃你小时候都发表过小说,为什么不能接着写呢?〃
我的话很严厉,他说我像他去世了的妈。然后他下决心写东西。〃我必须白天先睡一天,然后我写一夜!〃
我们的卧室在小楼的二层。早早我就上楼睡了,看见白天睡了一整天的他走进楼下对面的小书房去〃创作〃。夜里3点,我醒来趴在窗前,看到他书房的灯还亮着,我欣慰极了,我从认识他的第一天就坚定地认为他聪明绝顶,必成大器。
早上8点,我轻轻地走进他的小屋。一进去我就惊呆了!床、桌子和书架都挪了位置,窗明几净。他鼾声如雷。台灯前整整齐齐摆着稿纸,一个字都没有。
我把他摇醒,问他的〃小说〃放哪儿了。〃丹丹,〃他诚恳地说,〃以后你看哪屋脏就让我在哪屋写东西,我保证把它收拾得干干净净,因为干什么都比写东西强!〃
我不能再逼他了,我怕他的压力太大了。他那么聪明,那么可爱,那么懒。我想也许他不适合当作家。
一天,我的朋友王领来我家玩。那时候她的儿子秋秋刚从电影学院毕业,还不知会分配到什么地方,他急着想工作。
〃他太急于去挣钱!〃王领说。
〃把他叫来,〃英达故作严肃地,〃我得好好给他上上课!这哪儿成啊,怎么这么不懂事!得好好批评批评他!如果他态度虚心,我就给他传授经验:教他怎么能娶到摇钱树。自己挣多累呀!〃
第8节:聪明绝顶的〃觉皇〃(2)(图)
我们家的第一辆汽车,第一天开出去就被撞得很惨。
直到后来他已经套上了工作的〃大马车〃以后,还总在家里拄着一根同事送给他父亲的拐棍,〃我什么时候才能到'晚年'呀?急死我了!〃他常常这样叫唤。
我从来没有对他真生气,因为他让我气不起来。
大概就在那个时候,《爱你没商量》的导演来请我演女主角周华。我非常喜欢那个剧本。故事发生在一个剧院里,我演的是一个话剧演员,历经坎坷,最终走出了自己。那个故事很动人,我特别懂那个角色,因为我就是话剧演员。
虽然我小心翼翼地怕失去这次机会,但我还是对导演说:〃你让我演周华我特别乐意。但英达必须演方波。〃我没说不让英达演方波我就不去演周华,我还没那么自以为了不起。但我的确非常诚恳地要求导演考虑方波让英达来演。方波在戏开始时是周华的男友。我用许多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这个角色非英达莫属。导演当时犹豫着说等过两天再给回话,因为他们实在没有思想准备。于是,过了几天,我和英达一起兴高采烈地走进了《爱》剧组。
客观地说,英达的〃方波〃演得很精彩,他把知识分子的小聪明、小算计,浪漫而又现实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那时已经演过了《围城》里的赵辛楣,有了一定的表演经验,再加上他天生松弛并有很高的悟性。我是那么以他为荣。
拍完《爱你没商量》,我就到美国度假去了,《爱》剧在国内的反映与我们的预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报刊杂志批评、嘲笑这个戏。当然,批评最多的是我的表演。
〃幸亏你不在国内,〃英达打长途告诉我,〃不然我真担心你受不了。〃他因为报刊对我的〃不公正〃评价气愤至极,他为我四处喊冤,夸奖我并为我的〃才能〃平反。
其实对于观众和记者的批评我并没有感到承受不住。我早就知道演员的艺术道路不可能永远只是鲜花和掌声。我比英达想象的要坚强得多。
我在美国度假期间英达和王朔一起见了《我爱我家》的投资商。从我认识英达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他一直想拍一种在美国已流行多年的〃情景喜剧〃,他梦想做导演,导自己的戏。
他打国际长途告诉我这事有进展,我没当回事,我对他所做的一切都表示怀疑,因为他懒。然后他告诉我他和英壮、梁左一起到西山远离〃尘嚣〃创作去了,当我从美国回来一进家门,他就拿出了几集《我爱我家》的剧本。他不让我自己看,非要念给我听。大概他怕我看不出来那些〃包袱〃,而念出来会比较逗。
《我爱我家》圆了英达的导演梦,并且一炮打响。他人缘好,对工作人员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