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1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府中不谈公务,不谈朝政,不谈时局……为父需要休息了。”

    黛玉刚听了开头就张着嘴,满眼不可思议的望着林如海,到最后不得不嘟着嘴道:“爹爹怎么可以这样欺负玉儿呢?将人家胃口吊起来,却又不告诉玉儿答案!”

    林如海见黛玉这样的模样实在可爱,平日里也是难见的,从贾敏走后,玉儿越发的沉稳,也越发的失去了小女孩儿的活波。虽说自己常常为玉儿的早慧自得,却也心痛担忧。如今瞧着玉儿这般模样,竟是分外有趣。

    到底林如海也没有告诉黛玉圣上的意图,其实林如海也是一头的雾水。但不管众人心中如何作想,在第二日早朝之后,贾赦便回到了工部当差。

    坐在书案后正在翻看邸报的贾政,突然看到贾赦跟在右侍郎马齐身后走了进来,一时间竟是反应不过来。

    虽然昨天贾政已经想过很多,也曾想象过在官署里遇见贾赦的情形,可此时真正面对,心里还是很难接受。

    此时还未到午膳时间,大家都在官署里要么正在处理手中事务,要么在抄录什么,要么翻阅资料,要么查阅典籍,总之是各有各的事儿做,如同贾政一般悠闲的翻看邸报着实不多。

    看到贾政在官署里居然是如此的悠闲,此时贾赦心中也不淡定了,暗道:老子在礼部,每日累的跟狗似得,老二在工部却是如此悠闲!

    随即贾赦便想到,自己如今成为了贾政的上司,若他依旧这般,岂不是自己手下等于少了一人干活?

    正当贾赦在心中抱怨之时,此时留在都水清吏司衙门里的人都看到了马齐的到来,急忙起身行礼。

    马齐看了看贾政,眼中也是有些复杂,但终究还是向在座的介绍了贾赦一番,最后还对贾政道:“你二人既是兄弟,想来能够好好配合。”说完马齐便走了出去。

    一时间贾赦看着贾政,贾政也看着贾赦,相互间竟不知道说什么好,未免尴尬,贾赦拱手对留在衙门里的其余人笑道:“初来乍到,往后还望各位同僚多多关照扶持才好。”

    除贾政之外,其余人等自然也是急忙拱手客套。却见贾政呆呆的站在那里,盯着贾赦不知想着什么。贾赦深吸口气也不再理会贾政。

    这工部都水清吏司的布局,与贾赦过去几年呆的,礼部仪制清吏司的布局是一样的,贾赦很容易便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贾赦坐在座位上,将上任都水清吏司郎中的日常纪要,找出来翻看了一遍。直至看完,贾赦基本弄清了都水清吏司的日常事务。又找出都水清吏司的人员名录,人数不多除了自己便只有员外郎一名,主事两人,干事六人。

    贾赦正想叫来两位主事询问一番,谁知抬头一看大家都在用膳……再转过头看向贾政的位置,竟然是早已人去楼空不知所踪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回 如意,才人

    贾赦目光复杂的看了看那空出来的位置,再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起身离开了座位。

    贾赦简单的用过午膳后,回到都水司衙门时,大家几乎都已经用好了午膳。

    将两个主事叫过来询问了一下各自分管的事务,贾赦在听完两人的汇报之后惊奇的发现,都水清吏司的这两位主事几乎就已经将员外郎的事务包办了。下午贾赦更是发现,贾政竟然在午膳后就再没有到过衙门来……

    晚膳时贾赦请了两位主事以及六位干事喝酒,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贾赦才弄明白,贾政平日里竟然都是很少来的,即便来了也大多如同今日一般,不过是翻看邸报,这让贾赦很是无语。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间黛玉已经十二岁了,从四五岁来到这个世界,也已经七八年了。黛玉不得不承认自己被同化,甚至有时想不起前世的事情,尤其是林如海受伤后的这一年。

    婉瑜在武郡王府为黛玉简单的庆祝生辰,王妃等人皆没有到场。除了涵迤与黄府的两位姑娘,便只请了两位宗室女,其中一位很是安静雅致,而另一位看着也很是开朗活波。

    好在黛玉性子比较随遇而安,并不介意认识两位新朋友,就犹如当初的涵迤突然造访,黛玉也并未多想。此时想来认识婉瑜好像也是由于武郡王夫妇突然造访林府,如今也已经姐妹相交。当然若非如此,想来黛玉初到这个世界时,怕是就已经崩溃了。

    几人玩笑间,王妃身边儿的小丫鬟匆匆跑来,气儿还没喘匀便蹲身行礼道:“奴婢拜见公主殿下,拜见……”不待她说完,涵迤便打断道:“说吧,如此急匆匆的赶来究竟所为何事?”

    那小丫鬟被涵迤打断一次,愣了一下才回道:“皇后娘娘给县主赐下生辰礼,王妃让县主立即前去内殿。”

    别说黛玉听了小丫鬟的话很是吃惊,便是涵迤也都是一愣道:“早起我出宫前去请安,母后也未曾提及,如今怎地就又赐下生辰礼了?叫我一块儿带来岂不便宜?”

    涵迤哪里知道,皇后原本是没有打算赐下什么生辰礼的,毕竟黛玉只是个小丫头,且又不是什么整寿。偏巧今日午膳时皇帝去了坤宁宫与皇后一同用膳,随口问起了涵迤。

    皇后方对皇帝笑道:“婉瑜那丫头要给她新得的妹妹,林家那丫头过寿,涵迤知道了,偏就要去凑个热闹,一大早来请了安便出宫去了。”

    皇帝听闻此话,有些诧异的问道:“今儿是花朝了吗?”皇后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也记得黛玉的生辰,好在被皇帝封了县主。否则,皇后怕是要多想了。此时皇后也不作他想,只笑着回道:“可不就是吗?如今御花园的花儿也都开了。”

    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既如此皇后不如也去凑份热闹。”皇后忽然听皇帝如此说起,很是惊讶,却仍是笑道:“这宫里的事儿都忙不完,哪有时间出宫去?”

    皇帝斜了皇后一眼笑道:“便是人去不了,这礼总是少不了的。”见皇后虽是点头,却是满眼的疑惑,皇帝想了想才道:“季云与如海二人,既是朕之臂膀,更是朕之知己。”

    说到这里皇帝也不免叹息道:“说来他二人倒是命途多舛,一人至今尚未成亲,一人却又嫡妻早亡,皆无子嗣传承。”皇帝看了眼皇后才接着道:“如今一人为这丫头生父,一人为这丫头授业恩师。对这丫头好点,也算是让两位知己安心罢了。”

    如此皇后方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圣上既如此说,想来心中定有决断,不知圣上认为赐下何物为好?”见皇后如此问来,皇帝拍了拍皇后放在桌上的手道:“多年夫妻,你既知心意,想来不会错。按你心意便是。”

    皇后听皇帝自称“我”而非“朕”,称自己“你”而非“皇后”,心中便是一阵阵的暖意,又看了看皇帝放在自己手背上的手,低头笑道:“此事交予臣妾,定不会让圣上失望烦忧。往后那丫头臣妾多照顾着便是。”

    皇后很快便选定了一对三尾金凤钗,这可是公主制式,便是郡主也是不敢佩戴的,当然如这般由皇后赐予的,又另当别论。又选了一对红宝龙须镯,一对红珊瑚手串。关键是,继皇帝赐下金玉如意之后,皇后也在今日赐下玉如意一柄。

    那金凤钗虽说是公主制式,除了皇帝皇后赐下的,别人也不敢佩戴。但这金凤钗却也并非多难的之物,郡主县主年节时得到赏赐的不少。但那如意却是难的之物,很少有赏赐的。

    别说婉瑜,涵迤这些小辈,或者是武郡王妃这样土生土长的古代人,便是黛玉在见到那柄如意时都是心中一跳!这是何等的恩宠???

    前不久圣上才赐下金玉如意,可那时是自己认武郡王夫妇为义父母,更是圣上封自己为县主。如今不过是自己十二岁生辰,皇后娘娘竟然就赐下如意,且是玉如意!黛玉看得心都在颤抖!

    第二日一大早,黛玉便换上县主吉服,特地插了昨日皇后赐下的金凤,戴了昨日皇后赐下的金镯,递了牌子进宫谢恩去。

    依旧是灰衣小太监领着黛玉走过长长的甬道,而后换了蓝衣内侍领着黛玉继续前行。

    东转西转,黛玉终于来到坤宁宫。皇后娘娘穿着橘红色五彩金凤牡丹团花袍,头戴九尾赤金凤,项上挂着硕大的东珠花鬘,斜靠在凤塌之上,端的是雍容华贵。黛玉急忙叩首行礼,不敢稍有差池。

    皇后见黛玉拘谨,规矩却是极好,又想起昨日皇帝所言,不由得对黛玉温和了几分道:“你既认了武郡王妃做母亲,便是哀家的侄女儿,很是比你如此拘谨。”说着便对黛玉招了招手道:“且上前来,咱们娘俩说会儿话。”

    皇后虽如此说来,黛玉却仍旧规矩行礼后,方莲步轻移缓缓上前,眼睛更是低头瞧着地上的绒毯,不敢随意乱瞧。见黛玉如此,皇后倒是笑了起来。

    黛玉行至皇后跟前,便有宫娥搬来一只鼓凳。皇后赐座后,黛玉方在皇后脚边鼓凳上,擦边儿坐下。

    皇后看她有些紧张,遂问起她姑苏的往事,又问起她拜师之事,随着皇后的问话,黛玉逐渐的也不再那般紧张。黛玉甚至能给皇后说上两件以往的趣事,将皇后逗得眼泪都差点笑出来了。

    正当皇后娘娘与黛玉的交谈,渐入佳境的时候,有宫娥来禀道:“启禀皇后娘娘,新封的贾才人前来谢恩。”

    听到“贾才人”三个字,黛玉便是一愣,不自觉的轻声嘀咕道:“这才人还有假的?”

    皇后虽然面上不显,但多少是有些不悦的。可此时黛玉离皇后太近,所以黛玉那小声的嘀咕,也就钻入了皇后娘娘的耳朵里,皇后不由得一下子笑出声来。

    看向黛玉的眼神也越发的亲和,见黛玉斜眼往宫门处打量,才笑道:“别瞧了,这新封的才人姓贾,可不是真假的假。”见黛玉恍然大悟的神情,以及眼中的那一抹若有所思,皇后点了点头道:“这贾才人乃是你外祖家的表姐,一会儿你们也见见吧。”

    黛玉听闻此言心中一紧,连忙起身行礼道:“谨遵皇后娘娘懿旨。”皇后看她那样,没好气的道:“咱们娘俩何须如此多礼?那外面的贾才人虽说是你表姐,可哀家还是你姨母呢!”

    听皇后娘娘如此说,黛玉方低头笑道:“谢皇后娘娘抬举。”皇后笑道:“什么抬举不抬举的,难不成那武郡王妃不是你母亲?你既可称她为母亲,便可称哀家为姨母。”

    皇后说完见黛玉还站着,便温声道:“快坐下吧,别站着。记住了,在这宫里,你是县主,是武郡王妃的女儿,是哀家的侄女。”

    黛玉何等通透聪慧之人?皇后此言不过是在告诉她分清楚立场罢了。在黛玉想来,贾府最终之所以会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不过是因为元春封妃!若不是修建大观园耗空了底气,原著中何至于此?

    故而从心底其实黛玉是不希望元春封妃的,又怎么会站错立场呢?

    想到当初贾敏对于送元春入宫的反对,想到贾老太太和王夫人至贾敏的话不顾,黛玉心中也是有气的。自己当初花了多少心思才让贾敏派人进京?可结果呢?

    正在黛玉胡思乱想之际,皇后对宫娥冷冷地道了声:“宣!”

    黛玉不知,元春正是因为打听到她在这儿,才急急忙忙赶来觐见的。

    只听宫门外一声尖锐变调的声音扯着嗓子道:“皇后娘娘宣贾才人觐见~!”瞬间拉回了黛玉的思绪。黛玉记得自己进来时,不曾听到这般宣召。乃是宫娥在宫门外将自己直接领进来的。

    想到此处,黛玉不由的抬头看了看端坐在凤塌上的皇后娘娘,包养得极好的姿容,加上那上位者的气度,想着皇后娘娘与自己交谈时和蔼亲切的神情,黛玉便笑了。

    原本黛玉想从皇后娘娘脸上看出些许神情,可皇后到底是皇后,脸色波澜不惊不见任何神情。

    黛玉的打量,自然逃不过皇后的眼睛,但见黛玉看向自己的眼神很是真诚,皇后便也不与其计较,反而很是亲昵的对黛玉笑了笑。

    正在此时,从宫门外走进来一位二十上下的宫装女子。一袭青色长裙,袖口上缠丝花交杂。裙裾上绣着百蝶,淡黄色宫绦系着块双鱼白玉佩,压住裙角。外披雨过天晴薄烟纱衣,稀薄的丝线中却绣着芙蓉花郁郁而放,淡雅却不失妖媚之气。

    黛玉见元春,眉眼间与贾敏似有相像,瓜子脸,柳叶眉下是盈盈秋水,小巧挺直的鼻梁下,樱桃小口略带微笑。如今算是知道她为何能上位封妃了。这样的女子,皇后娘娘又岂能容她?

    黛玉也恍然为何原著中,皇后身边儿的总管夏太监,会去勒索贾府了!多少都有皇后娘娘的授意,至少也是默许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回 见面

    谢谢丫丫~o(n_n)o~谢谢381144215飘零燕和小兔妮的月票支持~!

    皇后待元春一大堆的谢恩话说完,才对元春淡淡地道:“听说玉儿生母乃是贾才人的姑妈,可有此事?”黛玉一听不由得腹诽道:我们家有什么事儿,你们不早查清楚了?何必装成这样呢?

    元春听皇后唤黛玉为“玉儿”可见亲厚,遂急忙笑道:“回皇后娘娘,确有此事,只是姑妈离京早,那时臣妾尚未出生。臣妾进宫时姑妈尚未返京,如今更是轻易不得见,故而不曾见过,臣妾一直引以为憾。”

    听元春提及贾敏,黛玉神色黯淡了几分,听元春口吻,黛玉猜想她怕是还不知道自己母亲仙逝之事,遂淡淡的开口道:“元春表姐怕是再不能见到我母亲了。”

    元春没有想到黛玉会在此时开口,更没有想到黛玉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不由得转头看向黛玉。

    皇后其实也没想到黛玉会开口,但此时却很想知道黛玉接下来会怎么说。

    黛玉此时满脑子都是贾敏去世前的身影,也顾不得别人怎么想,甚至都没有看元春一眼便接着轻声道:“我母亲四五年前便已仙逝。故而,元春表姐怕是与我母亲再无缘相见了。”说着黛玉的神色更是晦暗了几分。

    皇后见黛玉这般神情,也知她是想起生母,遂笑着轻声道:“玉儿如今有了武郡王妃做母亲,想来林夫人知道也是安心的。哀家听武郡王妃说过,她与林夫人也是极为相投的。”

    听皇后宽慰,黛玉方想起此时乃是身在坤宁宫中,乃是皇后跟前,遂急忙起身道:“玉儿失礼了,皇后娘娘恕罪。”因着皇后唤她“玉儿”,黛玉自然也自称“玉儿”无形间拉近了与皇后的距离。

    不想皇后却是开口道:“不是说了哀家乃是玉儿的姨母,玉儿大可称哀家姨母,或是玉儿不愿?”

    黛玉有些诧异的抬头,见皇后脸上虽有不愉之色,但眼中却满是笑意,遂知道皇后不过是故作生气。

    黛玉抿嘴一笑,轻声答道:“是玉儿高攀,怎会不愿?只怕姨母嫌弃玉儿愚钝。”

    皇后听黛玉改口叫她“姨母”心中很是满意,遂意味莫明的瞟了眼立在下面的贾才人——贾元春,才对黛玉笑道:“玉儿的聪敏慧捷乃是圣上也夸赞的,怎地就如此自谦了?”

    看皇后与黛玉只间的互动,元春心中吃惊不已,暗下决心,定要好好拉拢才是,尤其是听皇后方才说圣上也曾夸赞黛玉,不由得在心中将黛玉的分量又加重两分。

    皇后见黛玉有些羞涩的底下头,甚至耳尖都有些泛红,不由得好笑,再看了看下面盯着黛玉目不转睛的贾元春,皇后笑道:“既如此,玉儿且随贾才人去坐坐,也算是骨肉相聚。午膳时哀家再遣人来接你。”

    听皇后如此说,黛玉有些不解的看向皇后,皇后却只是温柔的一笑道:“去吧,哀家也不让人跟着你了,省的你们姊妹团聚也不自在。晚点过来咱娘俩一块儿用膳。”

    黛玉见此只得起身行礼与元春一同告退。其实黛玉是真的一点儿也不想去,不是说她不顾骨肉亲情,而是她与元春真心没什么感情,黛玉不愿被搅进这后宫纷争之中。

    黛玉与元春,今日方才是首次相见,何谈感情?便是原著,黛玉对于元春也只是对她的死亡感到好奇而已,如今见了本尊,便是对她的死亡,黛玉也毫不奇怪了。

    刚出坤宁宫,便见一宫娥向元春走来,元春对黛玉介绍道:“这是我从府中带来的抱琴。”说完元春对黛玉笑道:“如今也就她,还能让我想起在府中的岁月。”

    黛玉不难看出元春笑容中的苦涩与无奈,此时却不知说什么才好。想宽慰几句吧,似乎不合适,元春都成了皇帝的女人了,自己还能说什么呢?如若不然,或许还能想法子,将她接出去,如今却是想也不敢想了。

    元春也不需要黛玉宽慰,很快便收拾好了心情,对黛玉笑道:“我打小便养在祖母膝下,祖母常说我与姑母很像,不知妹妹觉得呢?”说着元春转过头看向黛玉。

    对与元春总是提起自己的母亲贾敏,黛玉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