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1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一会儿皇后才问道:“他们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还打起了林府的产业不成?”武郡王妃不置可否的一笑道:“谁知道呢?”

    说着武郡王妃拿出了那只楠木匣子,放到了手边儿的小几上,看着皇后道:“今儿臣妾进宫来也是有事儿,不然这会子,臣妾该先回府去瞧瞧才是。”

    皇后一听这话,挑眉看了看武郡王妃手边儿的匣子道:“什么好东西?”武郡王妃见皇后这般模样不由得笑道:“好东西倒是好东西,不过可惜了既不是臣妾的,也不是孝敬娘娘您的!”

    皇后不解的“哦?”了一声问道:“既然不是孝敬我的,你拿出来作甚?”

    武郡王妃笑道:“这是玉儿昨夜里托臣妾交给圣上的,说是要亲手交给圣上!所以妹妹我没法子,只好求到姐姐这儿来了,看姐姐什么时候去请了圣上过来,妹妹我也好交差不是?”

    皇后娘娘盯着那匣子看了半晌,才抬眼看向武郡王妃问道:“可知是何物?”武郡王妃点了点头道:“一封信,玉儿说是折子!”说道这里武郡王妃掩口一笑道:“小丫头也想写折子呢!”

    皇后听了却是一下子皱起了眉头,却又很快舒展开,淡淡地问道:“写什么了?”武郡王妃道:“这臣妾可不知,只知道里面还有一张百万两的银票。怕是林府里所有能拿出来的也都在这儿了。”

    一百万两,对于****帝国来说,或许不多,但是对于皇后来说也是不少!皇后低头想了想便对身边儿的宫娥道:“让夏总管来见哀家。”

    那宫娥领命出去后,皇后才看向武郡王妃道:“也不知圣上来不来,且让人去请了。”武郡王妃点头道:“自然如此。”

    一时夏守忠急急忙忙赶了进来,行礼问安后皇后才道:“你去御书房瞧瞧,看圣上可忙着,若得了空请圣上来一趟,就说有要紧的事儿。可明白了?”夏守忠一听忙笑道:“娘娘放心,奴才一准儿将话儿带到。”说着便麻溜的跑了出去。

    皇帝是用午膳时才过来的,见着武郡王妃还惊讶了一下,面儿上却依旧是一副威严的模样,端坐在主位上。看向皇后问道:“不是说有要紧的事儿?”说着还特地看了一眼武郡王妃。

    皇后也看了看武郡王妃,才笑道:“也不是臣妾有事儿。”不待皇后说完,皇帝问道:“哦?如此说来是武郡王妃有事儿?”武郡王妃急忙起身道:“是臣妾有事儿。臣妾受人之托给圣上献上一只匣子。”说着便双手捧上了那只楠木匣子。

    皇帝也不接,只问道:“不知武郡王妃受何人所托?具朕所知,武郡王妃这些日子不都住在林府吗?何人又求你求到林府去了?”

    说着皇帝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武郡王妃赶紧跪下道:“启禀万岁,乃是臣妾的义女,林慧求臣妾亲手将这只匣子交予圣上。”

    听说是黛玉求武郡王妃交给他的匣子,皇帝不由得来了兴致,示意接过匣子。皇后也不等宫娥上前,便亲手接了过来交予皇帝。皇帝也不打开,只问道:“可知里面是何物?”

    武郡王妃看了看皇后,而皇后也正皱着眉头看向武郡王妃。皇帝见此冷声问道:“怎地?”武郡王妃怕引起皇帝动怒,遂解释道:“里面是臣妾义女写的,写的一封信!说是要亲手交给圣上。”

    皇帝不置可否的问道:“一封信?”说着看了看皇后,又问道:“一封信只当皇后这般神情?”皇后遂勉强笑道:“圣上也别怪罪,那丫头明明就是写了一封信,虽内容臣妾不知,却也看了就是信,偏那丫头要说是折子!”

    皇帝正巧端着一碗茶,刚吃进嘴里,听了这话差点就喷了出来,不由得掩口笑了起来。不确定的问道:“当真说是折子?”皇后笑道:“可不是吗?怕是从前儿从林卿家哪儿听见的,便学了去。”

    皇帝搁下茶盏,点了点头才收起了匣子,也没不用膳,只道:“行吧,朕还有事儿,改日再来看你。”说完又对还跪在地上的武郡王妃道:“郡王妃难得进宫,便陪陪皇后,用了膳再出去。”说完皇帝便亲自抱着匣子走了出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四回 黛玉的“奏本”

    古井启奏亲们~特此鸣谢风奇,泪玲珑,淡雨思涵三位亲的月票支持!也很感谢有酷鱼宝宝那样可爱的读者!真心感谢你们对古井,对古井家黛玉的支持……(悄悄告诉你们哦,其实贾琏也是古井亲生的哦~哈哈)

    ——————————————————

    皇帝回到御书房后才打开了那只楠木匣子。里面一只厚厚的信封上面用漂亮的颜体写着:圣上亲启。

    皇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东西,不由得抿嘴笑了起来,站在一旁的王公公见了很是好奇,不知道这位向来严肃的陛下为何事如此开心。

    皇帝此时却没有心思理会王公公的想法,从匣子中取出信封,却发现下面压着一张一百万两的银票!这让皇帝的脸色严肃了起来,习惯性的皱着眉头看着匣子底部的银票。

    皇帝想了想并没有立即取出银票,而是盖起了匣子,打开了信封。

    果然是厚厚的一封信,或者按照黛玉的说法,她这是奏本,只是她没有奏本而已,或许林如海还留有空白奏本在府中,而黛玉却没有用,反而是选择了这样的一种方式。

    黛玉的信没有如别人那般按照制式来书写,甚至遣词用句也很是随意,因着皇帝曾许诺她可以畅所欲言!事实上黛玉是很不喜欢那种制式文的。即便华美,可作为从现代而来的黛玉,她更习惯于用白话文来表达。

    黛玉的信内容其实不多,无非便是节流二字,但是却洋洋洒洒二三十页,从当年她们家清查奴仆,道后来竞价采购,林林总总,看得皇帝觉得很是耳目一新,再联系之前林如海上的遗折,皇帝觉得这父女俩定是商议好的!

    但看着手边儿的楠木匣子,皇帝又觉得很是释然。虽然皇帝并不知道林如海究竟给黛玉留下多少家产,可看了黛玉这封厚厚的书信,却也觉得有这份家业乃是理所当然。

    皇帝看完信,沉思了许久,方传唤了黄季云前来。在等待时皇帝终是忍不住拿出了那张银票在手中看来看去。皇帝自然是不缺吃穿用度,可皇帝却很缺钱!

    林如海在皇帝最是缺钱的时候上了一封遗折,点明了敛财的方向,而黛玉更是在林如海出殡之时送来了银票。这叫皇帝心中不得不加重这父女二人的分量。

    黄季云来到御书房门前时,皇帝仍旧看着手中的银票没有回神。直到王公公进来禀报道:“圣上,黄大人已经到了,就在门外候着呢。”皇帝才从银票上抬起了头。

    倒不是说皇帝有多没见过银子。而是这样一个小女娃,能舍得拿出这么大一笔银子,实在是让皇帝很是费解,毕竟皇帝是了解黛玉的情况的。

    打理林府产业多年的黛玉,皇帝不相信她不知道这么一笔银子的价值,可偏偏就是知道这笔银子价值的黛玉,却将银子拿了出来!

    皇帝见着黄季云时笑道:“你那个女学生,朕的县主很有趣啊!”皇帝虽是随口说着,却让黄季云立马变了脸色,急忙跪下道:“圣上息怒!臣不知玉儿因何事惹圣上不悦,但请陛下念其幼,恕其无罪!”

    黄季云的表现,让皇帝不知怎地,就想起了黛玉当日所言那句:伴君如伴虎!不由得皱起了眉头问道:“在季云的眼中,可是与朕意见相左便有性命之危?”

    黄季云不明比这皇帝怎地就突然转了话题,心道:怕是玉儿在圣上面前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此时黄季云却也不知该如何替黛玉圆回来,遂急的是满头大汗,却仍旧低头不语。

    此时此刻在黄季云看来,那是言多必失!多说多错,反而不如不说。

    可皇帝见着黄季云那模样,却已然明白黄季云的心思。皇帝眼中那失望的光芒也越发的强盛。

    黄季云跪在地上不敢轻举妄动,皇帝也就这样坐在龙案后面,紧紧地盯着下面跪着的,自己心中最为倚重的臣子!不由得又想起黛玉那无所畏惧直言不讳的模样!

    想了想皇帝叹了口气道:“季云起来吧!朕并无怪罪之意!”说着皇帝便将黛玉写的那封信,扔到了黄季云面前,见黄季云拾起后,皇帝才含笑开口道:“瞧瞧你的好学生给朕上的‘奏折’吧!”

    黄季云一听,便是心中一跳!匆匆扫视了一遍,心中更是震惊不已。他从来就没有想过黛玉会如此大胆!虽然他一直知道那丫头也是个不安分的主,可这次的事儿,却是大了!

    黄季云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再次跪下道:“玉儿年幼无知,望圣上开恩!”黄季云不敢提林如海,这会子若是提了,怕是事情会更加糟糕!

    可他却不知,皇帝见他这般,却是越发的失望。皇帝幽幽开口道:“玉儿那丫头。”黄季云听皇帝称呼黛玉为:“玉儿”心中便松了一大口气,接着又听皇帝道:“曾跟朕说她看着朕须得谨言慎行。”

    黄季云不明所以地低头认真听着。皇帝也不需要他应答,仿佛是陷入回忆般继续说道:“朕问她为何,她答:伴君如伴虎!”黄季云一听这话,好悬没把魂儿给吓飞了!不由自主的便抬起头满脸震惊的望着皇帝。

    皇帝却也不理会他,只接着说道:“她还告诉朕,若有人与朕意见相左,那么就要考虑是否会掉脑袋,故而没人敢在朕面前畅所欲言!”说到这里,皇帝抬起头直视着黄季云的眼睛道:“朕一直以为季云是不同的!如今看来却也没什么不同!”

    黄季云一听,也是愣了一下才跪下叩头道:“圣上恕罪!臣于陛下并无隐瞒之言。只事关玉儿难免悬心,且不论臣仅此一个弟子。便是如海兄临终所托臣也不敢有分毫差错!故而分外紧张!望圣上见谅!”

    皇帝看着黄季云沉默了半晌才点了点头道:“季云起来回话!你我即为君臣,且为知己!相交已是多年,难道季云信不过朕的为人?”黄季云听皇帝如此说,不由得红了眼眶道:“得圣上看重乃是臣的荣幸!得圣上引为知己臣却惶恐!然臣甘之以怡!”

    皇帝见黄季云如此,方大笑了起来。具体如何,却是无人得知。

    笑过之后,皇帝却是从奏折中找出了林如海的那份遗折,放在龙案上,看着黄季云说道:“这如海这封折子想来你也是知晓的,但看你模样,想来你并不知道那丫头会给朕写这么个东西。”

    黄季云苦笑着看了看手中黛玉写的“奏本”摇了摇头道:“这丫头实在是胆大妄为得很!”皇帝笑道:“朕倒是觉得甚是满意!”说完皇帝又道:“来说说这两件事儿吧!朕瞧着很有点意思。或许可以好好操作一番!”

    说到这里皇帝也是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道:“南边儿又发了大水,西边儿却闹了旱灾!西北边境上也是蠢蠢欲动!”说完叹了口气道:“这到处都需要花钱啊!”

    皇帝说着,举起手边儿那张银票对着黄季云摇了摇道:“一个小丫头都知道,国之有难,人人有责!也明白一方受灾,八方支援!可朕的这些个大臣呢?成日里锦衣玉食,笙歌箫舞!过的是比朕还奢侈的生活!”

    说着皇帝很是愤怒的将手中的银票砸在了龙案上,愤愤地道:“既然不能为国为民!朕要之何用?!”

    黄季云见此想了想道:“圣上虽已有了决断,却也要计划一番才是。”说着黄季云抬头看了看皇帝,压低了声音道::“毕竟是太上皇的老臣子,怕是处理不好会给圣上惹出祸端!”黄季云说完,便赶紧低下了头,甚至不敢去看皇帝的神情。

    皇帝此时的神情也确实很是难看,毕竟没有那个皇帝会喜欢头顶上在压着太上皇!可如今,皇帝却不得不忍之下来。

    平息了情绪之后,皇帝才问道:“季云觉得那丫头所言有几分可行?”显然皇帝也不想再继续讨论林如海那封遗折了,他已经有了决断,如今不过是如何布局的问题,且此时不可操之过急。

    而黛玉所言之事若是可行,虽不能为国库增添收益,却能大大的节省朝中上下各处开支!皇帝不由得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

    黄季云再次拿起黛玉那封“奏本”仔细的看了起来,可谓是斟字酌句,生怕看漏了去!好在黛玉用的是白话文,且断句处画下很大一把“x”,理解起来倒也容易,不过只讲了两件事儿而已。

    黛玉在信中提出三点,第一是责任承包制,第二是采购竞拍制,第三是轮流监管制。

    黄季云看完后,想了想才说道:“圣上莫不如先选一地尝,由小见大方知效用。”说完停了一下道:“依为微臣所知,那丫头在林府使用的便是这三点。”

    见皇帝看向自己,黄季云便继续解释道:“臣打个比方,林府的食谱是每月月初便制定好的,通常不会更改。在制定食谱时会预留出,一次大宴三次小宴的单子。而厨房是不负责采购的,厨房会将所需之物按照列成单子交给管事的。”

    黄季云刚说到这里,皇帝便打断道:“若是当月没有宴席怎么办?采购回来的物品岂不是都都坏掉了?”

    黄季云听后笑道:“并不会立时采购回来,管事的拿着那单子便去市场找来商家,告知商家府中最多需要多少,最少需要多少,然后看那户商家能在同等质量的情况下给予最优价格,便会在那个月让那户商家按照每日所需送来。”

    皇帝挑眉道:“那如何结算?管事的不会贪墨吗?”黄季云摇了摇头道:“定那户商家并不是管事说了算,管事只是出面商讨,完了报价需要上交给管家,管家确定后,在回馈给管事,管事方能定下商户。”

    皇帝又问道:“那如何交付银子呢?”黄季云答:“每日里商户送了多少货品到府中,管事的会签张单子给商户,而厨房收了之后也会拿单子给管事签字交给账房,而月底商户来结账时,要找的却不是当初那个管事,而是林府的账房。”

    黄季云说到这里,看了看皇帝继续道:“而玉儿那丫头,府中什么也不管,就只管账房一处!”皇帝一听,忽的哈哈大笑起来道:“果然是有趣的丫头!”黄季云又补充道:“那丫头说,管好了钱袋子,一府上下才又安生日子。”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季云看另一件事儿怎样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五回 追缴欠银(一):初闻追缴

    推荐一本文字诙谐生动的好书《镜中行》希望大家喜欢,本书讲诉了很多人生哲理,但是需要你慢慢体会!

    另:特此感谢小兔妮的月票支持!古井正在努力的码字!o(n_n)o~谢谢亲们的厚爱哦~古井很努力呢!

    ————————————————————

    皇帝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季云看另一件事儿怎样呢?”黄季云看着“圣恩堂”三个字,也很是头痛的苦笑了一下,道:“只怕此时……不太好办。”

    皇帝也低着头一支手指敲击着龙案,想了想道:“若真能成,倒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儿。”黄季云笑道:“可这事儿怕是不容易,且不说别的,光士林之中就会有人跳出来反对,会找出诸多理由来阻碍。”

    皇帝想了想,叹息道:“此话倒是不假。如此便先放一放。”说着又与黄季云商量起了别的。

    此时黛玉一行已经到了通州码头,正在登舟。因着有禁卫军护送,一路倒是没遇上什么事儿,较之以往更为顺畅。当贾琏护着林如海的黑漆楠木棺椁,上了黛玉那艘船后,两大三小五艘船便南下了。

    贾琏之前一直忙着护在林如海的棺椁边儿上,故而也没发现这次带队禁卫军的,竟然还是老熟人,此时见着身穿银甲的莫轩,一身英气逼人,当年的稚气依然褪去。

    贾琏不由得高兴的拍了拍莫轩肩膀笑道:“好多年不见,你竟然成了禁卫军统领!”说完贾琏就想起当日闯宫门的事儿,不由得感概道:“早知道你在禁卫军中,怕还能少去许多麻烦。”

    贾琏自然不知道,那****硬闯宫门,若不是莫轩偶然路过,怕是他自己的性命也难说了。

    此时莫轩却也并不提起此时,反是笑道:“是啊,多年不见,听说你考中举人。”说完回头看了看后头跟着的官船又道:“如今贾兄怕是赶不上春闱,倒是可惜了。”

    贾琏听莫轩提起此事,苦涩一笑道:“便是赶得上,如今又哪里有读书的心思?”说着贾琏也转头看了看后头跟着的船只,那上面停放着林如海的棺椁。情绪不由得一下子低落了下来。

    莫轩见他如此模样,心中也是颇为感叹,回想起记忆中初见林如海的模样,那是还是自己闯了祸,撞伤了黛玉,可林如海虽严肃,却无不责怪。

    再见时已在扬州,那时的林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