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黛玉-第1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黛玉对着皇后娘娘深深一蹲道:“皇后娘娘仁慈!古言道: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若舟船足够坚固强大,又何须畏惧江河?便是大海又能如何?而从古至今,可有哪朝哪代是千秋万代的?故而,玉儿想说。”

    说到这儿,黛玉对着皇帝跪下后磕了一个头才朗声道:“强大自身,比削弱别人重要。更重要的是,天/朝的敌人,不是天/朝的百姓,而是周遭的外邦。”

    黛玉说到这儿再次磕头道:“民富则国富,民强则国强!民众知书达理,方显天/朝礼仪之邦,民众学富五车,方可建设天/朝万代不衰!”说完,黛玉以额抵地,伏身不起。

    武郡王妃与皇后很是紧张的看向盯着黛玉不言不语的皇帝。而婉瑜与涵迤二人则是已经慌乱不已。只有大皇子妃,仍然没能回过神,愣愣地盯着黛玉,心中暗道:这就是被母后与涵迤推崇备至的圣上亲封的县主?

    在大皇子妃看来,眼前这人,简直就是个傻大胆!别说仅仅只是个县主,就是公主,也没谁敢于在皇帝面前说这样的话儿!

    皇帝静静地看着跪伏在自己面前的黛玉,看似神色淡然,看似不动声色,然黛玉所言字字句句,都在皇帝耳中轰鸣!尤其是那句“天/朝的敌人,不是天/朝的百姓,而是周遭的外邦。”是多么的震耳欲聋!

    皇帝不说话,旁人更不敢在此时说什么,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跪伏在皇帝跟前的黛玉,甚至连皇后,也不敢去打量皇帝的神色。

    皇帝心中在想什么,没人知道,便是黛玉,其实也是不清楚的,但她知道,方才那般话说出,至少她的小命是不会有危险了。果不其然,皇帝沉默了许久之后,站起身,对着跪伏在地的黛玉冷冷地道:“跟朕来。”说完头也不回就当先走了出去。

    王公公见此,看了看皇后又看了看武郡王妃,最后对着黛玉深深一叹道:“县主请吧。”

    此时黛玉才缓缓站起身,见武郡王妃似想要说什么,黛玉轻轻地摇了摇头,便在王公公的‘陪护’下跟着皇帝而去。

    在侍卫们诧异的眼神中,皇帝当先走进了御书房,而黛玉则在门外停下了脚步。御书房,可以说是女子的禁地,便是皇后也是不能随意进出的,旁的女子就更是不能进出这扇门。此时皇帝走了进去,虽说之前皇帝叫黛玉跟他来,但黛玉仍旧停下了脚步。

    皇帝坐在了龙案后,才发现黛玉竟然没有跟来!而王公公则已经站在了自己身后,不由皱眉问道:“那丫头呢?”语气很是不善。王公公连忙堆笑道:“圣上何苦与小姑娘见识呢,不若就饶了她吧。”

    皇帝一听这话儿,便似笑非笑地看着王公公也不说话,王公公心中一惊,急忙改口道:“圣上息怒,县主就在门外,老奴这就宣她觐见。”说着便转身跑出了门外。

    王公公见矗立在寒风中的黛玉,内心也是惋惜不已,然自己已经尽力了,此时也只得宣了她进去,是福是祸,端看这姑娘的造化了。要说王公公对黛玉的印象,那是当真不差的!

    王公公行至黛玉跟前儿,叹息道:“县主也是……哎,快进去吧,圣上等着呢,回头说些软话儿,圣上……”

    王公公还未说完,黛玉便抿嘴笑着对他点了点头,往前走去,王公公一愣,往前赶了两步,行至黛玉身旁,正欲在劝说两句,却听黛玉轻声笑道:“王公公有心了,玉儿记下这份恩情。”说完不待王公公再说什么,便已经跨入了御书房的大门。

    黛玉行至皇帝龙案前,蹲身行礼道:“臣女林慧,参见陛下。”皇帝也不叫起,只似笑非笑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孩儿。

    过了好半晌,皇帝才压低了声音,满是威严地问道:“你可知罪?”黛玉也不抬头,只在皇帝问完后立时回道:“臣女不知。”皇帝一挑眉也不继续追问,转而问道:“你可知这是什么地方?”

    黛玉沉默了片刻方才答道:“御书房,圣上批阅奏折,处理军政大事儿的地方。”皇帝点点头不再说什么,而是静静地看着黛玉,心中很是诧异,这丫头哪来的那份镇定劲儿?便是她父亲林如海与她师傅黄季云,也多有不如!

    见黛玉蹲得额头有些沁汗,皇帝才冷哼一声道:“起吧!”说着头也不转地道:“赐座!”王公公一听这俩字儿,才算是将心吞回到了肚子里,连忙亲自命人搬来椅子给黛玉。

    黛玉此时也确实腿有些打颤,遂也没有拒绝,便坐了下去。黛玉此时可不似往常那般浅浅而坐,而是微微嘟着嘴,一屁股坐了个稳稳当当。还不住的用手,看似悄悄地,实则明目张胆的揉着膝盖骨。

    皇帝见黛玉那小女孩儿模样,倒是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笑意,面上却仍旧绷着,冷冷地道:“今日你若不能将方才之言解说清楚,怕是就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椅子给你坐了!便是你师傅黄季云,也救不了你。”说完皇帝顿了顿问道:“你可明白?”

    黛玉歪着头看了皇帝一眼,又转回头看着自己的膝盖,理直气壮地道:“臣女不明白。”

    这答案,倒是令皇帝一愣,却又接着听黛玉说道:“圣上曾经亲口许诺臣女,可畅所欲言。今日臣女不过是说出心中所想,便为自己招来横祸,可见……”说到这儿,黛玉并不再说下去,而是将头转向了龙案相反的方向。

    王公公见此很是一愣,谁人敢在圣上面前如此这般?却不知皇帝见黛玉这般模样,反而心中的怨怪少了许多。

    是啊,谁人敢在皇帝面前使性子?便是公主,皇子也都是不敢的!可皇帝也是人,也会渴望儿女父子亲情,这也是为何多数皇帝对公主比对皇子要好的缘故,因为皇子天生就是皇位的竞争者,而公主却不是。

    但当今圣上,这位曾经的四王爷,可是在做皇子时就有冷面王之称,便是最疼爱的女儿,涵迤公主,在面对他时都会有所拘束,偌大的皇宫中,竟是无人敢于像黛玉这般在他面前真性。

    想到这儿皇帝看向黛玉的眼神不由柔和了许多,见黛玉仍旧赌气似得扭头不看自己,不由好笑道:“好了,给朕把脑袋转过来!”谁知转过头来的黛玉,不仅仅是嘟着嘴,更是红着眼圈,一脸受尽委屈的模样。

    皇帝好笑道:“你在众人面前说的那番话,还有理了?”说起正事儿,黛玉却是深深吸了两口气,整了整神色,肃穆道:“臣女不觉得有错!”

    皇帝见她满脸严肃,却又不肯认错的模样,不由眯缝起了眼睛,盯着黛玉,缓缓地道:“好!朕给你这个解释的机会!”

    黛玉整理一番思绪后,才缓缓地道:“臣女记得,当年圣上还不是圣上时,臣女就问过,百姓不识字,如何明理,不明理如何知法?不知法,谈何犯法?”黛玉说这话儿时定定地盯着皇帝的眼睛。

    见皇帝也看着她,并不曾有丝毫的闪躲,黛玉才继续说道:“常言道:不知者不罪!圣上以何理由追究百姓的罪责?若不追究圣上又以何之国?”皇帝一愣,没想到黛玉会扯出这么一番话来,却并不曾打断黛玉,而是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黛玉继续。

    黛玉想了想道:“臣女认为,普建学堂,将教育掌握在圣上的手中,方可教导出利国利民的人才。”说到这儿黛玉见皇帝眉头一挑,便立刻补充道:“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人才。但圣上并不能否认,有许多人才确实是被埋没了的。”

    见皇帝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黛玉又道:“若是教育掌握在圣上手中,何人是人才,何人是蠢材,难道还不一目了然吗?”

    皇帝笑道:“就为这一目了然,朕就要大肆兴建学堂?”黛玉却是摇头道:“不,圣上光兴建了学堂,是无用的!圣上应该立法!适龄孩童必须入学,非官立学堂学子,不得参加科举!”

    此话可谓石破天惊,别说皇帝,便是一旁的王公公都是愣了!这话儿是可以随便说的?但皇帝很快反应过来,眯缝着眼睛看着黛玉,眼中有着黛玉与王公公都没有察觉的,赞许的光芒。

    黛玉见皇帝并未出言反驳自己,遂又接着说道:“将教育掌握在圣上手里,或者说掌握在朝廷手里,还有几大好处。”

    皇帝适时出声道:“说来听听,若有果真有理,朕赐你茶吃,若没理,朕赐你板子吃。”(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八回 傻大胆(二)

    特此感谢luyuzai,蓝熙,格格8161的月票支持!感谢樵歌牧咏的打赏,感谢19开心,十方嚣魔道,丽水铺子,angangang,东家部的月票,谢谢亲们的厚爱~o(n_n)o~

    —————————————————————

    黛玉一愣,看向皇帝那略带戏谑的眼神,方知皇帝乃是在与自己玩笑,遂也不紧张,只娓娓道来:“一则自然是能让普天下百姓皆可识字,识字后的百姓,则不能以不知为借口规避律法,也能少了许多冤假错案。”

    黛玉故意停下抿了抿嘴,以示自己口渴后,继续说道:“二则圣上使得全天下百姓,都得以识字读书,乃是千古圣举,自当被万古传颂。三则,”黛玉抬头看向皇帝,很是认真地道:“圣上,或者说是朝廷,可依据天/朝需要,培养专门的人才。”

    黛玉见皇帝仍旧不言不语地看着自己,不由得又嘟起了嘴道:“圣上说的茶呢?难道臣女说的没理?”

    皇帝原本正在思索黛玉之言,不想此时黛玉忽然来了这么一句,不由哑然失笑,见黛玉那双水漉漉地眼睛,坦然地望着自己,皇帝好笑地对王公公道:“去,给这丫头送盏茶来。”皇帝话音刚落,黛玉补充道:“好茶!圣上私藏的!”

    王公公和皇帝具是一愣,黛玉见此笑道:“方才圣上允诺,臣女若言之有理,便赐臣女好茶吃,普天之下,自然是圣上私藏的,才是最好的茶叶!”见此,皇帝与王公公具是笑了起来。

    王公公偷偷瞅了眼皇帝,见皇帝并无怒色,遂笑道:“老奴这就给县主备茶去,要说,圣上还老夸县主制的花茶乃是极好的呢!”说着就转身出了御书房。

    待王公公出去后,黛玉却是忽地整肃了神色,盯着皇帝的眼睛,轻声说道:“教育,犹如航道。若航道由圣上来掌握,难道圣上还须担忧水流吗?”皇帝心中一动,遂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问道:“这是玉儿打算告诉朕的?”

    皇帝问完,却见黛玉忽然像是没了力气似得垮了肩膀,嘟着嘴道:“原本没打算今儿就说的,就如臣女之前所言,如今尚未具备那般条件。不过是被圣上一激,脱口而出罢了,说完臣女便后悔了。”那神情是说不出的懊恼。

    皇帝见此不由哈哈大笑起来,看着小女孩儿模样的黛玉问道:“那玉儿再说说,你认为朕若要办成此事,还需要什么准备呢?”皇帝自然不会不知此事若办起来,千难万难,如今不过是为了考考黛玉罢了。

    黛玉心中也明白这点儿,可话赶话已经说到这儿了,总不能半途而废,遂想了想道:“圣上要兴建学堂,有四大难题尚待解决。”

    皇帝点点头示意黛玉继续,黛玉便继续说道:“第一个便是银钱,如今天/朝两线作战,怕是国库吃紧,并无多的银钱来兴建学堂。第二个乃是勋贵氏族,”黛玉说到这儿便见皇帝的脸色变了变,可黛玉却不能不继续说下去。

    黛玉接着道:“勋贵氏族大多建有家学,一则是为了教育子孙后代,二则也是为了笼络人才,三则从小培养忠诚与家族的观念。而圣上若要兴建学堂,便如臣女之前所言,须得立法,让所有孩童都必须上圣上兴建的学堂,如此一来自然会产生矛盾。”

    黛玉也不看皇帝的神色,继续说道:“三则普天下百姓,皆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如今圣上先是给他们读书的机会,要求每个人都读书,而后却又要剥夺一部分人继续读书的权利,想来也会有许多不满之人。”

    黛玉说到这儿,皇帝问道:“你既知晓,为何又那般与朕道来?”黛玉解释道:“人的天分是生来铸就的,有的人适合读书,而有的人并不适合。”

    黛玉说完,微微颦眉想了想继续说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而天下农耕全凭经验,并无系统的教育,工业就更不必说,虽朝廷有工部,可有工匠的系统培养?商业……圣上如今还在重农轻商呢!”

    黛玉的话总是出乎皇帝的意料,皇帝不由一怔后笑道:“玉儿这是在指责朕吗?”

    黛玉摇头叹息道:“不是指责圣上,而是这千百年来的思想!”说完黛玉看着皇帝试探着问道:“好些思想都是千百年前的,臣女不认为是错的,但现如今的天/朝,各方面与千百年前总有不同吧?那么千百年前的思想观念,就总有些是不合时宜的地方。”

    说完黛玉不敢错开眼神地望着皇帝,希望从皇帝的眼中看出皇帝的观点和态度,但皇帝在听完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后,竟然是没有反应,没有表情的。这让黛玉很是失望也很失落。

    想了想黛玉再接再厉,试图探得皇帝底线似得道:“若圣上在小学之后,建立中学的同时,建立农学,工学,上学,以及兵学馆,将那些不能继续参加科考的学子因材施教,想来矛盾能够降到最低。”

    说完黛玉一笑道:“只不过不知圣上有何方法,能令那些掌握技能的先生们,都到圣上所建的学府来,对学子们倾囊相授?这便是第四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这话很有些挑衅的味道了,但皇帝仍旧是不动声色的看着黛玉,直到王公公端着茶盘走了进来,对黛玉笑道:“这可是圣上私藏的好茶,平日里圣上都舍不得吃的,县主赶紧谢恩吧。”

    黛玉再看了皇帝一眼后,却是对王公公笑道:“不知道公公方才可曾偷吃过我的茶?”王公公一愣,赶紧委屈道:“瞧县主说的,就是给老奴再大的胆子,老奴也是不敢的。”黛玉听完哈哈一笑道:“既如此,回头我便给公公包一包我自制的好茶来。”

    黛玉说到这儿看了眼皇帝,故意压低了声音对王公公道:“就包圣上夸赞的那种,咱也眼气眼气圣上。”说完掩口一笑,王公公却是一副苦笑的模样,皇帝见此也是哭笑不得地道:“还不快谢了县主的赏赐?”王公公也只得行礼谢赏。

    玩闹过后,黛玉一边儿吃着茶一边儿继续说道:“拿兵部来说,兵士易得,将帅难求,而将帅多出自于世家大族,乃是因为世家大族方有银钱供家族子弟学兵学武。若能普及教育,分而教之,圣上何愁良才难得?”

    皇帝却不急着回答黛玉的话,反而是看着自己空荡荡地龙案,再看看黛玉手中的茶,不由对王公公冷哼道:“你这是给朕当差呢?还是给这丫头当差?”王公公被皇帝这么一说,冷汗都出来了,赶紧跪下道:“奴才永远都是圣上的奴才!”

    黛玉却是噗嗤一笑道:“公公在这儿跪着表忠心,不如赶紧给圣上冲壶好茶去,记得用圣上私藏的好茶!没得替圣上心疼的。”皇帝见此没好气地瞪了黛玉一眼,黛玉却是嘻嘻一笑不以为意。王公公此时才会意过来,自己竟然忘记给皇帝送茶水来了!

    王公公一拍脑门懊恼道:“是奴才糊涂,奴才这就给圣上泡茶去!”说完又颠儿,颠儿,颠儿地跑了出去。

    此时皇帝才展开黛玉之前给他的那张笺子,上面用工整的小楷写到:建立船队,开通海商。建收容院,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寥寥二十字,却让皇帝倒吸口凉气。

    皇帝没好气的举着手中的笺子向黛玉问道:“这就是你给朕的年礼?”黛玉微微一笑道:“正是!”那回答,干净利落,还很理直气壮!却是将皇帝给气笑了。

    皇帝没好气地问道:“建船队,哪来的银子?收容?按照你这丫头的意思,怕是老的,小的,都要收容吧?银子呢?”是啊,现在皇帝最头痛的,可不就是银子吗?

    黛玉却是不慌不忙地道:“泱泱天/朝,难道还缺了银子?不过是这银子没有被圣上调动起来罢了!”皇帝听闻此言,眉梢一挑,看向黛玉问道:“你又有何鬼主意?”

    黛玉却是一笑道:“臣女这可不是鬼主意,而是好主意!圣上要给赏赐的。”说完还略略自得的仰着白皙的小下巴,那模样说不出的娇俏可人。皇帝的眼眸不由得深了深,到底回过神来笑道:“说来朕听听。”

    黛玉也知道适可而止的道理,遂敛了神色道:“如今银子大多掌握在大家氏族与商贾手中,而大家氏族那边儿……”黛玉说到这儿顿了顿神色有些黯然地道:“父亲已经为圣上想好了法子,不是吗?”

    皇帝早就知道林如海的遗折,黛玉是晓得的,遂也并不惊讶,轻轻地点了点头,便静静地听黛玉说下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