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运回户部。”

无晋这才恍然,难怪户部下令,急调东海郡税银进京,估计申国舅知道要开战的内幕,所以先下手调银,他连忙问张容,“东海郡税银已经进京了吗?”

张容摇摇头笑道:“本来是要进京,但今年寒潮格外早,准河以北已经全部冰冻,运银船在陈留过不来,现在税银还在江宁银库。”

“原来如此,这却便宜了我。”

无晋送走宦官,又和张容说了几句,交代了陈开复等人,这才带着妻妾返回自己府上,苏菡回到自己家中事情颇多,要收拾一路疲劳,无晋却又马不停蹄,踏着厚厚的积雪赶往大都督府。

大都督府内也同样被厚厚的积雪覆盖,几十名士兵正在忙碌地清扫大门口和院内的积雪,无晋骑马到大门口,却一眼看见了长史周信。

“周长史!”

他老远叫了一声,周信正在指挥士兵们门口门外的凝冰,听见喊声,寻声望去,看见了正在下马的无晋,他顿时大喜,急忙迎了上去,却不防脚下一滑,一下子坐在雪堆上,无晋连忙上前将他扶起!“长史小心了!”

周信却哈哈一笑,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积雪,连忙问道:“殿下是几时回来的?”

“刚到!在码头便接到了圣旨,想找长史商量一些事。”

“我知道,我也接到了旨意,准备等你回来就找你商量,没想到殿下和我想到一起去了,殿下请!”

周信连忙将无晋请进衙门,两人走进周信的办公房,周信把门反锁,摆摆手,两人走进里屋坐了下来。

周信微微一笑,“殿下,危机和机遇同时到来了。”

“长史已经知道?”

周信点了点头“…我得到的消息更加详细,皇甫玄德攻打凤凰会的决定遭到了太子和申国舅从未有过的司时反对,殿下没有想到吧!”

无晋冷笑了一声,…‘他们各怀心思罢了。”

“不错,申国舅是想让楚王来楚州开府,实领楚州大都督和水军都督后,后再对凤凰会动武,这样楚王便能趁机掌控军权,这是申国舅一直在打的如意算盘,而皇甫玄德让你去打凤凰会,便打乱了他的计划,至于太子,他是不希望你过早被削爵,你还没有为他所用,二人确实是各怀心思。”

周信喝了口茶,又笑了笑,缓缓道:“不过这次皇甫玄德虽然给你制造了危机,却同时给了你机会,殿下,你有没有考虑过,怎么抓住这次机会?”

无晋沉吟一下道:“我确实考虑过,一个是水军得以扩充至五万,另一个是掌握了楚州的钱粮,不过时间并不得以长久现在我最头痛的是,该如何解决凤凰会?

这也是无晋来找冉信的原因,他又道:“我希望晋安召开一次正式会议,这也是我作为晋安主公的要求,除了张崇俊这种实在来不了的人之外,我希望其余人都能来聚一聚,大家共商这次攻打凤凰会的危机。”

“好的,我会立咧通知所有人到江宁来聚会,不过人不会多,毕竟晋安会的人就不超过二十人。”

两人又说了说水师后勤的安排事宜,这时无晋想到一件事,便笑道:“这次我深入楚州内地半个月!颇有收获,我竟得到了楚王系sī军的分布图和他们兵力配置,着实让人想不到。

周信很惊讶,这可是楚王系的最安秘密,他在楚州呆这么多年,也仅仅知道一两座田庄养有军队,但全部的分布图,他也一无所知。

“公子是说全部的sī军分布图?”

无晋从怀中取出一份叠好的地图,将它展开摊在桌上,这是一份楚州地图,上面圈了不少红点,这就是他从庐江搞到的sī军分布图。

“长史看见没有,这些红点便是楚王系sī军所在的田庄,一共有二十四座田庄,每座田庄的兵力人数都很详细,一共是八万sī军,这也是太子托我做的一件大事。”

“殿下要把这张图给太子?还是用它来威胁申国舅?,…周信不明白无晋为什么对这件事如此热衷“实不相瞒周长史,我是想把这支军队收为已用,让楚王系去刮‘练,去养活,最后给我做嫁衣裳。”

“那钱粮呢?殿下或许不知道,养活这八万军队,一年至少要一百五十万两银子……”

“钱粮都已不是问题!”

无晋打断了他的话,“现在关键是,时机!长史知道吗?我有一种感觉,时机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近!就在这一两年内,楚王系和太子的矛盾必然爆发,时机很可能是突然到来,如果我们没有准备,就会抓不住这个机会,会后悔莫及,长史,时机啊!”

“殿下认为会是什么样的时机?”

无晋沉思了片咧道:“具体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一点,很可能太子也有sī军,而且皇甫玄德已经察觉了。”

离开大都督府,空气很寒冷,但无晋身体内血却在沸腾,他一路上都在想楚王系sī军的事情,这件事对他非常重要,齐瑞福或许能给他提供财力,有足够财力,那他在富饶的楚州也能买到足够的粮食!现在他的问题就在于自己的军队,他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而不是指望凤凰会的陈家。

尽量他是嗣凉王,尽管他相信张崇俊会为他争嫡卖命,但西凉军毕竟是在西部,而他的人在楚洲,他必须要在楚州拥有属于自己的军队,现在机会已经来了,皇甫玄德准他扩军五万,但这还不够,他至少要拥有二十万军队,而楚王系的这八万sī军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他如果能拿到这八万军队,那他就有了和朝廷抗衡的资本,怎么样才能将这八万军队占为己有?

无晋反复在考虑这个问题,其实这也是一种战争,只要是战争,就会遵循战争的现律,知己知彼,才能稳操胜券。

不知不觉,他便来到楚州水军都督府,此时已是黄昏时分,水军都督府大门紧闭,门口的积雪已清扫得干干净净,一根荒草也看不见,大门用油漆重刷一新,大鼓也换成了新的,俨然变了一番模样。

无晋回头对亲卫们笑道:“跟我进去看一看。”

众人翻身下马,向军衙大门走去,门没有关严,留了一条缝,他们推门走了进去,军衙内和外面一样,也被清扫得干干净净,但没有看见人,所有房间的门都关闭着,显得很安静。

无晋走过一道院门,来到第二重院子,这原本是租了出去,现在已被收回,也已经清理得干干净净,和外面相比,这座小院绿化很好,两棵大树枝狂茂盛,可以想象,当春天到来时,这座小院的一半都会被绿sè充满。

这时他听见一间屋里传来动静,便走了过去,只见房间内,一名官员正在糊新窗纸,背对着他们,没有发现他们的到来,屋子里非常明亮,宽大的桌椅,上好的茶杯,桌上文房四宝,一应俱全,整齐的书柜,还有几把宣城郡的藤椅,无晋心中一动,他向后退一步,看了看上面的牌子,只见上面写着“水军都督房,五个大字。

原来这里就是自己的力公室了。@。

卷一东郡风云第一百七十八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

贴窗纸的官员似乎感受到什么……回头,见进来一大群军士,为首之人正是水军都督皇甫无晋,吓得他慌忙躬身施礼,“卑职参见都督!”

“这么晚还没有回去吗?”无晋温和地问道。

“回禀都督,卑职贴完窗纸就准备走。”

无晋点点头,在他的座位前坐下,感受一下宽大的椅子,他见这名官员颇为年轻,便笑着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担任什么职务?在水军都督府多久了?”

“卑职叫王平,是仓曹参军事,在去年九月调任水军都督府。”

“那原来在哪里任职?”

“回禀都督,卑职原来在广陵将军府出任参军事之职,因为前任杨都督和广陵郡马将军私交关系很好,便从广陵将军府借调来五名官员,后来走了四人,只剩下卑职一人。”

“广陵将军府!”无晋倒有了几分兴趣,问他,“你对广陵军府的情况了解吗?”

王平点点头,“卑职在广陵将军府担任兵曹参军事三年,对广陵军府情况了如指掌。”

“我对广陵军府的情况非常感兴趣,你不妨给我介绍介绍!”

王平想了想便道:“广陵郡一共有五个军府,一万一千人,五个军府分驻五个县,士兵绝大部分都是本地人,五个都尉有四个也是本地人,军队战斗20只能算一般,毕竟近百年没有打仗了,当兵也就是混日子混粮饷,广陵人很念故土,都不肯去外地驻扎,每年选进京戍卫的士兵,谁都不肯去,最后只能抽签决定,我的印象很深,另外,将军府也是个清水衙门,和水军府一样,所有后勤钱粮都被大都督府控制,反正和我们以前差不多,大家都在混日子,听说有油水之事,大家都争先恐后,听说出力干活,谁都会缩边,具体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看都督需要问我什么?”

无晋点了点头,“我现在暂时也没有什么好问的,以后想到再问吧!你就回去吧!明天再贴窗纸,我要后天才能来。

说完,无晋自已也站起身出去了,众人翻身上马,继续前行,不多时便回到自已家中,远远地见大门口听着一辆马车,几名士兵在帮忙搬东西,京娘似乎也在门口。

无晋上前笑问道:“京娘,谁来了?”

京娘回头见是无晋,她连忙笑道:“是我舅父一家来了。”

无晋听说陈锦缎来了,顿时精神一振,笑道:“什么时候到的?”

这时从马车出来一名少女,正是京娘的表妹宝儿,穿一身银色绸面夹袄,脸色红润,皮肤白哲,显得气色非常好,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盈盈施礼答道:“多谢殿下惦念,我们今天下午进城,绕了一大圜,才找到这里,说实话,真的有点累了。”

“累了就早点休息,你父亲呢?”

“殿下,我在这里!”

京娘的舅父陈锦缎从府内走出,他是个急性子,见到无晋便拱拱手道:“殿下可有时间,我有重要事情,是关于那个东西……”

无晋会意,立刻道:“好吧!我们去外书房。”

陈锦缎扛着一只颇为沉重皮箱跟无晋走进了外书房,无晋将门关上,笑问道:“又做了一把枪吗?”

陈锦缎摇了摇头,他将竹箱子放在地上,打开笑道:“殿下离开京城后,我受枪的启发,发明了一种新式火龘药箭,我感觉它的威力要超过枪。”

无晋探头看一眼箱子,他顿时愣住了,在他面前,竟然是一尊短炮,炮长约两尺,用生铁铸造,后面有点火的炮眼和装药处。

“这是做什么用?”他迟疑着问。

陈锦缎显然没有意识到自已的发明是一大创举,他笑着取出一把铁箭塞进炮膛内,指着炮身笑道:“里面有块隔铁,火龘药发作对会猗隔铁猛地向前推动,从而铁箭射出去,我试过,可以射九十步,关键它是铁箭,数量又多,穿透力很强,六十步内盾牌根本挡不住。”

无晋按住了额头,他知道这玩意,叫做一窝蜂,可是老天啊!陈锦缎已经发明炮,居然用炮来射箭,这等于就是用宰牛刀去杀鸡,他难道自己没有意识到吗?

他有点苦笑不得,便指着炮身问:“你有没有想过,用它来射出大的铁弹,而且铁弹射出后可以爆炸,无数小弹片,可以杀伤多少人,你想过吗?”

陈锦缎慢慢蹲下,双手抱住头,呆呆望着他发明的飞箭火炮,半晌,才听他自言自语,“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你怎么会想到要发明它?”无晋好奇地问道。

“我是觉得燧发枪射得不远,还不如军弩,就想着能不能用它来射箭,枪管造粗大一点,多射几支箭,也不需要枪托扳机之类,可是若造得太薄,容易炸膛,我就用铁管反复做试验,确定了厚度,又找到一名老铁匠,要求他管身不能有缝,他便想到铸钱的办,用砂直接做一个模子,内外两层,中间有缝隙,然后将铁水浇讲缝隙内,敲掉砂模后,便得到一个完整的粗铁管,再打磨一下便可以了,不过他说还一个办。”

“还有什么办?”

“他说用砂模做粗铁管,厚度不均匀,而且容易有气泡,也不是太好,还有一种用精铁打成两块圆弧形钢板,合成一个圆筒,用铁水浇缝,再用几个铁箍烧热后套住它,铁箍冷却后会收缩,便会将铁管牢牢箍死,这样粗钢管就厚度均匀,而且没有气孔,非常结实……””

“这个老工匠在哪里?”无晋不等他说完,便急不可耐问。

陈锦缎笑了笑道:“这个老铁匠是我同乡,我以前就认识他,和我关系很好,如果公子需要,我可以写封信叫他过来,只要公子肯出五十两银子一个月,他长翅膀也要飞来。”

无晋立刻拱手道:“那就烦请舅父一定一定替我把他请来,就说我愿意出每月五百两的重金聘请他。”

停一下,无晋还是不放心,“那烦请舅父写封信,我派人去请!”

无晋按耐不住内心的激动,轻轻抚摸炮身,他早就想过造炮了,他看过水雷的结构,是用生铁铸造,这种技术完全能做出开花弹,对于水军来说,火炮意味着什么?

更何况自已手中就有一百万斤精铁,完全可以铸造一千门火炮。

当天晚上,陈锦缎便写了一封信,无晋交给两名得力的梅花卫军士,嘱咐他们无论如何要把那名老铁匠请乘。

和无晋紧锣密鼓考虑备战不同,刚刚被册封为崩凉姜妃的苏菡却要做另一件事,那就是关于无晋迎娶齐凤舞。

在上次他们离开江宁去维扬的时候,齐万年特地赶到码头向无晋提出了齐家和凉王系联姻之事,无晋当时没有明确答复,因为他准备先和苏菡好好谈一谈,再答复齐家。

当苏菡知道了无晋的真实身份后,她便意识到了,自己的丈夫只有一条路能走,那就是夺取帝位,否则,一旦事情败露,他们全家都将是抄家灭门的命运,包括她将来的孩儿。

想通了这一点,苏菡便抛开了小儿女的醋意,开始一心一意辅佐自已的丈夫,她也深知齐家对于无晋的重要,齐家稚厚的财力是丈夫扩张势力的必要保证,而联姻便是最好的结盟,这门婚姻就像一条纽带,将无晋和齐家紧紧联系在一起,彼此利益交融。

正是意识到这门婚姻的重要,在返回江宁第二天,苏菡便亲自登门拜访齐家主母,齐万年的妻子刘夫人,也就是齐凤舞的祖母。

上午,二十名梅花乒亲兵护卫着苏菡的马车缓缓停在齐府的大门前,台阶上站在几名女眷,正是事先得到消息的刘夫人和齐凤舞的母亲李氏。

刘夫人已经六十余岁,满头银发,她是齐万年的原配,给齐万年生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长子齐瑁、次子齐玮、四子齐环以及小女儿齐玲珑,她这些天的心情很悲伤,为儿子齐玮之恶身体显得虚弱很多,被两个丫鬟左右搀扶。

旁边跟着她的两个儿媳长子儿媳李氏和四子儿媳曲氏,还有她女儿齐玲珑,今天将由她们四人和苏菡谈孙女凤舞的婚事。

齐家非常清楚,凤舞以商人之女的身份不可能嫁给嗣凉王为正妻,但是齐家是大宁王朝第一巨商,他们也不愿意齐家之女为妾,尤其齐凤舞还是长子的嫡女,所以她们要坐下来谈。

苏菡的马车缓缓停稳,一名亲兵上前打开了车门,侍女阿巧先下马车,扶着苏菡缓缓下来,苏菡今天穿一条红色六幅宽裙,身上穿一件黄色厚裙,外套一件无袖夹袄,肩披红帛,头梳云鬓,斜插翠羽簪,脸上略微化妆,更显得她天香国色,风姿卓越。

齐府的女眷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苏菡,但上次宴会是晚上,今天白天见到她,更是另一种姿容,令众人无不暗暗喝彩,她原以为凤舞已经是绝美佳人,可和眼前的嗣凉王妃比起来,凤舞身上还是少了一点点温婉大气。

刘夫人等人已经知道苏菡被册封王妩之事,她连忙上前跪下,“齐府爵妇参见王妃!”

她身后的媳妇女儿一起跟着跪下,“参见王妃!”

苏菡连忙将老夫人扶起,轻声道:“祖母切不可如此,我和凤舞情同姐妹,她祖母就是我的祖母,怎么能让祖母给我下跪,上次就说过了,九天万万担不起。”

“王妃太客气了,既已被册封,就应遵守国之礼节,不可轻废。”

刘天人又恭维她几句容颜美丽,便笑道:“外面寒冷,我们请屋里坐!”

苏菡和其他几名女眷见了礼,众人便簇拥着苏菡向内宅走去。

卷一东郡风云第一百七十九章齐家的要求

齐府的大帐房内人来人往,不断有人来上交帐表,领取银票,账房们都在一座大堂内做事,上百名账房先生们在紧张地核算账目,算盘珠子噼噼啪啪响个不停,即将到年底,账房们都格外忙碌。

百余名账房先生分为十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名管事,然后再有三名大管事,最后有一名总管事,时而有人起身,将一张算好的帐表交给本组管事,小管事进行复核并汇总后,将一张表交给大管事,大管事最后再复核一遍,交给总管事。

总管事拿起帐表仔细看了看,又问了几个问题,这才起身向隔壁走去。

账房大堂的隔壁是六间小屋子,房间内,齐凤舞正坐在桌旁,对着光线,眯着眼察看一张新银票,这是刚刚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