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你呢?你练熟了吗?”无晋又反问他。

郑延年是弓箭手出身,对远距离射击武器情有独钟,他也不直接回答,随时取下一支蝗发枪,手向魏暗一椎,“枪药和弹丸!”

魏猾从旁边架子上取下两只盒子递给郑延年,无晋很好奇地打开铁盒,一只是装铁弹丸的盒子,另外一只是装枪药,是按照他的标准化思路来做,一种是黄sè的硝化纸药包,里面是发射药,另一种涂成红sè的小薄壳木瓶,里面是引火药。

硝化纸药包是他的创意,做得和后世的子弹差不多,分量足、纸壳硬,可以直接落入枪膛底端,不需要再用通条顶死,可以省下填弹时间时间。

但他最感兴趣是装引火药的小薄壳木瓶,因为按照他的想法,是用火药匙或者小瓷瓶,但火药匙取药不方便,且火药容易受潮,而小瓷瓶又有点沉重。

没想到聪明的工匠们竟然发明了薄壳木瓶,份量非常轻,外面涂有一层防水蜡,可以放进用棉布做成的子弹带中,最让无晋惊叹的是瓶口用小软木塞塞住,而且木塞上横插一根木楔,这根木楔是非常关键的细节,有了它,拔下木塞就轻而易举,用拇指的指甲盖轻轻向上一顶,木塞就拔掉了,无晋不得不佩服工匠们的创造xìng。

只见郑延年动作非常熟练,双tuǐ夹住枪身,将黄sè硝化纸药包塞进枪管,随即装入弹丸,他端起枪,取出一只薄壳木瓶,用拇指的指甲盖轻轻向上一顶,木塞就掉了,将火药倒进火药池,便立咧举枪瞄准前方五十步外的墙壁,一扣扳机,只听‘轰!,地一声响,火光一闪,一颗子弹已经准确无误地打在墙壁上。

他对无晋得意地一笑,“比弹速比弩箭快一倍,六十步外可以打穿铠甲。”@。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零七章备战(下)

无晋却一巴掌打在他脑勺上,训斥他:“谁让你真射了,这里是火器仓库!”

郑延年羞愧异常,魏缙连忙劝道:“郑将军不知这里的规矩,请殿下原谅他。”

郑延年心中懊恼,其实他是知道这里的规矩,他来过这里不只一次,只是他一时得意忘形,便忘记了。

他连忙躬身认错,“卑职知错!”

无晋本来没有真想教训他,见他真的认错了,便点点头道:“这次念你不知,就饶你一次,不能再有下次,”

“卑职记住了!”

无晋回头又对魏缙道:“下面去看看火炮。”

……

相对于枪,其实无晋更重视火炮,此时已经开始大规模铸造火炮,不再是赵老铁匠一人忙碌,而是有三十名资深的火器工匠一同参与,他们平均年龄四十岁,每人都至少有二十年制造各种火器的经验,有了他们的参与,火炮铸造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他们一致同意采用脱模来铸造大炮,在众人一次次的试验下,炮壁厚度更加合理,铁质更紧密,最终解决了一直让人悬心的火炮炸膛难题,工匠们甚至造出了三千斤重的,能将炮弹射出千步外。

在一片忙碌的身影中,魏缙将无晋领到一尊三天前刚铸造完成的三千斤大炮前,炮身通体乌黑,长两丈尺,加有九道铁箍,最粗处一个人也难以环抱,无晋轻轻抚摸这尊大炮,心中的震撼难以形容,他不得不佩服工匠们的聪明才智,从开始铸造大炮到造出三千斤重的,仅仅只用了三个多月时间,这尊大炮中不知蕴藏着他们多少心血。

“这尊大炮我们日以继日铸造试验,失败了十次才终于成,它至今无名,请殿下给他起名。”

这时,赵老工匠也匆匆赶来,他现在是整个火炮营的技术总监,他上前施礼,“参见殿下!”

无晋对他依然很尊重,尽管不少工匠的造炮技术已经超过他,但他是发明脱模造炮臣,如果没有他的发明,自己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火炮这种利器。

无晋对他拱手回礼笑道:“赵师傅上次给我的火炮,我在海上已经试验成,没有发生担心的炸膛。”

说到炸膛,赵老工匠脸色露出羞愧之色,实际上他一直没有能够真正解决炸膛的难题,还是由一名京城来的工匠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一回头,正好这名工匠就站在他身后,他连忙将这名工匠拉上来对无晋道:“回禀殿下,炸膛难题是由这名莫师傅解决,他才是大臣。”

这个莫工匠约三十余岁,很不善言辞,他满脸通红,连连摆手谦让,“这是大家的劳,不是我一个人。”

无晋见他很老实,心中对他很有好感,便笑道:“请莫师傅讲一讲,怎么解决了这个难题?”

莫工匠说起技术,他的紧张便渐渐消失了,说话也顺畅起来。

“其实刚开始时,我也以为炸膛是因为材料问题,炮身内有气泡造成,后来反复试验,气泡问题解决了,可炸膛还是会发生,后来发现还是由于厚度问题。”

他指了指炮尾道:“因为发射药是在这里剧烈燃烧,对炮壁便产生很大的冲击力,然后越向后,火龘药燃烧引起的冲击力就越小,这样,我就将尾部炮身加粗,炮壁加厚,再将炮管加长,这样不仅炮弹射得远,而且发射药产生的冲击力就会均匀分散。”

无晋眉头一皱,“我记得以前炮身也是后面粗前面细,又有什么区别?”

莫工匠笑了笑解释道:“以前虽然粗细不一,但炮壁厚度是一样的,其实这样最危险,因为炮弹小,膛内宽,就有很大的缝隙,一旦炮弹引线被火龘药从底部引燃,炮弹还没有出炮口就爆炸了,而且缝隙太大,炮弹也射不远,而现在的火炮,只是炮壁厚度不一,但内壁口径都是一样,内壁只比炮弹略大一点,非常光滑,这样不仅不会炸膛,而且射程更远,所以解决炸膛问题,不仅是炮身,还有炮弹问题,卑职其实只解决炮身问题。”

赵老工匠又将另一名工匠拉上来笑道:“殿下,这位李师傅是火器高手,做了二十年水雷,他用水雷的原理发明了一种新炮弹,这样我们就省去了在炮口点引线的麻烦,发射药燃烧时,炮弹引线便会自动点燃。”

这也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发明,无晋记得试验时,每次都要将拖到炮口的引线先点燃,再点火门引线,非常麻烦,说到水雷,无晋便立刻明白了一点点。

这时,魏缙将一枚炮弹递给无晋,“殿下一看便明白了。”

炮弹是葫芦形状,前面露出一截引线,其他引线都在炮弹体内,这样火龘药爆炸时一部分火焰从炮弹和炮膛间的空隙渗透到炮弹前方,直接点燃了露在炮弹外的引线,炮弹射出去,引线继续在炮弹内燃烧,最后爆炸,水雷就是这么制造出来,当然,没有那么精确可能提前在空中爆炸,也可能落地后半天才爆炸,这个是没办,没有那么先进的科技。

无晋点点头,由衷赞道:“赵老师傅发明脱模,莫师傅改良炮身,李师傅发明炮弹,这就是三个臭裨将,顶一个诸葛亮,我要给你们重赏,所有造炮师傅都有赏赐,现在由你们三人给这尊大炮命名。”

王爷既然开了口,众人一致请他们命名,三人推辞不过,商量了片刻,赵老师傅便道:“回禀殿下,这尊大炮炮身固定在地上,外形像虎蹲,我们就以虎为名,叫它虎威大将军。”

众人都鼓掌起来,无晋赞道:“好!这个名字威风,咱们就叫它虎威大将军。”

这时,一名亲卫上前,对无晋低声说了几句,无晋便对众人笑道:“我得去码头了,又一批物资抵达,大家请继续造枪造炮,过几天,我再来探望大家。”

……。

江宁县码头,一支由八十艘五千石海船组成的船队缓缓抵达了江宁港,船内运载着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一百万担干草和五十万只被屠宰好的羊,这是齐凤舞利用齐瑞福商行和契丹的交情,花了五十万两银子从契丹高价买来。

骑兵一直是楚州军队的弱项,主要就是没有养马之地,没有足够的草料,养一匹马,至少要四亩土地来种草,在南方地区很不现实,而一支军队,如果没有战马,那它的机动作战能力就会下降很多。

无晋夺取白沙岛,得到了在齐州后背的战略要地,他计划将齐凤舞买来的一万匹战马运送到白沙岛,可中途就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中途的草料怎么解决,而且眼看买来的黑豆将尽,再没有草料补充,马匹就要出现饥荒,这批草料的到来,简直就是及时雨。

还有五十万只屠宰好的羊,这是重要的军粮,可以放在江宁码头的地下冰库内,夏天也不会腐烂。

无晋赶到码头上时,江面上停泊的船只正在卸货,数千名码头工人,仿佛忙碌的蚁群,将一袋袋冰冻的羊肉和一捆捆干草从大船上卸下,羊肉装上牛车运去一里外的冰库,而干草则直接运上小船,准备送往太湖东山,一万匹战马就养在那里。

“无晋!”

无晋刚抵达码头,便听见有人叫他,他顺着声音望去,顿时又惊又喜,只见在白沙岛分手的齐云焕正在向他招手。

他快步走了上去,笑问道:“你怎么也在船上?”

齐云焕笑道:“我从新罗出来,在海上遇到这支船队,我和他们很熟,便上了他们的船。”

齐云焕说着,取出一份契约递给无晋,“这就是买白沙岛的契约,上面有新罗国王的玺印,没有问题了。”

无晋心中大喜,虽然他已经占领白沙岛,海岛事实上已经属于他,但没有新罗的承认,这种占领始终留有隐患,而现在有了这份契约,就可以让既成事实合化,白沙岛正式成为大宁王朝的领土,这就为将来他们攻打新罗和高丽提供了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基地。

这时,齐云焕又指着一名中年男子笑道:“那位就是这支船队的主人,姓李,也是江宁府有名的大商人,他开了一家通天商行,专做运输和盐米生意,齐瑞福一向和他合作非常好,此人和北平郡刺史关系不一般,所以这些物资才能从北平郡运出,否则赵王肯定会干涉。”

无晋觉得这名商人很有点眼熟,似乎在哪里见过,一时又想不起,中年男子走上前,向无晋深深行一礼,“向王爷见礼,殿下,还记得我吗?在京城齐府寿宴时我们见过。”

“你是通天李,李进!”

无晋忽然想起来了,京城齐府寿宴时,他遇到黄四郎,这位就是黄四郎的好友,是个很有本事的商人。

无晋大笑起来,“原来是老朋友了,这次多谢你替我运送货物。”

“哪里!能为殿下效劳,是我的荣幸。”这位李进表现的很谦虚。

这时,齐云焕又附耳对无晋道:“此人路子很广,尤其和江北扬州几个军府的关系不一般,你肯定会用得上他。”

无晋眯起眼笑了起来,这种人才,他当然会有大用。

……

求月票!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零八章太子的恐慌

关中的二月虽然还有一点春寒料峭,但春天的脚步在关中大地上踏响,绿柳发芽、梅huā绽放,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在绿柳间穿行,河里一群群鸭子游过,春意已经开始盎然。

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春天的喜悦,在这生机勃勃的春天里,有人喜悦,但也有人充满不安和恐慌,太子皇甫恒就是其中之一。

皇甫恒并不住在华清宫,而是住在皇城内的东宫里,相对于洛京,他更喜欢雍京,因为雍京的东宫离父皇很远,也没有史官记录他的言行,更重要是,他曾经的东宫军队就驻扎在离他不到五百步的皇城内。

虽然父皇已经换了大将军,但副将李弥依然没有被换掉,那是比原大将军范绪还要忠心于他的大将,他手下有五千军队,虽然数量不算多,但这五千军队却给了皇甫恒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不过此时,皇甫恒心中却万分紧张,他刚刚得到蜀中消息,他在蜀中养的三万sī兵很有可能暴lù了。

事情出在一名军需官的身上,他和几名军官喝醉了酒,结果他怀中落出一封叠好的密信,信中有各个军营详细的地址,经过拷打,他终于承认,是一名京城来人以两千两的银子向他买这份情报,而在此之前,他已经把各军营的人数卖给了京城来人。

正是这个消息使皇甫恒陷入恐慌之中,他立刻联想到了父皇对他态度的yīn冷,这两个月,父皇召见过他三次,那种仿佛门背后看人的yīn冷目光总是使他心中一阵阵发悸,就仿佛看透了他所有的秘密,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现在他明白了,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父皇真的知道了他的秘密,他的sī军,蜀中三万、豫州八万,父皇肯定都知道了。

整整一天,皇甫恒都处于一种难以抑制的恐惧之中,父皇的yīn冷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如果他勃然大怒,将自己杖责一百棍或者关在东宫一年,他都愿意,因为那样,父皇只是恼怒,不会废他,而现在,父皇就仿佛什么都不知道,只是yīn冷地看着他,这说明什么,说明父皇已经决定废他,甚至不是废他那么简单,会让他无声无息从人间消失,暴病而亡。

皇甫恒背着手在房间内来回踱步,想着父皇的可怕手腕,这一段时间,包括在内的很多朝廷重臣都看出来,皇上是在对皇甫无晋下手了,皇甫疆重病在chuáng,大限之日已经不远。

父皇以修《宁史》的名义,任命苏逊为主编,实际上是将他软禁在史馆内,又任命礼部shì郎苏翰昌为郡学巡查使,赴蜀州各地巡查郡学情况,这显然也是把他调离京城。

又把陈直派去楚州查税银事件,用陈直的冷酷无情,连尚方宝剑也赐予了他,这就让所有人都为皇甫无晋捏一把汗。

就在所有人都盯着楚州皇甫无晋的时刻,却忽略了身边即将要发生的大事,父皇为什么要派陈直去楚州?当时,连他自己也没有反应过来,现在他才忽然醒悟,御史台的另一名忠心于他的御史中丞袁曼也不在雍京,另外算是偏向于他的吏部尚书张缙节也在前天被派回洛京,理由很充分,二月底朝廷将返回洛京,让他回去先准备。

可问题是,为什么不让申国舅去?以前年份都是申国舅先回去,从来就没有让张缙节先回去过。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苏逊也是坚决反对废除储君,因为苏逊是文坛领袖,桃李满天下,号召力相当高,他提出的呼吁,会有很多人响应,所以把他软禁,看似因为他是皇甫无晋的岳祖父,可实际上不也就是禁止他在废太子之上多嘴吗?

把种种可疑的因素加了起来,皇甫恒才忽然惊出一身冷汗,要对皇甫无晋下手,这是毫无疑问,但一定会等皇甫无晋打完凤凰会再动手,那至少还有两三个月时间。

那父皇现在做这些动作是为了什么呢?答应已经呼之yù出,父皇现在做的事情就是为了对付他,废除太子,等这件事大家闹得沸沸扬扬时,父皇再突然对皇甫无晋下手,把所有人的注意力从废除太子转到皇甫无晋身上,再给皇甫无晋按个谋反的罪名,那时,就没有人再关心他皇甫恒的死活了。

非常高明的手腕,皇甫恒不得不佩服父皇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策,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他已经敢肯定,父皇废除自己储君之位的决心已下,而且时间点就在这个月内,原因很简单,支持他的军队都在豫州,现在他在雍京内,孤立无援。

皇甫恒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的大明宫,那座曾经是最高权力的宫殿,现在已经冷清,是不是该他把那座宫殿重新点热的时候了,皇甫恒的拳头渐渐捏紧。

这时,门口传来了shì卫的禀报:“殿下,徐重回来了,

皇甫恒大喜,立刻令道:“快让他进来!”

片刻,东字shì卫首领徐重快步走进,单膝跪下“卑职徐重参见太子殿下!”

皇甫恒急忙问道:“怎么样,找到他们炼丹之处了吗?”

“回禀殿下,找到了,他们就藏在灞上的一座庄园内炼丹,卑职派弟兄盯着他们。”

皇甫恒沉思良久,忽然,他一咬牙令道:“给我备马,我要去灞上!”华沽宫内,申皇后有些哀伤地望着院中的几株梅huā,梅huā已经盛开,雪白一片,芳香洋溢在院子的每一个角落。

如此美好的景sè,在申皇后眼中却如视而不见,她的心中依然是冬天,她算着日子,已经整整一百三十天没有见到皇上了。

在这华清宫内,她甚至连皇帝的身影都没有见过,皇帝并没有在养病,她知道,皇帝天天都和那个女人在一起,她轻轻叹了口气,摊开曾经白腻,而如今虽然白皙依旧却失去了光泽的手掌,手掌上是三根白sè发丝,一个月前,她的头上发现了第一根白发,她恐慌地拔掉了,但今天,她的头上又出现三根白发,使她心中充满了苍凉和老意,她才三十二岁啊!

“娘娘,简太医来了。”一名宫女胆怯地禀报,申皇后立刻擦掉眼角泪水,平静地道:“请他进来!”

简太医就是那个反对胡医而被重责的御医,经过了上次的胡医风bō,他的上司赵汝正再也没有给他机会接近皇甫玄德,不过申皇后倒是很信任这个老医生,专门找他来给自己看病。

简太医走进房间跌下“微臣简桁叩见皇后娘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