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我确实投降了他,不仅是我,齐州大部分地方官都表示愿意效忠他,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大家都认为他将是大宁王朝的皇帝,而且他是苏逊的女婿,以苏逊在齐州的声望,恐怕能拒绝他的人不多,连我都自称为苏逊的门生。”

刘汉章还是摇了摇头,“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我承认他可以名正言顺登基,但现在就说是大宁王朝皇帝,似乎还早了点,至于苏逊的女婿,那是你们士人看法,和我无关。”

“大哥,你还是糊涂啊!没有明白老母亲的意思,老母亲的意思,就是要你不要再效忠齐王,你还不明白吗?齐王虽有野心,但他凭什么登基?天下没有人服他,他想登基只是痴心妄想罢了,而洛京皇甫恒覆灭在即,大臣都逃亡殆尽,当然不会再效忠他,剩下的就是雍京和皇甫无晋,难道大哥想效忠申家吗?”

刘汉章有些动摇了,并不是郑源说服了他,而是他的母亲和妻儿都在皇甫无晋的手上,他冒不起这个风险。

“让我再想一想!”

“好吧!大哥尽管想。”

郑源取出皇甫无晋给他的檄文,“你自己看看吧!赵国公,范阳节度使,大哥,识时务者为俊杰。”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五十九章皇甫恬的忧思

一大早,申国舅便得到紧急情报,幽州刘汉章投降了皇甫无晋,尽管这个结果在申国舅的意料之中,但它真的到来时,还是让申国舅感到一种莫名的心悸。

今天是休朝之日,这些天申国舅因为连续劳累过度,而有些病倒了,他想偷一分空闲,今天稍微休息一下,不料幽州的紧急情报,使他无法再休息,他要立刻去见少年皇帝。

申国舅换好了朝服,快步向院子的马车走去,刚走到马车旁,只见一名小管家慌慌张张跑进来,他脸一沉,不悦道:“发生什么事了,这般慌张?”

“老爷,蜀州来人了,说有重要消息禀报。”

申国舅只觉一阵头疼,幽州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完,蜀州又来情报了,难道是皇甫无晋又进攻蜀州了?想想也不太可能,或许是别的事情。

“人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片刻,一名报信男子走进来,躬身施礼,“卑职是巴东郡秭归县县尉王平,卑职特来向相国禀报,从江宁府来了很多人,都是申氏家族成员,还有广陵郡刺史申渊和江宁府少尹申祁武,这是申少尹给相国的信。”

说着,这位王县尉便取出一封信呈给申国舅,申国舅愣了半晌,慢慢接过信,只见封皮上写着‘父亲大人亲启’,正是他儿子的笔迹,他心中一阵狂喜,连忙拆开信匆匆看了一遍。

申国舅做梦也想不到,皇甫无晋竟然把儿子申祁武和所有江宁府的申家子弟都礼送到了蜀州,男男女女,老人孩子,一共有七八十人,包括他的三个亲叔叔和两个姑母姑父,连广陵刺史申渊也一并被送回。

申家是个大家族,除了一小部分在雍京外,其他全部都在江宁府老宅,皇甫无晋在江宁府发动兵变后,申府上下都被皇甫无晋扣押,这一直是申国舅耿耿于怀的事情,没想到,他们竟然全部被释放了,这让申国舅心中又是欢喜,又是困huò,皇甫无晋为什么要这样做?

但现在申国舅暂时不想考虑更多,关键是家人平安,他连忙问:“他们现在在哪里?”

“卑职十天前出发,当时他们刚到秭归县,现在估计他们应该也是在来雍京的途中,因为申少尹和申刺史都坚持立刻回雍京。”

申国舅一颗心放下了,他连忙吩咐管家,“带这位王县尉去休息,再赏他五百两银子。”

“多谢相国赏赐!”

王县尉大喜,深施一礼,跟着管家下去了。

家人的获释只给申国舅带来片刻的慰藉,皇甫无晋北进却像块大石一样沉甸甸压在他心中,他登上马车,向皇宫而去。

马车在百名shì卫的左右护卫下,在前往皇宫的大街上疾驶,马车内,申国舅显得心情十分沉重,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终于发生了,皇甫无晋向中原进发。

本来按照他的策略,最好形成双帝南北对峙的局面,让皇甫无晋在南登基,皇甫恬在北称帝,这样对峙十几年后,待北方恢复元气,再慢慢统一南方,自古以来都是北方统一南方。

这样就需要和皇甫无晋结盟,他甚至可以把蜀州让给皇甫无晋,让西凉军南下,可现在,皇甫无晋渡过淮河向齐州进军,他的计划就彻底落空了。

申国舅对申太后极力和齐王结盟的策略极为恼恨,齐王算什么,他根本就不可能威胁到雍京的帝位,名不正言不顺,真正的威胁是皇甫无晋,他是晋安皇帝的孙子,是天凤太子之子,又有太皇太后支持,他争夺天下名正言顺。

从这次洛京官员大出逃,大部分官员都南下楚州和荆州便可以看出,很多人心中还是把晋安皇帝视为正统,尽管过去了四十年,似乎被人遗忘,可它真的一旦出现,却又完全是另一种情形。

申国舅暗暗叹了口气,这些洛京官员宁可逃往楚州而不愿来雍州,这还说明了一个严重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已经不承认雍京的正统了,申国舅也听到一些官员的不满之声,雍京已经是申家王朝,而不再是大宁王朝。

尽管申国舅不愿这种事情发生,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种不满是有原因,雍京的军、政、皇权,三者都被申家把持,尤其申济被册封为秦王,这种不满的声音更加沸腾,已经是无法掩盖。

但申国舅除了忧心忡忡以外,也同样地无可奈何,申太后和申济的联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他,而且更让他恼火的是,拥有八万军队的灵武总管李凌风,自己怎么拉拢他,他都不理睬,但申太后仅仅答应封他为灵武郡王,他便投靠了申太后,使申太后实力更强大。

如果再这样放任她权力膨胀,申国舅甚至怀疑自己的妹妹会不会效仿武则天登基。

马车到了丹凤门前,他下了马车,直接走进了宫门,向北极殿而去,现在他只有从少年皇帝这里打开一条出路,这个少年皇帝毕竟是有一点头脑之人。

皇甫恬这几天也停止了上课,皇甫无晋进攻齐州引发的变局同样让他感到忧虑,原本是雍齐两家共同灭豫,不料现在皇甫无晋却插一足,打乱了整个局势。

尽管皇甫恬并没有权力决定战略布局,但他这一次是支持母后,原因同时是齐王的威胁要远远小于皇甫无晋,自从听说皇甫无晋是晋安皇帝之孙,他心中便对皇甫无晋憎恶之极,这种憎恶同时也是一种害怕。

此时皇甫恬正和他的两名心腹,礼部尚书周棋纶,以及现在的老师大学士徐筠商量眼前的局势,周棋纶原来是楚王傅,皇甫恬登基为少帝后,他便被申皇后封为礼部尚书,而翰林大学士徐筠则是先帝皇甫玄德指派给皇甫恬的老师,教授皇甫恬已经五年。

这两人是皇甫恬最信任之人,在现在这种局势危急的时刻,他也只能找这两人商议。

“两位师尊,皇甫无晋已经拿下齐州,朕确实很担心他以后的发展势头,说实话,朕不担心齐王,惟独担心他,太皇太后在他的手上,如果太皇太后承认他为正统,形势就会朕很不利,朕现在该怎么办?”

周棋纶和徐筠对望一眼,其实他们二人事先已经有过默契,徐筠缓缓道:“陛下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洛京官员大量逃往南方,而不是逃亡关中?”

“朕刚才也说了,他是晋安皇帝之孙,太皇太后又在楚州,这样会让很多人认为他是正统,朕思量,应该是个缘故。”

徐筠摇了摇头,“不完全是这个缘故。”

他从桌上玉盘里取出两个外形一样的橙子,放在皇甫恬面前,问道:“陛下,这两个橙子就像是你和皇甫无晋,就算他是晋安皇帝之孙,可你是先帝之嫡子,先帝同样是正统,他有太皇太后支持,可你同样有皇太后支持,现在他只是凉王,而陛下已经登基为帝,陛下优势还要大于他,可现在为何洛京官员都选择他,而不选择陛下呢?这两个橙子发生了什么不同?”

皇甫恬默而不语,等待师傅解huò,徐筠拾起桌上的墨汁,泼在其中一个橙子上,顿时一个橙子变得漆黑污秽难看,而另一个橙子依然光艳yòu人,他指着那个泼墨的橙子道:“原因就在这里,现在陛下已经不是刚才的橙子了,而变成这个样子,试问,谁还愿意选择它?”

皇甫恬十分聪敏,他已经明白老师的意思了,他低声道:“这个墨汁就是申家。”

徐筠毫不迟疑道:“对!陛下说得一点没错。”

这时,旁边的周棋纶也低声叹息道:“陛下在深宫或许不知,臣是礼部尚书,天天和朝臣打交道,高官们大多有城府,不会多说什么,但中下层官员却议论纷纷,对申家把持朝政军权不满,尤其太后册封申济为秦王,这更引发众怒,大家都说,这就是初汉吕氏重现,申济就是吕禄,雍京的朝臣尚且如此,更何况天下人,洛京大臣自然是选择皇甫无晋。”

皇甫恬默然,良久,他低低叹了口气,“上个月,朕去探望母后,与她共餐,餐桌上母后和朕戏言,问朕愿不愿意改姓申?”

周棋纶和徐筠同时大吃一惊,“陛下,真有此事?”

“母后只是随口戏言,或许并不能当真。”皇甫恬声音很低微,一点自信都没有,他想起母亲一脸严肃地问自己,哪里有半点戏言的模样。

徐筠教皇甫恬读书五年,朝夕相处,对他非常了解,看他这样子,恐怕不是戏言那么简单,徐筠沉声道:“陛下,你必须有一个鲜明的态度,不能含糊,不能暧昧,否则,会给申家侥幸之心,陛下,微臣问你,你愿意吗?为了这个皇位,你愿意改姓申吗?”

皇甫恬眼中lù出坚毅之sè,他愤然道:“朕是大宁皇帝的子孙,是堂堂的皇甫嫡子,安能改为异姓,做这种欺宗灭祖,人神皆愤之事,朕宁可死,也绝不姓外戚。”

周棋纶点点头,“只要陛下有决心就好,臣愿为效周氏先祖周勃,兴皇族,诛申氏,为陛下效死命!”

这时,有宦官在门口禀报,“陛下,申相国有紧急大事求见!”

皇甫恬目光向两位师尊望去,徐筠沉声道:“可听其言,不可信其人。”

周棋纶也冷笑一声,“申家内部权力之争,不能等同于江山社稷之争。”

……。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六十章相后之争

片刻,申国舅走进了皇甫恬的御书房,周棋纶和徐筠已经回避,不在房中,皇甫恬坐在御案后读书,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尽管皇甫恬对申国舅f艮有好感,也有一点感情,尤其申济被太后册封为秦王后,申国舅以免除自己汉中郡王的方式来表示抗议,这让皇甫恬一度感动。更新】

但他师傅最终提醒了他,申家内部的权力斗争,不能等同于江山社稷之争,这便使他心中对申国舅有了一丝警惕之心。

“臣申溱参见皇帝陛下!”申国舅深施一礼。

“相国免礼!”

皇甫恬脸上露出笑容,“今天是休朝日,相国怎么不休息?”

“臣本来想休息,但一早便得到一个紧急情况,特来向陛下禀报。”

“什么紧急情况?”

申国舅叹了一口气,“臣得到消息,幽州刘汉章已经向皇甫无晋投降了。

“什么!”

皇甫恬大吃一惊,这个结果他却没有想到,昨天他还在考虑齐王会和刘汉章联合进攻楚军,怎么变成了刘汉章投降?

他站起身,快步走到地图前,望着幽州和齐州及豫州三者的战略地形,眉头一皱道:

“如果是这样,那刘汉章会率军从邺郡南下,和皇甫无晋共同夹击齐王之军,恐怕齐州之军不妙了。”

“臣估计刘汉章暂时不会进攻齐王,这种调头噬主的事情他还做不出来,最多是不再听从齐王的调遣,臣怀疑他倒可能对晋州施压,这个他会听从皇甫无晋的调遣。

说到这里,申国舅摇摇头道:“臣担心的不是这个,皇甫无晋很擅长于战略,臣担心他会下令西凉军进攻关中,现在二十万关中大军正在鏖战洛京,关中只有三万守军,如果西凉军大举进攻关中,我们该怎么应对?”

皇甫恬有点奇怪,这个问题他们在出兵洛京之前就曾经讨论过,当时那个会议申国舅也参加了,皇甫恬记得当时申国舅很沉默,看得出他并不赞成,但他是不赞成和齐王联手。更新】

“相国,你忘了吗?当时我们定下来,从关内调十万军到凤翔,专门应付西凉军对关中可能的袭击,既然相国提醒,那我去禀报母后,要求立刻调兵。”

申国舅苦笑一声道:“陛下,如果真是那样做,那雍京灭亡指日可待。”

皇甫恬摇了摇头,“我不明白相国的意思,能否请相国明说?“申国舅长长叹了一口气,痛心疾首道:

“陛下,臣上次主张和皇南无晋联合,臣是希望能通过一种谈判的方式,解决西凉军的问题,如果我们和皇甫无晋结盟后,我们取豫州,让皇甫无晋取荆州,然后,我们再以蜀州来换取河陇地区,对于皇甫无晋,他可以将南方地区连成一片,而对我们,则去除了西凉军这个最大的威胁,双方都有好处,我想皇甫无晋当时还没有夺取天下的野心,他也会答应这个条件,可所有人都反对我这个方案,说是蜀州沃野千里,弃之可惜,说皇甫无晋是晋安皇帝之后,是我们真正的敌人等等,陛下,如果当时听臣的话,我们用蜀州换豫州,西凉军的威胁也没有了,我们还得到河陇之地,然后我们还可以向幽州,向齐州进攻,统一北方,可没有,谁也不肯听我的话,结果现在是什么结果昵?我们得到了什么…洛京主力是我们击败,但豫州大部分土地却被齐王夺走,雍京国库几乎消耗殆尽,还要支付死伤士兵的抚恤,西凉军依1日虎视眈眈,让我们夜不能眠,最后西凉军大举进攻关中,我们还得把军队撤回来,一无所有,陛下,这就是不采纳臣意见的后果,若皇甫无晋击败齐王,占领豫州,下一步就轮到我们,不是吗?”

皇甫恬’沉默了片刻,也叹了口气,“朕现在才明白相国目光长远,朕当时是有点情绪化,一心认准了皇南无晋是敌人,现在后悔来不及了。”

“不!还有办法挽救。”

申国舅连忙道:“我们现在还可以和他结盟,一起联手对付齐王,然后我们以荥阳为界,至少还能得到一半豫州,再将蜀州换河陇,让西凉军南下,对我们而言最后损失了半个豫州,并不大,而承担代价的是齐王,陛下,这是我们最后的机会。”

皇甫恬咬了咬嘴唇道:“如果皇甫无晋不肯怎么办?”

“他肯定愿意,毕竟齐王三十万大军,不是那么好对付,而且他需要时间巩固他的占领,用蜀州换河陇,臣认为这是可行之道。”

停一下,申国舅盯着皇甫恬的眼睛,低声道:“关键是,你要去说服太后。”

申国舅告退走了,皇甫恬坐在龙椅上思考他的话,这时,周棋纶和徐筠从内屋走了出来,皇甫恬正要对他们说申国舅的方案,徐筠摆摆手,“刚才我们都听见了。

“那师父认为申相国的方案可行吗?”

周棋纶道:“我以为和皇甫无晋结盟倒是可行,但绝不会长久,如果仅仅只是想去除西凉军的威胁,不如用晋州换河陇,留下蜀州,我们也有退路。”

‘晋州!’皇甫恬眉头一皱,“恐怕太后不会同意。”

“事实上用蜀州换河陇,太后也一样不会同意!”徐筠笑了笑道,其实他关心的并不是皇甫无晋,而是申家,如果能造成申国舅和申太后的严重时立,导致申家内讧,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关键看皇甫恬怎么做。

“哀家绝不同意!”

华清富,申太后毫不犹豫拒绝皇甫恬转达的申国舅的方案,“你去告诉他,不管是用蜀州换关陇还是用晋州换关陇,哀家都决不能接受,更不会和皇甫无晋结盟,哼!出卖蜀州,亏他想得出。”

申太后的态度很鲜明,如果现在和皇甫无晋结盟,那等于承认上次和齐王的结盟是错误的,眼前的被动是她的决策失误造成,这个她绝不能接受。

“可是母后,申相国确实说得有点道理,我们耗尽国库,死了几万人,可到最后,我们只拿到两个郡,而豫州的大部分土地都被齐王抢走,他并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儿臣以为,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独立对付洛京,没必要和齐王联合。”

“你的意思是说,是衷家决策失误了吗?”

“不!不!儿臣不是这个意思,儿臣只是眼前这个局面很复杂,不知该怎么破?”

申太后闭目沉思了片刻道:“怎么破这个局,其实哀家也在考虑,哀家已经派人去和齐王接触,解铃还须系铃人,要破这个局,还得靠齐王。”

皇甫恬想了想,他还是没有明白母后的意思,便问道:“母后的意思,能不能再说明白一点,儿臣愚钝,没有能理解。

“要破这个局其实很简单!”

申太后冷笑了一声道:“造成眼前的困局是因为齐州空虚所致,作为齐王,夺回齐州要远远大于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