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将军的意思孤没有听懂,和荥阳有什么关系?”

罗借叹了口气道:“许昌失守,就意味着皇甫无晋已经巩固了后方,开始采取战略攻势了,进攻许昌只是他的第一步下一步他必然是打荥阳,以形成对洛京的包围之势,如果陛下要攻许昌,那么就必须放弃南阳,调动洛京和南阳之军以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在皇甫无晋没有对荥阳动手之前,将楚军赶出许昌,保住洛京的外延如果陛下决定放弃许昌,那么要立刻集中大军赶赴荥阳,保住洛京的东大门,殿下,此二选一,请速作定夺。”

说完,罗借目光炯炯地注视着皇甫忪等他的决定,皇甫忪沉吟良久,终于低声道:“孤决定放弃许昌,稳守荥阳。

虽然这个结果是在罗借的预料之中,但皇甫忪亲口说出来还是让罗借感到无比的失落,皇甫忪选择放弃许昌,这就意味着他心中再无一丝夺回齐州的决心,意味着他彻底怯弱了,连夺回许昌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夺取齐州失望在罗借脸上都掩饰不住了。

他颤抖着声音道:“既然殿下决定放弃许昌,那请殿下立刻将赵子为的军队调回洛京,许昌既失豫南将不保,皇甫无晋必然会调襄阳之军夹攻南阳与其被各个击破,不如集中兵力包围洛京和荥阳。”皇甫忪点点头,他正要下令,就在这时,一名shì卫奔进来大声禀报“殿下,南阳紧急消息,赵子为率军投降了皇甫无晋,南阳失守!”这个消息仿佛一声晴空霹雳,皇甫忪和罗借同时呆住了,赵子为投降,那豫南彻底完蛋。

罗借急道:“殿下,南阳既失,楚军即将攻打荥阳,臣立刻要率军五万增援荥阳,请殿下同意。”

罗借真的急了,荥阳守将是他的独子罗启玉,他儿子是什么料,他比谁都清楚,他不能让儿子留在荥阳,那会送了儿子的命。

“好吧!孤答应你的建议。”

“多谢殿下,臣立刻出发。”

罗借心急如焚,他恨不得插翅飞到荥阳去,他立刻告辞,几乎是跑出紫薇宫去点兵出发。

罗借走了,皇甫忪疲惫地坐在龙榻上,手按住额头,心中实在是万分难受,他怎么也想不到,从他十岁开始就当他贴身shì卫的赵子为居然背叛他,投降了皇甫无晋,他最心腹的人都背叛了他,难道他真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了?

皇甫忪第一次感到了一丝深深的后悔,其实他有机会的,当初,皇甫无晋第一攻打济南城消息传来时,他就应该放弃打洛京,杀回齐州,那时皇甫无晋立足未稳,他和罗借的十万军两边夹攻,一定能将皇甫无晋赶回大海,只是攻打洛京的yù望太强烈,以至于让他做出了一个让他悔恨至今的决定,他真的不该mí恋洛京。

这时,王妃罗启凤端一碗参茶上前,将茶碗放在他面前,柔声安慰他道:“王爷,先喝茶吧!再好好睡一觉,明天醒来,一切都会变好。”皇甫忪握住罗启凤的手,苦笑了一声,还可能变好吗?大势已去,洛京失守是迟早之事,他毅然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启凤,你今晚就带着孩子们离开洛京,带上我所有的财产,今晚就走!”

罗启凤吃了一惊“王爷,你让我去哪里?”“去蜀州,找一个偏僻小镇隐藏起来,如果洛京守不住,我会来找你们。”无论如何,皇甫忪绝不能让自己的妻子儿女像皇甫恒的妻女一样最后被毒杀,他得他们留一条后路。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七十三章荥阳粮仓(上)

荥阳,在皇甫无晋的洛京口袋战略中,荥阳郡是袋口上的绳头,将它拉紧,就意味着开始收袋。

荥阳郡同时也是洛京的东大门和粮仓,拿下荥阳郡,也就意味着洛京的东大门打开了,当初皇甫恒就是因为荥阳东大门被齐军攻克而紧急召回杨晟的大军,导致最后兵败。

此时荥阳粮仓内还有三百余万石粮食,它也是洛京生命运转的命脉,拿下荥阳粮仓,洛京就将难以为继。

罗借的判断非常准确,就在南阳齐军正式投降楚军后,皇甫元晋立刻下达了命令,命东郡主将张颜年率五万大军进军荥阳郡酸枣县,又命梁郡总管贺千绝率本部五万军从东南进军荥阳郡圃田县,同时又水军副都督周延保率五百艘战船封锁黄河。

蓄势已久的楚军,向荥阳郡发动了全面进攻。

入夜,一支由八百余艘平底拖船组成的船队静静地在通济渠内顺流航行,船的吃水线很深,显示这支船队运载着重货,为首的航船上插着一面三角旗,旗帜上写有‘刘’字,显示这是荥阳郡漕运大户刘记船行的船队,并不是官船。

刘记船行位于管城县,离荥阳县不愿,就在通济渠边上,刘记船行便是管城县首屈一指的巨商,在豫州各则用有各种船只上千艘。

虽然齐州军船已全部被击毁,官方运输已经陷入停顿,但民间运输依然存在,尤其一些民间大户,组织数百甚至上千民船,往来于京城和豫州各郡,运输一些日常用品。

为首的大船内,竟然有两名齐军军官,他们紧张地注视着河道内的情况,显得非常不安。

这支船队实际上运输着四十万石粮食,从荥阳粮仓运往京城,以解决京城的军粮急需。

在军船金部被击毁后,粮食运输陷入中断,军方一度组织普通民众用马车运输粮食,但只组织成功一次,运送了五万石粮食,而再也没有第二次,原因是楚军斥候在荥阳乡间散布了大量宣传,称替齐军运输的农民将来都要被清算,使荥阳郡上下深为惶恐,再加上第一次齐军是以服徭役的方式征用农民马车,一文钱不付,这便使有马车人家深为不满,等二次强征马车时,农民们纷纷毁车抵制,齐军无法组织第二次陆路运输,官府也不肯卖力,无奈之下,齐军具能将目光转回水运,借用民间船队运输粮食。

这次刘记商行替齐军运粮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他们并不愿意,但老太爷在洛京,已经成了齐王的人质,他们不得不答应。

大船上,刘记船行的押运执事也同样紧张,执事姓孙,在刘记船行做了十几年的执事,经验丰富,这次船行东主挑选他来做押运人。

孙执事不明白东家为什么要答应给齐军运粮,一旦被楚州水军抓住,船行就完了,荥阳郡虽然是齐军控制,但黄河上却是楚军的天下,他心中充满了抱怨,却也元可奈何,他只有祈求菩萨保佑,不要在黄河遇到楚州水军的巡逻船。

事情往往是他害怕什么,就会来什么?在船队刚刚进入通济渠准备驶往黄河方向时,前方忽然出现一支黑瞳瞳的船队身影,船只都非常大,至少都是三千石以上。

一名伙计惊叫起来,“执事快看,楚军战船!”

两名齐军军官也脸sè刷地惨白,绝望地向孙执事望去,剁、执事也惊呆了,楚军战船一般都在黄河上游弋,今天怎么会进入内河?

他注视了半晌,忽然明白了,叹口气对两名军官道:“建议你们脱去军服,冒充我们船队伙计,这一关过不去了。

“为什么,这不是巡逻船队吗?”

孙执事摇摇头,“这里至少是五百艘千石以上战船,这是楚州水军主力,不是什么巡逻船。”

两名军官听说是楚州水军主力,都慌了神,立刻脱下军服,换上普通船员服饰,又命令两百名随船士兵全部脱下军服,将军服藏进船只中。

片刻,八百艘平底拖船被勒索停下,开始有楚军士兵上船检查了。

这支楚州水军正是周延保率领的水军主力,五百艘战船运载了三万余水军士兵向荥阳县粮仓进发,他们被要求两天内拿下荥阳粮仓,在去荥阳县的半路上,他们遇到了刘记运粮船队。

“禀报将军,民船内运载的全部是粮食,估计足有四十万石左右。”

这个消息让周延保颇为惊讶,他又立刻追问:“是哪里的船队,哪里的粮食?把船队管事常上来!”

片刻,孙管事被带了上来,他心中惊惧之极,一上来便跪倒在甲板上,连连磕头,“在下只是小管事,听从东家之命办事,和小人无关,求将军饶命!”

看他这副模样,周延保便明白了几分,他冷冷道:“楚军已经有言在先,商家替齐军办事,一律处斩,来人!”

他一声喝令,两边士兵答应,吓得孙管事瘫倒在地,浑身抖如筛糠,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周延保蹲在他面前,冷笑一声道:“你若想活命,就告诉我,你们船上有多少齐军,为首军官是荥阳粮仓做什么职位?”

孙管事听到一线生机,他什么也顾不上了,连忙道:“一共有八百齐军士兵,为首的军官有两人,都是荥阳粮仓的校尉。”

周延保点点头,给旁边副将使了一个眼sè,副将率领士兵下船了,片刻,楚军士兵押着两名齐军军官进来,两名军官已经吓得hún不附体,‘扑通!,一声跪下,“将军,我们愿意投降!”

周延保微微一笑,“两位将军如果肯替楚军立下大功,我可以保举你们回家乡做郡司马。”

衣锦还乡从来都是大多数人的理想,不仅读书人,军队中官兵也一样……

意外的水上遭遇使楚州水军改变了战术,周延保下令其中一名军官带领乔扮的楚军去管城县找刘家船行,同时改扮五十艘千石战船,一个时辰后,刘家一名东主被带回来,五十艘大船也已装扮好,便由另一名投降的军官率领,向荥阳粮仓驶去。

两更时分,五十艘插着刘记船行的千石船只渐渐地抵达了荥阳县码头,从荥阳县码头到仓库之间有一条长约三里的人工运河,运粮船可以直接到粮仓内的码头装粮卸粮。

自从齐军占领了荥阳粮仓内,为保护粮仓安全,便在运河上修建了三座生铁大船闹,两岸部署有重兵把守,光靠船只硬冲,根本就进不了粮仓腹地。

楚州水军本来是想打一场硬战,但遇到刘记船行的船队,他们便改变了战术。

这是一个机会,足以让周延保策划出一个大胆的计划。

五十艘刘记船行的大船缓缓驶进运河,靠近第一座船闹,大宁王朝的水军战船和民间的大船从外形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区别是战船有特殊的水军标志,以及全副武装的水军士兵,如果把这两样东西拿掉,再插上刘记船行的旗帜,站满刘记船行的伙计,那么千石大船就不再是战船,而是刘记船行的运粮船。

五十艘大船出现在鸿沟时,便引起了齐军的注意,上次楚军水师驶来,摧毁了所有的齐州战船,令他们记忆犹新,齐军士兵不敢大意,立刻有军官带领士兵上前盘问,岸上数百士兵十分警惕,有点提心吊胆地盯着这支船队。

“是哪里的船只?”一名军官厉声喝道。

从为首大船的船舱内走出一人,正是下午押船去洛京的张校尉,他嘿嘿一笑道:“老五,是我!那么紧张做什么?”

岸上军官见是自己人,他心中略略松了一口气,“你不是去洛京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刘记船行又从南面调来五十艘大船,还可再运十万石粮,所以我又回来了。”

这时,船舱再又走出一名身着锦袍的中年男子,拱拱手道:“在下刘志安,刘记船行的二东主,你们罗将军认识我。”

岸上军官脸上yīn晴不定,他也抱拳道:“张校尉,你也知道,过船闸前必须上船检查,这是规矩。

“这个我知道,请吧!”

岸上军官手一挥,立刻上去几名士兵检查,其实也是例行检查,看看有没有藏有楚军,并不是仔细搜查,片刻,检查的士卒纷纷回来禀报,“启禀校尉,没有异常。”

这时,一队骑兵飞驰而来,为首之人是一名将军,叫做金子奇,是罗启玉手下的八名将军之一。

他勒住马问道:“是哪里来的船只?”

军官慌忙禀报,“是刘记船行来运粮的船只,上面有我们的校尉。”

站在船头的刘记二东主认识金子奇,他拱手笑道:“金将军,好久不见了。”

金子奇见是刘记二东主刘志安,便冲他点点头,又问:“检查过没有?”

“已经检查过,没有异常。”

金子奇一挥手,“那可以放行!”

船闸缓缓开启,船队慢慢驶进了粮仓腹地,三座船闹只要过了第一座,后面都会依次开启,不会再盘查,不多时,五十艘大船便靠上了粮仓码头。

……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七十四章荥阳粮仓(下)

荥阳粮仓占地足有数百顷,由大大小小诉千个粮宾组成,四周修建有三丈高的城墙,城墙宽厚,可以在上面驻兵防御,进入粮仓只有两条路,一条是东面的陆路,大铁门紧闭,一条是运河水路,直通粮仓腹地,整座粮仓就俨如一座小城。

由于它紧靠大宁王朝的都城洛京,因此它在整个王朝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百年来,一直有重兵对它进行守卫,齐军占领洛京后也不例外,在粮仓附近驻扎有三万重兵,一万驻扎在内,两万驻扎在外,防御森严,由皇甫忪的小舅子罗启玉统帅。

随即战局推进,荥阳粮仓也渐渐卷入到了齐楚之战中,三更时分,熟睡中的罗启玉忽然被亲兵叫醒。

这几天睡眠不好,难得睡得安稳,今晚好不容易才睡个安稳觉,却又被叫醒,使罗启玉不由大发雷霆。

“什么事!”

他的吼声在数十步外可闻,亲兵连忙禀报:“将军,鸿沟发现数百艘可疑大船,正向荥阳粮仓方向驶来。、,

“啊!”罗启玉大吃一惊,他也顾不得吼骂,从〖房〗中奔出急问:“是楚军战船吗?”“报告说看不清楚,但外形极像,大部分都是三千石大船。”罗启玉立刻明白了,这肯定是楚州战船,他后背一下子冷汗直冒,齐军已经没有了战船,难道楚军是来进攻粮仓吗?

此时他已经接到父亲的消息,父亲率五万大军正在向荥阳赶来的路上,最迟明天上午将赶到荥阳,可就在半夜,楚军却大举进攻了,令他恼火万分。

他恶狠狠下令“命令全军战备,准备战斗!”

娄隆隆的鼓声敲响了,鼓声震撼整个大营,粮仓附近的八座军营,三万齐兵纷纷从梦中惊醒,各种流言飞语在大营内传播,对峙了近两个月后,楚军终于发动了全面进攻吗?

震惊、恐惧、厌战,士气低mí,各种负面情绪在军营内蔓延,但催战的鼓声已经隆隆敲响,三万士兵被迫进入作战阵地。

由于楚军是乘船而来,因此作战阵地主要就集中的三里长的粮仓运河两岸,阻止楚军船队进入粮仓腹地。

一万弓弩手黑压压地分布在运河两岸,强弓硬弩对准了运河,其余士兵将无数巨木抛入河中,阻塞航道,三道铁闹大门都轰然关闭,齐军已严阵以待。

这个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将早先进入粮仓腹地的五十艘大船忘记了,它们就静悄悄地停泊在粮仓腹地的河面上,四周一片漆黑,没有人注意它们的存在。

五百艘楚军战船已经驶近运河,其中第一队百艘战船靠近岸边,开始猛烈开炮,荥阳县的码头上空滚过雷鸣般的爆炸声,荥阳县码头数百步内,火光闪烁、火炮轰鸣,一门门船壁上的火炮喷射白烟,炮弹呼啸着,咆哮着,刺穿天空,火焰腾空而起,将黑暗的、潮湿的大地照得通明,也将数百步内的建筑夷为平地,上千齐军守兵炸得尸骨横飞。

楚军的火炮横扫一切,齐军士兵吓得心惊胆颤,等待着火炮结来爆炸。

在火炮的掩护下,楚军开始大规模登陆了,一艘艘满载士兵的战船靠上青石码头,一群群楚州水军从战船上奔出,迅速列队,只片刻时间,八千楚军水军便开始向运河东岸发动攻击,这边是火炮轰炸不到的地方。

楚军并不仅仅是要占领粮仓,同时还要击溃三万粮仓守军,而这时,齐军弓弩手也开始反击,密如暴雨般的箭矢铺天盖地射向楚军,楚军士兵举起一面面巨盾,抵挡着齐军射来的弓箭。

他们并不急于进攻,而是缓缓地,一步步进行阵地战挪动,他们首先占领了第一道船闹,打开了船闹,楚州船队开始向粮仓深处tǐng进,火炮向两侧齐军猛烈轰击。

飓风似的猛烈炮火,在河面、在渡口和小山般的两岸土坡上爆炸,黑暗中,齐军士兵在疯狂败退,企图逃离火炮轰炸的范围。

登陆的楚军已经集结到两万人,开始向齐军发动全面进攻,齐军的弓弩也失效了,双方在黑夜中进入短兵交接的白刃战。

越来越多的齐军士兵想逃离战场,逃回齐州,但罗启玉显然比皇甫英俊又办法,他率领三千督战军拦在外围,凡是准备逃离战场的齐军士兵都被鼻场格杀,使数万齐军士兵不得不硬着头皮和楚军廖战。

罗启玉要比皇甫英俊凶狠得多,他早就想和楚军决一死战,他却一直没有机会,今天他的机会来了。

“将军,弟兄们顶不住了一名浑身血污的都尉军官跌跌撞撞奔跑而来,焦急地大声禀报。

“给我进攻登陆的楚军,给我顶住,天亮后我们的援军就来了。”

现在罗启玉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父亲援军之上,他也知道,荥阳粮仓若失,齐军就将难以为继。

保住粮仓,也是为了保住他们罗家的地位,只要撑到他父亲到来,那他就算大功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