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皇族-第2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明凯眉头皱成一团,他想不通皇族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能解决什么问题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和家人必须要立刻转移,当初就是他提出的抄没皇族的建议,皇族造反第一个就不会放过他。

“你们希望我把这件事再告诉太后吗?”

谭举笑道:“我们殿下就是这个意思,希望申太后拿出雷霆手段来。”

白明凯这才恍然大悟,皇甫无晋要自己向申太后建议打皇族的手段,好一个高明的借刀杀人,看来楚军大举进攻就是在刻意给皇族们制造机会了。

“我明白了我这就去找太后。”

申太后也是刚刚午睡白明凯的消息使她惊出一身冷汗她压根就不知道皇族开始行动子,关键她的绣衣卫大部份都不在京「展翅的水印」城,使她失去了耳目。

“白相国,你怎么会知道?”

“微臣府上有个下人,他有亲戚正好是定鼎门的当值军士,他们吃饭时说起这件事,所以微臣得报了。”

“该死的申溱,你想让哀家死吗?”申太后银牙紧咬她已经猜到申国舅的心思,他是在假手皇族来对付自己。

“太后,我们该怎么办?”白明凯紧张地问。

申太后瞥了他一眼倒不是她不相信白明凯,而是有些事情她确实不想让太多人知道,白明凯只是政务,军「展翅的水印」队上的事不需要他过问,不过白明凯的安全她却不能不管。

“白尚书,这几天你带着家人就暂时住到宫里来,哀家会给你们安排一个安全的地方。”

“多谢太后,那微臣回去安排了。”

白明凯告退,申太后沉思良久,她觉得有点蹊跷,如果皇族真的推翻自己,那他们以后怎么办?还有申国舅似乎也知情,难道这件事和皇儿有关?

“速去将张德生给哀家找来。”

过了很久,几名shì卫扶着一瘸一拐的小宦官张德生走进御书房,他刚被行完刑,浑身骨头都像断掉一般。

“太后!”他哭泣着趴在地上。

“你这是怎么回事?”申太后眉头紧皱问。

“太后,奴才触怒了皇上,被皇上责打。”

申太后不关心他为什么被责打,她只关心儿子的动静。

“皇上有什么动静吗?”

“皇上这两天还好,不过……”

“不过什么?”申太后盯着他冉。

“不过奴才刚才看见徐筠鬼鬼祟祟去找皇上了。”

申太后沉吟一下,便挥挥手让shì卫将他扶下去,她背着手在御书房走了几步,立刻下令道:“速发鸽信给申济,就说京中有变,命他以最快速度带兵入京。”

她又下令,“命各地绣衣卫立刻回京!”

一名心腹宦官立刻下去了,随即申太后从抽屉里取出一只玉铃摇了摇,‘叮当!叮当!,玉铃发出清脆的声响。

从窗外蓦然出现一名灰衣,“参见太后!”

“你去盯住徐筠,他的一举一动都要盯住,随时向哀家报告。”

今天和明天对于申国舅而言,也同样是个难以平静的日子,关中的腹中空虚使他也感到机会来临,只不过他不像皇甫恬那样乐观,他认为只有五成的把握,但对他而言,这不过是一次没有风险的赌博,赢了,他掌控全局,输了,他退回蜀州,即使不进行这次宫廷政变,他也决定退身蜀州,独控一方。

申国舅是在昨天才得知有皇族庄丁大「展翅的水印」规模进城,他才意识到,皇族也要有所行动了,这个消息让他有点吃惊,他不知道这是皇族自己组织,还是已经和皇甫恬有了默契?

这让他心中不由又生出一丝忧虑,其实宫廷政变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守住玄武门,阻止西内苑的龙武军进入平安宫,然后再控制住申太后,这场政变就算成功了。

皇族的作用不过是事后正名,向天下证明雍京还是大宁正统,这样使雍京取得政「展翅的水印」治上的优势,便可以和洛京抗衡,最后两分天下。

但事情变得复杂了,皇族居然也要参与宫廷政变,这就像一个去执行任务的刺客,本来黑衣单刀,既可以霹lù一击,也可以来去无踪,但现在又披甲裁盔,浑身挂满兵器,这样的刺客能成功吗?

申国舅心中充满了疑虑,他也不好过多干涉,只能在一旁冷眼旁观,同时,又命shì卫将自己的三个孙子和几名妻妾先一步送去汉中。

时间在迅速流逝,夜幕降临了雍京「展翅的水印」城,明天就是除夕了,此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地准备明晚祭祖之物,整个雍京「展翅的水印」城沉浸在一片祥和、喜悦和平静的氛围之中。

羽林大将军毛襄的府中也同样在准备着明晚的祭祖之物,毛襄在和周、徐二人的交谈中又提出了十个条件,包括他要求增加三处大房宅、他需要的赏赐数额、还有他五个主要儿子的官职,包括长子毛越继承他的大将军之位等等,可谓狮子大开口。

但他并不认为自已过分,他觉得自己在冒很大的风险,更重要是他知道自己在这次政变中的份量,如果没有他,皇上将一事无成。

毛襄心里有数,平安宫前往西内苑的唯一通道一一玄武门,是他的控制之下,对这场政变他很有信心,他已经有点急不可耐了。

毛襄在他的毛氏祠堂内检查着各种祭祖的细节,他不用操心,他的儿子们会一一安排好,由他的长子毛越全权负责。

“父亲,已经差不多了,你看看还有什么细节有不妥之处?”他的长子毛越幕敬地对父亲道。

长子毛越已经四十五岁,可到现在依然只是一个小小的都尉军官,连个将军都当不上,这使毛襄对长子充满愧疚,这并不是长子能力不足,大宁王朝平安几百年,没有什么战争,不需要什么能力,这明显是有人给他穿小鞋。

毛襄轻轻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做得不错,辛苦你了,等过了年,父亲会给你一个惊喜。”

“多谢父亲!”

毛襄保密很严,连他儿子都不知要发生什么事,这时,一名小丫鬟慌慌张张跑来,“老爷,老爷!”

她显得很惊惶,毛襄脸一沉,“这么惊慌做什么?”

小丫鬟上前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毛襄的脸sè刷地变了,他也不解释,转身便走,使他几个儿子一头雾水,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毛襄快步走回自己书房,书房门半掩着,灯也亮着,显然刚才小丫鬟清扫书房时发现了什么。

毛襄慢慢推开门,他也看见了,在雪白的墙壁上钉着一把匕「展翅的水印」首,匕「展翅的水印」首上有一份滴着血的东西,让人感到惊悚,毛襄一步步走上前,他心中也万分紧张,在这个紧要的关头出现这种东西,绝不是好事。

他伸手将墙上的匕「展翅的水印」首拔下,滴血的东西像是一封信,他颤抖着手打开了信,霎时间,他如五雷轰顶,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这封信,一下子跌坐舟在椅子上。

…………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九十二章宫廷政变(下)

入夜,毛襄步履沉重地来到申太后在内宫办公的麟德殿内,他在一栋两层小楼前跪倒,“臣毛襄叩见太后!”

申太后的身影呈现在二楼窗前,她冷冷地看了一眼毛襄,眼中冰寒冷漠,“毛襄,你可知罪?”

冷汗从毛襄额头上流下,在书房中看到的信件是他半年前写给太后的效忠书。中文网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的一切动向都被太后掌握了,明天晚上才要进行的行动已经被太后知道,还谈什么宫廷政变,恐怕第一个被杀的就是他。

万分惊恐之下,毛襄想到了他的家族,他的儿孙,他胆寒了,再没有勇气为皇甫恬效忠,他只有来向太后请罪,挽回他的前途和命运。

毛襄重重磕一个头,战战兢兢道:“臣知罪,臣愿意立功赎罪!”

申太后鄙夷地瞥了这人一眼,对申太后而言,她此举其实不是在警告毛襄,也不是想拉回他的心,申太后有着无比强硬的原则,对任何一个信誓旦旦效忠她,却又叛变她的人,她绝不会给任何机会,尤其毛襄已经六十五岁,而不是才六岁,她更不会再给他悔过的机会。

之所以还能再见他,只是想让他知道,他已经无足轻重,申太后一招手,大门外随即进来两名将军,一起单膝跪下,“末将拜见太后!”

毛襄见到这两人,他恍如猛地失落进了万丈深渊,目光变得死灰,眼前这两人,正是羽林军的左右将军范志安和李颂,也是他的两名手下,每人掌控五千羽林军,毛襄知道自己被釜底抽薪了,他猛地磕头,“太后,再给臣一次机会!太后,臣愿意为太后效忠!”

申太后对他已经厌烦之极,她轻轻一摆手,十几名侍卫从两边冲上,将他按倒在地,向外面拖去,毛襄一边挣扎,一边请求,“太后,老臣知错了,再给我一个机会吧!”

申太后心硬如铁,毫不睬会,毛襄被拖了下去,远远还传来他的请求声,“太后,饶了我吧!”

声音渐渐远去,没有了声息,申太后这才柔声对两名将军道:“两位将军,毛襄效忠哀家在先,现在又叛变哀家,是以不得容他,但对两位将军,哀家很器重,今晚你们为哀家效力,明天你们就是羽林军左右大将军,并封爵郡公。”

范志安和李颂大喜,“愿为太后效劳!”

这时,绣衣卫大将军黄靖走了进来,“太后,绣衣卫已经全部回城!”

申太后赞许地址颔首,绣衣卫果然名不虚传,仅仅半天时间就全部归来,很是得力。首发文字}

“黄将军,今晚的行动就由你全权负责,就按哀家的意思来办,不要有任何手软。”

她又对两名将军道:“范将军,李将军,今晚你们暂时服从黄将军的统一指挥,哀家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封赏。”

“卑职遵令!”

申太后又凝视小皇帝的寝宫标的目的,她微微叹了口气,“宫里的事情就由哀家自己来解决吧!”

……

安仁坊,彭城郡王皇甫罗宋的宅前停满了马车,近一百多名皇族聚集在皇甫罗宋的府中,大堂内乱哄哄闹成一团,他们进行最后的商量,他们要敲定各个细节,临时组建的军队由谁来统领,怎么攻打皇宫,以及如何善后。

皇甫罗宋无疑已成为皇族领袖,他年轻时曾经在宫中担负过侍卫军官,众人一致同意,由他来统领由一万多名庄园家丁组建的临时军队。

“大家恬静!”

皇甫罗宋情绪高昂,他站在高台上摆摆手,“请大家恬静,请听我说!”

众人恬静下来,皇甫罗宋取出一份文书朗声道:“关于明天行动的具体方案,我已经制定了详细计划,这个需要时间慢慢商量,等一会儿我们再具体商谈,现在我们先商量一下如何善后?”

这也是一个大问题,众人的目光都望向他,皇甫罗宋沉声道:“我们的目的,不但仅是要拿回我们的财富,并且要呵护我们的生命财富不再受到威胁,我们不是任人宰杀的绵羊,我们的目标是要求实行摄政王制度,我已和皇上频频协商,他也承诺了,一旦我们成功,我们将采纳和洛京的一样的制度,摄政王加政事堂制度,由皇族来摄政,可以容许相国组成政事堂负责具体政务。”

皇甫罗宋说出这番话,很多年长的皇族都缄默了,他们已经听出皇甫罗宋弦外之音,那就是最后由他来担负摄政王。

最边上的颍川郡王皇甫启脸上露出了微微冷笑之色,他的庄丁在所有皇族中处于第二位,有八百人,仅次于皇甫罗宋,他心中布满了不满,这么重大的事情居然事先没有和自己商量。

他现在明白皇甫罗宋为什么这么热心了,是为了摄政王,如果皇帝在意外身死,那作为皇族,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打得如意算盘啊!

他站起身干笑一声道:“罗宋贤弟,不知这个摄政王到时是由大家投票选出,还是依照资历来排位。”

如果依照资历,那就是他皇甫启了,他是在座一百余人中成为郡王时间最长的一个。

皇甫罗宋脸色微微一变,这个皇甫启居然看透了自己的筹算,他迅速给身旁的皇甫俊承使了个眼色,皇甫俊承会意,他起身笑道:“老王爷,现在谈这个问题尚早,因为到时侯还要和皇上及申国舅进行协商,不是我们现在就能定得下来,不过在座的诸位都有可能成为摄政王,这是毫无疑问。”

皇甫启懂他们的意思,只要他们拿到军权,就由不得大家了,他不甘心,又笑道:“我觉得这些事情还是明确下来好,亲兄弟都要明算账呢!早点定下来,大家才能齐心对外,大家说是不是啊!”

在场很多皇族都有点明白他的意思了,也懂了皇甫罗宋的目的,皇甫罗宋是利用他们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个人野心,很多人都跟着应和,“老郡王说得有事理,大家商量一下吧!”

但也有人否决,“现在不是商量这个的时候,大家还是商量怎么行动吧!”

有人赞成,有人否决,会议堂中乱成一团,就在这时,门‘砰!’地被撞开,一名手下冲进来惊恐地叫喊:“外面来了好多军队,我们已经被包抄了!”

会堂内恍如炸了窝一般,一阵大乱,皇族们已经顾不上明天的行动了,在生死面前,只有自己的性命最重要,众人争先恐后向外奔驰,皇甫罗宋连声大喊:“大家不要慌!不要乱!”

可是没有用,不知是谁撞翻了烛台,大堂内一下子变得漆黑,这时,会堂大门和窗户都呈现了大量的军队,将房间的所有逃路堵住,箭如雨发,射向会堂内,黑黑暗发出一片惨叫和哀嚎……。

大门外已是满地尸体,三千绣衣卫和羽林军包抄了皇甫罗宋的宅子,数百名家丁全部被杀,一个都没逃走,绣衣卫大将军黄靖冷冷下达了命令,“禁绝放走任何一人,开会的皇族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与此同时,数百名绣衣卫冲进了周棋纶和徐筠的宅子,将他们两家满门抄斩,一个不留,连小孩也不放过。

残暴的反宫廷政变在血腥中拉开序幕。

……。

平安宫,皇甫恬还在自己的书房内,紧张地策划着明天的行动,他很紧张也很激动,他所期盼的一刻终于要到来,忽然,几名小宦官奔进书房惊恐大喊,“陛下,有军队!外面有军队!”

皇甫恬腾地站起身,“紧张什么!什么军队?”

“皇帝陛下,我们是龙武军!”

书房门大开,从外面涌进一百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将皇甫恬团团包抄,从士兵后面走出一人,正是龙武军将军施俊杰,他向皇甫恬拱拱手,“皇上,奉太后旨意,请皇上离开!”

皇甫恬已经知道事情泄露了,他心中慌乱,但依旧态度强硬地重重哼一声,“朕是现今皇帝,你敢不听朕的话吗?”

“皇上,没有用的。”

申太后从外面慢慢走了进来,她的目光里又是怜悯,又是愤恨,自己的亲生儿子居然想推翻自己。

“皇上,你太嫩了,依靠两个无用的书生是成不了大事,哀家无妨告诉你,他们两人已经人头落地了。”

皇甫恬勃然大怒,指着她大骂,“你这个恶魔!”

申太后冲上前就是一记耳光,她冷冷道:“你这个不孝的逆子,你既然想杀自己的母亲,那哀家也没有你这个儿子,从现在开始,你不再是大宁皇帝,虎毒不食子,哀家也不杀你,你去给哀家面壁思过十年!”

她一挥手,“带走!”

军士们将皇甫恬拖了下去,申太后望着儿子瘦小的身子被拖走,尽管他才十三岁,是她的亲生骨肉,但她此时有一种心硬如铁的感觉,竟没有一丝一毫的怜悯之心。

她咬牙下令道:“去告诉申溱,一个时辰之内,让他自己离开雍京,否则哀家宁可策动内战!”

……。。。

卷一东郡风云第二百九十三章局势恶化

(今天已经周三了,后天上午,周五,老高的新书《天下枭雄》会正式上传,恳囘请书友们支持老高。)——

一场原定将会轰轰烈烈的宫廷政囘变,还没有来得及发动,便被申太后以雷霆手段扑灭了,申太后将参与谋反的一百余名皇族全部处死,并下令将其余皇族及其家人集中,准备将他们悉数驱逐出潼关。

对待皇族,申太后并不想囘做得太绝,尽管她想效仿武则天登基,但她现在还没有准备好,洛京的威胁依然严重,她现在对皇族动武只会让洛京受益,这一点申太后很明白。

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是不随人的意志而转移,就在除夕下午,近三千名皇族子弟在新丰县遭遇到了率领三万骑兵赶回来的申济,申济面对面这些手囘无囘寸囘铁、惊恐万分的皇族,他毫不犹豫举起了屠囘刀,在新丰县城外进行了一场惨囘无囘人道的大屠囘杀,无论男女老少,近三千名皇族及其家眷被申济屠囘杀殆尽,这便是大宁王朝历囘史上最悲惨的新丰大屠囘杀。

这次大屠囘杀对申济而言是蓄谋已久,只是适逢机会,他一心想使申家夺取天下,而申皇后迟迟不做决定使他早已等不耐烦,他要用自己的手段来夺取皇甫天下,当年皇甫铁厉不也是用这种霹雳手段夺取了武氏江山吗?将武家子孙杀囘戮殆尽,不杀尽皇族,何以为申氏天下。

申济对皇族的血囘腥大屠囘杀在一个时辰后便传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