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大唐双龙传开始-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那个日子也已经不久了。(未完待续。。)

第四十四章熟悉的影子

神耶?魔耶?

看着湖边的倒影,张晓脸上露出一丝困惑,因为他不由得不困惑,因为他在湖中的倒影之中,看到了一个本不应该看到的倒影。

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对于张晓来说,他不过是睡了一觉罢了,不过是一闭眼,一睁眼的功夫罢了。

这一次的蜕变并没有让张晓感到丝毫的不适,若非他感觉得到,自己体内的真气,精元都已经消失不见,当时他甚至以为这一次蜕变已经失败了,因此而变成了一个普通人。

但是很快,他又发现他其实蜕变完成了,一切的力量都“融化”了,消融在他的血肉之中,如果他需要的话,他体内的真气还可以从体内散发出来,而且比以往更要精纯,恐怖。

但是很快,他又发现自己似乎错了,所谓的真气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张晓认为它是真气,所以他体内的力量才会呈现成真气,呈现成武功。

对于他体内的变化,张晓其实并不太了解,虽然他能够感觉得到,自己的实力和以前相比,恐怕强了不下百倍,就算是所谓的“真魔变”,也不过是他提前释放了一部分力量罢了。

当然,不解就不解,张晓有足够的时间去挖掘属于自己的力量,毕竟从此之后,他的寿元虽然不至于寿与天齐,但是却足以活个千秋万载。

真正让他疑惑的事情,其实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湖边的那个倒影,张晓自己的影像。一个他熟悉不比,却又陌生无比的形象。

因为在湖里面的那个人。是他“自己”。

不是现在的自己,而是很久之前的自己。在穿越大唐世界的自己。

湖里面的倒影很是平凡,看上去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没有太多的特色,看上去和那个木讷的张小凡倒是有六七分相似。

看到水中的倒影,张晓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他倒不是嫌弃自己原来的模样,而不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现在这种状况。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还有时有还无。

若非张晓体内的力量做不得假,张晓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场梦。

张晓自然知道。自己若是修炼到“成魔篇”,那就会蜕变为“真魔”,生命会跃迁到另一个层次,他也知道,只要这一次自己蜕变成功,那他就不能算是“人类”,而是蜕变为更高一层的“神”或“魔”。

原本张晓对这个层次有过估计,他甚至猜测自己可能会长成十丈长,三丈宽的巨人。怀疑自己会蜕变为三头六臂的“孙悟空”。

但是无论如何,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变得如此平凡。

而且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魔经》直接修炼到了尽头。说到底,《魔经》是一种武功,而他如今连真气都不存在。那更高一层次的“神魔篇”自然也无从修炼。

事实上,他见识过的任何功法。包括诛仙世界的“太极玄清道”以及“大般波若”全部都无法修行,对他来说还有作用的功法只剩下了在惊雁宫学会的“战神图录”。以及他一直揣摩不透的“天书”而已。

不过,即使是“战神图录”或者是“天书”,凡是涉及到具体的“招式”,或者具体的修炼法门,对张晓来说都没有任何作用,唯一能够对他起到作用的是这两门绝学里面的“理”。

或者说,直到现在这一刻,张晓才真正开始解开这两本功法的神秘面纱。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战神图录和天书之中,总纲其实都是这这十个字,只不过,战神图录是以四十九幅图雕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天书则是通过文字的形式。

张晓想了很久,想明白了一些东西,但不懂得东西却更多了。

甚至他有一种感觉,自己似乎什么都不懂,只是一个无知的稚子一样,而他现在产生了一种**,一种对“理”的**。

他仔细想了想,最终朝着西方走了去。

因为在西方,有一座天音寺,而那里藏着一座无字玉璧。

而天书的第四卷,就藏在那里面。

***

悠悠钟声,又一次在须弥山上回荡,宣告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初升朝阳,从东边天际探出一个小小光晕,将第一缕阳光洒向人间。清晨山路之上,已经有许多百姓沿着山路台阶向那座雄伟的寺庙行去,他们手中多半提着香烛供奉,满面虔诚。

其中有一些人家还带着孩子一起前来朝拜,孩童天真,在这山路上反而并不觉得疲累,许多少年都前后跳跃跑动,一派兴高采烈的模样。

晨雾将散未散,流连在天音寺外,空气中感觉有些潮湿润气。早起的僧人们已经做好了一天之中必要的早课,此刻都在打扫庭院,将昨夜掉落的树叶儿轻轻扫在一旁。

整座天音寺中,此刻显得肃穆而宁静,沐浴在淡淡的山风里,随风吹过的,还有那若有若无的树叶芳香。

那钟声飘荡,指引着山下的人们,也盘旋在寺庙之中,唤醒了沉睡的人。

而每天都会有无数的凡人在清晨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对着佛庙殿堂里的神像顶礼膜拜,诉说着自己或喜或悲的心愿,企求着神明保佑。千万人来了、汇聚,万千人散了、离别,一日复一日,从来不曾改变,聚聚散散般的岁月。只有那庙中神佛金身神像,殿堂前不灭明灯,袅袅烟火,看尽了世事沧桑。

看着匆匆忙忙的人群,张晓心里有一种莫名感慨,甚至有一种想要放声大笑的冲动。

只是就连张晓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笑什么?笑得是这些凡人,还是这些和尚,甚至干脆就是他自己?因为这种冲动只是来自他的本能,就像人要吃饭,喝水一样。

张晓并没有惊动任何人,甚至根本没有让任何人看到他的踪迹,就这样潜入到了天音寺之中。

当然,说是潜入也不准确,因为张晓就直接是大摇大摆的走了进去,只是上至天音寺的三大神僧,下到最普通的僧人,没有一人能够“看”到张晓的身影。

张晓不想让他们看到,他们就看不到。(未完待续。。)

第四十五章无字玉璧

当张晓循着山路,朝着无字玉璧走去的时候,大量的雾气朝着他席卷过来,让他仿佛置身于仙境一样。

但是感受到着一股雾气,张晓却不由得眉头一皱。

因为天音寺立于须弥山峰的缘故,这里总是被雾气环绕,因此些许雾气并不足为奇。

只不过,这里的雾气似乎有些奇怪,似浓非浓,只是如缠丝一般纠缠在一起,任凭山风吹拂,也不见半分散去的样子。

张晓隐隐感觉得到,在这雾气之中似乎也蕴含某些玄妙。

不过张晓也知道,这似乎是以为无字玉璧的力量因此他并没有多做停留,直接朝着山谷走去。

越靠近山谷,雾气渐渐稀薄,脚下景色顿时清晰起来,乃是一面小小石台,颇为光滑,周围有三丈方圆,树木稀疏,围坐着数十位天音寺僧人。看去这些僧人所坐位置或远或近,并无规矩顺序,但其中似暗含密理,淡淡佛力流转其中,竟是隐隐成了一个阵势。

虽然这些和尚的实力似乎都不弱,其中甚至有能够堪比田不易的强者,但张晓却没有丝毫的在意,直接朝着那一方玉璧看去。

就在他的身前,那看去小小石台之后,断崖之下,一片绝壁如镜,竟是笔直垂下,高逾七丈,宽逾四丈,山壁材质似玉非玉,光滑无比,倒映出天地美景,远近山脉,竟都在这玉壁之中。

看到那一方玉璧,张晓的心头顿时出现了一种渴望,这种渴望不仅仅是对藏在无字玉璧之中的天书。也是对这一整块无字玉璧。

因此,张晓就情不自禁的朝着无字玉璧走了过去。仔细看了过去。

让张晓惊愕的是,在无字玉璧里面竟然是原来的“自己”。就是刚刚穿越到大唐世界,险些饿死的自己。

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似乎很快就要饿死了一样。

看到自己当初的模样,张晓开始的时候有些恼怒,但是很快,这股恼怒变成了惊讶,最终变成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愤怒和近乎歇斯底里的惶恐。

渐渐的,周围的那些僧人的脸上露出惊愕之色。因为他们发现,在无字玉璧前面,一个淡淡的人影浮现了出来。

不知不觉中,张晓身上的那一层“迷雾”散去了,露出了自己原本的身影。

看到张晓的身影之后,除了一位苍老干枯的老和尚,其他人都变得勃然大怒,义愤填膺,恨不得直接将张晓碎尸万段。

问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对于天音寺的僧人来说,无字玉璧是天音寺最重要的秘密,也是天音寺最重要的瑰宝,岂容他人窥探?

要知道。按照天音寺的传说,千年之前,天音寺创派祖师还是个行脚僧人的时候。四方云游,有一日不知怎么。误入须弥山崇山峻岭之间,竟是迷了路。再也无法走出去了。无奈之下,天音寺的祖师便在这山林之间乱走,也是天生佛缘,竟然被他看到一片光滑如玉一般的石壁。那个时候,天音寺祖师已经**难耐,困倦不堪,便歇息在这玉壁之下了。

传说那位祖师在那无字玉壁之下坐了三日三夜,不知怎么,竟然从最初的**难耐渐渐入定,心安而神定,进入了我佛门之中大圆满之境地,三日之后,他竟是在这无字玉壁之下顿悟了佛理。此外,更传说,那位祖师也就是在那无字玉壁之下,竟领悟出了我天音寺世代相传下来的无上真法大梵般若,由此奠定了天音寺一脉在天下修道中的地位。

重宝不容窥探,而张晓出现的有些太过诡异,因此天音寺掌门普泓直接出手了。

那位得道高僧,面上隐隐透着慈悲之色,双手合十,却是从掌尖之处,金光霍然绽放,从小变大,瞬间璀璨,放射出万道金光,直冲云霄。金光之中,一件圆盘金轮模样的法宝缓缓祭起,金光灿烂,通体金黄,一尺直径见方,边缘一圈镂刻着诸罗汉金身法相,围绕着中间处正是佛祖单掌合十,慈悲普度众生真身法相。

为了以防万一,普泓直接动用了镇派之宝,大悲金轮。

顿时一道金光从大悲金轮之中升了起来,然后罩在了张晓身上。

普泓毕竟是一个得道高僧,因此他这一击其实可以收发自如,如果张晓是一个普通人,那这一道金光只会把张晓禁锢住,但张晓若是实力高强之辈,那就会直接被碾为飞灰。

毕竟在正道之中,普泓的实力仅次于青云门道玄真人,就算在整个修真界,也是名列前五的绝顶高手!

但是如此的恐怖的一击,竟然诡异的失效了。

具体点说,这一击落到张晓身后半米的地方,直接无声无息的湮灭了,就好似石沉大海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好似这一招从未发出过一样。

看到这一幕,普泓的脸色微微一变,不过很快,这一抹惊色又再次褪去了。

普泓上人闭目合十,口中低低颂念佛咒,轻而快,似歌非歌,似语非语。那轮在半空中缓缓转动,散发出万道金光的“大悲金轮”,从头顶落了下来,落在了普泓面前,佛祖真身与诸罗汉法相,一起面对着前所未见的恐怖大敌。

金光中,衪们的脸色似慈悲,似肃杀,慈悲做怜悯天下万物,肃杀为伏魔凶狠杀戮,谁又知道,哪一面才是佛之真容?

低低梵唱,从小变大,瞬间响彻天地!

灿烂的金光喷射而出,直令人无法目视,如漫天的佛焰燃烧一切。

金炎一团又一团的朝着张晓的身上烧了过去,就像潮水一样想把张晓就这样湮灭掉。

但让这些僧人惊悚的是,张晓没有躲闪,只是略显狰狞的看向无字玉璧,但是在他身后,那浩瀚无比的金光就好似投入黑洞一样,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没有对他产生丝毫伤势,甚至都不足以让张晓回头看上一眼。

半响过后,普泓默默地收回了大悲金轮,只是闭目合十,口中低低的诵念佛咒。

众僧相视一眼,脸上露出一丝惊慌之色,只是一众僧人也没有多说什么,也都静坐在地上,默默诵念着佛咒,似乎在等待什么一样。(未完待续。。)

第四十六章,我是谁?

“不知施主来我天音寺所谓何事?”普泓念了一句佛号,然后说道。

听到普泓上人的话之后,他身边的僧人脸色都变得紧张起来,到了这个时候,他们自然要担心张晓是敌是友。

毕竟眼前的这个人,恐怕拥有能够摧毁天音寺的力量。

只是,普泓的话音落下之后,就好似石沉大海一样,没有得到丝毫的回讯。

事实上,张晓根本都没有听到普泓说什么,他甚至都不知道普泓对他出手了,在他的眼中,只有无字玉璧,还有无字玉璧之中的倒影。

“我是谁?”张晓不由得喃喃道。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张晓不是那种钻牛角尖的人,因此他从未想过这三个哲学界的终极问题,但是到了这一刻,他却不由得有些迷惑了。

因为他知道,自己在玉璧之中看到的东西是真的,但正因为是真的,他才愤怒,恼火。

因为在这一刻,他竟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

看到静坐于地上的张晓,一众僧人脸上都隐隐有一种恼火。

虽然佛家讲究六根清净,但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六根清净”?看到张晓大摇大摆的立于天音寺的根基之地,他们的脸色自然不会好看。

这个时候,天音寺这一辈最优秀的弟子。法相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皱。似乎想到了什么。

虽然法相的动作很轻,但是积蓄了一肚子怒火的普方却察觉到了。用一种有些爆裂的语气问道,“法相师侄,你察觉到了什么?”

法相的眉头紧锁,回答道,“师叔,我若没有猜错,这人恐怕是炼血堂堂主,张晓。”

听到张晓的话之后,周围变得更加安静了。就好似这块佛门境地变成阴间鬼蜮一样。

身为正道三巨头之一,天音寺的僧人自然不会不知道张晓,事实上,他们中有不少人见识过张晓的威风,见识过那能够和诛仙剑硬抗的恐怖神威。

听到法相的话之后,普方的脸色为之一变,连忙向他的师兄普泓问道,“师兄,可是真的?”

在天音寺的三大神僧之中。普泓和普空都曾见过张晓,只有普方坐镇天音寺,因此未曾见到张晓的真容。

普泓低声念了一声佛号,然后开口说道。“虽然容貌变化极大,但是多半就是张晓施主了。”

听到普泓的话之后,普空的脸色变得更加严峻。说道,“佛道重地。岂容这种魔教贼子玷污?师兄,我们联手布下‘伏魔大阵’。炼化了这个妖孽罢!”

听到普泓的话之后,众僧人都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普泓上人脸上露出一丝悲苦之色,叹了口气,也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于是数十位天音寺僧人,包括普泓上人、普方神僧与普泓上人身边那个神秘老僧,还有法相法善等人,一起合十颂佛。

数十道淡淡金光,缓缓泛起,隐约梵唱声音,似从天际传来!

突然,金光大盛,只见众僧人所坐之奇异法阵阵势之中,金芒流转,佛气庄严,众僧人所散发金光越发炽烈耀眼,片刻之后,但听得震耳轰鸣之声大作,一个金光灿烂辉煌之大“佛”真言现于法阵之上,缓缓升起。

梵唱越来越是响亮,天地一片肃穆,只见那金色佛字越升越高,慢慢到了半空,竖立了起来。在天际阳光照耀之下,越发不可逼视。

仿佛是受到佛家真言的激发,那一片绝壁之上,原本光滑的玉壁缓缓现出了佛字倒影,但却并非如寻常镜面模样,而是从一小点缓缓变大,渐渐散出金光,慢慢现出那佛字模样,而在无字玉壁之上映象变大的时候,半空之中的那佛家真言却似乎有些黯淡了下来。

很快的,无字玉壁之中的佛字真言已经大到几乎超过了半空之中那个真的佛字,只见此刻整个无字玉壁金光灿烂,奕奕生辉,伴随着梵音阵阵,突然,玉壁之上透出了一缕淡金佛光,缓缓射出,笼罩在立于无字玉璧前方的张晓身上。

然后只见一个巨大的“卍”字符就这样落到张晓的头顶上,镇了下去。

只不过,这一道“卍”字符仅仅立在张晓头顶三寸的位置,在张晓身上出现了一股无形物质的力量,将这道“卍”字符挡住了。

张晓什么都没有做,事实上他也什么都不知道,在他的眼中,只有立于无字玉璧中的那个倒影罢了。

只不过,随着卍字符的出现,张晓看到的那个影子似乎有了一点变化。

开始的时候,张晓并不清楚,这种变化是什么,只知道,那个倒影的头发越来越少,身上衣服的样式有了点变化,不过依旧是那样的廋骨嶙峋。

虽然这种变化很细微,但是张晓却看得很仔细,连自己头发数量的变化都没有放过,只是过了三天之后,张晓哑然发现,倒影里面的自己竟然变成了一个穷和尚。

的确够穷,面黄肌瘦,身上没有一件长衣服,就把腰裙接起两条披在身上,就是那种最穷的僧人自制的“一裹穷”。

“当和尚都能当成这样,难道我天生就是穷命吗?”张晓的心中不由得响起了这样一个念头。

不过,张晓也知道,玉璧里面的倒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