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都市之国术无双-第8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荀爽面无表情,起身一礼,轻言慢语道:“观其心,察其行,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完人……我看伯喈兄虽然与董贼亲善,事实上并未犯下大错,也未出过害民毒计,与李儒等人大不相类,当可从轻发落。“

    荀爽荀慈明,不愧有着“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美誉,颇有谦谦君子之风。

    他平日里想必也不见得欣赏蔡邕,此时却是不肯落井下石,持中而论,并从中求了个情。

    太尉黄琬本属三公之一,掌管兵事,在董卓掌权之时,他就是有名无实了。

    后来因迁都事情触怒董卓,差点被斩。对于董氏集团文武官员,自然是深怀痛恨,此时出言道:“蔡伯喈心性鲁直,记小利忘大义,虽然未做恶事,影响却也大坏,依我看来,此事依李将军一言可决。“

    好吧,这就是个和稀泥的,看不出苏辰心里所想,干脆中立。

    众人侃侃而谈,总的来说,还是对蔡邕很不利的。

    尤其是王允等一批人,说得正义凛然,令围观百姓阵阵喝彩。

    蔡琰听得却是面色惨白,浑身无力。

    如果是引经据典,辩论文章,她倒也不惧怕任何一人。但此时此刻,明显不是辩理,而是人心所向。

    虽然也有大臣认为自家父亲情有可原,但总的来说,在董卓刚刚害死数十万百姓,火烧洛阳之后。跟他在一块的人,就算没干坏事,也洗不干净了。

    她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再不强逞口舌,只是跪地叩首,泣道:“请将军念在老父年迈,保他一个全尸,以全士人脸面。“

    “嘭嘭嘭……“

    小姑娘死死咬着嘴唇,倔强叩头,四周喊打喊杀的声音渐渐就低弱了下去。

    苏辰笑了起来。

    “有意思,太有意思了……先是以理服人,看看不行,立刻转向变成以情动人。不愧是才女,脑子转得就是快。“

    试问天下,如此娇弱美艳的弱小女子,叩得额头流血,悲声泣告的情况下,又有几个男人会不动心,不网开一面?

    “停,我几时曾说过,一定要处死蔡伯喈了?“

    “啊?“

    众人大惊。

    蔡琰却是大喜,抬起头来泪眼朦胧的呆呆望着苏辰,不知他是什么意思。

    “你弹个琴来听听吧……昭姬博闻强记,精擅音乐的名头,我在东海边远之地也是如雷贯耳。若是琴音尚能入心悦耳,就免你父亲识人不明之罪,让他继续为官也不是不可以。“

    “啊!“

    四周一片喧哗,众大臣默默无语,低头不再说话。

    这意思太明白了,简直没眼看。

    无非就是看中了人家女儿美色,爱屋及乌,然后饶恕其父亲。

    果然是一言而决,完全不顾脸面了。

    卫仲道在一旁张大嘴巴,啊啊连声,眼睛都红了,却还是不敢出头。

    四周百姓全都满面惊愕,眼中全是失落。

    果然,又是一个好色之徒吗?

    还以为新来掌权的李将军刚正不阿,公平大义呢?

    只有荀爽,没人发现,他的嘴角微微翘起,眼中闪过一丝了然。

    ………………………………………………………………

    感谢asdhhhh(500)等打赏投票,谢谢支持鼓励~~

    嗯,扯得有点多了,水就水一点吧,主要是正在想着后续情节怎么精彩,是不是拐回西游取经上去……

1847 大道无处不在(上)

    苏辰想要欣赏洛阳大才女蔡琰的琴艺,以他此时的威势,自然不会有人打扰雅兴。

    即算是这个场合有些不合时宜,也没关系。

    在最初的惊诧和鄙夷之后,所有人都面带笑容,凑趣谈笑起来。

    “能欣赏蔡昭姬的琴艺,不虚此行。”

    “传闻中,蔡家千金音乐造诣已超其父,琴声感人至深,有如仙音临凡。当此董贼伏诛之时,抚琴助兴,来日必然传为佳话。”

    “就是,就是,李将军不但武艺盖世,更难得胸中自有锦绣,知音懂琴,真是难得啊。”

    风向一变,再没人盯着蔡邕那点丑事不依不饶。就连王允这家伙,也是轻轻抚着颔下山羊须,满面慈霭的望着蔡文姬,似乎比谁都要期待蔡大家的表演。

    眼睛里的渴求更是发自内心,形诸于外。

    很可能他心里正在暗暗骂娘。

    好吧,刚刚出言想弄死这小娘的父亲,结果一转眼她就攀上了高枝,得了李御青眼。以后若是一个想不开,枕头风吹一吹,自己项上人头不保。

    苏辰没有放出元神感应,听得各位大臣和底下众百姓士子在那里尽情表演,有些无语。

    这人啊,就是这样,上位者一朝权在手,放个屁都是香的。

    他还以为真的有人会不顾一切大义凛然的上前指责自己见色忘义呢,没想到竟然见不着这种勇士。

    只能说,这些年来天下大乱,人心离丧,正人君子越来越少了。

    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问题。

    如此局面的形成,其中最大的功劳,当然就是何进大将军和董卓董国相了。

    这两人专权妄为,凡是不懂得进退的硬汉子,基本上都把头颅丢掉了。

    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在长安这片土地上,自己无论怎么操作,都不会遭到明面上的反抗。

    为政治军不受掣肘,才能很好的把后世的一些新观念、新思想、新科技,搬到这个时代来……

    ……

    苏辰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让蔡琰弹琴,暴露出好色的毛病,实质上是有着深意。

    这些天,他也发现了,随着董卓这么一通胡搞之后,朝堂大臣对武将那是十分不信任,就算自己打败董卓之后,这些人也都抱着明哲保身的态度,低调得很。

    “随你怎么弄,反正我就打个酱油……国家治理得好不好,长安势力能不能增长,是否在诸侯争霸的过程中取得优势,这并不重要。只要有了机会,我就跑。”

    天下英雄并起,凭着名望和才学,无论去到哪方诸侯那里,都会得到重用。

    再不济,就告老归乡,做个富家翁。

    所有大臣都做如此想法。

    苏辰虽然不至于束手无策,但是,做起事来,人手就不足了啊。

    这个年代不比后世,并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识字的人只有极少一部分。更别提有学问的可用之才,那是可遇而不可求,就算他想招贤都很难。

    一旦文官集团抱团打酱油,失了进取之心。他难道单凭自己的三千弟子就能掌控偌大的朝廷?

    不用打仗了吗?

    就算是能够保持朝政正常运转,日后呢?

    等到苏辰占下的地盘更多,会不会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治理。

    要治理好广阔九州地域,三千弟子还是太少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消极的情况,苏辰也细细想过了。

    他发现,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见到自己之时,都会打心眼里生出无力来。

    这并不是害怕丢了性命的恐惧,而是一种无可奈何。

    怎么说呢?

    归根结底还是自己那日以三千破十万,一炷香功夫不到,就把董卓打成死狗的后果。

    这种武力太过惊人了,见之恍若天神。

    在这种不可思议的战绩之下,什么嫉妒、反对,以及扯后腿的想法,根本就不存在。

    没人愿意与自己为敌。

    本来是好事,术业有专功,历朝以来,武力绝世,天下无敌的存在也不是没有。

    项羽当时够强了吧,天下无有一合之众。

    但是,他其他方面差得太远,综合素质分被拉下太多来。许多文人面对他,也占有很大心理优势的。

    有很多人,恐怕会在内心深处觉得项家霸王是位傻大个,害怕会有,无力感当然是没有的。

    但苏辰完全不同。

    他除了天下无敌的武力之外,表现出来的经济、农业、内政、人事等方面的才能也极为不凡。

    只是短短一段时间,露出的冰山一角,已经令人叹为观止。

    一句文武兼资都不足以形容这种全能。

    假若他的品德还很好,收拢天下士民之心,不用问了,这肯定就是神。

    大汉犹在,皇帝还在宫中坐着。你一个臣子坐上了神坛,这是准备干什么?

    不用动脑筋去想,所有人都会感觉心中生出寒意来。

    到底是造反呢?还是造反呢?

    所以,苏辰趁着今天公审的机会,不但是想要收拢一波民心,为自家打下一个大大的广告,得到一些气运,更是想要自污。

    与历史上一些权臣的做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他自污品德,并非是害怕别人迫害,而是想把自己拉下莫须有的神坛。

    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凡凡有着喜怒哀乐,能够被人算计,有着诸般弱点的平凡人,比起神坛上的伟人,总会更亲切一些,也更能消除众人戒心。

    是人还是神,这一点区别太大了。

    就如此时,苏辰对蔡琰另眼相待,只是露出一点苗子来。他就感觉到,所有大臣全都长长松了一口气。

    不过,似乎荀爽看出了什么来,也不紧要。这老头颇有君子之风,从一而终应该不成问题。

    荀氏八龙四方下注,为了家族大计效力于各方诸侯,早就不算隐蔽。

    再怎么算,自己这边都算是极强势力,不愁老家伙走人。

    天长日久的,总会让他贡献出才智来。

    毕竟,自己真的没想造反,徒弟禅让的帝位,这能叫造反吗?

    没错,苏辰如今表现的就是一个正常的权臣,他不想做一个高风亮节的君子。

    所谓权臣,就是有着自己的**,比如喜爱金钱、权力、美人,生杀由心,不太讲道理。

    种种所作所为,能让人又敬又怕,又没有太大压力,这样就好了。

    他不想被士人清流的大道理所操控,也不想被天下民意所绑架,如今就给大家伙儿上了一课。

    我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无罪,有罪也是无罪。

    就这般简单。

    ………………………………

1848 大道无处不在(下)

    苏辰一点也不怀疑蔡文姬的琴艺。

    能够名传后世,创出‘胡茄十八拍’这种历经千年而不褪色的乐章。说她音乐造诣不行,鬼才相信呢。

    因此,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封一个乐府官职,专门研创音乐诗歌,随侍身边。

    这叫唯才是举。

    从而告诉天下人,都到长安来吧,只要有着一技之长,就能得到重用。

    至于能有几个人相信,嗯,在这个人人都想当官的年代,相信的人应该会不少。

    如此,又解决了人才问题。

    ……

    当有人搬上琴桌,准备停当的时候,雪女轻笑一声,出了大帐,向着广场一边行去。

    她这些日子也是忙忙碌碌的。

    苏辰有什么决定,基本上就由她来传达,在长安城中威望自然是极高。

    此时走在路上,四周看见的无论军士还是百姓,全都恭敬的避让开来。

    到了高台之上,就见到这里已经有五六百人被绑缚一旁,中间的董卓眼神痴呆,似乎丧了神魂。

    不是象,他是真的丧了神魂,此时只留强悍肉身存留。

    苏辰把这死胖子也摆在台上,准备择时问斩,其实是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给大汉朝一个交待。

    在董卓的身旁,就有几个文士,全是脸色灰败。

    也许是争扎谩骂求饶都已经太久,此时没有一人说话。

    雪女记得,其中有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似乎很有才华,口才便给,叫贾诩。他差点把看管弟子说得动心,最后还是由自家老爷亲自发话,那人不能留。

    董卓右边的那位面容俊伟,气度不凡的三十多岁书生,名叫李儒,这也是必须要杀的人物。

    听说少帝刘辨就是他亲手灌药药死的。

    一大片文士之中,还有一人也特别惹眼。

    不是因为长相俊秀,而是因为他太老了。

    已是两鬓如霜。额上满是皱纹。

    怕不是到了花甲之龄。

    雪女走上前去,轻声道:“蔡中郎,你随我来。将军有令:怜昭姬孤弱无依,你又真的才学过人,死了可惜。不如将功折罪,另有重用。”

    “昭姬,她怎么了?“

    父女连心,蔡邕有些惊慌。

    自己老了,死不死反正也活不了多少年,女儿还小,千万别出事才好。

    “她好得很,老爷要听他的琴声,若是琴艺高超,就饶恕蔡先生从逆罪名,另有重用。“

    雪女偏过头去,暗暗的翻了个白眼,声音淡淡说道。

    这事弄得,堂堂仙人,就象没见过女人一般。

    自己身为弟子,在一旁看着,听着众人私语,都觉得有些难堪。

    蔡邕神情怔忡,心里就如打翻了五味瓶,说不出什么滋味。

    从只言片语之中,他自然听明白了。

    这一定是自家女儿想方设法的想救出自己,不惜抛头露面,求恳如今正当权的李御将军。

    女儿的姿容绝丽,这一点早就传遍洛阳,也得到大家公认,自然是很惹人喜爱的。

    这不,就被李御看对眼了,名义上是听琴,恐怕是另有想法。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我蔡邕,竟然有一天要靠着女儿自我牺牲来救……“

    自怨自艾之下,逃得一条生路,他甚至没有太多喜悦。

    当下,就有弟子上前,解了蔡邕的束缚……

    蔡邕面色茫然,踉踉跄跄的跟着雪女向着公审大帐走去。

    雪女回头看了一眼,心中微微不忍,停下脚步道:“不要多想,我家老爷又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之所以赦免于你,自然是看重老先生的才学,日后有着倚重之处。听令千金弹琴之后再放人,只不过是为你脱罪找出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话什么意思?难道不是看中了我家女儿的美色,而是真的看中了我的才华,想要我继续做官?”

    想到这里,蔡邕心里好受了些,心脏又怦怦乱跳起来,面上多了些血色。

    原谅蔡老头脱罪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当官。

    六十多岁了,终于平生第一次享受到了青云直上的滋味,是个人都会心态失衡。

    这不关有没有学问,是不是大儒没关系。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体现其幸福指数的高低,其实就是做官。

    名利名利,利字或许不一定强求,但是一个‘名’字,怎么也逃不过去的。

    不当官哪来名声,何人鼓吹?

    回首望了望兀自跪在那里低垂着头的董卓,想到前些日子对方起居八座,令出如山的威风,他此时只觉得有些悲凉。

    脑子里乱七八糟的想着一些事情,蔡邕心中忐忑,步履迟疑的穿过人流,突然就停下了脚步。

    耳中听到剑啸戈鸣,寒意森森,万人呐喊……

    迷蒙山色,眼前千军万马,一人端座高台,鼓瑟欢歌……

    岭下布衣寒士,抛热血洒头颅,冲阵破甲,壮志凌云。

    琴声如急雨,如狂风,四周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侧耳细听,背上渗出毛毛细汗来。

    有人如坠梦里,似乎想到了自家的悲惨往事,潸然泪下……

    杀杀杀,男儿从来不恤身,纵死敌手笑相承!仇场战场一百处,处处愿与野草青……

    蔡邕不但强于经史,音乐方面更是登峰造极,此时一听琴音,就知道这是广陵止息,又称广陵散。

    琴声自然是极好的,蔡邕自问就算是自己亲自下场弹奏,也不可能超过此曲。

    弹琴之人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实在是老蔡家的骄傲。

    可是,此时的蔡邕却没有一点开心,他差点没吓得半死。

    场中所有人看着的,此时光芒万丈,身上尤如泛着金光一般的女孩,十指如剑,轻柔飘忽,可却剑剑刺心……

    刺的是老父的心。

    “我的傻女儿喂,李御想要听琴,你不能弹个春花秋月盛世华章糊弄一下吗?弹这广陵散做甚。这一下,不但会把你乃公的头颅送掉,弄不好你自己也会送掉小命。“

    不能不说,琴声很动人……

    意境高到一定地步,竟然达到心中意、眼前景的境界。

    一曲未终,四周一片剑吟响起,那是所有听到琴声的朝天宫弟子们的剑器在响。

    还有无数百姓,无数军兵,全都回头望来。气血激昂,杀气腾腾。

    就连走在前头的雪女腰间长剑也是嗡嗡作响,似有不平事,千里斩人头。

    一股杀伐之气,从胸中冲出,想要纵意高歌,挥剑斩浮云。

    此时此刻,不管懂不懂音乐的人,全都听懂了一个故事。

    那就是十步之内、人尽敌国。

    也是以臣凌君的不平与愤慨,再到咄咄逼人,惊心动魄。

    其实,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