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浪淘沙-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就在这个时候,张大壮正在屋里纠结,今天的事让他有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他说不上来是什么,可总觉得不会就这么完了。

“难道那孔里正还能拽着贾小六不放?不,不会。他没这个胆子!其他人还敢包庇这事?应该也不会……”

“你这是遇到了什么事这么为难?”他浑家卫氏本来正在捡豆子,见他这个样就开口问道。

他摆摆手:“给你说你也不懂。”

“你不说怎么知道我不懂?我给你说我现在懂的可多了呢,大郎上课的时候,我有时候也去听呢,要说这县衙的先生就是好,谁去听都让听,只要不耽误讲课,从不赶人。”卫氏笑呵呵的说,他们夫妻一样,都是想让儿子到演武堂的,但看着儿子进学堂也要忍不住的欢喜,“叫我说,这日子过的真美气,要放在过去,大郎哪有机会念书啊,连顿饱饭恐怕也吃不上呢!”

张大壮僵在了那儿。

“你怎么了,到底是什么事啊。”

“对,你说的对!现在这日子不容易,咱不能破坏了,这事,我得向上面说说。”他说着就往外走,卫氏连忙追赶,“你干什么去,不吃饭?”

“到县里,你先自己吃吧!”

“你要去县里?等等我啊,我去给大郎收拾点东西,你走的这么快做什么啊!”

第164章鱼肠(一)

张大壮没有理会卫氏在后面的叫嚷,学堂里的条件好着呢。管吃管住不说,还管发衣服,那衣服他看了,用的布都是又结实又柔软的,外面一般大户人家的子弟都不见得穿的上,虽然这学堂也是要交钱的吧,可真交的不多,半年也就三百多文,别说他们家,一般人家也负担的起。而且这三百多文还是用来买笔墨纸砚的,先生的束脩不用他们出,官府说了,这是义务教育!是他们密州每个百姓都有的权利。张大壮对这些不是太了解,虽然他经常听县里说这些,也很会说上几句套话,但要说具体是啥意思,他就不行了。他觉得这都是因为自己没读过书的事,所以他家大郎一满四岁,就让他给送进了县学,当时卫氏为此,很给他闹了一通呢。

张大壮一边想着这些杂事,一边就走到了镇上,在马道街那里他雇了一辆驴车,这驴车一般都是拉上四五个甚至五六个人才走的,他赶时间,就多给了点钱。因为他经常到县里,这些拉驴车的都认识他,就一边赶着驴一边同他说话:“张县长这去县里,是去做什么大事的?”

“不做什么,就是去看看孩子。”张大壮觉得这村里的事还是不能随意嚷嚷。

“还是张科长有见识,这孩子早早就送到了县学里,今年这孩子可满四岁了?”

“满了满了,虚岁都五岁了呢。”

“这样啊,那过的可真快。”赶驴车的停了一会儿,才又道,“张科长,我同你打听个事儿呗。”

张大壮现在一肚子心事,但坐到这车里也没别的事,眼前的又算是个熟人,就道:“什么事儿?”

“我那小儿子过了年也要四岁了,你说能不能送到县学里?”

“怎么不能,县学满四岁就可以进了,这点各村不是早都说过了吗?”

“是说过是说过,咱这不是还有点担心吗?一般百姓的也能进?像我这样赶驴车的也行?我怎么听人说,那县学里的孩子大多都是像你们家这样的,像我们家的是要进镇上的啊。”

“像我们家这样的?”张大壮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是啊,说是要有家里是做公职的才行呢,至于像我们这一般人家的孩子,是要到镇上开蒙的。”

“没这个说法。老哥,你听我的,开了春呢,你就让村里给你出个证明,证明你是那个村的人,孩子已经多大了,然后拿着这个证明到县学就行了。”

“这样就行了?”

“哦,对了。老哥你是早先跟着刘家一起来的,还是后来投奔过来的?”

“我哪有那个命跟刘家一起来呢,我是后来听说这边日子好过,在老家又实在过不下去了才带着一家老小来试试的,怎么,是不是我这种后来的就不行了?”

“没有这么一说,什么时候来的都行,就是你来的时候,官府应该还给你开了个证明吧,你还要再把那个证明拿过去。”

“这有这有,我这驴车就是当时开证明的时候一起办的,跑了两年,去年才把钱还干净,还有吗?”

“哟,老哥能干啊,贷款的钱已经还干净了?那以后这日子可要越过越美气了。”

赶驴车的心下也有些得意,镇上几个赶驴车的,他是第一个把钱还完的。就像现在,天都要黑了,别人都回家了,他还在赶车,为了什么?不就是把日子过好吗?这也没让他白等,虽然只有一个人,车钱却不少,还能打听点他想知道的消息。不过虽然心中受用,面上却道:“科长就别笑话我了,我这算什么啊,就这么一个驴车,这驴呢,赶个几年就要换,到时候又是一笔开销。哪比的上科长你,不仅有公家的钱领着,还有公家的田吃,那才叫美气呢!孩子现在又在县学上学,将来指定能上演武场的!”

“不好说不好说。”张大壮心下得意,面上却连连摇头,他之所以让他家大郎那么早就去上县学,打的就是演武场的主意。他早已打听清楚了,演武场只收九到十三岁的少年,不到九岁不要,过了十三也不要。不过就算年龄符合,也不是说谁都能进去的。首先要有积分,这里分两种,一种是就靠积分进的,这要家里人非常能干才行,张大壮虽然每年也有不少积分,却达不到把自家孩子送进演武场的级别;不过没关系,还有第二种,那就是考上去,虽然也要积分,但却不要太多了,而且分数越高要的积分越少,分数要高到一定程度呢,甚至可以不要积分。

张大壮估摸着自家孩子不太可能能考那么高分,不过这些年他攒攒,应该也能攒下一笔。他是想着从九岁,就让他家孩子去试,第一两年是不指望他考上去的,就是去见见世面,知道是怎么回事,后两年再发力,考个几次,总能差不多,到时候他再添点积分就齐了!

九岁到十三岁,听起来是四年,可也就是一眨眼的事,不早做准备能行吗?

“科长,是不是就拿着这些东西就能到县里去上了?”

“应该是。”张大壮回过神想了想,“不过我好像听我家那个说,明年貌似要考试了,也不知道是真的假的,不过县里的书本费要比镇上的贵些,回家也不方便,这些你都要做好准备。”

“还要考试啊,那考什么?”赶驴车的倒不是太在意书本费,他知道无论是镇上的还是县里的都是不要束脩的,书本费他也早打听清楚了,镇上的要二百多文,县里的要三百多文。这些钱是不少,够他们家一个月的日常开销了,但他还负担得起。他这么努力的赶车,不就是想让下面的孩子过的好吗?

怎么过的好?那必须要上学啊!最好还要去上演武场。

“我也不知道,只是这么听说,还不知道真的假的呢。叫我说,你这天天跑县里的,不如去问问。”

“问问?”

“是啊,到县学里问问到底考不考试,要考的话都考什么,你也好有个准备不是?”因为每次工程完结都会有考核,张大壮对这一套倒是熟悉的,虽然县学和工程不太一样,但套路应该都差不太多。

“这县学……”赶驴车的有些犹疑,“我怕不让进啊。”

“能进的,我那婆娘没事还跟着我家大郎一起去听课呢,县里的先生好着呢。”

听课这事,赶驴车的倒是听说过的,不过一来他不是太相信娘们的话,二来,就算是真的,人家的孩子就在县学里,当然有优待,他一个赶驴车的能和人家一样?不过现在听张大壮这么说,他倒是觉得可以试试,虽然对县学他还是有些畏惧,可为了孩子他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说话间就到了县里,现在已经是酉时,要在外面这个时节是要关城门的,但密州除了最初的那一年,之后就再没酉时关过城门,最初是戌时,去年已经改到戌正了,不过这不算什么,据说州府那边,到亥时才会关门。

张大壮下了车,赶驴车的死活不收他的钱,一个劲儿的说要谢谢他,到最后推不过才收下十文:“张科长要是还回去,一会儿就还来找我,不到快关门的时候我是不会走的。”

张大壮也不知道自己今天还能不能赶回去,就点了点头。

因为一路和赶驴车的说话,一些事他就没来得及考虑好,这事他是报到县衙,还是报到演武场那边的文书那里呢?说起来,这村里的路属于地方建设,应该报到县衙里,但山贼其实是归演武场管的。演武场在每个县都设立一个点,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管山贼,然后在必要的时候动用军队,在密州,县太爷只能动衙门里的人,动不了军队。

“老张!”他正想着,肩膀突然被人打了一下,回过头就看到衙门里的铺头胡庆,“老胡?”

“老张你站这儿做什么?又有工程完结了?”

“有两个应该是差不多了,不过还没听来报。”

“那你来县里是做什么的,哦,我知道了,是来看儿子的。不对啊,怎么没见你带东西?”

“我是来汇报件事的,正发愁往哪里报。”

“什么事还这么为难了?”

张大壮和胡庆的关系不错,再想自己正为难呢,就把事情说了,胡庆听完就笑了:“我当是什么事呢,原来是这个,这还值当报?你就是做这个的,难道不知道下面那些队伍里都要有点这事?里正家的房顶坏了,帮着修修吧,村里的蓄水池有些不齐整了,帮着拍拍吧。哪个村里都出过这事,哪个队伍不也都干过这事吗?说起来,这与你们不是还有好处吗?”

胡庆说着还拿胳膊顶了顶他:“你老实说,是不是有人给你不痛快了,你想给他上点眼药?”

“这个还真不是,主要是这次的事闹的有些大了,我有些怕……”

“山贼罢工是有些大了,不过不是已经解决了吗?别光在这儿站着了,走走走,咱哥俩找地方去喝一杯。”

胡庆说着,就把他拉到了一个酒馆里,正是饭点,酒馆的生意不错,不过胡庆算是地头蛇,小二一见他就连忙给领到了雅间里。

“这坐哪儿也就罢了,关键是吃食要好,今天可有什么新鲜的?”

“鱼是新鲜的。”

胡庆摆摆手:“少拿这个糊弄我,鱼哪一天不是新鲜的?那帮渔民们弄的鱼干都够吃三年了!”

小二想了想:“啊,对了,今天有鱼肠,鱼肠煎蛋,这可是新鲜菜,据说,是从演武场里传出来的呢!”

第165章鱼肠(二)

在密州,演武场可以说是一切高大上的代表。从他们的衣服,到他们用的巾帕,再到他们的饭食,都是众人追逐的目标。像现在张大壮身上穿的就是窄袖束腰的胡服。所以一听这鱼肠煎蛋是演武场的菜肴胡庆连价格都没问就点了。

鱼肠煎蛋、蒸豆腐、兰花豆、炖羊排,除此之外,胡庆又要了一壶酒。蒸豆腐和兰花豆是最先上的,两人就一边吃着喝着一边等下面的菜,张大壮心里有事,没什么胃口,吃了几个兰花豆就道:“老胡,按照你说,真不用往上报?”

“我是觉得不用。”

“但这修庙……以前没有过啊。”

胡庆一笑:“这算什么,咱们密州庙少,那是因为咱们是才过来的。你看看这几年,修这个修那个,这不是忙活不过来吗?早两年大家没余粮,自然不想这事,现在日子好过了,可不就要烧烧香拜拜佛?”

张大壮想了想道:“也是这个理,那就不管了?”

“你就管好你的事就行了,他们爱修什么就修什么。若上面真不愿意,到时候自然有演武场的人找他们说话,你又何必去做这得罪人的事?你不是说你们里正有个姑娘就是演武场出来的吗?这人,是能轻易得罪的?”

张大壮叹了口气:“你说的是,倒是我多事了。对了,你天天在衙门里,可听说了什么新消息没有?”

“能有什么新消息……咦,别慌,有件事是我想的,当不得真,不过老张你可以参详参详。”

“什么事。”

“我估摸着,快要打仗了。”

“什么?”张大壮一惊,连忙道,“这好好的怎么又要快打仗了,可是朝廷看咱们不过去了吗?可这、可这……咱们离朝廷那么远,朝廷管咱们做什么?”

“哎呀,看看把你吓的,打仗又不是坏事,啊不对,打仗自然是不好的,可是咱们密州怕过谁?再说了,你说那些军队每过一两个月出去是做什么的?说白了,不就是打仗吗?你看咱们吃过亏吗?”

张大壮脸色缓和了下来:“这不太一样吧。这军队出去总是有数的,这要打仗、这要打仗……”

张大壮从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打仗,现在的日子过的这么美气,而且越过越有奔头,这要打仗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他把目光投向窗外,关着窗户其实看不清什么,但能看到点点灯光,也能听到一些喧闹,只从这些他就可以想象外面的繁华与热闹。

五年啊!

他还记得刚来的时候这里什么都没有,他们在那些少年和护卫队的带领下盖房子做开耕。一开始真不是一般的难,想打口水井都不容易,直到一个姓曹的官带来一船的东西才好一些,那个官带来了不少工具,还带来了几个老师傅,那些师父都是有技术的,教他们怎么打井,怎么盖房。但就是这,忙活了半年也没什么大变化,直到刘家人开始带人过来,他也是到那个时候才有刘家人的概念。

那刘家人厉害啊,不仅带了不少自愿投奔的百姓,而且很会做事。来了不久,一个个命令就传了下来。然后盖房的盖房,整地的整地,织布的织布,不过一两年的功夫,竟很像那么回事了。

再之后就是修建城池,修建大路,修建河渠,反正工程就没停下来过。这些事不仅山贼在做,中等民也在做,包括一般百姓也都在做事。他们虽然不修路盖房,但有经商的有织布的有酿酒的,像他浑家,因为家里的地有人种,就参加了村里的织布厂,每个月银钱不说,还能得个二三十积分,她这算拿的少的,毕竟家里不缺钱,不仅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有时候还会请个假。而她那厂里,可有不少主动加班的,最厉害的,有一个月能拿一百积分的!

一百!

要知道他每个月也不过才六七十个积分,还要不能出事,再刚知道这事的时候,他甚至冒出也去做工的想法了。当然,也只是想想,做工虽然赚的多,到底没他现在这么体面。

再说,他的工作也算是清闲了。

“老张啊,叫我说,你就不能是过去那种老思想,你说说,咱们密州怎么样?”

“当然是好啊,所以我才怕打仗呀。”

“亏你也是吃公家饭的,怎么就想不明白呢。你说咱们密州这么好,别人眼馋不眼馋?一般人眼馋可能来投奔咱们,那像别的地方的节度啊刺史啊或者这个将军那个元帅,眼馋了又要如何?所以这仗是早晚都要打的,咱们早有准备也是好的。”

张大壮点点头:“你说的是,是不是衙门要征兵了,若是这样的话,也算我一个。”

胡庆噗的一声笑了出来:“哪用的上你,就是我,恐怕也用不上呢。有那么多演武场出来的军官,还有那么多军队呢。我给你说这事的目的是什么呢,你要家里有余钱,就准备准备参股吧。”

“参股?”

“我好像听说,这次打仗是准备向民间征集物资,不过不是强制性质的,而是什么股份制的。大概就是那个意思吧,应该就是合伙做生意,拿出多少本钱,将来分得多少利润,好像拿的多的有积分奖励。”

“积分?”张大壮顿时来了兴致,“多少积分?给多少有积分?”

“看看你这个样子!”胡庆指着他笑了起来,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早先他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不也是这么激动吗?积分啊,只要有足够的积分,在密州那是什么都能换的到的。胡庆有时候觉得那积分就像是胡萝卜,而他和周围的人都像是驴……

他摇摇头,把这个念头抛到一边,开口道:“具体是多少还不知道,但是绝对会有,所以我让你提前准备,我觉得只要这个消息出来,全密州的,就不会没有想换的!”

张大壮点点头:“这一次,真是多谢你了。”

他说着,给胡庆倒了杯酒,胡庆也坦然受了,他觉得自己这个消息不赖。虽然官府总会发布的,但要知道有没有准备可完全不一样。比如说他,原本准备买匹马的,现在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浑家还把去年买的一副头面给卖了,现在还能卖个好价格,要是等官府发布了消息再买,起码要低个一两成。

这一次酒足饭饱,最后张大壮执意的结了账,然后就回到了衙门里,他毕竟是个科长,在衙门里也有自己的一个屋子,每次他来县里,若是赶不及回去,就都睡在这屋子里,这屋子也有炕席,条件不比客栈差。其实一般来说,像他这样的科长是要留在县里办公的,但他这情况比较特殊,留在县衙里反而没什么事,所以也没人限制他。这个房间,倒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