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娇宠记-第1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忽然,帘子被掀开了。阿凝吓了一跳,待看见进来的人一身明黄锦袍时,才放了心,道:“怎么都不通传一声?”

她若无其事地把女儿放开,刚要伸手把衣襟掩上,男子高大的身躯就捉住她的手,反剪在后面,低头吻住了她。

这个吻有点粗暴。

过后,二人都有点气喘,阿凝回头一看,榻上的女儿正很认真地瞧着他们。

阿凝脸一红,推了推他欺到胸口的手,“球球在看咱们呢!”球球是阿凝之前给孩子娶的小名,儿子没用上,女儿用上了。

赵琰瞧见女儿的目光,笑起来,弯腰抱起了她,对着小脸一连亲了好几下,用力地发出声音来。

阿凝忙道:“别亲了,刚才亲得够多了。”

“你看,朕的女儿又笑了。”赵琰道。可不是,那婴儿乐呵呵的,小手捉住绣着五爪金龙的衣襟,捏啊捏的。

阿凝见此,道:“球球好像很喜欢别人亲她,每次一亲就会笑,刚才俭儿他们亲了,也是这样。”

赵琰抱了一会儿女儿,转头看见阿凝已经把衣裳穿好了,不禁有点失望。

方才进来时,他看见的那个画面,实在让人心悸不已。见女儿吃得那么开心,他也生出试试的冲动来。

婴儿吃饱后,很快就睡着了,赵琰把她小心翼翼地放进摇篮里,回来时阿凝正坐在镜子前面梳头。

赵琰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银篦,一下一下地梳着,一双眼不自觉就往她胸口溜。

午睡后人总有些慵懒的,阿凝没注意那么多,眼睛微微眯着,不妨男子忽然放下手里的东西,伸手扯开了她本就松散的衣襟。

待把人重新抱进床帘里面时,他低头含住,微微用力。

阿凝整个人都软了,惊惶推拒道:“你干嘛……”

“唔……我实在忍不住了……”胸口传来含糊的声音。

*****

免不了一番折腾。末了,阿凝光溜溜地躺在他怀里,嘟了嘴道:“这几日你不都歇在懋勤殿么?怎么今儿闲下了?有时间来烦我……”

男子笑起来,“烦你?”伸手用力捏了一把,低声道:“那刚才是谁不停唤着很舒服的?”

阿凝想翻白眼,还不是被逼着说的……舒服个什么啊,弄得一身汗……

顿了顿,她又道:“我听说最近西北不太平?不会又要打仗了吧?”

赵琰道:“那新上位的格罗二皇子颇有些手段。不够,还不足为惧。”

男子的声音一惯淡淡的,带着几分房事后的嘶哑,十分动人戮神战魂。

阿凝见他神色平静,便放下心来,也不再多问,反而转问起儿子们的课业来。

“我是想说,他们三个还小,仹儿也就罢了,另外两个,不必要求这么严格吧?瞧每天忙的。”

赵琰道:“这是暂时的,六艺都让他们接触一些,待大了,便可选择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专门学习,别的就不用学了。”

阿凝想了想,这个法子似乎也挺好,琴棋书画什么的,的确不用样样精通。她其实更希望他们能过得开心一点。只不过,她也知道,日后的江山都在他们身上,这份责任是重大的,不管是为君还是为臣,都得从小磨练。

进宫这么多年了,她也渐渐明白,治国远比想象中的更不容易。在祈王府时,她就觉得赵琰忙得很,少有空暇。登基之后,似乎更忙了,每个时期都有每个时期的事儿,即便现在算是太平盛世,也没个消停。

记得当时她还和赵琰说过,若有机会要一起去各处写生,现在似乎不太可能了。倒是赵琰跟她提过此事,道:“你的愿望我一直记着呢。等咱们仹儿大了,我就把一切交给他,做个闲散的太上皇。我带着你,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莫说仹儿还小,即便大了也未必能一下子接手。天下万民的责任自然比她的愿望重要许多,故此,她也并不将他的话放在心上,反劝他不要考虑她太多,不过少时的愿望而已,如今能这样过着,她已经很满足。

从深思中醒神儿,去见赵琰瞧着她笑,“阿凝乖乖,是不是在宫里待闷了?过段时间我要微服出宫一趟,带你一起去吧?”

“去哪儿?”

“升州。”赵琰道。

阿凝皱眉道:“这么远……我还是不去了。球球这么小不好带出去,她又离不开我的。”

过去三个儿子虽然她也喂养过,但奶水不够,也兼喝奶娘的奶。这小公主却是全然阿凝自己喂的,若是阿凝走了,不哭死才怪。

赵琰沉吟道:“就带着一起去吧,我多安排些伺候的人就是了。”

阿凝摇头道:“算了,小婴儿长途跋涉的,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赵琰又劝了几句,阿凝都不同意。他也只好作罢,末了翻身过去压在她身上,亲了亲她,微笑道:“年纪长了,似乎愈发关心孩子了。值得奖励。”说着又开始动作。

阿凝推拒着,眼睛水灿灿的,过一会儿连说话的声儿都像揉了一层糖蜜,娇软软的道:“你什么时候能换个奖励方式嘛……”

*****

阿凝若是知道后来的事情,恐怕她会选择带着女儿一起出宫。

赵琰离开京城后没几天,球球忽然发烧了。阿凝初始时并不很担心,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了,孩子总有个头疼脑热的,服几剂药通常就好了。

可是,当太医院的人忙活了两天烧都没退时,这才开始慌了。

俆白莳说这像是某种疫症,当即在场人都呆住了。阿凝仔细查了最近接触小公主的人和物,然后发现有一个熹宁宫里伺候的宫女早在两天前就有这样的症状。

按照俆白莳的说法,熹宁宫都打扫了一遍,该隔离的都隔离起来,各处都摆了黄杨叶预防疫病,阿凝还吩咐下去,张贴告示京畿百姓也要多用黄杨叶预防起来。

因不能确切清楚这是什么疫病,俆白莳等人只好试着开了剂药,看情况调整,调整了两次后,那个先头病了的宫女用了药后症状果然渐渐减轻了,可小公主却没有起色冒险王。太医推测说大约是小公主病得久了,抵抗力又差,故而需要服药更久些才能好。

婴儿的哭声清脆响亮,一声声像是割在了她的心里。球球素来是个爱笑不爱哭的,可是这几日却每天都在哭。

“球球乖,球球乖,别哭了,母后抱抱。”阿凝放下手里的药碗,心疼得把女儿抱在怀里,不停哄着,“乖乖的,喝完药很快就好了……”

赵俭他们听到哭声也急得不行,可却连看一眼都不能,小公主所在的地方他们都不能去。

又过了一天,小公主的烧没退,哭声反而越来越小了。一张白嫩嫩圆鼓鼓的脸开始泛着几分黄,嘴巴也起了皮,一双眼睛一直闭着,很少睁开。

这脆弱的小生命,仿佛很快要湮灭了。

阿凝直接把汤碗砸到地上,转头对俆白莳等人厉声道:“你们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微臣无能!”众人都一脑门子汗,跪地请罪。殿中人连大气都不敢喘,只有小公主因难受而偶尔发出的细小的哭声。

忽然,俆白莳抬头道:“娘娘,或可去请薛先生前来。”

薛临涧早前因为身子不好,已经归隐山林了。

阿凝道:“立刻派人去请!”顿了顿,又道,“不,本宫带着小公主亲自去找薛先生。”

从灵虚谷到京城,来回也需要时间,而球球已经病了整整五日,已经等不及了。

阿凝换了衣服,刚预备去抱孩子时,只觉得一阵头晕目眩,锦紫及时搀扶住了她,担忧道:“娘娘几日都未合眼,也没进水米,如何撑得住?”

阿凝却根本没听到这话,她的心全都系在球球这儿了,只吩咐白姑姑好生照料几位皇子,便带着一队侍卫骑了马离开京城。

一个日夜后终于见到薛临涧。看着已经气息微弱的婴儿,就连薛临涧也摇了摇头。

“草民只能先试试了。”薛临涧道。

施针之后,阿凝就一直守在床前,看着这么小的宝宝悄无声息地躺在那儿,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眨了她就不见了。

这一刻是这么痛苦,她恨老天为什么不让她替女儿承受病痛。

朦胧中,好像有人开门走进来,走到她旁边,用无比温柔的力道从后面轻轻抱住了她。

男子低醇而柔和的声音,“会没事的。”

这几天阿凝再痛苦都没有掉过一滴眼泪,可就是这么四个字,让她忽然泪如滂沱。

她转身扑到他怀里,用了狠力死死捏住他的衣襟,哭道:“我好害怕!呜呜……”

“不怕不怕……”他轻轻拍着她的背,视线落在榻上的孩子身上,眉峰深深皱着。

大约真有龙气这回事儿,赵琰到了之后,球球的病竟慢慢好转了,连薛临涧都啧啧称奇。

当女儿再次睁开眼睛时,阿凝简直喜不自胜,就差没跪地感谢老天了。

赵琰亦大松口气,对阿凝道:“咱们的球球经此一劫,必定此生一路平顺。”

阿凝重重地点头,“肯定会的”。

第162章 番外之桃花记(一)

又是一年春来时。东风过,东临侯府后园中一片桃花灼灼。

姜叠韵凭栏而坐,身子斜斜歪在碧涵亭的雕花廊柱上,一身青翠色云罗衫下的身姿娇柔婀娜,自有一番妩媚之态。

碧涵亭下是一顷碧波,水中无数红鲤,自由嬉戏,抢夺着偶尔撒下的鱼食。

贴身丫鬟品梅匆匆走过来,神情微有焦急,还带着几分怒意,额角沁了汗也没赶得上擦。

“姑娘!您让奴婢打听的事儿奴婢打听清楚了。”品梅走到姜叠韵跟前。

方才从侯夫人,也就是她的嫡亲姑姑的院中请安回来,路上竟无意间听到两个碎嘴丫头在背后窸窸窣窣说着什么,隐约听到“表姑娘”还伴着一阵嗤笑。二人看见她来了便及时住了嘴散了去,姜叠韵便吩咐品梅去打听一番。

女子视线未移,犹自闲散地喂着鱼,“说吧。那些丫头笑话我什么?”

品梅愤然道:“是玉兰和玉香那两个贱/蹄子!不过是院子里的粗使丫头,竟敢笑话姑娘!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身份!姑娘可别放在心上,回头等奴婢去回了侯夫人,看侯夫人怎么发落她们!”

姜叠韵眉一皱,声量提高:“我问你,她们说了我什么?!”

品梅一惊,嗫嚅道:“她们说……说表姑娘是想攀高枝儿攀不上,这会子年纪上来,怕是一辈子也嫁不出去了。”

“还有呢?”

“还说……表姑娘想进宫做皇妃,敢和她们六姑娘争抢,是……痴心妄想,自取其辱。”

品梅等了半晌,才听见姜叠韵长长叹了一声,“她们说的……好像也算事实。”

不知不觉间她已经从江南姜府来到京城荣府三年了影旅。东临侯夫人,当今皇后的亲娘便是她的嫡亲姑姑。母亲原本打算凭着东临侯府的显赫在京中给她觅个好人家,不成想算盘落了空,直到现在,她已年近二十了还待字闺中。

想当初,姜叠韵是姜府嫡女,相貌是一等一的好,又素有才名在外,长辈对她的婚事哪有不上心的?可父母爱宠她,嫁个人总要合乎她本人的心意,当初每有合适人选总要给她过目,奈何她那时候心高气傲,目下无尘,竟没一个瞧得上。她还记得河南路总督云大人就曾为他的嫡孙云含章来姜府提过一回亲,这位云公子也是仪表堂堂才华出众的,家世背景也好,可她还是拒了。

再要说进宫为妃一事,其实姜家长辈老早就打得这个主意了,只因景元时期天子年纪太大,新皇继位后,又迟迟不纳妃,便渐渐歇了心思。是三年前,她辅一进京后没多久,她主动和母亲说的,她想进宫,想嫁给皇上。所以才有后来母亲和姑姑提起送她进宫,而姑姑一口回绝的事情。

这事儿虽然知道的人不多,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还是传了出来。

三年前姜叠韵方进京时,也是这样一个桃花灼灼的春天。她的那位皇后表姐那时候对她倒很好,第二日就召她进宫说话。宫中御花园的桃花比侯府这几株开得还要繁茂,满眼的粉薄红轻,她永不能忘记,桃花树下,她的表姐就躺在那人怀中,由着那人给她一颗颗地剥荔枝,然后喂进她口中。

荔枝本不是这个季节的东西,可他手中的荔枝却晶莹鲜嫩,很是新鲜,大约是表姐爱吃,所以特意栽培的吧。

内侍一通报,表姐推了推他,他才不情不愿放下了手中的荔枝,坐正了身子,抬头看了姜叠韵一眼。

“这就是你那个才华横溢的表妹吧?”

姜叠韵没料到会见到皇上,刚要跪地行礼,便见他站起身,道:“你们先说话吧,朕去懋勤殿一趟。”

结果被皇后拉住,明明已经过了二十的年纪,是四个孩子的娘了,可声音和容貌仍然像少女一般天真烂漫。

她笑着说,“不许走,今儿说了要陪我一整日的。你不知道,我这个表妹作诗很厉害,我都比不过她,今儿要不你来试试?权当给我争回点面子吧!”

男子顿了顿,轻轻笑了一声,低头不知朝她耳语了什么,女子脸色红了红,娇嗔道:“你若真赢了,我就依你。”

他便又重新坐了下来。

这日,在皇后的见证下,她和他从诗词歌赋比到琴棋六艺,除了在琴艺上二者在伯仲之间外,其他没有一样不输于他手。这是她从未遇到过的惨败。

大约女子,特别是自恃才华的女子,对赢过她的男子都会抱有莫名的好感,就像江湖中盛行的比武招亲,再武艺高强的姑娘,对赢过她的人总会倾心的。

比完后,他没有多留,只意有所指地朝表姐笑了一下,便起身走了。

而她却目送着他挺拔修长的背影微微出神。那绣着五爪金龙的朱黄锦袍象征着天下间最尊贵的身份,这个男人,他坐拥四海,同时又满腹才华,他还能有这样温柔的笑容……她看了眼美人榻被滋养得容色娇嫩的表姐,心中头一次生出艳羡甚至嫉妒之感。

那时候在她看来,皇上风华正健,一辈子还长着,虽然当时没纳妃,可迟早要纳的。她想,难怪她总是找不到那个能与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原来她想嫁的人,只有万人之上的他。

只是后来,姜夫人找了个机会把这事儿同侯夫人提了提,却被一口回绝。

姑姑面上瞧着和善可亲极好说话,可是心下门儿清得很,怎么会愿意找个外人来跟她亲生女儿争宠?当然,如果皇上起了纳妃的心思,那么她对于荣府来说,当然是最佳人选包子他娘亲。古往今来,皇后挑妃子都是挑与自己亲近的人。

其实姑姑对她的亲事的确是上心的,这几年也没少给她物色人选。只是她不愿勉强自己。

品梅是她从小的丫头,自然知道她的心思,见她陷入沉思,忍不住低声劝道:“姑娘才貌双全,想嫁什么人没有……何必这样执着呢……”

女子幽幽叹口气,视线又落在亭前的桃花上,只见簇簇花朵挤在枝头,上面蜂蝶乱舞,好一派生机勃勃。

可是这样娇艳的颜色,又能维持多久呢?待四月过去,便会渐次凋零了。

桃花尚有来年再开时,而她的好时光,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或许你说得对。”姜叠韵轻声道,眸中露出几分凄然来,“可人只有一辈子,我不想让自己这辈子将就着过啊。”

品梅原想说,不想将就,可现在这样不是更委屈么,见主子神色不豫,便住了口。沉默半晌,又道:“姑娘,听说积云寺的桃花开得好,明儿咱们一起去看看么?”

姜叠韵点点头,“也好。”

她不知道,同一时间,阿凝也打算去积云寺看桃花。

*****

西北起了战事,赵琰虽未亲征,但也不得空闲,知道阿凝要去积云寺,便派了严渭护驾。

可怜严渭一个征战沙场的将军,在同僚们上前线打仗时,他却成了保镖。

阿凝在积云寺祈了福,无意中看到荣府女眷的马车,满以为是嫂嫂也来了,待锦紫来回说,是姜姑娘来了,她心头不禁有些失望。

这个表妹,她原先对她极好的,还时常召她进宫,但后来便不太愿意理会她了。阿凝并不知道姜夫人曾经跟母亲提过让姜叠韵进宫的事情,她只是从姜叠韵的目光举止中感觉到的,这表妹似乎对皇上有些别样的心思。

她可不是圣母,若姜叠韵果真有这个心思,她是决计不会对她好的。

阿凝嘱咐过母亲多次,给表妹觅个好人家,可到现在也没个结果,也不知是她真瞧不上旁的人,还是打定主意一门心思想着进宫了……

只可惜了这表妹的一身才华一副容貌,如今年近二十了还没有婆家。

过了片刻,有人来传信儿说,姜姑娘听说娘娘在,想来拜见娘娘。

阿凝原不想见她的,可略一想,一直放着她不管也不是回事儿,今日既然有缘碰上,还是劝劝她吧,若真有那不该有的心思……便是她自掘坟墓而已。便道:“让她过来吧。”

姜叠韵见到阿凝时,她正在桃花树下泡茶。细致雪白的手腕衬着雨过天青色的瓷器,分外引人注目。

今儿桃花林中有一层水雾,也许是天儿早的缘故。女子立在桃花树下,身影在薄雾中愈发显得如仙如画。

“许久没见过妹妹了,趁着今儿桃花好,可得多聊聊。”阿凝说话时并未抬头,待那杯茶泡好了,才抬眼看了姜叠韵,示意了下一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