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品宫女-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庆之,你对我实在太好了。你又不是我妈,凭什么对我这么好……”话一说出口,玉璧就觉得别扭了,明明是感动的话,怎么一时激动从嘴里表达出来就这么愚蠢呢。自己听着都觉得是胡话。

“对你好还有错了,你这是因为我对你太好了才红眼圈的?”萧庆之有点哭笑不得了,自家小玉璧怎么也有这么小女儿家家的时候,还以为她就是个在这些方向没心眼儿的,没想到心思还挺细腻嘛。

不好意思地点点头,玉璧说:“有人说过,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对你好,除了亲妈,就是……就是……”

见她不好意思。萧庆之愈发凑得近了,在她耳朵边上轻轻问道:“就是什么?”

双手抵住萧庆之的胸膛,玉璧脸皮子直发烧,嗫嗫嚅嚅地说:“就是真心。”

玉璧一说完,略有些迟疑与不确定地看向萧庆之,萧庆之双手一合。把玉璧的手握在掌心里,笑道:“傻玉璧,若非真心,如何能坦诚以待。你待我坦诚,不也是发乎自真心。”

糊里糊涂地点点头,玉璧在不知不觉间被萧庆之忽悠了。她内心正在恍然大悟地想,噢,原来这就是真心,发乎真心的坦诚以待,出自于真心地相互关怀,互相珍惜,以及……爱?

可以在这样的时候说这个字眼吗,她浅薄无知又没心没肺的人生里,也可以拥有这样重如山岳一般的存在吗?不可否认,玉璧绝对是个文艺小青年,平时不显,一到这样的时刻就水到渠成的显现出来。

整个晚上,玉璧都因为自己这点文青的小毛病而辗转难眠,闹得萧庆之一晚上也没睡好,第二天起来,俩人都有点儿蔫:“一晚上不睡,你想什么呢?”

这真是贼喊捉贼,萧庆之瞪她一眼说:“要不是你在被子里滚来滚去,滚去滚来,我能一晚上睡不着。这话得问问你,一晚上辗转反侧地,脑子里又在转悠些什么东西。”

“你爱我吗?”玉璧决定不犯文青了,直接地利落地把自己琢磨了一晚上没琢磨明白的问题问出来。

“什么?”萧庆之一时没反应过来。

“这就是昨天晚上一晚上睡不着我脑子里转悠的东西,为了避免接下来我我一直失眠,也连带你一块失眠,你还是告诉我答案吧!”玉璧说完正经端坐,就等着萧庆之的答案了。

闻言,萧庆之也不知道是该气还是该乐,用力敲了把玉璧的脑门,他说道:“敢情你一晚上睡不着就是在琢磨,我是不是爱你。”

连连点头,玉璧说道:“那你答案吗?”

“爱。”

撂下这个字萧庆之就走人了,他是不会让玉璧看到他有多不好意思,有多脸红的,似乎还有点别扭。圣贤书说,大男人不应该沉迷于小情小爱,他这会儿不但沉迷了,还宣诸于口。

“就这样走了……他,他刚才是说爱吗?为什么我听着像语气助词,那一声长叹的,倒像是在说爱,爱个屁呀!”强辞夺理几句后,抱着被子把脸埋进棉被里,笑得可耻无比的玉璧终于确定,他说的是“爱”。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呀!

因为这个字,玉璧整个早上见谁都乐得没眼儿,奉茶到淳庆帝面前时,淳庆帝瞅着她这扎眼的笑问道:“今儿早上捡什么了,乐成这样。”

“对婢子来说,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

“什么最美好的存在?”淳庆帝挑眉,连批折子的笔都搁下了。

玉璧满脸透着喜悦地说:“萧庆之。”

……

淳庆帝继续拿起比,嘀咕了一句:“对你来说,当然美好得不能再好了。”

说罢,淳庆帝心头微微触动,曾经也有那么一个对于他来说,美好得不能再好的女子,只是如今人已不知何处。

“陛下,萧老侯爷求见。”

“宣。”

本来淳庆帝就不怎么美好的心情,在见到萧梁后更加不美好了,因为萧梁说:“陛下,如今朝局已定,臣伏请陛下准臣归老。”

“归老,朕记得你还不满六十,这时候就讲什么归老。”淳庆帝原本打算再留萧梁个三五年,等到六十了再找个好山好水的地方让萧梁安渡晚年,哪想得到萧梁打了他一个措手不及。

“陛下,臣虽不满六十,却也是五十五的人了。陛下瞧着臣身子还硬朗,但臣自己的身子骨自己清楚,到底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经得起折腾了。如今的朝堂,自有年轻人支应着,臣这样的老朽,还是早早让位让年轻人出头吧。”萧梁这倒是心里话,年轻时四处奔波,到现在确实大不如前,而且萧梁回朝堂这一年来,当真是得罪了不少人,还是早早离去,让儿子来清除影响为好。

接下来,君臣二人为了去和留的问题差点动起手来,玉璧在一边连动都不敢动,这二位吵起来动静真是太大了点,哪里是君臣,分明是仇人。而且话里话外的,萧梁似乎对淳庆帝有那么点不满,淳庆帝却不当回事,一个劲地非把萧梁留下不可。

最后,淳庆帝说出一句余音绕梁,足可三日不绝的话来:“要走可以,告诉我,她在哪里。”

居然用了“我”,居然还交换条件,这可不像淳庆帝呀!

萧梁更绝,回一句:“无可奉告,陛下准臣归老也好,不准也好,臣意已决,过几日便走。”

说完,君臣两人同时一声冷哼互相看一眼对方后,又双双撇开眼去。萧梁更是袖子一甩,转身离去,连告辞的话都不说了。玉璧在旁边看着,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这到底是萧梁和淳庆帝有一腿啊,还是萧梁认识的某人人和淳庆帝有一腿。

玉璧满脑子里这会儿尽是些“朕与将军解战袍,芙蓉帐暖渡**”之类的句子。

“丫头。”

“婢子在,陛下请吩咐。”

“去劝劝这老顽固。”

“陛下,这个任务对婢子来说太难达成了,您都劝不回,婢子哪有这能耐。”玉璧才不傻,这时候去劝,无异于堵枪眼,堵枪眼这种高难度的事,谁让她干都不成,淳庆帝也不例外。

淳庆帝轻声一叹,到底没有再说下去,闷着头批折子,批了几本后,折子一掀站起来:“你下去吧,朕去后宫坐坐。”

咦,这可是昏君才干的事,淳庆帝可一直自谓明主,大白天去后宫坐,而且还是在一堆折子没批的背景下,这可很稀罕呐:“是,陛下,婢子告退。”

玉璧退出殿外,一边走一边琢磨:“今儿信息量很大呀,那个她到底会是谁呢?萧梁肯定认得,难道君臣二人当年也上演过君臣共争一女的狗血桥段。”

虽然有八卦,可是很明显,谁都不会说破,今天能好不容易听到淳庆帝那句“告诉我她在哪里”,收获已经可以算很大了。至于具体内容,以后可以慢慢打探嘛。

淳庆帝与萧老侯爷不得不说的江南往事,光想想就能让人彻夜难眠呀!

正文第一一七章萧庆之你这个死腹黑

次日,吏部下达调令,将萧应之调到福田县为县令。萧应之启程的同一天黄昏,萧梁没有通知任何人,只留下一封书信给萧庆之,他就像来的时候一样,匆匆地走了,甚至没有给京城留下一个或高大,或沧桑的背景。

第二天早朝,淳庆帝在朝堂上没有看到萧梁的身影,当即就派人去侯府寻人,结果派去的人回来说老侯爷不在府里,至于去了哪里,抱歉,老侯爷的事我们这些做下人怎么清楚。朝堂上,淳庆帝先是大怒,尔后坐在御座上久久无言,连官员们的奏报都没有听进去。

这样一来,早朝还怎么继续,朝会散后,淳庆帝让人快马加鞭去门下省衙门里把萧庆之宣到宫中来问话。在这之前,淳庆帝还把玉璧从御茶房拎了出来,非常严肃,气场空前强大地站在高处俯看着玉璧,问道:“他去了哪里?”

“陛下,您问庆之吗?”玉璧还不知道萧梁已经走了,萧梁压根没有透露一点要走的意思,

“萧一堂。”淳庆帝冷冰冰地吐出这三个字来。

瞅着淳庆帝与平时截然不同的阴森冷厉,玉璧倒没觉得怕,在怕之前,她很灵敏地嗅到了一些东西。不过,她再作死也不至于当着淳庆帝的面儿分析,只是满怀疑惑地道:“回陛下,不是应该刚刚在朝会上见过吗?”

见玉璧不知情,淳庆帝也没兴致再问下去,挥手让她退下。玉璧一出大殿,就看到了正走在广场上,急步往这边赶来的萧庆之,她赶紧迎上去:“萧庆之,到底出什么事了?”

“父亲离京了。我也是刚刚才知道,回府的时候父亲已经不在府里了,只留了封书信给我。我也没来得及看,等先回了陛下的话再说吧,你过去吧。应该不是什么大事。”萧庆之说完拍拍玉璧的肩。迎头上台阶。

走进大殿里,萧庆之按规矩行礼问安。然后就垂目而立。淳庆帝阴沉沉的气场发散了好半晌好,才开口说:“你父亲哪里去了,不要告诉我你也不知道。”

微微朝高处扫一眼。萧庆之从怀中掏出还没有开封的书信递上:“陛下。这是家父留下的书信,臣还没有看过。至于家父去了哪里,陛下,臣确实不知道。”

冷眼看着苏德盛呈上前的书信。淳庆帝冷笑一声后接过来展开书信。书信上写得很简单,无非就是告诉萧庆之他离京了。勿必以他的行踪为念,该见的时候自然能见得着。上边还写了关于淳庆帝如果问起他的行踪时该怎么回答,无非就是萧庆之刚刚说过的三个字而已。

“至若陛下问及陈年往事,便直言,为父从不曾向你提及,既是陈年往事长辈纠葛,不知是福。”萧梁就掐准了,淳庆帝不可能真的摆明车马来问萧庆之,凭着萧梁对儿子的了解,真要是淳庆帝摆明车马,他也会生疑问,然后暗地里去查。

对于萧梁说,这一切都随着这封信结束了,从前的事他不会再过问,以后的事他也不会再管。至于冥冥中要怎么安排,那就看天意,那些天意都左右不了的东西么,那就随他们去折腾。

京城一夜秋雨,洗净了那片灿烂,留下的是枝在天,叶在地,处处一片萧瑟。枝头原本叫着的不知名雀鸟也趴在窝里不出来叫唤,更使得人觉得分外压抑。萧庆之倒还好,他不用上朝,压根不用去看淳庆帝的臭脸色,不过他被谢春江吓得不轻。

因为,谢春江正在渐渐接近事实的真相。

“我或许不是哪家王侯所遗失的血脉,而是可有可无的血脉,甚至,我的生身父亲,这二十几年来从不知道有我的存在。子云,我一想到自己并非受到众人期待与祝福来到这世间的,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谢春江满眼惆怅,如同这使得满城凄凉的秋风秋雨一般。

“你要都一无是处,这天下只怕多半是废物。”玉璧好不容易例休,不用看淳庆帝的黑脸,没想到,还要跑到静庐来看谢春江灰蒙蒙的脸色。真是宿命,老子心情很差,儿子心情也不好,真是父子俩。

窗外的雨被风吹了几点进来,落在谢春江的衣袖上,他盯着看了好一会儿才苦笑道:“多谢陈尚令瞧得起我。”

凄风冷雨之中,静庐之下忽然有一队身身着蓝色锦袍的人无声无息地行过,就算他们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萧庆之还是注意到了。站起身到窗口,萧庆之面色凝重地说:“难道陛下怀疑父亲还没有出京,难道陛下会认为父亲还会留在京中等着他去找出来吗?”

玉璧也看了一眼,原来是淳庆帝身边的精锐侍从,淳庆帝完全没有放下找寻萧梁的念头,甚至这几天变本加厉了:“庆之,父亲到底知道些什么,为什么陛下这么些天了还是不肯死心。”

那队侍从走远后,萧庆之才又坐下来:“我哪里知道,我要是知道早告诉陛下了,也省得陛下成天派人照三顿地问我父亲的去向。”

“我不是说过,陛下问过父亲一句她在哪里,我总觉得这个她是位女子,对陛下很重要,而且父亲与她也有很深的渊源。很有可能是从前互相认识,陛下当年做皇子在江南当差时,父亲也在那一带,陛下和父亲就是那时候认识的。我猜测着,当时还有其他人与陛下和父亲来往密切,只是不知道这些人现在在哪里,那个她又是谁。”玉璧几乎把事情猜了个七成,但关键的三成凭她的八卦精神,只怕很有可能猜到歪处去。

她能想到的,萧庆之也不是没想过,其实隐约之间,他甚至想到了一些玉璧都没有去想的东西。只是这些,又怎么能说出口,毕竟是长辈之间的事,既然长辈们不说,那就算了吧。陛下待他不差,何必追根究底,等过一阵子淳庆帝的火气消了,也就会一切恢复如常了。

萧庆之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转头对谢春江说:“潮生,就算你不是在期待和祝福中来到世上的,但是,来到这世上之后,你所收到期待和祝福比任何人都多。上天很公平,给予你一些,就要收回一些,多珍惜现在拥有的,而不是慨叹你早已经失去的。”

有一句话,萧庆之没有说出口,那就是——比起我来,你拥有的期待与祝福已经够多了,不要不知足。

玉璧仿佛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似的,把自己的手伸过去放在他手心里说:“以后,我会期待你平安,祝福你健康。潮生,你也一样噢!”

本来谢春江被萧庆之宽慰得挺不错了,玉璧这一句直接让他从萧侯爷微微冒着点火星子的眼神里回过神来:“陈尚令,你还是把你所有的期待和祝福都留给子云吧。”

“不知好歹。”玉璧瞪谢春江一眼,又回过头冲萧庆之笑得分外甜蜜:“庆之……”

“等等……”

“谢春江,你想干什么。”玉璧双目圆睁地看向谢春江。

谢春江连连摆手,十分正经严肃地说:“接下来不管姑奶奶您要说什么,等我走了再说,我可不预备为今天听了不该听的话,而在将来承受侯爷的滔滔怒火。”

说罢,不待玉璧和萧庆之反应,谢春江就脚底抹油地溜了。

愣愣地看着谢春江逃命似的背影,玉璧直想把谢春江逮回来吊起来抽打至半残不死,她脑子里构想着要怎么代表月亮惩罚那个无良小人。萧庆之这时却在看着她,就这么静静地看了片刻后,才轻飘飘地扔出一句话来:“你刚才想说什么?”

“什么?”

“潮生走前,你想跟我说什么。”刚才那么甜蜜的语调,让萧庆之原本低落的心情瞬间高涨起来,他觉得那应该会是一句很美好的话,所以他坚持应该听到。

“啊……我想想。”玉璧一时间转不过弯来,好半晌才说:“我刚才是想说,中午给你做好吃的,不给潮生吃,让他蹲旁边干看着,馋死他……就这句。”萧庆之大感不满。

要不然还能是哪句,玉璧看了一眼萧庆之,然后收回眼神心里琢磨自己到底应该说什么,才是萧庆之睁圆了眼睛满怀期待听到的:“你到底想听什么。”

“算了,你还是想想中午做什么吧。”萧庆之气结,有时候聪明得让人想摸着她脑袋夸她聪明,有时候笨起来,让人恨不得咬她一口。

“等着吃吧。”做菜不是什么难事,玉璧就是觉得,她确实应该说点什么。忽然间灵光一闪,她眉开眼笑地扑进萧庆之怀里说:“你刚才不会是在期待,我跟你说,我喜欢你,我爱你之类的话。那怎么可能,潮生在这里耶,怎么也不可能说……呀,讨厌。”

“我就当你说过了。”说完,特严肃地啃了玉璧一口,然后特帅特酷地转身下楼去,留给玉璧一个修长结实的背影。

玉璧在原地直吐血,哪有这样的,哪有这也可以当的,萧庆之你这个死腹黑!

那天忽悠我不算,今天又黑我,你果然是个坏蛋。

正文第一一八章那串解开重重谜团的佛珠

所谓的党争平息之后,朝堂就不会再有诡异莫测的波澜起伏了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过这些跟萧庆之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春节一过他又重新踏上了去江南的路。这一回还是吴州,不过萧庆之再临吴州时,他的职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动,他成为了新一任的吴州知府。

吴州辖下共有二府十四县,吴州城既是吴州府所在,知府是从四品官员,萧庆之的升迁之路还是走得很平衡的。出于淳庆帝对于他的殷殷期待,绝对不会出现连升三级这样的异常情况。

对于吴州来说,萧庆之原先就算品秩不高,那也是京城来的天官,所以行事处处方便,如今再临吴州,他已经成为了当地官吏中的一员,自然也就没这么便利了。

车马甫一进吴州城门,吴州府前来接应的官员就迎了上来:“下官杨绶拜见萧知府。”

“杨经历请起,咱们也算老相识了,既不是生人,就不必这般客套,这是内子玉璧。”萧庆之扶起杨绶,顺便把玉璧介绍给众人。

其实就像萧庆之说的那样,大家都不是生人,彼此都认识,这也就是走个过场。一一问候过后,杨绶带头领着一行人往知府衙门去,按例,赴任的官员可以与家眷住在知府衙门后园。不过他们在吴州原本就有宅子,这时倒不用占着知府后园:“大人既然不用后衙,下官倒有个提议,不知大人能否同意。”

“嗯。说来听听。”

“府学的宅院已经老旧不堪了,大人若不用,倒不如将府学暂迁到后衙,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