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女策-第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望着风荷明亮的双眸,暗暗感慨着要不是他生在贵族之家,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认识她,他笑道:“我笑你,哪儿招来那么多仇人。”

风荷微仰起头,飞扬的眉毛像是会说话,她嫣然笑着,别有风情。

满满的幸福感铺天盖地而来,韩穆溪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心情。其实,只要有她,即使没有花花草草,没有山山水水,他依然欢喜,欢喜地想要把她抱住,旋转。

时间只有这么短的一刻,沉烟就带了韩穆溪的丫头匆匆来了,两人不再迟疑,快速闪了出来。

风荷笑着向韩穆溪挥挥手,扶了沉烟与另一个丫鬟的手冲世子妃的院子走去,她还要面对接下来的一切。

世子妃的院里,已经聚集了一大堆人,世子妃、魏王妃、辅国公夫人都到了,回廊下站着几十个丫鬟媳妇,含秋也在里边。

她一直焦急地望着院门口,看到风荷进来,差点就要惊呼出声,几步冲了过来,轻声哽咽道:“少夫人,你去哪儿了,吓死我了。”

“没事,别怕,怎么样了?”风荷轻轻拍了拍含秋的手,面容疲倦而有些发白,这是她在树林里站得久了,没有被阳光照到而显得特别白。

含秋一面扶着她往里走,一面回禀道:“奴婢很快就找见了娘娘,娘娘一听,带了五小姐匆忙赶过来,命人去请了太医。随后,辅国公夫人也来了,世子妃娘娘差不多同时到的,现在太医正在里边。”

风荷压低声音问道:“你们是从哪个门进来的?”

“前门啊。”含秋不解地回道。

风荷点点头,没再说什么,进了屋。

王妃与辅国公夫人对面坐着,世子妃可能是在里间,她忙行礼:“母妃,媳妇来晚了,五弟妹如何了?”

她低着头,用眼角的余光扫着两边两位贵妇,王妃焦急而三分埋怨地看了她一眼,辅国公夫人看到她的时候好似有点惊讶,随即就恢复了忧心忡忡的表情。

“你不是先得到消息的吗?怎么这个时候来,可是路上遇到什么事了?”王妃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平缓些。

风荷故意歪了歪身子,抚了抚额角,很是自责地说道:“媳妇一听,就吓了一跳,吩咐了含秋去找母妃之后,就往这边赶。谁知走到半路,那个领路的小丫鬟崴了脚,走不了。路上又寻不见一个王府的丫鬟,媳妇与沉烟不认识路,只能依着那小丫鬟的指点大致走过来。但怎么走都不对,心里越发急了,可能是走得又快又多,中了暑气,心头闷得不行。只得在路边的树荫下站了一会,想寻个人领我们过来。后来看见这位姑娘,是永昌侯府的,说她认识路,才和沉烟合力将媳妇送到了这里。”她说着,中间还重重喘了几口气。

王妃一听,倒有些不好意思,再瞧她的气色,确实有些虚白,忙道:“快别站着了,坐下吧,一会太医看完了你五弟妹让他也给你把把脉。”

风荷勉强笑着谢过了王妃,坐在王妃下首。

而她再次撞到了辅国公夫人看过来带些探究的目光,心弦发紧。

太医出来了,嬷嬷回说是因为蒋氏身子有些虚,受不得长时间久坐晒太阳,吃点解暑的汤药就好。

王妃松了一口气,又命人留下太医,让他给风荷把把脉。结果与蒋氏说的差不多,没什么大碍。

蒋氏看见王妃与自己母亲进去,歉意地欠了欠身,说道:“都是我不好,累得母妃与母亲担心。我原说什么事,只是身上懒懒的,心口有些难受,估计是中午吃得多了。偏偏这几个小丫鬟不省事,非要当件大事去回禀,倒害得母妃与母亲操了半日心,大日头底下赶过来。”

她的气色还好,说话也不吃力,王妃与辅国公夫人这才笑了:“说的什么孩子话,身子不舒服自然要请太医,若是耽搁出什么事反而不行。左右我们也是在那里枯坐着,不如这里清静些呢。”

世子妃带着几个丫鬟进来了,一人手里捧着一个红漆雕花托盘,里边几碗酸梅汤。她笑道:“这是我一早就命人做的,放在水井里晾着,母亲、王妃娘娘,还有四少夫人都尝尝,去去暑气。三妹妹一会吃药,先不敢给她吃了。”

几人都道很是,慢慢吃了酸梅汤,酸酸甜甜的,倒也提神。

风荷并没有特意去看她,只是心里暗暗感叹,这面上竟是一点都看不出来,就这份镇定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难怪能嫁入皇家呢。顺亲王与儿媳妇,这可不是件小事啊,一定要好好把握了,需要时也许还能有点用呢。幸好刚才没有闹破,不然这样的猛料就失去了价值,风荷坏心眼地想着。

等到日头偏西了,外头没有那么热了,杭家一行人才打道回府。

太妃听说今日之事后,还道:“早知这样,就不该叫你们去了,宁愿清清静静呆在家里的好。”

“可不是这样,媳妇心里正后悔着呢。”王妃微笑着。

太妃怜惜几个女孩儿累了,打发她们回房歇息,命晚饭后不用来请安,自己只留了王妃说话。

“怎么样?有没有合意的?”其实京城就这些子弟,都在太妃心中,她还真挑不出一个满意的来。

王妃亦是为难地摇头:“不是出身不好,就是人品不好,怕是难了。”

太妃听得唏嘘,她虽然疼爱杭四,但其他几个孙子孙女都是杭家的子嗣,她是都喜欢的,尤其杭莹乖巧可爱,不想委屈了她。镇国公儿子人品还行,但不上进,一味的孩子气;永安侯儿子体弱多病;承平公主的次子不错,但公主为人不好相处;和亲王的次子太软弱;颐亲王的三子太要强,连长兄的风头都要抢。

现在看来,韩穆溪是最好的人选,无奈坏在一个女人身上。满打满算,竟不能为杭莹挑出一个合适的人来。实在不行,只能从今科进士中探访了,但这些进士的门第多半不会好到哪儿去,权贵之家的子弟都是走恩封的,不走科举之路。

不是太妃看不起书生,而是门第摆在那里,你让一个中下等的人家把个郡主娶回去怎么办,拿什么供养她?对了,老四媳妇她娘家哥哥中了探花,现在去了六部学习,也是前程远大的,但他是庶出,父亲只有二品,若是一品就好了,拼着低嫁也行。

看太妃的脸色,王妃越加愁眉苦脸起来,女儿十四了,耽误不起啊。

太妃想了半晌,摇头叹息道:“咱们再细心访察吧,只要人品好,家世差一点没关系,实心实意待五丫头就好。”

“媳妇也是这么想的,媳妇就这么一个女儿,只要能把她风风光光嫁了,多陪送点体己也是愿意的。”王妃这话是真心的,儿子以后有王府,不怕没银子花,唯有一个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

太妃摆手道:“先不说这个了,老三的呢,有没有哪家愿意让女儿为小的?”杭莹的事还能缓上一缓,这个却是当务之急,虽说是二房,但以后老三院里的事都要交给她,而且不是那种没有希望扶正的妾室。依太妃的想法,倘若老三媳妇没了,再娶个继室来反而不好,宁愿眼下就纳个妾室回来,许她扶正之位,不怕她不用心照料老三院里的事。

不然,一个妾室,现在即使勉强掌理院中之事,以后若是娶了继室,那怎么办,两个人不可能不为着权力相争起来。与其那时候让人看笑话,还不如歇了娶继室的心。

王妃自然是满心赞成这个主意的,要是给老三再娶回来一个门第不错的继室,就是给自己堵心来了,纳个妾室,再贵能贵到哪里去。她终于有了笑颜:“这个,媳妇倒是看中了几家的姑娘,工部侍郎莫家有个庶女,才德兼备,打小养在他们夫人名下,是个大方知礼的孩子,听他们夫人的口吻,做小也不是不行;鸿胪寺卿有个嫡女,先前许的人家没了,也愿意当二房;还有轻车都尉李家的嫡女,他们夫人是继室,只想攀了高枝。”

太妃一点也不奇怪,一般只有庶女才肯做小,嫡女愿意当小的,定是有原因的。这几家的姑娘,她耳闻过一二,还要细细打探一番,至少人品要好,不然丹姐儿慎哥儿的日子就苦了。

她道:“既如此,再差人去打听打听人家姑娘的品行,也不用管是嫡还是庶,人好模样好就行。最好能在年内纳进门,老三院子里不能没个女的操持。”

“媳妇知道,媳妇一定尽快叫人去打探清楚了来回给母妃。若是快的话,入秋就能行事了。”她是恨不得快点将人纳进门呢,不然她总是不安心,生怕贺氏还有机会回来。

“嗯,你拿主意就好。不过,你也别只顾着老三,小五那边,你也该留点心了。”太妃不轻不重地说着,眼睛专注地看着案几上的莲花。

王妃先是一愣,继而反应过来,就有些吃惊,惊呼一声:“小五他媳妇刚没了孩子,咱们这样,亲家那边怕是有话要说。”辅国公手中还有实权,而且还有世子妃盯着呢,不到万不得已,王妃还不想得罪了他们,他们是小五日后最大的助力之一啊。

太妃当然明白她的心思,轻轻哼了一声,冷冷道:“谁家子弟没有三妻四妾的,小五成亲一年多了,咱们也没往他们房里放人,难道这样还不够?咱们便是给他放几个房里人,他们能说什么?岳父母还能管到女婿房里去了?世上没有这样的理。你瞧瞧,谁家姑娘进门前不是已经有一两个暖房的了,咱们顾着蒋家的面子,把先前的人都打发了。你是做母亲的人了,也要想想小五啊,他这个年纪,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小五他媳妇不能伺候,难道你忍心让小五睡空房?若为小五他媳妇伤心,万没有这样的理,咱们家可容不得这样的妒妇,你瞧老四房里,还有五个姨娘呢,老四他媳妇几时路过一句不乐意的话了。大不了,咱们也不给名分,放个通房总行吧,也算顾全了蒋家的面子。子嗣一事,倒不用急,没有嫡子,生再多庶子都不顶用,他们蒋家想使手段尽管使,小五还年轻,不急。便是人选,也能由他们自己安排,那样总放心了吧。”

说实话,太妃对蒋家不大满意,更对王妃不满。你一个当婆婆的,当王妃的,怕自己的媳妇或亲家,说出去丢得可是庄郡王府的脸面。想要获得他们的助力也不是这么个法的,他们还能为了这样的事不支持女儿女婿,反而支持外人?说来说去,都是王妃想得不透彻。

王妃之前只顾着蒋家那边,忽略了自己儿子,这听太妃一说,恍然发觉,认为太妃说得有理,不由点头赞道:“还是母妃想得通透,就照母妃说的办。”

这晚上,杭天曜没有回来,风荷独寝。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左思右想。

月底的日子,天边没有月亮,星星很亮,照得夜空发出迷人的深蓝色。晚风吹拂着窗纱,留下绵绵的沙沙声,灯被调得很暗,橘红的光晕温馨怡人。

杏子红的薄被子被照得特别细美,风荷侧了身,支着头细细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起。蒋氏身子不适,所以丫鬟去请她,事实证明丫鬟没有说谎,或是说是没有全部说谎。而蒋氏那边,口称不严重,是丫鬟们害怕去叫人的,那么有可能就是丫鬟之前受人叮嘱过了,只要蒋氏有一点不对劲,就以担心她为由去请人。

所以,这才是第一步,如果一切不是蒋氏刻意安排的,那只有一个解释,就是有人事先收买了蒋氏身边的丫鬟,不管是杭家自己带去的还是世子妃安排的丫鬟。蒋氏的可能性不大,她最近伤心,又因五少爷房里的事发愁,应该没心情算计风荷。

而除她之外,能支使得动两边丫鬟的还有几个人,世子妃那是不用说的,王妃应该也可以,辅国公夫人不是没有可能。以她们的身份,只要稍稍给丫鬟提一句,丫鬟一定把蒋氏的身体当做重中之重,一有不对就去回禀。

那么关键就在去叫自己的丫鬟身上了,她穿着王府服饰,在平地上走路扭了脚,给自己指的路不是大家都走的前门,而是引到了威胁中去。她的可疑是不用说了,可惜她在王府内院,她有什么法子能到王府内院去打听一个丫鬟呢,而且那个丫鬟很有可能被人杀人灭口。

最后的突破口就是恭亲王那个庶子了,他是听了谁的消息,是谁指点他去那里等自己的?

联系起来,风荷清楚眼下要把调查的重心放在恭亲王庶子与那个丫鬟身上,但她无人可用,确实,她居然没有能去打听的人手。她不由想到,若是杭天曜在就好了,他一定可以想办法去查探的,他不在,自己还是束手束脚啊。

这般想着,竟然沉沉睡去,估计是这一天太累了。

早上醒来,天气很好,又是一个艳阳天。

从太妃那边请安回来,叶嬷嬷居然在屋子里等她。最近几日,店铺马上要开业,叶嬷嬷亦是忙得没时间进来,来了就是有事回禀。

风荷笑着与叶嬷嬷打了一个招呼:“嬷嬷来了,先坐坐,我梳洗一下。”这么一圈走下来,身上有些发热,丫鬟打了水来,她净了面,重新理了妆,方才坐下来吃了一口茶。

“嬷嬷这么早就过来,用早饭了吗?”

“用了,有事来回给少夫人呢,怕晚了少夫人太忙,就早些过来。”她的神情不似平常,有些着急的样子,又扫了一眼底下伺候的丫鬟们。

风荷会意,摆手挥退了以后,放下茶盏笑问道:“可是有什么要紧事?”

门没有关,看到沉烟与云暮两人坐在回廊栏杆上说话,叶嬷嬷才放了心,从袖中掏出一封信,顿了顿没有马上递给风荷,压低了声音道:“今儿天没亮,一位年轻的公子来敲我们家的门,他自称是永昌侯府小侯爷,认识少夫人,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告诉少夫人。但他不能进府,所以写了这么一封信,让嬷嬷送来给你,还说事关重要,一定要小心。嬷嬷觉得此事严重,有些不大信他,又怕耽误了少夫人的事,勉强收了他的信。他看嬷嬷怀疑的样子,就把这个玉佩给了我,说少夫人一看便知。”叶嬷嬷一面说着,一面从怀里袖出荷包,打开掏出一枚美玉来,上面刻了一字“韩”。

风荷握在掌心,细细看着,她确实看见韩穆溪身上一直佩着一块竹节样的玉佩来,玉质极好,不是寻常市面上能见到的货色,这块就是了。

他有信给自己,而且相当重要,难道是为了昨天的事?

风荷忙接了信在手,展开快速拜读了一遍。她已经可以确定这是韩穆溪送来的了,不是因为她认识韩穆溪的字迹,而是信尾写了一句话:我笑你,哪儿招来那么多仇人?这是她昨天与韩穆溪单独一处时他说的话,别人不可能听去,更不可能利用。

这个人,待自己这般好?字迹还没有动手,他先把事情给查清楚了。

给自己引路的丫鬟,因为扭伤了脚被送回了家里,晚上就发起了高热,至今人事未醒。那是世子妃院里伺候的三等小丫头,得了上面大丫鬟的令去寻人。恭亲王的庶子,却是接到了一封密信才起了歹意,送信的只是一个寻常伺候茶水的小丫鬟,因为昨天不小心打碎了一套非常珍贵的茶具,被顺亲王妃一怒之下打死了。

写信之人,一定不会傻到留下自己的名讳,但字里行间不可能看不出一点破绽,那封信已经到了韩穆溪手中,他承诺会想办法破解的。

这个人,是早就谋算好了这一切,不然不可能下手这么快,一下子就把大半的证人给害了。

韩穆溪叮嘱风荷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一定要等他的消息。

风荷无奈地笑了,她不听他的,就是不领他的好意;听他的,这算什么,他们非亲非故,他只是凑巧救了自己,没必要牵扯进去。她欠韩穆溪的人情,越来越多了,也不知有没有还的那一日。

叶嬷嬷没有看过信,也不知昨天发生的一切,但察言观色就知少夫人有事,欲问却不好问,少夫人一向自有主张,不说就最好不要问。其实,她只担心那个什么小侯爷与少夫人的关系,这样的信件不能落入别人的手中啊,不然对少夫人就是致命的打击。

风荷摘下手指上的宝石戒指,大热天的,再戴上这些东西,更加黏糊糊的了。她笑着对叶嬷嬷点头,示意她放心,又道:“初一店铺就要开业了,一切都顺利吗?那日我不能出去,劳烦嬷嬷一家照应了。”

提起店铺,叶嬷嬷的心里就松快不少,眉眼都笑弯了:“都好得很,少夫人安心等着好消息吧。到时候人来人往的不安全,少夫人去了难免被人冲撞,还是让我们老头子哥儿去闹腾。什么劳烦不劳烦的,恕嬷嬷说句僭越的话,少夫人是我奶大的,跟亲生的一样,少夫人过得好了,比我自己过得好还要高兴。”

她说着,眼里就含了泪,想来是记起从前在董家的日子,有那么一段时间,她真怕小姐会熬不过去,好在小姐比她想象得坚强厉害多了,谁都别想讨到好去。

风荷亦是心酸,她离了董家那个狼窝,掉进了杭家这个虎窟,这日子,要到何时才能结束?却笑着劝叶嬷嬷:“嬷嬷是欢喜坏了吧,等到梧哥儿桐儿都有了出息,你与叶叔叔就能安享晚年了,那时候咱们再把母亲一块接来,一家人好好过日子。”

虽然叶嬷嬷也有那么点盼头,但她从来没想过还有那样的日子,小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