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宠第一毒妃-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韶华开始做每天起床例行的伸展活动,弯腰,劈腿,以各种刁钻古怪的角度扭动四肢,把身体拉伸得更加柔韧。齐王说什么,她只当没听到。

她专心致志,暂时没有聊天的兴趣。

齐王在那边自顾自地说:“昨晚本王才知道,原来你还很会体察人心。你和施姨娘不过第一次相见,就能从她言行之中洞悉本质,着实难得。”昨天他的确被她的侃侃而谈惊到了。

那样直指施姨娘内心的本事,可不是一般女人能有的!

秦韶华却继续动作,不吭声。

齐王就欣赏她的身姿。

曲线青涩的身体,姿势奇怪的动作,却给他惊艳之感。

是的,自从她来到他身边,他就时常被她惊艳到。

当然不单指相貌了。她的性格,心思,态度,每每都让他眼前一亮。就连这么简单的拉伸活动,都让他觉得别具一格。

果然他看上的女人很不寻常呢!齐王心情很好。

……

翌日,皇帝大朝。

特意宣见齐王,并且下旨让秦韶华也跟随进宫。

这唱的哪出?秦韶华想了想,问齐王:“难道皇上觉得我驱逐毒蜂有功,要封赏我?”

本是开玩笑随意调侃,没想到齐王道:“你真聪明。”

嗯?是真的?

秦韶华面露惊讶。

齐王不屑一笑:“那小儿大概正是此意。”

原来他也是推断罢了。

秦韶华带着疑惑进宫,还没走进宫门就被宫门前黑压压一片车轿震惊了一把。哪来这么多车轿?

她跟着齐王同坐一车,看到她眼睛里的诧异,齐王道:“大朝会时都是如此。”

秦韶华这才想起来,大楚的朝会分两种,一种是每日的惯例早朝,参加的人都是有事务要禀报或职责所在必须早朝的,数量不固定,因此虽说是文武百官,可有时并不够一百,端看当日要处理多少朝政罢了。朝政多,涉及的人多,那上朝的人就多。反之则少。

而另一种朝会,称作大朝会的,则是比较隆重的仪式,往往是重要的节日和典礼时才进行。这种大朝会,参加的人不但有百官,更有那些身上没有实际官职,只是蒙祖荫的贵族,或者资格不够参加不了惯例早朝的人。总之一句话,京城里但凡和朝廷沾边的,都会来。就连**品的小官都能有幸参与呢。

所以宫门外才有这么多车轿,都是入朝的人所乘。

今天规模不小啊!

秦韶华想了想,确定今天不是重要的节日或典礼。

举行大朝会做什么?

及至到了宫门处,一个御前太监专门等在那里,老远就跑过来在车前倒身下拜:“齐王殿下万安,奴才给您问好!传陛下口谕,齐王车马可直入宫门,直达金銮殿外!”

太监特有的尖细嗓音,和传旨时固定的拖长音节的念法,让这条口谕显得特别隆重。

别人的车轿都停在宫门外,唯有齐王府的车能进宫。这是特赐的荣耀。

齐王面色如常,挥退太监,就让车子驶进了宫门。

大朝会人数太多,金銮殿前的广场上站满了人,齐王的车马还在老远呢,人群就规规矩矩分出了一条道路,直通金銮殿。

当车子沿着那路走过人群的时候,像是割麦子一样,人们依次伏倒下拜,口中高喊的都是“王爷千岁”。

秦韶华被震撼了。

这种场面,只在电影里看到过。

活生生出现在眼前,那种画面的冲击感是无法言喻的。

大概就算是一个呆子被这样膜拜,都会生出君临天下的感觉吧。皇帝怎么会允许百官如此?他到底打什么主意呢?

她转目齐王。却发现齐王面不改色,平静如常,仿佛文臣武将们拜的不是他。

这份定力的确让人佩服。秦韶华心中暗暗赞叹。

及至车子行驶到金銮殿外,早有八个御前太监等在那里,手捧着巾帕漱盅等物伺候着,车门一打开,御前为首的大太监立刻跪在车前当“人凳”,请齐王踩着他的背下车。

这只不过是个姿态罢了,齐王不良于行,哪会自己下车,从来都是让人把轮椅抬下去。

可这个姿态,已经宣告了皇帝的态度。

当着大朝会所有的官员贵族宣告,皇帝把齐王捧得很高,高得不能再高。

御前首领大太监亲当人凳,这份荣耀再进一步,那就只能由皇帝自己来当人凳了……

齐王坐在车里沉默一会,才让那大太监起身。

然后让跟车的侍从把他抬出来。

轮椅落地的时候,他朝车里伸手。

秦韶华略作迟疑,就搭上了他的手。他愿意当着大朝会所有人给她这份面子,亲自接她下车,她默默接受就好。至于别人怎么看,随便。

于是,她就这样跟随在黑铁轮椅后面,踩着一看就是新换的鲜红的地毯,一路直达金銮殿的御阶之下。

皇帝从齐王进殿的那一刻就离开了御座,站立迎接。当齐王来到跟前的时候,更是笑得非常和煦:“劳动王叔辛苦进宫,朕心不安。”

齐王淡淡一笑,略微欠身算是行礼完毕,就退到了一旁。

太监唱礼,大朝会的仪式正式开始。

在冗长的礼仪之后,皇帝重新落座,朝齐王投去更和善的笑容:“今日请王叔入宫不为别事,一来为那日冯府的意外向王叔致歉,都怪朕一时疏忽才让小人横行,险些伤了王叔性命。那么就当着群臣的面,将有罪之人问罪惩处,以儆效尤,给王叔和天下臣民一个交代。二来呢,也是让文武百官借此机会亲自为王叔祈福送行,祝王叔北行一切顺利。”

好低的姿态。

好明显的目的!

秦韶华心里暗暗鄙视这个皇帝。

不过想想毒蜂事故那晚,宫外无边的夜色里,皇帝当时对齐王那种卑微的态度……今日之低姿态也就不算什么了。

皇帝这是想尽一切办法要把齐王赶紧送走啊!

不惜破例召开大朝会。

“一切但凭陛下做主。”齐王淡淡地说。

“好。”皇帝笑答。

然后,问罪的过程就开始了。

先是大理寺的官员上前陈情,将段氏的案子前前后后交待明白,给段氏安了五条大罪。罪状描述很是繁冗,又是文邹邹的古文,秦韶华听得难受,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就是诸如侵吞正室夫人嫁妆、残害非亲生子女、毁坏嫡小姐名声之类的,和她当时所陈差不多。

但经过大理寺一道手,段氏的罪名就算落实了,又在御前陈述,也就是说,以后谁也不可能给段氏翻案。

这显然,是皇帝做出的一个相当清楚的交待。

。。。

正文 第96章 他还能当多久皇帝

更新时间:4…23 3:40:30 本章字数:4470

这种交待,表面上是给秦韶华的。

可实际,讨好的是齐王,谁心里都明白。

“秦韶华,你可满意?”官员陈述完毕,皇帝竟然当众直接问过来。

秦韶华觉得皇帝很蠢。

可被问到头上,不得不走上前表态。她朝御座微微欠了欠身,淡淡答道:“段氏罪有应得,公理得以伸张,天下人都会满意。”

单独问我是不是满意,真是多余。

皇帝看着她神情寡淡的脸庞,觉得很是刺目。

跟着齐王不多时,她的表情竟然和齐王差不多了。心里顿时一股火起,皇帝阴阴笑了:“你还有什么要求?”

“没有。”本来就没有过。

“真没有么?说出来,朕可以酌情满足你。”

“多谢陛下。真没有。”

秦韶华索性不等下文,直接行礼退回了齐王身边。

皇帝被噎住,脸上的笑容越发阴沉,那种诡异的笑让近处一些官员不寒而栗,纷纷低头不敢多看。

倒是齐王和秦韶华都是面色平静,没有正处在风口浪尖的自觉。

本来,不断展示自己有多软弱的皇帝,就没什么好怕的。

“继续吧。”许久,皇帝沉声吩咐。

御前太监赶紧把下面要禀报的官员召上来。

原来是段尚书。他身居小尚书之位,递上来的却是大尚书的告病折子,替冯尚书陈情说年事已高长久卧病,不能再效力朝廷云云,请求皇帝恩准他告老卸职。

皇帝准奏。

百官们纷纷在私底下交换眼色。

他们不知道当夜在宫门外齐王和皇帝的对话,但谁都猜得出,冯尚书挂职绝对和齐王有关。

齐王连冷笑都欠奉,淡淡听着。

秦韶华觉得皇帝是明里示弱暗里抗争,齐王让他卸掉冯尚书的职,他偏让冯尚书自己告老,同样的结果却是不同的途径,内里相差不要太多。而且代替冯尚书递折子的竟是段尚书。

刚刚发落了段氏,就抬起段尚书。

这种小动作有意思吗?

秦韶华向来信奉“一力降十会”,再花巧的招式都不如强大的实力管用。显然齐王对皇帝也是如此。他默许皇帝恩准冯尚书告老,定是不屑计较这些小动作吧!

对皇帝鄙视到了极点,秦韶华对接下来的朝会进程毫无兴趣,不过是追查冯府那日之事,将相关人员该问罪的问罪,该嘉奖的嘉奖罢了。

她索性垂眸,眼观鼻鼻观心径自调息起来。有那闲工夫浪费,还不如早点恢复内力呢!

就这样,大概过了有多半个时辰,朝会进程才接近尾声。

秦韶华调息之时也关注着周遭动静,突然听到皇帝叫她的名字。

她收功抬头,对上皇帝的笑脸。

“当日冯府小人作怪,多亏你救护王叔和各位臣属,功不可没,朕要重重赏你。”

秦韶华只好走到御阶下。

只听皇帝说:“朕赦免你过往一切罪过,除掉你罪奴的身份,从此以后你是大楚子民了。”

这算什么重赏?

秦韶华按礼道谢:“多谢陛下。”

“还有一事。你私自调兵捉拿生父,本是大逆不道的罪过,朕念事出有因不予追究,还要嘉奖你的行为。”

皇帝说着,就让人带秦云上殿。

秦韶华看到头戴枷锁的秦云感到很惊讶。

不由看向齐王,四目相对,她瞬间明白了。原来在她把秦云抓回王府之后,齐王把秦云交到明面上问罪去了。

难怪这两天她提起毒蜂和秦云之事,他都不理不睬。

原来自有一套动作。

只听大理寺官员又上前,把秦云怎么重金雇凶,怎么指使恶人在冯府放毒蜂的事公告全场。

金銮殿内外一片哗然。

当日受了毒蜂惊吓的人可不少,都是京中贵眷,此事引起不小震动,大家都在猜测到底是谁下的毒手。有人已经通过当日静街戒严的事,联想到皇帝头上。

可没想到今日是秦云被问罪。

大理寺官员言之凿凿,所陈之案卷之中,有人证有物证,已经给秦云做了板上钉钉的定罪。

而秦云,身带镣铐枷锁跪在那里,脸色灰败,根本不分辩半句。

皇帝问:“秦云,你可知罪?”

他就说:“臣知罪。臣辜负陛下圣恩,为一己恩怨谋害齐王殿下,险些酿成大祸,臣请陛下严加惩处。”

一番做作之后,冯府毒蜂事件直接被定为秦云主使,目的是刺杀齐王。

皇帝下旨,剥夺秦云护国公爵位,抄没家产,贬为贱役,发往皇家田庄做苦力。

然后问:“王叔,可满意?”

齐王冷冷地说:“但凭陛下决定。”

秦韶华心中暗地把皇帝骂了一通。无耻,典型的小人做派!

眼看着事情扛不住了,就把秦云推出来当替罪羊。大理寺陈述的案宗里根本就没写清秦云雇凶的过程,所谓的人证物证也颇多疑点,根本就是欲加之罪。

秦韶华当然明白秦云和毒蜂事件脱不了干系。

可绝对不是这么个定罪法。

此时案情处处都不清楚,稍有头脑的人就会看出其中蹊跷,生出证据不足之感。再联想齐王和秦云之前各种冲突,岂不是很容易让人以为这是齐王施压,随便就给秦云定罪么!

这样一来秦云本来是罪人,却被人误以为是受陷害的了。

齐王却背了黑锅。

皇帝一石二鸟,既给自己找了替罪羊,又坏齐王的名声。简直不要太无耻。

而且秦韶华原本是宫奴,今天被赦免罪过了,生父秦云却成了戴罪奴隶……两相比较,难免让人浮想联翩。皇帝这也是顺带着黑她一把呢。

秦韶华觉得很恶心。

不过,看到齐王表情淡然的样子,似乎是不准备争辩什么,她顶着侍女的身份也就不好出头揭穿。

接下来就是处置护国公府后续的细节事,皇帝和相关臣子商讨了一会,秦韶华觉得时间无比漫长。于是又开始调息运功,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突然,段尚书提出了一个问题:“陛下,当今皇后的生父生母都已伏罪,被证明是心肠歹毒之人,恐怕皇后在他们教养之下德行也待商榷。国母之位关系国家根本,还请陛下三思。”

秦韶华张眼看去。

觉得段尚书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和护国公府撇清关系可真快,还主动站出来挑衅皇后。

皇后秦丽雪可是他的外甥女,要叫他一声母舅,可叹他一点都不念亲情。

皇帝顺势就接了段尚书的话,“正如爱卿所言,朕也对皇后心中存疑。即便是她德行出众,有了这样的父母,也不能舔居凤位了,不然我大楚颜面有损。段爱卿怎么看?”

段尚书道:“不如将她降为妃嫔,另选有德之人母仪天下。”

和段尚书一派的大臣们就纷纷附和。

皇帝顺势下旨:“降秦氏为嫔,移出凤极宫,着其不得旨意不得擅自在宫内走动。赐号‘思’,为思嫔,望其长日静思己过,清心洗性。皇后之位由谁承担,以后再议。”

“陛下圣明!”

段尚书带领文武百官跪下称颂。

秦韶华真没想到,皇帝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护国公一门拉到了地上,使之灰头土脸被天下耻笑。

而她,作为一直和护国公府针锋相对的人,也就不能不被人猜疑了。

她从此以后,大概要成为魅惑齐王,让齐王给皇帝施压,不顾亲情扳倒生父的妖精罪人了吧!

她虽然从重生之初就答应了要替原主报仇,打定主意把护国公府的坏人拉下马,让他们一个个自食恶果……可她要的绝对不是这样的结果!

皇帝送上来的“大礼”处处都有利于她,可处处都是在给她挖坑,给齐王挖坑。

阴险小人。

秦韶华胸口一团火在烧。

直到冗长的政事讨论结束,直到皇帝率领百官为齐王正式送行的仪式结束,直到大朝会散了,乘车回到齐王府,那团火都没有熄灭。

齐王的脸色也十分不好,一直冰霜罩面,回来的路上一路都没有说话。

直到进府回了房,秦韶华循例给齐王更衣梳洗,换下朝服穿了柔软家常衣服的齐王坐在铜镜前,冰寒的面容似乎才有了一丝松动。

秦韶华给他梳头发,用犀角白玉梳轻轻按摩头皮,他微微闭了一下眼睛,长出一口气。

然后秦韶华就感觉到他恢复了往日的状态。

“你心里不舒服?”他主动开口。

秦韶华说:“王爷心里也不舒服。”

齐王道:“是。”

“王爷为何不在殿上阻止他?”

“阻止?”齐王冷冷一笑,“蠢货天生就是办蠢事的,谁能阻止的了。”

他称呼皇帝,从“小儿”直接变成了“蠢货”。

的确,今天皇帝的所作所为无比愚蠢。

秦韶华深以为然。

她重生此地时日很短,可已经看到皇帝做了许多件蠢事了。每次都要和齐王硬抗,每次都铩羽而归,用软弱和阴险再次昭显自己的愚蠢。

秦韶华通完头,要给齐王束发,他摆手阻止了,“就这么散着吧。”

看来他想放松一下。

秦韶华想了想,还是问出了从金銮殿上就生出的疑问,“他还能当多久皇帝?”

齐王抬眼。

两个人通过打磨光滑的铜镜对视,目光交汇。

齐王眯了眯眼睛,“你看得出来?”

“看得出来。”

你君临天下的野心,若说以往掩藏得很好,可是今天已经勃然溢出,让我深深感受到了。

秦韶华知道,这不是齐王情绪失控没藏住,而是,他不想藏了!

这,都拜皇帝的愚蠢所赐!

自作孽,不可活。

。。。

正文 第97章 圣主霸气威武

更新时间:4…23 3:40:32 本章字数:4162

大朝会之后,京中果然流言四起,从高官显贵到街头乞丐都议论纷纷。

果然不出秦韶华所料,拜皇帝所赐,她果然成了流言的主角之一,变成了迷惑齐王的冷心冷血的狐狸精。

虽然之前有过和段氏的流言大战,那时候的结果,段氏是恶毒的,她是无辜受害的。但传流言的人们向来忘性大,而且对颠覆性的事件热情更高,现在大家的关注点明显是在倒霉的护国公府头上。

虽然段氏和秦云的罪状确凿,可因为护国公府一败涂地,而秦韶华受了皇帝“嘉奖”,连奴藉都脱去了,两相比较之下,就有一种阴谋论传播开来。

不少人觉得护国公府可能是被秦韶华陷害了。

特别是底层百姓,向来同情弱者,对最后的胜利者习惯性抱有怀疑态度。以前他们轻易就相信段氏的恶毒,因为那时秦韶华是弱势的“受害嫡女”,而现在,她翻身了。

怎么翻身的?

翻得这么彻底,谁相信没猫腻?

不得不说皇帝挖的坑很体察人心。

秦韶华接到白城子的传信,问要不要干涉流言风向。

“要。”秦韶华简短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