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宠第一毒妃-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云站在棺材摔碎的废墟上,指着秦韶华大骂:“你这个妖女!你竟然诬陷我!你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你罪该万死!陛下快把这个妖女当场格杀,她简直就是妖星降世,专门祸害我大楚江山!”

秦韶华在他的叫嚣中淡淡一笑,“护国公,你爵位都没了,还这么关心大楚江山?人证物证俱在,你残害忠良乃是实情,又要拿什么抵赖?陛下,我这就让证据进来,当着百官的面,咱们把昔年威远侯被陷害的事好好说一说。”

说完不等皇帝表态,就朝外头打了一个呼哨。

两个黑衣黑裤的蒙面人押着五个五花大绑的家伙进入了葬礼现场。

待五人在灵前跪了,秦韶华指着其中一个吩咐:“你,说话。”

那人就乖乖地说:“我是护国公府前任总管,也是秦云的贴身长随,参与了他陷害威远侯的全过程。事成之后他对我杀人灭口,幸亏我早有警觉诈死逃脱。他当年……”

一股脑把秦云是怎么布局,怎么安排人手,怎么买通威远侯麾下将领,又怎么联合敌国北梁里应外合,怎么在朝廷捏造证据……说得一清二楚。

期间秦云几次打断,都被秦韶华弹石子伤了喉咙,最后只能捂着喉咙哀叫,任由那人说下去。

段尚书在皇帝身边站着,脸色阴晴不定。

但从头到尾都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被提起,又被秦韶华几次似笑非笑地盯着,就不敢出头,做了闷葫芦。

皇帝倒是想打断。

但看到秦云隔着御林军都被秦韶华石子“问候”,又眼看着百官们凑上来听分明,忍了又忍,到底没说什么。

那“前总管”说完,跪着的第二个人说话了。

他自称是当年威远侯麾下的一个副将。

百官之中有认识他的人,于是身份得到确认。

当年威远侯的罪名之一就是私通北梁国,偷偷把楚国铁器卖给梁国获取暴利。这个人就是被秦云买通,给威远侯捏造罪名的人。

他把当年情形说得一清二楚。说自己背弃了威远侯,帮助秦云陷害主公,现在良心不安,愿意舍命指证奸人。

听得文武百官脸色非常难看。原来私通梁国资敌的不是威远侯,而是秦云自己?他靠走私铁器赚了许多钱,就这样还要侵吞凌夫人的嫁妆?竟然这么贪婪吗?

难以置信。

可这副将的陈述细节详实,丝丝入扣。

连当日秦云和他里应外合写的信都拿了出来。

“这信,是秦云真迹么,会不会是伪造?”一直旁观的卫国长公主贺兰馨突然毫无预兆地开口。

魅惑的嗓音袭过众人耳膜,吸引了全场注意。

秦韶华转目,对上贺兰馨意味不明的,笑吟吟的目光。

。。。

正文 第159章 希望你好自为之

更新时间:4…23 3:41:33 本章字数:3903

秦韶华是第一次和这位大名远扬的卫国长公主见面。

早在身体原主秦大小姐的孩提时期,卫国有个妖女公主的事情就在楚国传播开了,连秦大小姐这样的闺阁幼女都有所耳闻。可见这位长公主的知名度有多高。

秦韶华一眼扫过去,以她见惯了影视明星无数美女的现代眼光来看,也不得不承认贺兰馨十分美丽。

有的美女胜在五官精致,但气质不足。有的美女五官分开来看并不出众,但是合起来就有一股说不出的美。而贺兰馨,两者都占。不但鼻子眼睛嘴巴,甚至身体各处都挑不出一丝毛病,而且组合在一起之后更是美上加美,美得浑然天成。

望着她的笑容,秦韶华就算是女子,也感到十分惊艳。

红颜祸水啊。

怪不得能以一己之力扭转卫国乾坤,不是皇后胜似皇后,成为卫国真正的女主人呢!

她为什么要来参加楚国太后的葬礼?

又为什么悄悄前来不肯声张?

刚才现场一片混乱她却不动声色,现在开始细数秦云罪证了,她却为何突然开口插言,语气中满是怀疑?

干涉别国内政,可不是明智之举呢!

相信久经朝政争斗的长公主不可能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她这一问,十足十是故意的。

“长公主问得好。”秦韶华面对贺兰馨的笑容,也回以对方以笑。

回首一扫大楚众位臣僚,目光相继落在几个德高望重的老者头上,“前护国公秦云的笔迹,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是否伪造,不如就请各位大人现场做个鉴定。是真是假一看便知。还有这信纸陈旧的程度,笔迹经岁月磨损的程度,也是辅助鉴定真伪的关键细节。不知哪位大人肯上前鉴别,以匡扶天地正气呢?”

秦韶华这么一说,顺利就把贺兰馨对她的怀疑转移到了信件身上。

贺兰馨眼波微动,朱唇一抿,暂时住了口。

百官之中隐有骚动。

方才弓箭手放箭的惊悸尚未褪去,武将们还好,文臣已经有不少人魂不附体,心不在焉,要不是葬礼未完不能随便溜走,恐怕早就想回府躲着了。

秦韶华这么一吆喝,几位擅长笔迹鉴定的文臣率先低头,生怕差事落到自己头上。

鉴定出来真又如何?假又如何?一边得罪秦韶华这个杀气腾腾的煞星,一边得罪皇帝,谁愿意担这个干系!

却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越众而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上前来,朝皇帝行了一个礼:“陛下,就让臣来鉴定一下如何?威远侯和护国公都曾经是我大楚重臣,即便双双获罪夺爵,但此事关系到我大楚的颜面,不能草率。太后灵前,还是让真相水落石出为好。”

皇帝定睛一看,心里冷笑连连。

这位,是已经卸任的前征西兵马大元帅,在先帝时曾经统领全国兵马大权十余年,在军中威望很高,鼎盛时期,比楚国公势力还要大许多。楚国公那是祖上一辈一辈积累下来的军功,这位,却是凭着一己之力从底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新贵军官,姓蔡名烈,赐封超品英国公,加封一等太师衔。

而且,他也是齐王背后的支持者之一。

在齐王双腿未废之前,他也是力挺齐王做储君的重臣之一。

幸好最后骑马摔坏了腿,这才卸了军权在家疗养,不然若仍旧被他统领军政,那绝对是王还难啃的老骨头!

皇帝一见他就浑身不舒服,“蔡太师年事已高,眼力……”

蔡烈打断皇帝的话:“老臣年迈,眼力却还不错,拉弓射箭可正中三十丈远外的草靶红心。秦云带兵时曾与老臣多次公文往来,老臣认他的字认得准。”

说罢也不等皇帝再有反应,上前就接了证人送上的书信。

四封证物信,老太师从前到后一字不漏看完,一边看一边念给大家听,其中所写的阴谋诡计、卖国勾当,让许多爱国臣子听得义愤填膺。

秦云风光时以皇家姻亲自居,颐指气使,目中无人,获罪后已然让许多人拍手称快。此时卖国通敌之情一旦被揭发,更惹来诸多白眼。

蔡烈念完书信,一脸愤恨,“陛下,臣认定这是秦云字迹无疑!逆臣贼子,合该凌迟处死!可怜威远侯一门英烈,没有死在战场上,竟然被这等小人构陷!先帝啊,老臣没能及时发现阴谋,让您圣听受了蒙蔽,老臣该死……”

白发老人举着信纸跪在地上,对天高喊,老泪。

紧接着就把信纸交给了另一个老人,“你来看看,看看这是不是秦云的亲笔!”

信件在一个又一个人的手里流传。

皇帝此时心里已经将秦云恨了个咬牙切齿。

你个蠢货,搞阴谋就搞阴谋,怎么还能用亲笔信和人联络,嫌阴谋暴露得不够快,盼着自己早死吗?

当年威远侯谋反一事本就惹人非议,先帝雷霆压制才没有让朝野震荡,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越是压制,大家越是心知肚明。今朝一旦被人捅了口子旧事重提,那真是拦也拦不住。

单看现在在场众人的表情就知道了。

百官之中,事不关己躲避风头的有之,畏畏缩缩怕牵连自己的有之,但更多的,是对秦云的鄙视。

或者他们更想鄙视听信谗言给忠良定罪的先帝,或者鄙视朕?皇帝心中忐忑,不停扫视众臣。倒把秦韶华就在跟前的威胁给忘了。

不一会信件已经传过了十数人之手,除了一两个装乌龟表示辨认不出的,其余人全都认定那笔迹就是秦云无疑。

跪着的证人说:“我当初知道事关重大,稍有不慎就会被威远侯发现,所以逼着秦云亲笔写信,我好留下来当证据,一旦事发方便拿他出来顶罪。事后他果然要杀人灭口,幸亏我有军功在身,又有不明真相的威远侯旧友护着,才没被秦云得手。我多次向秦云示好,帮他做坏事,他终于相信我是自己人,对我松懈了防备。今日在太后灵前说出真相,我终于对得起自己良心了。苍天在上,我这就追随威远侯英灵去,甘愿九泉之下给他做牛做马,赎罪!”

言毕一头磕在台阶的棱角上,砰一声,撞得头破血流,当场毙命!

这一下惊住了所有人!

连秦韶华都没想到他会如此。

绑了他到这里谢罪,本是拿他妻子儿女甚至全族的性命相威胁,让他不得不从。他一个卖主求荣的小人,还有这份肝胆?

恐怕不是什么追随英灵谢罪,是已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索性大义凛然赴死,好让秦韶华没有动他家人的立场吧!

秦韶华暗自冷哼。

她本来就没有动他家人的打算,威胁而已。

既然他要死,随他好了。总之他陷害威远侯导致侯府灭门的罪过,死一百次也偿还不清!

“你,说话。”秦韶华点了第三个证人。

这是个敌国北梁的商人。

明面上贩卖牛羊皮毛,私下里走私铁器。乃是秦云卖铁器给敌国的商路负责人之一。

然后是第四个证人,先帝御前大太监张咏的义子。

他说义父在世时,趁着先帝病重意识模糊,和秦云串通着蒙蔽圣听,将威远侯谋反做成了板上钉钉的铁案。张咏死前在老家掏空了一个山洞藏宝贝,其中部分宝贝就是秦云所贿,其中还有护国公府的传家宝之一,大楚太祖亲赏的玉鼎博山炉。

他虽然没有两人串通害威远侯的直接物证,但拿出了玉鼎博山炉。此物一出,秦云和张咏关系不清不楚也就坐实了。

第五个证人,是秦云一个小妾。

贺姨娘是秦云的小妾之一,秦云有好多个小妾,现在作证这个是近年最受宠的。她表示,秦丽雪册后前后,秦云多次私下里表示过对齐王的不满。几次在梦里惊醒,说些奇怪的梦话。

有一次说的是,“本国公对付你个残废还不容易!早晚要让你和威远侯作伴去!威远侯死了都不知是我搞他,你也没几天好活啦!”然后狂笑着醒来。

这小妾还语无伦次说出了秦云睡觉磨牙睡醒了喜欢抠脚沉思的毛病。

惹得在场百官哭笑不得。这么严肃诡谲的气氛,亏她说得出来……

秦韶华让其闭嘴。

“好了,证据交代完毕。太监张咏在山洞里藏的宝贝都是不义之财,朝廷改日派人去取吧,听说国内军费亏空不少,填到军费里去正好。还有,秦云之前给太后送了许多金银珠宝,如今太后归天无福消受,不如也一并填了军费吧……”

秦韶华话音未落,皇帝沉声道:“你一介草民无权过问政事,军费怎么用朕和诸位爱卿自有分寸。现在你恶性闯宫,指证秦云构陷威远侯之事,朕会命人仔细查证,黑白是非,会给天下一个交待。你可以走了,朕念在你一心为外祖平反,孝心有嘉,不与你计较。希望你好自为之,不要再行此悖逆之事,否则国有国法,犯法要伏法。”

秦韶华好奇地盯了皇帝一眼。

这位怎么突然就端起架子来了?

不怕了吗?不怒了吗?她摆证据的态度太平和,让他忘了刚才的混乱了吗?

啧,真是啊。

。。。

正文 第160章 一脸便秘的皇帝

更新时间:4…23 3:41:33 本章字数:3791

秦韶华当下便说:“陛下,那大太监张咏私藏的财宝可是我发现的,没有我,你们也见不到这笔钱。我说捐给军费就捐给军费,而且要给齐王在凤凰城所带的驻军充军费,这个没得商量!”

又道:“秦云送给太后的财宝,都是他私下倒卖铁器给敌国获得的赃款。梁国冶铁技术不好,他卖铁器就是资敌!多少边关将士、多少边疆百姓惨死在梁**人刀下,那些刀,有多少是秦云资助的?”

秦云拼命摆手反驳,无奈喉咙被伤了,喊不出来。

“之前大家都被蒙在鼓里,太后享用秦云的孝敬并没什么错,但是现在,明知道那些金银财宝都是边关子民血肉的情况下,敢问谁还能心安理得侵吞这些财宝?谁敢?”

秦韶华扫视众人,没有谁敢在此时应声。

秦韶华朗声骂道:“谁敢,谁就是在吃楚国百姓的肉,喝楚国将士的血!不把这些脏钱充到军费里去,帮助将士们杀敌复仇,请问它还能做什么?陛下您不如现在就给大家一个合理的说法!”

斩钉截铁一席话,说得在场许多人热血翻涌。

是的。

百官之中是有许多贪腐之人,平日也在享用民脂民膏,但敢和敌国做买卖的毕竟只有秦云等胆大妄为的少数,大家心里还是有一个底线在的。

楚国和梁国虽然没有打得头破血流,但是梁国历来是游牧文化,冬天春天粮食不够了经常跑到楚国“打猎”,秋天的时候偶尔还会来楚国劫掠一番,抢粮食抢东西作为过冬的储备,梁国人美其名曰“添秋膘”。

两国不时在边境上发生冲突,偶尔消停几年,做一个睦邻友好的表象,然后梁国又会来挑衅,再次挑起战争。

所以齐王才会去北方。明明现在没有大仗可打,但是举国上下并不会有人觉得他此举怪异。因为北疆那是全国公认的血色边关,和东西南三疆完全不同。

北梁,是敌国。

通敌,是死罪。

秦云通敌捞的钱,当然要归还给军队,买马买刀剑买铠甲,让将士们全副武装去杀敌!

以老太师蔡烈为首,诸多朝臣脸上露出赞同之色。

从秦韶华闯进葬礼现场开始,她终于在此时此刻,赢得了大多数臣子的认同。不少人不再觉得她大逆不道,反而,觉得她正气凛然。

皇帝在秦韶华咄咄逼人的质问之下,在群臣变化的神色中,审时度势,终于不得不暂时低头。

“朕并未否定你的提议。只是朝廷做事自有规矩,那财宝怎样派人去取,取回来怎么兑换成军费,总都要有个章程,急不得。你这样质问朕是何意?难道以为朕是不关心边关将士的昏君吗?”

拿腔拿势的。

呵呵。秦韶华心道,您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有陛下承诺就好。那么我作为楚国普通子民之一,替边关将士们多谢陛下慷慨了。”大庭广众懒得和他针锋相对地争辩,坐实军费一事就好。

不过秦韶华紧跟着问:“那么秦云通敌卖国、构陷忠臣之事,朝廷又要经过怎样的章程,多久才能有个结论呢?人证物证俱在,大理寺何时才能给他定罪?”

人群中大理寺主官连忙往后躲。

心道你倒是会给本官挖坑,这是大理寺能定的罪吗?事关先皇体面,没有皇上点头谁敢给秦云定罪!

秦韶华怎会不知这个关窍,所以明面上问大理寺,其实眼睛一直盯着皇帝。大家彼此借着大理寺说事,不撕破脸就能把事情办好,当然是最轻松愉快的方式了。

皇帝在众目睽睽之下,勉强回应道:“孰是孰非,朕方才已经说了,朕会责成有司彻查,一定给全天下一个交待。忠臣不容构陷,正气不容亵渎,奸佞小人不能容于天地!朕在母后灵前发誓,一定会秉公处理。若有人蒙蔽先帝圣听,朕一定严惩不贷,给皇爷爷正名以尽孝心。但若有人捏造事实污蔑清白之人,朕也一视同仁,天涯海角也要追杀到底,护我大楚尊严!”

语气是如此的激昂,态度是如此的正义。

段尚书立刻跪下,山呼万岁。

“有君如此,臣等之幸,天下之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子稀稀拉拉跟着段尚书跪下。

还有不少人看着老太师蔡烈的脸色,暂未行动。

蔡烈拄着拐杖,皱纹的脸上不怒自威,目光炯炯看了皇帝一眼,审视意味颇浓。

一眼之后,他才守礼躬身:“望陛下言行如一,秉公处置,勿使忠臣蒙冤。臣等在此谢过。”

他一带头,剩下那些臣子才跪的跪,鞠躬的鞠躬,对皇帝表示礼敬臣服之意。

卫国的长公主贺兰馨站在高高的台阶之上,将场中情形看得一清二楚。

长公主妙目生波,轻轻在皇帝、蔡烈、段尚书等人脸上扫过,最后看住秦韶华,再次朝她露出一个意味不明的浅笑。

感受到射来的目光,秦韶华斜斜抬眼一挑,并无兴趣,又垂了眼皮。

贺兰馨这女人是个真正的不速之客,来意不明,看起来颇有搅进大楚浑水的意思。她想干什么?回头叫人查一查好了。

那边厢皇帝也将众臣脸色看得清楚。

段尚书为首的一群是他的拥趸,荣华富贵系在他的身上。

而另一群,则是他驾驭不了的部分,总是挡他的路。他们未必都是齐王的拥趸,但也实在碍眼。

若不是他们在,收拾齐王哪会这么费力!

偏偏他们老而不死,且多是武将,一举一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