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田园之妃不好惹-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内部,你也弄妥当,外部,我会和催将军等联合县尉一起布防”宗霖见其他没有问题,想到安防。

“好”丁昊程点头称是。

经过近一个月的面试、筛选,金丰县衙的基本人员配置已到位,但是他们没有直接上任。

“父王,与其留下隐患不如再等等,等陪训结束再看他们的资质,按排具体的位置。”夏景皓觉得与其以后还要换来换去,不如一次搞定。

“那就辛苦一下尤府尹,让他再代为接管两到三个月。”北齐王面向尤子清,自己的女婿说道。

“请王爷放心,下官定当尽力”尤子清上前一步拱手说道。

“好,那就辛苦了”北齐王对着自己女婿客气上了,等反应过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说出口,哎,都是儿媳妇害的,她也不管自己什么身份,见到什么人都要客气,搞得自己跟女婿也客气上了。

“这是下官应当做的。”尤子清一愣,王爷老丈人倒是挺给自己面子的嘛,连忙又行了一礼。

金府郡汤府

“老爷,怎么样,被录用了吗?”汤夫人看着从临齐回来的夫君,还没等他站稳,就问上了。

“以我的资历怎么会没被录用!”汤大人的神情说不上高兴,也说不上不高兴。

“那你的现在的官职是……”汤夫人有点摸不透,试着问道。

“临集学堂第三期老师”汤大人边走边说,雄纠纠、气昂昂,仿佛这样就能甩去心中不快,为何不快,自己这辈子已经无缘官位了啊。

“啊,这是什么官”汤夫人没反应过来。

“以后就无官了”汤大人停下来,看了一眼自己的夫人,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

“老爷,这可怎么是好啊,你看一大家子要养活呢”汤夫人慌了,连忙哭天喊地起来。

“放心,养得活”汤大人叹口气说道。

“怎么回事,做夫子能有多少俸银”汤夫人才不信呢。

“哼,我是一般夫子吗”汤大人面孔一板,声音高了上去。

“这又是怎么回事”汤夫人糊涂了。

“王爷,亲自见的我,让我做夫子,以后俸银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王府给我的补贴,另一部分是夫子俸银,够养家胡口了,你收拾收拾,我们搬到临集吧”汤大人想到这里,心气稍为顺了一点,王爷

亲自见自己,也算给自己面子,那自己就做个夫子吧。

“啊”汤夫人傻眼,脑子中闪过的第一句话,就是曾经听到过的流言,临齐要成为北齐的首府。

“王爷分了一个两进的小院子,我们以后就在临集生活了。”汤大人去看过了,比较满意。

“哦”汤夫人高兴了,王爷亲自让搬的呀,有门。

汤家二房,在众人羡慕嫉妒的目光中,离开金府郡到了临齐,让流言更趋于真实。

京城皇宫

“这么说,北齐王缺人的事就这样解决了?”仁宣帝没有想到北齐王会来这么一招,暗渡陈仓啊。

“是,皇上,不过,多是些秀才、举人”应知年说了说北齐用人的基本情况。

“也不错了,至少有人用。”仁宣心想,夏家父子两个都是军人,这些人总比只知行军打仗的人强吧。

“是,皇上……”应知道想到了还有一件,不知该不该说。

“应大人有事?”仁宣帝看着欲言又止的应知年。

“是,听回消自己的人说,北齐可能要迁首府?”应知年小心的说道,注意着仁宣帝的表情。

“哦,不过这种事,朕还是见呈文,眼见为实吧”仁宣帝眯上眼,没说什么。

“是皇上”

京城鸣风学院里,到处可见一排排树木林立,一片一片叶子由绿变为浅黄,预示着秋就要到了。

秋,在这迷人的季节里,一片片树叶从枝头飘落,一群群大雁排着人字形队伍往南飞,一朵朵金黄的秋菊在秋天里开得更加灿烂,秋菊后面,罗宝贝罗立云正认真看着书,聚精会神,连叶子掉落在他

身上,他也浑然不觉,达到忘我的境地。舒展找了半天才找到他。

“今天换地方了。”舒展走了半天,停下来缓缓气。

“嗯”罗立云眼睛离开书,看向他。

“方立楷和裘涛两个人又和那几个纨绔子弟出去了,你看……”舒展和罗立云被穆先生指派照顾大家。

“急什么?”罗立云站起来,理了理衣服,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

“怎么不急,世子爷出银子让我们来读书的,可不是来玩的,再说他们两个哪里有银子,还不是拍人家马屁,给人家做狗腿子噌着吃喝玩乐”舒展提起这两个,气就不打一处来,太丢北齐人的脸了。

“那也是本事”罗立云扫了他一眼。

“你……”舒展被他噎得无话可说。

“别担心,世子妃本就让我们到京城这个大海中来淘沙的,怎么可能没有砂砬。”罗立云解释。

“可……可我觉得大家都是一起来,提醒一下,也算对得起他们父母和先生临行时的嘱托。”舒展实在的说道。

“放心,我会关注的,不过现在不是时候”

“噢”

赵地赵王府

五位师傅站在赵王面前,汇报着未来王妃学习情况。

“回王爷,我是教养嬷嬷,王妃资质好,学东西快,近一年时间,学了其他小娘子近三年时间的东西,现在各方面礼仪大体上不会出错了。”

“恩”赵王坐在太师椅上,半倚着椅背,一只手在桌子上有节奏的敲着,耳朵听着回话。

“回王爷,我是琴棋书画师傅,王妃基本入门,一些简单的已经没有问题,接下来,我将更细化的教一些符合她个性的东西。”

“……”赵王两眼眯着不知想什么。

“回王爷,我是当家理事嬷嬷,当家理事比较杂,我就先从小处让她做起,这一年让她做厨房的账房,做下来,还算行。”

“这方面,请嬷嬷多费些心思。”听到这里,赵王动了动,对着面前的嬷嬷说了句。

“奴婢知道,定当竭尽全力”当家理事嬷嬷受宠若惊,连忙表态。

“嗯”赵王点点头。

“王爷,我是王妃的鉴赏师傅,王妃对衣、食、住、行等物品,已有初步认识,会识别一些常见物事的品质。”

“嗯,都先退下去吧。”赵王听完后,抬手让他们退下去。

“是”众师傅行完礼鱼贯而出。

见众师傅都走了,李先生叹了一口气,唉,真是……

“李先生心疼了。”赵王低垂眼皮,加李先生自己,六个师傅高强度的学习,不要说女子,就是平常的男人也吃不消。

“唉,说不上,但我儿确实苦了,我虽被人称为大儒,但是依然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可你看现在……”李先生想着像向诉苦的女儿,心生不忍。

“先生不必自责”赵王不紧不慢来了句。

“哎,现在想想,北齐世子妃这个妇人,见识真不一般,居然能一视同仁对待平民女子和贵族女子,给予她们同等受教育的机会。”李先生心想,如果女儿从小就开始接收这些,应当不会这么苦吧。

“她,”赵王停下敲桌子的手,“外界传言什么都有,最离谱的说她是妖精,把夏家一众人迷得神魂颠倒。”

“流言这东西最不可信,也最可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李先生摇了摇头说道。

两人正说着,外面有人进来。

“回王爷,有信传过来,你小舅子去了北齐应聘官职,被北齐王世子夫妇狠狠揍了一顿”侍卫行礼说道。

“北齐揽官闹得沸沸扬扬,连那个不成器的也去了。”赵王惊呃。

“是”

“先下去吧”赵王朝李先生看了看,让侍卫下去了。

“是”

“李先生怎么看这件事?”赵王问道。

“北齐已经不是三年前的北齐了,王爷,从卖盐事件中,你看出什么来了。”李先生却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谨慎、不张扬,步步稳妥”赵王眯着眼分析道。

“是,我们一直以为会对我们的井盐造成冲击,谁知他们居然不知不觉就避开了,这样,大家都好啊。”李先生感慨,高明啊。

“嗯,是不容小觑”赵王点头,北齐变了,而且是变强。

“听说黄平现在变样了,王爷要不要去看看。”李先生问道。

“有空就去看看”赵王不置可否,再变能变到那样,没点时间经累,想一蹴而就,没那么简单。

严旭然打听到了故事中的人,也打听到了他做了什么维持衙门的运行,震惊之余决定去一次黄平,去了黄平以后,被黄平热火朝天的干劲再次震住。

“各位,辛苦了,今天晚上加餐,就请大家再辛苦几天,围城墙的砖已经全部运到,希望集市开市时,来往的人能看到不一样的黄平。”宗霖站在高台上对着众匠人说道。

“好,好”众匠人齐齐回答。

宗霖抹了抹汗,跳下高台,“管大人,还要多少天?”

“至少半个月,你知道,这些工程绵延数百年,时间长得,可达数千年,如果做得马虎,经不起岁月的推敲。”管大人无奈的说道,自己也想快,可这事可不是能快的事。

“好,我知道了,我让催将军调一部分人来来,一起装卸”宗霖二话不说就走了,赶时间。

“谢宗大人”管大人在后面追谢了一句。

“要谢也是我谢,谢谢管大人”走远的宗霖大声的回了一句。

“哈哈哈”管大人大笑。

严旭然和几个学子走了一遍黄平,特意停下来和当地的老百姓闲聊,从他们口中得知以前的黄平确实穷得连件遮本的衣服都没有,至于说做劫匪,他们听过六马帮,但不知具体是什么人。

“这里看起来好像是新建的?”

“是新建的,你们看石板缝都还能看见沙砬。”

“也许这县郡会是最富的吧”

“应当是,又是市集,又是盐田”

“对了,我们去看盐田吧”

“好,”

几个人又一起去看了盐田,一大片一大片,仿佛看不到头,还有盐农门在整田,一派生机勃勃。

大胡子抗着铁锨吆喝着往家走,这样的日子正舒坦啊,有活干活,没活找人磕牙,神仙也不过如此吧。

“师傅,徒弟就不送了,你慢走”

“行了,给了银子,就别客气,走吧”大胡子浑然不在意,挥手道。

“唉,有空过来看您”

“行,走吧,再不走赶不上回家的马车了。”大胡子提醒着对方。

“噢,对赶马车去。”

大胡子见他一溜烟的跑了,笑笑自顾回家了。

“师傅请等一下”

大胡子抗着铁锨左右看了看,“你们叫我?”

“是,师傅”严旭然拱手行礼。

“哦,有事吗?”大胡子看看对方一群人,穿着斯文,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

“你是不是教人种盐田啊”严旭然问道。

“正是,你们也想学?”大胡子回答,难道他们想学,不像啊。

“没有,就是好奇问问”严旭然尴尬的笑笑。

“哦,看你们也不像,读书人吧”大胡子了然了。

“被师傅看出来,是读书人”严旭然回答。

“读书人好呀,做个土匪抢得都我们这些粗人多”大胡子一听真是读书人感慨上了,想当年,抢个东西都是读书人的对手。

“啊”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难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书人做土匪,不能吧?”严旭然小心翼翼的反问道。

“师傅,徒弟就不送了,你慢走”

“行了,给了银子,就别客气,走吧”大胡子浑然不在意,挥手道。

“唉,有空过来看您”

“行,走吧,再不走赶不上回家的马车了。”大胡子提醒着对方。

“噢,对赶马车去。”

大胡子见他一溜烟的跑了,笑笑自顾回家了。

“师傅请等一下”

大胡子抗着铁锨左右看了看,“你们叫我?”

“是,师傅”严旭然拱手行礼。

“哦,有事吗?”大胡子看看对方一群人,穿着斯文,一看就不是干活的人。

“你是不是教人种盐田啊”严旭然问道。

“正是,你们也想学?”大胡子回答,难道他们想学,不像啊。

“没有,就是好奇问问”严旭然尴尬的笑笑。

“哦,看你们也不像,读书人吧”大胡子了然了。

“被师傅看出来,是读书人”严旭然回答。

“读书人好呀,做个土匪抢得都我们这些粗人多”大胡子一听真是读书人感慨上了,想当年,抢个东西都是读书人的对手。

“啊”几个人你看我,我看你,难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读书人做土匪,不能吧?”严旭然小心翼翼的反问道。

“天下没有不能的事,你们呀,还是太年轻,也不对,他也年轻,比你们还年轻呢。好了,不说了,我要回家了。”大胡子可不想抹黑县太爷。

“那个,大哥,说说吧,好像挺有意思的”严旭然是个说话的高手,不动声色拍了个马屁。

“是吗,你们也觉得有意思”大胡子转过去的头,又转回来,磕牙还磕上隐了。

“当然”严旭然看向他,一脸鼓励的笑意。

“哎呀,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我们黄平的县太爷曾做过土匪,六匹马,坐十三个人,世子妃都被他们给逗笑了,有意思吧”大胡子自己也笑得前俯后仰。

“是有意思,看你们黄平好像发展的不错啊。”严旭然内心震惊,这前无古人吧,面上不显,继续说道。

“那当然,你们呀,再等个把月过来,这黄平城啊那叫一个热闹,我呢趁机再把烧饼摊子摆上,又能赚一笔了。”

几个人看着大笑而去的大胡子,不知该露出什么样的表情,“这是不是北齐的一个缩影啊,会不会北齐就此上来了?”

“也许”严旭然看着前方不知想着什么。

“刚才在城里我还听说了一个故事?”沈铭叹口气,对着众人又说道。

“什么故事?”大家齐齐看向他。

“说主建黄平的管大人,原来是个不入流的小吏,后被排挤到黄平,结果赶上黄平的发展露了一手,被北齐王破格直升至正四品”沈铭边说内心边羡慕,这等境遇,自己怎么遇不到呢?

“正四品?”严旭然不敢相信,很多读书人终其一生都达不到。

“正是”沈铭再次叹息。

“这可是你、我读书人奋斗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达到的高度啊。”其他人也相互说道。

“谁说不是呢?”

几个人对着天边快要下沉的夕阳,各自想着自己该何去何从。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第一百六十章 秋收多雨 金矿利弊

第一百六十章 秋收多雨 金矿利弊

纨绔子薛子同到哪里去了呢?课一样上,下课后被双喜派的小侍卫牢牢的看住,就连如侧也不放过,薛子同忍不住仰天长啸,“我——受——不——了——啦”

路过的双喜轻描淡写的来了一句,“也许薛四公子已经在来得路上了。”

薛子同耷下脑袋,“算你们狠。”

“哼,过几天学堂放农忙假,你呀,就在世子爷外书房做个递公文的小厮”双喜雪上加霜又加了一句。

“凭什么?”薛子同胖胖的肥肉气得肉眼都能看见颤动。

“就凭你在这里白吃白喝”双喜心想,世子爷都没有资格白吃白喝,就你想不要想。

“都说北齐穷得连鞋都没得穿,果真不假。”薛子同气得在人家的地盘上口不择言了。

“这个就不要你操心了,总之你记住不能白吃白喝就行了。”双喜双肩一耸,嘿嘿一笑,根本不为所动。

看着双喜大摇大摆的走了,纨绔子薛子同哀嚎,“我是撞邪了才来北齐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

临集的秋收不知不觉中又到了,胡老头找到世子府,对世子妃说道,“世子妃啊,你要找人赶快收棉花”

“怎么啦?”吴婉娇一听胡老头这话,心提了起来,莫不是又有什么天灾?

“今年秋天比往年早了几天,而且多雨”胡老头一脸愁怅,这样稻谷、棉花易生霉啊。

“哦,那真要加快速度了,稻子可以一起收,可棉桃开裂总是有先有后啊。”吴婉娇发愁了。

“尽量先收着吧,雨实在多时,把棉桃摘回家剥吧”胡老头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这个了。

“只能这样了。”吴婉娇叹口气说道。

一场抢收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吴婉娇带着丫头婆子们到田里捡棉花,棉桃一见水就易烂,没办法,只能抢收了。

管夫人见世子妃都下地收棉花,连忙回来做围袋,赶着儿媳妇和孙女、孙子一起下地。

“娘,我们没做过呢,怕做不好吧”小儿媳妇不想去,小声的说道。

“哼,别跟我说这些,站你也得站在田里”管夫人两眼一斜,刚过两天好日子,都不知自己姓什么了。

“是”小儿媳妇见婆婆摆脸色,吓得扁了扁嘴,低头回了一句。

“别不高兴,我这大半年来,东家长西家短,可搞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没有世子妃的举荐,你们公爹、丈夫可没有如今的造化,不会也得给我学会。”管夫人口气严肃,做人得懂得知恩图报。

“是”两个儿媳妇相互看了看,不敢再有意见。

汤夫人看了看门外一田的人,没有吭声,心想,我夫君反正不为官,用不着拍这些马屁,在门口看了看,关上院子门。

“你不去”汤大人拿着紫砂壶,小口的啜着,在院子里晒太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